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点思考

合集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思维训练工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自学能力是指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问题的背景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

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自主学习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书籍、教学视频和在线学习平台等资源,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宽松和合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总结来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学生则需要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学习效果。

基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专题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专题课的实践与思考

收稿日期:2018-09-10基于 自学㊃议论㊃引导 教学法专题课的实践与思考魏万民(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730000) 数学教学的任务是揭示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确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又是掌握数学知识㊁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和学的关系是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是教学改革的永恒话题. 自学㊃议论㊃引导 教学法主张的 独立自学 群体讨论 相机引导 都是紧紧围绕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㊁善于学习㊁培养他们的学习发展能力进行的.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将自学㊃议论㊃引导 3个基本环节有机结合㊁融为一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会中达到了会学㊁善学和创造性地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 自学㊃议论㊃引导 教学法的学习实践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突破,通过一个数学问题的深度探究,归纳总结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1 对专题教学的认识专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上好专题课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专题课教学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多,数学知识与方法纵向深入,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训练,讲授难度大;其次,专题课教学的针对性都比较强,主要是通过对某一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㊁变通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科学选题㊁精心备课㊁课堂讲授㊁组织讨论㊁延伸拓展等关键环节.其中,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注重实践性㊁时效性和有效性;备课要明确专题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并预设通过专题课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那些知识㊁解决哪些问题㊁培养什么能力等.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教材,包括教材的拓展与延伸,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数学思维.2 专题教学的实践上好专题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㊁学生主体的作用.专题课可以安排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也可以安排在学期末的复习当中进行,尤其在中考第2轮复习中进行专题课的授课,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 自学㊁议论㊁引导 教学法,以 在平面内寻找一个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最短问题 为例,进行原型变式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原型 已知直线和直线外两点,在已知直线上求作一点,使该点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题例 如图1,已知直线l 和直线l 异侧两点A ,B ,在直线l 上求作点P ,使P A +P B 的值最小.分析 上述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此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据模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既P ,A ,B 3点共线,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则P A +P B 的值最小.图1议论 为什么P ,A ,B 3点共线时,则P A+P B 的值最小?引导 如图2,连接A B 交l 于点P ,则P A +P B 的值最小.理由如下:在直线l 上另取一点不同于点P 的P '点,连接P 'A 和P 'B ,由三角形的3边关系可知,P 'A +P 'B >P A +P B ,故P A +P B 的值最小.图2变式1 如图3,已知直线l 和直线l 同侧两点A ,B ,在直线l 上求作点P ,使P A +P B 的值最小.图3引导 两点在异侧时问题已经解决,能不能把同侧问题转化为异侧问题呢?分析 既然点在直线异侧时问题已解决,则可以利用轴对称,将点在同侧问题转化为点在异侧问题,转化为模型1中的问题.议论 为什么P 'A +P 'B >P A +P B 呢?引导 如图4,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直线l 于点P ,则P A +P B 的值最小.图4设计意图 在这里议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㊁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的合作学习[1].通过在直线l 上另取一点不同于点P 的P '点,连接P 'A ,P 'B 和P 'A ',由轴对称性可知P A =P A ',P 'A =P 'A ',在әP 'A 'B 中,由3边关系可知P 'A '+P 'B >P A '+P B ,可知P 'A +P 'B >P A +P B ,故P A +P B 的值最小.变式2 如图5,在菱形A BCD 中,A B =10,øB A D =60ʎ,E 是A 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 C 上任意一点,求P E +P B 的最小值.图5分析 因为B ,E 两点和对角线A C 不动,只有点P 是A C 上一动点,所以可以划归为模型2中的问题来解决.讨论 能看做问题1或变式1中的问题吗?学生在引导的基础上,自学完成,然后进行群体性讨论.引导 如图6,由菱形性质可知点D 是点B 关于对角线AC 的对称点,根据变式1,连接线段D E ,则线段D E 与A C 的交点P 会使得P B +P E 的值最小,且最小值就是线段D E 的长.连接B D ,因为在菱形A B C D 中,A D =AB ,且øB A D =60ʎ,所以әA B D 是等边三角形.又因为E 是A B 的中点,所以D E ʅA B ,A E =5,根据勾股定理得D E =102-52=53.所以P E +P B 的最小值是53.图6设计意图 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自由发表见解,相互启发㊁促进,甚至展开热烈争辩,引起 连锁反应 [2].既通过变式1和变式2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数学原型,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变式3 如图7,在菱形A B C D 中,A B =10,øB A D =30ʎ,E 是A B 上任意一点,P 是对角线A C 上任意一点,求P E +P B 的最小值.图7引导 如果点E 不动,P E +P B 的值要最小,点P 应满足什么条件?当点D ,P ,E 3点共线时,点E 在什么位置,P E +P B 的值会最小吗?分析 这个问题不同于上一个问题,只有点B 和对角线A C 不动,点P 和点E 都是动点.如果先假设点E 不动,则问题变为变式2中的问题了,只要点D ,P ,E 3点共线即可.由于点E 又是线段A B 上的一个动点,所以要想线段D E 最短,线段D E 就必须和A B 垂直,故过点D 作D E ʅ线段A B 于点E ,交A C 于点P ,此时的P E +P B 值最小.议论 如图8,由菱形性质可知点D 是点B 关于对角线AC 的对称点,过点D 作DE ʅA B 于点E .因为在直角三角形A D E 中,øB A D =30ʎ,所以D E =12A D =5,所以P E +PB 的最小值是5.图8设计意图 在这里教师不断创设搞好 议论 的必要条件,随着条件的逐步具备, 议论也就不断向较高的层次发展[3].既当两个点都在运动时,距离之和最短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3点要共线;二是要变已知点到直线的斜线段的长度为已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分层次考虑问题,当满足多个条件时,可以让所满足的条件一个一个的进行附加.变式4 如图9,已知øA O B =30ʎ,P 为其内部一点,且P 点到O 点的距离是5,在O A 和O B 上分别找一点M 和N ,使әP MN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图9引导 如果N 点不动,怎么确定M 点?如果M 点不动怎么确定N 点?应该如何由点P 确定M ,N 的位置?议论 此类问题中只有点P 是定点,点M ,N 都是动点.我们不妨假设N 先不动,转化为模型2中的问题;然后假设M 不动,也可以转化为模型2中的问题.从而只要作点P 分别关于O A ,O B 的对称点即可解决问题.分析 如图10,作点P 关于O A 的对称点P 1,再作点P 关于O B 的对称点P 2,连接P 1P 2,分别交O A ,O B 于点M ,N ,则әP MN 的周长最小.图10讨论 连接O P 1,O P ,O P 2,由轴对称可知O P 1=O P 2=O P =5,øP 1O P 2=2øA O B =60ʎ,MP =MP 1,N P =N P 2,所以әP 1O P 2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 1P 2=O P =5,MP +MN +N P=MP 1+MN +N P 2=P 1P 2=5,故әP MN周长的最小值是5.设计意图在这里组织 议论 时,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实际出发,逐步使 议论 深入展开[1].即当在两条直线上各选取一点时,不妨先假设某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为不动点,用变式1确定另一直线上的动点位置,如果同样的方法确定第2条直线上的动点位置,则需要同时作出点P关于两直线的对称点即可,利用以静制动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动点问题.变式5如图11,在四边形A B C D中,øB A D=120ʎ,øB=øD=90ʎ,M为B C上一动点,N为C D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 N,使得әAMN的周长最小?若存在,则求周长最小时øMA N的度数.图11引导该问题可以看做是上述哪个变式的延伸?议论学生通过前几种变式的回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议论引导的基础上完成自学(如图12).解答略.图12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运用点拨㊁解惑㊁提示㊁释疑等方法进行相机引导,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1].既让学生学会在复杂几何图形中寻找简单的原型,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排除无关元素,抓住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的思维抽象能力.3实践与思考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数学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以其内在的结构性㊁逻辑性㊁灵活性和创造性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的有效载体. [1]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并积极加以运用,使知识得以内化,使思维得到发展.李庾南老师在 自学㊃议论㊃引导: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范式 一文中说到:建构 学材 时,要把割裂的知识联系起来,把问题解决的关键或者说问题实质揭示出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知道知识间微妙深邃的联系.这样,学生生成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也不仅是方法和能力,还有情感和素养的生成[3].其次,变式专题的教学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递进,要遵循 尊重原型㊁联系实际㊁循序渐进㊁引导启发㊁议论探究 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议论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引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学会补充,让课堂从 知识为本 走向 学生为本 ,从 由外而内的制造方式 走向 由内而外的构建方式 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参考文献[1]李庾南.自学㊃议论㊃引导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李昌官.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J].课程㊃教材㊃教法,2017,37(3):79-84.[3]李庾南,祁国斌.自学㊃议论㊃引导: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范式[J],课程㊃教材㊃教法,2017,37(9):4-11.。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好坏。

因此,在数学课教学中,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迅速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一、学会独立阅读教材,做好课前预习,把依赖教师转向自己独立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效率在学每节新课时,应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对教材中定义、公式、定理、公理能划出来,并把关键字词勾出来,深刻领会,在阅读过程中,对不懂的问题应画上疑问号,在听课过中就会带着问题去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开始学习复数这一章时,先让学生阅读数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原由,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数的概念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数集逐步扩充得到的。

复数最初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后来由于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应用而进一步发展的。

16世纪,由于解方程的需要,引进虚数i,并规定它的两条性质,在此基础上,引进了复数的概念,数集得到了扩充。

如果学生预习了,就会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引进虚数,i是什么,如何同实数进行运算等问题?有了阅读的基础后,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带着好奇和兴趣去听,经过老师的讲解后,使他们对数的概念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掌握了虚数的性质,便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善于质疑,提出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自疑寻答”是数学学习中一重要的学习素质,正如古人所言:“为学虽无疑,大疑则大进”,因此,教育学生应善于提出问题,看书、学习时应按照“有疑-有问-有思-有进的螺旋式”进程前进。

例如在对数数学中,指出对数式log=b时,规定a>0,a≠1,N>0时,就应设问N为什么不能小于零,若N小于零时为什么没有意义,设置疑问,让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再一一解答,使学生真正领会对数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郭俊生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郭俊生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郭俊生发布时间:2023-06-16T08:34:43.08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6期作者:郭俊生[导读] 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阳泉市第六中学校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摘要: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程所表现出来的知识点特征也日益凸显。

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相较于教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

让课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性作用,自觉探索、发现,获得真理,这种亲身实践的方式要比老师所教授的间接性知识更易于记住、不易忘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策略引言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会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还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适宜的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会随着年龄的成长而心智逐渐发育成熟,在此阶段,初中学生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方法有效应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公式实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学习素质,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给予学生关怀、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进行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实现数学知识的自主预习、自主学习和自主复习,在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从而探析出数学知识的本质,为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措施2.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注重课前预习导入在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教学大多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

在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和接受新的数学知识时只是跟随教师的讲解去理解、记忆和吸收,并没有出自个人思考和探究的实践学习行为。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等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

学生如果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2. 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具备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3. 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用生活中的实例、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等,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定理、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养成。
三 、开展 丰富 多彩 的活 动,进 行养 成教 育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 开展丰 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利用每周一的升旗 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 、每周三 的班队会对 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的培训 , 在丰富多彩的 活动中促进学生 良好的道德行为 习惯的形 成 。如每年 3 月 5日,同学们组成爱心小 组 到镇敬老 院为老人洗衣服、擦玻璃、收 拾房间 , “ 教师节” 开展尊师活动, “ 三八节” 开展为妈妈洗脚的活动 ,培养学生 自己管 理 自己,乐于帮助别人 ,自觉为集体服务 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培训 , 让学生学 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些活动学生很 感兴趣,利 于入脑 、入耳 , 起到 了很好的 教育作用。良 好 的道德行为习惯 自 然养成。 四、 家校合 作 形成合 力 ,进 行养 成 教育 学 校实 施养 成教 育必须 充分 发挥 校 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作用,互相配合 , 形成合力 ,创造 良好的教育环境 ,共同完 成养成教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 的主阵地 ,承担着道德知识上的教育和行 为上的规范训练 , 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 课堂 ,父母要用 自 身 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指导并 监督他待人接物的礼仪。在养成教 育工作中 , 学校——家庭 相结合是最好的 模式。学校通 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 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 , 增强教育效 果。我 校的小学生来 自不同的家庭 ,受到 不同环境 的影 响,特别是 出身在农村的农 民,望子成龙心切 , 但 由于 自己的文化修 养有 限或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 良影响 ,或多 或少 给我们 的小学 生造成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家庭教育在很 大程度上 ,影响儿童的 成长 0凡是家庭教育抓得 紧,抓得好,儿 童受到 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 比较快 ,反之进步就 比较慢。家长 的言行 举止 、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小学生 的健康成长。从事教育的人都十分清楚 , 任何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出家庭教育的 程度与效果 ,每个孩子都会有家长 的影子 或特征 。 家庭是人的第—个社会生活环境 , 是人 们接受教育 、德育最长久 的场所 。学 校的德 育必须要 以家庭教育为依托 ,让家 庭德 育成为学校德育好 的助手与补充。我 们都有过这样 的经历 ,一个在学校规规矩 矩 的好学生 ,回到家却是一个无规无矩, 甚至是蛮不讲理的孩子 ,听不得别人 的意 见与教 育。也有这样 的现象 : 学校要求 的 某些行为被孩子说成是在学校才能做 的事 情 ,而脱离了学校这一要求就不存在 了。 所以 ,出现了手拿红领 巾上学 ,出校门随 手扔废纸 , 都是 由于家庭德 育与而功倍 , 保准是他贪污了 6 9 3 元 。”这时我启发其它同 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 了自 学思考这个问题怎么理解有道理又有根有据。 学能力 ,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将来 个掌握知识扎实 的同学说 : “ 我同意得添 0 , 长大参加了工作 ,他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 , 继 因为我验算 了,加 7 不得 被除数 8 1 2 0 0 ,必须 续提高 自己的专业水平,去 自由探索 ,去发明 加 7 0 0 才得 被除数 8 1 2 0 0 ……”。在大家渴望 创造 。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 自 知道这一知识时 , 我讲 了一下道理。根据除法 学能力是非 常重要的。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 性质 , 被除数与除数划去相同个数的 0 商不变 ,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简便 ,但与余数毫无关 系, “ 7 ”在 百位 激发学 习兴趣 ,保护学 习的积极性 上它表示 7个百 ,所以还 必须添 0 ,得数应是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学习兴趣和学习 3 5 ……7 0 0才对。经过这场争 动机直接关系到 自学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活动 论 ,学生不但把余数末尾添 0 中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 的道理 弄懂 了,还 获得 了极 就根本谈不上 “ 主动地获取知识 , 形成能力”。 为深刻 的印象 ,并且 进一 步 般而言 , 小学生对新 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 体会 到 了竖式旁边 的小注 的 兴趣 。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 , 要长 重 要 性 。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使学生“善学”,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生“会学”以后,就象鸟学会了飞一样,他就可以主动地去学习,独立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82-02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这个“学”字,其一是向他人学,主要是跟老师学,其二是自学,跟老师学时间是有限的,自学是一辈子的事,可见自学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自学能力要从小培养,下面我就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已的一点看法。

1.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自学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人们对有兴趣的事就会主动去做,而且想尽办法把它干好,没有兴趣的事,做起来就很被动,很勉强,而且干不好,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

但是学习并不是每个人都爱干的事情,可是对我们的国情来说,不学习就没有出路,即使你不想上大学,你也必需要用知识来充实头脑,提高能力,走上社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有更广的出路,所以人不能不学习。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枯燥的解题中发现数学的魅力。

1.1在思想上解决厌学、故意对抗的情绪问题,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大力宣传倡导自学数学的重要意义,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以及将来走上社会的巨大作用,举一些中外自学成才的例子和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斗志,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学愿望和动机,做到愿学,乐学。

1.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从小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看,感性认识相对较多,理性认识相对较少,因此从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事例相联系,既直观又便于理解,使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生动,他们觉得数学是很有趣的、而且是神奇的东西。

数学三分课堂模式下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数学三分课堂模式下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数学三分课堂模式下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邻水中学实验学校邹阳斌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者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猜想、推理、归纳、总结等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我在实施数学三分课堂模式教学中,有效地整合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新模式下的优点,挖掘教学中的有效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谈谈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多年来,很多师生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知识,不必阅读教材。

只要学生懂道理,会做题就可以了。

所以学生常常缺乏阅读课本的习惯。

上课时,多数教师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满黑板地写,学生搞题海战术。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自学能力自然而然地消退了。

自实施有效教学以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材是基础知识的载体,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还能使知识延伸、拓展。

把握知识范围,减少学生做太多的偏、难、怪题,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还能发现教材使用文字、符号的规范性。

从而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呢?教师讲授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教材原文逐段、逐句阅读。

在阅读中学生反复认真地思考概念、定义、定理、性质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

要细细品味、深刻理解。

如七年级数学中“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这一概念,学生在理解记忆它时,不能丢掉“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关键词句。

否则,在空间里,也有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异面直线。

在阅读时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

通过阅读指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见指导学生阅读,能准确掌握课本知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初步尝试新课程教学,有许多感慨和体会,现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上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需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二)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

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问题:①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 班 比一班 多得 3面, 二 班得了多少面?” 的例题 时, 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在反馈 时,学
己不同的见解 ,多 乍看是简单的例题,但要让孩子准确无误 地解答, 生们各抒己见,一个个提 出了自
x 4+ 2=的方 法 ,还有一个 学 生提 还得下—定的功夫。因此笔者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提 数 学生提 出了 5 × 2 + 5 + 5=,在 此 基 础 上有一 个 学 生补充 可 以 前让孩子掌握画线段图来分析,正确判断,为今后 出 6 × 2 ,列 式 为 6 x 2 + 5 x 2=。孩子 的 更复杂的题 型做 好铺垫。先引领学生弄清题中的 把 2个 5变 成 5
5 1
学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 长方形,第 一、二、三、四、五 列各有 4 个 紫色 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 习的方 的正方形,第六列有 2 个紫色的、2 个 白色 的正方
用加 法 计 算 : 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 形 ,问一 共 有 多少 个 紫 色 的正方 形 ?
认识了角还加深了对角的理解。学生已经不再像初 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 自 主探究,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来验证角,从而透
彻地 理解 角 。 自学 检测表 明学生 的 自学是有效 的。
时,把魔术引进了课堂,用魔术贯穿教学每一个环 节。课 的开始给学生玩魔术牌 , 无论学生怎样洗牌 ,
《 数学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 数学教学要实
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 自 学能 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 标之・。

激情,相信这节课—定是成功的。
2 . 设计探究的乐趣。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 给学生一个 自主探究 的自 学 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8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8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8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1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力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等。

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法

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法

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法灵宝四中张建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法是一种陈腐的僵化的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与我们培养的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

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

在现阶段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用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我运用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法及其特征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为学生获取知识服务。

同时教师应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智慧的启迪、能力的开发、创新的培养……。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模式的优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动力。

同时,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模式有条件让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勇于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应用引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善于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模式的应用,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年龄特征等状况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创新,落脚点必须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培养学生自学的方面是一个最成功的典范,他说:自学能力是人终生相伴的最好老师。

教书,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人,当成学习的主人,尊重他、理解他、原谅他、关心他。

授鱼不如授渔,从学生的前途着想,给学生一生相伴最好的老师一一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顾名思义就是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可以自己进行独立而有效学习的能力。

自学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也是一种个性特征。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际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说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数学自学能力,是指在只有一定的数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

我认为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初中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主要在课本上,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课本,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教材阅读能力入手,很多的学生都没有自觉预习的习惯,而如果老师只简单的要求学生预习某节课文,效果往往较差,课堂提问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当多的学生连书上现成的定义也不知道回答。

为此,老师要注意给学生当好向导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出较具体的预习提纲和预习思考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技能可分为〝读〞的技能和〝写〞的技能。

像语文教学一读可以分粗读、细读和精读。

粗读就是把阅读材料浏览一遍,知其大意。

细读就是阅读材料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钻研一遍,特别要注意读懂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那么以及例题;假设遇到以前学过的而又记不清的内容,那么需及时复习,务求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相互作用,实现同化,以得到切实理解,这是阅读中的关键一步。

精读就是领会阅读材料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掌握重点和关键,进而概括所阅读的内容。

这是细读的基础上的深入,它达到了对内容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的要求,总之,如果有的地方一时看不懂,仍可继续读下去,但要设法解决它,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到自学,人们自然会想到爱迪生、高尔基、法拉第、华罗庚、瓦特、莱特兄弟、列宁、林肯等伟大人物的名字。

同时,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硕士、博士一生业绩平平,而这些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反倒成就卓著?奥秘就在于这些成功者善于自学,善于钻研。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秋千要自己会荡,才能荡得高,荡得好;治学要会自学,才能有超越,出成就。

尤其是初中数学,课本上大都没有生字和生词,学生容易读懂其内容,因此更容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数学教师要学生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不仅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也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

在教授新知识之前,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情况。

每个学生对未知的领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要设法把学生的这种欲望激发出来,转化为强有力的动力,这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内驱力,这种力量越强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教学知识一下子全部告诉学生,而要给学生留下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中讲旋转体知识时,在学习了矩形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得旋转体是圆柱之后,引导学生自由想象: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绕其直角边旋转一周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呢?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就会主动探究未知的新领域,自然而深刻地感受新课题,形成质疑,继而产生强烈的解疑释惑的渴望。

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

1.2积极创设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

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在知识的转折处设问,在关键的知识点设问,在不理解的疑问处设问,在规律的探求中设问,创设适宜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4-04方法交流新课程标准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一个重要的理念: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能够探究其所以然,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要改变授之以鱼的教学做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和对问题进行释疑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本文主要分析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对策。

一、让学生学会课前阅读教材,奠定学习基础数学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源泉。

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自学教材时能够进行严谨的分析、综合,能够理清关系及顺利形成相应的解题思路。

自学数学教材首先要建立在获得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读懂材料,从而弄清题意,形成清晰的表象。

特别是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文字题时,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就无法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更不能挖掘出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所以教师应开展一些指导阅读数学教材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还可以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以下环节:(1)让学生对当节学习内容进行粗略阅读,可以给学生规定阅读时间,要求他们在几分钟之内粗略地将教材阅读够一遍,并能够对当节课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解读。

并让他们找出当节课要学习的重点,让他们在系统学习之前,对当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避免学生整节课都不知道在学什么的情况。

(2)让学生对当节学习内容进行细致阅读,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和把握解题思路,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学习方法,让学生品味领会,逐步训练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要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变观念、换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而非灌输。

【高中数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高中数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高中数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数学叙述的理解能力和阅读习题后的综合分析能力。

它是自学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书本知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1.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材是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教育教学原则、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

它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对数学教科书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而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授课材料的来源。

2.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将集体教学与个体学习相结合,而有效的个体学习的关键是阅读教学。

研究还表明,让一些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

因此,为了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使数学不再难学,我们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数学阅读的特征1.从阅读方法来看,中学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课程的阅读首先,它的阅读方式不同于语言文学的阅读。

这些阅读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要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所要阅读的文字内容。

而数学阅读除了以上要求还有一些侧重,它侧重于分析、思考、体会。

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的第一区别就在于更强调分析、思考、体会。

其次,中学数学阅读的特点是丰富的图像、符号、图形和表格。

阅读数学符号和图像是中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点。

这些符号和图形的增多,逐渐反映了数学阅读的真实方式和数学阅读的基本内容。

2.从阅读方法上看,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简洁性编写数学教科书的目的是要求直接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其单词和符号,并使用最简单的数学语言,最好地表达意思。

数学阅读应该阅读每个单词的意思,找出共同的和基本的属性。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并回答自己的答案,然后将其总结成最初的文本叙述。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何一门学科 ,如果我们只知道如何去教而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这个教师是不及格的。

因为它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我开展的权力。

认识到这一点 ,作为高中数学教育 ,就理应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该如何培养呢?我想 ,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首先激发学生自学数学的动机。

数学是抽象的。

但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抽象的。

它也是一种文化 ,有思想 ,也有情感 ,也有美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氛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感。

任何一种艺术 ,都和数学息息相关。

甚至 ,数学本身就是美学的四大构件之一〔史诗、音乐、造型、数学〕 ,毕达哥拉斯发现 ,在相同张力作用下的弦 ,当它们的长度成简单的整数比时 ,击弦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是和谐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毕达哥拉斯派定出了音律 ,达芬奇说:"任何人类的探索活动也不能成为科学 ,除非这种活动通过数学表达方式和经过数学证明为自己开辟道路。

当然 ,仅仅让学生觉得有趣并不能持久地维持学生的兴趣 ,重要的还是学科知识本身。

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然强调"好" ,"乐"的重要 ,但"知之"是两者的前提。

如果学生上课老是听不明白所讲的内容 ,课后又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获得快感 ,那么 ,这种对数学的兴趣当然只是空中楼阁。

近年来 ,在测试评估方面 ,也有了改良:新大纲指出测试和评估一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甚至在考题的设置上也要求"易于入手 ,难于解决" ,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自学中注意阅读能力培养。

在这方面 ,老师的合理引导、详细说明、和认真指点是不可缺少的 ,主要着力于学生应该"读什么"及"怎样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点思考
摘要: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已成为数学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与数学思维方面有关,即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谈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
众所周知,思维能力是数学自学能力的核心。

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自学的能力核心也就是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积极
思维,如何使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思维。

一句话,就是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常常是教育者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却又紧接着把思维的结果明白地告诉学生;或是教育者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全面地感知问题的情景,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进入角色,就迫不及待地要学生思维。

二者都是对思维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

思维过程的本身是思维者内在的心理活动,它具有内在性和独立性,教育者不能直接作用于思维本身,思维场是引发思维的产生并控制和调节着思维进行的内外因素的总和,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教育者可以直接作用的。

教育者正是通过作用于思维场,来引发并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态度,使学生建立起对数学
的持续而又稳定的兴趣
数学态度是主体对数学对象反映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
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包含三个因素:主体对数学的了解和评价的认知因素;主体对数学的情绪反应的情感因素;以及由上述两因素所决定的,对数学的反应倾向的意向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因为它所形成的对数学对象的知觉印象及观点,不仅是主体了解和判断数学对象的依据,而且也是形成对数学对象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基础。

情感成分在数学态度中起着调节的作用,当认知和情感向外显示以支配行为时,态度就表现为动机的作用,这是一种稳定的潜在的行为倾向,这种潜在的倾向表现为行动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

由此可见,数学态度不仅是主体对数学的持续,稳定的兴趣,意志的重要源泉,也是思维场中思维需求的重要发源地。

学生的数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对数学学习目的意义的看法,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表现。

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加强良好的数学态度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态度,首先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根本意义,较好的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意向。

而不应该以升学等功利性目的来刺激学生,否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从而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情感的持续性与
稳定性。

即应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是:1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2可以被认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3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解决。

例如,在讲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时,如直接抛出结论,学生很难感受到这一研究的特别意义,但若教师这样引导:1用三角板找圆的直径;2用三角板找圆心;3从上述操作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这时学生就会体会到它的价值和意义,思维便会活跃。

其次,我们应当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机会,因为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而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是培养和强化学生数学态度,特别是数学情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具体表现,首先喜欢做
数学题”,这正是表明学生首先是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探索
活动而建立对数学情感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而且应当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另外,要注意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种应用不仅是为了理解知识,活化知识,也是学生认识数学意义的一个有效途径。

数学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间接动机,要培养学生的直接动机,我们还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二、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积极的探
索过程
目前,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往往采取在课堂上让学生
自学的形式来进行。

这种形式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有弊端,如往往出现硬性规定,一套程序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又自学多少时间,最危险的是这种方式往往流于形式,不免似是而非,这在后面我们将会迅速谈到。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否非得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看书这
种单一形式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改变课堂教学当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机械的、被动的复制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探索过程或再创造过程,才是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核心和关键。

所以,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关键在于不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上,而在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数学。

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如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在于教师如何“导”上。

教师的“导”就体现在导师对思维场的作用上,教师应当通过对思维场的作用来激发并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动者、启发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作为思维结果的拥有者和恩赐者。

引发积极思维活动的关键在于使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内
部经验发生恰当的冲突,所以,教师作用于思维场。

首先表
现在引导学生全面熟悉问题情境,使外部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内在经验发生恰当的冲突。

这种冲突表现为即使学生领会了整个问题的情境,又在学生的意识中产生一种欲说不能,呼之即出,即“跳一跳够得着”的状态。

这时,学生就处“愤悱”状态,自觉地产生一种主动探索的意向。

例如讲“圆的特性”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的引导过程: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呢?这时大部分学生感到这是非常浅显的问题,能滚呀!教师接著问: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学生答:因为正方形不能滚。

经过这两问,学生整理了过去一般水平的认识,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不做成扁圆的状态?扁圆也能滚动的呀。

学生思考进入“愤悱”状态,引导,若车轮做成扁圆形,在平路上行驶是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经过这样的引发,学生认识就会由“能滚动”到:滚动的平稳,这为发现圆的特性走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时教师郑重提出:现在重新一说,车轮为什么会做成圆的,用圆上任一点到中心的距离一定来加以解释。

在学生积极思维活动之后,教师归纳出总结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起适当的思维模式,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提高思维效率。

作者简介:
何继国,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龙凤镇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