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

合集下载

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者:胡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5期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他的唯物史观无法分割,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支持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唯物史观也在劳动价值论的充实下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关系一、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性意义唯物史观首先是“唯物”的,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因,所以我们研究价值的内涵不应该只从商品这个客体的角度来看,而应该将商品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背景挖掘出来,从整体上来考虑。

马克思说:“从整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就可以得出结论:‘作为这个过程的真正产品,应考察的不只是商品(尤其不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产品);也不只是剩余价值,虽然剩余价值是结果,它表现为整个生产过程的目的并决定着这个过程的性质...’换言之,是再生产(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使之永存。

”马克思从劳动二重性到商品二因素的分析展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唯物史观在劳动价值论中的体现。

马克思通过对价值问题的论述,以及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含义是出现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是相应的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这些被赋予特定含义的范畴,如作为商品的物品、作为货币的贵金属等,“只有在承载了特定的生产关系之后,才获得了‘经济’的意义。

”马克思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对价值问题的洞见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

在价值的增值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不仅与资本增值有关,而且与人的存在相关。

社会是作为人的价值性活动的产物而存在,社会其本质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

人是社会的主体,因而它才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殊属性,服从于社会历史的特殊的价值规律。

这种符合价值规律的社会发展历程,首先生产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财富,这也被称作是生产力的发展;然后,社会关系的发展也是社会中现实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人们的关系也是通过生产劳动而建立的各种联系,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调整。

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__省略_马克思_资本论_及其创作过程为例_张雷声

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__省略_马克思_资本论_及其创作过程为例_张雷声
·2·
对立的、在矛盾中斗争,而矛盾的解决或扬弃就在 于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不断的斗争会综 合产生出新的经济范畴。这些经济范畴的不断产 生和累积就产生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蒲鲁东 认为,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保留经济范畴的好的 方面,消灭坏的方面。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蒲鲁东 制造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种对黑格 尔哲 学 的 浅 薄 理 解,注 定 了 蒲 鲁 东 的 政 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只能是经济范畴在他头脑中的主观排列。
·1·
态”[1]544。“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 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 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 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 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 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 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 生的过程。”[1]5441846 年 5 月,马克思恩格斯完成 了《德意志 意 识 形 态 》的 写 作,在 这 一 著 作 中,他 们通过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批判和清算,系统地阐 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并论证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了生产方式在 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对唯物史观 作了初步 概 括。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中 关 于 唯 物 史观的论点,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关于 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视野,从而使唯物 史观成为他深入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摘 要: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在《资本 论》创作过程中,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唯物史观与经济范畴特性的辩证统一; 在《资本 论》的理论内容叙述中,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唯物史观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运动的逻 辑关联; 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唯物史观与经济范畴辩 证转化的整体关照。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不仅反映了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应用,而 且也说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对唯物史观科学性的印证,更重要的是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物史观与剩余 价值理论的结合之上的。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也是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把自己的一定量的体力、精神力和时间耗费掉,从而产生了价值。

但是,劳动者售卖自己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却远远低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所在。

剩余价值学说首先表现在对商品价值的解析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值来自于其中蕴含的劳动量,即劳动价值。

一定量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售卖自己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的基础。

这其中的原因是劳动力也是商品之一,具有交换价值,且通常以雇佣形式出售。

但问题在于,劳动力作为商品被售卖时,其价值无法等量地转化为雇主获取的商品价值。

这就是因为雇主所购买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价值,还包括劳动力的使用权。

而这使用权,是以支配、控制和剥削劳动者为前提的。

因此,雇主所获取的剩余价值部分,就是在控制、支配和剥削劳动者的过程中获得的。

这种剥削形式,是历史上从奴隶主管到封建剥削、以至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

在商品生产方式下,资本家控制了劳动工具和规模,有意识地达成对劳动力的支配和剥削,从而获取所谓的“利润”。

利润是售价减去资本的再生产费用后,剩余所得。

这种剩余,实际是雇主掌握、占有、支配和“占用”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力的过剩部分,正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学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对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的解析。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和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化和积累。

它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表现。

剥削和压榨劳动者的行为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的加剧,从而也推进了劳动者对剩余价值与生产力中的较低地位的历史斗争。

在剩余价值学说的视角下,看待劳动就成为了一种消除剩余价值的进步行动,从而推动了阶级斗争的高发期,实现了消除压榨与剥削的社会革命终极目的。

剩余价值学说的登场,也从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化和人民需求的提升。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走向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鲁品越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7页)这两个发现完全不可分离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今天的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的这两大发现被人为地分离开来:唯物史观被归结到哲学,剩余价值学说被归入政治经济学。

二者关系似乎是: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具体应用,而唯物史观却不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由此被理解为三个不同部分的组合: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只是在讲阶级产生的条件时提到剩余劳动,后来很快就把它放置一边,到了资本主义又突然重提剩余价值,然而讲到社会主义社会时,又刻意回避。

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若隐若现,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

于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只是对马克思那段经典表述简单扩充,这是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的最根本的缺陷。

实际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只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的方法论骨架。

而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则是这一方法论的分析对象,是唯物史观的血肉。

一旦我们把剩余劳动作为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本范畴,将会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哲学画卷,由此构成的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自然地被融入到这个理论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

本文是沿着这一理论建构路径的所做的初步尝试的理论提纲。

一、剩余劳动的社会历史功能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看成人类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中的发展史,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仅仅停留于这种一般性认识,并不能把握历史过程中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的伟大正在于把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概念推广到人类历史领域,将人类劳动分解为两个层次,这就是“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标题: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解读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论述了劳动作为人类存在和生存的本质,劳动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关系,以及劳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综合影响。

通过对劳动概念的剖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拓展了对劳动的深度认识,并对今日社会的劳动状态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社会发展一、引言:劳动与人类存在的本质连结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深刻认识到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深远意义。

二、劳动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关系1.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基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一直是支撑社会运转的核心力量。

劳动是物质生活与社会变迁的桥梁,劳动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社会制度的演进。

2. 劳动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转化与再生产劳动演进并非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在社会形态变革中发生着转化和再生产的过程。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劳动被压迫和配置,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成为雇佣劳动者,面临新的剥削形式。

三、劳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综合影响1. 劳动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

劳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推动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并决定着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 劳动在政治领域的制约与争夺劳动关系、劳动价值和劳动条件直接影响着社会权力的分配和政治运行,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3. 劳动在文化领域的表达和认同文化是劳动的产物和表达形式,劳动决定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分工和社会身份的形成。

劳动与文化密切相连,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和技能,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社会文化。

四、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和反思劳动作为人类存在和生存的本质,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与我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完全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于是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发展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制度是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雇佣劳动制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有两点: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都是商品,尤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因此商品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

这使资本主义成为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新制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紧密结合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生产资料属于少数人,劳动力属于大多数人,是通过雇佣劳动把二者结合起来的。

从历史看,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获得解放,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然而,正像真理也是相对的一样,今天来看,劳动价值论仍是不完善的,这是我们今天在坚持它的同时,又要深化对其讨论的原因所在。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

它的发现使以往的全部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也为马克思建立系统的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运动规律奠定了基础。

剩余价值本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作为商品价值构成。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渗透着鲜明的价值立场,这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含义层面,而且体现在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动力来源和生产方法等微观逻辑层面。

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是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对于当代世界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劳动概念是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他的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哲学理论之中。

而唯物史观则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是他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把握。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入手,探讨其对当代世界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马克思的劳动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改造自然、生产各种生活资料,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手段,更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和社会存在的根基。

劳动是人类同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通过劳动,人类才能够改变自然、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中,他强调了劳动对于人的意义和作用。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口真正独立而不依赖任何其他人创造的东西。

劳动是人类根本的创造和生产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自由自在的行为,是使用物质和利用物质的特殊行为形式。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基础。

劳动是社会劳动,是人民群众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因此劳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还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整个社会性的表现。

劳动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劳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最初的原始劳动到现代的社会分工,劳动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还强调了劳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手段,更是人类创造和更新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创造出各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解析马克思由“反思哲学”进入“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劳动”内涵之一:物质决定意识——“劳动”是理性活动,但非认知。

马克思还是主体哲学,且其“实践概念”是劳动,即生产范式。

“劳动”内涵之二:劳动具有生产美学内涵,是自我实现——劳动是审美实践。

马克思的确有此意图:劳动是审美的根本,是人的自我实现,这里的劳动不是异化劳动,而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自足劳动,是指人是他的劳动主体,劳动为满足自我需要,此劳动作为其本质力量的肯定。

但是马克思这里有概念矛盾:一方面,自我实现是在个体劳动的情形之下,而非类的生产劳动;另一方面,研究整个社会时,又讲的是类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本人也在这两者间摇摆不清,所以使劳动本身既是目的性行为的劳动,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行为。

马克思的“劳动”内涵之三:劳动包含伦理价值——劳动是道德实践因素。

马克思用“道德价值因素”的遣词,以指劳动者与社会的关系、与管理者、资本家的关系。

劳动是被强迫的、异化的,来自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异化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关系被外在力量制约,分离出去。

马克思区分出两类实践——自我实现和异化劳动。

类的劳动作为整体社会的部分,人和劳动分裂,人被变成手段,本质力量异化,这就隐含一种对人和人之间平等关系的要求:劳动者出于自愿劳动,此即道德性。

哈贝马斯梳理马克思的困境时指出:类的集体自我实现,无法说清个体实现内在目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劳动概念涵盖劳动目的领域、道德领域和审美领域。

道德是主体间性的,劳动是主客体之间的,这中间存在矛盾。

我曾在《实践哲学遮蔽了什么》(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一文来说明其中一个方面:“劳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上升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上升为人类”;“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上升为群体和个体或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劳动生产的目的合理性上升为为一切奠基并最终支持一切价值合理性的生产力的解放”。

如此,“劳动”从具体劳动上升为社会劳动或“类”的劳动总体——“生产”膨胀。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朱丽卉*【内容提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环节的剖析,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提供了充分的现实证据,论证了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首要目的就是占有价值并尽可能多地占有剩余价值。

在这种寻求价值增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中劳动时间和劳动量的减少,使一般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不断降低利润率的生产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调和的主要矛盾。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冲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阻碍,进而终结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关键词】劳动劳动时间价值剩余价值唯物史观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在不断丰富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到了《资本论》时期,他们更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不断地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资料的论证,并揭示了历史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趋势等问题。

在《资本论》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阐述,也是通过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断论证展开的。

无论是论证劳动产生价值还*朱丽卉,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综合实验室主任。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是剩余劳动产生剩余价值,其实都是在微观层面为唯物史观的结构提供支撑。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价值还是剩余价值都是通过劳动,即活劳动的耗费创造出来的。

一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但是劳动缘何能创造价值?马克思通过“20码麻布=一件上衣”这个著名的公式,在提出劳动的二重性的基础上,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超越。

价值并不是天然出现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中的,而是在私有制社会,个人只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但这些劳动产品一方面在满足单方面的需求时有剩余,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其自身的所有物质需求,因此就必须将个人的劳动产品与他人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

20码麻布和一件上衣正是不同的私人劳动所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并且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恒定的交换比例。

浅谈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及含义

浅谈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及含义

浅谈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及含义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是指他在社会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两种关于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
系的不同观点。

这两种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

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指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决定的观点。

恩格斯
认为,人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的进步是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实现的。

他认为,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

在原始社会中,个体劳动是
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力较低,社会结构是以氏族和家族为基础的。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来获取利润,经济关系变得非常复杂。

恩格斯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指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一种经济理论。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力
价值减去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后剩下的价值。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
创造了所有的价值,而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来获取超过其支付的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导
致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和经济不平等。

这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对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提醒
我们,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改变生产方式,才能实现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资本主义社会
中劳动者受到剥削的现实,促使人们反思和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中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早期人类的打猎采集,到
现代高科技产业,劳动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宗教
和哲学观念里,劳动往往被视为苦差事,但到了19世纪,唯物史观的
出现改变了这种认识,并把它定义为“社会变革的历史推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就是劳动,劳动力是社会发展的
本质动力,它提供了物质财富和能源的基础。

劳动的发展和社会的发
展是一脉相承的,只有不断的劳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扩大人类领
域的覆盖面,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也指出,积极的劳动精神也产生积极的社会变革,劳动不仅是产生财富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支柱。

劳动能
产生利益,同时又能引发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构建一个自由社会。

他提出了“劳动本身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的观点,认为劳动本身不仅可以改善物质生活,还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和
智力发展,提高人的自我价值。

另外,在社会只有有效的劳动,经济、科技才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会得到调整,新的文化模式也能在其中得以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劳动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唯物史观比以往更突出地反映了劳动的重要性,它强调了劳动不仅是一种经济基础,更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推动力,劳动的崇高地位毋庸置疑,是否能够善用劳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简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简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简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19世纪的前期,在德国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探
究中,形成了一个深入精扎的体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唯物史观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以近代政治学和宗教学为主的历史学说层面上
的研究思路,以及宗教学习者对事物发展溯洄的叙述解读方式,将历史发展进程由一个唯
心主义的神秘主义思想变为一个自然而然的,有自己的自然规律和历史趋势性,也将人类
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推向了一个分析性和客观性的理解框架里。

其次,剩余价值学说更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发展历史的论述深度拓展,它将历
史的发展推向了整个物质社会的发展的历史,指出了以前历史叙述所忽视的剩余价值在历
史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难以忽视的重要因素,即劳动生产所产生劳动价值产生的剩余价值,
分析物质劳动历史发展形式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社会理论提供了一个能够量化和进行宣叙
的理论平台,使得以上唯物史观的解读,有了一个具体、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

此外,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道德、政治和社会的理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纠
正了古典的先以物论的言行,逐层释放出社会意识形态在外部客观存在条件下的动乱现象,并由此提出了许多社会上的科学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撤销了教条性的宗教观念,打破了人
们认知上的狭隘束缚。

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建立了一个客观的理论解释框架,它将物质性劳动的
必要性及其产生的剩余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传承了一种多方面的历史叙述解读视角,
为后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深远地影响了纵深地理论叙说模式,使社会理
论的思维变得更加的客观性、成熟性和持久性。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及意义当然,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概念其实有点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调料,调得好,味道鲜美,调不好,那就味同嚼蜡了。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唯物史观,这个词听上去有点高深,其实它就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不是靠神仙或者一些抽象的理念,而是靠我们这些普通人,靠我们的劳动和实践。

你看,历史就像一条河流,它的流向是由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来决定的,真是“人定胜天”的活例子。

1. 唯物史观的核心1.1 劳动的重要性说到劳动,大家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可是个老生常谈。

但唯物史观更强调,劳动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日复一日辛勤工作的劳动者,社会还能发展得这么快吗?不可能的!所以,劳动者才是历史的真正主角。

1.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再来聊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简单来说,经济基础就像是房子的地基,稳固了,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才能高高在上。

可要是基础不牢,那上面的东西迟早得倒。

比如现在社会上各种现象,背后往往都有经济因素在作怪。

这就好比你吃了不新鲜的东西,肚子不舒服,最后得罪的可不仅仅是你自己。

2. 剩余价值学说的精彩2.1 什么是剩余价值接下来,我们聊聊剩余价值学说。

这可是一颗“炸弹”,一旦你理解了,就能颠覆对资本主义的认知。

剩余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他们拿到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就像你在商场里看到的打折商品,明明成本不高,但商家却赚得盆满钵满,这背后就是剩余价值的魔力。

2.2 剩余价值与剥削这还不止,剩余价值还引出了剥削这个词。

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总是被迫接受低工资,而企业主则通过剥削获得更高的利润。

就好像你请朋友帮忙,结果他只给你了一杯水,你却给他干了十件事,真是让人心里不平衡。

但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里屡见不鲜。

3. 这两个理论的意义3.1 理论对现实的指导那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首先,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所隐藏的剥削机制。

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在雇佣工人的生产过程中所剥削得到的超过支付给工人工资的价值。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利益冲突。

资本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利润,在雇佣工人的生产过程中剥削工人,让工人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超过工人所得的工资,从而获取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的机制导致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最终会导致社会的阶级斗争。

其次,剩余价值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也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因为资本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利润率,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压缩工人的工资,降低商品价格等。

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市场的疲软,最终造成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因此,只有通过限制资本家的剥削行为,才能有效地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

最后,剩余价值学说也对于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工业发达地区的垄断资本家通过强化对于资源贫瘠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状态不仅具有经济上的因素,也具有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强调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迈向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的目标。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本质特点。

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制度形式。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及其未来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变革的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各个历史时期相继出现的社会制度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旧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必须被新的制度替代。

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

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

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
唯物史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中的一种历史观,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导致的。

以下是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
启示来源:
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观点。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对唯物史观进行深刻阐述和系统化的思想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的贡献:
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他自己的唯物史观。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变革,而这种变革导致了社会制度的更替和阶级斗争的发生。

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文化等),并且社会制度的崩溃和变革在历史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实践检验和演变: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实践的检验,唯物史观也在不断演变。

特别是在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对唯物史观的解释和应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调整和转变。

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影响:
唯物史观在20世纪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科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理论界,唯物史观成为了解释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框架之一。

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受到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社会实践和思想家们的影响。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历史理论,强调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规律,为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

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

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1.引言1.1 概述概述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是指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下对劳动的态度和理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劳动观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社会矛盾、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原理和劳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劳动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劳动与生产力的关系、劳动的社会化以及劳动的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为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未来发展,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观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体系,它对劳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本文将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系统剖析,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并为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描述和概括,并给读者以清晰的导读。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例子: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全面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原理、劳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

引言部分首先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给出了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要素。

正文部分由两个部分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劳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劳动理论的哲学性质与经济学澄清

剩余劳动理论的哲学性质与经济学澄清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假如跳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显白内容”, 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理论线索,即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症结并未对私有财产的本质加以 反思。据前所述,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理论起点是工人的工资分析,并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论有五大“矛盾”。其一,经 济预设与现实实践的矛盾。经济预设决定着工人应该获得劳动的全部产品,而现实 中只获得工资(必要劳动)部分。这个矛盾是破解古典经济学症结的理论核心,即 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价值不归劳动所有。其二,劳动与资本矛盾的初始表述。亚 当·斯密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但现实是劳动者不能占有资本,反而受资本的 控制,劳动与资本分离。其三,动态财产与静态财产的矛盾。劳动是增值自然产品 的唯一内容,劳动应该表述为人的能动的财产(动态财产),但受到静态财产(如 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的财产)的控制。其四,劳动与市场的矛盾。劳动具有稳定的 市场价格,但受到市场的冲击,原因在于劳动受到市场交易、资本积累与分工等影 响,变成了生产的机器,服从于市场调节。其五,工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斯 密认为私人利益的追求可以提高与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但是社会利益与工人利益 相对立。由此,马克思认为,五大矛盾是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前提错误的基础上, 将私有财产未加审视地作为理论前提。
剩余劳动理论的哲学性质与经济学澄清
周露平 吴岩。
【摘要】剩余劳动概念一直未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是被高度遮蔽却又重要 的哲学概念,它关系“唯物史观”走向“资本论”之可能。剩余劳动I的哲学性 质是异化劳动,其社会样态是私有财产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建了唯 物史观内容。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必须要对话政治经济学,进行剩余劳动 Ⅱ的经济学论证,完成《资本论》及手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任务。从异化劳动理 论至唯物史观,再到《资本论》,贯穿着以剩余劳动为内容的理论中轴,它是解读 马克思早期与后期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超越传统教科书的理论重心。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引言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核心理论,它们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本质,而唯物史观则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本文将分别探讨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意义,并阐述它们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一、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深刻剖析,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实质和机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工资,而资本家则占有和控制着生产资料。

资本家通过支付工资的方式获取到劳动者的劳动力,而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获得的工资。

这种价值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它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根源。

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公平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劳动力的价值被剥削,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剩余价值学说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它不仅剥夺了劳动者应有的权益,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矛盾的激化。

因此,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和寻求更公正的社会制度。

二、唯物史观的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核心理论,它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驱动的。

唯物史观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历史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们能够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为社会变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唯物史观的意义还在于帮助我们认识到经济领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唯物史观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才能够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史观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劳动观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劳动观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劳动观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一、引言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劳动观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劳动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演进。

二、原始社会的劳动观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观主要表现为劳动的自然性和劳动的共同性。

原始人类通过狩猎、采集等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和资源,他们的劳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私有财产的概念。

劳动是一种共同的行为,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劳动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三、奴隶社会的劳动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奴隶制社会的劳动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奴隶社会中,奴隶成为主人的财产,被迫从事劳动,主人依靠奴隶的劳动获得财富和权力。

劳动开始被视为一种剥削的手段,奴隶被剥夺了自由和人格尊严。

四、封建社会的劳动观封建社会中,劳动观表现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

农民通过耕种土地,手工业者通过手艺和工匠技术为封建主提供物质财富。

劳动被视为一种义务和责任,农民和手工业者被束缚在封建体系下,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观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使劳动观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资本主义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工资。

劳动者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获取利润。

劳动者的劳动被视为一种商品化的行为,劳动力成为资本家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手段。

六、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观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观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劳动的结果由劳动者自己享有。

劳动被视为一种创造和贡献,劳动者通过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也从社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七、结语劳动观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揭示了劳动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演进。

劳动观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的历史哲学,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

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上,中国政府宣布自己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断言初级阶段至少一百年。

)。

其主要方面的内容有: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走向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鲁品越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7页)这两个发现完全不可分离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今天的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的这两大发现被人为地分离开来:唯物史观被归结到哲学,剩余价值学说被归入政治经济学。

二者关系似乎是: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具体应用,而唯物史观却不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由此被理解为三个不同部分的组合: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只是在讲阶级产生的条件时提到剩余劳动,后来很快就把它放置一边,到了资本主义又突然重提剩余价值,然而讲到社会主义社会时,又刻意回避。

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若隐若现,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

于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只是对马克思那段经典表述简单扩充,这是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的最根本的缺陷。

实际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只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的方法论骨架。

而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则是这一方法论的分析对象,是唯物史观的血肉。

一旦我们把剩余劳动作为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本范畴,将会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哲学画卷,由此构成的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自然地被融入到这个理论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

本文是沿着这一理论建构路径的所做的初步尝试的理论提纲。

一、剩余劳动的社会历史功能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看成人类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中的发展史,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仅仅停留于这种一般性认识,并不能把握历史过程中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的伟大正在于把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概念推广到人类历史领域,将人类劳动分解为两个层次,这就是“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他说:“在任何社会生产(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鲁人的较多是人为发展的共产主义)中,总是能够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在这里我们撇开用于生产消费的部分不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92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通过市场结清之后而实现为剩余价值,它是剩余劳动的特殊形式。

马克思之所以对人类劳动作如此区分,是因为这两种劳动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功能,遵循着不同性质的客观规律,实现着人类所追求的不同的价值目的。

简单地说,“必要劳动”是满足人类生存所必需产品的劳动,其功能是维系作为生物物种的人类的生存与繁衍。

如果人类劳动仅仅是必要劳动,那么人类将完全处于自然界力量的支配之下:首先是处于人类自身的生理本能的支配之下,它决定人们生产什么;同时也处于劳动过程及其技术体系的自然规律的支配之下,它们决定如何生产。

这时人类虽然能够制造工具,生活于某种社会组织之中,但仍然没有真正从动物界脱离出来,因为这种劳动实质上是人类在物种的生存竞争中所特有的“生物性状”,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仍然是动物群体中的自然关系,它们的功能都仅仅是使人类能够在“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中维系自身物种的生存。

因此此时的“人类”仍然与其他动物一样,完全处于“生存斗争”生物进化过程中。

只有超越了必要劳动之后,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开始进行“人的生产”。

马克思曾经对比过“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

他说,“诚然,动物也生产。

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按照马克思的这种区分,那种“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以维系生存和繁衍为目标的“必要劳动”,仍然是“动物的生产”。

而“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的剩余劳动,使人从动物世界中真正提升出来,真正成为人:因为它使人类不再仅仅“生产自身”,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由此来创造和表现自身的本质力量,使世界成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正是有了剩余劳动,人类才创造了各种超越生存目的的劳动——艺术性劳动,创造了各种剩余劳动结晶——音乐、绘画、宗教、神话、哲学等等文化产品。

由此产生了人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剩余劳动是人类从自然界的支配下获得的自由,人类通过它来建构和展示自身无限丰富的人性,按照美的规律来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另一根本区别,在于它产生了一种新的支配人类的力量——社会关系力量。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实际上,由必要劳动生成的是人们的自然关系,而由剩余劳动生成的才是真正的社会关系。

因为剩余劳动只要一出现,便会陷入各种社会力量对它的支配权的争夺之中,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冲突和合作,产生了人们之间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构,产生了体现这些社会关系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如等级制度、市场制度、平均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等等,它们反过来支配人们的劳动。

于是,剩余劳动作为从自然界那里获得的自由,又在人们对它的争夺过程中,转化为一种支配人的社会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自身所特有的规律,从而使人类历史成为按照不同于自然规律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如果说在必要劳动领域,人们处于自然界的必然王国的支配之下,那么作为人类在剩余劳动领域,则被由其自己构筑的新的客观力量——客观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规律所支配。

这才是人的真正的社会性,它不同于动物之间依靠自然关系结成的群体性。

因此,正是剩余劳动的发展生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要揭示这个历史进程的根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搞清楚下面的问题:一是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所追求的总的价值目标,历史发展的总方向;二是实现这一历史发展总方向的充满矛盾的历史进程——人类在各种社会结构中的矛盾中追求解放的历程。

而剩余劳动的发展则是贯穿于这两大问题之中的主线。

二、剩余劳动与人类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历史发展有没有总的价值目标、总的方向?如果有,这个总的方向是什么?从剩余劳动的角度可以回答这个历史之谜。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虽然个人与各个集团的目的多种多样,甚至相互对抗,然而都是这一根本目的在复杂的历史情境中的折射或“反射”,最终必将服从于这一根本目的。

于是,这一根本目的引导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引导人类进行必要劳动以实现生存,然而最重要的是引导人类进行剩余劳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它具体地表现两种价值目标:这就是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

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先进的生产力。

这是人类追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

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生产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能力。

而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剩余劳动的发展:其一是看它提供剩余劳动的能力,其决定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劳动生产率越高,必要劳动花费的时间便越短,对资源开发利用越广泛和越节约,能够提供的剩余劳动便越多,因而越能提供实现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把“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称为“自由王国”,指出“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7页)其二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的基础上,“剩余劳动形态”及其产品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的发展程度。

总而言之,社会能够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质量与种类,集中地表现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以剩余劳动的发展来看待生产力的发展,将会使我们的生产力观念发生重大变革。

与必要劳动不同,剩余劳动的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肉体的直接需要”,而是越来越趋向于满足人们求知求美等精神生活需要,于是精神生产在剩余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精神生产的成果,有的是物质产品的附加品,例如住宅的装修,食品的“色香味”,各种商品的美学设计等等;而有些则提供纯粹的精神服务,物质只是它的载体:如各种工艺美术品、宗教用品,以及以CD、VCD、DVD为载体的文化产品。

于是就产生一个问题:那些纯粹精神生产活动,如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以及哲学、科学的探索活动,乃至提供教化的道德宣传活动,是否属于“剩余劳动”?其生产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能力是否生产力?这些纯精神活动常被视为意识形态活动而排除在“劳动”之外,“劳动”仅被理解为生产物质产品的物质活动,劳动者仅仅限于物质生产者。

这种理解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体系的一系列混乱:又如,按此理解,诸如庙宇礼器等工艺美术作品,戏剧、电影等等文化产品,都不再是劳动产品,至少其中的精神创造活动不属于“劳动”范畴。

于是剩下的“劳动”只是机械性动作,只是生产那些生产物质产品的体力劳动。

然而由于物质产品中精神性劳动越来越多,最后导致“劳动创造历史”仅仅表现为体力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条件,而把真正的创造历史的人类脑力活动排除在“劳动”之外。

产生这种错误理解的原因,是不理解人类历史活动是统一整体,劳动(严格地说,剩余劳动)及其生产力、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这个统一体的不同方面,而不是机械地相互分离的几个部分。

一切精神生产活动,不论是生产物质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与工艺品)过程中的精神生产活动,还是单纯形态的精神的生产活动(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只要它们能够利用资源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生产活动,都是“剩余劳动”的各种形态。

这些精神性劳动成果已经如此深刻地进入到社会日常生活之中,以至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当把它们排除在社会劳动之外。

而人们进行精神生产活动的技术水平与能力,包括精神生产的技术手段(如电脑特质、雕刻技术等等),技艺水平,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能力等等,则是“精神生产力”,它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精神生产力有些是“公共生产力”,向社会无偿提供精神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哲学、科学和宣传教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