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读后感500字
《烂漫的点地梅》读后感500字;从幼儿园的识字绘本到小学海量阅读,我读到了中外大量的写到人记事的文章,湖上我似数条快乐的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泛舟游弋。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课文《烂漫的点地梅》,课文中的情节令我记忆犹新,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雪域高原地冻、高原缺氧,环境极其恶劣,素称“人类禁区”,但有一种花“点地梅”却能顽强地拥抱虽这里的工业用地,开出晶莹、透亮、鲜艳的紫花,它们同兵士修筑青藏铁路的越界兵一起开放,拼搏在唐古拉山脉。
漫天大雪连续下了五天五夜,平地积雪达两米多厚,给养车无法上来,这些筑路兵在缺吃少暖的状况下,硬是把两千九百吨炸药、一千五百吨水泥从沟底扛到山腰施工现场施工点,他们一个个因雪光反射,眼睛肿得像桃子,脸上铜钱大的皮一块块脱落,胸部裂开了血口子……曾有游击队员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沉落在天山,棺木请把我的骨灰撒在唐古拉山上才,我要亲眼看见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一位战士的妻子在老家燕姬住院时,他仍不停歇地埋头整理资料,直到拂晓时接到母子平安的音讯,千言万语化作对妻子的一句话:“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后地梅!”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很多很多,每一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筑路兵的美好!这篇课文我读了多少次,每一遍阅读都令我心潮澎湃。
筑路兵把火一样的青春年华和年轻生命融进了长长的高原铁路,凝聚成了“天山精神”。
联想11岁的我,生活在富强民主的祖国,我是幸福的,那么在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该怎样做,才能像筑路兵一样报效我们的官军祖国母亲呢?首先,我要把身体锻炼得壮壮的。
早晨操场上有我晨跑的身影,晚上院子里有我跳绳夜里的汗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苦有累,这些都不算什么。
其次,自力更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拖地、整理房间、洗衣服、炒菜,这些我都会做,连平时对我严格要求的爸爸都说:“这几日棋棋变化非常大,是我们家大的劳动模范。
”再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西师版11册课内阅读练习(1--8单元)一单元1.北京的色彩课文主题:课文先用“壮丽而辉煌”五个字写总体感受,然后从层林尽染的秋林和风格各异的建筑两方面,以细腻的刻画,展现了北京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热爱和赞美。
第一句是总写句,概括了秋天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受,作者用了“征服”一词。
征服:本义指用强力使别的国家、民族或自然屈服,在这里指北京的树叶令作者感到心旷神怡。
第2、3、4句具体地描写了在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作者欣赏到“绿色”时“又惊又喜”的感觉。
作者“惊”的是居然在绿色中又呈现出“千百种奇妙的色彩”;作者“喜”的是北京的色彩虽纷繁但又十分“和谐”。
1、前后照应的句子:课文开头句:我像一片云,从四季常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
课文结尾句:我是一片云送彩色的北京又漂回绿色的东海之滨。
答:文中一个“飘”字写出了北京之行的愉悦与兴奋。
2、秋风一吹,蝴蝶纷纷扬扬飘落地上,待细细一看,却又变成像用黄绢裱制的小扇面,宽边上,还留着一条未曾退尽的绿镶边呢!纷纷扬扬表现了树叶的轻盈。
黄绢表现了树叶表面的细腻光滑。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叶在空中飞舞的曼妙。
金黄、橘红,曙红,猩红,赭石……省略号表示了北京的树叶的颜色丰富多彩。
课后题:(1)“紧贴”“不断”“寻找”表达了“我”想看到北京色彩的急迫心情。
(2)“毫不犹豫”表现了我为首都北京丰富的色彩感到骄傲自豪。
2.我的百草园1.我的百草园围绕一个乐字写了百草园的乐景、乐闻、乐事。
作者在这里看到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还看到了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窜上云霄……听到了鸣蝉长吟,游吟低唱,蟋蟀弹琴;还可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冬天更可以拍雪人、塑罗汉、捕鸟。
真是乐趣无穷!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根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组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着实,走到组筛底下的时候,讲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9、浪漫的点地梅教学目标分析: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
作者笔下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很美丽,生命力很顽强。
它很平凡,也很伟大。
同样,高原筑路兵也是平凡而伟大的。
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内在品质的相同之处,借点地梅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无私奉献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艰苦奋战、乐于奉献的精神。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这节课中,相信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老师的启发引导,会使学生再次深刻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4.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点地梅、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媒体展示点地梅的画面,让学生用1-2句话来赞美它,激发学生的情感。
2.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点地梅。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和东南部,生长在海拔3000-4500米的河滩谷底或高原草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认识这种奇特的植物。
请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板书标题----《烂漫的点地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提问读、齐读】3.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提问1--2位学生回答。
甲:课文先写了雪域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接着写作者在野外发现一种很奇怪的植物,就挖了一丛回来,后来在和牧羊女的交谈中作者知道了这是一种叫点地梅的花,接下来又写了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1)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烂漫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平凡而伟大。
文章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借点地梅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并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知识与技能:1、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
2、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献身祖国的热情。
重、难点与关键:1、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2、领悟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扬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中感悟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思想感情。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点地梅和青藏铁路建筑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花,说说原因。
牡丹百合菊花玫瑰点地梅……2.愿意对点地梅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吧!二、初读课文,以疑导学1.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3.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三、学习课文第3--13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1.默读第3--13段,画出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2.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四、读文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1.读课文15--16段,学生介绍筑路兵英雄事迹,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2.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3.教师用课件出示图片和口头介绍发生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4.教师用课件出示青藏铁路通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青藏铁路已经通车的今天,你想对高原筑路兵说些什么?5.学生齐读第16段五、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2.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六、回扣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1.学生自由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学习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3.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似的课文.七、板书设计雪域高原环境恶劣烂漫的点地梅点地梅顽强美丽借物喻人高原筑路兵平凡伟大八、课堂测评训练1、照样子,写词语紫艳艳(ABB式): ( ) ( ) ( )干干净净(AABB式):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百花()()()()玉立()()及待()紫()红()言()语心急()()3、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9.烂漫的点地梅
五。 当堂训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烂漫的点地梅》写的地点是(
(
).
2 点地梅与筑路兵的
(
),赞扬的是
共同之处 )
六·课外拓展 相关诗文欣赏: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4)读第 6 自然段,“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
黄的叶子。”中“居然”什么意思,从“居然”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
(5)品析“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悠悠佛一串串粘
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幽幽的花儿。”一句
(6)结合课后题 2,体会“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
春来初中集体备课教学案
年级 六 科别 语文 周次
9 月 15 星期
日
备注
主备课人 郑雪梅 课题 烂漫的点地梅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发学生
耐寒冷,扎根深,枝蔓细小而矮(顽强);味道苦涩,开紫色的花(美丽)
四·课堂小结
点地梅的特点:(生命力顽强、美丽)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体会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同之处。 二·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筑路兵顽强、无私奉献。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9 烂漫的点地梅|西师大版 (共19张PPT)
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 吴宗学:从“不愿意来”到“不愿意走”
来到那曲的第二天,他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 就与其他同志一起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为掌握第一 手资料,他坚持每天召开碰头会,研究提高工效、强化 管理的有效途径。以前的指挥部命令式作风盛行,上下 沟通不够,吴宗学就从改变管理观念入手,在指挥部重 新树立起平等交流、充分沟通的工作作风。
小组讨论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 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为什 么?作者的用意何在?
作者使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 想通之处,借点地梅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和无私奉献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 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 献的精神。
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 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哦,我明白了!
在本文中,点地梅是平凡的,在高 原遍地可见;它又是伟大的,在高原恶 劣的条件下它能顽强地生长,怒放出灿 烂如霞的花朵。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 是万千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 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艰苦奋 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奇迹,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 梅就有多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介绍高原筑路兵事
迹的段落,思考写了哪几件事?勾画最让自己 感动的语句。
铁路的建设者们
” 艰苦不怕吃苦,缺 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 志更强,海拔高要求更 高。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 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吴宗学:从“不愿意来”到“不愿意走”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不愿意来的。”7月12日, 在那曲地区的中铁隧道局指挥部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吴宗学指挥长在记者提出采访请求后沉默了好大 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他说,自己上青藏线前患有慢性 支气管炎,谁都知道这在缺氧严重的高海拔地区意味着 什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部编版】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jīng jí tān huàn miǎn tiǎn kuījiǎdiǎn zhuì( ) ( ) ( ) ( ) (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6分)垂()三尺——()面()——()( )无其事—— ()惊涛()浪——()如雷()耳——()喜出()外——()三、按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列各组近义词的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宠爱——疼爱腐蚀——腐化艰苦——艰难B、屹立——耸立捍卫——保卫教诲——教唆C、顽强——顽固机智——狡猾嘲笑——嘲讽D、同情——怜悯诧异——惊诧英勇——顽强2. 下列各句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我们都要按时上学。
B、文天祥宁可忍受牢狱之苦,也不向元朝统治者屈服。
C、我要去北京看长城的愿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为难以实现而更加强烈。
D、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负荆请罪 D、三顾茅庐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多么漂亮啊!这件衣服。
B、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C、我说,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D、他高声说:“鱼啊!要是你没累乏,那你可真奇怪透顶啦!”5.下列句子中没有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那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B.这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C.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D.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四、判断题。
(6分)1.《自然之道》讲述了因“我们”自作聪明,而导致数十只幼龟成为食肉鸟口中之食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2.“不满、埋怨、怨恨、憎恶、敌视”是按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的。
小学语文课文《烂漫的点地梅》
小学语文课文《烂漫的点地梅》唐古拉山脉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固,素称"人类禁区";。
我和战友们来到青藏铁路工地时已是盛夏6月,但这时唐古拉山脚的布曲河畔,却处处是残冰积雪,丝毫没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盎然景色。
唐古拉山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永远是寒冬。
一日黄昏,我在铲草皮的时候,发现草丛中有一种很奇怪的植物,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我不知道这是花还是草,但能猜出这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
于是我挖了一丛回来,种在门前的屋檐下。
一场绵绵的细雨,叩开了7月温暖的大门。
早晨起来去河边挑水,我发现天地间全然变了个样:山青了,水绿了,枯槁的小草一夜间换上了新装,嫩嫩的叶尖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每一颗露珠都闪烁着太阳的光辉。
唐古拉山的春天终于姗姗而来了。
我回到宿舍撂下水桶,就迫不及待地揭开盖在屋檐下的草袋。
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正在我欣喜的时候,一位美丽的藏族少女,赶着羊群路过我们营区门口。
有只掉队的小羊羔误入营区,"咩咩";地叫着乱闯。
牧羊女追逐进来,见我站在屋檐下护着那丛植物不让小羊羔靠近。
便"扑哧";一笑,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放心吧,牲口不会吃它的。
";"为啥?";"这花又苦又涩,牛羊就不吃呗。
";"这是花吗?";"嘻嘻,不是花你种它干什么?这叫‘点地梅’,开的花可香可好看哩。
";牧羊女说完,便赶起小羊羔轻盈盈地走了。
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
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醉人芳香。
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
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幽幽的花儿。
烂漫的点地梅
反馈训练:
1作者借点地梅的———、————来赞美高原筑 路兵———、————的精神,这种写法就
是————。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 美。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 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课外拓展
相关诗文欣赏: •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铁路的建设者们(观看图片)
铁路的建设者们
铁路的建设者们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 海拔高要求更高
“
青藏铁路简介
•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 设,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 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的开通,不 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 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他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是铁路修筑 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 以想象的困难后建成的。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 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 心相印﹗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 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导学归纳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中体会 到什么? 2、本文作者借点地梅的——— 、————来赞美高原筑路兵— ——、————的精神,表达 了 。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 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 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 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 法。
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2、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2、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1、这节课,我们再一次来到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接着欣赏烂漫的点地梅。
提问“烂漫”一词的意思,并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师生共读)二、入景悟情,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一)学生自学: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1、说说唐古拉山的自然环境怎样?2、点地梅是怎样生长的?找出有关语句,并用“△”标出其中的动词。
3、读读描写点地梅开花的语句,圈出句子中的“紫”字,感受花的“烂漫”。
4、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二)班级交流: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了解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
2、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3、班级交流对描写点地梅开花一段的理解,再体会重点语句并指导朗读:“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作者对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精读探究,感悟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一)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品读课文第三、四段:1、读一读: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
2、议一议: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的共同之处。
3、说一说:课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想一想: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为什么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二)班级交流:1、指名朗读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品悟高原筑路兵的美好心灵。
2、出示重点语句:“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抓住句中的“心心相印”一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讨论理解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的共同之处,并指导朗读。
《烂漫的点地梅》(分析“地梅”文档)共9张PPT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 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美高原筑路兵 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一、自学导纲
1.温故知新
1)下列词语正确认读并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探究指导:自由读一篇课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做好批注,小组交流读后感受。
( 探究指导:自由读一篇课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做好批注,小组交流读后感受。
雪 姹域紫嫣红 炽豪热言壮语 心叩急开如焚 福盎祸然未卜 探我开 随姹探令学雪我1探点1随1(学((点学顽、 、 、究喜花处紫究我习域喜究地处1习21地习强) ) )说说说指 欢 美可 嫣 指 感 了 欢 指 梅 可 了 梅 了 生说说说下这下导唐丽 见红导动这唐导和见这这长高高高列篇列:古:的篇古:高篇篇自自自原原原词课词炽豪拉句课拉原课课由由由筑筑筑语文语热言山子文山筑文文读读读路路路正主正壮高顽是,顽路,,一一一创 普普艰兵兵兵确要确语原强你强兵你你…篇篇篇造 通通苦与与与认写认筑而一而一一…课课课奇劳劳奋点 点 点 读 了 读叩心路美定美定定我文文文迹 动动战地地地并什并开急兵丽有丽有有从,,,者者梅梅梅理么理画画画如的很的很很中的的的解内解出出出焚点多点多多体共共共划容划令令令地收地收收会福同同同线?线你你你盎梅获梅获获到祸之之之词词感感感然,,,,…,我我未处处处语语动动动请请请…更更卜是是是的的的的的喜喜什什什意意句句句说说说欢欢么么么思思子子子一一一像 像。。,,,???说说说点点做做做!!!地地好好好梅梅批批批一一注注注样样,,,可可小小小亲亲组组组可可交交交敬敬流流流的的读读读高高后后后原原感感感筑筑受受受路路。。。兵兵。。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答案
专题四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读《北京的色彩》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深深浅浅闪闪烁烁团团簇簇2.jiā qiáo juàn tuì3.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我首先被北京树叶征服。
4.第一句是第一层,概括了秋天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觉。
第二至四句是第二层,具体描写了在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作者欣赏到绿色时又惊又喜的感觉。
后两句为第三层,写银杏叶子颜色的美妙。
5.比喻黄蝴蝶黄绢裱制得小扇面颜色和外形特征二、读《鸟的天堂》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逼近面目颤动不可计数2.B3.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直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4.(1)√解析:此题考查品析语言的能力。
一个“簇”字已经说明了树叶之多,而且还“堆在另一簇上面”,更能说明树叶的茂密。
榕树叶子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从绿叶中作者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在涌动。
这一句作者热情地赞美了榕树的蓬勃生机。
5.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示例:这富有生命力的南国的树!解析:此题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
细读选段,其实每一句都能体现作者对榕树的喜爱和赞美,但除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这一句用强烈的语气直接赞美外,其余的是通过描写榕树的大、茂盛、叶子绿、富有生命力等方式间接赞美的。
仿写时要抓住榕树的特点来赞美。
还可以这样写:这茂盛的南国的树啊!这榕树真大呀!三、读《歌词两首》中的《长江之歌》,回答问题。
1.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灌溉花的国土推动新的时代2.(气势)盛大。
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生产的原因。
3.A解析:这首歌词描写的是长江。
歌词中作者用“你”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
这首歌词写出了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无穷力量,以及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4.因为长江哺育了各族儿女,使高山大海永远联系在一起。
滋润了每一寸土地,推动了新时代的发展。
5.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等。
四、读《中华星》选文,回答问题。
烂漫的点地梅__教案
9.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过程:一、自学导纲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
(板书课题)2、出示知识性问题(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能容。
)(1)、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2001年6月29日开工,至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的伟大工程。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哪些段落写点地梅?哪些段落写高原筑路兵?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二、合作互动1、读课文最后一段,提问: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
课文哪一段写了点地梅的顽强,哪一段写带你地梅的美丽?2、齐读第3自然段,指出:扎、贴、拥抱、顽强。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点地梅的顽强。
(指导朗读)课文十三自然段写出了点地梅的美丽,谁来读读这段话?老师(深情赞美):“多么艳丽多么独特的美啊!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桂花的香气宜人,但它把自己的美丽和芳香留在了遥远的青藏高原。
你喜欢它吗?读出你的喜爱和赞美来。
”生齐读第13自然段。
老师:“点地梅顽强、美丽,让人敬佩。
文章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为何还要写高原筑路兵呢?下面让我们走进高原筑路兵的生活,看看他们与点地梅有什么联系?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合作互动1、探究性问题自由读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做好批注,小组交流读后感受。
2、学生汇报令我感动的句子是1、2、3……我从中体会到……生初读第一件事。
通过这件事,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对,感受到了这位战士扎根边疆,立志为我国铁路建设做出贡献的决心,还感受到了他为了建设青藏铁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哪位同学来试着读读他的豪言壮语,读出他扎根边疆的决心。
生初读第二件事。
通过这件事,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却不能尽孝送终,他的心里该有多么难过呀!虽然母子连心,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16)9、烂漫的点地梅
9.烂漫的点地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
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
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
同样的,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
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重难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
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5分)1.播放视频《青藏高原》,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也搜集了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
那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高原是怎样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点地梅。
(出示课件一大片点地梅的图,)这就是点地梅。
它主要分布在北极高寒地区和西藏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青藏高原,走进这一丛丛——学生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理解“烂漫”。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5分)1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标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烂漫的点地梅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认真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重点句,理解点地梅和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点地梅和筑路兵的伟大精神。
3、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4、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
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
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
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
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重点句,理解点地梅和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点地梅和筑路兵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重点句,理解点地梅和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点地梅和筑路兵的伟大精神。
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课文当中,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
一、利用课题,导入新课 1. 学生看课题,你想说些什么? 2. 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四、学习课文第3~13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 1. 默读第3~13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
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①“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②“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
五、读文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 学生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 教师用课件出示或口头
介绍另外几个发生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
4. 通过课文的学习再结合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 学生齐读第16段。
六、统观全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2.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七、回顾全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这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