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真正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主动、批判、创新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最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方法1.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建立合作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和帮助,指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4.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理解数学概念;对于喜欢游戏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小学数学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此,本文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出发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点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以下是本文对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合理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教材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教材的运用是否合理、挖掘是否充分都对教学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深钻教材内容,合理运用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以教材为主线,研读教材内容,领会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找准重点难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其次,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材内容符合实际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最后,精心备课,保障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的结构是否合理将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清楚知识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假设质疑的能力。
所谓“假设质疑”,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假设方式提出疑问,以此来突出问题实质。
最后,提高学生逆向质疑的能力。
所谓“逆向质疑”,指的是拓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他们通过逆向思维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
例如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要求学生制作1000朵小红花,原计划25天完成任务,但实际上每天制作的小红花是原计划的1.25倍,那么学生们实际完成任务用了几天?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会列出这样的算式:1000÷(1000÷25×1.25)=20天,有的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可以创造性的列出算式:25÷1.25=20天,并说明了算式的原理:制作的总数是一定的,而实际效率是原计划的1.25倍,那么利用工效和时间的关系,经过逆向思维的变换,就可以得出以上的算式了。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小学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和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计划。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划分教学任务。
在教学设计上应尽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从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等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现在的教学要求不仅希望教师上课思路清晰,更要求在课堂内能随机应变,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各项思维能力。
为此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中,我特别注意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一、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经常调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学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知识结构是严密的,在已有的知识上,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推理、解决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海洋中,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关键。
当学生对思考题有一种畏惧心理,许多学生不愿独立思考,即使在老师指导下把题做出来了,以后再遇到此类题可能还是不会解,每当这种情况,我总是说:同学们,此题并不难,你们一定能解出来的。
这样把依赖的路子堵死了。
他们不得不动脑子思考解答题。
果真大部分的同学都能解出来,这时我再加一点指导,他们就记得更扎实些。
每当他们自己解出道思考题.就特别兴奋,久而久之,孩子们特别愿意做思考题,还争先恐后地把怎样解的方法讲给我听。
再如:在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练习几道同分母加减法题后,出示一道这样题:时间,观察的目的在于从实践中获得感性经验,要使感性经验丰富全面,就要动用各种感官全面获取信息。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长方形的认识,我就在讲解之前留给学生约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形成表象,从而建立空间关系。
比如: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储水桶里,有一段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放在水里,当钢材从储水桶里取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了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出示题目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弄不清楚水面下降后,水桶里空出来的容积与钢材体积间的联系这个关键。
这时,我通过直观演示,从水桶里取出钢材,水面下降;把钢材放进水桶里,水面又上升。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生本”(以生为本)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命体验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此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趣味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游戏,如猜数字、算术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二、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生本”理念要求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中感受数学的存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身边的事物,探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数学知识,如悠悠花瓣的数学之美、融合计算和人体的移动、高处坐飞机看风景等,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学习数学。
三、倡导探究和创新精神“生本”理念要求教师倡导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探究性问题、综合性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怀疑,从而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注重生命教育“生本”理念要求教师注重生命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环境中获得充分的关爱和呵护。
教师可以通过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交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二、 由易 到 难
循 序 渐 进
在 讲 好 题 的训 练 中判 断 题是 最 有 效 的训 练 题 型 之一 。让 学
牛 讲 , 学 生 有较 强 的 辑 思 维 能力 和 语 言 表达 能 力 , 过 判 要求 通 断题 的 训练来 达 到 此 }的 。例如 : 学 生 判 断 “ 1 让 2是 最 小 的 自然 数 ” 学 生会 说 :错 , 最小 的 白然 数 , 足 。 教 师 应 当 引 导 , “ 0是 2不 ”
作 用 。 随着 教育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发 展 , 由应 试 教 育 向 素 质 教 存 育 转 轨 的过 程 巾 , 先 最 主 婴 的 问题 是 搞 清 传 统 的“ 试教 育 ” 应 与 现代 的素 质教 育 的 区别 , 实 现 这一 H的 , 要存 数 学 课 常 如何 就 教 学 f 应突 出加强 和 体 现 学生 的 主体 地 位 。 l ,
学生 这 样说 : 为最 小 的 自然 数 是 0 是 2 所 以 2是 最 小 的 “ , 自然 数 是错 淡 的 ” 。或 者 说 :虽 然 2是 自然 数 , 是 最 小 的 自 “ 但 然数 是 0而不 足 2 因此 2是 最 小 的 白然 数 足 错 误 的” , 。这 样 在
三、 向全体 面
分类 次 性 、 对 性 , 课 堂 练 当 r , j 针 f 要 I
加 大 训 练 的份 量 。 大 休 讲 , 习 题 一 般 分 为 基 础 练 习 题 , 练 如 教 材后 的“ 一做 ” 可让学 习基 础较差 的学 生 女讲和 做 ; 做 , 变 式 练 习 题 , 教 材 中 的练 习 题 , 如 让学 习 基 础 一 般 的 学 生 讲 和 做 ; 合 练 习题 , 教 材 中带 旱 号 的 练 习题 , 习 基 础 好 综 如 i学 的 学 生 去 讲 和 做 。这 样 , 体 学 生 会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到 课 常 全 教 学 活 动 中来 , 正 体 现 了 “ 师 为 主 导 , 生 为 主 体 , 练 真 教 学 训 为 主线” 教学原则 。 的 以 是 自己 在 以学 生 为 主 体设 计课 堂 教 改 的 点滴 尝试 , 还 需 不 断 探索 和 完 善 。但是 , 有 一个 基 本 点 要确 定 , 就 是教 我想 这 师要真正地做到精 讲和精 练。我相信 , 它将会存数 课常教学 中发 挥 其积 极 的作 用 。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引导和启示,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2. 突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
疑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与同伴交流讨论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加深理解,
强化学习效果。
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不能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一样的,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
的优点和兴趣发挥创造力。
5.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数学游戏、实验、探究、讨论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6. 培养联想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通过
具体的例子和应用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7.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增
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
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在新课标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发展而教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
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
1.1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1.2 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带余除法”知识教授中,原本毫无生趣的知识点,我通过课件中展现情景和描述“联欢会上挂的彩灯,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排列,一共35个灯,最后一个灯是什么颜色?有谁知道?”学生迟疑,老师却报出那盏灯的颜色,之后再让多个学生随机换掉灯的总数,老师却能每次很快报出那盏灯的颜色,并用计算机图片验证,通过“余数的妙用”,使学生对老师这么神奇的反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有急切想学好“带余数除法”的兴趣,这样教学互动就能顺利的实施。
我在讲数学广角中的“抽屉原理”时,上课时我就马上说:“我们班有40个学生,至少有4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学生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
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努力以教师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意暗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自己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
通过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从而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心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装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以此一方面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考虑自己如何“教好”,而更应该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好”。
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
能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程度和教案的设计。
教师备课认真,教案设计得越全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越得到发挥,课堂效率也就越好。
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只能学生自己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一切教学活动的成败,首先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参与了,就能抓好课堂40分钟。
参与的主要途径是变教师的“教”为“引”、“助”,以形成一种“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
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上课,上课的实质是学生感知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用“填鸭式”方法进行传授,不组织学生参与感知、理解运用数学的活动,学生就不可能敢说会说。
(1)钻研教材。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
因此备课时,首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并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就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数学基础、学习方法、兴趣及对教学的期望等。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来选择“教法”。
教学方法是是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当中有些人仍习惯于注入式的传统讲授法,不善于把学过的知识、做的练习进行归类总结。
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由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进行的“我要学”,而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开放性教育的魅力。
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探求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创设活动情景,训练思维的创造性思维从动作开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束缚。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多创造手脑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实践多动手,手脑并用,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领域,在“做中学”、“玩中学”,既学到了新的知识,以提高了思维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新课内容一字不提,只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操作探究: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分别进行装沙试验,用圆锥形容器盛沙装进圆形柱形容器,或是用圆柱形容器装满沙后倒进圆锥形容器里,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实验后,让各小组交流总结出”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了“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圆柱形容器的三分之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圆锥形容器的三倍”。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容器,发现了它们“等底等高”这一重要特点,总结出较严密的结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三倍”。
在这一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轻松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sh,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2创设语言情景,训练思维的完整性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两者均处于动态机制里,互为表里。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是实现思维、巩固思维、传达思维成果的载体。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丰富的数学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而进行推理。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机智、创造力和启示性思维可以为教学带来独特的价值。
因此,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学习能力,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点之一。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动力和参与度。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例如,在教学几何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些生活场景,如学校的校园、教室、田地、公园等地方进行探索。
通过现场观察和交互式互动,让学生体验几何学习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讲解概率或统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有趣的问题、数据或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其中。
二、建立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建立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室应该成为学生自我探究和创新的场所,而不是单向传授知识的场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推崇学术诚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随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并建立忽略错误和嘲笑的开放式学习环境,让学生更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开放性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思考,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疑难教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彼此之间的思考和心得。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增强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交流交互和共同创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数学不是一种孤立的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如何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交流交互和共同创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例如,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合作解决,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进行数学探究或游戏设计。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改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发展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新课改中,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学习的主人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诚爱护每一位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
教师要以平等、真诚、友爱、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
在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存在错误或者不够完整的时候,教师不要去指责,甚至嘲笑学生,而是通过巧妙的方式来给予指导和补充,同时还要给予学生鼓励,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产生障碍时,教师要给予耐心的启发和引导,同时,还应该注意运用幽默、轻松的方式,来缓解学生此刻的尴尬。
只有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一种愉悦舒心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爱护,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来参与学习教师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来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外部的活动催化自身内部智力活动的发展,从而获得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我在执教《认识分数》这节课的内容时,创设了一个学生们十分熟悉的生活情景——分橘子。
首先,我端出一个果盘,里面有两个橘子,问学生:要把这两个橘子平均分给两人,一人几个橘子呢?回答:1个。
我接着再问:如果两个人平分一个橘子呢?每人分得多少?回答:半个。
这时,我继续提问:这半个橘子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更多表示半个橘子的方法,并将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在黑板上写出来,由此,引出了认识分数的学习主题。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引导 ——浅析小学二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对策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引导——浅析小学二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对策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引导,充分地发挥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数学知识点的内化。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情况,分析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指引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趣味性前言:在开展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注重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及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引导,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指引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探究,把握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促进数学知识点的内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以情入境,激发兴趣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情境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应用,利用情境进行引导,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1]。
联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情境进行教学引导,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及思考。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比较喜欢玩儿,教师可以把握这一身心特点,以情入境,从而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及思考当中,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于二年级小学生的学情,采取情境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二年级数学《角的认知》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生本理念,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地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强化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们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通过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境为出发点,将教学内容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如购物、做饭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问题式学习正是一种优秀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教学整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温度的变化、海拔的高度等,从而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这种问题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而差异化教学正是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教学有理数的时候,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定更多的挑战性问题,让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差异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优质课堂———谈“四体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优质课堂———谈“四体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摘要:时代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都迎来重大改革,教育行业也一样,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构建属于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要坚持“四体六步”的教学原则,展开全新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四体六步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引言:课堂的教学模式受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它是在当代教育思想和原则下建立起的教学教育活动与程序规范。
教育模式反应的是当代的教育思想和原则,魏书生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就很先进,进行“四体六部”的教学模式。
一、“四体”1.“四体六步教学法”,首先,“四体”的含义是在应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四个要点: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体现互动的融洽关系;四是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发展。
与此同时呢,“四体”作为理论指导,始终贯彻在“六步”教学环节中[1]。
2.“四体”的具体要求:结合四体的含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们独立思考,团结交流的精神;要体现教师创意课程的引导作用;要体现课堂欢快交流气氛,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融洽关系;要体现数学这门学科核心的作用与发展。
二、“六步”“六步”是“四体六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就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解。
这个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学生长久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定向明确学习目标定向,就是在课堂开始授课前,教师与学生各自确立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演变成是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这节课堂要完成的特定的教学任务。
而“学习目标”是学生们,是他们要在这节课达到的学习程度。
课堂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教师要完成任务的教学目标。
这第一步“定向”就体现了魏书生老师的先进教育思想理念,充分理解了课堂学习中学生为主体,而非教师[2]。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认识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介绍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尚处在感知阶段,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经验来认识和描述数学概念。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比较、归纳等思维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游戏、数学探究等活动来培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数学应用题、数学建模等活动来培养。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
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教学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在一年级,主要教授数的认识与计数,数的比较、大小,数的运算和应用,其中数的认识与计数是基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数物体和数数量等活动,逐步建立起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活实际和教具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提问、引导和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问题解决教学法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学生为主体-课堂的灵魂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呢?现结合课改实验谈点浅见。
(一) 新理念教师要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为了无效的或低效教学。
(二)重新认识学生许多成功的教学片段反映出现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较是更快、更多。
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了。
因此她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上课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的准备状态,这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起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那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利用上课的导入来了解.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分数的意义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但不清楚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没有更深入地了解,上课一开始接在黑板上写了四分之一,让学生说说关于这个已经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让他们用四幅图分别表示出四分之一。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
习 目标 , 助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是 教 师 必 须 具 帮 这
有 的 课 堂 教 学 理 念 。教 师 在 备 课 时 要 对 教 材 和 学 生 进 行 综 合 的 分 析 ,把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可 能 产 生 哪 些 问 题 , 导 什 么 , 样 指 导 列 为 备 指 怎
教 坛 新 秀 , 19 94年 破 格 晋 升 为 小 学 高 级 教 师 , 19 年 被 评 为 杭 州 市 优 秀 青 年 教 师 ,20 99 00年 被
评 为浙江省特级 教师 。
已在 省 、 、 市 区上 公 开课 一 百 余 节 , 多次 受邀
在省
5 充 分 考 虑 计 算 机 ( 算 器 ) 数 学 学 习 , 计 对 的 影 响 , 计 算 机 ( 算 器 ) 为 研 究 、 决 问 把 计 作 解 题 的 强 有 力 工 具 。 这 样 , 方 面 可 以免 除 学 生 一
做 大 量 繁 杂 、 复 的 运 算 , 而 在 探 索 性 、 造 重 从 创
价机制 。
思考 、 理解 , 把教学 要求转 化成学生 自己的学
4 公 民 的 数 学 修 养 ,最 为 重 要 的 标 志 是 , 看 他 如 何 理 解 数 学 的 价 值 , 以及 能 否 运 用 数 学 的 思 维 方 式 去 观 察 、分 析 日常 生 活 现 象 ,
去 解 决 可 能 遇 到 的现 实 问 题 。 因 此 ,在 进 行 评 价 时 ,既 要 评 价 学 生 数 学 学 习 的 结 果 ,更 要 评 价 学 生 在 数 学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变 化 和 发 展 ; 既 要 评 价 学 生 数 学 学 习 的 水 平 ,更 要 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彭飞刘智慧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模式,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以创新。
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现状教学策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设计的原则与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知识的机会,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数学备课细节
科学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积极改革备课思想与行为,用全新的备课模式为学生服务,确定最符合学生需求与数学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备课环节,大多数教师将教材视为备课的对象,只顾着分析课本内容,确定课堂活动的开展顺序,而没有关注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授课模式的更新。
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今天,教师要在备课环节积极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比如,在讲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前,教师要全面分析课本内容,通过课本内容分析了解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的深度,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要在分析课本内容的过程中,找到向小学生讲解全新数学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小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与探究的方式去获取新知识。
像在导入环节,为了集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成功引入新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6+4=10,4+6=10”这两个算式,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自主探究出数学理论。
同样,在乘法交换律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5×3=15”和“3×5=15”这两个算式,以抢答的方式总结乘法交换律。
以学生为主体备课,通过教学方法的确定,让学生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切实参与其中,有益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建立数学课堂主人翁意识。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实数学教学内容
充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只以数学课本的知识点为教学内容,会让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也会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主动考虑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感受与学习情感,积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整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比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不必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数学教学内容。
像在渗透可能性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晚上会出月亮、时间不能倒流、爸爸比妈妈大、明天出太阳、后天会下雨”等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小学生做出判断,哪些事情是确定的,哪些事情是不确定的。
借助生活化资源拓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减小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在引入可能性概念后,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抽奖活动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大小,使课堂教学内容更有趣味性。
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与收集教学资源,能够让数学课堂教学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最能突出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方式。
数学学科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并实施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感的加强。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强,教师的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一些小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解进度,久而久之,会产生消极的数学学习情绪。
用实践活动去解决教学难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动手开发与验证数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其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比如,在讲解《长方体》知识时,为了让小学生了解长方体的性质,掌握长方体的棱数、面数等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制作长方体。
长方体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简单,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剪刀、胶棒、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即可。
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观察长方体,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长方体的性质,并尝试想象长方体的展开图。
之后,让小学生拿起铅笔,在纸上画长方体展开图的草稿,反复尝试与想象,确定无误后,动手制作长方体。
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需要时刻利用长方体相关数学知识去验证个人实践行为的正确性,还会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知识的理解。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在课堂中给小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中有很多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有选择地实施,平衡好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活动的比例。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数学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当代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接受全新的数学教育观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用创新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十分重要。
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小学生,会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也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快乐教学法实施教学。
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小学生主动成为课堂学习主人。
比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知识时,学生要掌握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更要能够利用四个方向去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寓教于乐。
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操场上开启一场方向与位置大赛。
教师让学生排成一排,依次说出像“食堂在操场的东北方向”这样的描述,说出即向前一步走,在5次表达后,看谁走得步数最多。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任务教学法实施教学。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学习任务,给小学生明确的任务说明与规定的时间,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让课堂时间得以高效利用。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给学生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并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与方法,按步骤计算一道分数运算题。
这样的任务具有指向性与可行性,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获取数学知识,能够赋予小学生使命感与成就感。
五、小结
综上所述,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基础教育改革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内接受新知识,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课堂,才能让实现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目标。
将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数学教育实践中,是让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得以改革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杜艳玲.操作欣赏创作——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铺一铺》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2).
[2]何延涛.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研究[J].考试周刊,2016,(94).
[3]黄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大世界,2016,(09).
[4]宋亚超.见微知著,打造“微课”课堂——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浅析[J].数学大世界,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