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良:民企职业经理人不“职业”

合集下载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浅析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浅析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浅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

一、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定义民营企业家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非国有资产管理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他们是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经营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承担经营责任。

在企业中,民营企业家主要担任经营决策、资源配置、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职责。

职业经理人是聘用为企业管理层成员的专业管理人员。

他们拥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在企业中,职业经理人主要担任企业运营、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职责。

二、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1. 互补关系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民营企业家通常拥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领导才能,在企业的初期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职业经理人则拥有专业的管理技能和经验,能够协助企业家进行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

两者相互搭配,能够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 矛盾存在在实际运营中,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

民营企业家通常拥有对企业的高度掌控,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性和前途有着更广阔的展望,而职业经理人则更加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

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的利益会发生冲突,需要通过妥善的沟通和协调来解决。

3. 合作共赢实现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共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家应该充分信任职业经理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合理的管理权限和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职业经理人则应该在企业家的主导下,积极担当职责,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核心力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合作共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曾水良谈转型升级:使我痛苦者-使我强大(职场经验)

曾水良谈转型升级:使我痛苦者-使我强大(职场经验)

曾水良谈转型升级: 使我痛苦者, 使我强大(职场经验)在任何一个政治风云突变的社会转型期, 都会有一批政治精英被当作牺牲品葬送掉, 而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 有了他们生命的铺垫, 才有了社会文明进步, 比如王安石、商鞅、谭嗣同、罗伯斯庇尔。

同样, 在民营企业变革过程中, 某一个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人来到一个民营企业担任高职, 经过努力为企业输入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 只要它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就必然会出现无数的“第一位转型期的企业与变革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转型期的牺牲者们是一批伟大的精英, 是悲壮的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屈辱、泪水甚或生命之痛之殇换来了企业的进步发展, 使中国企业逐渐淘汰自己身上的种种陋习、逐渐变得文明进步、强大。

企业转型升级的变革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所有的变革措施都出台了, 所有的人事变动也实施了, 所有的变革步骤也到位了。

但是, 预期的产值及利润大增的状况并没有出现。

相反, 还出现了效益滑坡、利润锐减、产量及销售额大幅下降的状况。

于是, 变革者遭到保守派的死命攻击, 老板对变革发生怀疑, 变革者信心也受到极大打击。

这时, 变革要么后退, 要么停顿。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企业转型升级阵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满清政府被推翻, 原有的社会秩序被破坏, 而新的国家秩序尚未建立起来, 旧的价值观念遭到冲击, 新的价值观念既不成熟又相互冲突, 各种政治势力互相较量, 国家陷入内战之中。

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变革阵痛。

这一阵痛一直持续了37年, 直到1949年才告终止。

然而, 用37年的阵痛换来五千年黑色专制体制的瓦解, 这也是一种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 无论是法国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整个法国社会经济状况都远远低于大革命前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的水平。

拿破仑战争期间, 法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更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但是, 没有法国大革命, 就不可能有法国两百多年的光荣历史、不会有法国今天的繁荣, 甚至不会有整个欧州的繁荣。

十大问题考问民营企业

十大问题考问民营企业

十大问题考问民营企业“在法津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一问:企业家精神是什么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通常把企业家同职业经理作为一个对比的概念加以区分。

职业经理通常不是他们所管理公司的所有者,而是被雇佣来管理公司日常运作的人。

经理的才能可以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出来。

而企业家,在西方社会科学中被理解成具有非常的创新、敏锐,敢于冒险,敢于破坏和敢于建设的这么一种人,他们身上那种最可贵的创新精神是不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

翻一翻工业革命以来这两百年的近代史,无论是哪个国家,那些创业成功者都是杀出来的黑马,都是在别人料不到的地方以别人料不到的方式,取得了别人料不到的成功。

企业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的精神、素质和才能往往是不可以传承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的大企业家,当他们老了或去世后,如果他们仍然把对企业的管理、操作交给自己儿子的话,能够像父辈创业者那样成功的很少见。

其中相当一部分公司垮掉了。

以王安为例,王安是个很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王安老了以后,以一种很典型的中国人的方式把公司传给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不但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且是管理者,但他们远不具备王安这样的创业者所具备的那些素质,所以很快,这个公司就难以为继。

而此时的王安已身患癌症做了手术,他不得不抱着残躯之体来收拾局面,后来王安很快就死掉了,随后王安公司宣布破产。

二问:民营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戴园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考察,最主要是立法和执法。

我国迄今还没有一部《民法典》系统界定和保护物权。

但不论是哪种经济成份,如果企业连自己的物权都还不能搞清楚,又怎能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进一步发展。

民营企业在合同执行债务纠纷权益保护等方面有时会遇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种种困难,要求获得进一步改善。

民企职业经理人不职业

民企职业经理人不职业

民企职业经理人不职业选择职业经理人来接班,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而对于习惯于追随老板的员工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改变。

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上任后,往往摩拳擦掌想进行一番大变革,这必然要和原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冲突,而企业老板对此未必能接受,企业的老员工们不想习惯被改变。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你死我活”的争夺在所难免。

从实际情况看,失败是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共同命运。

形成现在这种局面,民营企业家有责任,但职业经理人也有自己的缺陷。

可以说,中国目前民营企业的环境决定职业经理人唱主角还不到时候。

职业经理人还要和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业环境一同成长,逐步成熟起来。

从职业化的角度讲,目前有许多职业经理人还远不够职业。

首先,不具备职业性。

职业经理人是专业化的人员,依靠的是自己的特殊专业技能即管理和运作企业的技能,而不是自己的资本,因此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专业水准。

由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是半路出家,而且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因此许多人往往认为管理工作并不需要专业技能。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有人把MBA等同于职业经理人,其实错了。

MBA与职业经理人是“学位”与“岗位”的区别,从MBA到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需要反复磨练,包括职业操守、专业素质与职业心态和能力的磨练,其中职业操守是衡量职业经理人的首要指标,专业素质则包括知识结构、创新意识以及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用人能力。

由于民营企业市场环境、技术和竞争对手随时在发生变化,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经理人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符合自己职位的专业要求,向一个符合要求的职业经理人靠拢。

其次,不具备应有的道德水准。

奉献精神缺乏、责任意识淡薄是一些职业经理人的通病。

有的职业经理人喜欢玩一些政治。

企业本身是个经济组织,按说不该存在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但很多企业的确存在着办公室政治、复杂一点的组织甚至政治团体林立,政治斗争纠葛不清。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浅析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浅析

80261 企业研究论文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浅析一、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我国民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约占70%,股份公司约14.6%。

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由最大股东担任,且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一的占绝对地位。

企业治理是形式上的分权,实质上仍然处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的古典集权状态,没有达到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合理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

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

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加之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二、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的问题综上了解了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也了解到了一个民营企业需要有职业经理人的支撑,现在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一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是近二十多年来契约理论的最重要发展,其基本内容就是规定某一当事人(委托人)聘用另一当事人(代理人)完成某项工作时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以及通过委托任何代理人共同认可的契约来确定他们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代理的产生是随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现在已经普遍的应用与社会的各个方面。

职业经理人和民营企业家之间就是属于委托代理的关系,因此是否能够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寻求到最优的方法促进职业经理人更好的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是一个企业能否稳定快速持续的发展壮大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现实生活中,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进进出出的频率越来越高,呆的时间造成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积怨结恨。

民营企业家的自己特性决定了他们不会完全的信任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得不到完全的信任,对民营企业家,对企业也是处在不信任的态度,这是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个矛盾。

九同企管曾水良谈“草莽企业家”

九同企管曾水良谈“草莽企业家”

九同企管曾水良谈民企去“土豪”化大都中国民营企业老板缺乏指向未来的思维方式和战略定位,没有全局观和长远的谋划我国的经济近年来已逐步形成表面上的供过于求的市场常态,经济增长也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关于未来的战略选择问题。

即使是一时成功的企业,如果对市场和未来缺乏清晰的概念和应有的预见性,那么,出现决策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作为企业家应胸怀全局,立足长远去考虑企业的发展,但是,许多企业家由于急功近利,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企业的失败。

更多的一些经营者忽视知识更新,抱残守缺一些民营企业家不读书,不看报,不钻研管理理论,忽视知识更新。

以这样的文化知识结构去控制一个在当今激烈竞争之中的企业,必然会越做越难。

他们力不从心,缺乏现代意识,缺乏前瞻能力,走一步算一步,下一步要走到哪里并不清楚,这样的企业主被潮之为“土豪企业家”;哪么如何去土豪化?九同企管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只有冲破传统观念约束缚,树立起现代化的观念才能去“土豪企业家”为企业家:1、要避免决策的随意性企业这个团体是一个经济组织,其每一个行为都必须进行具体的利润数字计算,总裁和职员都应成为真正的商人,具备商人的思维,习惯商人的行为。

由于资本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那么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企业家,就必须以利润为目的,任何不计算成本,不预算利润的随意性决策都不应出现。

2、要避免决策的模糊性和盲目性不熟不做是商业法则之一,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和项目,如果没有行家来指导,帮助实施,那么就不要做出选择,要避免出现大概,估计,可能等非理性的决策。

3、要避免决策的急躁性民营家族企业治理、组织变革管理名家曾水良认为,市场经济只有开始没有终止,凡是商人都必须以平静的心态参与无休止的市场竞争。

所以,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决策层对企业全局的安排要经常思考和准备。

才可以有备无患,临危不乱。

4、企业要走上现代化的管理之路企业要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处理好领导者的个人权威与完善的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中国民企先天不足

中国民企先天不足

曾水良:中国民企先天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融资困难、信用不足、人才匮乏民企基础薄,包括、硬件基础、管理基础,单从产业准入方面观察,民企占据了国民经济最微利的行业,从整体规模上看,民企仍然表现为“弱、小、散。

”等。

因为它只有短短的二十来年的历史,所以基础相对较弱。

中国企业数量以千万计,绝大多数都是民企,民企整体人力资源薄弱、员工文化程度、水平参差不齐。

民企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在人力资源、银行贷款、政策扶持、产业准入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说,其经历的历史背景,使得他们有明显强于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直接掌控企业资源的冲动,民企老板以社会边缘人士居多,先天性素质不高,很多民企业主是靠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机会而发迹起来,素质并未同时提高;但是,随着公司的业务量扩大、组织机构扩充、公司人员增加、资金流量增大,中国民企先天不足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

通常为:思维方式:民企老板大多是从个体户和小规模企业开始起步,初期的成功完全是靠个人感觉灵敏的触觉,无需什么精确的数据论证,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老板并没有采用精确评估报告和系统财务核算等量化手段来进行决策,而是继续采用原有的个人感情决策方式。

民营企业老板大都缺乏一种稳健踏实的行为及思维方式,行为和思维方式呈现出太多的跳跃性,迷信灵感、相信超常规发展,着迷于奇思异想,认为只有这些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这种思维定势的结果就是轻视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工作作风,造成经营管理上的非理性、狂热性、盲目性、模糊性、不可捉摸性。

如果这种方式果真能够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倒也罢了,但我们认真看一看事实就会发现,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翻船和翻车。

创业动机:事实上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民企老板于创业初都是抱着名利为企业第一目标的,这一点在原生态民企就更为突出。

中国民企为何没有职业经理人

中国民企为何没有职业经理人

他部 门不创 造价 值 , 都是 成本 , 人 力行政 部 构 健 全 . 各 部 门都有 清晰 职 责划 分 、 权限、
像 奴仆 , 质量 、 工 艺成 摆设 , 生 产人 员 像 长 日标 、 地位 。不存 在轻 视任何 一方 . 就像 自 工。 己的身体 器官一 样 , 缺 一不 町
中同 本土 企 业很 难 有真 正的 职业 经
了制造业 的精 英一族 , 不仅 白白浪 费了一
代企 业管理 专家 , 更重要 的是 中国 制造业
深度 影响 与未来管理 向何处去 的问题 。
当我 们 引以 为傲 地习
Co s
中 国 民企 为何 没 有 职 业 经理 人
文/ 刘 金 伟
明 当前 的 8 0 %的 民 营 企 业 会 死 在 2 0 2 5
大 树 一 定 要 从 土 地 上 自己 生 长 出
无 可 替 代 的 职 业 经 理 人
之前 , “ 富贵 不过 三代 ”这 道 不可破 解 的 来 。职业 经理 人 的沉浮 , 是企 业 内部 经营
层 。我 们研究 的对象 是根据 国内制造 业 , 部高 管 的加入 ,甚 至 加入 了也 不能 有效 所有 权 、 法 人 财 产权 和 经 营权 分 离的 企 调 查数 据来源 行业 协会 、 企 业交 流平 台 、 施政 。正 当职 业 经理 人刚 刚崭 露头 角片 业 中承 担 法 人财 产 的 保值 增 值 责 任 , 全 又 被社 会边 缘化 了 , 可 谓我 们 企业 的 面 负责 企 业 经营 管 理 , 人 才 中介机 构 ,汇集 1 0 0 0多 家 民营 、 外 刻 , 对 法 人财 产 拥 有 职业 正 宗领袖 后 继无 人 。虽然 一些 企业 绝对 经 营 权 和管 理 权 的职 业 , 由企 业 在

曾水良:民营企业“理才”之道

曾水良:民营企业“理才”之道
综合以上所以,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人才战略在当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成功的根本。可以这样说,没有高质量人才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没有高素质人才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民营企业要树立一种“得人才,得天下”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努力创造出一种尊重人才、团结人才的氛围和能够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民营企业家还须提升“理才”的战略管理思维。(瑞泰集团:夏志伟)
3.认同的文化的建设:企业需要一种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要用认同的文化的力量将众多人才的“心”团结起来,要使人才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留住人才,千招万招,贵在企业的诚心与真心。只有真正把人才当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事业发展合作伙伴,从心里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价值,像对待股东一样善待人才,把人才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为人才考虑得更多、更好、更周全,以心换心,并有切实可行的举措,人才才有可能会尽职尽责,忠诚到底。企业应该时刻警醒自己:人才的忠诚,是企业用“心”换来的;只有用“心”,人才会安“心”。对民营企业来说,赢得人才忠诚不仅是管理行为的创新,更是经营理念上的创新。
5.培养下属的基本方法:一是送出去学习;二是本公司授课;三是日常工作中的带教。日常中带教是最重要最切合实际也是收益最大的。教育员工的教材一定要自己编,拿自己公司的问题、案例、发生过的问题进行解剖印象最深刻。可以一事一议,当出现问题时,让他自己从中感悟对错及原因,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或预防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开会、谈话等时机,有针对性的剖析一两个案例,让大家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换一种思维,为什么要“求”将,而不是“生”将呢?其实每个“将”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军”中锤炼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军”中去识别、选拔和培养,就可以“生”出若干个“将才”来。民营企业如何“理才”?

曾水良:中国民营企业变革管理(六)

曾水良:中国民营企业变革管理(六)

精心整理曾水良:中国民营企业变革管理(六)第十三篇、构建综合能力体系构建民营企业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需要将企业综合能力看成一个整体系统,进而对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专家曾水1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

2、市场因素从市场类型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中的哪一种类型。

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中,市场势力赋予本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或劣势)地位,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

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相对于初期市场而言,成熟市场的企业间竞争会更规范。

同时,在市场广度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刺激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融合,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竞争还可促进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同时应对本土外资企业的竞争挑战。

34展。

二、民营企业综合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民营企业综合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指企业内在的经济因素。

企业综合能力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企业的异质性,也就是不同企业的内在经济因素具有差异性,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所掌握的能力并不完全相同。

1、资源因素行的一种机制,它是个体或个体集合之间的一种稳定的交易模式。

在企业有形资源的流动、分配过程中,组织制约并影响着企业要素的协同效应,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作用。

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战略资源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资源,它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对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对产品品牌的塑造,包括战略规划、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产品品牌和精神风貌等。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在外部环境中寻求生存的竞争问题和在企业内部解决合作问题的反映,最终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变化上。

2民营企业只有冲破传统观念约束缚,树立起现代化的观念才能引导企业的进步。

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让人感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此的难以捉摸。

曾水良《合理授权》介绍

曾水良《合理授权》介绍

合理授权——曾水良老师一、什么是授权 1.合理授权的核心:授权是别人可做该做的事,自己绝不能做!授权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目标,挑选合适的员工给予完成目标的相应权力,同时双方对如何评估任务结果的方法及奖惩制度达成一致意见。

2.经营管理之三懂、三明与三为3.大企业家与小企业家的最大差别4.授权的二种做法5.合理授权自评表1、对自己的好处2、对下属的好处3、员工有权与无权时的表现二、为什么授权难1、民企转型从合理授权开始2、授权4大障碍:你办事,我放心!的思考✓ 来自于高层的障碍✓ 来自于下属的障碍✓ 来自于中层经理自身的障碍✓ 来自于组织内的障碍3、“才干+忠心”,“忠诚”比“能力”更重要.4、作为老板:✓ 选对人(冰山理论)✓ 制度、流程是保障✓ 信任、尊重、关心✓ 给予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支持4、作为经理人:✓ 选对行业和选对老板 长三角民企研究中心✓ 能正确认识家族企业✓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 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得住寂寞和委屈✓ 要多坦诚沟通,不要玩弄权术。

三、授权的四种类型1、必须授权的工作2、应该授权的工作3、可以授权的工作4、不应授权的工作四、授权的四个原则原则一:较完善的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

原则二:视能授权;须把职业道德好、有责任心、有相应能力和工作意愿的人作为授权对象。

原则三:权责对等;授予任职人多大的职责,就必须授予相应的、完成职责所必须的权力;同样,授予任职人多大的权力,就必须授予相对等的责任。

原则四:循序渐进;授位---授权 ---授手 ---授心。

原则五:有效控制;既要授权,又不能失控;既要调动和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又要保持对整个工作的有效控制。

授权是一个必须加强考核与监控机制逐步完善的过程。

一授就乱,一收就死,这在中国是带有普遍性的管理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把授权当成一种结果,而非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所谓授权不是“授权”,而是“放权”。

长三角民企研究中心专家老师曾水良简介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民企治理专家;中国著名民企治理专家;香港光华管理学院及多所高校EMBA 课程研修班特邀客座老师。

曾水良如何制定民营企业的战略方案规划

曾水良如何制定民营企业的战略方案规划

很多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做不久?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很多时候都是战略出了问题。

对企业而言,没有战略,或是战略不科学与不合理,都会导致盲目扩张、竞争乏力、执行不力、成长无后劲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如何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企业战略呢?往往民营企业是抓住某个机会并依靠单一业务和产品取得成功,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往往会开拓新业务和新产品以丰富自己的业务和产品组合。

而在新业务和新产品选择上,民营企业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战略选择上的随意性较大。

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导致民企战略结症的因素始于机会、基于资源的自发性战略规划是很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路径依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方式能够一直成功。

因为在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行业当中拥有重要地位之后,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并被竞争对手作为制定战略和竞争策略的重点研究对象,这要求你慎重考虑自己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企业或多或少地失去了灵活性,这都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变战略风格,避免随意性给企业带来风险。

然而民营企业在战略上显得过于随意并因此遭受重创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战略随意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成功的惯性所致。

依靠自发性战略取得成功后很多企业家过于相信自身的判断力,总是凭借个人感觉做出决断。

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战略决策,企业家的个人感觉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总能奏效,如果总是相信个人感觉将会招致巨大的风险。

二是长于业务而忽视战略全局。

很多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很多企业家感觉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自己去推动,一推就动,不推不动,其中固然有组织文化氛围和员工主管能动性的问题,但缺乏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是关键。

民企老总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心无定性”,决策通常是灵感型、即兴型,突如其来型,业务型老板永远忙于小事,“精于小、必废于大”;民营企业家大多很有智慧和天才,但却缺少必要的计划组织能力,很少能把事情落到实处思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改造民企“奴性”干部

改造民企“奴性”干部

改造民企“奴性”干部在很多民营企业中,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独特见解、有思想的干部是不受欢迎的。

由于老板一人大权独揽,公司中高层干部无权决定一切,甚至原本就是《岗位职责》上面明文规定的本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也无权决策。

于是,人所具有的原始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到最低限度。

所有决策都必须要等到老板来敲定,甚至包括一些很小的事情,诸如招聘一名保安员和购买办公用品之类的事情。

于是,有个性、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无法忍受压抑气氛而离开,留下来的人大多没有个性、没有主张、没有思想。

强势的“老板权威”实际上起到了一种“淘汰人才”的作用,金子被筛选掉,砂子留了下来。

在老板的身边,很难找到一个像孔明和徐庶这样的人。

因为有思想的人一般呆不长,大部分老板都不会容忍自己身边某个“孔明”或“吴用”那样的人存在。

下属对老板的决策即便有不同看法,通常都不愿意说,久而久之成了“奴性干部”。

由于老板身边的干部大多是“奴性干部”,一旦企业有危机发生,需要敢想敢干的人出来,老板环顾四周,发现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

这样的人已经被赶走了。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奴性干部只有30%,则这个企业可以蒸蒸日上、迅猛发展。

如果奴性干部数量有50%,则这个企业勉强可以经营发展下去。

如果奴性干部的数量为80%,那么,这个企业恐怕距离倒闭时间不远了。

如果你是民企老板,那么,您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我的公司也发生林老板公司这种事情时,公司里究竟能有百分之几的员工会勇敢地站出来扞卫公司利益?”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李华刚认为:如果这个数字是80%以上,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老板;如果这个数字是50%左右,那么,你是一个半成功的老板;如果这个数字是30%左右,那么,你是一个不成功的老板;如果这个数字是10%以下,那么,你是一个彻底失败的老板。

企业最大的失误实际上是用人的失误。

事实上,在中国当代民企中,由于公司内部普遍缺乏长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能够从内部寻找到总经理合适人选的公司并不多,大部分企业恐怕都还是需要从外面招聘职业经理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献精神缺乏,责任意识淡薄。每个所谓的职业经理人都是经过多年的磨练,经过许多的磨难与痛苦的等待才得到目前的地位,所以到了高层,他们的潜意识里有一种歇歇脚的想法和玩弄权利的欲望。这个时候,他们关注的不再是责任,而是权利的掌控,他们喜欢玩一些手段,喜欢看着下属忙碌,而自己却仅仅满足于员工等待签字的期待和对他们的景仰和尊敬。他们喜欢在点评一番员工的工作之后签字的感觉,他们没有或不愿意充分理解企业所有者的任务和要求,他们办事情喜欢拖一拖,等自己终于有时间,等员工催了几遍之后,才想起来这个事情该办了,而这时员工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灵感和冲劲,员工的工作速度开始变慢,热情开始下降,责任感开始变弱,士气开始低落,管理走向了滑坡。
对人的尊重还包括对不同思维的容忍。你如果不能容人,你只喜欢提拔那些想法、做法和你一致的人,就会在你的周围聚集一批与你思维相似的人,那时你就很危险了,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周围的人并不能帮你,因为你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如出一辙。管理是对的,但不要让人定型,让人定型的管理是企业的一大灾难。
对待员工一定要诚实,要有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一定要把你的心拿出来给他们看,要心心相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跟你走。” 这是一种很普通的境界,但是很多企业家做不来,却一味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再忠诚。正如单相思的爱情会打水漂儿,民营企业企业家对员工不忠诚,就别想员工对你忠诚。企业管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是最核心的一点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尊重, 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管理亲近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心理距离拉近,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与信任,这样的理念在优秀的企业家心中越来越达成共识。要让管理真正亲近于员工,不仅表面上要与员工拉近距离,还要真正关心员工,不单是关心员工的家长里短,更重要的是关心员工的前途和未来,包括员工的薪水和奖金,也包括员工学习机会、得到认可的机会和得到发展的机会。而我们有的职业经理人只盘算着自己一年年终能从老板那里拿到多少钱。
综合以上所以,慧泉国际公司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实质上还是靠民营企业家在拉动,而没能做到靠人才推动,至于能够走多远,则只能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能力、行业的状况和市场的供求。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在创立之初很多采用家族式管理,很多情况下也只能采用家族式管理,首先,创立之初企业家们对待自己的企业就像对待摇篮中的婴儿,只想让他活下来,而日后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充满变数,甚至难以的。这种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思维植根于很多企业家的内心深处,也是中国草根文化的一种深刻的沉淀。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合作者往往是亲戚,如果合作者是“外人”,则在利益分配问题上钩心斗角,当然,自己人也会反目成仇,但毕竟中间夹了一层血缘关系,在民营企业家族的另有一份潜规则在约束。企业诞生之初,最大的敌人也许就存在于企业内部,也许就是企业自身。蒋介石在用人上就曾说过,“宁用庸才不用人才,宁养饭桶不养油桶”,虽说蒋介石最终兵败如山倒,但在国民党统治中国之初,军阀割据的形势下,这句话是对的,孙中山便是败在了“用人”上,才让袁世凯有机可成。只有在自己站稳了脚跟的情况下,谈人才、论英雄才有意义。并且中国人都自小灌输“中庸之道”,做什么事不求绝对合理,只求相对公平。所以,民企经理人的屈辱在中国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民企经理人须具备平衡心态理解民营企业。期待职业经理人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以血缘、亲缘和地缘等“三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民营经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创业初期的家族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部分民营企业家期盼在中国能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天真地认为有专门的“管家”即职业经理人替自己打理家业。在国内,职业经理人一度是个热炒的话题,似乎中国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国民营企业立刻会出现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管理会立刻上一个台阶。从实际情况看,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目前在中国的结局基本上是失败的。失败是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共同命运。由此看来,职业经理人还要和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业环境一同成长,逐步成熟起来。我觉得形成现在这种局面,民营企业家有责任,但职业经理人也有自己的缺陷。既然已经进入了此企业,难道非得等到老板让你做什么你才去做吗?为什么自己不能主动去做呢?只要有主动性,相信想了解一个企业应该不难,不是呢?总是怨天尤人怎么行。
选择职业经理人来接班,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对企业习惯于追随老板的员工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改变。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上任后,往往摩拳擦掌想进行一番大变革,这必然要和原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冲突,而企业老板对此未必能接受,会心存疑虑,企业的老员工们不想习惯被改变……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你死我活”的争夺在所难免。
……为什么国内职业经理人都落得这种结局?中国目前民营企业的环境决定职业经理人唱主角还不到时候,这是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始终是可悲性人物的最主要原因! 以下展开分析:
职业经理人不具备职业性
职业经理人是专业化的人员,依的是自己的特殊专业技能即管理和运作企业的技能,而不是自己的资本,因此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专业水准。由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是半路出家,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因此许多人往往认为管理工作并不需要专业技能。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有人把MBA等同于职业经理人, 其实错了。MBA与职业经理人是“学位”与“岗位”的区别,其内在涵义不断扩展,职业经理人是指能运用全面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素养是MBA专业知识的延伸发展。获MBA学位的人并非都能成为职业经理人,如果中国MBA中有30%最终能走上职业经理人岗位就是非常成功的,中国MBA要成为职业经理人,要解决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结合问题,职业经理人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从MBA到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需要反复磨练,包括职业操守、专业素质与职业心态和能力的磨练,其中职业操守是衡量职业经理人的首要指标,专业素质则包括知识结构、创新意识以及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用人能力。由于民营企业市场环境、技术和竞争对手随时在发生变化,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经理人还要对自己进行专业定位。有些人擅长财务,有些人擅长营销,有些人擅长人力资源管理等。总之,职业经理人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符合自己职位的专业要求。 目前国内有许多为职业经理人安排的专门培训能很好地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思维能力,向一个符合要求的职业经理人*拢。
(作者:曾水良、潘养仁、周从亮、文红湘、欧阳海祥、田宏亮)
一个好的企业和好的职业经理人始终牢记这一条:他的职责是帮助员工成功,如果职业经理人用权力欺压员工,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至少不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职业经理人,怎么看他也像一个旧社会的工头,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用他的权力、他的专长、他的影响力来帮助员工成功。惠普中国公司原副总裁吴建中说: 经理不能让自己手下的员工不断失败、不断炒员工的鱿鱼。
职业经理人不具备应有的交际能力
怀疑和不信任是民营企业真正的成本之源。我们在强调管理的时候常常喜欢引用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人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规矩越多,管理成本越高,所以我们认为,民营企业管理最起码的一条规矩就是对人的尊重。我们谈管理,尤其是对人的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约束”和“压制”,事实上这样的管理往往适得其反。聪明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在“尊重”和“激励”上下功夫,了解员工的需要,然后满足他;而不是欺压他,然后解聘他。
职业经理人不具备应有的自我改造能力
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自恃在外企做过几年销售经理或副总经理,就自认为学会了外企的全部精华,到民营企业的田地里来任意随意耕种, 整天瞎忙活,忙活得叫人跟着急。知识的局限性、信息的局限性、智慧的局限性都足以使他们瞎忙活。瞎忙活可不得了,最起码少赚钱、多赔钱。这些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没有获得过职业经理人的资职认证,有谁对他过去的业绩和表现做过综合评定,是否够做职业经理人的资格? 是否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质? 职业经理人应认识到他的价值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其市场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他目前运营的企业的规模、当前的业绩表现以及职业经理人生涯的业绩记录。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缺乏业绩的支持,他随时都面临被市场抛弃的可能。因此市场价值是职业经理人的生命,失去了职位,没有关系;失去了市场价值,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
有的职业经理人喜欢玩一些政治。企业本身是个经济组织,应说不该存在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 但很多企业的确存在着办公室政治、复杂一点的组织甚至政治团体林立,政治斗争纠葛不清。有的职业经理人特喜欢把老前辈赶走,拉进一些自己的亲信,这种管理层之间的内耗严重影响了企业竞 争力,使企业变得没有方向,变得混乱,根本谈不上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的眼睛是明亮的,管理层的斗争和内耗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环境和文化,使得员工无心工作,更谈不上奉献和责任,一个缺乏奉献和责任的企业结果是很可怕的!一个企业职业经理人是否具备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层的团结合作,什么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都是空谈和摆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