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与研究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
小学是教育的重要阶段,孩子的自我认知,社会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强化都需要在这个时期进行。
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成为了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提出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与研究。
一、加深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在一瞬间就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要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需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课堂内部引导,小组讨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艰苦精神和劳动观念,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拥有自信心,坚定人生信念,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
二、强化行为规范管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教育学生遵守规则。
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违纪处理,不仅强化了学校管理方面的规范性,而且使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负责,进一步增强了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课外活动引导除了在课堂内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外,课外活动也是促进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
举办各类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如美术比赛,文艺汇演,社区服务等等可以培养学生自信,拥有开拓精神,加强学生意识和自我认知,使他们更加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家教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所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鼓励家长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注重监督与引导孩子的综合评价,使孩子更能从校内外教育中受益。
综上所述,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一起密切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沟通与家长、社会资源联系,制定新的策略和方法,减少学生对社会的有害行为影响,加强学生的品行教育,使学生能够承担起担当,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四、结论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具有指导性的教学 方法,它强调环境刺激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奖励与惩罚、模仿学习、 程序教学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明确 学生的学习目标、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持续的反馈与调整、强化与鼓励以及家 长与学校的合作等方面来实施这一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小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发展。
1、家庭教育当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 中的小事,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等。
2、学校教育:学校应当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在日常教育中,通过 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和学校规章制 度。同时,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2、培养自律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学生懂得自我约束,形成自律精 神。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校内的行为规范,也有助于他们在校外的社会生活中表 现出良好的道德风尚。
3、塑造健康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小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避免不 良习惯导致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
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 略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家庭、学校和社 会各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切实落实好养成教育,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谢观看
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1、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通 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促进学业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们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拥有 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课题申报书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课题申报书本研究旨在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
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孩子的行为惯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将探索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多种方法,探索家校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收集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一套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案,以促进孩子的行为惯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构建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2)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案,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3)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以推动家校合作的研究和实践。
XXX曾说:“良好的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句话说明了良好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尽管惯养成教育并非教育的全部,但它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只有加强惯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应该不仅仅培养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该培养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因此,探索小学生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案及研究三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案及研究三篇第 1 条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课堂会议的良好生活习惯如下 :(1) 、合理饮食,少吃外国快餐,控制零食,不偏食,吃早餐。
国外快餐主食的特点是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而小吃和饮料主要是高糖、高盐和多味精。
高热量油炸、焙烤食品含有比成人一天所需多得多的脂肪,这不仅增加了消化器官和肾脏的负担,使身体容易缺水,而且还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2、保持卫生并经常洗手,以防止疾病从口中进入并保持清洁。
研究表明,个人卫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养成饭前和排便后洗手的习惯。
一双没洗过的手里有80 万个细菌,一克指甲油里有 38 亿个细菌。
(3)、晚上睡个好觉,好好休息。
白天花时间小睡 10-30 分钟。
良好的睡眠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8-12 岁,每天需要睡 10 个小时; 12-18 岁,每天需要睡 9 小时;成人每天应该睡 7-8 小时,不少于 6 小时。
长时间的睡眠,就像睡眠不足一样,会导致精神疲劳、身体疲劳、的代谢率下降。
例如,长时间睡眠后,心脏跳动缓慢,新陈代谢率下降,肌肉组织放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变得懒惰,甚至智力也会下降。
(4)、享受玩耍的乐趣,学习时,娱乐是必不可少的。
兴趣和爱好美化生活。
培养健康的娱乐爱好有助于放松大脑。
去公园、听音乐、画画等。
都是很好的娱乐形式。
(5)、充分利用新媒体健康上网,不要成为电视迷。
父母应该适当控制孩子上网时间,每天上网时间不能超过 4 小时。
每过一个小时,适当休息一下,站起来移动,向远处看,让你的眼睛休息一下。
(6)、合适的活动 :XXXX 年每天锻炼,借寺庙学习,并把它们作为私立学校。
1948 年,它被接纳为国家小学,并命名为武昌县油坊小学。
解放后,学校的规模继续扩大。
1956 年,红山区人民政府拆除了寺庙并修建了校舍。
它隶属于江夏区,是武汉市远城区为数不多的市级示范学校之一。
在 XXXX ,继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信托之后,刘放中心小学更名为武汉光谷第三小学。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及 学 习 习惯 、 全 习惯 都 比较 差 。多 数家 安
长 为 了 生 活 而 四 处 奔 波 ,没 有 时 间 和精 力 管 教 孩 子 . 生 大 多数 由 祖 父 母 、 祖 学 外
父 母 照 看 , 有 一 些 家 长 图 省 事 , 上 一 还 花
()人 的 终 身 社 会 化 问 题 ” 提 2“ 的
净 化 育人 环 境 , 成 良好 的 学 风 、 形 校
1 庭 教 育 的 缺 失 . 家 湖 南 省 衡 东 县 城 关 一 小 ( 下 简 称 以 “ 校 ” 地 处 城 郊 地 区 , 生 生 源 结 构 复 我 ) 学
二 、 论 依 据 理
() 人 认 为 , 始 生 之 者 天 也 ,: 1古 “
净旅^ 蕊 吁 m
ZHUANTI YA N JI U
受益。
既要 继 承 中 华 民族 传 统 美 德 ,又要 反 映
时代 特 点 。
③ 组织课 题组 成员学 习研究 理论 ,
明确 本 课 题 的研 究 思路 ,掌 握 相 关 的 研
究 方 法 。了解 本 课题 研 究 的背 景 及 现 状 ,
大 门 .教 育 内 容也 随 之 前 所 未 有 的 起来。
()L 说 : 少成 若 天 性 ,习 惯 3T 子 “ 然 。” 年儿 童 的身 心 特 点 和 成 长 规 : 少 定 了养 成 教 育 必定 成 为 少 年 儿 童 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葫芦岛市建昌县娘娘庙中心小学白淑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挑战未来的教育。
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这一目标,作为小学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过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
“习惯若自然。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受益,而且裨益于社会;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则十分困难,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意义。
2、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层面,作为克服教育弊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思想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
近年来国内众多的实验群体分别从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
养成教育的研究是对深化我国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更为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对于提高养成教育的科学水平,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3、目前,在我校的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娇生惯养成了对独生子女教育的主旋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被家长淡化甚至放弃。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不和谐,尤其对基础薄弱、习惯较差的学生还不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进行养成教育,因而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行灌输、拔苗助长、过度训斥、情感冷漠、甚至排斥的现象。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但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小学张长栋2014.03.1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是我校2012年4月申报,被《中国教师报》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当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良好习惯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
反观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出现的不良倾向: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种种阻碍,从小学生做起,从小事着手,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通过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探求养成教育培养的德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内容与活动的更新,能力的迁移和品质的形成,积极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实验及推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所有农村完全小学。
具体研究对象为马埠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目标通过行动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
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1、良好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有一项以上的体育特长、做好两操、与同学友好交往……2、良好的做事习惯——知错能改,收齐学习用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后认真检查,订正作业错误,不乱花钱……3、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学会倾听,不随便插话,碰到师长、同学及时打招呼,上下楼梯靠右行,爱护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4、良好的集体行为习惯——完成岗位任务(值日、校长小助理、班务、校务)、有集体荣誉感……5、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分担家务,与家长谈心,学会告知(“我回来了”“我上学了”“因为有什么事情,晚点回家等”,回家能做到“三个一”(给父母送上一句问候、献上一杯热茶、给父母送上一双拖鞋)……四、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分析了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其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学校教育条件,并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养成;家庭教育1.引言行为习惯是个体长期以来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小学生作为人口较多的特定群体,其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促进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
2.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特点2.1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较早农村小学生由于环境相对封闭,生活的稳定性较高,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发生在较早的阶段。
这使得他们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稳定,较难改变。
2.2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家庭教育影响较大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较为传统,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较为严格。
父母的行为习惯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2.3学校教育对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学校作为小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其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小学生学校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这对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一定的阻碍。
3.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3.1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由于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家长对他们的安全较为关注,常常要求孩子在家久坐不动,导致他们缺乏运动的机会。
这不利于他们身体健康和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
3.2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落后,卫生条件较差,家长的卫生习惯传统,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带来负面的影响。
3.3自律能力较差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特点,农村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表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而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会影响其个人发展,还会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在中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有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有的学生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等。
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建立奖惩机制、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活动等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自制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的明晰和探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和基础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
通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从而有效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影响着孩子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在当今社会,道德淡化、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有力地提升社会公德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步骤之一。
教育研究方法--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
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
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
当前,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家庭为隔代教育,很多农村学生多为留守生。
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甚至根本无人看管。
因此,很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庭教育严重错节。
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
因此,学生经常表现为:1上课没有预习的习惯。
2上课前没准备好下一课的工具等。
3上课没有认真记录笔记的习惯。
4没有认真听讲以及专心致志的习惯。
5书写不规范,不认真。
6作业潦草,简单。
7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还有学校氛围和教室氛围有关系。
同时也注意到,大量学习习惯差的学生的成绩都较差。
相比于少数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他们看起来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有些智商还赶不上成绩较差额学生。
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
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题开展的“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事件意义:1、养生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践性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惯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文明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意义和价值如下:首先,良好惯是人类道德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惯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本课题研究符合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规范行为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后,本课题研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旨在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校文明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实践性研究。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的行为惯和问题,探索影响学生行为惯形成的因素。
其次,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通过组织各种文明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课堂教育和个别谈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学生行为惯的引导和监督等。
最后,通过实践性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成果和展望经过实践性研究,本课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学生的行为惯和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寻找了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实践性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提高文明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生活惯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惯,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2)课题研究的方法:①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惯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②观察法.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惯,及时矫正和引导.③实验法.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增强对良好行为惯的认知和理解.④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不良行为惯的案例,总结出不良行为惯的产生原因和矫正方法,为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
校级教育科研课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我校于2016年9月开始实施“九义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研究,该课题于2006年141月被批准为阳平镇普教科项目。
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已经完成方案中提出的研究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留守儿童较多,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现象一:校园卫生保持差。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打扫卫生应该说比较彻底,但是到了第二天,学生一上学,果皮纸屑,小吃口袋,随处乱扔。
超过40%的学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
到上午课间操过后,校园便是垃圾随处可见。
教师会,学生朝会,几乎次次讲校园卫生,但收效甚微。
现象二:课间疯打严重。
学生课间你追我打的现象严重,尤其在做操和集会时,在楼道中,学生上下逆向运动,造成拥挤、碰撞、碰伤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象三:部分学生有抽烟,打牌赌博的恶习。
在学校隐蔽的角落,在学生寝室,偶有学生抽烟,甚至打牌赌博。
现象四:学生见了老师不问好,同学之间经常讲粗话甚至脏话。
学生见了老师尤其是没有教自己的老师不主动问好,部分男生常讲粗话甚至脏话。
看到以上现象,作为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我们感到十分忧虑。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如何改革现行教育的不力呢?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了我们的养成教育工作不到位,教育措施不得力。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形成。
针对学生们存在的问题,我们确立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订制度,重落实;明责任,重监督;看过程,重实效。
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转变学风校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经过以上的观察与分析,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加以研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模式出来,并通过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来。
二、主导思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培养的最重要目的,它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认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完全的教育,正如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报告
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业发展和未来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校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有助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本文旨在进行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从而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
2.探讨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3.提出针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四、研究结果1. 学生学习习惯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大部分学生有规律的学习时间安排,但存在部分学生经常熬夜学习的情况。
- 学生在学习中更偏好使用电子设备,而非传统的纸质书籍。
- 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2. 学校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 学校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 学校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有待改进,缺乏足够的学习资源和氛围。
- 学校在教育家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存在不足。
五、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校需要改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学生习惯养成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希望学校能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推动学生习惯养成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关于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报告的内容,希望能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课题研究
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课题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良好的行为
惯对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功并成为有责任
心的公民。
本研究将探讨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培养良好行为惯的有
效策略,并提供一些建议供教育者和家长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我们收集和整理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在培养良好行为惯方
面的实践经验和观点。
研究结果
从文献分析和调查结果中得出以下结论:
1.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行为惯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
家长应该建
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并以身作则,成为小学生的良好榜样。
2. 学校环境同样对小学生的行为惯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并提供积极的奖励和支持,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3. 教育者应该采用积极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培养他们的纪律和责任感。
4.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和解决小学生在行为惯方面的问题。
结论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合作,提供一致且积极的教育环境,培养小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本研究提供的策略和建议可供教育者和家长参考,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功。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课题研究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小学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注重,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的“好习惯培养计划”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已经实行过多项相关研究。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展开了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靖边二小学生礼仪规范》和《靖边二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以展开文明班级评比、文明标兵评选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
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研究的意义:1、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推动以德治国的落实,早在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就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增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
2、学校发展的需要:增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协助广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指小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一系列习惯,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实行培养。
三、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促动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在做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报告一、从家庭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的第一课堂,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建议:1.培养规律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家长可以制定一份日常生活的计划表,让孩子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如起床、吃饭、做作业、睡觉等。
激励孩子坚持执行计划,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睡前刷牙、保持环境整洁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可以给予正面激励和表扬,同时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3.培养良好的社交行为:小学生正处于社交发展的阶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友善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与感受。
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日常任务和学习。
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份时间表,让他们自主管理时间,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二、学校教育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上的作用学校是小学生第二个重要的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以下是几点学校教育的策略:1.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班级会议等形式,培养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守纪律等行为习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2.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为他人付出的乐趣,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建立奖励机制:学校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如表扬信、奖状等,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奖励应该及时、具体,体现出家长和学校的肯定,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开展品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通过讲授案例、分析道德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教育者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角色与责任教育者包括家长和学校教师,他们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学生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小学生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学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小学生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行为习惯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养成教育的策略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生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行为习惯的定义行为习惯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的经验、环境以及社会规范,自觉或潜移默化地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重复地且稳定地采取特定动作或表现特定行为的倾向或能力。
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多个方面。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1.发展自律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通过规律的作息、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自主的学习计划,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正面价值观。
例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助人的行为,能够培养他们对学习、友谊和社会的正确看法,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
3.促进社交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沟通能力并成为团队中的积极成员。
4.提高学习效果。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遵守学习规则、有序的学习方式和坚持不懈的复习计划,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1.建立规范。
为小学生制定一套明确的规范和纪律,如按时上课、遵守交往规则、爱护环境等。
这种规范应该有针对性,能够给孩子一种清晰可见的行为准则。
2.倡导榜样。
通过树立榜样,如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向小学生传递正确的行为观点和行为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行为示范作用,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行为道路。
3.融入课堂。
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活动中,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小学生期是一个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迅猛,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成长。
由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学校和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个人的行为管理和道德素质。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应该非常重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为他们提供创造条件和积累经验。
其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与品德教育密切相关。
很多小学生常常表现出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小情绪暴躁,不尊重学习,不做作业,脏话连篇等等。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不满,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沉浸在不良行为中,可能会让孩子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观念。
1. 教育方式方面教育方式是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的环境、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都会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注重以上方面的因素。
首先,在创造竞争合理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鼓励孩子们勤奋努力,主动学习。
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其次,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体育、音乐、文艺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不仅会有精神上的成长,也能够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帮助。
最后,老师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关注。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和重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的缘由,背景或意义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
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
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一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石。
好习惯不仅会使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更为我们日后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基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文明的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相继的传统美德。
现在,作为年少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准备,好好学习,好好做事,继承先辈优秀传统,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如虚心上进、勤于操作、专心阅读、认真书写、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等习惯。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这是中外教育家对习惯影响人生最精辟的概括。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也曾
2.相关文献综述
《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德育读本》《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立德守法健康成长_____唐河县中小学生道德法制教育系列讲座》《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主编胡明根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赏识教育操作三字经》作者周弘兰州大学出版社
3.理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在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改,提高教育
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四有学校”,开展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人终生受益。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遵循中小学生的认识和成长规律,坚
持以人为本,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4研究基础、
我们对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系统的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
使我校师生及家长达成了高度共识,为开展课题研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成共识后,召开全校教工大会,使全校教职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成立以赵宇为组长的课题核心组。
核心组成员包括德育处主任、教科研主任、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及部分家长代表。
聘请资深专家为课题组常年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和理论保证。
课题组成立,就发动大家广泛查阅搜集有关资料,组织深入学习总课题组提供的课题实施手册,尽快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为进入实质性研究作好相应理论储备。
这一阶段,我们安排了前测。
给学生、家长发放问卷,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认真分析。
根据分析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制订研究干预措施。
我们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要求,拟定阶段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指导性方案,老师们有选择地有所侧重地创造性地加以补充和实施。
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我校优势,强调全员育人,部门间教育环节间的相互衔接,高度协同,特别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响亮地提出“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培养良好习惯”的口号,要求教师和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