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鉴赏第9课时
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仅 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表 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这幅古画是古 代葬仪中使用的铭 旌,反映了当时楚 国上层社会流行的 死后升天的意识, 画面中描绘了龙凤 正引导墓主人的灵 魂升天的情景。
出土地点: 长沙东 南郊楚墓中 制作年代:战国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高窟壁
鹿王本 生图
北魏
画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松岩楼阁图>> 清 髡残
林泉图 弘仁 (清)
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朝代
山水画特点
代表画家及作品
南宋以前
南宋 元代
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 范宽《溪山行旅图》 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倪瓒《六君子图》
明、清
继承元代的画风,出现 许多山水画家,但多偏 重笔墨风格的继承,而 缺乏前代的革新、创造 精神。
渔翁渔 归图
清代
黄慎
水墨交融,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 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朝元图(玄元十子之一) 朝元图(奉宝玉女)
朝元图(举笏太乙)
元朝
写意人物 任伯年 (清) 孟蜀宫妓图 唐寅 (明)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后拓展
推荐一位艺术大师:
用一个表情包对抗一个王朝的男人 ——朱耷
墨香四溢、大美丹青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北宋)
???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鲜活 生命力的。
当我们面对“无声”的绘画作品时,是 否具有和“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一样 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感受呢?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 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
黄毅作品
A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黄毅老师在做公益
谢谢!
《春江垂钓图》石涛
呱呱,宝贝,哪里 去了?急死老妈 了…
有没有听到蛙声?是否看到十里甚 至是百里之外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作品的构图、布局 —关乎空白。
妈妈会不 会着急?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
清代石涛作品局部
他们在说什么?
“说什么” “想什么”就是作品的不确定性。 ——关乎主题的多义性。
2、诗画统一
日出·印象 莫奈(法国 )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顾闳中(中国)
绘画发展的普遍规律: 绘画发展的初期,求真写实;绘画从追求形
似到神似;从追求事物形貌色彩到真实的表达 人的真实情感。
喜欢哪一类型作品?
二、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1ຫໍສະໝຸດ “接受主义”美学理论核心欣赏中国绘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19/3/19
6
二、民间美术的种类
剪纸
三、剪纸及其历史
概念:刻纸或剪画,区别在于有的用剪刀,有的用
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基本相同,
人们统称为“剪纸”。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 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 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 料。
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技法溶江南剪纸之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 一炉。所剪事物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玲珑剔透,纯朴可爱。
2019/3/19
14
滨州:
剪纸以其严谨的结构和古朴 浑厚、豪放粗犷的特点,与 黄河流域文化一脉相承,在 国内外享有盛名。
2019/3/19
15
这四幅剪纸 有何不同?
四、剪纸用纸及制作方法的分类
剪纸历史
早期的实物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阿斯 塔纳地区三 座南北朝时 期墓室中出 土的对马团 花、对猴团 花等剪纸作 品。
圆 尖 方 缺
线
纸在四方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审批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
特色山东高密:“中Biblioteka 民间剪纸之乡”,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
1.阳刻
2.阴刻
3.阴阳刻
阳刻与阴刻的结合。
六、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
柳叶纹
水滴纹
月牙纹
小圆孔
合作探究:
男生女生大PK
学习文字(羊)纹样 的团花剪纸
2019/3/19
31
然后按原文路折好 ,在上面写上羊字,然后在纸的下面一端按自己的想法剪 出花纹,任意剪,可以剪心形,三角形都可以 。写好后用剪刀按写好的字的 边缘剪下来,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断了,不要与上面脱了节。
高一美术第九课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绘 画 主 流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借物抒情、
吴昌硕 冷艳图 郑板桥 墨竹图
徐渭 墨葡萄
朱耷 荷花水鸟
《 荷 花 蝌 蚪 图 》 齐 白 石
历代帝王图
步
辇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的成熟: 人物画的成熟:
唐代
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的成熟: 人物画的成熟:
唐代
吴道子,盛唐大画家。 唐朝名画录》称其“ 吴道子,盛唐大画家。《唐朝名画录》称其“凡 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 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 皆冠绝于世” 创造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皆冠绝于世”。创造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 “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阎立本,初唐画家,出身贵族,官至宰相. 阎立本,初唐画家,出身贵族,官至宰相.他的 画注重人物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 画注重人物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条能根 据不同物体质感,变化力度和速度. 据不同物体质感,变化力度和速度.后人评价 阎立本则六法皆备, 称:“阎立本则六法皆备,万象不失”. 阎立本则六法皆备 万象不失”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高中美术鉴赏》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帛画 壁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龙凤仕女图》战 龙凤仕女图》 国楚墓帛画, 国楚墓帛画,绢本 墨绘 纵31.2cm 横 23.2cm。《龙凤仕 。 女图》 女图》1949年2月在 年 月在 湖南省长沙市陈家 大山楚墓出土。 大山楚墓出土。全 画的主题是祈求飞 腾的龙凤引导墓主 人的灵魂早日登天 升仙。 升仙。
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韩熙载夜宴图》
1.后主李煜了解韩熙载“夜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拜相
2.关于韩熙载纵情声色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
伤国
躲避拜相
“中原王朝一直对江南 虎视眈眈,一旦真命天子 出现,我们连弃甲的时间 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 我如何能够接受拜相,成 为千古之笑谈?”
陆游《南唐书·韩熙载传》
• 总结中国人物画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从艺术语言方面分析)
①人物形 象刻画生动 逼真。
②线条的运用 利落洒脱。
③用色独具 匠心,大胆而 丰富统一。
④细节的刻画及其工细
二、连环长卷形式的故事场景
全卷分为五段,画面分割别具匠心,每一段
以屏风或床榻为画自面然隔布界局。通过人物的表情、动
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态和
统一的环境气氛观。舞
听乐
散宴
这一时期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代表。
大约公元960年的一个夜晚 南唐都城……
五代夜十宴国的时时代期背: 动景荡、分裂。 1、北方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 2上、是后怎五样代主的十李一国个(煜社公会:元现90状7-?960年),在中国历史
a向北周屈辱求和 b对北方官员猜疑、陷害 3、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
清吹
歇息
状元 郎 粲
紫微 朱铣
门生 舒雅
韩熙载
陈雍 太常博士
王屋山 女妓 李家明 教坊副使
李姬
韩熙载 德明
李家明 郎粲
王屋山 女妓
李姬
画面中主人 公韩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服 饰、动作都不 尽相同,形态 与性格表现却 前后一致。
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美术鉴赏的第9课是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别。
通过经典作品的分析和创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认识其与民俗活动、民间的紧密关系。
本课程以解读和探究并重的方法,紧扣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寻找答案,掌握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并激发出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民俗活动之间的重要关系,准确把握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精神价值。
同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美术品类、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准备与民俗活动相关的短预,让学生充分做好研究的准备。
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与图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间美术品类,激发研究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播放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的剪纸短视频,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音画信息,提高主动研究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农村老大娘也能成为艺术家吗?她在进行什么创作?我国还有哪些民间美术?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美术,梳理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倾听思考,带着问题展开研究。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出本课的基本问题,即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并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通过探究和发现,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大众的艺术思考和讨论旨在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的展示,教师向学生逐步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九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局 部
击鼓观舞
韩熙载在干嘛?你能看出他此刻的心情么?在这一片段中你 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人物?
休息
“休息”这一片段在整幅画的节奏变化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清吹 散宴
画在 家这 在两 构个 图片 上段 又中 做韩 了熙 哪载 些的 处神 理态 ?举
止 有 什 么 特 点 ?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要的“地休位息。”这一片段在整幅画的节奏变化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总结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方法?
1、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 2、作品表达的主题 3、画面的构图 4、笔墨技法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给这幅画分一下种类: 工笔重彩人物画
1、按表现形式分属于国画的那个画种? 工笔
2、按内容分属于哪一类? 3、按设色浓淡分属于哪一种?
人物 重彩
小知识:国画是用毛笔、墨和中国颜料在宣纸和绢上作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 国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和写意。工笔,顾名思义工整严谨的描绘对象。 写意,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4、移状步元换郎景桀法的,动一态般是适怎合样于的游?记画或家者捕参捉观这记样,的描动写态景,物是时为,了人表走现景状移元, 随着郎观怎察样点的的心变情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5、画中人物服装颜色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布局有何用意?
击鼓观舞
韩熙载在干嘛?你能看出他此刻的心情么?在这一片段中你 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人物?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
《韩熙载夜宴图》和《最后的晚餐》 对比中西方人物绘画不同
【教案】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对民间美术有所了解,但只是表面,有对于民间美术是落后艺术的印象,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加强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年画、风筝、玩具、编织、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研究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标图像识读: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美术品类,通过赏析门神年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审美判断: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判断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教学互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及创意实践方面的核心素养。
文化理解:理解民间美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弘扬民间美术的精华,培养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解读门神年画的艺术语言教学难点:感受民间美术的美。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年画、板书等。
预习本课学习内容了解本地区民间美术有哪些品类。
充分做好学习的准备了解当地民间美术的品类,激发学习兴趣导入启发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如果你们走进这样的一户人家会有什么感受呢?视频描绘的是什么场景?(过年)那么过年我们一般会张贴对联,门神、福字等等,那是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呢?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是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同厂泛流传和应用的美大作品。
上海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 时代强音
记录历史瞬间
《开国大典》 董希文 1953 油画
思考:这幅作品真实吗?有没有哪里让你觉得不太合适的?
图像识读 文化理解 反映革命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1959年 油画
《艰苦岁月》 潘鹤 1957年 铸铜雕塑
勿忘 国耻
“屠” “生” “佛”
《南京大屠杀》 李自键 1991年 油画
探究二:这些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主旋律 作品为何多采用油画的形式来进行表现?
时代强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铜仁市民族中学 罗魁
导学
一 为革命而创作 二 见证历史主旋律 三 展现时代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貌
一
为革命而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力量的感召下,中国的进步青年以刻刀代枪炮,奔赴 前线,宣传抗日,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作品。
思考:你能读懂以下作品的内容与含义吗? 这些版画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三
展现时代的新风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全国人民都积极投入到各行 各业的建设中,大批优秀画家将创作主题转到了体现祖国大好河山、美好家
园及经济建设发展的创作上。
文化理解 描绘大好河山与美好家园
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的 中国,物资极其稀缺,尤其 是布料。但人们仍然充满活 力与热情。当时,社会上有 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笑 破,不笑补,就笑日子不会 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 补补又三年。”它反映了当 时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
《祖孙四代》 詹建俊 1959年 油画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 1963年 中国画
文化理解
《天堑变通途》 魏紫熙 1973年 中国画
《新开发的公路》 关山月 1954年 中国画
表现时代变革与发展建设
高一美术鉴赏第9课时
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
唐、绢本 设色、纵51.3cm,横531厘米《古帝王图卷》
或称《历代帝王图》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
又称《古帝王图》。
阎立本(?~673),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
右相。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
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
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
点染,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设色浓重强烈,
多用土红、粉红、蓝、草绿等色。由,于年
久变色,原来深一点的颜色已变得很暗,或
成了灰黑色,如人的肌肉原来都是肉红色,
因为年久,其中铅粉已变成黑色。勾画形象
的轮廓线,是用屈如铁丝的很遒劲挺拔的线
条表现出来的,笔简而有力,手法自由而纯
熟,画风严峻劲拔。画中的山水,是用土红
三,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 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 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 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 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 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 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 与神情,另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写意人物画中, 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 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 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 画印的结合上 ,人物画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色。第3段分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两幅作品 《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和《步辇图》,前幅描绘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作为封建帝王的 威严神态和非凡的气度。《步辇图》则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另外选用汉代《宴饮画像砖》、北齐 《仪卫出行墓室壁画》和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通过汉代、北齐、东晋、唐代 这四个历史阶段的人物作品赏析,说明它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第3段分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两幅作品《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和《步辇图》,前幅 描宗绘 李的 世是 民晋接武见帝吐司蕃 马使炎臣作禄为东封赞建的帝情王景的,威忠严实神地态表和现非了凡唐的代气中度央。政《权步与辇边图远》民则族描的绘友了好唐交太往。 另外选用汉代《宴饮画像砖》、北齐《仪卫出行墓室壁画》和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 图》,通过汉代、北齐、东晋、唐代这四个历史阶段的人物作品赏析,说明它们不同的艺
人教版_高中美术第09课
文苑图(中国画)韩滉(唐)
采薇图(中国画
局部)李唐 (宋)
叔 齐
伯 夷
渔 翁 渔 归 图 (中 国 画 ) 黄 慎
张 卿 子 像 (中 国 画 , 局 部 ) 曾 鲸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中国画最 主要的两种形式。 主要的两种形式。通过分析具体 作品, 作品,说说它们在表现方法上有 什么不同? 什么不同?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又分为工笔白描 工笔 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 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 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 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 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 写意画, 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 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据传唐代的时候,玄宗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 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他用了几个 月的工夫完成这幅壁画。吴道子则在一天之内就画成三万余里的嘉陵山水,这可 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一定是比较粗放、简练的。这说明那 时的绘画已经有了工笔、写意的区别了。到了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 画画“不求形似”,而应写情寄意,以表达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他留下的绘画 作品只有一幅《枯木图》,画一株枯树、一块顽石,石后露出一、二枝竹子,树 下几根细草。这幅画抒发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思想感情,但大书法家却给以极高的 评价,说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元代以后, 笔法简练、造型生动、酣畅淋漓、讲究意趣的写意画大盛。 这样,写意画就同遵 守传统、恪守法则的工笔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派,长期地在画坛上争相辉映, 代代地相传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现存隋唐洞窟300多个,占洞窟总数60%以上。壁画题材丰富, 场面宏伟,色丽瑰丽。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巧,都达到空前的水 平。隋代壁画,除沿用原有的题材外,新出现了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 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画面一般较小,内容也较简单。 唐代壁画,主要题材是经变画。前期有观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东方 药师变、弥勒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一般是每壁一幅。后期经 变画种类增多,新出现了金刚经变、金光明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请 问经变、密严经变、楞伽经变、楞严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劳度叉斗圣 经变等。多种经变汇于一窟,是后期的一个特点。此外,还有与经变画配 合的屏风画、佛教感应故事画、瑞像图以及历史人物画等。唐代还出现了 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等密宗题材。供养人像变得高大起来,位置也 更为显著。唐后期第156窟的张仪潮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两幅长卷式 壁画,开创了莫高窟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唐前期壁画 中净土经变画占很大比重, 后期经变而种类繁多。世界艺术文化宝库莫 高窟 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 量佛经、文书等也极为珍贵。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或蓝绿等色平涂的,无皴擦,有装饰味,小
山象一个个馒头似的排列着。树木的枝干是
用土红色画的,树叶用绿色大笔涂染。这种
高超的艺术手法,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
画,既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艺术
的优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着。
形象的分布和解释
《龙凤仕女图绘有一侧身而立的中年妇女,发髻盘脑后,双手合掌,
作品赏析 《鹿王本生图》
“鹿王本生”壁画,在表现形
式上以长方形的构图,分段
描绘故事情节,十分严密而
生动,突出地塑造了鹿王矫
健匀称的美丽形象。表现方
法上用“凹凸法”渲染,即 用深色晕染外缘,到中间渐
浅,最亮部分用白粉点染,
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设色
浓重强烈,多用土红、粉红、
蓝、草绿等色。由,于年久
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
唐、绢本 设色、纵51.3cm,横531厘米《古帝王图卷》
或称《历代帝王图》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
又称《古帝王图》。
阎立本(?~673),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
右相。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
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
点染,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设色浓重强烈,
多用土红、粉红、蓝、草绿等色。由,于年
久变色,原来深一点的颜色已变得很暗,或
成了灰黑色,如人的肌肉原来都是肉红色,
因为年久,其中铅粉已变成黑色。勾画形象
的轮廓线,是用屈如铁丝的很遒劲挺拔的线
条表现出来的,笔简而有力,手法自由而纯
熟,画风严峻劲拔。画中的山水,是用土红
一前一后作腾踏迈进、探爪攫拿状,翅膀伸展,一对尾羽上翘至头部,整
个动势向前飞扑。它作为凤的形象几乎没有争议。
③画面左方即凤的前面绘一条张举双足、体态扭曲的龙。郭沫若曾误
为夔,也是蔡季襄最早认为是龙。今天,龙说成为定论。
④画面右角即墓主人脚下有一月牙状物,联系到帛画的招魂性质,应
为“招魂之舟”。 艺术手法
身着凤纹宽袖细腰长袍。对于她的身份,曾有巫女说、女娲说、山鬼说、
巫祝说、宓妃说。蔡季襄最先主张的墓主人说,今天成为定论。联系到
《人物御龙图》、马王堆墓、金雀山墓非衣墓主人像,这个妇女像为墓主
人的观点,确凿无疑。随葬的假发一束,也似乎与画上的发髻有某种联系。
②画面中上部,即墓主人头上前方,有一只硕大的鸟引颈张喙,双足
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 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
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
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古帝王图》或者《历代帝 王图》,画了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 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 司马炎,陈废帝陈伯宗,陈文帝陈蒨,陈宣帝陈顼,陈 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 广,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述 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封
这幅画在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形象少而精,除了招魂和升天目的所必需的外,没有任何可有
可无的形象;
其二,招魂和升天的主要媒介物由凤变为龙,包含着楚人由崇凤向崇
龙转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在表现手法上,它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墓主人形象具有全身肖像特征,女子着细腰彩锦绣袍,以典型
的服饰表明墓主的中等贵族身份和不同性别;
其二,所有形象,包括人、龙、凤、鱼、天盖、舟,均以全侧面来表
现,说明早期绘画善于抓取形象轮廓最突出、特征最鲜明的一面。
另外,《龙凤仕女图》以勾线和平涂相结合,线条刚健古拙,尤其是
在刻画凤凰时,飞扑的利爪劲挺,冲天的尾羽富于弹性。
什么是帛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古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 传世帛画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长沙出土战国楚墓 帛画三幅:一幅四周绘有奇异的动植物图像, 中写文字,多不可识,称“缯书”;次幅绘一 长袖细腰女子,侧身合掌而立,上有搏斗的凤、 龙;第三幅绘一高冠长袖的男子,侧身驾驭一 巨龙,龙身若舟。建国后陆续发掘出土的西汉 帛画有:1972年 1月湖南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 1973年11月同一地区的3号汉墓;均为覆盖在 内棺上的彩绘帛画,作“T”形,名为“非衣”。 画面基本分三部分:天上、人间、地下各种景 象。1976年5月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 为长方形旌幡,内容和上二图相同,只是“人 间”部分比重增大。三图均属西汉初期作品。 当时厚葬之风很盛,这些帛画即为随葬品。内 容为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 写实和装钸工巧相结合,线描规整劲利,色彩 绚烂谐调,显示当时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是 我国绘画现实主义传统的发轫。后来的北魏司 马金尤墓中漆画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卷,与之一脉相承。
一、帛画
《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
壁画的主要题材,为北魏时期的作品。本生
故事画,表现“舍己救人”为题材的作品,
在壁画上占有突出地位。本生故事是指佛教
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释
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净饭
王的儿子,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
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
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
国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 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 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 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 神内核是“笔墨”。
中国古代绘画代表作品
时期概况 作品早期绘画作品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战国《帛书图像》 《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北魏《鹿王本生图》隋唐绘画作品人物画 的成熟期花鸟画独立成画科山水画形成唐·张萱 《捣练图 》唐·阎立本 《步辇图》《古帝王图》唐·周昉 《簪花仕女图 》唐·韩滉 《五牛图》 隋·展子虔《游春图》 宋代绘画作品山水画成熟,花鸟画高峰期北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南宋·马远 《寒江独钓图》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宋·赵佶 《芙蓉锦鸡图》元代绘画作品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性体现 文人画成熟元·王冕 《墨梅图》元·倪瓒 《六君子图》 明清绘画作品 继承与发展明·徐渭 《墨葡萄图》明·曾鲸 《张卿子像》《王时敏像》 清·石涛 《淮阳洁秋图》清·朱耷 《荷石水禽图》清·郑燮 《丛竹图》
三,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 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 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 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 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 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 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 与神情,另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写意人物画中, 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 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 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 画印的结合上 ,人物画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色。第3段分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两幅作品 《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和《步辇图》,前幅描绘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作为封建帝王的 威严神态和非凡的气度。《步辇图》则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另外选用汉代《宴饮画像砖》、北齐 《仪卫出行墓室壁画》和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通过汉代、北齐、东晋、唐代 这四个历史阶段的人物作品赏析,说明它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第3段分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两幅作品《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和《步辇图》,前幅 描宗绘 李的 世是 民晋接武见帝吐司蕃 马使炎臣作禄为东封赞建的帝情王景的,威忠严实神地态表和现非了凡唐的代气中度央。政《权步与辇边图远》民则族描的绘友了好唐交太往。 另外选用汉代《宴饮画像砖》、北齐《仪卫出行墓室壁画》和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 图》,通过汉代、北齐、东晋、唐代这四个历史阶段的人物作品赏析,说明它们不同的艺
变色,原来深一点的颜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