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古人计数教案(4) (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古人计数的智慧和巧妙。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了解不多,对于算盘的使用也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计数的智慧和巧妙,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算盘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观察操作:让学生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构造和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算盘的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算盘使用的理解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4.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算盘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课件2.学具:算盘、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算盘,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算盘的计算过程,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设计背景古人计数是一种有趣且有趣的计数方法,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

古人计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数方法,它是以古代中国人的计数方式为基础。

在这种计数方法中,古人们使用手指和计算棍子来计数。

使用这种计数方法教学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不只是一种数学知识,更是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由此,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于古人计数方法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二、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能够使用手指、计算棍子等工具进行古人计数•能够用古人计数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讲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通过讲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数学计算思想,提高学生的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授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步骤具体教授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使用手指、计算棍子等工具进行古人计数。

帮助学生掌握古人计数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古人计数方法的能力。

3. 练习古人计数方法通过练习古人计数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于古人计数方法的理解。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和应用古人计数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演示古人如何使用手指、计算棍子等工具进行古人计数,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深入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古人计数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通过此次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掌握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步骤,掌握古人计数方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古人计数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此次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口头提问等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古人计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的计数方法,理解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内容:1. 古代计数的方法:结绳计数、算筹计数、算盘计数等。

2. 数的概念:自然数、整数、分数等。

3. 计数单位的认识:个、十、百、千等。

4. 计数符号的认识:阿拉伯数字0-9。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计数方法的理解,数的概念的形成。

2. 教学难点:计数单位的认识和计数符号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计数器、算盘等。

2. 学具:绳子、算筹、纸张、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古代计数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古代计数方法,讲解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计数单位和计数符号。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计数方法,加深对数的认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计数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古人计数》2.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计数方法,理解数的概念。

3. 教学内容:古代计数方法、数的概念、计数单位、计数符号。

4.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代计数方法的理解,数的概念的形成。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操作、小组讨论、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古代计数方法,设计一个自己的计数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2. 让学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并用古代计数方法表示出来。

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是否主动实践操作。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计数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事物和动手操作来学习。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计数方法背后的原理,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2.新课:学生观察实物模型,了解不同计数方法的特点和原理。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简单的计数。

4.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计数方法和心得。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成一幅中国古代计数的画面,中间是计数方法的文字描述,周围可以附上一些相关的插图和例子。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观察、交流、作业、测试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古人计数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和特点。

2.掌握古人计数的读数规律与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古人计数的读数规律和技巧。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人计数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古人计数的方法和特点古人计数的方法主要有竖杠计数法、九章算术和筹算法等。

其中,竖杠计数法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法,具有古老、简便、易于记忆的特点。

2. 古人计数的读数规律和技巧古人计数读法有一定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读法: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读法不同。

–个位数:读出个位上的数字即可,如“七”、“八”。

–十位数:十位数为1时,读做“十”,如“十五”;十位数不为1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字,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字,如“二十三”、“三十七”。

–百位数:读做百位上的数字加上“百”,如“一百二十三”、“六百四十五”。

2.同样的数字,不同的位置读法不同,数位高的在前面,数位低的在后面。

3.读法遇到零时,可读做“零”。

古人计数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先确定数字的位数,然后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2.在读法中注意数字的读法规律,特别是十位和百位数的读法。

3.在计算中可以适当使用估算的方法,先估算再验证,可以使计算更加准确。

3. 古人计数的应用古人计数方法在日常生活和数学运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2.进行货币和长度的计算。

3.在说唱古诗文时,可以用古人计数法来体现韵味。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述、示范、操练的教学方法。

首先讲述古人计数方法和规律,然后通过示范演示读数的方法和技巧,最后通过操练来巩固学生的技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古人计数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古人计数的方法、读数规律和技巧等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掌握。

3. 示范演示老师利用数字卡片来演示古人计数的读数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古人计数和现代计数的异同。

3.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古人计数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围绕古人计数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包括:1.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2.古人计数和现代计数的异同3.实际问题中的古人计数应用2.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与现代计数的异同。

2.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与现代计数的区别。

2.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古人计数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古人计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导入(5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较多的古代计数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兴趣。

2. 讲授(25分钟)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点强调古人计数的基本特点以及和现代计数的区别。

3. 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古人计数活动。

老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较为复杂的计数问题,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组内竞赛。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4. 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古人计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古代商人如何计算货物数量?古代建筑师如何量取土地的大小?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的评估:包括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能够团队合作、配合老师完成活动等方面。

2.学生表现的评估:包括学生是否理解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是否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等方面。

3.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次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本次课程通过讲授、活动、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并了解了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以及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数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字和计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为本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和探索,这有利于学习《古人计数》这一章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对古人计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章节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人计数》的相关教学材料、PPT、教学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者故事的形式,引入古人计数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字的起源,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人计数的方法,加深对计数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比如数字在其他文化中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更多数字的背景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北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古人计数是古代人们在生活中用来记录和计算数量的一种方式。它是数学的起源之一,对于理解数的概念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结绳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特别强调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基本概念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课后,我需要布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数学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
4.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难点与重点(北师大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并能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符号,能够正确进行数数和识数。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人计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数的情况?”比如,数玩具、数水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计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古人计数》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兴趣明显,他们对于结绳计数、刻痕计数这些古老的方法感到新奇。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计数经验,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古人的记数方法和数码的由来,是一篇比较实用的文化课。

在本次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文特点和教材要求,设计了本文档所述的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反思。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人计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古人计数的方法•数码的由来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学生理解数码的由来。

3.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讨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

1.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通过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点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选用“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作为任务,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2.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讨论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并进行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流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古人计数》一文,对古人计数有一个初步了解。

2.导入通过给学生一些计数题目的方式,导入本次教学。

3.任务型教学任务一:分组合作,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

任务二:展示流程图并进行评价。

4.讨论学习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从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两个方面来讨论,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知识点。

5.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了解五行计数法和十二生肖计数法。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熟练运用五行计数法和十二生肖计数法。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人计数法的特点,难点在于数字与图形的对应关系,以及特殊的计数方法。

3. 教学内容和过程3.1 教学内容1.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

2.五行计数法和十二生肖计数法的介绍。

3.示例演练和练习。

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5分钟)教师询问学生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简单介绍。

3.2.2 提出问题(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和相应的图形,并请学生猜测古人怎么数。

然后演示用五行计数法和十二生肖计数法如何计数。

3.2.3 示范演练(2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来演示五行计数法和十二生肖计数法的使用。

让学生自己尝试计数,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和比较。

3.2.4 引导练习(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让小组内的学生分别使用五行计数法和十二生肖计数法来计数。

然后请一个小组展示和比较,自己找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2.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请学生对古人计数法的特点、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和反思,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种计数方法。

4. 教学评估4.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发言和表现。

4.2 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古人计数法解决简单计数问题,并要求学生来到班前讲解自己用古人计数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5. 教学反思和改进本次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启发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既能够自主探索、互相学习,又能够在合理的组织下共同完成任务。

但是,由于计数问题的难度不太一致,导致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跟上进度。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古人的计数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的产生、数的认识以及数的运算。

教材以古人的计数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际操作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知、简单的加减运算等,但系统的数学学习还刚刚开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数的产生和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掌握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数,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掌握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究数的产生和运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数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探索数的产生和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古人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方法。

2. 学习数的产生,理解数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

难点:理解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1. 石头、小木棍等物品。

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石头、小木棍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数的产生。

5. 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古人计数的方法。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古人是如何用其他物品进行计数的。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石头、小木棍等物品,古人还可以用什么进行计数。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古人计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测试。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改进。

十、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古代文明的计数方法。

2.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现代计数方法与古代计数方法的异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教学目标中,要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感受数学文化的传承。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古人计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结绳记事、算筹、算盘等。

2. 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位值原理和进位原理。

3. 古代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位值原理和进位原理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计数工具(结绳、算筹、算盘)的模型或实物。

2. 学具:学生自备纸笔,用于记录和练习。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古代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以及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和教具模型,演示古代计数的方法和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计数练习,亲身体验古代计数的方法。

5. 应用:讲解古代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计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板书设计1. 《古人计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PPT课件和教具模型,配合讲解进行板书。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

2. 让学生用纸笔进行古代计数的练习,加深对古代计数方法的理解。

3. 让学生思考古代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写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初步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11~20,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正确地读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数的组成和10以内数与11~20各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初步建立数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数11~20,会读、会写。

2. 了解数的组成,知道10以内数与11~20各数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读、会写11~20各数,知道各数的大小顺序。

难点:了解数的组成,知道10以内数与11~20各数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小棒、课件。

学具: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初步感知数的概念。

2. 探究与发现(1)引导学生观察小棒,发现10以内数与11~20各数之间的联系。

(2)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分享观察到的规律。

(3)教师点评,总结规律。

3. 深化理解(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11~20各数。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的组成。

(3)教师点评,强调数的组成。

4. 实践操作(1)分发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数的顺序。

(2)同桌互相交换小棒,检查对方是否按顺序排列。

(3)教师点评,强调数的顺序。

5. 游戏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猜数”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定数量的物品,学生猜出相应的数,猜对者得一分。

(3)评选出游戏得分最高的学生,给予表扬。

6.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的组成、顺序。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受。

(3)教师点评,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古人计数2. 课题:认识11~20各数3. 教学内容:- 数的组成- 数的顺序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完成《古人计数》练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_古人计数_》说课稿(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_古人计数_》说课稿(4)

说课稿:《7.1 古人计数》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含义,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读写11-20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动口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这些数和其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实物演示法、操作活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

例如,讲述一个古代牧羊人如何用小石子来计数羊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计数的兴趣。

2. 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10分钟)(1)数小棒:我会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10根小棒就是1个十。

(2)捆小棒:我将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里有多少个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3. 活动二:认识11-20各数(10分钟)(1)我会出示11-2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逐个认识这些数,并读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组进行小棒操作,每组用小棒摆出11-20这些数,并交流十位和个位的含义。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总结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的含义。

然后,我会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古人是如何计数的,感受数学的发展历程。

2. 通过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算盘计数等。

2. 了解数学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古人是如何计数的,感受数学的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计数方法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

2. 准备一些实际的计数工具,如算盘、结绳等,以便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人计数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古人是怎么用它们来计数的呢?”2. 新课:介绍古人计数的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算盘计数等,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计数方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这些计数方法进行计算,例如,用石子计数来计算5+3。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一下我国古代还有哪些其他的计数方法,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人会发明这些计数方法?2. 学生分享: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我今天学会了什么,有何收获?2. 同伴评价:你认为他/她今天表现得怎么样?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1.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古人计数的方法是否理解掌握?3.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九、课后作业:1. 调查我国古代的其他计数方法,下节课分享。

2. 练习使用古人计数方法进行计算。

十、教学延伸:1. 开展“数学文化周”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古人计数 |北师大版 (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古人计数 |北师大版 (4)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

2.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知道两位数中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及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学具:课件,30-40根小棒,橡皮筋,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古人计数》。

2.介绍古人计数。

在远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无法像我们现在这样用数字计数。

(课件)瞧,这是一个牧羊的古人,牧羊人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自己的羊群,他是这样记录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每出去1只羊,就在地上摆一个小石子,出去一只就摆一个小石子......3.摆一摆。

今天,让我们学着牧羊人的样子,用小棒表示羊来摆一摆,每出去一只,就摆一根小棒。

开始放羊喽(出示课件)。

牧羊人到底有多少只羊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他数一数。

思考:比10还多出1根,那用什么数来表示?二、实践操作,主动建构。

古人是怎么发明比10大的数的技术方法的呢?聪明的古人,将10个小石头用1个大石头来代替(出示课件),1个大石头就表示10个小石头,通过这样表示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有多少只羊了。

1.数一数,捆一捆。

下面让我们学学古人的方法,数出10根小棒。

师问:10根小棒是几个一?生答后,板书:10个一齐数一遍后,师再问:10个一是多少?现在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师问:这一捆小棒是什么呢?生答后,师板书:一个十师接着问:一个十是多少?你们发现了什么?10个一和一个十是相等的,那我们就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板书:就是。

2.实践操作,具体感知。

请学生通过用小棒,数一数,捆一捆试着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具体感知数“10”与计数单位“十”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计数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50根小棒等。

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
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中把1捆当作10根用。

完成:
()个一()个十
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
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
在个位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度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选择,方法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2、1个十,1个一是11 10+1=11
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3、15 、19 、20的数位可重点检查。

(20的数位可由10-20,也可19-20来描述。


4、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不一样,数也不一样,十位上1表示1个十,个位上1表示1个一。

5、练习:(口算)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9+10 8+10 7+10
6+10 5+10 4+10 3+10
三、实践应用,实现知识延伸
寻找粗心丢失的数。

游戏报数。

(报数时丢一些中间数)
开火车顺数
游戏:数数(顺数和倒数)
拔珠游戏(师生――生生)
报数13,拔13并写出13,同时说13的含义,还可画珠。

P69 1-6 自己完成。

四、课外实践,拓展知识应用。

1、完成10-20各数数位图及小棒图。

2、和父母互说10-20各数组成。

五、作业:练一练4、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