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跨文化能力”在高校德语专业的研究状况与培养实践
“跨文化能力”在高校德语专业的研究状况与培养实践摘要:2011年全国德语专业年会的召开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将成为未来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
中国高校德语专业对于跨文化能力的研究滞后于专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了本专业不能及时提出具体的跨文化人才培养标准。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单车道”情况严重,文化输入输出不平衡。
在实践层面,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仍应遵守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广泛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德语专业;研究;培养模式跨文化能力是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1],对于外语专业人才更是如此。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大多会参与到与异文化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活动中去,他们面临的工作环境是“跨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将主要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在我国大力提升国家形象,打造国家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或者称“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更突显出其重要性。
2011年10月底,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指委德分委”)组织召开了德语专业年会,议题被定为“跨文化能力的内涵与培养”,是外指委德分委首届以跨文化为主题的会议,标志着专业德语教育终将目光投到了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上来。
一德语专业“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状况跨文化交际学源于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强调对所有文化的尊重以及多元文化的积极作用,而在理论研究上,也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方法学上都带有强烈的西方色彩。
中国的跨文化研究由外语教育界的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他们是跨文化研究的主力军,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跟上,到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由传播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全面参与的、发展迅猛的新阶段[2]。
多年以来,在德语培训领域跨文化教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1993年版的《出国留学人员德语强化教学大纲》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就是学习了解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
德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德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时代发展,不同国家与文化间的交往与联系更加频繁与紧密,这对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德语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德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深究德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关键词:德语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教改创新摘要: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和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自由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高校教育越来越多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而随着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中基落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也力促教育研究者们思考探究新一轮的德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使传统的德语教学模式得到了革新,注人了活力,焕发了新机。
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语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优化了德语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德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德语新课程试验的教学目标中明确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学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当前,德语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以及未达到原来预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反思与调整现有教学思路及教学活动模式,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推动德语教学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德语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改革措施(一)德语多媒体演示课件的开发为了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争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在德语多煤体演示课件的开发上我们选用最普及、教师最易使用的Powerpoint, Photoshop等软件。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认真分析德语选修课的教学内涵,系统地设计了课件的结构布局。
设计了各自独立的《德语国家概况》、《德语语音》、《德语情景会话》和《德语基础语法》4个子课件。
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还能拓宽他们的人生道路,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一、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学校应积极引入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
首先,图书馆可以购置大量的外文书籍、杂志和报纸,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能够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动态。
其次,利用多媒体资源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定期播放国外的优秀影视作品、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例如,通过观看英国的历史纪录片,学生可以了解英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观看日本的动漫作品,能体会到日本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再者,邀请外籍教师来校授课或举办讲座。
外籍教师带来的不仅是纯正的语言环境,还有他们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
学生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互动中,能够亲身感受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从而激发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开设国际课程与文化研究课程学校应当开设国际课程,如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法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运行规则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他们从全球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
同时,文化研究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开设世界文化史、不同国家的宗教与哲学等课程。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并尊重和包容这些差异。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将不同国家的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制度,探讨两者的优劣以及如何相互借鉴。
三、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如国际游学、交换生项目等。
让学生亲身走进其他国家的学校和家庭,与当地的学生和居民共同生活和学习,深度体验异国文化。
高校德语专业学生中德人文交流能力的培养
高校德语专业学生中德人文交流能力的培养作者:匡洁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3期摘要:中外人文交流成为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承担着中外人文交流的使命。
新媒体教学手段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互动手段可以促进大学生中外人文交流能力的培养。
本文在界定中外人文交流能力和新媒体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微博、网络电视和微信三种新媒体教学案例为例,探讨新媒体教学在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高校德语专业中德人文交流能力新媒体教学一、问题的缘起中共十八大报告将人文交流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刘延东指出,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人文交流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一道构成国际关系的三大推动力。
与后两者相比,人文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与信任的纽带……它与其他外交手段相比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1]。
提高中外人文交流能力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
由于外语教学并非仅是学习语言,而应是语言与文化并重,因此高校外语专业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
从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外练习活动,外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中外人文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应对中外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中外人文交流内容广泛,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往外语教学手段难以满足中外人文交流内容的传播;近年来,互联网或者以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因其内容的即时性、海量性与交互性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成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作为高校德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制作学生易于接受的中德人文交流教学内容,通过新媒体的各种优势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对中德人文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中德人文交流意识,以期实现提高中德人文交流能力的目标。
德语教学中的中德跨文化交际
1.汉 德 语 言 对 比
Sie非 常 谨 慎 。他 们 在 和 陌 生 人 对 话 时 往 往 称 呼 对 方 Sie,无 论 其 年 龄
不 町否 认 ,世 界 上 各 种 语 言 之 问存 在 着 一定 的 共 同 点 。虽 然 每 种 大 小 。屁 然 ,除 尊 重 ,这 种 称 呼 还 让 人 感 到 彼 此 的 距 离 。在 工 作 场 合 ,
本 文 探 讨 的 是 汉 德 语 言差 异埘 中德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影 响 以及 德 语 是 非 尊 称 和 尊 称 那 么 简 单 ,du和 Sie的 使 用 还 包 含 着 说 话 双 方 年 龄 ,
教 学 中涉 及 的文 化 内容
地 位 和 亲 疏 等 凶索 的作 用 。与 年 轻 人 相 反 .德 国 的 老 年 人 使 用 du和
认 识 的 语 言 当然 也 具 备 了 一 致 性 。而 这 种 一 致 性 正 是 操 不 同语 言 的 人 国 的医 疗 体 制 。德 国属 于 全 民医 疗 保 险 体 制 ,既 包 括 法 定 医疗 保 险 ,也
们 进 行 交 际 的基 础 。具 体 来 讲 ,这 种 一 致 性 包 括 概 念 的一 致 ,比 如各 种 有 私 人 医疗 保 险 。大约 有 92% 的德 国 公 民参 加 了 法 定 医 疗 保 险 。参 加 自然 现 象 在 不 同 种 类 语 言 中 的 对 等 : 汉 语 单有 太 阳 ,德 语 中 就 有 私 人 保 险 的一 般 都 是 独 立 开 业 人 员 ,公 务 员 以及 高薪 职 员 。 在 德 国就 Sonne;汉 语 巾 的 风 在 德 语 中对 应 为 Wind.等 等 。基 本 概 念 的 一 致 保 证 读 的外 国学 生 也 必 须 参 加 法 定 医疗 保 险 而 且 ,每 个 德 国人 (包 括 在 德
跨文化交际与德语教学
Q:3 1
Sci ence an Tech d nol ogy n 1 nov i Her l at on ad
创 新 教 育
跨 文化 交 际 与德 语 教 学
罗 琳 ( 青岛科 技大学 山东青 岛 2 6 6 ) 6 0 1
摘 要: 跨文化 交际学说的提 出, 不仅在承认 不 同文化差异性 的 同时 , 养 了 们在 与不 同文化接触时应对 文化冲击的适应 能力和 与不 同 培 人 文化背景 的人 沟通时的 交往技 能 。 在跨 文化交际 中不断地促进德语教 学的发展 。 关键 词 : 文化 交际 德语教 学 跨 中图分 类号 : G6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9 X 2 1 )4 b 一 1 4 0 1 —0 8 ( 0 0 ( ) 0 4 — 1 7 O 随 着 对 外 开 放 的 进 一 步 扩 大 , 西 方 与 的 合 作 和 交 流 已成 为 一 种 普 遍 的 现 象 。 由 于 文 化 的 差 异 , 交 流 中存 在 着 很 多 的 问 在 题。 每一 种 语 言 代 表 着一 种 文 化 , 不仅 指 它 个 民族 所 创 造 的 精 神 财 富 和 物 质 财 富 , 也 包 括 这 个 民 族 里 人 们 的 日常 生 活 、 俗 风 习惯 、 维 方 式 、 值 体 系 等 等 。 个 民族 思 价 每 都 有 自己 的文 化 , 有 本 民族 的 特 殊性 。 具 语 言 教 学不 仅 要 教 学 生语 音 、 法 和 句 法 , 语 培 养 学 生听 、 、 、 能 力 , 且 要 求 学生 能 说 读 写 而
有效 处 理 跨 文 化 误 解 与 纠 纷 的能 力 。 1 2跨 文化 交 际的意 义 . 语 言 的 表 达 方 式 有 很 多 种 , 交 际 中 在 产 生 的 信 息 通 过 交 际 双 方 的 处 理 , 产 生 会 多方 面 的 意 义 。 因此 , 外语 教 学 不 能 停 留 在 “ 化 知 识 点 的导 入 ” 提 高语 言 的 综 合 应 文 与 而 用这门语言进行 交流 。 培养人 们对不 同 它 用 能 力 , 是 要 将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 培 养 由于 生 长 的地 文 化 保 持 积 极 的 态 度 , 认 文 化 是 有 差 异 作 为 外语 教 学 的 最 终 目的 。 承 的 , 发 现 不 同 文 化差 异 的 过 程 中 , 在 更客 观 域 、 长 的 经 历 、 境 的 情 况 等 因 素 的 不 成 环 地 把 握 各 自文 化 的 特 征 , 握 与 不 同 文 化 同 。 同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相 互 交 流 就 存 在 语 掌 不 背景的人沟通 时的交往技能 。 文化 对 语 言 义 理 解 上 的 差 异 。 同样 的 一 个概 念 , 的 内 它 的 影 响 波 及 到 语 言 的 各 个 层 面 , 必 然 在 涵和 外 延 都 是 受 到 本 国 文 化 影 响 的 。 化 其 文 和 人 的 思 维 与 行 为 有 关 , 言 是 思 维 的 载 语 跨文化交际中对交际过程产生影 响。 体 。 习 外 语 其 实 也 是 学 习 该 国的 思 维 方 学 式 , 他 们 的 思 维 方 式 了解 得 越 透 彻 就 越 对 1跨文化交际 跨 文 化 交 际 是 指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们 容 易 理 解 和 掌 握 目的 语 的表 达 方 式 。 进 在 ( 息发 出者和 信 息 接收 者 ) 间的 交 际 。 信 之 跨 行 跨 文 化 沟 通 的 时 候 , 功 的 关 键 就 在 于 成 文化 交 际 学 关 注 影 响跨 文 化 交 际 的 社 会 文 是 否 理 解 该 国 语 言 和 文 化 的 内 涵 。 果 不 如 就 化 、 理 、 境 、 景 等 因 素 , 索 交 际 行 了该 国 的 文 化 习 俗 , 容 易 因 为语 言 方 面 心 环 情 探 为 、 际 方式 、 篇 结 构 等 方面 与 其 底 层 文 不 适 当 的 表 现 而 造 成 文 化 冲 突 。 交 语 化 的 关 系 , 人 们 了解 不 同 文 化 在 交 际 过 让 程 中 所 可 能 带 来 的 各 种 文 化 差 异 。 外 语 2德语教学 中的跨文化交 际 在 教 学 中 强 调 文 化 因素 , 别是 交 际 文 化 因 2 1提 高德 语 教学 中 的交 际能 力 特 . 素 。 果 未能 在 学 习对 方语 言 知 识 的 同 时 , 如 传 统 的 德 语 教 学 方 法 主 要 集 中在 讲 解 理 解 其 民 族 的社 会 习俗 、 德观 念 等 , 交 课 文 、 法 、 汇 中 , 生 很 少 进 行 交 际 场 道 在 语 词 学 际 中往 往 会 不能 完 整 地 传 达 和 接 受语 言 载 合 语 言 的 练 习 , 使 学 者 能 说 各 种 句 型 的 即 体 所 承 载 的 所 有 信 息 , 能 较 准 确 理 解 对 变 体 , 不 善于 结 合 各 种 情 景 进行 交 际 。 不 却 而 方 的 叙 述 , 时 还 会 引起 误 解 , 致 交 际 的 且 传 统 的德 语 教 学 方 法忽 视 了德 语 文 化 的 有 导 失 败 。 文 化 交 际 就 是 不 同文 化 背 景 的 人 民 族 特 征 , 往 容 易将 汉 语 文 化 习惯 和 文 跨 往 结 合 不 同的 民族 文 化 进 行 交 往 。 化 模 式 带 人 到 德 国 语 言 中去 , 而 发 生 文 从 1 1跨文 化交 际的 目的 . 化干扰 , 大大 降低 了跨 文 化交 际的 能 力 。 要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已成 为 一 项 衡 量 外 语 提 高 德 语 教 学 中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关键 是 人 才 的 重 要 指 标 。 习德 语 的 学者 应 具 以 提 高 跨 文 化 交 际 能力 。 先 , 养 学 者情 感 学 首 培 下 几 方 面 的 知 识 、 力 和素 质 : 能 意识 。 让学者进行换位思考。 根据平时学 习 ( ) 广 的 知 识 面 。 握 德 语 的 专 业 知 内 容 在 其 它 情 景 中 设 想 与 德 国人 交谈 , 1宽 掌 按 识 , 悉 德语 的 国情 , 熟 了解 中 国和 德 语 的 文 照德 国 人 的 交 流 方 式 来 练 习 德 语 , 要 讲 只 化 差 异 , 两 国 的 文化 差 异 进 行 比 较 , 及 德 语 , 应 把 自己 让 在 德语 国家 的 环境 中 。 对 以 就 两国的交往和现状 。 使 学 习 者 融 入 到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情 景 中去 。 ( ) 好 的 素 质 。 批 判 地 吸收 世界 文 其 次 , 养 学 者 认 知 方面 的意 识 。 学 者 认 2良 能 培 使 化 精 髓 和 弘 扬 中 国 优 秀 文 化 传 统 。 仅 要 识 到 本 国 和 德 国的 文 化 差 异 , 据 不 懂 得 不 根 使 学 生 具 有 扎 实 的 语 言 基 本 功 , 要 培 养 民 族 特 点来 不 断 地 提 高 文 化 的分 析 能 力 、 还 学 生 对 文 化 差 异 的 敏 感 性 、 容 性 以及 处 描 述 能 力和 文 化 比 较 能 力 。 次 , 养 学 者 宽 再 培 理 文 化 差 异 的 灵活 性 , 高 他 们 的 跨 文 化 语 言 行 为 的 意 识 。 养 学 生 能 够 结 合 德 国 提 培 交 际能 力 。 的 文化 特 征 进 行 语 言 交流 。 立 、 持 和 修 建 维 ()跨 文化 意 识 ” “ 文化 技 能 ” “ 3“ 和 跨 。跨 复 跨 文 化 交 流 的 能 力 。 文 化 意 识 ” 指 对 本 国 和 他 国 之 间 异 同点 2 2 增加 德 语教 学 中交 际能 力的 力度 是 . 的 认 识 , 识 和 理 解 。 要 是 对 两 国 的地 方 意 主 跨 文 化 交 际 与 德 语 教 学 是 密 不 可 分 和 社 会 方 面 差 异 的 意 识 , 本 国 和 他 国其 的 这 是 因为 德 语 教 学 不 仅 是 传 授 德 语 语 对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语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中德两国在外语学习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跨文化协同研究旨在探讨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异同点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围绕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这一主题,阐述相关背景、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外语学习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中德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中国学生更注重语法和词汇学习,而德国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应用和实践。
因此,对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德两国外语学习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异同点。
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德外语学习的跨文化协同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德两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分析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学习动机:中国学生倾向于把外语学习当作是提高考试成绩和就业竞争力的手段,而德国学生则更注重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学习策略:中国学生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德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交际法,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
学习环境:中国以外语教学为主的学校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科都把外语作为一门辅助性课程,而德国很多学校把外语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德两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大多认为外语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而德国大学生则更注重外语的实际应用,认为外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不一定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
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竞争力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关键能力呢?首先,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多元文化。
学校和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书籍、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等,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世界。
通过阅读不同国家和地区作者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多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观看各国的电影和纪录片,可以直观地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象。
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和艺术作品,能够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审美感知。
其次,语言学习是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石。
除了掌握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外,还应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热门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通过深入学习一门语言,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模式。
同时,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也至关重要。
可以组织语言交流活动,邀请外教参与教学,或者提供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与不同国家的同龄人进行交流。
再者,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项目。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交换生项目或者国际学术竞赛。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氛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这样的经历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此外,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关键。
学校可以开设国际文化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等,系统地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应鼓励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通过分析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冲突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基于中德文化差异的德语跨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分析
训 练 。 比 如 让 学 生 对 图 画 展 开 自 由地 联 想 , 或 是 让 他 们 对 图 画 或 电 影 片 段 进 行 详 细 的 描 述 。 由 于 文 化 的 差 异 , 在 某 些 情 境 下 , 如 果 没 有 一 定 的 文 化 了 解 , 外 国学 习 者 对 他 国 作 者 的 绘 图 所 表 达 的 思 想 是 很 难 理 解 的 。 所 以 通 过 对 图 画 的观 察 来 进 行 训 练 是 本 人 比较 推 崇 的 一 种 训 练 方 法 。通 过 这 种 方 式 , 学 生 可
异对 中德 文化 交际的影 响 。最后 ,基 于这种 文化的差异性提 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跨 文化 ;德语 ;教学 引 言 语 言 既是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也 是 一 种 文 化 现 象 , 它 源 自各 民族 的 文 化 及 生 活 中 。 文
化 具 有 鲜 明 的 个 性 , 语 言 作 为 文 化 的 一 种 载 体 , 不 同 的 文 化 自然 导 致 各 自语 言 的 差 异 。 语 言 代 表 文 化 ,它 反 映 一 个 民 族 里 人 们 的 思
学 生 可 以提 出 以下 的 问题 : 土 文化 和 德 国 文 本 化 的 差 异 是 什 么 ? 加 强 学 生 对 文 化 差 异 的 关 注 程 度 ,提 高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增 加 学 生 对 更 多 文 化 差 异 的 比 较 分 析 。 比较 本 土 文 化 和
外 国 文 化 对 于 时 间 和 空 间 认 识 的 不 同 以及 日
言 的 影 响涉 及 到 语言 的各 个方 面 ,包 括 词 散步 时 ,迎 面走 来 一 个他 的 中国 同事 ,同 汇 、语法和 语境等等 。因此 ,德语 的教学 要 事 按 中 国 人 的 传 统 习 惯 问候 教 授 “ a n i H 1 S e ge SS e/ 注 重文化背 景,在文 化背 景下规范 、提高 德 ge 1 HerrPrOfeSSOr? ” “Nein n c n c t , 可 正 当 教授 按 德 国 习 俗 等 待 对 oh ih ” 语教学。
德语基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
龙 ( ah )J 邪恶 的象 征 , 常用 来形 容 恶魔 或 Drce.是  ̄ 经 者 恶 毒 的 妇 女 , “c hb ie rce U 如 Ih aeenn D ahn Z
Has .( ue ” 我家 Fra bibliotek有一 泼妇 ) 。
②语 言句法及 表达 习惯 的差异
信仰 或者传统 文 化 的影 响 , 在跨 文 化 交 际意识 问题 上, 也是一个 不可忽 视 的内容之 一 。在交 际过 程 中 ,
点: ( ) 一 好奇心 强 , 具有 强烈 的求知 欲
个完 整意思 , 是有 时汉语句 子 只用简 单 的句 式 但
就可 以表达 出相 同 的意思 。如 “ 明天 进 城买 书 ” 我 , 直接用 了一个连 动句 式表达 , 而德语要 采用 u m…… z… …这 样一个 表 达 目的性 的关 联 词 语 才 可 以 , u 翻 译 为 “c eemogn i i Sa t m fh rZ lh gh re n d td ,u B c e U e i
的汉语 复句 和德语从 句 的对 比上 。德语从 句 的表 达
较为严谨 , 需要 前后 关 联词 汇 的紧 密配 合 才能 表 达
一
二、 德语 初学者 的特点
德 语作 为 非通 用语 言 , 由于受 语 言学 习 环境 和 语 言本身特 点 的影 响 , 初学 者 主 要 呈现 以下 学 习特
度, 对时 间的把握 上 可 以根 据事 情 的进展 采 取适 当 的调 整 ; 而德 国人 在 时 间 的安排 上 具 有周 密 的 计划 性 和严格性 , 往往 不会迟 到或着 随时调 整 。 4 文化 禁忌 ( . 宗教 和习俗 ) 中德 两国在文 化 习俗 方面受 到 了来 自有关 宗教
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与路径——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与建议
《 德语人文研究 2 2 0 1 3年 第 1期
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目标进行更为具体 的描述 , 也缺少 有关跨文化能力培养方案的具体建议。 为在德 语 专业 学生 培 养方 案 中为 跨 文化 能 力 提 出
尤其 是在 中德跨 文 化环 境 中生 活 和 工作 经 验 的 中德 高
设德语本科专业 的院校数量 已达 8 2 个④, 德语专业毕
业生 中很 大一 部分 是在 外企 就业 或是 出 国学 习⑤, 对 这 些毕 业生 来 说 , 跨 文 化 能 力 是 他 们 在 职业 生 涯 和 跨 文 化学 习 中取得 成功 的重 要前 提 。
①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 研究 项 目《 大学外语 专业 学生跨 文 化能力培养研究 》 ( 项 目号 : 1 1 Y J A7 4 0 0 6 9 ) 的阶段性成果 。 ② 庄恩平 : 《 跨文化力 : 我国2 1 世纪人 才必备 的能力 》 。载 : 《 外语界 》 。2 0 0 6年第 5期。第 7 9页 。 ③ 彭世勇 : 《 中国跨 文化交 际研 究亟待 多学科 化 》 。载 : 《 中 国 外语 》 。2 0 0 5 年第 4期 。第 7 4页。 ④ 贾文键 , 魏育 青 : 《 中国德语本 科专 业调研 报告 》 。北 京 : 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 0 1 1 年 。第 1 页。 ⑤ 贾文键 : 《 全 国公 办 高校德 语 本科 专业 调 查 报告 》 。载 : 同
从 民族 中心 主义 思想 到文 化多元 主 义思想 从对母 文化 和异 文化单 一表 面 的认 识 到全 面深
・
2 .对 跨文 化 能力 的定 义及 其 内涵 的理解
人 的认 知和 理解
・
笔者 认 为 , 跨 文 化 能 力 是 能 自如 地 游 刃 与 母 文化
国别与区域研究中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以德国和德语为例
国别与区域研究中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以德国和德语为例摘要:语言的文化多种多样,作为国别与区域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语言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社会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交流与理解困难,跨文化语言人才的需求就显得尤其突出。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能力就是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国别与区域研究;德语;跨文化语言能力国别与区域研究属于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以当地的一手资料和前沿的科研技术为基础,通过收集相关国家各方面的资料,跨学科去研究该国家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特点等课题。
因此,掌握相关国家的语言、提高跨文化能力,从而和研究国家的人密切交流来达到研究的目的,将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一、研究目标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今的高校情况来看,国别与区域研究作为外语类研究生专业方向,相对文学和翻译两大传统方向来说,在本科期间的相关课程设置并不是很完善。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能力就是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标。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近几年主要见于期刊中的短篇论文,其中针对德语专业的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高校德语教材中近些年却开始收录与此相关的课本:2018年外研社出版的《中德跨文化高级口译教程》以及2019年由巫莉丽编著的《跨文化研究入门》。
除了学生的教材,2019年由马珊珊撰写的《跨文化视角下的德语教学研究》站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德语教学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早在2004年,德国语言学家Hans Jürgen Heringer就在他的《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一书中讲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19年,Joachim R. Söder在他的“Kultur und Kulturen: Fünf Schritte auf dem Weg zur interkulturellen Sprachfähigkeit”一文中试图通过解释文化、思想、符号、价值和身份的关系来寻求解决文化之间如何共存的答案。
大学德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德语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基本的德语听、说、读、写能力。
1.2 帮助学生掌握德语语法、词汇、拼写和语音。
1.3 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4 提高学生对德国及德语国家文化的认知。
2. 课程结构与内容安排2.1 初级德语课程(第一至第二学期)2.1.1 基本德语语法及句型- 介绍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型- 训练基本的德语语法规则2.1.2 听力与口语训练- 练习基本的语音和发音- 听取简单的对话和短文,进行听力理解训练 - 进行日常对话和情景对话的口语训练2.1.3 阅读与写作训练- 阅读简单的德语文章和课文- 写作简单的日记、便条和简短的文章2.1.4 文化交流- 介绍德国的基本概况、文化习俗和旅游景点- 进行简单的德语国家风俗和传统节日的讲解2.2 中级德语课程(第三至第四学期)2.2.1 进阶语法与句型- 学习更复杂的德语语法规则和句型- 提高对语法的准确运用能力2.2.2 听力与口语训练- 听取较长的对话和短文,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进行日常生活和学术讨论的口语训练2.2.3 阅读与写作训练- 阅读中等难度的德语文章和课文- 写作较长的文章,包括说明文、文章评论等2.2.4 文化交流- 深入了解德国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 学习德国主要城市和名人的介绍2.3 高级德语课程(第五至第六学期)2.3.1 高级语法与句型- 掌握复杂的德语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 快速准确运用语法知识2.3.2 高级听力与口语训练- 听取更复杂的德语对话和短文- 进行辩论、演讲和学术交流的口语训练2.3.3 高级阅读与写作训练- 阅读高难度的德语文章和课文- 写作较长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2.3.4 文化交流- 探讨德国当代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学习德国当代作家和电影导演的作品3. 教学方法与评估3.1 教学方法- 组织课堂活动,包括听说训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3.2 评估方式- 进行定期的听、说、读、写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 - 组织口语演讲和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4. 教材与参考书目4.1 主要教材- 《德语初级教程》- 《德语中级教程》- 《德语高级教程》4.2 参考书目- 《德语语法教程》- 《德语阅读教程》- 《德语写作教程》5. 总结与展望本大纲旨在为大学德语课程的教学提供基本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德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增进对德国及德语国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具体目标及培养模式
无 论 职 位 高 低 ,年 龄 大 小 .彼 此 都 可 以 用 先 生 ( er 或 女 士 H r)
( r ) 呼 , H r L h n , ru K e k , 样 称 呼 既 尊 敬 对 Fa 称 u 如 er e ma n F a o p e 这 方 。 非常方便。 也 在 称 呼方 面还 有 一 点 值得 注意 : 国人 在 称 呼 陌 生 的 长 辈 时 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0 8年 3月
湖北第二 师范学 院学报
J u Jo b iU ie t fE u a o o m ̄ fHu e nv mi o d c t n y i
Ma .0 8 r o 2 V 12 N03 o .5 .
第 2 5卷 第 3期
跨 文 化 交际 作 为 一种 学 说 最 早 在 美 国 产生 。 2 从 0世 纪 6 0年 代 初 起 , 跨 文 化交 际 学 的研 究风 起 云 涌 , 对 并涉 及 到 很 多 领域 , 其
力 、 述 能 力 和 文 化 比 较能 力 。 语 教 师应 该 研 究 词 语 的社 会 文 描 外
负的 重任 。 文就 如 何 培 养 学 生得 体 、 效地 使 用 外 语进 行 跨 文 化 交 际 , 养 具有 外语 素 质 、 本 有 培 文化 素 质 , 而提 高综 合 素 质 的外 进
语人 才进 行 了阐述 , 结 合德 国外 语 教 学法 专 家的 观 点提 出 了一 些 具体 的 目标 和 培 养 模 式 。 并
、
跨 文 化 交 际能 力 的 目标
根据 胡 文 仲 先 生在 《 文 化交 际学 概 论 》 的定 义 , 文 化 交 跨 中 跨 际 就 是 不 同文 化 背 景 的人 之 问的 交 往 。 胡 文 仲 ,99 ( 19 )跨 文 化 交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包容精神。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呢?一、加强文化教育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习俗等,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
学校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如世界历史、地理、宗教、艺术等,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真实的文化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文化讲座、文化展览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和感受多元文化。
学校也可以与国外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
二、培养语言能力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工具,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于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学校要重视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外语。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语言类的竞赛和活动,如英语口语大赛、外语演讲比赛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除了英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其他热门外语课程,如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技巧包括非语言沟通技巧、文化适应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非语言沟通的差异,避免因误解而产生冲突。
在面对文化冲突时,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设计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德语作为世界上主要语言之一,在德语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学习德语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扩展性与综合性。
因此,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的开设,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与语言应用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具备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能;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培养其运用德语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其学习与竞争力;4.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自觉性与跨文化情感。
三、教学内容1.德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势;2.德语国家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与生活方式;3.德语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方面的介绍与分析;4.德语国家的社会价值观、法律制度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比较研究;5.德语国家的主要节日、习俗与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介绍,包括圣诞节、复活节、啤酒节等;6.德语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四、教学方法1.授课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互动,采用讲述、讨论、研究、展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实践能力;2.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发掘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3.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交流互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需要进行课程作业,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五、教材1.Wolfgang Hagen, Dieter Maenner,从文化视角了解德语国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2.崔星建,德国文化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六、成果评价1.平时作业:参加讨论、展示或其他参与型作业,占总分的30%;2.期末考试:占总分的50%;3.课堂表现及课程感悟:占总分的20%。
德语教学中的德国文化导入分析
德语教学中的德国文化导入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0T11:22:04.13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2期作者:闫俊屹[导读] 对于语言教学活动来说闫俊屹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对于语言教学活动来说,文化导入所起到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德语文化与其他类型的语言文化有许多共通的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德语文化的导入,在充分尊重其民族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以积极探索的精神进行科学思考和冷静分析,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
正基于此,在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跨文化背景知识的课堂导入,以此使学生对中德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认知与理解。
关键词:德语教学;德国文化;导入;分析引导语:在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中德文化差异性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导入跨文化的背景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历史、地域特点、民俗风情因素等的影响下,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中国与德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二者的语言文化在特定称谓、习惯用语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别,因此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语应用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一、德语教学中导入德国文化的必要性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德语专业数量的逐年攀升,目前德语已经成为“小语种”中学习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大语言”,选择德语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德语专业建设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与其他外语语种学习方法大体相同,我国高校在德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一直将语言基础训练作为这门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设置课程时也偏重于德语基础知识,比如词汇的记忆、语法的掌握、语言技能的强化训练等,以此夯实学生对于德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使之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德国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
dw 教学大纲
dw 教学大纲DW教学大纲DW(Deutsch Welle)是德国国际广播电台,成立于1953年,是德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广德语教学,DW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德语。
首先,DW教学大纲明确了学习目标。
德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DW教学大纲明确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通过逐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流利地交流和表达。
其次,DW教学大纲注重实践操作。
德语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实践操作的机会。
DW教学大纲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通过听力练习,学习者可以提高对德语语音和语调的理解;通过口语对话练习,学习者可以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第三,DW教学大纲注重文化交流。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法和词汇,还需要了解和体验目标语言的文化。
DW教学大纲通过介绍德国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德国文化,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礼仪规范,学习者可以更加自如地与德国人交流和合作。
最后,DW教学大纲强调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DW教学大纲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总之,DW教学大纲是一套完善的德语教学体系,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德语。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注重实践操作、强调文化交流和个性化学习,DW教学大纲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和灵活的学习平台。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德语基础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DW教学大纲来提高自己的德语水平,更好地应用德语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 交际作为一种 学说 , 最早产 生于2 0 世 纪5 O 年 代 的 美 国 目的是 帮 助 美 国 派驻 海 外 的人 员 在 面 临各 种 文 化 现 象 及 与不同文化成员交 往时做好准 备。2 0 世 纪8 O 年代起 , 德 国 在 外 语 教 学 方 面 开 展 了 跨 文 化 能 力 的 讨 论 和 研 究 。理 论 界 达 成一致 地认为外语教 学不仅是传授语 言知识 . 更 重 要 的是 培 养 学 生 应 用 外 语 进行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能 力 。具 体 表 现为 培 养 人 们 对 不 同 文 化 保 持 积 极 的 态 度 ,在 发 现 不 同 文 化 差 异 时 , 更 客 观 地 把 握 各 自的 文 化 特 征 ,提 高 适 应 不 同 文 化 冲 击 的 能 力 . 掌握 与不 同文化背景 的人沟通 时的交往技 巧 ( S c h n e i d e r ,
1 9 9 0) 。
二、 跨 文 化 能 力 培养 的模 式 我 国传 统 的 德 语 教 学 只看 重 语 言 技 能 的 培养 .而 忽 略跨
的 同事 间 、 同学问。如果仅从字面直译或跟随单词表的解释 , 汉语 和德 语 中这 两 个 代 词 可 以等 同 ,但 实 际 上 是有 很 大 差异 英语 》 教学内容, 改 变 以 往 基 础 知 识 与 职 业 英 语 分 开 的 学 科体 系 , 注 重学 生 的全程 参与 . 尽可 能地 为学 生 提供 “ 真 实
的培 养 。 1 . 文化 敏 感 能 力 的 培 养
略和技巧 , 希 望德 语 学 习 者在 现 实的跨 文 化 交 际 中 . 提 高语 言
技 能. 扫 除 交 际 障碍 , 实现 成 功 交 际 。 关键词 : 跨 文化 交 际 德 语 教 学 能 力 培 养
一
、
引 言
近 年 来 ,随 着 中德 两 国经 济 和 文 化 的交 流 与 合 作 不 断 密 切和深入 , 参 加 德 语 学 习 的 人 员 越 来 越 多 。 他 们 中 既 有 准 备 赴德 留学 的大学生 , 又有在德 企工 作 的职员 , 他 们 学 习 德 语 的 目的 不 仅 在 于 通 过 相 关 的 德 语 语 言 考 试 . 更 多 的 是 和 德 语 母 语 者 进 行 交 流 和交 际 。 而 仅 能 运 用 语 法 正 确 的 德 语 , 并 不 足 以和 德 语 母 语 者 打 好 交 道 。 因此 . 在德语学习中 . 不 论 是 教 师, 还 是学员 , 都 意 识 到 在 与 德 语 母 语 者 交 际 时 跨 文 化 能教 学 中 ,笔 者 发 现 学 生 不 能 有 意 识 地 感 知 德 国文
化 和 中 国文 化 的 巨大 差 异 , 常常从本国的文化视角出发 , 实 际 交 际 时将 汉 语 使 用 习惯 及 汉 语 的思 维 和文 化 带 入跨 文化 的语 境 中 ,对 于和 自身 文 化 存 在 差 异 的德 语 语 言 文 化 现 象 视 而不 见 , 从 而 造 成 偏差 和误 解 。 这 就需 要 德 语 教 师 在 语 言 教学 过 程 中强 调 文 化 敏 感 能 力 的 重要 性 。 笔 者认 为 , 交 际 的J I I C , N进 行 和 不 同文 化 间顺 利 沟 通 的先 决 条 件 就 是 敏 感 的觉 察 .它 能 帮助 交 际 者积 极 地 、 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环境 , 找 出不 同文 化 的共 性 和 差 异 ,从 交 际伙 伴 的文 化 行 为 中 寻 找他 国文 化 的规 则 。 比如 在 人 称 代 词 方 面 , 中德习惯就有同存异 : 德 语 中 的第 二人 称 有 S i e ( 您) 和d u ( 你) 的区别, 这 两个 人 称 在 汉 语 中 , 特 别 在 中 国北 方 也 有 类 似 指 代 尊 称 和 非尊 称 的用 途 。但 是德 语 巾 的S i c 除 了表 示 尊 敬 外 , 更 多地 表 示 距 离 感 . 说 明 交 际 双 方 并 不 是很 亲密 , 用 于 一 般 同事 和泛 泛 之 交 的 熟 人 。 而 德 语 中的d u 与 此相 对 , 表示距离近 , 关系亲密 , 一般用于家庭成员间 、 较 熟 悉
文化能力 的培养 , 仅 有少数 高校 和语 言培训机 构在 “ 国 情 概 况” 课 提 供 关 于德 语 国 家 的 泛 泛 的 基 本 信 息 , 几 乎 没 有 培 养 与 德语 文化 成 员 沟 通 的 能 力 、 策略和技巧。 根 据 杨 建 培2 0 0 6 年 在 上海 三所 高 校 6 9 个 德 语 班 进 行 的关 于 跨 文 化 德 语 教 学 的 调查 问卷 的结 果 显 示 , 中 国 德语 教 学 中 跨 文 化 训 练 开 展 力 度 不 够 。 德 语 学 习 者 希 望 在 老 师 的 帮 助 下 提 高 自身 的跨 文 化 能 力 ( 杨 建培 , 2 0 1 2 ) 。 因此 , 以跨 文化 能力 培 养 为 目标 的 德语 教学 就 有 必要 凸显 其 重 要 性 。 笔 者 尝 试 结 合 自己 的教 学 实 践 , 从德 语 教 学方 法 出发 , 利用德语课堂 ,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开 展 跨 文 化 能力
—匪
试 论 德 语 教 学 中 的 跨 文 化 能 力 培 养
产 岩
( 上 海师 范大 学 信 息 与机 电学 院 , 上海
摘 要 : 本 文把 跨 文化 能 力作 为 外 语 教 学 的根 本 目的 .
2 0 1 4 1 8 )
试 图在 德 语 教 学 的 框 架下 ,培 养 学 生跨 文化 交 际 中 的 文化 敏 感能力、 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容 忍能力、 应 对 冲 突能 力 、 文化 反 思 能 力和 对 本 国 文化 的认 知 能 力 , 并提 供 一 些具 体 的 交 际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