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寻根”与“知青”作家的身份建构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探索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对文化认同和身份探索的主题。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中对自我认同的思考与追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探索。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探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反映了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思考。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通过描绘在动荡的年代里,人们如何坚守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展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然而,作品中也揭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挑战,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与改变。
这种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使作品具有深度和内涵。
二、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还经常探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中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
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说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展现了个体在集体中的命运与身份认同。
作品中,主人公在历经了战争、饥荒等苦难后,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尊严与信念,表达了对于个体尊严的追求与对于集体认同的思考。
这种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探讨,使作品具有情感共鸣和社会关怀。
三、国内与国际的对话与交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还常常涉及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反映了中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对于文化认同的思考。
例如,作家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通过描绘一个家族在中国历史大背景下的变迁与命运,展现了中国人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
作品中,主人公通过与外国人的接触与交流,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独特性与价值。
这种对国内与国际关系的思考,使作品具有文化包容与开放的精神。
总结起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探索是多方面的,既涉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也涉及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还涉及国内与国际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
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不少作家为了进一步融合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重塑民族形象和重振民族文学而做出努力。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少作家注重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走过了一段很长的时期,是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文学界中一个里程碑。
它完成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一整套环节,对后面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寻根文学”是在很多人的自觉谋划下完成的,由于当时思想越来越开放.包括作家、思想家、评论家等在内的诸多人士谋划了这样一场文学运动,展现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观念。
一、兴起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因此,中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应该如何把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接受场来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求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中逐渐引起了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做出多元的考察。
这与80年代初的启蒙话语不同,启蒙主义者所强调的反传统和反封建,正好可以被用来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
但是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统。
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
到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二、作者人群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
_寻根文学_与_文化寻根_新论
“寻根文学”与“文化寻根”新论□李运抟 从文化角度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显然是文化意识最为觉醒、文化色彩最为浓郁的一个文学时代。
而回顾新时期文学显示的文化景观,“寻根文学”则又是其间一个最具文化意味的文学现象。
所谓“寻根文学”,事实上就是“寻文化之根”的文学。
然而关于“寻根文学”的认识与评价,今天看来却有不少需要重新认识的地方。
我认为,应当将它放在迄今为止的新时期整体文化背景和新时期文学的文化运作中来理解与评价。
也就是应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历史背景中来重新审察这一重要的文学景观。
一、“寻根文学”及其时间跨度重新认识“寻根文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研究对象的确认。
这种确认包括两层相互关联的意思:一是所谓“寻根文学”究竟指什么样的文学。
这是对创作共性特征的确认。
二是它旗号下的作品构成情况。
这是对创作范围的总体划归。
解答什么是“寻根文学”,自然要从称谓的产生说起。
按通常说法,“寻根文学”旗帜的公开亮相,是以韩少功发表在1985年4月号《作家》上的《文学的“根”》为标志。
在这篇后来被公认为是“寻根文学”的宣言以及另篇文章《关于文学“寻根”的对话》①中,韩少功主要表达了三个互为联系的观点:一是“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二是文学的“寻根”,只是“寻找我们民族的思维优势和审美优势”。
三是面对有“深厚精神”的“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
简言之就是,理当植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学也应该使这种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和新的光彩。
如果说“寻根文学”正是由于韩的宣言而获得称号,那么围绕它的有关文化观念的解释中,韩少功的说法则只是一家之言。
不过由此已可大体确认“寻根文学”的所指。
联系“寻根文学”常指的80年代中期前后那批文化色彩比较浓厚、文化意味比较强烈的小说来看,所谓“寻根文学”,无非是指重在开掘、表现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内在缺陷摘要:“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们及其实践者们由于自身对文化断裂带的认识偏差,对传统文化中他们要寻觅的“根”定位不准,再加上其在吸收时又不能消化和自笛才情的缺之,更重要的是其对自身价值定位的模糊和既急于超越,又无法超越的浮躁造成了他们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越位和混乱。
而寻根的结果,不是维系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优秀创通文化之根,而恰恰是已经腐烂的文化之根。
寻根是个矛盾的文化现象,一面在寻找文化之根,另一方面又在拆解文化之根。
关键词:寻根文学发源局限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前期的寻根小说并不是在明确的口号指导下创作。
而是继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之后悄然兴起。
从国际影响上看,美国受长篇小说《根》的影响,出现了寻根热,特别是一些外国作家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强烈的现代感相融合,为主张“文化寻根”的中国作家提供了学习的方向。
如前苏联的一些民主作家(如艾特玛托夫,阿斯塔菲耶夫)对异族民风的描写,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等)对印第安古老文化的描述和川端康成极具东方韵味的小说,都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灵感。
1正如陈思和在《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一文中指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关于印第安文化的阐扬,对中国年轻作家是有启发的,那些作家都不是西方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而是‘土著’,但在表现他们所生活于期间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民族审美方式时,又分明渗透了现实意识的精神,这无疑为主张‘文化寻根’的作家提供了现成的经验。
寻根小说、知青小说
寻根文学的两种倾向
一、文化崇拜派
传统文化既滋养了民族的历史,也包含着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切,是民族走向未来的 精神指针,也是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 力量。 如阿城的《棋王》,莫言的《红高梁家 族》,汪曾祺的《受戒》李杭育的《最后一 个渔佬》
寻根小说
(3)原始生命型。 莫言《红高粱》、 郑万隆的“异乡异 闻系列”如《老棒 子酒馆》、扎西达 娃《系在皮绳扣上 的魂》。
《女女女》中找到的是失去控制后的古怪、悭 吝、任性、蛮横的本能。 韩少功从寻优根出发,找到的却是劣根。最后 他迷失在历史文化中,发出了“我们来到这个 世界上干什么,可以干些什么”的感叹。
《爸爸爸》中的丙崽形象
丙崽形象:是个弱智、呆傻的侏儒。生下来只会说 “爸爸爸”、“X妈妈”两句话。见人不分男女老幼, 一律说“爸爸爸”,如果别人朝他瞪一眼,他就翻个白 眼,咕噜一声“X妈妈”,除此之外一律不懂。在鸡头 寨人与鸡尾寨人打仗之时,丙崽却被鸡头寨人奉为神灵, 称为丙仙,加以顶礼膜拜。鸡头寨人要杀丙崽祭谷神, 天却响起炸雷,丙崽躲过一劫。当鸡头寨人要进行民族 迁徙时,丙崽属于弱智者,要灌毒汁,但丙崽又一次大 难 不 死 。 丙崽形象的象征含义:(1)弱智,意味着愚昧与落 后。(2)人们对丙崽的敬若神明,象征迷信与落后, 表明现代精神或民族理性精神的缺失。(3)丙崽历经 劫难而不死,一方面表明民族虽然落后,却有着极其顽 强的生命力,一方面由反映出愚昧、落后的古老民族文 化的顽固性
一、有关概念
1、文化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文化即人化。文化是人 的创造物,人的精神是文化的本质内涵,也 是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文化包括物化的文化,和精神的层面的文化两 种形态。
2、文化意识
即以文化的视角看待事物的态度。第一,对 某种文化价值的判断,应超越单纯的政治、 经济、伦理、道德等价值判断;第二,从功 能的角度,每种文化都是一个自足的体 系,——文化是生存的策略和手段;第三,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没有高下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作者:汪晓慧来源:《大学·阅读独唱团》2019年第03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坛风云变幻,涌现出了几股强有力的文学思潮。
“寻根文学”,或称“文化寻根”运动,便是其中之一。
不同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学习西方经验为启蒙手段的文学传统,亦迥异于延安延续下来的以工农兵审美取向为主导的革命文学传统,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包含着一种具有反叛意味的文化主体重建意识: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倾向于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并对其作现代性的转化。
《棋王》是作家阿城登上文坛的处女作,也是“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
故事讲述了“文革”时期的知青“棋呆子”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
小说抛弃了知青小说惯常的阴郁灰暗色彩和“文革”时期惯有的语言逻辑,转而回归质朴真诚的生活和宋明小说的语境之中,富有朴实而飘逸的美感。
正如王蒙所说:“《棋王》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对《棋王》的解读要紧紧围绕其时代背景和文学语境来进行。
作为读者,我们首先要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本中去。
阅读《棋王》,不仅要看到作家以独特视角对知识青年群体的刻画,还应感受到文本背后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作家在小说中孜孜不倦地探寻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向阳面”的努力。
“痴”与“智”:别样的“知青书写”举重若轻,点到即止虽然同样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故事,不同于“伤痕文学”对苦难的宣泄,《棋王》的故事基调是明朗而轻快的,其中写吃饭的段落和王一生与人下棋的段落,读来还相当痛快,令人振奋。
故事的开头,作者惜墨如金,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火车站的景象,还原出浓厚的时代氛围。
而关于“我”、脚卵、在垃圾站同王一生下棋的捡烂紙的老头,作者并没有巨细无遗地讲述人物的不幸遭遇,而是点到即止。
例如王一生得知“我”父母已经不在世,便问这两年“我”是怎么活着的,还追问“我”是怎么吃饭的。
寻根文学的评介
寻根文学的评介姓名:郑小立学号:1002405037 班级:10级汉5班寻根文学的定义: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是中国八十年代兴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意识的探究、讨论的文学类型。
寻根文学是由韩少功提出的,1985年他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寻根文学”由一批青年作家发动,主旨在于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 ,试图从传统文化心理、性格上推进“反思文学”的深化,并发掘、重构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根基。
它的主要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王增其等。
寻根文学主要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流派。
城市文化寻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刘心武的《钟鼓楼》,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邓友梅的代表作《那五》和《烟壶》、《寻访"画儿韩"》、《双猫图》、《"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
乡野文学寻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有:王增其的《大淖记事》、张承志的《黑骏马》、韩少功的《爸爸爸》被很多人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寻根文学中的知青作家创作现象探究
略 了 最 关 键 的 文 学 活 动 参 与
者— — 知 青 作 家 群 体 整 个 有 意 识 的努 力 创 作 和 积极 推 动 。此 时 , 渐 渐成 熟起 来 的一 批青 年 作 家 , 经 历 文革时期 “ 上 山下 乡” 的 社 会 底
要基础 。” 其时 , 来 自城市的残酷 印象 和来 自乡村 的慰 藉形成 鲜明 的对 照 ,他们 就从 民间生活 或者
民族 文 化 中 汲 取 积 极 的 生 命 力 量 和 人 性 品格 ,作 为 更 新 自我 和 社 会 的精神源泉 。同时 , 这些体验在 知 青作 家 的创 作也 被 不断 挖 掘 ,
层 生活 ,积累 了一些深刻 的生命 体 验 亟 待 与 人 分 享 。 恰 好 历 史 给
予他 们言 说 的机 会 和可 能性 , 知
创 作 选 择 ,而 且 最 终 制 约 着 寻 根 文 学 的创 作 走 向 。 以往 的 原 因探
我们 的责 任就是 “ 释放 现代 观念 的 热 能 ,来 重 铸 和 镀 亮 民 族 的 自
我” 。同时 提 倡 文 学 “ 寻根” 的 文 章 还有 郑万 隆 的《 我 的根》 , 李 杭 育 的《 理 一理 我们 的“ 根” 》 , 阿 城 的
问题 , 催 化 了 寻 根 文 学 的 发 生 。当 时 与会 者有 韩少 功 、 李陀、 阿城 、
变 ,我们 还需关 注 的是 之前 的积 累和创作。回顾这些文章 , 我们会
发 现 有 这 样 的 表 述 :诸 如 韩 少 功
寻 根 文 学 的 发 生 与 知 青 作 家 的倡 导
学 教 育
寻根文学中的知青作家创作现象探究
回 冯坟 姣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我们不得不提到知青这一特殊的群体。
知青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代人,他们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家人,走上了下放农村插队的道路。
知青们大多来自城市,他们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梦想和希望,却被迫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政治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棋王》以男主人公於昌华的命运为线索,生动展现了知青一代的艰辛生活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於昌华不仅在农村生活中面对着繁重的劳动,还要面对着与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不断摆布和打压。
即便面对着无数的挫折和磨难,於昌华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对抗命运的顽强精神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来看,《棋王》也在书写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的碰撞和融合。
於昌华的热爱围棋可以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和表达,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於昌华在围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
小说中描写了於昌华与乡下老人刘师傅对弈的情节,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於昌华对围棋的执着和热爱,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於昌华在走出农村,走向事业成功的道路上,依然没有放弃对围棋的追求和热爱,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执着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在小说中,於昌华的经历不仅代表了知青一代的命运,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空间和价值。
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和丰富多彩的情节,阿城成功地将知青的命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读者在感受知青的艰辛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生动表现。
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丰富了知青文学的内涵,更为文化寻根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棋王》是由阿城所写的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知青生活的小说,也是一部具有强烈“寻根”意味的文化小说。
小说主人公阮玲玉是一位受文革影响,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的知青,通过在乡下生活的经历和对困境的深刻思考,对于生命和文化认知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本文将从知青书写和文化寻根角度分析小说《棋王》带给读者的影响和意义。
一、知青书写小说《棋王》的主人公阮玲玉是一个身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她是知青群体中的一员。
在文革时期,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作为农民的一员参加农村生产劳动。
他们被迫离开城市的文明环境来到不足的农村生活,从而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体验。
小说通过阮玲玉的视角和经历,为读者展示了知青生活的诸多细节和苦难。
知青们有的要在烈日下劳作,有的在寒冷的冬季里在田间栽种,有的被限制了文化交流,有的在生活面临饥饿和医疗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无奈挣扎。
作者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场景,无声地呈现出知青们的苦难历程。
在他们的生活中,阮玲玉所度过的日子最为丰富多彩,她凭借自己优秀的品质,在农村人心中建立了美好的形象。
二、文化寻根《棋王》不仅是一部反映知青群体生活的小说,更是一部极具文化寻根意义的小说。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阮玲玉的角色,描述了一个从大陆文化中寻找新的智慧,并将其传播给新一代的先锋形象。
在小说中,阮玲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了中国象棋的精髓,并用国际标准赢得了比赛。
书中描述了阮玲玉在参加中央大赛前,先后请人请教棋艺。
有一个名叫荣华的老大爷,让她开始了对高深象棋的研究。
阮玲玉通过对棋曲的研究,学习了一些朴素、玄妙的棋艺,这种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在小说中非常生动地呈现出来。
棋艺的传承和阮玲玉的取得胜利,在小说中描绘了文化寻根的过程,正是一种最为扎实的文化传统。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棋王》是中国知名作家阿城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象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知青少年从乡下到城市参加象棋比赛的经历。
这部小说以知青作为主角,展现了知青时代的艰辛和磨砺,同时也探讨了“知青”文化在寻根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棋王》中“知青”书写和文化寻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独特意义。
从《棋王》中的“知青”书写来看,这部小说深刻展现了知青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
知青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青年到城市或边远地区插队劳动的一种社会现象,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和心灵的成长。
《棋王》以知青少年阿豹为主角,通过他的成长故事,展现了知青时代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
阿豹在插队劳动期间,接触到了象棋这项智力游戏,逐渐在其中找到了一种自我实现和人生价值。
从《棋王》中的文化“寻根”来看,这部作品还探讨了知青文化在寻根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知青们在插队劳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思念始终萦绕在心头。
阿豹在和象棋大师对弈的过程中,通过象征性的对抗,表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深情眷恋。
他不仅在象棋比赛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通过象棋这一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现,阿城呈现了知青在寻根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棋王》以知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通过象棋这一传统文化符号,探讨了知青文化在寻根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这部作品以其细腻的文学语言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深刻展现了知青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呈现了知青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心灵挣扎和认同探寻。
这部小说也为中国文学和文化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视角度和文化解读方式,提供了一个展现知青精神与文化价值的独特视角。
《棋王》所展现的知青和象棋,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和文化符号,在当代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度解读和文化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怀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情感和认同追求,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和价值认知。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摘要】《棋王》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深刻描绘了知青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苦生存状态。
小说通过对知青形象的书写,展现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作者对知青文化的刻画。
小说也突出了文化“寻根”的主题,通过主人公在生活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追寻,呈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传统文化的珍重。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知青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对文化“寻根”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通过分析小说中知青的文化探索与内心的文化自省,可以看出作者对知青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及小说中表现出的文化自省与探索的主题。
《棋王》中的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紧密相连,影响并启发着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关键词】关键词:《棋王》知青书写,文化“寻根”,知青背景,角色定位,作者刻画,文化体现,态度,关系,影响,自省,探索。
1. 引言1.1 介绍《棋王》《棋王》是中国作家阿城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围绕着知青主人公阿豆的成长经历展开,描述了他在文革结束后返乡修理棋盘的过程,揭示了知青一代的苦难经历和返乡却迷失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
小说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阿豆这个角色,让读者在感受他的痛苦和挣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对于生活的坚守和对于人生的探索。
《棋王》通过知青背景和文化“寻根”主题,勾勒出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乡村画卷,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生活和情感。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关于知青命运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青春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探讨,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和人文精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棋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知青一代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感受到他们对于文化“寻根”的执着与探索。
1.2 知青背景知青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群特殊群体,他们是从城市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的知识青年。
知青背景源于当时政治运动的需要,旨在打破知识分子的既得利益,使他们接受劳动锻炼和农村生活的磨砺。
知青们经历了心理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面临着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挑战。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棋王》是中国知名作家阿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小说以文化大革命时期为背景,以知青为主要人物,再现了当时知青的生活遭遇及其在文化革命中的磨难。
小说也反映了知青群体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如何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守护自己的文化记忆。
本文将以《棋王》中的“知青”书写和文化“寻根”为切入点,探讨小说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问题。
从《棋王》中的知青书写来看,作品以知青为主要人物,深刻描绘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存环境和遭遇。
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各异,有的坚持理想信念,有的顺应现实变革,有的奋发向上,有的迷失方向。
作者通过这些知青形象,展现了当时知青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
知青书写不仅是对当时历史的还原,更是对当时社会群体的真实呈现,以及对当时文化和信仰的思考。
从《棋王》中的文化“寻根”来看,小说中的知青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表现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思考和追寻。
在小说中,知青们时常回忆起故乡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文化礼仪,以及家乡的乡土情怀。
他们在异乡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试图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主人公小八就在异乡对弈中,渴望找到“棋王”这一历史传统的痕迹,试图通过对弈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维系自己的文化认同。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寻根和对文化认同的追求,体现了知青在异乡求学的历史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更重要的是,通过《棋王》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对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思考和关注。
作品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文化认同的关注。
知青在异乡求学生活中,努力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试图维系自己的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认同的追求,不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丰富,也让人们看到了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追求,可以更好地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与共融。
《棋王》中的知青书写和文化“寻根”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还原和对文化认同的追求。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摘要】《棋王》是一部描写知青群体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少年围棋手小田知青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知青在文化寻根中的重要意义。
在小说中,知青形象鲜活生动,塑造了一群爱国、努力和坚毅的青年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展现了知青群体在文化寻根中的价值和贡献。
知青文学作品通过描写这些群体,启示人们要珍惜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棋王》对文化“寻根”的启示意义深远,通过知青的成长故事,让人们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知青书写在文化“寻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小说《棋王》,知青,文化寻根,形象,角色定位,贡献,现实意义,启示,重要性,价值,启示意义。
1. 引言1.1 小说《棋王》简介《棋王》是当代著名作家阿城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中国知青群体为背景,展现了他们在文化革命时期的艰辛遭遇和内心挣扎。
小说通过主人公樵子和他的围棋故事,描写了一个在乱世中追求理想和尊严的知青形象。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的中国,主人公樵子是一个在乡村插队的知识青年,他热爱围棋并梦想成为一名高手。
命运的捉弄和时代的变迁让他饱受磨难和挫折。
在围棋的世界里,樵子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最终成为一代围棋王者。
他的成长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展现了一个知青青年在困境中坚持理想和信念的力量。
1.2 知青群体背景介绍知青,全称知识青年,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农村、工厂和矿山等基层单位参加劳动生产的知识分子。
知青群体在文革时期经历了严重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改造,他们被迫离开城市,到农村或工厂接受再教育。
知青们多为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或毕业生,他们在政治运动中被视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化身”,被要求接受劳动改造。
知青群体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伤害,许多人因此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知青们在农村生活期间,经历了艰苦的劳动、思想认识的变化和个人成长的历程。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棋王》是由阿城所写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棋手在政治运动和文化革命的大背景下逐渐成长和崛起的故事。
这部小说通过知青的生活经历和棋手的才华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浮沉和人性的丰富多样。
在小说中,知青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文化寻根之旅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状况。
知青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种群体。
知青通常指那些被派往乡村、农场、工厂等地进行“三大改造”的城市知识青年。
在《棋王》中,主人公陆文春是这样一位知青,他被派往牧场,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化寻根之旅。
文革时期,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被打压和禁止。
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中很难获得足够的文化资源,但是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渴望文化,越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根源。
陆文春在牧场上发现了一本棋谱,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迅速成为了棋手。
他通过与老练的棋手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棋艺,逐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棋王”。
通过陆文春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寻根对知青们的重要性。
在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足以支持他们获得文化的情况下,文化寻根成为了知青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自我修养。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棋博大精深的技艺,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而且深刻地思考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观。
《棋王》还通过主人公陆文春的成长来探讨政治运动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浪潮中,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陆文春的母亲在政治运动中被冤枉,被迫离开他,使他在成长中充满了孤独和思念。
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锻炼了他的意志和能力,促使他不断提升和追求自我。
通过与政治运动的斗争和围棋比赛的表现,陆文春逐渐成长为一名非凡的棋手和胜利者。
总之,《棋王》通过知青的生活和文化寻根来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浮沉和人性的丰富多样。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我们深刻了解历史和文化的一本好书。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棋王》是当代著名作家阿城的代表作,通过描写知青凌文的一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寻根和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
知青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被迫离开家乡,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棋王》中的主人公凌文就是这样一个被困在农村的知青。
在他的一生中,围棋这一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凌文自小喜欢上了围棋,他的父亲更是一位围棋高手。
然而在知青时期,凌文无法继续在围棋方面发展,因为在农村这样的地方,围棋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革命群众所排斥。
凌文曾经和一位农村的棋王展开过一场激烈的对局,最后凌文战胜了对手。
这场对局成为了凌文追求围棋梦想的起点,也是他对自己文化根脉的反抗。
他开始了秘密地与外地的围棋高手对弈,通过写信、交流棋谱来学习棋艺,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并不容易,凌文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艰辛。
他努力通过围棋来寻找自己内心的坚强和勇气,用棋局来体验生活的困难和变迁。
围棋象征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凌文对围棋的追求,实际上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追求。
他在与他人的对局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位顶级的围棋高手。
虽然凌文在围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内心深处却一直被家乡的思念所困扰。
他始终对自己的文化和家乡情有独钟,虽然在外地的对局中取得了胜利,但他并不满足,一直想要找到自己的根。
最终,凌文决定回到家乡,回到他熟悉的土地上。
《棋王》在描写凌文的一生中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寻根之旅。
通过围棋这一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作者将凌文与中国文化的传承紧密联系在一起。
凌文在围棋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根脉。
他最终回到了家乡,回到他熟悉的土地。
通过这一故事,作者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和珍视,并呼吁读者也应该去了解和寻找自己文化的根。
“寻根文学”的指向
“寻根文学”的指向旷新年内容提要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潮流,它包含了复杂的流向。
“寻根文学”一方面是“新启蒙主义”和“国民性批判”这一主流思路的延续,另一方面又是20世纪80年代一种对于现代化最初不自觉的反应。
“寻根文学”的兴起使“新时期文学”主流产生了深刻的分化,导致了文学从“干预生活”到“日常生活”的转变。
启蒙主义和“国民性批判”在韩少功的《爸爸爸》中成为了一种遗响,阿城的《棋王》则成为沦入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线索。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启蒙主义 日常生活 现代化 1985年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年,文学界的变化风起云涌。
滕云在《人民文学》1986年第4期发表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文描绘了文学界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景象。
陈晋则把1985年称为“令人困惑的神秘莫测的1985年”①。
陌生和激进的文学试验开始涌现,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成规受到挑战,令人兴奋的文学潮流不断涌动。
1985年文坛的主要流向被归纳为“八五新潮”。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引起了文学骚动,李泽厚等人曾经为这样“真正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出现兴奋不已、奔走相告。
文学创新热和理论创新热达到了高潮。
1985年也被称为“方法论年”,人们并且预言接踵而至的将是“观念年”。
与此同时,美术、电影、音乐等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发生了异常活跃的变化。
对于传统的文学和艺术观念的挑战及其突破越来越接近临界的状态,从前一些确定的解释已经再也不能维持了。
李陀将之称为“雪崩式的巨变”②。
在这种“新方法”和“新观念”的簇拥下,“先锋写作”在1986和1987年走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一个显著而又含混的文学现象和潮流是“寻根文学”。
南帆曾经这样描述它:“‘寻根’是80年代中期的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
如今回忆起来,‘寻根文学’似乎是一夜之间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寻根文学’之称已经不胫而走,一批又一批作家迅速扣上‘寻根’的桂冠,应征入伍似地趋赴于新的旗号之下。
论寻根文学主体的构成及特点
。在这 一点 上, 知 青 作家 群 体与 汪 曾祺、 陆
文夫、 林斤澜、 邓友梅、 冯骥才等一批老作家有所区 别, 其文化寻根不 是向传 统复归, 而是 为西方 现代
第 6期
陈丽芬 : 论寻根文学主体的构成及特点
& 117&
于是, 知青 作家 寻找自 身 知识 分子 价 值的 文化品牌标志与中国文学希望找到民族个性、 确立 民族身份形成同构, 促使知青作家成为寻根文学主 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寻找自身 知识分子 价值的文化品牌标 志与中国文学希望找到民族个性 、 确立民族身份 形成同构 20世纪 80 年代 中期 也是 知青 作 家群 体走 向 成熟的时期, 一方面, 他们参与民族话语抒写, 发出 属于自己的声音; 另 一方面, 他们 也期望 在民 族文 化资源的寻找中, 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 文革 的动乱造成政治 上的幻 灭在他们 心灵 上留下深深的创伤, 知识反动论造成知青作家对知 识的隔阂, 知识 上的 缺氧 又 造成 他 们文 化 上的 贫 血, 使他们在文化上 有着深 层的 自卑感, 这种 自卑 感使他们亟须寻找一 个属于 自己 的世界 来证 明他 们存在的意义。返城后, 随着他们境遇的改观和成 就的取得, 他 们 开 始 启动 实 现 其 自 身 作 为 知 识 者 价值的对象化过 程, 并在这 个过程 中完善 自我 形象的塑造, 于是寻找一种属于他们自己文化品牌 标志的需求显得 格外迫 切。而为 了弥补 社会 阅历 有限、 文坛资质不足 之劣势, 他们 就利用 自己 下过 乡、 有过民间生活的 亲身经 历之 优势, 向 历史 遗存 中找寻, 到地域文化 中打捞, 并通 过这些 来触 摸散 失在民间的文化之根。 西方文学思潮的大量涌进与借鉴, 渐渐使作家 们发现失去个 性后 的 自我 空 虚。郑 万隆 在 ∃我 的 根 %中说: 这些 !实验 ∀ , 有些在西方成功 了。那是 因为它是西方。而我的 根是 东方。 东方有 东方 的 [3] 文化。 李杭育也认为: 中 国的文 学总该有 点中 国的民 族 意 识 在 里 边, 这 个 说 法 返回 和 深入 民 族自 我 的方 式 对追随西方文学的潮流作出反拨, 并对世界各民族 文学向本土本族文化传统回归的趋势作出顺应, 在 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寻找民族之根, 对民族重新 认识, 建树一种东 方的新 人格、 新心态、 新精 神、 新 思维和审美体系。
“文化寻根”与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建构论文
“文化寻根”与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建构“文化寻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新认识。
在新时期小说中,“文化寻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理念,许多作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现,来建构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
一、“文化寻根”与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建构“文化寻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新认识。
在新时期小说中,“文化寻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理念,许多作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现,来建构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
在新时期小说中,“文化寻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现许多新时期小说作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现,来建构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红高粱”这一形象的再现,来表现中国农民的坚韧和勇敢;贾平凹的《废都》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废都”这一形象的再现,来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矛盾。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许多新时期小说作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来建构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
例如,余华的《活着》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着”这一观念的反思和批判,来表现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悲惨;苏童的《妻妾成群》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妻妾成群”这一观念的反思和批判,来表现中国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许多新时期小说作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建构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
例如,王安忆的《长恨歌》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恨歌”这一形象的传承和发展,来表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优雅;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马桥词典”这一形象的传承和发展,来表现中国乡村的文化特色。
二、结论“文化寻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新认识。
在新时期小说中,“文化寻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理念,许多作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现,来建构新时期小说的“民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化 寻根 ” 思 潮在 2 0世 纪 8 0年代 中期 的历 史 出场 , 一方 面有 以“ 文 化反 思 ” 取代“ 伤痕” 和“ 反思” 文 学 的“ 政治 反思 ” 无 法继 续推 进 的历史 意 义 ; 另一方面, 也是 2 O世 纪 8 0年 代 文坛 上 作 为作 家 群 体 中重
份认 同 , 也构成 了对 “ 自我” 和“ 群体 ” 真实“ 身份 ” 的遮蔽。
[ 关键词 ]文化 寻根 ; 知青记忆 ;身份建构 [ 中图分类号 ]I 2 0 7 . 4 2 [ 文献标 志码]A [ 文章 编号】1 0 0 4—1 7 1 0 ( 2 0 1 4 ) 0 l 一 0 0 4 3— 0 6
一
、
知青记忆 : 乡土认 同与游离
“ 我 们是 怎样 成 为现代 的 自己的?作 为 行动 者 , 我们并 不 能通 过我 们 看 待 自己的方 式来 呈 现 自我 , 而
只能通过我们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来表现我们 自己。我们取舍事物的方式本身 , 决定了我们是谁。 ” 对 于 “ 寻根派” 作家而言 , 他们是 以对乡土中国的书写在 2 0世纪 8 0 年代 的文坛上显影 的, 他们对待乡土世界 的情感方式也表现出“ 寻根派” 的群体记忆。如何确立“ 寻根 ” 群体在 8 0年代文坛上的身份 , 从他们的写 作资源 、 价值判断、 情感取 向, 可以看到这一具有“ 知青 ” 背景的乡土书写群体 的精神姿态和身份记忆。
要一支的“ 知青” 作家远离主流话语 , 走向乡村和民间 , 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 的权力 , 从而建构 自我身份 合法性的意义。“ 身份 的建构与每一社会 中的权力运作密切相关 , 因此绝不是一种纯学术 的随想 。 ”¨ 对 于大多数具有“ 红卫兵 ” 经历和“ 上山下乡” 的“ 知青” 生活经验 的“ 寻根 ” 作家来说 , 他们的写作也不可能 是一种纯文学的诉求 , 其背后的文化政治逻辑和身份认同与建构都具有超越单纯的文学写作 的意义。当 “ 文革” 成 为被 否定 的历 史 , 原来 的评 价机 制 和伦 理结 构 瓦解 , “ 知青 ” 的社 会 角 色本 身 已不再 能 提 供道 德 评价的基础和理解 自我的社会条件 , 寻找新的认同就成为这一写作群体和知识群体 的现实 问题 , 通过“ 寻 根” , 他们重构了“ 自 我” 的身份记忆和“ 群体” 的身份认 同。
史和现实 言说 的权 力 , 从而建构 了 自我 身份 的合 法性 。但是 , 个人 的乡土“ 记忆 ” 在提供 给“ 寻根派” 写作
资源 的同时 , 也使他们距离真实 的历史 渐行 渐远 。不管他们 是 以温情 的 目光重 建 自我 的“ 历史 ” 记忆 , 还 是 以精英姿态 彰显 自我的“ 启蒙 ” 情怀, 这种剥离 了“ 个体” 的真 实历史境 遇和 拒绝历 史承担 的群体 式身
4 3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1期
泊者 、 怀乡者、 启蒙者去回望乡土 , 他们对都市文明的厌倦 、 对故土家园的深切怀想 、 对 乡土蒙昧的深忧隐 痛, 都带有切身的、 生于斯长于斯的个体生命经验。他们对 乡土既怀念又痛恨 的心态在五 四时期是具有
普遍 性 的 , 他们 是 同时受 乡土 文 明滋养 和西 方现代 文 明影 响 的一 代人 , 因此 , 他 们 小说 中 的“ 乡土” 和“ 寻 根” 小 说 中“ 乡土 ” 也 就承 载 了不 同的意 义和 内涵 。在 “ 寻根” 小说 中, “ 乡土 ” 是 传 统 文化 的积淀 之 地 , 是 乡土 中 国的文 化精华 和 文化劣 根 的所在 地 , 是 指 向过 去 的文 化 原 乡。但 在 “ 五 四” 作 家那 里 , “ 乡土 ” 是 前
2 0 1 4年 1 月 第 3 2卷 第 1 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J o u r n a l o f Ha i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J a n . 2 0 1 4
视” 、 “ 发现” 和“ 寻找” 往往带有知识者的精英姿态和远离后 的怀 旧情怀。这和“ 五 四” 一代 的乡土作家有 根本 的不 同, 鲁迅 、 许钦文 、 王鲁彦 、 蹇先艾们是来 自乡土 , 作为乡土 中国的叛子逆 臣, 作为现代都市的漂
[ 收稿 日期 ]2 0 1 2—1 1 —1 3 [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后期 资助项 目( 1 1 F Z W0 5 4 ) ; 四川 省高等 学校 科研创 新 团队西南 民族大 学 团队
( 1 3 T D 0 0 5 9 ) ; 西 南 民族 大 学 学位 点建 设 项 目( 2 0 1 3 X WD—S 0 5 0 1 )
[ 作者简介 】吴雪丽( 1 9 7 5一) , 女, 河北灵寿 人 , 西南 民族 大 学文学 与新 闻传 播 学院副教授 , 博 士, 主要从 事 中 国现 当代文 学、 文化研 究。
“ 寻根 ” 作 家 几乎 都有 知青 身份 , 曾经有 过 “ 上 山下 乡” 的经 历 , 对 民 间生 活 有 一定 的 了解 和 自身 的生 命体 验 , 但他 们从 事 写作 时 , 已经离 开 乡村 回到 城 市 , “ 寻根 ” 其 实是 一 种 对过 往 生 活 的 回望 姿 态 , 是一 种 源 于“ 在地” 的苦难 、 挣 扎之 后 的文 学表 达 。“ 寻根 ” 作 家大 都生 于都 市 、 长 于都 市 , 只是 在生命 的历 程 中被 暂 时抛 出 了既定 的轨 道 , 而在农 村 被流 放 的经历 却成 了他们 以后从 事 文 学 写作 的 重要 资 源 。从 这 样 的视 野看 , 韩少功、 史 铁生 、 张 承志 、 阿城 等 的文学 书写 其 实都 是 以“ 他者” 的 目光 对 乡 土 的重 新 发现 , 这种“ 审
V o l _ 3 2 No .家 的 身份 建 构
吴 雪 丽
( 西南 民族 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 摘
要 】“ 知青” 作家经 由“ 文化寻根” , 远离了“ 政治反思 ” 的主流话语 , 走 向乡村 和民间 , 重获 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