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课件_4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课件

《运动训练学》课件
运动训练学: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运动训练: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身体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培养意 志品质的过程 运动训练方法: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
运动训练原则: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适应性、全面性、持续性、安全性等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运动训练学起源于古代,如中国古代的武术、印度的瑜伽等 近代时期:运动训练学在近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德国的体操、英国的田径等 现代时期:运动训练学在现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的篮球、俄罗斯的田径等 当代时期:运动训练学在当代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发展,如中国的乒乓球、日本的柔道等
训练计划的调整
调整原则:根据 运动员的实际情 况和训练效果进 行调整
调整内容:包括 训练强度、训练 时间、训练项目 等
调整方法:通过 观察运动员的训 练表现、身体反 应、心理状态等 来判断是否需要 调整
调整频率:根据 运动员的训练周 期和训练目标来 确定调整的频率
运动训练的实践应 用
竞技体育的训练实践
运添加动副训标练题 学PPT课 件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运动训练学概述
PART Three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 理
PART Five
运动训练的计划与 实施
PART Four
运动训练的方法与 手段
PART Six
运动训练的实践应 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运动训练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柔韧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静态拉伸:保持一定姿势,持续一定 时间,增加肌肉和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柔韧性
动态拉伸:通过运动,使肌肉和关节 逐渐适应,提高柔韧性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PPT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PPT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主编) 2012版体院通用教材
授课专业: 运动训练 等 (学时64-96学时) 李广文 副教授 北体高访学者 2020.08
2012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
第二篇 运动员竞技能力 与其训练
第四章 运动员体能与训练 第五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与训练 第六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与训练 第七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第八章 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
1、一般训练理论
▪ 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 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 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及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 广义的运动训练学应该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狭义的运动训练学则专指一般训 练理论。
▪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内容是一般训练理论。
理论建构依据 运动员经济能力提高的规律
练什么
训练内容
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
怎么练
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练多少
训练负荷
人体对外加负荷的适应性、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
怎么组织
训练安排
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与竞技状态变化的规律
(二)不同覆盖领域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一般训练 理论
项群训练 理论
专项训练 理论
2、项群理论:
▪ 项群、项群训练理论: ▪ 将一组具有相似经济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成
为一个项群,将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 的理论程项群训练理论。
训练体系(“学”应为“理论”)
(1)项群的三大分类体系之一: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 (主要分类方法)
大类
亚类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课件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力量训练
总结词
通过重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 方法。
详细描述
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基础,通过 使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重量训练 ,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运 动员的爆发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速度训练
总结词
通过快速重复练习提高运动速度的方法。
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包括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自我暗示、表象 训练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心理技能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 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竞 技表现。
跨学科合作
运动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支持,如 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这些学科能够为运动训练 提供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运动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训练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04
明确训练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包 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评估运动员状态
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技术水 平、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评
估。
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目标和评估结果,制定具 体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等。
科技支持
个性化训练需要借助科技手段的支持,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教练员更好地了 解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运动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
01 02 03
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90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系统训练原则;5周期安排原则;6适宜负荷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直观教练原则;9适时恢复原则。

第⼀节竞技需要原则P91⼀、竞技需要原则释义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运动员竞技能⼒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法、⼿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标,全⾯安排好训练和⽐赛。

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的结构特点。

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段。

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第⼆节动机激励原则P94⼀、动机激励原则释义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为的训练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的⽬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B满⾜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C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赛的兴趣。

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作中的主体作⽤。

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f注意正确地运⽤动⼒。

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P97⼀、有效控制原则释义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90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系统训练原则;5周期安排原则;6适宜负荷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直观教练原则;9适时恢复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P91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第二节动机激励原则P94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二、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力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B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C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E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P97一、有效控制原则释义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运动训练学4章》PPT课件

《运动训练学4章》PPT课件
7729/23=336余1,说明其处于体力的低潮时期
---
在周期安排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年节律和 周节律
好的工作能力表现在周三和周四, 而年节律中,在我国,工作能力第一个 高潮在5~6月,第二个高潮在8~ 1O月, 这为运动训练周期的安排和重大比赛的 安排提供了科学的生理学依据。
---
第三节 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
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思考:我国目前的多级训练体制的优缺点
---
高级 国家集 形式
训队
省、市、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解放军、行 业系统、高校代表队
高级 业训 形式
体育运 动学校
竞技体育学 校
中级形 式
中级 业训 形式
重点业 余体校
体育中学
专项业余 体校
初级 业训 形式
普通业余 体校
体育传统项目 学校
任务
适应性机制 (对训练负荷的应
答性提高)
动员性机制 (动员心理、生理 能力的潜能,各系
统高度协调)
保护性机制 (机体拒绝继续高
强度工作)
发展一般和专项竞 技能力促进竞技状
态的形成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发展稳定的竞技状
态创造新成绩
积极性恢复 消除心理、生理疲

时期 准备时期 比赛时期 恢复时期
---
三、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的训练学要点 (一)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 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 的目标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 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
---
(三)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 素的组合
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 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 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前者则是变异因素。

运动训练学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PT讲稿

运动训练学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PT讲稿

5
(二)、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 训练和比赛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3、按竞技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6
第二节 动机激励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 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 原则。
18
(二)掌握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大周期、小周期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单周期、多周期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 素的关系:比赛时间与竞技状态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19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 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 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获 取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4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是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 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 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 导向作用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竞技状态的形成 保持 消失
10/4/2020
运动训练学
14
(二)贯彻系统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 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 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2、按阶段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训练周期: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 训练课: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技术练习:初步掌握、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运动训练学PPT

运动训练学PPT
运动训练学(完整版)
(高教版2017教材、人体版2012版可用)
授课班级 社会体育、体育教育本科 (学时32—64学时) 德州学院
适用教材:高教版2017版、人体版2012版;新教材网上最新版本,没有之一; 使用群体:供备考研究生的同学、同行教学借鉴使用;供需要快速学习最新版 《运动训练学》的人士;有基础的学生约2个小时即可复习一遍。
▪ 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 ▪ 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 ▪ 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 自我训练的能力。 ▪ 思想政治教育。
十、运动训练学
▪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 训练规律以及(如何)有效组 织运动训练活动行为的科学 (学科)。 ▪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特征:
▪ 1、本源性学科 ▪ 2、综合性学科 ▪ 3、实践性学科
准 则:原则 练什么:内容 怎么练:方法
练多少:负荷
组 织:安排 一般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
▪ 八、训练理论
▪ 九、项群理论 ▪ 十、运动训练学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重要词语关系图
一、竞技体育
▪ 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 包含: 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 竞技参赛 竞技体育管理4个组成部分。
五、积木模型
六、双子模型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 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 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 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 的《双子模型》。
第一章 运动训练学导论

运动训练学课件第四章

运动训练学课件第四章

3/9/2020
运动训练学
9
(二)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正确理解负荷的属性
结构属性 机能属性 个体属性
2、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 3、科学地探索负荷量的临界值 4、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训练学恢复-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心 里学恢复
3/9/2020
运动训练学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3/9/2020
运动训练学
1
学习重点 运动训练原则的概念 各训练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要求
学习难点 对各训练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要求的理解
原则、运动训练原则
3/9/2020
运动训练学
2
第一节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根据项目特点和运动 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 定向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 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10
第三节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 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 行为,并对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进行有效控制的
训练原则。 (一)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的激 励运动员参训动机 2、训练过程的多变性和动态性要求准确的实 施有效控制。
(一)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
向性。
2、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
项性。
3、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
择性。
3/9/2020
运动训练学
3
(二)、贯彻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训 练学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8
第四节
系统训练原则
系统控制原则是指按照运动训练规律持续地、 系统控制原则是指按照运动训练规律持续地、循 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一)系统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适应—不适应 再适应 适应 不适应—再适应 不适应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竞技能力提高—停滞 再提高 竞技能力提高 停滞—再提高 停滞 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1、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 2、动作技能形成原理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7
(二)贯彻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运用多种身体语言多做直观示范, 1、运用多种身体语言多做直观示范,并与讲解 相结合 2、多运用现代先进媒介技术进行视觉直观 3、注意直观教练与运动员的积极思维有机结合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0
第五节 周期安排原则
周期安排原则是指依据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 变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变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 运动员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动态节奏, 运动员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动态节奏, 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一)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 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规律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一)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样性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5
(二)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注意运动训练的主要因素 2、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对运动员的各方面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
5
(二)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2、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 3、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4、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5、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 6、注意正确的运用动力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6
第三节
有效控制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对训练和 比赛的实效进行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比赛的实效进行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控制论有新三论和旧三论:新三论是协同论、突变论、 控制论有新三论和旧三论:新三论是协同论、突变论、 耗散结构理论;旧三论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耗散结构理论;旧三论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一)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16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八节
直观教练原则
直观教练原则就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 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 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 建立正确的动作表现, 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现,培养运动员观察能力和 思维能力,通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思维能力,通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一)直观教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
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 让学生理解运动训练原则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运动训练原则的概念,重点掌握训练原 则的应用要求,并能指导自己的日常训练。 则的应用要求,并能指导自己的日常训练。 学习重点 运动训练原则的概念 各训练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要求 学习难点 对各训练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要求的理解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2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是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 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 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 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 导向作用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9
(二)贯彻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准确判断疲劳程度 自我感觉:运动员在疲劳时,会感觉到:肌肉僵硬、 (1)自我感觉:运动员在疲劳时,会感觉到:肌肉僵硬、 局部疼痛、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 局部疼痛、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 外部观察:发现运动员面色苍白、眼神无光、 (2)外部观察:发现运动员面色苍白、眼神无光、反应 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无力失调、错误增多、 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无力失调、错误增多、技术规格下 降等。可判断疲劳产生并加深到一定程度。 降等。可判断疲劳产生并加深到一定程度。 生理测试:如脑电图、体位血压反射测定、 (3)生理测试:如脑电图、体位血压反射测定、血乳酸 浓度等。 浓度等。 心理测试:自我疲劳感觉表、自我恢复感觉表等。 (4)心理测试:自我疲劳感觉表、自我恢复感觉表等。 2、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变更理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有近30%的课次在具体实施过 变更理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有近30%的课次在具体实施过 30% 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更。 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更。 变更原因:体力状态不好、运动创伤、技术状态不好、 变更原因:体力状态不好、运动创伤、技术状态不好、课 间作用变化、周期作用变化。 间作用变化、周期作用变化。
4
第二节
动机激励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 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 原则。 原则。
(一)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1、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 2、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 激励运动员的参赛动机
2/12/2012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3
(二)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
2、逐步增加负荷的量度 3、科学地探索负荷量的临界值 4、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5、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4
第七节
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 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和不同的训练条件, 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和不同的训练条件, 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 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 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20
本章结束,谢谢! 本章结束,谢谢!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21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1
(二)掌握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 异因素的关系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12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 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 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 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获 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 取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取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1、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 物适应现象 2、过度负荷下机体的劣变
18
第九节
适时恢复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就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 程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 程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 提高机体竞技能力的训练原则。 提高机体竞技能力的训练原则。 (一)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机能能力与能量储备 的超量恢复机制 2、调整和把握训练负荷的量 度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1、运动训练过程的多边性要求对 其进行有效控制 2、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 制的理论基础 3、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 必备条件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7
(二)贯穿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2、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3、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9
(二)贯彻系统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2、按阶段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训练周期: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训练课: 训练周期: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训练课:开始 部分、基本部分、 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3
)、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二)、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 训练和比赛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3、按竞技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12/2012
运动训练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