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林学术报告之:基“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2016版通用) - 副本

合集下载

【精品】吴江林学术报告之学科建设与基于策划的校本教研版-精品资料PPTPPT资料

【精品】吴江林学术报告之学科建设与基于策划的校本教研版-精品资料PPTPPT资料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能 力、基于教学目标设计 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的 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意识淡薄; 教学设计比较随意; 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差; 学习过程零散而缺少逻辑。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研修
「活动策划」
通过一次由封闭到开放,由独立到合作的研 修过程,按照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 设计评价任务——基于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设 计教学活动的活动程序,让教师体验到教学目 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评价——活动一致 性的重要意义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专 业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
吴江林学术报告之 学科建设与基于策
划的校本教研版
教研组建设及教研活动问题种种……
—教研活动离学术远离行政近,离研究远离任务近,离系统远 离零散近,离合作远离单干近,失去了教师专业发展载体的功能。
—教研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一次性消费”,但教师专业发展的 许多深层次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跟踪式研究才能解决。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不过就是听课和评课,除此之外很难有 什么称得上研究的活动。即便是听课和评课,也有许多是走过场, 去专业化现象严重。
—教研组建设,不仅是教研组的事,更需要学校的支持与指导, 然而学校的力量在哪里呢?
—适合做教研组长的人在哪里?面对这个群体,很多时候没有 办法,你不满意?换个人也未必比他(她)好,将就着吧。
这种长期的活动,需要坚守,需要共识、需要扎实 有效的行动,更需要科学缜密的计划,落实得好将对 教研组的研修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常规的专业活动精心策划为不常规的研修方法,这 需要集体的智识,也是形成学科特色的有效路径。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研修
【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 ·教学目标设计】
「发现问题」
• 备课即做课件 • 做课件即做教学流程 • 做教学流程即呈现内容 • 课堂教学即完成预设内容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原理的基本要求,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是国家的课程设计最终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自然也必须符合这样的要求,依据这样的规律,遵循这样的原则。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全方位的专业探索。

一、“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的问题1.“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在任何国家,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行为,体现着国家意志,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总是要有自己的期待与要求。

在当下,我们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与图景,其实质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待与要求。

这些“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怎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追求“一致性”,即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与学生的实际素养之间的“一致性”。

学生实际素养的获得,要经过不同学段,要经历不同的课程,但最终应该与国家意志保持“一致性”,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学校教育的国家使命。

课堂是国家意志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的“前沿阵地”,“教学评一致性”,说明白些是“教”“学”“评”相一致于“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应相一致于“课程目标”(表现为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应相一致于国家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才说,“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2.“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眼花缭乱但不能切实解决课程“基本问题”的问题。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课程基本问题即“一致性”。

课程经典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的基本问题即“四要素的一致性”。

所谓“四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并不是有了这“四要素”就是符合逻辑的“课程”了,课程的逻辑乃是这“四要素”的“一致性”。

这“四要素”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即围绕学习目标所进行的教、学、评的一致性。

所谓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为了漂亮、好看、热闹、轰动,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家在哪里?家就是“课程的基本问题”,就是“四要素”的一致性。

吴江林学术研究报告之基于“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通用1)PPT课件

吴江林学术研究报告之基于“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通用1)PPT课件

小结:辨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明确学习结果的 基本思路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不能被直接检测
课程标准
教学主题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教材分析
核心素养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学习结果
关于教学主题的具体知识,可被直接检测
第二步: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有生活经验与兴趣,对各种几何图形
⑤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小学数学内容标准: 辨认四边形
内容标准/学 段目标能作 为课堂教学 目标吗?
①辩认四边形 的哪些内容?
②这些内容 如何辩认?
③这些内容分别要 辩认到什么程度?
显然,内容标准不能直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所以,将内容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二、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特点、再从特点区分不同的四边形,
应用特点辨认不同四边形 需要较强的图形观察、系统分析、逻
辑推理能力,才能初步形成四边形的
程 序
难点
系统认识,这对中下水平学生有难度。 有感性经验,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性 性质:相对三角形不稳定 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四边形不稳定的

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分析
识 建模和实验的方法
不同四边形
区别不同的四边形
观察、系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才能初步形成四边形的系统认识,
程 序 性 知 识
难点
性质:相对三 角形不稳定
建模和实验的
简述四边形相对三 角形是不稳定的
这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有难度。
有感性经验,对实验有浓厚的兴 趣。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四边形 不稳定的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 力、比较分析能力、数学表达能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摘要:在新高考政策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材也发生了变化。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对物理课堂进行优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结合新高考政策的改革方向和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物理课堂,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应用性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教学评一致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高中物理课堂要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物理教师要在物理课堂中高效利用时间,积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到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的工作,也就是需要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管理的教学活动能够保证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着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评价方案,并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最终保证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1]。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推进的过程中,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同时也能够更加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提出的各项要求。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程设计环节,并且将课堂评价作为重要的导向,更加密切的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最终保证教学与学生发展两者间的一致性,最终使得师生都能够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2]。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一)注重师生互动新高考政策的改革给高中物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并且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业务水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行为 程度
程度(Degree): 学生对目标所 达到的最低表 现水准。用以 评量学习表现 或学习结果所 达到的程度。
行为 动词
行为(Behavior): 可观察、可测量、 可评价的具体外 显的学习行为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理解教学目标的意涵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学习体验:怎么样?
具备这些特征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外显行为”为核心!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理解教学目标的意涵
学习者(Audience): 学生而非教师 条件(Condition): 影响学习结果的 特定限制或范围 等(如辅助手段、 提供信息、时间 行为主体 的限制、完成行 行为 为) 格兰伦的ABCD 条件 表述法
/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五步转化法
第四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
教材分析 行为程度 说出 用生物学术语 学情分析 有前备经验 有前备经验 概述 用规范的学科语言 或图式准确表达 无前备经验 无前备经验 有前备经验 有前备经验
免疫主体(抽象)
免疫对象(抽象) (( 非非 免 识别 常常 疫 复抽 过 清除 杂象 程 )) 免疫特点(抽象) 免疫意义(具象)
学的活动

低效课堂:现象与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教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实 施 教 学 结 果 评 价
•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理解教学目标的意涵 •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 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 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可作为教学设计和评价依据的教学目标特征是? 可观察、可检测、可解释

完整版)教学评一致性

完整版)教学评一致性

完整版)教学评一致性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报告,其中浙江省生物高考吴江林老师的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吴老师讲述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重要性,即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必须共同指向研究目标。

这让我深刻反思了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

研究目标规定了教学方向,因此必须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研究目标。

这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目标,并通过具体化技术将其确定为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同时,正确看待、使用教材也是重要的。

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素材,但其内容并非教学任务或目标,只是实现目标的载体。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不仅吃透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教材。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评一致性,还需要从教学过程与方法、研究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学过程与方法应该围绕研究目标展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与目标一致。

同时,研究效果评价也应该与目标一致,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

总之,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需要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并从教学过程与方法、研究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原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研究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需要了解学生的起点和原点,以及他们通过自主研究和预所达到的“新原点”。

如果没有清楚这些,就会导致讲课偏离方向,可能会讲掉一些不必要的知识,或者漏掉一些应该讲的知识,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和讲课的有效性。

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有效途径来实现研究目标。

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将目标视为课堂的灵魂,将教学的关键行为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将教学过程视为评价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并做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而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心得体会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

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

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

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

(完整版)教学评一致性

(完整版)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心得体会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

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

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

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案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案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生物课题申报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案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新的课程目标。

领悟《标准》的理念,理解其思想、方法和内容,根据新的课程形态和要求采取新的教学策略,将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

以构建生物模型的方法展开生物学科的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

模型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

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提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有概念、规律、理论,后者的成分包括观念和印象。

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作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

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而“倡导探究性学习”正是《标准》的四个基本课程理念之一。

所谓“生物建模教学策略”,简单讲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模型方法建立生物模型,运用生物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简称建模。

其实质是在分析原型的基础上,先确定变量,再寻找变量间的关系,然后构建生物模型,最终能依据模型达到总结、推导、计算、预测的目的,其实质是一个需要概念思维和表象思维参与的过程。

我们知道,以前的生物学课程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下,往往只重视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而忽视对表象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一般认为,表象更适合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成分。

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编者按: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

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视域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近几年,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等专家积极推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江苏省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等实验校进行了基于课堂现场的长期的跟踪式研究。

在专家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期特推出一组文章,分别从学术原理层面、学校整体层面、教研活动层面、教学设计角度与课堂现场角度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进行阐述。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①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夏雪梅(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摘要课程视域的专业化诉求导致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关注,评价领域的范式转型使得“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成为可能。

“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是清晰的目标,“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其实现与否有赖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评一致性”;课程素养;评价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2-2384(2013)01-0004-03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

这是常识!但现实的课堂有太多的常识背离。

有些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总把学生设想为“天才”,总以为“我教过了,学生一定学过了,学过了一定考得出来了”,因此总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教过了,是不是讲过了,有没有讲完,有没有讲漏”,而很少关注“学生真的听懂了我所说的内容了吗?真的学会了我所教的东西了吗”。

这种常识背离反映出来的一个专业问题,就是教师缺乏“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

那么,“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何在?其含义是什么呢?课程视域的专业化诉求众所周知,教育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堪称同步,然而,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课程的历史却只有百年光景。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策略、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以及实践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教学评价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启示,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结论进行了总结。

本文对于学科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教学评价、影响因素、重要性、实践策略、应用、效果评价、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学评价在学科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之一。

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却长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一致性指的是不同教师对同一学生或同一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评价标准不统一、主观性较强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们往往很难做到评价的一致性。

教学评价的一致性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也挑战着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

一些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受到学生的外貌、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评价的不公平现象。

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不同因素对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探讨学科教学中教学评价一致性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比较,揭示教学评价一致性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3. 提出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实践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成果,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评一致性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4. 探讨教学评价一致性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不同学科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需求和挑战,为跨学科教学评价一致性研究提供参考。

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3篇)

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它强调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机联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评价活动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种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有明确的方向。

2. 教学内容一致性教学内容一致性是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同时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3. 教学方法一致性教学方法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一致性是指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评价方式的一致性。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同时,将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和评价方式相衔接,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一致性。

2.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精选全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精选全文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学习体验:怎么样?
学习机会:如何获得?
知识与 技能
学习核心:是什么? 怎么做?
• 知识与技能是每个孩子都必需达成的目标。 • 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注教学的公平性与实效性就应关注学习过
程与方法,即给不同的孩子以同等的学习机会。 • “三维”目标是彼此不能分割的整体,不能分开叙写。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五步转化法
第一步:内容标准分析:确定学习水平和中心词
A.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概述特异性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B.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交际。
☆ 一种解决办法: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二步分析法
第一步:确立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水平达成的标志
例:
知识 内容
了解水平标志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
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水平标志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 集、整理信息等)
果 评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

教学质 量保证:
•制定适切的表现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保持一致性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保持一致性
☆ 一种解决办法:学习活动设计
教 学 设 计 思 维 导 图
“教-学-评一致 性”的操作化 策略: “二 阶设计法”,

“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则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可以提高教学工作效果。

基于此,本文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概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重要性展开论述,提出了树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根据学习评价调整教学目标、基于学习评价开展分层教学、教学方法多元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合理的学习评价方法这几项教学策略,实现了对“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道德法制;小学教学;教学评价引言: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丰富小学生知识、发展其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通过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充分发挥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效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总结和归纳,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以有效落实此项原则,推动相关教学工作水平的发展。

一、“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概述教、学、评是教学工作中的三个主要环节,教,即教师的教学,学,即学生的学习,评即学习评价。

而其中,一致性这一概念则通常被阐述为,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匹配吻合程度,因此,“教-学-评”一致性则可以被阐述为,课堂上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吻合匹配程度。

基于此,“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就是让教学、学习、评价匹配的原则。

但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各项教学手段、方法、思路的应用,都需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所以,上述一致性原则落实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为此,在教学中,该原则落实的核心思路可以被定位为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工作能够基于教学目标,让教、学、评三者相互匹配。

而教、学、评三者的相互匹配,说明教与学、教与评、评与学也是一致的关系。

其中,教与学一致,是指教师所教的内容,要与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匹配,而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策略,应当与教师的指导策略一致,由此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与教师预设的目标一致。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受个人主观情绪和偏见影响,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具有一致性。

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学评一致性一直被看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教师个体经验、专业水平、评价标准等因素的差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一直面临挑战。

随着教育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评一致性已经成为教师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中,如何保证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关于“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效果,分析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探讨不同实践方法和评估工具的应用效果,旨在揭示“教学评一致性”对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也旨在激发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的重视,促进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评价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为教学评价制度的改进提供有益建议,从而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研究意义教学评一致性在学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确保教师们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保持一致性和公正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评一致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学生在接受评价时往往会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学习策略和目标,如果评价标准不一致,会造成学生困惑和不公平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学习吴江林专家讲座日志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目标法”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第一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学习结果。

1.1分析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核心概念——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

1.2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

1.3明确学习结果。

课程资源,知识(知识、方法,思想),核心素养。

小结:别洗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明确学习结果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根据教材分析和确定重点和难点。

第四部: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目标条件。

第五步:综合呈现三维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学生要去哪里?如何去?到哪了?(目标、活动、评价)第一部分:如何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之理论基础1、教学目标的内涵功能。

2、三维目标的逻辑关联。

3、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4、行为目标的构成要素。

5、课程目标或内容标准的学理关系。

①教学目标的意涵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它由“知识”和“认知过程”组成),它是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④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递进的不能分割的整体,无须分开叙写②教学目标的取向目标类型基本含义主要特征示例行为性目标指明学习行为,预期学习结果精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生成性目标指明学习行为,学习结果难预期过程性和体验性,描述心理感受、情绪体验阅读课文,就“皇帝是否应该爱新衣”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性目标指明学习行为,行为结束前学习结果不能被描述出来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遭遇”,学习结果常由学生而不是教师陈述出来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普遍性目标(目的)没有学习行为,是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具有普遍性、内隐性、规范性,可适用于所有课程领域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应采取何种目标取向呢?以行为目标为主,生成性和表现性目标为辅,以结果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方式,反映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策略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教学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评价结果也越来越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尽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在改进和优化,但教学评价仍未跟上步伐,评价结果往往只是简单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授课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提出了一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目标在于通过集中涵盖课程内容、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和科学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评价内容和指标为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节将提出一些可行的评价指标。

1.课程内容:考虑课程的设置和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

具体指标包括课程目标的清晰明确程度、内容的科学性、适宜程度、可操作性等。

2.教师授课质量:考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技巧,是否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

具体指标包括授课方式的多样性、信息量和难度相适应程度、课堂秩序管理等。

3.学生学习情况:考虑学生在课堂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具体指标包括学生参与度、主动性、合作精神、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4.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在考试、作业和课堂表现中所体现出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水平、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具体指标包括考试分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师生互动、课堂氛围等。

教学实践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应用,以确保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节将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实践方法。

1.课程设计:根据教学评价内容和指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调整及时、迅速地补充缺失的内容,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2.授课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比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演示、项目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致性驱动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驱动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量期刊文献资源系统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定义及其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并提出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驱动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包括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内容,旨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

并且该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助力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过程获得法制观念的发展,对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实践引言:“教-学-评”一致性即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致力于发挥出学科教学价值的课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不同,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侧重学生知识能力发展,始终以知识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而该课程模式始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深度研究课程改革标准,并以课程教学标准、学习目标为中心规划教学评价,以此保障教师展开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获得思维、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对外界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大部分学生认为该学科学习是枯燥的,此外受到学生本身活跃的思维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课程并不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不足。

因此在学习中难以投入充足的精力甚至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抱有敷衍的态度,很难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价值。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方式方面,部分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如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照读的教学方式。

虽然有部分教师会采取相应案例讲解一些重难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依旧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

究其原因,道德与法治课程晦涩难懂,因此若想完全依赖于口头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十分困难,所以教师应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则综合了教学、学习、评价多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教学、学习过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应意识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

吴江林感想

吴江林感想

吴江林感想适切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高效课堂的基础李旭东3月26上午吴江林(杭州市塘栖中学副校长,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学与教研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高中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

)给我们作了《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评一一致性》报告。

听后受益非浅,感悟颇多。

他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低效课堂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入手,指出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核心要素,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目标是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没有明确的依据来处理教材和选择方法,也就没有标准来评价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吴老师认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应保持一致性,也就是所谓“三位一体教学设计”。

他认为教学即评价,教学评三位一体,结合成牢固的统一体。

教学评三位一体即有灵动的思维,又有居间的发展,内可以透视本质抓住要点,外可以延伸想像,拓展思维,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课堂目标和教学评价机制。

如何制定好教学目标?吴老师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深深地加以剖析、定位,精准地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平时工作中为了提高升学率,我们总是将主要的精力花费在方法的落实、教学评价的拟定、过程的实施上,只花费较少的精力粗糙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高效课堂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基于教学内容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好教材体系,建构好知识体系。

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能够精细研读课本和大纲,认真分析学情,理解行为对象、行为程度、行为陈述和行为条件。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难点和行为程度,然后确定出三维教学目标。

制定出来的目标可观察,可检测,可解释,要避免模湖不清,打造高校的教学课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NhomakorabeaH
☆ 二步转化法制定评价方案 · 案例分析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学会用四边形的三大要素 判断几何图形是否属于四边形。 •应用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 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设计一个有四边形的图案
☆ 二步转化法制定评价方案 · 案例分析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学会用四边形的三大要素 判断几何图形是否属于四边形。
•了解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 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下列图形属于四边形的是 。
• 教 材 分 析
感知四边形 认知四边形(归纳要点)
• 教 材 分 析
认知常见的四边形 认知四边形的特点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一步:基于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例1:三年级:辨认四边形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建构知识体系
四 边 形 四边形的几何定义 (四条边、四个角、封闭图形) 四边形的几何图形 (几种常见的四边形) 四边形的几何特征 (易变形)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二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材分析
四 边 形 四边形的几何定义 (四条边、四个角、封闭图形)
学情分析 有基础,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述 重点 有关于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但 未形成关于四边形的系统认识
四边形的几何图形 (几种常见的四边形) 四边形的几何特征 (易变形)
难点 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对空间想 像能力要求高
学情分析最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三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
教材分析 行为程度 学情分析
直观感知四边形 说出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的几何定义 有基础,不会用数 说出构成四边形 比较抽象/有基础 (平面图形) (四条边、四个角、封闭图形) 的三个关键要素 学语言表述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说出长方形、正 比较抽象/有基础 四 有关于四边形的感 认 方形的特征及和 (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会用三大要素判 识 四边形的几何图形(重点) 四边形的关系 性认识,但没有形 断几何图形是否 边 (几种常见的四边形) 四 成有关四边形的系 是四边形 抽象复杂/有基 边 能阐述辨认、区 辨认区分四边形 统认识础 形 形 别四边形的特点 (封闭图形、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四边形的几何特征(难点) 简述四边形易变 有一定的感性经 验,对空间想像 (易变形) 形的特点 简述四边形的 能力要求高 抽象/无基础 四边形的特性 “特性”之处 行为程度应规避模糊不清的现象,明确应“学到什么程度”
通过阅读课本和 动手做实验简述 有一定的感性经 验,对空间想像 能力要求高
四边形的几何特征(难点) (易变形)
行为条件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习策略,它表明了需要在什 么条件下才能出现教师所期望的学习程度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五步转化法
第五步:综合呈现三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 概述四边形在空间与图形中的作用 (1)通过阅读和观察课本图形,说出四边形的数学定义或三个关 键要素。 (2)通过比较分析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学会用四边形的三大要 素判断几何图形是否 属于四边形。 (3)通过阅读课本和动手做实验,简述四边形的几何特征。 (4)在判断几何图形是否为四边形相关手实验中,形成对四边形 的整体认识,并能用四边形的特征解释生活中有关四边形 的事例。
☆ 二步转化法制定评价方案 · 案例分析
第二步:确定本课的评价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学会用四边形的三大要素 判断几何图形是否属于四边形。
了解水平:指出下列图形属于四边形的是

A
B
C
D
E
F
理解水平:
G H
①G和H是四边形吗?原因是? ②H中有四边形吗?为什么?
本节课应达水平
应用水平: 设计一个有四边形的图案
有效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意涵与设计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一步:基于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例:小学三年级数学:辨认平行四边形 •分析内容标准 辨认平行四边形
了解层次 核心概念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边形有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辩认?(教材分析) 基于学情,可以辩认到什么程度?(学情分析) 提供怎样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辩认?(条件分析)
A
B
C
D
E
F
☆ 二步转化法制定评价方案 · 案例分析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学会用四边形的三大要素 判断几何图形是否属于四边形。 •理解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 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①G和H是四边形吗?原因是? ②H中有四边形吗?为什么?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四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条件
教材分析 行为条件 学情分析
通过阅读课本和 有基础,不会用数 四边形的定义 (四条边、四个角、封闭图形) 观察图形说出 学语言表述
四 边 形 四边形的几何图形(重点) (几种常见的四边形)
有关于四边形的感 通过比较、分析、 性认识,但没有形 归纳几种常见的 成有关四边形的系 图形判断 统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