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大气受热过程学案1

合集下载

学案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学案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例如图1.2-1-14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例如图1.2-1-15中C处风力大 于D处。
【例3】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2-1-16,回答(1)—(2)题。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始终垂直,在北半球向右 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3)摩擦力的方向:风向的反方向。
3.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4.判断风向 (1)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等压线比较平直的,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如E处);等压线弯曲的,在 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 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如F处)。 (2)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如果是近地面在水平 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偏转30°—45°。
(1)M和N两地天气比较,正确的是( ) ①M地比N地风力小 ②M地比N地风力大 ③M地比N地气流更暖湿 ④M地比N地气流更干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图中N地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D(2)D
本题考查等压线及风向、风速的判读。第(1)题, 从图中可知,M地的等压线比N地密集,故风力M地大于N地; 由经纬度可判断出,M地位于海洋上,所以M地比N地更暖湿。 第(2)题,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可知,N地风 向大致为东北风。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 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 布状况,其具体有以下应用:
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是从高 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如C处。 (4)低压槽: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从低气压延伸 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如D处。 (5)鞍部: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 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如G处。 2.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气压高 处指向气压低处。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一、引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内容,你们对大气受热过程有哪些了解?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吗?举例说明。

二、学习1.温度和热量的区别是什么?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颗粒运动的程度,是热能的度量;而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大气受热的方式有哪些?大气受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

3.辐射是如何实现能量传递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例如太阳辐射的热能通过空间传递到地球上。

4.传导是如何实现能量传递的?传导是通过物质内部颗粒之间的碰撞和传递进行能量传递的,例如我们手摸到热物体会感觉到热量的传递。

5.对流是如何实现能量传递的?对流是通过流体的流动进行能量传递的,例如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对流气流。

6.大气受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大气受热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射线的照射强度、地面的反射率、地理位置和海陆分布等。

7.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影响是什么?三、拓展1.辐射对大气受热的影响有哪些?辐射对大气受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太阳能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过程中。

2.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关于能量守恒的原理,你能够解释一下吗?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在各种方式之间转换,总能量保持不变。

3.大气受热过程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四、总结1.大气受热过程涉及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

2.大气受热过程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关于能量守恒的原理,能够解释各种能量转化的过程。

五、课后练习1.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一般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2.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海滨地区一般比内陆地区的温度要低?。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 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 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一、 知识梳理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 。

(一) 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段作用特点实例云层和较大尘埃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向四面八方散射平流层中_________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特点。

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

对流层中_________红外线(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的作用。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 后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产生 ,能量主要集中在 部分。

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 。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返大地:大气增温后,向外辐射能量,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地面,这部分称作 。

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________作用。

(三)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能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大气的 能使地面散热的速度放慢。

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缩小了气温 ,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 条件。

【案例探究】指出下列现象与大气的哪种作用形式有关。

1.2.霜冻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 )3.人造烟雾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 ( )4.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5.夏天白天阴天时气温较低 ( )6.冬天下雪的夜晚温度不太冷,晴朗的夜晚反而较冷 ( )7.回答下例序号代表的意义三、知识落实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2.新疆地区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C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A 、B 、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C 、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投射到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D、E、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F、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4.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C、D、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E、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5.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6.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CO2浓度高C、雨量充沛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7.下面是几处少数民族的对话,你认为哪个对()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指太阳的辐射能传递给大气层,使得大气层的温度升高的过程。

二、理论讲解1.太阳的辐射能2.大气的主要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微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氧气占21%。

3.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能的传递太阳的辐射能通过短波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紫外线)传递到地球的大气层上。

(2)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可见光和紫外线进入大气层后,部分被大气层吸收,部分被散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得大气层的上部升温,但不会使地面直接升温。

(3)地面的吸热和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变为热能,地面转化为长波辐射(红外辐射)向大气层散射。

(4)大气层的吸收和透射大气层吸收地面的红外辐射,气体分子会因此而振动增强,温度升高,然后通过气体自身的辐射向四周散射。

(5)温室效应大气层能够吸收并散射地表红外辐射,使得地球温度适宜,形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

三、案例分析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1.太阳的辐射能是如何传递至大气层和地面的?2.大气层是如何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能的?3.地面是如何吸收太阳辐射能的?4.大气层通过什么方式向外散射能量?5.温室效应是怎么形成的?四、讨论与总结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太阳的辐射能通过短波辐射传递至大气层和地面,大气层通过吸收和散射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能,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热能,然后将热能以长波辐射形式散射到大气层。

大气层通过自身的辐射向四周散射能量。

温室效应是大气层吸收和散射地表红外辐射,使得地球温度适宜的结果。

五、拓展延伸1.地球的温度是如何维持动态平衡的?2.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3.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六、课堂小结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的辐射能传递给大气层,大气层通过吸收和散射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能,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将热能散射到大气层,大气层通过自身的辐射向四周散射能量。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导学案1(学生版)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导学案1(学生版)

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导学案(学生版)学生用时160分钟 共2页 2013年11月28日编制:徐爱秋 审核: 方孝华[目标定位] 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

4.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 ⎩⎪⎨⎪⎧①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③______和反射、散射。

3.受热过程(1)大部分A ④______________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被加热,并以B ⑤______________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⑥______________。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⑦______________,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⑧______________。

2.热力环流的形成B A C热力环流图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⑬________________。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图示受力状况只受图中F⑭_________的影响受图中F1⑰__________与F2⑱______________的共同影响受图中F1⑳__________、F2○21______________和F3○22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风向垂直于⑮____________指向⑯________与等压线⑲__________(高空风)与等压线○23__________(近地面风)【问题思考】1.为什么晴朗的早晨反而比阴天的早晨气温更低一些?2.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3.议一议: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4.判断:地转偏向力能不能改变风速?探究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自主学习】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基本过程:
(1)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大部分到达并被地面和。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

3.最后结果: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将部分热量以的形式返还给地面,使地面热量损失减少。

【合作交流】
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青藏高原日温差大?
2我国北方秋末至春初在晴天夜晚多出现霜冻?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完成课本29页活动题。

【达标提升】
一、填空题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2大气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的作用。

3 近地面大气热量有补偿作用。

4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选择题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2.下列辐射中波长最短的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
3.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 )
A.空气中的水汽多B.太阳辐射弱C.地面辐射弱D.大气逆辐射弱
三、判断题
1、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来源。

()
2、大气的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
3、大气逆辐射与大气辐射是两种不同的辐射。

()
【课后反思】。

2.2.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案

2.2.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案

大气逆辐射2.2.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二、主要内容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具有选择性a. 臭氧选择性吸收 线b. 水汽、二氧化碳选择性吸收 线作用无选择性,具有反光镜的作用 云层厚、云量大,反射 ,气温 ;云层薄,云量少,反射 ,气温 。

作用 具有选择性蓝色光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晴朗天空呈蓝色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图示(极少)(极少)地面吸收 主要热源大气选择性少量吸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宇宙空间大气的主要热源(2)两个来源①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3)两大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________________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有补偿作用。

(4)活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提示:对比地球和月球大气的差异,大气在白天和夜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问题研究探究一:作为环保工作者,你如何向公众解释,CO2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探究二:作为气象工作者,请你向大家解释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这一现象?材料三:秋冬时节出现的霜冻,常常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农民伯伯在霜冻来临前点燃,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等物质,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

这种防止冻害的方法就是熏烟法。

探究三:作为一位果农,你如何向同行解释熏烟法的原理?探究四:作为一个地理老师,你如何向大家解释冬半年,晴天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三、课后练习读图,完成1~2题。

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增强②C.减弱③ D.增强④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三篇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三篇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三篇大气受热过程教案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前部,主要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能量的传递流动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效应。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呼应,又对后面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天气和气候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铺垫的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能量传递过程,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所呈现的资源非常少,只有两段文字和一幅图。

仅用教材的资源学生很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要合理补充。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对于高一同学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且专业名词较多(如地面反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不宜以平白直叙讲解的方式来教授。

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分别图示讲解,这样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

又由于本节内容主要是比较抽象的空间能量传递的过程,所以用图示法和演示法来教授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高一同学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可以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方式来解释引导。

如可以讲太阳、地球、大气比作小人,将能量的传递和吸收比作吃饭获得能量。

另外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同学们对于新知识“看的着”、“摸得到”。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能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学生能说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之间的关系,明确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3)学生能够利用本节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受热示意图等图表进行识图和绘图,培养学生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拟人、比喻等形象生动的讲解法,学生能从新的角度对地理事物进行从新认识和体会。

(3)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问题探究式导学案——大气的受热过程 (1)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问题探究式导学案——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内涵。

2.能够阐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且可以使用简洁正确的语言解释相关现象。

3.能够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课前预习案】1.画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理解大气受热的三个过程和两种作用。

2.为什么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课上学习案】探究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多云的白天较晴朗的白天气温低,请解释其原因?2.白天,教室没有太阳照射也是明亮的,请解释其原因。

探究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随着矿物能源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增多,是如何使全球变暖的?2.读课本29页图2.2“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分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的原因。

探究三:大气热力作用(受热过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2022年5月12日倒春寒侵袭河套大地,河套区农民利用烟雾防霜冻,请解释其原理。

2.河套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或种植花卉,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是什么?【课后固学案】草莓是一种酸甜多汗的水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水果,现在很流行采法体验式旅游游观光,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大棚栽种草莓,这样既可以种植销售也能方便游客观光。

上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为临河区浩彤产业园内某草莓园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草莓大棚的顶棚覆盖的是无色透明的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类似于()A.增强④过程B.减弱③过程C.减弱②过程D.增强②过程2.在草莓垄上贴地铺设黑色塑料薄膜可以()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D.提高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知识框架】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高度的上升①、③两处气温都是下降的;②处气温是上
)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汽车排放的尾气是产生烟雾的物质来源;逆温的存在象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低洼的地形不利于气流的扩散,高空的风对污染物的稀释)商业区和居民区是汽车尾气的主要发生地,近郊工业区是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地,逆温的存在使污染物不易被扩散,且近郊工业区又处商业区、居民区的
②,②处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

(填代号)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后和日出前仍有一段时间天空是明亮的②夏天天空多。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知识目标——理解大气的热力过程,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能力目标——培养读图、析图、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某些大气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探求的精神,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学法指导:探究合作学习、图表分析法
一、探究合作学习:
1、讨论并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⑴近些年来,南极部分地区羊患上白内障,而且出现很多盲鱼,人们的皮肤也很容易被晒得通红,究竟是什么原因?
⑵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
⑶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黄绿三种颜色?
⑷晴天为什么比阴天“晒”?
3、看图,讨论并思考:
①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什么?
②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巩固与练习:
1、下图中几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2、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序号所表示的作用过程是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_,热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_____。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考纲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知识导读】一、太阳辐射光谱:依据波长不同可分为红外线(属长波辐射,波长大于0.78微米)可见光(属短波辐射,波长在0.4-0.78微米之间,依波长由长到短又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线(属短波辐射,波长小于0.4微米)。

放射能力最大的在可见光部分。

发热体温度越高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所以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为主,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误区警示】(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差,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面,大气的削弱作用主要有云层和大颗粒尘埃对太阳光的反射,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以及二氧化碳、水汽等温室气体对红外线的吸收。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并非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太阳辐射大部分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太阳辐射在一天中的12点达到最强,地面辐射在一天中13点达到最强,大气辐射在一天中的14点达到最强。

(4)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晚上存在。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

大气逆辐射不一定射向地面,只要没有散逸到宇宙空间,保留在大气中的辐射都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强也就是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知识拓展】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也就是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快速下降→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阴天反之。

③下垫面性质:海洋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陆地反之。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案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学时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标要求】运用图标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实例,了解大气的热源。

2、运用示意图,说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学会简要绘制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难点:大气的保温作用。

【学习过程与体验】活动一:读书、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的三种形式(阅读教材P2图文)(1)连线:将下面相关内容连线。

削弱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作用特点吸收作用 A臭氧吸收红外线B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紫外线反射作用 C空气分子、细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返回宇宙空间散射作用 D云层、较大颗粒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改变方向(2)填空:将上小题中字母ABCD填入下图中的合适位置。

活动二:动手在下图中绘出大气的保温过程。

(阅读教材P3图文)【资料】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将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臭氧层,紫外线等有害射线就会长驱直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将面临威胁和毁灭。

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空气中也没有水汽,就不会成云致雨;地球上没有水,那将是遍地的沙漠。

如果没有空气的反射、折射和吸收,太阳一出来就会像划火柴一样突然明亮起来,将以刺眼的光炙烤着大地。

而日落时又如灯光突然熄灭而变得黑暗,地球温度会变得异常寒冷,使人无法承受。

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那么宇宙物体不会由于摩擦生热而自燃,地球受撞击频率加大,一些流星就会撞击地球,在地球上也不可能生活。

……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案1: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学案1: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学习目标定位] 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①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②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A ③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B ④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

4.意义⎩⎪⎨⎪⎧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⑤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思维活动1.“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答案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

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⑥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1)冷热状况:M⑦受热,N⑧冷却。

(2)气压高低:A⑨低压,B⑩高压,C⑪低压,D⑫高压,E⑬低压,F⑭高压。

思维活动2.为什么城市上空降水比郊区多一些?试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

答案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受热上升,易成云致雨。

探究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探究活动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的受热进程导学案(含答案)

大气的受热进程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发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进程【学习目标】1.依照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进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进程原理,分析说明一些现象的成因。

【预备知识】(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左图,其读图方式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层、层、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人类的关系最为紧密的层,也确实是咱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最全然的能量来源是。

2.大气的受热进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份抵达,吸收热量并产生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份又被吸收并增温。

最骨干的进程为:太阳热量→热量→热量3.太阳辐射是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关于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因此说,是近地面大气的要紧、直接的热源。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份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称为,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作用。

【课堂探讨】1.运用大气受热进程的原理,说明以下现象的成因。

(1)同一地址,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什么缘故?(2)同一地址,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如何?什么缘故?(3)月球上没有大气,据此分析:与地球相较,它的表面白天温度高的缘故是?晚上温度低的缘故又是?2.填图分析大气受热进程(1)读右图,把A、B、C、D别离代表的进程填在图中。

(备选答案:大气的反射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读右以下图:a.图中左、中、右三个部份,所代表的辐射类型依次是太阳辐射、辐射、辐射。

b.将如下现象和其在图中的序号对应起来: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反馈练习】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若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缘故是 (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学习目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

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同,具体表现如下:代号削弱作用成因或特性a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④________的作用b散射作用大气中的⑤__________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c吸收作用具有⑥______性:⑦______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⑧________2.影响: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⑨______。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地暖大气:上图中d为⑩__________,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______和二氧化碳吸收。

所以,?______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暖大地:上图中e为?____________,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影响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2.各国交通部门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a.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散射有关b.与大气逆辐射有关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有关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有关考查点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4.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c.大气逆辐射减弱d.地面辐射增强方法技巧练方法一图示法理解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a、b两地海拔高度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2015/10/21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真正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自主学习】
一、大气圈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水汽和____________。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______: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一切生物维持____________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调节____________。

(4)_______: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及______的差异。

2、分层:如图A层是______, B层是______,C层是______。

1.能量来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_______

(1)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________ (
2)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_________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增温:地面吸收辐射
大气增温:大气吸收辐射
大气保温:大气把热量还给地面【我的疑惑】
【课堂互动探究】
1、人类活动会对大气成分造成哪些影响?(什么物质会增多或减少?分析原因及危害)
2、对流层的气温为什么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又为什么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热源)
【拓展延伸】:高、中、低纬度的对流层厚度是否相同?(提示:温度越高,对流就越_______,那么对流层的厚度也就越____)
3、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原理,探究下列现象的成因:





(1)、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2)、“高处不胜寒”
(3)、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4)、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摄氏度,夜晚则降到-183摄氏度。

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

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这是为什么?
【归纳总结】
【达标训练】见同步练习册P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