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病危检查要点

合集下载

汽修厂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汽修厂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XXX汽车商贸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为做好公司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维修车间有关人员对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四、公司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五、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六、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七、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八、检测结果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公司(单位盖章)
年月日
1。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车辆维修岗位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为了保障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需要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1. 职业危害评估:制定车辆维修作业职业危害评估,对工作环境、作业过程和作业设备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其程度。

2. 安全防护设施:根据评估结果,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保护维修人员的头部、身体和四肢。

3. 车辆维修区域划分:对车辆维修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设立专门的维修区域,并在工作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牌,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 工作岗位培训:安排车辆维修人员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培训,加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事故应急处理知识。

5. 职业危害监测:定期对车辆维修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包括有毒有害气体、噪音、粉尘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健康检查和防护措施:定期对车辆维修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制定个人防护计划,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7. 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车辆维修作业场所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保证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故,减少人员伤害。

8. 监督检查和考核: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车辆维修作业场所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执行良好的车辆维修岗位给予奖励。

9. 提供心理支持:由于车辆维修岗位的特殊性,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关注维修人员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扰。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维修岗位职业危害,保障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制度.doc

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制度.doc

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制度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设备、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管理制度本厂使用设备,应根据该设备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规范1.要求,制定该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本厂专用设备,精密量具、仪器、仪表由专人管理负 2.责制。

建立设备台帐,由台帐反映企业设备的真实状况。

3.淘汰落后、陈旧设备,更新必备设施设备,确保安全 4.生产万无一失。

较大危险因素主要是易燃、高压容器的储存,库存香 5.蕉水,洗件油、油漆时要分库单独存放,数量应越少越好,公斤以内)且要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

储存氧气、乙10(12炔时必须分别立式存放,相距米以上,严禁混存并尽量。

米以外)100(远离火源,油箱、油罐、高压容器、储存过化学品、有毒、有害6.物品的设施设备、未经专业清洁、无专业资质技工禁止施焊有专人监护,必须保证通风,罐体内作业时;在容器、作业。

导线绝缘可靠,需要照明时,必须用伏低压交、直流照36明。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汽车维修企业有害工种、预防不当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漆工安全操作规程》平时按照焊工,害因素的主要是漆工、1《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以避免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1.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要安排适当的专项经费。

漆工车间,焊工车间必须保持通风,光线明亮,确保2.作业现场空气新鲜,无毒害气体。

加强对有毒、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企业应当建立、3.有害工种可能会产生职业病加强防治,提高防治水平,有可能性措施,如果产生职业病,应及时对其治疗。

凡是打磨抛光喷漆作业时必须戴平光眼镜、口罩。

4.焊工作业时按规定穿戴劳护用品。

5.厂区作业现场应当干净、整齐、无尘土飞扬。

6.三、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将安全生产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中;其比例不低 1.;3%于产值的优先安排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2.改造和维护安全设施、完善、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 3. 设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现场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付,对安全隐患的评估、整改支付,对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付,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范本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范本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范本一、引言车维修岗位是一个存在较高职业危害的岗位,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制定和实施本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明确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的特点、防治措施以及职工的责任和义务,以期减少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危害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

采取先防治、后控制的原则,通过预防措施隔绝、消除和减少危害源的排放,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2. 综合治理。

结合车辆维修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综合治理的具体方案,综合使用各种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形成多层次、多措并举的防治措施。

3. 依法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并实施本制度,对车维修岗位的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4. 突出目标导向。

以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为核心目标,以预防职业病和事故为主要任务,通过制度约束和管理措施推动实现目标。

三、危害识别与评估1. 根据车辆维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源,对车维修岗位的职业危害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粉尘、有害气体、机械伤害、体力劳动等。

2. 根据职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暴露情况,对危害进行分类、登记和标识,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 重点关注常见的职业病和事故,加强对职工职业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四、危害防治措施1. 设计控制措施。

结合车辆维修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车间布局,确保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减少危害源的排放和职工的暴露。

2.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耳塞、面具、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身体得到有效保护。

3. 加强操作规程和培训。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时须遵循的流程和安全要求,并对职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提供必要设施和设备。

为职工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5. 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

车辆维修车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车辆维修车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车辆维修车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1. 背景介绍车辆维修车间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场所,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压、高温、高噪声等,而且在维修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化学品泄漏、机械伤害等意外,导致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对车辆维修车间的危险源进行科学辨识和评价,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2. 危险源辨识在进行车辆维修车间的危险源辨识时,应遵循以下步骤:2.1 确定车辆维修车间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通常分为以下三个环节:•检修前准备:包括车辆接收、诊断故障、制定维修方案等。

•维修作业:包括拆卸、修理、更换等。

•检验验证:包括试车、功能检验等。

2.2 识别可能的危险源通过对车辆维修的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操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下表:危险源产生原因可能的危害机械伤作业时未正确停机或锁止电破坏人体肢体、危及性命危险源产生原因可能的危害害源、操作不当等电击伤害高压电线、电器设备渗电、接地不良等破坏人体肢体、危及性命化学伤害使用危险化学品、溶剂、油漆、油脂等中毒、伤害皮肤、呼吸道、眼睛等器官噪声伤害作业时噪声过大、长时间作业等引起耳鸣、听力下降、失聪人员行为非法操作、超负荷作业、酗酒等风险扩大、意外前因2.3 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对车辆维修车间的危险源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危害等级、频率、可能性等,针对每个危险源建立风险评价表,如下表:2.3.1 机械伤害风险评价表评价指标级别内容可能性4高概率发生严重性4造成致残或死亡的严重伤害频率2每周发生1次以上2.3.2 电击伤害风险评价表评价指标级别内容可能性2可能发生严重性4可能造成致残或死亡的严重伤害频率1每月发生1次2.3.3 化学伤害风险评价表评价指标级别内容可能性4高概率发生严重性3对身体有一定损害,但不会致命频率3每周发生3次以上2.3.4 噪声伤害风险评价表评价指标级别内容可能性1不会发生严重性3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害频率2每周发生2次以上2.3.5 人员行为风险评价表评价指标级别内容可能性3可能发生严重性2对员工造成轻微伤害或间接风险频率3每周发生3次以上3. 风险评估根据危险源评价结果,对车辆维修车间的风险进行评估,如下表:危险源风险等级处理措施机械伤害高①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② 加强机械安全防护设施。

汽车维修安全生产岗位检查

汽车维修安全生产岗位检查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品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危险品清单,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安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设施ຫໍສະໝຸດ 安全标识:检查安全标识是否齐全、清晰,确保员工和客户能够快速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设备或系统进行深入的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员工自查: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设备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检查要求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
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处理
检查记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汽车维修安全生产岗位的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检查范围
汽车维修作业环境安全检查
汽车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范检查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汽车维修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03
检查内容
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
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各项操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汽车维修安全生产岗位检查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检查目的和范围
03
检查内容
04
检查方法和要求
05
检查结果和处理
06
检查总结和建议
01

汽修厂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模版

汽修厂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模版

汽修厂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汽修厂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适用于汽修厂内所有员工和相关部门。

二、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职责1. 汽修厂负责人应确保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 职业病危害管理人员应负责职业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3. 现场作业人员应认真遵守职业病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使用护目镜等。

4. 检修维修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潜在的职业危害隐患。

5. 应急救援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病应急救援培训,掌握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措施1.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①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② 制定适当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如通风换气措施、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等。

③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意识教育。

2.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①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

②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报告程序、救援措施、善后处理等。

③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① 配备必要的救援工具和装备,如急救箱、呼吸器等。

② 维护应急设施的正常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5.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①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疏散演练、急救演练等。

② 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6.职业病危害事故相关记录和报告① 建立事故记录系统,对每起事故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和统计。

②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上报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四、应急救援与管理责任的履行1. 汽修厂负责人应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并牢记职业病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2. 职业病危害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评估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3. 现场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模版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模版

车维修岗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模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提高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包括机修工、电工、维修工和其他相关岗位。

三、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1.职业危害评价和监测(1)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价,对车辆维修岗位的作业环境、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进行评价,确保岗位的安全和健康。

(2)建立职业危害监测制度,对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2.作业环境的安全控制(1)保证车辆维修岗位的通风和排气条件良好,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和排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采取防尘措施,包括对车辆维修岗位进行密闭处理、安装除尘设备和防尘罩等,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3)对噪音、振动等物理因素进行控制,使用减振设备、噪音隔离措施等,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3.化学危害物的防治措施(1)建立和完善化学危害物管理制度,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存储、使用和处理进行规范,确保车辆维修岗位的化学品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2)对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化学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化学品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3)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4.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1)建立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对车辆维修作业过程进行规范,确保从业人员按照标准操作,避免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加强对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3)对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职业病的防治(1)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2)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宣传工作,提高车辆维修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汽修行业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检测

汽修行业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检测
A.机械加工法,包括修理尺寸法、镶套法; B.压力加工法:有胀大或缩小,墩粗、校正、冷作 强化;
C.焊接和堆焊法:有气焊、电焊(手工电弧焊、振 动堆电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D.电镀法:镀铬、镀铁、镀铜。 E.金属喷涂法: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 F.胶粘法:无机粘结或有机粘结。
第二部分 汽修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
钣金工序还可能存在电焊烟尘、金属锰及其化合物,
由于电焊产生的高温,可能产生氮氧化物、臭氧、氟化 物、紫外辐射等,长时间高浓度接触可能导致电焊工尘 肺、锰中毒以及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产生电光 性眼炎。对钣金作业要求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且 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三、修理工作中的其他环节也可能接触噪声、 粉尘以及振动等危害因素。振动分局部振动和全身 振动。振动可能危害神经系统,使肢体震颤。此外, 邻近作业可能带来相关危害,这就要求修理厂做好 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乃至避免危害因素的相互影响, 各厂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总成大修送修标志是:
A.发动机附离合器总成;气缸体破裂或气缸内经磨蚀超过限度,气缸 磨损,圆锥度达到0.75-0.25mm或圆度已达到0.050-0.063mm(以 其中磨损最大的一个气缸为准)。最大功率或气缸压力较标准降低25% 以上;动力性能降低,燃料与润滑材料超耗;发动机运转时出现轴承响声 和敲缸声等杂音,需拆缸进行彻底修理;
2.一级维护 必须由专业维护人员进行,按一定的周期强制 性执行。一级维护的内容包括日常维护的全部项 目,还增加清洗、润滑、坚固为主要内容,并检 查自动、操纵、安全等部件;
3.二级维护 由专业维修工人进行,较一级维护作业内容更 广泛,层次更深,二级维护包括一级维护的全部 内容,另以检查调整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 胎的调边、换位;

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制度

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设备、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管理制度1.本厂使用设备,应根据该设备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规范要求,制定该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2.本厂专用设备,精密量具、仪器、仪表由专人管理负责制。

3.建立设备台帐,由台帐反映企业设备的真实状况。

4.淘汰落后、陈旧设备,更新必备设施设备,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5.较大危险因素主要是易燃、高压容器的储存,库存香蕉水,洗件油、油漆时要分库单独存放,数量应越少越好,(10公斤以内)且要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

储存氧气、乙炔时必须分别立式存放,相距12米以上,严禁混存并尽量远离火源,(100米以外)。

6.油箱、油罐、高压容器、储存过化学品、有毒、有害物品的设施设备、未经专业清洁、无专业资质技工禁止施焊作业。

在容器、罐体内作业时;必须保证通风,有专人监护,导线绝缘可靠,需要照明时,必须用36伏低压交、直流照明。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汽车维修企业有害工种、预防不当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是漆工、焊工,平时按照《漆工安全操作规程》、《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以避免职业病。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要安排适当的专项经费。

2.漆工车间,焊工车间必须保持通风,光线明亮,确保作业现场空气新鲜,无毒害气体。

3.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有毒、有害工种可能会产生职业病加强防治,提高防治水平,有可能性措施,如果产生职业病,应及时对其治疗。

4.凡是打磨抛光喷漆作业时必须戴平光眼镜、口罩。

5.焊工作业时按规定穿戴劳护用品。

6.厂区作业现场应当干净、整齐、无尘土飞扬。

三、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1.将安全生产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中;其比例不低于产值的3%;2.优先安排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3.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现场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付,对安全隐患的评估、整改支付,对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付,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汽车维修健康检查内容

汽车维修健康检查内容

汽车维修健康检查内容汽车维修健康检查是保障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汽车各部件的检查和保养,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维修健康检查的内容。

一、发动机检查1.检查发动机机油情况,包括机油量、机油质量和机油滤清器是否需要更换。

2.检查发动机皮带的松紧程度和磨损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检查发动机散热器和冷却液的情况,确保散热系统正常运行。

二、车身外观检查1.检查车身是否有划痕、凹陷等损坏,及时修复。

2.检查车窗玻璃是否完好,是否需要更换。

3.检查车灯、转向灯、制动灯等照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三、悬挂系统检查1.检查车辆的悬挂系统,包括减震器、弹簧等是否有异常声音和漏油现象。

2.检查转向系统,确保转向灵活准确。

四、制动系统检查1.检查制动片和制动盘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2.检查制动液的量和质量,确保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五、电气系统检查1.检查电瓶电量和接线是否正常。

2.检查发电机的工作情况,确保电气系统正常供电。

六、轮胎检查1.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胎压,如有需要,及时更换和充气。

2.检查轮胎是否有裂纹和异物,确保安全行驶。

七、底盘检查1.检查底盘是否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修复。

2.检查排气系统是否有漏气和异响,确保底盘正常运行。

汽车维修健康检查的内容涵盖了发动机、车身外观、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轮胎和底盘等方面。

通过定期进行维修健康检查,能够保障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因此,建议车主定期进行汽车维修健康检查,确保车辆的良好状态。

车辆检修工岗位安全检查

车辆检修工岗位安全检查

车辆维修工人的安全检查
1、架桥机解体运输前,应将平板车的风管捆扎牢固,并提前检查车辆运行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2、拆装运输架桥机,要加强对车辆的联接、轴轮、风管等部位的检查。

3、架桥机到达目的地后,应采取措施释放整个列车,并在车头尾端设置红牌(灯)。

4、架桥机在走行或对位时,人应该站在前端掌握风阀,就位后或紧急情况下,立即释放空气和制动器。

5、架桥机找正时,应提前在钢轨前端放置一对固定轮挡,并用螺栓连在钢轨上以防越过。

对好位以后,每个轮下都应安上止轮器,并用木楔将间隙塞死。

6、运梁平板车顶进时,应事先设置好止轮器,并与调(领)车员加强联系,防止推车撞击架桥机。

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检查要点

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检查要点

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检查要点
1、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最低不得少于2名,可兼职);
2、按标准提取安全经费;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岗双责”;
4、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按要求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

召开的安委会、安全例会有会议议程、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会议记录、会议签到册及议定事项等;
5、从业人员资质、教育培训情况;
6、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二级维护作业,发放《维修合格证》,并建立《车辆维修档案》;
7、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标准化现场检查的内容

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标准化现场检查的内容

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标准化现场检查的内容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内容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告知情况。

★★★2、抽查作业岗位是否有岗位操作规程。

★★★3、是否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等要求配备有效的消防设备设施及器材。

★★★4、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时,是否具备与其作业内容相适应的专用维修车间、设备设施,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

★★★5、现场抽查、提问从业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及执行操作规程情况。

6、维修生产作业活动中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检查各机构、部门、单位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并落实到位7、按规定配足有效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消防设备设施及器材,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8、企业是否安排专人负责安全设施、器材管理。

9、应急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情况。

10、汽车喷烤漆房内有无杂物。

11、汽车喷烤漆房烟道是否符合规范。

12、汽车喷烤漆房张贴负责人基本信息及安全操作、保养文字标志的情况。

13、是否有专人管理特种设备。

14、电气设备安装是否规范并有接地装置、防雷防静电装置。

15、电气装置周围是否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

16、电气装置是否远离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17、现场询问相关人员接受安全教育的情况。

18、现场提问安全管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

19、企业是否使用已淘汰的设施设备。

20、工位是否划分清楚,特殊作业场所(钣金、涂漆等)是否单独设置。

21、厂区出入口是否分开设置,若场地条件不允许,是否设专人指挥车辆进出。

22、是否指定专人对危险作业进行现场管理。

23、维修现场及危险作业作业区有无无关人员。

24、设施设备、生产物料堆放和存储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

25、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如:油漆、燃油)是否单独存放。

26、是否设置独立的调漆间。

27、涂漆作业区是否设有专用的废水排放及处理设施。

28、采用干打磨工艺的,有无粉尘收集装置和除尘设备,是否设有通风设备。

汽车维修作业安全要求

汽车维修作业安全要求

汽车维修作业安全要求汽车维修作业可能涉及到许多危险因素,包括高温、高压、有害气体和危险材料等。

因此,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汽车维修作业的安全要求:工作场所要求•工作区域清洁: 维修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干净和整洁,清除杂物和液体,以避免滑倒、绊倒和火灾等危险。

•危险物品存放: 需要广泛使用危险物品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存和使用危险物品,以防止火灾、溢出和中毒等事故。

•良好的通风条件:汽车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应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如果需要使用特殊材料和工具,应该使用社区提供的专业设备。

•紧急情况: 按照紧急情况的特点,制定紧急预案,保证十分安全,例如发生一氧化碳泄露、火灾、漏电等情况。

人员安全要求•操作规程: 对要求开展的所有维修工作制定和完善操作规程。

维修人员应该仔细阅读并了解规范,以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方便。

•专业技能: 维修人员必须以手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及时了解连机访问的最新信息。

任何不懂的地方都要第一时间询问专业人士或领导。

•保护装备: 维修人员应该佩戴必要的保护装备,如护目镜、呼吸器、手套和安全靴等。

在维修过程中要避免穿戴松散的衣服,以便卡住机器。

•体力状况: 维修人员应该确保自己身体以及精神状态良好,以避免因为疲劳或者身体不适导致的意外事故。

设备安全要求•维护保养: 维修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维修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情况。

如果发现有故障,应该立即修理或者更换。

存放在库房中的工具一定要挑选,为保证工作安全,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校对刷洗等维护。

•使用规程: 维修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可靠和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遵守相关的使用规程。

•备件要求: 维修人员必须使用符合标准、正常购买并在保修期内的备件和材料。

不能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设备存储: 对于不使用的设备,一定要妥善存放,以免造成损坏或者占用工作场地。

总之,在汽车维修作业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注意力和警惕性,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车辆维修安全检查方案

车辆维修安全检查方案

车辆维修安全检查方案1. 前言在进行车辆维修时,安全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车辆在维修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各种危险,而高质量的安全检查程序可以帮助确保技术人员和用户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步骤,帮助您实施一套有效的车辆维修安全检查方案。

2. 安全检查步骤下面是一个简单但有效的车辆维修安全检查清单,它可以帮助您保护技术人员和用户的安全。

2.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安全检查之前,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技术人员具备充足的经验和技能,了解维修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危险;•为技术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在维修车辆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其他人员误入;2.2 车辆检查在开始进行车辆维修之前,您需要检查以下条目:•确保车辆稳定,并有适当的支撑设备,如起重机、千斤顶等;•检查车辆的电力系统、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确保它们运作正常;•检查车辆的油箱、机油、刹车油等,确保它们的量合适;2.3 聚焦维修在开始车辆维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确保车辆上所有的能量源都已经关闭,如电池、电源等;•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隔离器防止电气部分重复开启;•在维修车辆前,首先卸下车辆的负极电缆,然后再开始其他步骤;2.4 事故应急处理在进行车辆维修时,意外事故可能发生。

您需要准备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技术人员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如人工呼吸、CPR等;•提供相应的急救工具,如急救箱、呼吸机等;•在现场设置紧急呼救设备,如电话等;3. 结论车辆维修安全检查是保护技术人员和车辆用户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遵守上述安全检查步骤,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同时保证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安全检查建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职业病危害警示告知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现场查看。
2.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查看劳动防护用品购买台账、发放记录、购买票据,以及劳动者领用签字等资料,进行现场抽查。车间现场检查劳动者是否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品,所佩戴和使用的防护用品是否处于有效状态。
3.5教育培训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注:当年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视同开展了检测工作)
查阅本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岗位治理措施等资料。
2.5工作场所管理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3.2劳动合同危害告知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所需费用。
用人单位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查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处置文件资料。
3.4个体防护用品配备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人体的影响途径以及现场生产条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点,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劳动者正确佩戴使用。
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6.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查阅相关档案资料。
项目
内容
检查方法
2.工作场所管理
2.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用人单位要及时、如实向监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存在变更情形的,按规定进行变更申报。
查阅申报材料及监管部门出具的申报回执。
2.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依法实行“三同时”管理。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016年7月2日起区安全监管局停止受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备案。
查阅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中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自验收等相关文件资料。
1.3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2.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3.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天河区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检查内容
项目
内容Biblioteka 检查方法1.职业卫生管理1.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职业病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100人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指定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用人单位,配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查阅组织机构设置、书面聘用文件等档案资料,查看文件中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是否赋予管理人员职责与权限。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查看11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制定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是否制定了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方案中是否有与实际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经费投入。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对照人员、岗位进行核查,现场查看本年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检查: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2.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证明;3.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有关档案资料(包括:培训通知、签到表、培训内容(课件)、培训照片、年度培训工作计划与总结、考核情况等资料)
1.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抽查劳动合同等相关资料,询问相关劳动者。
3.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用人单位发生1人以上的急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在1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区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离,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设置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
查阅原辅材料清单及其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查阅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图及其说明,查阅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评价报告、防护设施台账及档案,现场核查应当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岗位及设备。
查看现场,查看相关文件。
2.6防护设施设置
根据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对人体的影响途径以及现场生产条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点,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GBZ2.1和GBZ2.2要求;如劳动者接触浓度或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和强度,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个人防护措施。
检查防护设施维修保养情况,定期检查记录。
项目
内容
检查方法
3.劳动者防护
3.1职业健康监护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