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培养教案【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培养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 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3. 数学思维的应用。
4. 练习题和思考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学数学时遇到过哪些难题?为什么会觉得它们难?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包括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讲解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推理等。
举例说明数学思维的应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解决逻辑问题等。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自行尝试解答,并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4. 拓展应用(20分钟)给学生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
比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要平分给3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鼓励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5. 总结归纳(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思维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他们对数学思维的掌握情况:1. 用观察法找出下列数字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2, 4, 6, 8, __2. 从1到100,有多少个数的个位数是7?3. 用分类法把下列物品分成两组:铅笔、钢笔、橡皮、书包。
五、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答案:1. 用推理方法证明: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一个偶数。
2. 思考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数学思维解决。
六、作业让学生回去后完成以下作业:1. 随手观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规律,并用数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思维拓展二班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进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1. 计算:40+6×8 70-5×4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
(出示教材情景图)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
)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组织智力大闯关: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4+24÷8 5-8÷472÷8-3 36+81÷945+8×4 80-6×8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21.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2的含义。
能够用数字2表示数量。
1.2 教学内容:数字2的含义:数字2表示两个物体。
数字2的写法:用手指表示数字2,写下来。
数字2的读法:读出数字2的发音。
1.3 教学活动:手指游戏:学生伸出两个手指,表示数字2,并读出来。
数字2的图片:展示数字2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指出。
数字2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写数字2,并能够用数字2表示数量。
第二章:认识数字3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3的含义。
能够用数字3表示数量。
2.2 教学内容:数字3的含义:数字3表示三个物体。
数字3的写法:用手指表示数字3,写下来。
数字3的读法:读出数字3的发音。
2.3 教学活动:手指游戏:学生伸出三个手指,表示数字3,并读出来。
数字3的图片:展示数字3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指出。
数字3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写数字3,并能够用数字3表示数量。
第三章:认识数字4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含义。
能够用数字4表示数量。
3.2 教学内容:数字4的含义:数字4表示四个物体。
数字4的写法:用手指表示数字4,写下来。
数字4的读法:读出数字4的发音。
3.3 教学活动:手指游戏:学生伸出四个手指,表示数字4,并读出来。
数字4的图片:展示数字4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指出。
数字4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写数字4,并能够用数字4表示数量。
第四章:认识数字54.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5的含义。
能够用数字5表示数量。
4.2 教学内容:数字5的含义:数字5表示五个物体。
数字5的写法:用手指表示数字5,写下来。
数字5的读法:读出数字5的发音。
4.3 教学活动:手指游戏:学生伸出五个手指,表示数字5,并读出来。
数字5的图片:展示数字5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指出。
数字5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写数字5,并能够用数字5表示数量。
第五章:认识数字65.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的含义。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画龙点睛】
也可以这样想:1只大象的体重是10匹马的体重;即2只大象的体重就等于2个10匹马的体重;即20匹马的体重;因为2只大象的体重与1只河马的体重相等;所以1只河马的体重就是20匹马的体重.32×(2×10)=640(千克)
【举一反三】
1、△+△+△+□=25;□=△+△.
求 △=? □=?
2、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2只梨的重量;也等于4只香蕉的重量;还等于2只苹果、1只梨、1只香蕉的重量之和.那么1只菠萝等于几只苹果的重量?
3、妈妈买了一些花生;小明第一天吃去一半;第二天吃去剩下的一半;结果还剩下8颗.妈妈买了多少颗花生?(用倒推法想)
4、三个小朋友剪红花;小红剪了10朵;比小丽多剪2朵;比小芳少剪2朵;她们一共剪了多少朵? (用列表法算)
5、小明今年8岁;比小力大2岁;比小红小2岁,他们三人的年龄和是多少? (用列表法算)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典型例题】
例1、小红问妈妈多大年龄;妈妈说:“把我的年龄加10;然后乘5;减去25;再除以2;恰巧是100岁.”小红妈妈的年龄是多大?
解题策略:
题目中最后一步是除以2得100岁;说明除以2前就是100×2=200;减了25是200;那么不减25就是200+25=225;同样的;不用乘5就是225÷5=45;不加10就是45-10=35;这样;就得到了小红妈妈的年龄是35岁.
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案
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案教案: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如观察、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一、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组织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录数学概念、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1.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帮助他们组织思路和找到解题思路。
3. 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扩展和创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
教学方法:1. 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找到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
三、游戏与竞赛游戏和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通过游戏和竞赛,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设计数学游戏和竞赛,使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组比赛,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的动力。
3. 引导学生反思游戏和竞赛的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故事与数学通过故事与数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情境中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学方法:1. 选择与数学相关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应用。
(完整版)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
课次 1 内容主题比比眼力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思维碰碰碰游戏:找不同。
出示例题1,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与其他不同,你能找到它吗?认识什么叫“重叠”?游戏:找相同。
出示例题2:游戏:找变化。
出示例题3:二、巩固练习1、小试身手2、泉水叮咚3、思绪漂流三、总结师:今天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了一个图形的一些小秘密,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善于观察,发现,做学习数学的小主人。
课次 2 内容主题火眼金睛学习目标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趣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当图形的变化越来越复杂,你还能一下子看出它的变化规律吗?谁才是真正的火眼金睛?二、典型例题:例1:把A、B两个图形重叠后,变成了下边的哪个图形?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A图中,左上角有两个横着的点,B图中左下角有两个竖着的点,右下角有两个横着的点。
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后,点的个数和方向不会变。
所以,还应该是左上角有两个横着的点,左下角有两个竖着的点,右下角有两个横着的点,也就是变成了图②。
例2:把A、B两个图形重叠后,变成了下边的哪个图形?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重叠而成的。
A图和B图的阴影部分都在正中间,所以重叠后成为③。
例3:我和同学们做游戏时,不小心把新衣服弄破了一块,你能帮我妈妈挑选一块合适的布吗?三、巩固练习课次 3 内容主题规律填数学习目标1、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经常会看到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如果要在一列数后面再续写几个数,就要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规律噢!二、典型例题:例1:学生观察,探究规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节:引言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思考数学概念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思维框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学习兴趣。
本教案旨在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师提供有关如何培养孩子们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
第二节: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数学概念的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包括解决实际问题、推理和推导等。
3. 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节: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五节: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使用简明的语言解释数学概念和技能,并结合例子进行说明。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5. 拓展活动:提供拓展活动或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第六节: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思维是否灵活等。
2. 组织小组或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设计小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核心概念和解题能力。
第七节: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作业本2. 数学教具和实物3. 数学游戏和活动第八节:教学反思本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二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数学逻辑教案
培养二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数学逻辑教案教案:培养二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数学逻辑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培养二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通过数学逻辑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案将分为三个主题,包括:数学逻辑推理、数列与模式、图形的推理与分类。
通过综合运用游戏、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数学逻辑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具;2. 数学逻辑题材料、数学游戏材料等;3. 学生作业本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一、数学逻辑推理1. 导入:通过一个数学推理小游戏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数学幻方游戏”。
2. 探究讨论:让学生观察游戏规则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
3. 范例讲解:提供一些数学逻辑题的范例,通过课堂互动解答和讲解,激发学生的思考。
4. 拓展训练:安排一些综合性的数学逻辑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和解答。
二、数列与模式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序列和图片模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下一个数是多少?”等问题。
2. 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数列和模式的规律,让学生探索其中的数学逻辑。
3. 范例讲解:提供一些数列和模式的范例,引导学生借助图形或规则找出其中的逻辑规律。
4. 拓展训练:提供更复杂的数列与模式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逻辑推理方法解答。
三、图形的推理与分类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图案或图表,引发学生对于图形推理与分类的兴趣。
2. 探究讨论:让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形状、数量等,并探索其中的推理和分类规律。
3. 范例讲解:提供一些图形推理与分类的范例,告诉学生如何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归类和推理。
4. 拓展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推理方法,解决更具挑战性的图形推理与分类问题。
教学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数学逻辑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思维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围绕数字游戏展开,通过多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的数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
1. 游戏介绍:首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数字游戏,让学生明白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思
考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2. 游戏一:数字合并游戏。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随机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将这些
数字进行合并,并求出最终结果。
比较各组的结果,看哪组能够得到最大的数字。
3. 游戏二:找规律游戏。
给学生一些数字序列,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该规律,求出下一个数字。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锻炼寻找规律的能力。
4. 游戏三:数字迷宫游戏。
设计一个数字迷宫,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思考找到通往终点的正
确路径。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5. 结语和总结:总结今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强调数学思维对
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并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2.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数学推理。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教学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0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Step 2:数学思维训练(3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找出规律。
2.学生进行思考并找出规律,然后与同伴分享。
3.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的想法进行对比和讨论。
4.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规律,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比较。
Step 3:数学推理训练(3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数学推理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
2.学生进行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推理过程。
3.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推理过程,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4.学生讨论并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Step 4:综合应用(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道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思考并解决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4.学生讨论并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Step 5: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总结。
2.教师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五、课堂延伸:1.布置相关的数学思维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锻炼。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并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并且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思维》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思维》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一、教学计划1.1 教学目标《数学思维》二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 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分和合。
- 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加减法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 数的分和合: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分和合。
- 观察、比较、推理:通过图片和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比较和推理。
1.3 教学安排本学期共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第1-4周:加减法运算- 第5-8周:数的分和合- 第9-12周:观察、比较、推理二、全册教案2.1 加减法运算第1周:加法概念-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第2周:减法概念-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第3周:加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第4周: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2 数的分和合第5周:数的分成-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的分成,能够进行数的分成。
- 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分成,能够进行数的分成。
第6周:数的合-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的合,能够进行数的合。
- 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合,能够进行数的合。
二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
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规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 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纸张、卡片、计算器等。
3. 其他素材:数学游戏、数学竞赛题目、数学故事、数学漫画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题目或者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发现(1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通过观察一串数字:2,4,6,8,...,让学生找出规律,并补充下一个数,解释规律。
引导(10分钟)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拓展(15分钟)提供一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与策略。
例如,给出三个数字,让学生在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求它们的和。
巩固(1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通过一道数学推理题目,让学生利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数学游戏或者数学漫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发现、引导、拓展、巩固和总结的教学步骤,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应用能力。
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延伸,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思维的理解。
幼儿园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幼儿园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养成正确的加减法思维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减法教学内容:1. 教师引入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认识加法和减法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加法是增加的符号,减法是减少的符号,并且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的区别。
3. 操作加减法的方法通过趣味游戏或者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方法,并且对加减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培养正确的加减法思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一些加减法的题目进行讨论,并且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思路。
5. 运用加减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加减法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1. 讲台教学通过讲台教学来引导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对加减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小游戏来引起学生兴趣,例如“找数字”、“找形状”等。
2. 认识加法和减法教师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且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的区别。
3. 操作加减法的方法通过游戏教学或者实际操作来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方法。
4. 培养正确的加减法思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一些加减法的题目进行讨论,并且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思路。
5. 运用加减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加减法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1.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发言和思路进行评价。
2. 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来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拓展:1.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2. 开展一些更加复杂的加减法练习。
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使用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掌握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
2. 学习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4. 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小组合作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小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数学教材2. 教具: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计数器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软件等4. 小组合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六、教学计划1. 第1-2周:认识数字0-10,掌握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
2. 第3-4周:学习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第5-6周: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4. 第7-8周: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第9-10周: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2.相关练习和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提问:教室中有几个椅子?几个桌子?请大家推算一下。
2.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用系统化的方法来数出教室中的椅子和桌子的数量,并进行记录。
二、探究(25分钟)1.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a.向学生展示几个具有一定规律的数字序列,如:2,4,6,8,__;5,10,15,20,__;1,4,8,12,__。
b.要求学生观察规律并预测缺失的数字,给出自己的答案,并解释规律。
c.让不同的学生解释自己的答案和规律,并与大家一起讨论。
2.培养归纳和推理能力:a.引导学生观察静止的图形并记录,如:直线、曲线、三角形、矩形等。
b.让学生找出相同的元素,并进行分类,例如:直线和曲线都属于直线图形,三角形和矩形都是多边形。
c.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找出特定图形的共同特点,例如:多边形的边数。
三、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以购物为例,学生们需要用100元买水果,苹果每个5元,香蕉每把8元,请问学生可以买多少个苹果和多少把香蕉?b.让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c.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进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究:a.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并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b.学生之间进行问题交流和评价,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c.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并分享给全班。
四、总结(5分钟)1.老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觉得数学思维对你有什么帮助?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的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思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纸和铅笔;2. 学生准备数学练习册。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趣味数学问题引入主题,例如:教师:同学们,我有一个魔术问题,你们有兴趣一起解决吗?学生:有!教师:请你们拿出纸和铅笔,我现在告诉你们一个数,你们要根据我的提示,猜出这个数是多少。
准备好了吗?活动一:数字组合游戏1. 教师给出一组数字(例如:2、3、5、7),要求学生用这些数字组合成所有的两位数并写出来。
2. 学生们试着组合数字,并互相交流讨论他们得到的不同答案。
活动二:数学谜题1. 教师出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道数学谜题。
2. 学生仔细阅读谜题并思考解决方法,然后写下他们的答案。
活动三: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班级里有35个学生,每个学生有3颗糖果,请问班级共有多少颗糖果?2.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活动四:设计数学游戏1. 教师要求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数学游戏,游戏要涉及到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们分组设计并准备好自己的游戏,然后互相交换并进行游戏。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打开数学练习册,选择数学思维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
总结: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们继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课后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数学思维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家继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师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乐趣吧!。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游戏和实例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如:2+3=、4+5=,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讨论有关加法运算的概念。
2.通过图示教具或实物小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加法运算的过程。
例如:教师用小球来演示2个小球加上3个小球等于多少个小球,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计算。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2个小球加上3个小球等于多少个小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形成对应的算式:2+3=5。
二、深化理解与巩固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用手指或其他方法完成计算,并且分层次回答问题。
如:5+2=,学生计算得出答案7,然后分别回答:5+2等于多少?7等于多少个小球加2个小球?2.运用图示教具辅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数轴、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教师用数轴向上移动2个单位,然后向上再移动3个单位,问学生最后停在了哪个数字上。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得出答案,并以算式形式固化思维:2+3=5。
三、运用思维游戏巩固知识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站在一起,准备进行游戏。
2.游戏规则:教师宣布一个数字,例如7,然后两个小组要尽可能快地计算出几个数字相加等于7,并大声叫出答案。
例如:小组1:3+4=7;小组2:2+5=7。
3.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每个小组计算的过程,提问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例如:是否存在不同的运算方式?是否可以用其他数字相加得到7?四、拓展思维培养1.教师出示一些较为复杂的加法算式,例如:8+3=、6+4=,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完成计算。
2.引导学生自行布置加法运算的问题,并形成算式,与同桌合作进行交换并解答对方出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3、一条毛毛虫从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时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
课堂作业
1、一个数减去3,再除以3,再乘3,再加上3,结果是6,这个数是几?(用倒推法想)
2、一个数乘以5,再除以5,再加上5,再减去5,结果是5,这个数是几?(用倒推法想)
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年级
二年级
科目
思维训练
教师
课题
一笔画(二)
时间
教、学具准备
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
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会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
4、分组合作研究连通的图形可以一笔画的特征。
(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可以一笔画的图形
图形
奇点数
偶点数
不能一笔画的图形
图形
奇点数
偶点数
(2)小组观察、讨论统计结果,发现规律。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有两个奇点或者全都是偶点的连通图可以一笔画。
5、学生举例验证结论。
6、深入研究一笔画的方法。
(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例2、一个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是6,这个数是几?
解题策略:
最后一步是除以6得出的6,说明除以6前是6×6=36,减去了6得36,那么不减6前就是36+6=42,同样,不乘6前是42÷6=7,不加6前是7-6=1。这样就求出这个数是1。
二年级数学计算与思维培养——二年级教案
二年级数学计算与思维培养——二年级教案二年级数学计算与思维培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二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培养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加法运算方法。
2. 掌握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减法运算方法。
三、教具准备1. 教科书《小小星期天》第十单元:四十以内有关计算题。
2. 黑板、白板和马克笔。
3. 数字卡片:0~9各5张。
四、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话题:老师可以问:“同学们,最近你们在家里或者上街时有遇到过需要做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情况吗?”请同学举手回答。
将回答与当下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
2. 引出新授内容:通过引入问题(比如:“8+7等于多少?15-6等于多少?”)引出今天要讲解的新知识——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
1. 统一激发注意力:提醒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和纸张,认真听讲。
2. 示范操作:首先,给出一个例子:“17 + 25 = ?”,请同学用数字卡片模拟相加操作,并依次将个位、十位对齐。
然后从右往左进行计算:个位上7+5=12(1写在个位下面、进一位2写在十位上),接着十位上的1+2再加进一的计算结果得到3。
最后得出答案是42。
要提醒同学们思考每一步运算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要从个位开始计算?为什么有时需要进一?3. 学生操练:随机指名几名同学回答类似问题,并邀请他们站起来演示数字卡片的使用过程。
4. 教师点评: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解释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提供正确方法和改正建议。
【巩固扩展】1. 综合应用:老师发放小练习册子《小小星期天》第十单元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题目,请同学完成。
(可分组合作完成)2. 课堂巩固:分享并讨论不少于两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如何更高效地完成计算任务。
1. 总结归纳: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强调重要环节和易错点。
2. 反馈回答:请同学积极参与,尽量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描述。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作业本、奖励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提问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对数学思维训练产生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什么是数学思维,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2.介绍数学思维的分类,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三、实践(30分钟)
1.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数学思维训练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可以在下节课讲解的时候进行讨论。
六、课堂活动结束。
以上是一个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本,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希望可以
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二年级数学思维第1次教案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课题一笔画(一)时间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教学目标1、理解一笔画的特点,知道怎样的连通图可以成为一笔画。
2、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并通过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1、师画简单一笔画,生观察。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的,初步认识一笔画,2、生自由创作一笔画。
(1)通过看师画,想象并谈谈觉得自己能画出什么来。
(2)自己动手创作一笔画。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4、判断。
(1)师出示练习题,生先猜想,再自己尝试在练习纸上画,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的。
(2)小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在投影上演示画法。
5、简单的一笔画练习。
出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请学生思考从哪里开始画,并尝试在投影上演示,通过学生找到的不同起点,了解一笔画时找到起点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
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课题一笔画(二)时间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教学目标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会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2、引导归纳:不连通的图形不能一笔画。
3、介绍“奇点”和“偶点”。
师:我们把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作奇点。
(板书)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为偶点。
(板书)每副连通图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就会出现奇点和偶点。
那么怎样表示连通图中的点呢?请同学们看例题(出示图2)用“2”表示偶点,用“1”表示。
(教师示范,学生试做)以后我们在研究连通图时就可以先标出图中的奇偶点,再进行研究。
4、分组合作研究连通的图形可以一笔画的特征。
(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可以一笔画的图形图形奇点数偶点数不能一笔画的图形图形奇点数偶点数(2)小组观察、讨论统计结果,发现规律。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有两个奇点或者全都是偶点的连通图可以一笔画。
5、学生举例验证结论。
6、深入研究一笔画的方法。
(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1、汉字一笔画2、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图3的每个图形吗?教学反思改进意见二年级数学思维第3次教案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课题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时间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教学目标1、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典型例题】例1:一根绳子原来长20米,第一天剪去3米,第二天剪去的和第一天同样多,剩下的米数比原来短几米?解题策略:这题要求剩下的米数比原来短几米,通常我们用以下的数量关系来解:解法一:20-3-3=14(米)20-14=6(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聪明的小朋友是否考虑到“剩下的米数比原来短的米数”就是剪去的米数,这样只要用一步计算就能解答。
)解法二:3+3=6米这种方法是不是更简便?【画龙点睛】解答应用题时,我们不但要多动脑,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还要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来解答,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应得更聪明。
【举一反三】1、水果店有52箱水果,卖出16箱,又运进23箱,现在水果的箱数和原来比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箱?2、饲养场养的羊比牛少36只,牛比猪少29只,那么羊比猪少几只?3、把两条长38厘米的纸条粘在一起,成为一条长72厘米的纸条,中间粘贴部分的纸条长几厘米?4、小明、小李和小红三个朋友做红花,小明和小李共做27朵,小明和小红共做32朵,小李和小红共做25朵,问:三个小朋友各做几朵?5、五(1)班有20名少先队员,而五(2)班的少先队员比五(1)班多9名,问两班共有多少少先队员?6、一道既简单又复杂的题:游戏开始了,请你们快速计算:一辆载着16名乘客的公共汽车驶进车站,这时有4人下车,又上来4人;在下一站上来10人,下去4人;在下一站下去11 人,上来6人;在下一站,下去4人,上来4人;在下一站又下去8人,上来15。
还有,请你们接着计算:公共汽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下去6人,上来7人;在下一站下去5人,没有人上来;在下一站只下去1人,又上来8人。
好了,记住你的计算结果,回答:这辆公共汽车究竟停了多少站?(不要重新计算哦)7、商店共有61千克红糖,第一天卖掉19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4千克,商店还剩多少斤红糖?8、买来17米布,做床单用去7米,做衣服用的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几米?9、小王买了一只文具盒花了2元,又买了4个作业本,共用了7元,付出10元,找回多少元?课堂作业1、甲厂共有职工78人,乙厂有男职工45人,女职工38人,甲厂比乙厂少多少职工?2、王师傅第一天做了75个零件,第二天上午做了43个,下午做了39个,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做几个?3、小明家养鸭79只,养的鹅比鸭多27只,养的鹅比鸡少97只,小明家养了多少只鸡?4、一桶水连桶重24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135千克,用去多少千克水?满桶水重多少千克?5、一箱苹果连箱共重71千克,吃掉一半后,连箱共重37千克,吃去多少千克苹果?共有苹果多少千克?[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
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二年级数学思维第4次教案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课题倒推法解应用题、列表法解应用题时间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教学目标1、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典型例题】例1、小红问妈妈多大年龄,妈妈说:“把我的年龄加10,然后乘5,减去25,再除以2,恰巧是100岁。
”小红妈妈的年龄是多大?解题策略:题目中最后一步是除以2得100岁,说明除以2前就是100×2=200,减了25是200,那么不减25就是200+25=225,同样的,不用乘5就是225÷5=45,不加10就是45-10=35,这样,就得到了小红妈妈的年龄是35岁。
例2、一个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是6,这个数是几?解题策略:最后一步是除以6得出的6,说明除以6前是6×6=36,减去了6得36,那么不减6前就是36+6=42,同样,不乘6前是42÷6=7,不加6前是7-6=1。
这样就求出这个数是1。
【画龙点睛】倒推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分析应用题时常用的方法。
用倒推法解应用题列算式时,经常要根据加减互逆,乘除互逆的关系,即把原题中的“加”用“减”算,“减”用“加”算,“乘”用“除”算,“除”用“乘”算。
【举一反三】1、一个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最后结果还是5。
这个数是几?2、一个数的5倍加上6,再除以7,结果是8,求这个数。
3、一个数加上4,减去4,乘以4,再除以2,结果是2,求这个数。
4、小明爷爷今年的年龄加上15后,缩小4倍,再减去15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明爷爷今年是多少岁?例3:小明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比小明的4倍还大1岁,爷爷的年龄比妈妈的2倍还大1岁。
问:三个人的年龄和是多少岁?解题策略:根据题意列表:妈妈爷爷8×4+1=33 33×2+1=67三个人年龄和:8+33+67=108(岁)【举一反三】1、书架有上中下三层,上层有28本书,比中层多6本,比下层少6本,这个书架一共有多少本?2、5个苹果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盘子里,每个盘子至少要有一个,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放法?3、一条毛毛虫从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时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课堂作业1、一个数减去3,再除以3,再乘3,再加上3,结果是6,这个数是几?(用倒推法想)2、一个数乘以5,再除以5,再加上5,再减去5,结果是5,这个数是几?(用倒推法想)3、妈妈买了一些花生,小明第一天吃去一半,第二天吃去剩下的一半,结果还剩下8颗。
妈妈买了多少颗花生?(用倒推法想)4、三个小朋友剪红花,小红剪了10朵,比小丽多剪2朵,比小芳少剪2朵,她们一共剪了多少朵?(用列表法算)5、小明今年8岁,比小力大2岁,比小红小2岁,他们三人的年龄和是多少? (用列表法算)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
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二年级数学思维第5次教案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课题等量代换法时间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学会等量代换的方法,接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典型例题】例1、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1只大象的体重等于10匹马的体重。
1匹马的体重是32千克,这只河马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解题策略:1匹马的体重是320千克,10匹马的体重就是32×10=320(千克) ,这也就是1只大象的体重。
又知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用2只大象的体重代替1只河马,则这只河马体重是320×2=640(千克) 【画龙点睛】也可以这样想:1只大象的体重是10匹马的体重,即2只大象的体重就等于2个10匹马的体重,即20匹马的体重,因为2只大象的体重与1只河马的体重相等,所以1只河马的体重就是20匹马的体重。
32×(2×10)=640(千克)【举一反三】1、△+△+△+□=25,□=△+△。
求△=?□=?2、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2只梨的重量,也等于4只香蕉的重量,还等于2只苹果、1只梨、1只香蕉的重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