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诗歌整体阅读

合集下载

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词的整体阅读(论文)

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词的整体阅读(论文)

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词的整体阅读汨罗市第二中学周卫东古代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模块。

而诗词鉴赏中的整体阅读又往往让学生们感觉束手无策。

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握整首诗歌,还要结合题意准确作答,实在是对学生的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古诗词鉴赏阅读可以分下面五大步骤进行:一、细看诗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

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1、有的诗题点明了诗作所涉及的季节与时令。

如: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在这首诗中的柳树,柳叶新萌,其色嫩黄,正是早春景象。

“才”“半”字,都暗示“早”。

若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

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便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

不仅突出了“早”字,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

而诗歌中春之“早”的特征和意趣在题目中已经告诉了读者。

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2、有的诗歌在题目中就直接点明了作品内容涉及的主题或重点。

如:九月九日忆(即思念)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歌用一个“独”两个“异”,把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受写得足。

采用对写的方式写,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贺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

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角度新颖。

把在佳节时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这种传递千年的感情在题目中的“忆”字里不是已经告诉读者了吗?3、有的诗题则确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春来发几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主要针对古代诗歌鉴赏: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卷分析][备考指导]1.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在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赋分一直是11分;从考查角度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试题较多,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另外,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出现比较鉴赏的题型,值得关注,备考中应作相应的训练。

2.复习备考应遵循诗歌阅读的规律,注重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题型进行有效训练。

第一,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

若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首先须读懂字面意思,然后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的遭遇,展开想象,准确体会诗歌意境并理解情感主旨。

第二,梳理近年的高考真题,有针对性地分考点逐点突破。

3.据2017《考试说明》,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题变更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
作 品 。
3 挖 掘 意境
2 沿波讨 源
“ 波 讨源 ” 语见西 晋诗人陆 机 Ⅸ 沿 , 文 赋 》:“ 沿 波 而 讨 源 ” 南 朝 . . 勰 或 。 梁 刘 《 心 雕 龙 知 音 》 “ 缀 文 者 情 动 而 辞 文 : 夫 发 , 文 者披 文 以入 情 。沿 波 讨 源 , 幽必 观 虽 显。 在古典诗词鉴赏上, ” 会 “ 波 讨 沿 源” 。就是 指 会根 据 诗 中的 线 索去 探 究作 品 之 源乃 至作 者 的 师承 之 源等 。如 , 宋代 大 读 文 学家 王安 石 的词 《 枝 香 ・ 陵 怀 古》 对 桂 金 , 其中的 “ 今商女, 至 时时 犹 唱 , 庭遗 曲 4 比勘异 同 后 , 就不能不沿波 讨源 , 了解这 是化用唐 代人杜牧 俗 话 说 :“ 比 较 , 有 鉴 别 。 在 鉴 有 才 ”

的 诗 《春 望 》: 国破 山河在 , 春草 木 深。感 时花 溅 泪 , 城 恨别鸟惊 心。 烽 火连 三 月 , 书抵 万金 。 白头搔 更短 , 家 浑欲不胜 簪。 我们 了解杜 甫其人及 此诗的 写作背景 , 就 有助 于读 透 它 。杜 甫 , 有治 国的理 想 。 他 具 在 《 赠 韦左 丞丈 二 十二韵 》一 诗 中表 白: 奉 “ 致君 尧 舜 上 , 使 风 俗 淳 。 再 ”其 诗 , 往 与 往 反映 社会 现 实 紧密联 系在 一起 , 因而 有 “ 诗 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 。《 望》 当 春 , 作于 “ 史 之乱 ” 中 , 人住 在安 禄 山叛军 安 诗 统治之 下的长 安城 。了解 了诗 人 及此诗 的 写 作 背 景后 , 们 也就 不 难理 解 :为 何 感时 伤 我 别 , 本 无情 感 的 花 也 会 “ 泪 ” 鸟 也 会 连 溅 , “ 心 ”;为 何 “ 书 ” 如 此 珍 贵 , 抵 万 惊 家 “ 金 ;为 何诗 人年 仅 4 O余 岁就 已成 “ 白头 ” 而且 “ 搔更 短 , 欲 不 胜簪 ” 浑 。这 一 切 都 是 “ 史 之乱 ”所 致 。 感 时伤 别 , 诗 人 其 他 安 与 同题 材 的 作 品如 “ 吏 ” 三 、三 别 ” 等 相 近 , 所 体现 的诗 风 也是 沉 郁 顿挫 。知 人论 世 , 这 要求鉴 赏者除 了多读 诗人的 作品之外 , 还要 尽 可 能 多读一 些 史传 、笔记 、诗 话 、词 话 等 。 唯 有如 此 , 能 由 “ 才 知人 论世 ”而读 懂 读 透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古诗词的整体阅读一、常见题型1.感受诗词的形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2.品赏诗词的语言,揣摩语言的特色。

3.理解并能正确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

4.评析诗词的手法的技巧。

二、解题技巧怎样进行古诗词的整体阅读阅读古诗词,首先要学会感受诗词的形象,体味诗词的意境。

诗词都是抒情言志的,而其情志往往蕴涵在诗词的形象和意境中。

这个形象有人物形象,有抒情主人公的自身形象,更多的是日月山川、花鸟虫草等这些融入了诗人情感的意象。

赏析时,我们要注意分析诗词的形象特点,尤其是诗词意象所蕴涵的特别的含意。

同时,要抓住诗词的画面和气氛去分析此时、此物、此景、此情,体味诗词的意境,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其次,要学会品析欣赏诗词的语言,特别是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词。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全诗的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这些字词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同时,要能粗略地感知诗词的语言特色,如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清照的词伤感缠绵等。

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品析诗词的语言。

第三,要能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由于诗人在抒发感情时不会喊出“我爱”“我恨”之类的话,而是运用较为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词时,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涵的情感。

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从字面看像是在遣责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实则不然,诗人批判的矛头实际上是指在酒楼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

最后,要学会评析诗词的手法和技巧。

诗词的字数有限,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必须借助于手法和技巧。

阅读诗词时,我们不仅要能辨明技巧类型,而且要能分析其表达效果,从而体会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无穷魅力。

三、典型例题【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的前两句选取“朝雨”和“柳”这两个意象有什么特定的含意?【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切入角度

古代诗歌鉴赏整体阅读切入角度

重要的 内容 ,而 思维能 力又 与语言 密不 可 具体 的教 学内容 , 对学生 进行 循循善 诱 , 持 就 显得尤 为重要 ,需要 引导学 生详细 地说
分 。 良好 的语言表 达能 力是展 现缜 密的逻 之 以恒 地发展学 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 出操作 的过程 。 以培养各方面 的能力。 二、 正确培养 学生言之有序
明——淡 泊名 利 ,诗 风恬淡 ;杜 甫一
陇国忧 民 ,诗 风沉 郁 ; 李 诗 歌鉴赏题 的得分率 。 白 —— 傲 岸不群 。 诗风潇 洒。 世 , 论 有助于 了解时代 背景 、 关社 会 相
( 山市丰南一 中) 唐
小学生数 学语 言训练之我见
●于 峰兰 发展 思维能 力是 素质教 育 的一个极 为 的过程 , 而 明确 算理 。在这 里 , 师结 合 的知识。这一系列 活动中 , 从 老 叙述 操作的过程
l语 教育 1-【 注】 文 . 关 -
古代 诗 歌 鉴 赏整体 阅读 切 入 角 度
●刘 艳 平
诗歌鉴 赏题是 高考必考题型 之一 。 做好题 的基础 是读懂 诗歌。 今天我们 就来探讨一 下读懂诗歌 的切入 角度 。 先看 下面一首 诗歌 :
生活。 歌作 为典 型的文学样式 . 诗 其思想 内容不可能不打 上时代 的
满 了“ 物是人非 浓重感 伤情 调 . 的 表达 了她 对故 国 f 日园的深 情眷
恋。 以 , 所 知人 , 有助 于 了解作 者的思想 、 经历及创作风 格。 : 如 陶渊
以上几种 方法 . 对学 生的鉴 赏比较有帮助 。 在平 时做题时有意 识地 注意这几 方面 , 就会 很好地 把握诗歌的 内容 , 进而 有效 地提 高
繁 , 灵涂炭 , 生 文人 悯之 , 于是悯 农诗又兴起 。总之 。 唐代 是我 国古 代诗歌创 作的巅峰 时期。 宋诗重义理 . 北 南宋诗重抒 爱国情。 宋 南 偏 安江南 . 中原沦于敌 手 , 这一 时期的忧国爱 国题 材就成 为当时诗 词 中的 时代 强音。 南宋末年 以及明朝末年 的汉族爱 国诗 人 . 面对异 族入 主 中原 , 纷纷表现 出时危显 臣节 的气节 。 因此 诗歌之 中有多重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整体阅读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整体阅读

抓关键词句,突破理解障碍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炼、概括、含蓄 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不能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 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思其意,力求还原诗歌 画面,迅速定位感情基调。
抓情语
情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紧紧抓住情语,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
“情语”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情语:直接表达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 隐性情语:①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 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 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 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 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 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 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真题拓展:2019年全国卷Ⅱ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D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整体阅读指导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整体阅读指导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指导一、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2020三套课标卷均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

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

二、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1.语言跳跃特点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

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诗人要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诗人选取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于是诗歌便有了语言跳跃的特点。

2.情景结合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在古诗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缘情设景,景和情之间的关系都是默契而和谐的。

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或相衬的。

3.章法结构特点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二)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步骤1.“读”题目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

从形式上看,诗的标题往往是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文字;一般来说诗题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排列的。

如对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洛城”,事件是“闻笛”。

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整体阅读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整体阅读

标题 素千岁庵听泉
提示信息
雨后为山亭独卧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答友人论学 湖上晚归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 应提刑懋之
送别
白下驿饯唐少府
寄江州白司马 鹊桥仙·赠鹭鸶
角度二:看作者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他领兵北伐,收复失地的样子像虎气吞万里,是何等威猛。
找出下面这首诗中倒装的诗句,就此简要分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角度三:析注释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 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四、意象叠加(列锦)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小桥下流水潺潺作响, 村庄人家升起袅袅炊烟,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行走。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1讲 整体把握诗歌文本练习(原卷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1讲 整体把握诗歌文本练习(原卷版)

第01讲整体把握诗歌文本(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③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①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①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不堪一击。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悲伤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张元干①平生百绕垂虹路。

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②,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

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注】①张元干(1091—1161):北宋至南宋人,出身仕宦,因坚持抗金受秦桧陷害,被捕入狱,出狱后流落苏州,本词写于词人重游苏州垂虹桥之时。

①袜罗尘散: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描述洛神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的美妙景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平生百绕”这一细节,暗示词人对此地熟悉,如今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B.夕阳远山、菱歌帆影等眼前之景表现了词人重游苏州、孤苦无依的落魄晚景。

C.上阕写景,高低错落,视听结合,有动有静,既有自然,又含人事,意蕴丰富。

D.“旧家”三句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疏篷雨”充分渲染了词人的客居之恨。

现代诗歌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现代诗歌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B ) A.第一节中,诗人借助“远古的墓茔”“黑暗的年 代”“人类死亡之流”等大时空意象,以跃动的旋律,紧 迫的节奏,侧面表现出日出景象的非凡气势。
B.诗歌二、三节中,生命呼吸,繁枝舞蹈,河流狂歌, 蛰虫转动,城市召唤,这些充满活力的动态描写,反衬太阳 滚滚而来的鲜明形象。
C.诗歌第四节,情感抒发达到极致,这是全诗各种意 象延伸和推移的必然结果,一切水到渠成,把深厚的感情 表现得真实、可信、有力。
D.本诗属于自由诗,追求内在的旋律美和流动美。 每节字数不等,每行字数不均,韵脚亦有变化,于参差中求 和谐,情感抒发浓郁畅快。
[解析]“反衬太阳滚滚而来的鲜明形象”错误。不 是“反衬”,是“烘托”“正衬”。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 古木时,/呵呵,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 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 轻地唤你的名字”使用了复沓回环的手段,诗中连用十 五个“你的名字”,首尾两端的重复呼应与大回环,二节 与三节之间的近距回环,四节与二节之间的远距回环,使 回环成为压倒之势,这种结构手法把缠绵的情思传达得 淋漓尽致,不着一个“爱”字,痴爱之情却溢满字里行间。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 年春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日出瞬息间的典型感受,通过 种种联想,暗示了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社会存在的各种 冲突及转变,蕴含着深刻的意旨。
B.第二、三节写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复苏,诗人以 丰富的画面告诉读者,太阳升起后大地上的万物都在复 苏,人间充满了一派生机与活力。

2019高职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诗歌整体阅读精选课件

2019高职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诗歌整体阅读精选课件


10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隋炀帝为了东游广陵,凿渠分引昆仑山上流下的
水,大修运河。
B.颔联中“百二禁兵”“三千宫女”渲染了隋炀帝东游时 的浩大声势。
【试题分析】 (步骤一)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 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
第二种模式 分析形象、意境型
1.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或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1.注重五读:读诗题、读作者、读注释、读原诗、读背景。
2.认清陷阱,推出答案。
做主观鉴赏题,主要有如下方法:

1
第一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语 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 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 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
1.提问: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请分析这首诗 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 情感的?有何效果?
2.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 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 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 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高职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高职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有关诗 句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殷勤织就黄金缕”一 句说柳很“殷勤”,尚且能“织”,赋予柳以人的行为、感情,是用了拟人 的手法。把柳条说成“黄金缕”是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柳长出千枝万 条的不易,便于抒发柳枝容易衰老、凋残的愁恨。将“柳色新”这一美 景同“野店溪桥”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突出了柳被冷落的感情;将 “殷勤织就黄金缕”的不易与“带雨笼烟过一春”容易衰老、凋残相对 比,突出了诗人的愁恨之情。(选择其中一种手法作答即可)
9.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 情感的相似之处。
【答案】①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 “异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②都抒发了自己年 老孤独的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 “平野阔”“大江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③都抒发了时光 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 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④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 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 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平。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 点。
【答案】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是高雅圣 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 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 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 然纸上。
【答案】这个女子象征自己不同流合污,与众不同的高洁人格。 (答“比兴”手法或“以女子自比”皆可)

01第一课 诗歌品读

01第一课 诗歌品读

童稚而优美 的意境
成为柳絮和蒲公 空中起舞,一会儿漂到田野上,一 英, 飞呀, 飞 会儿漂到小溪上,自由自在,无拘
无束,你追我赶,就像许多小孩子 在嬉戏。
拟 人
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月亮害羞地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得笑了。
小草一高兴就哭了。
夸 张
丰富的想象
小手 脚丫 桃树枝 柳树根
眼睛
我自己
风筝
春天的土地
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眼用得好?
比如: 牵、悠„„
牵着万缕阳光
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伸进湿软的土地 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
湿软的土地、绿 色的帐篷„„
诗中的句子
脑中浮现的画面
温暖的阳光一缕缕地投射在桃
牵着万缕阳光
树的花苞上,微风拂过时,花枝在 阳光中轻轻的晃动,仿佛小孩子的 手攥着细细的光线轻轻地拉扯着。 一大片柳絮和蒲公英随风在半
梅花
杏花
读一读,品一品:
螃蟹
螃蟹!螃蟹! 汽水 跟你握握手,


பைடு நூலகம்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是不是在流口水,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文吧!
我 想
高 洪 波


高洪波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呀,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1)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你有什么感受?
牵着万缕阳光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飞呀, 飞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怆.然(chuàng) 涕.下(dì)B.岱.宗(dài) 齐鲁青未了.(le)C.荡胸生曾.云(zēng) 决眦.(zì)D.腊.酒(là) 鸡豚.(tún)2.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B.会当凌.绝顶(凌驾)决眦.入归鸟(眼眶)C.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造化钟.神秀(聚集)D.浩荡..离愁白日斜(无限)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时间)3.下列句中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自缘.身在最高层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新独家原创】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陈子昂,字伯玉,是著名的“初唐四杰”之一。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被后人称为“诗圣”。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C.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诗词风格以豪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

D.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能力提升全练6.【学科素养·审美创造】(2023湖北荆州月考,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诗人登楼远眺,生发无限感慨。

B.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诗,诗人直言敢谏,但没被采纳,郁郁悲愤。

C.这是一首慷慨悲凉的诗,诗人俯仰古今,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

诗歌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诗歌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诗歌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导言:本文将针对诗歌整体阅读的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一个案例,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并提升阅读能力。

以下将依次介绍整体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与调整。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诗歌解读能力,能够通过诗歌的细节理解主旨和隐含意义。

二、教学内容: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唐代杜甫的《春望》作为教学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和社会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预习导入: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春天的形象,引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期待。

2. 教学重点: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方法:结合课堂讨论和课外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4. 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诗歌背景图片,辅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内容。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将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画展示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春天的期待和感受。

2. 教学重点:教师播放一段美丽春天的音乐,营造出宁静和温暖的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

接下来,教师朗读《春望》一诗,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歌产生共鸣。

3. 教学方法:a.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阅读,并提问学生对诗中景象、意象以及诗人情感的理解。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b. 课外研究: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并结合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拓宽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 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将诗歌的每个段落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五、评价与调整:1. 学生表现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课件评价:教师评估所使用的课件是否清晰表达了每个段落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艾青诗选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艾青诗选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艾青诗选整体阅读教学设计导言:艾青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承载着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本文通过对艾青诗选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艾青的诗歌世界,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

一、背景介绍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索。

通过了解他的生平和他的作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诗歌创作背后的内涵。

教学目标:1.了解艾青的诗歌作品背景和文学风格;2.理解并分析一些代表性的艾青诗歌作品;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诗歌背景介绍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艾青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例如他的成名作《北国之春》。

2.整体阅读教师向学生发放艾青的诗选,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上完成全文的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简单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对艾青诗歌的理解。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诗歌作品,让他们深入讨论。

4.重点诗歌解读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解读一些艾青的代表性诗歌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例如,《北国之春》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望春风》中对自然的赞美等。

5.语言艺术探究教师可以从艾青的诗歌中选取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词语,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并通过练习写作来仿写。

6.写作实践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艾青的诗歌为灵感,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

可以是对某首诗歌的深入解读和思考,也可以是对诗歌中的某个主题的拓展。

7.展示与讨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思考。

三、教学评价1.口头表达: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言语表达和思维发散能力;2.课堂反馈:通过课堂的问答环节,了解学生对艾青诗歌的理解程度,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3.作文评价:对学生创作的短文或诗歌进行评价,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艾青诗选第一篇原文

艾青诗选第一篇原文

艾青诗选第一篇原文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艾青诗选的第一篇。

哇,当我翻开那本诗选,第一篇就像一道神秘的光,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

这第一篇叫《大堰河——我的保姆》,那可真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啊!诗里的大堰河,那形象多鲜活!艾青用他那细腻又充满力量的笔触,把大堰河的善良、勤劳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看,“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这一连串的“含着笑”,让我仿佛看到了大堰河那乐观又坚强的模样。

还有那些描述大堰河生活艰苦的句子,“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我的心都跟着疼了起来。

艾青对大堰河的感情,那真是深厚得没法说。

感觉大堰河不仅仅是他的保姆,更是他心灵的依靠和温暖的港湾。

怎么样,朋友,你是不是也被这首诗打动啦?稿子二嘿,朋友!咱来唠唠艾青诗选的第一篇。

你知道吗?当我第一次读到艾青诗选的第一篇时,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那篇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真的太牛了!诗一开头,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

艾青对大堰河的称呼,亲切得就像在跟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话。

然后他开始描述大堰河的种种,“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我对大堰河的身世有了了解。

再往后读,“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这种身份的矛盾和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交织在一起,太复杂,也太让人感动了。

而且啊,诗里对大堰河劳动场景的描写,简直太生动了。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读着读着,我眼前就浮现出大堰河忙碌的身影。

诗歌整体阅读方法PPT课件

诗歌整体阅读方法PPT课件

2021/7/24
4
小结:
1、根据标题中显示的诗歌内容猜想情感方 向。(标题暗示写作对象、写作内容,时间、 地点、季节等)
2、根据标题中显示的情感类词语,明确诗 歌的情感基调。
2021/7/24
5
巩固练习: 从第1、2题的诗歌标题猜测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最爱东山晴后雪》: 情感类词语是“爱”,表达对东山雪景的喜爱 《初见嵩山》: 诗眼是“初”,暗含“惊喜”和“期待”之情。
2021/7/24
11
四、读注释
1、诗中一些少见的、难懂的、生僻的词语。 ——根据注释读懂诗中难理解的诗句。 2、注释中有时交代作者生平经历、诗歌创作的背
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诗 歌的内容,暗示诗歌情感倾向。 ——根据注释猜想诗歌的情感。
2021/7/24
12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满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 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什么情感?(3分)
主要抒发作者遭逢战乱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
或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 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021/7/24
13
巩固练习: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感情:对家乡的思念
抒情句:
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1/7/24
10

回归旧卷之诗歌阅读(1)

回归旧卷之诗歌阅读(1)
的空间和优美的意境。
16.①“春归”可理解为春天离此而去(1 分),从词的题目“暮春”可以看 出春天将要离去了(结合标题来解释“春归”的含义,1 分),词的 尾句也写到春天离此而去在金色的夕阳遇见了北归的燕子,燕子为 候鸟,每年农历三月北归,恰好是暮春时节(结合“燕子北归”来解 释“春归”的含义,1 分)。 ②此处把春天拟人化,说她离开这里(结合手法解释“春归”的含义, 1 分),又走向那里,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 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作用和效果,2 分)。 (学生如答成“春来”的含义,且有答出拟人的手法及其效果,可酌
深圳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从陈季张求竹竿引水入厨
黄庭坚 井边分水过寒厅,斩竹南溪仗友生。
来酿百壶春酒味,怒流三峡夜泉声。
能令官舍庖厨洁,未减君家风月清。
挥斧直须轻放手,却愁食实凤凰惊。
[注]据《庄子》记载,凤凰不同于凡鸟,它只吃竹子果实,只饮 甘甜泉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向朋友交代了自己求取竹竿的原因,“仗”字体现了诗人的恳切之意。 B.诗人一边感受春酒的芬芳,一边聆听三峡的泉声,日常生活十分轻松惬意。 C.引来的井水能让庖厨保持洁净,诗人借此含蓄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D.尾联巧用凤凰的典故,化俗为雅,将求取竹竿这件平常小事写得高雅别致。 16.诗人“求竹竿”时充分考虑友人的心理感受以说服友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B 诗人觉离战争尚远,所以觉得烟波浩渺
16.诗人奉命北上,尾联却写“南来”“人日”之约, 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①使君约“我”从契丹回来重聚畅饮,“我”想这个约定在明年 人日柳黄时就会实现; ②想象出使归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 ③表达对成功出使的信心, ④也暗含对友人关心的回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E 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 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这是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重用。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 等意象,交代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诗歌符合律诗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 “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 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 索落寞的感受。 E.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 没有比喻 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
李 白:孤傲狂放,洒脱浪漫 杜 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苏 轼:豪迈奔放,豁达开朗 白居易:平实浅显,通俗质朴 陶渊明、王维:悠然自得,闲适自在 陆游、辛弃疾:感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3.读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
注释内容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 介绍写作背景 作用 帮助读懂诗句 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2)抓情语
诗词中那些直抒胸臆的句子,最能 表现作者的情感及态度,揣摩情语可以 使我们更快地理解诗歌。标志性词语: 涕泪、愁、恨、嗟叹、孤、独、苦、 闷......
试手经典 实战强能
(P 116 这样练手) 第1、2题
(P1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① 目。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 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③ 草间蛩 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 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 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 汉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来用 作不以家事自累的典故。③蛩:蟋蟀。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①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抱怨之情。首句“无才不敢 累明时”是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圣明 的时代重用。 ②对世事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 两个典故,表明诗人厌倦世事,渴望像尚子平一 样早日摆脱俗世的烦扰,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 ③独守空林的孤独寂寞之情。颈联的景物描写渲 染凄凉的氛围,烘托作者悲凉的心境,尾联的 “寂寞”“空”“独”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②诗歌写了不论秋波、玉露如何冰冷,秋 风如何萧瑟,白莲依旧清香如故。 ③词人借白莲寄托自己情志,抒发了自己 在明亡之后依然保持民族气节、洁身自好、 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P11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①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 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②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 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年轻时 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 著述。②檀:红色。
介绍相关诗句出处
介绍作者 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 放之际”类似的注释。
暗示本诗的用典
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 风格 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 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 深层原因有关。
4.读诗句
(1)抓意象
典型意象:生活中的物象在古
诗词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被作者赋 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了解典型意 象的象征有利于我们分析理解诗词。
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第1节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
如何读懂诗歌
四读:读题目、读作者、 读注释、读诗句
1.读题目
题目:交代写作的时间、地点、对 象、事件、主旨、题材。
2.读作者:知人论世
不同的作家其人生道路、所处时代等不同, 因而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感情,所体现出的风格 也不同,这就为我们鉴赏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D E ) 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 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 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 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 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画,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不恰当。应为一种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 缥缈朦胧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 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 “由虚到实”不恰当,应为由实到虚。 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严谨,写景 细致入微,感情含蓄蕴藉,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
古典诗歌中的特殊意象 一、送别意象:南浦、长亭、渡头、杨柳 二、植物意象:
芭蕉、梧桐:凄苦忧愁 梅兰竹菊:高洁清 杜鹃:悲苦,乡愁乡思; 蝉:高洁; 猿啼:悲伤凄凉; 鹧鸪:衬托心情的惆怅; 大雁、青鸟、鲤鱼:传书的信使,表达思乡 念亲之情; 四、其他:羌笛、胡笳、琵琶等:表达将士 戍边之苦及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