陋室铭
《陋室铭》全文赏析
![《陋室铭》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2ac4d971fe910ef12df89b.png)
《陋室铭》全文赏析《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全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注释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斯是二句:这座简陋的房子,也正是由于我具有美德而散发出芳香。
斯、是,都是代词,这。
惟,只。
馨(xīn欣),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痕二句:点点青苔滋生上了台阶,台阶因而呈现着绿色;草色映入帘帷,室内也显得一片青翠。
痕,斑迹。
谈笑二句:在室中一起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相互往来的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
鸿儒,大儒。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文化的人。
调素琴:即弹琴。
调,抚弄乐器。
素琴,朴素无华的琴。
阅金经:读佛经。
金经,古代用混金(一种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二句:是说悠闲地调琴,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潜心静默地读经,用不着处理官府事务那样劳神。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
案牍(d读),官府公文。
形,指身体。
南阳二句:是说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子云亭也是简陋的,但都因主人而闻名。
言外之意是以自己的陋室和它们相比。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4e653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4.png)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唐)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大。
8、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66b9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9.png)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赏析《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陋室铭》原文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鉴赏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4e5b81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c.png)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集》)
【参考译文】山不在于高,有神仙就会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龙就会显出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品德高尚就不在乎它的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经卷。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ecf7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2.png)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读!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780f7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8.png)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cbbd7e4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a.png)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陋室铭》是这首铭文作为经典流传至今,不仅因其思想内容积极乐观,境界高远,其语言上的特色上的独特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38650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5.png)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注释(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2cfac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d.png)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导语:做《陋室铭》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所作。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此,这。
是:表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e21013d4d8d15abf234e71.png)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导读:《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陋室铭》原文+注释+翻译(逐句)
![《陋室铭》原文+注释+翻译(逐句)](https://img.taocdn.com/s3/m/f38fbfa3d5bbfd0a795673ac.png)
《陋室铭》原文+注释+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①在:在乎、在于,动词。
②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①灵:名词作动词,②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①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②陋室:简陋的屋子。
③惟:只有,只要,唯独。
④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
⑤德馨:品德高尚。
⑥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⑦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①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①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②鸿:同“洪”大。
③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①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②金经:泛指佛经。
(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
③乱耳:扰乱耳朵。
乱,扰乱。
④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⑤劳形:使身体劳累。
⑥形,形体、身体。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①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陋室铭原文及字词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97adb3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7.png)
陋室铭原文及字词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表达了作者身处陋室却不改其志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介绍《陋室铭》的原文及字词翻译,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解析。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陋室铭原文及字词翻译》,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原文及字词翻译》篇1一、原文《陋室铭》原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字词翻译1. 陋室:简陋的房屋。
2. 铭:一种文体,用于刻在器物上,以记述事实或表达思想。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的高度不在于其身形,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闻名于世。
4.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的深浅不在于其实际深度,只要有龙居住,就会显得神灵非凡。
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就是我的简陋房屋,但因为我的德行高尚,所以才能闻名于世。
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印着台阶,绿草钻进窗帘,形容房间环境的简陋。
7.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博学的人谈笑风生,来往的都是些有才学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8.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一边弹奏素琴,一边阅读金经。
9.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打扰耳朵,没有繁琐的公文劳累身体。
10.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11.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三、简要解析《陋室铭》是刘禹锡托物言志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自己身处陋室,却因为德行高尚而闻名于世,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改其志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原文及字词翻译》篇2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5c28f8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4.png)
陋室铭原⽂及翻译 《陋室铭》,唐代⽂学家刘禹锡著,⽂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好、不慕名利的⽣活态度。
下⾯是店铺整理的陋室铭原⽂及翻译,⼤家⼀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全⽂阅读: 出处或作者:刘禹锡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全⽂翻译: ⼭不⼀定要⾼,有了仙⼈就著名了。
⽔不⼀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青葱,映⼊帘⼦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乐扰乱两⽿,没有官府公⽂劳累⾝⼼。
它好⽐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云的⽞亭。
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对照翻译: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 ⼭不⼀定要⾼,有了仙⼈就著名了。
⽔不⼀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青葱,映⼊帘⼦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乐扰乱两⽿,没有官府公⽂劳累⾝⼼。
它好⽐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云的⽞亭。
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原⽂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45534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a.png)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篇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陋室铭翻译和原文
![陋室铭翻译和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af7ee77cd184254a3535a4.png)
陋室铭翻译和原文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它的)深浅,有龙(居住)就显得灵异。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蔓延到阶前一片碧绿;芳草青色映入门帘一片青葱。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作品赏析《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4-7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
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
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陋室铭古诗全文
![陋室铭古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0328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f.png)
陋室铭古诗全文
陋室铭全文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译文对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92eab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1.png)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篇骈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如下: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台阶上的苔痕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青葱。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弹奏简单的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音,没有官府文书的繁琐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篇骈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如下: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台阶上的苔痕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青葱。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弹奏简单的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音,没有官府文书的繁琐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其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名篇。
他通过描绘陋室的环境,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文章开篇即以山、水起兴,用“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来比喻陋室虽简陋,但因其主人的品德高尚而显得不凡。
接着,刘禹锡通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陋室的自然之美。
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则表现了陋室中的人情味和文雅氛围。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36dfcb704a1b0717fd5ddce.png)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导读:一、《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陋室铭》原文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陋室铭》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陋室铭译文全文
![陋室铭译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10e4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a.png)
陋室铭译文全文【原文】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神奇、灵异。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斯唯吾馨鸿儒白丁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本文修辞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客观看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重点与难点
掌握文言字词,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
客观看待诗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自己正确的交友观。
(难点)
一、自主预习
(一)释题并简介作者
(1)“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 _____代诗人、哲学家,字_____。
洛阳人。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有《刘宾客集》
(一称《刘梦集》).请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在横线上。
(3)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县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陋室铭()鸿儒()案牍()惟吾德馨()()3、自学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词语翻
译课文。
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先在学习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讨论解决。
A、理解加粗的词的词义(词类活用要指出)
(1) 有龙则灵(2) 斯是陋室
(3) 惟吾德馨(4) 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劳形
B、翻译句子(注意:关键字必须翻译出来,要直译勿意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C、倒装句还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何陋之有?
二、学案伴读
(一)朗读课文解决字词与翻译
1、字词重点讲解。
(在名灵斯是唯吾馨上鸿儒白丁调素琴金经丝竹之乱案牍劳形诸葛庐子云亭)(包括词类活用讲解)
2、特殊句式与翻译
(包括倒装句讲解)
(二)再读文章把握内容与结构
1、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三)赛读文章分析写法与人物
1、很显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的?(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
2、读过本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
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
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三、拓展训练:
1、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请写下你的座右铭,并写写你为什么用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仿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有学生学了本课后仿写了《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哪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怎样看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初中毕业证)
四、当堂检测:
1、用文中原句填空。
(1)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2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
2、思考:
(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
“,。
”
(2)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五、课堂小结:(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