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导学案《小蝌蚪找妈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爱护小动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小蝌蚪和青蛙,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利用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解释字词意思。
4. 精讲课文a. 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分析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b. 学生交流讨论,体会母爱的伟大。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b.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6.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蝌蚪、妈妈、长大、快乐、着急、终于3. 小蝌蚪找妈妈过程:小蝌蚪→青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 答案:学生作品,以自己理解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掌握较好,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需加强,个别学生朗读不够流利,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知道要达到的效果。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它们在做什么呢?”由此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2.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3. 精讲课文,体会情感(1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分析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b.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它们遇到了谁?找到了妈妈吗?”c.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内容。
b. 完成课后练习题。
5. 小结本课(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蝌蚪、妈妈、游泳、长大、乌龟、青蛙等。
3. 课文结构: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2课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小蝌蚪找妈妈(第1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识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思维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知识梳理】一、字词句:1.我会读以下生字,并会注音。
塘()捕()姨()鼓()迎()2.我会写本课生字,把难写的多写几遍。
3.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当时几至家喻户晓,周而复也因此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文坛巨擘。
二、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池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害的虫类。
快活蓄水的坑,一般不大,也不太深。
害虫高兴,快乐。
三、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讲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寻找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帮助妈妈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质疑问惑我有以下问题要与老师同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nǎ lǐ hài zi dù pí tiào ɡāo jiù shì二、填量词一( )小蝌蚪两( )后腿一( )乌龟一( )大青蛙一( )眼睛一( )荷花三、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披着尾巴鼓着衣裳甩着肚皮露着眼睛四、照样子,写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复述和表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语文知识: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结构。
3. 语文能力:培养朗读、表达、理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 课文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所遇到的困难。
3. 生字词:展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并标注重点词语。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写作练习:仿写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它的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合适低年级同学的学习知道。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鉴戒,下面作者精心准备了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诵训练的好材料。
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根据低年级孩子独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摸索,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我在读课文前第一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
让他们在读书中寻觅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本课时,出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感想。
孩子们争先恐后表明之后,我顺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为何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忙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爱好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以爱好为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觅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成效非常明显。
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诵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鼓励的效用是无穷的。
在获得成功发觉的同时,孩子们常常又会发觉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诵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浏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讲授代替。
”在朗诵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知道,去感悟,去体会读。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9个字。
2、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3、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读题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会认字塘、脑、袋、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会写字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五)课后延伸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第【1】篇〗《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34课,它是一篇脱离拼音的看图学文。
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课文配有六幅图,分别与六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
本课分2个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
授课完毕,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这堂课有成功之处。
一、运用多种有效手段使学生准确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课文第一课时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而且一年级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我主要利用三个有效手段使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手段一:抓明线引暗线,条理清晰从课题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这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使小蝌蚪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问,小蝌蚪的妈妈会是谁呢?它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征,并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初学文本时,我又问了设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学生通过第一次浏览课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后,我出示青蛙,让其观察两者外形差别。
学生纷纷说两者不像,于是我抛出问题:小蝌蚪要变成青蛙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换言之,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线,这一暗线就是文章的重点。
如此明暗线结合,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对文本了解得到了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手段二:据文贴画,贴中取乐上课前,我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大青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02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023今天,我带领大家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观察和提问,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非常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观察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文插图、PPT、小蝌蚪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征,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PPT的节奏,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讲解课文:通过插图和实物展示,讲解课文中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口语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小蝌蚪的特征和成长过程。
5.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小蝌蚪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1. 出生2. 找妈妈3. 成长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字确认。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都表现得很好。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鼓励他们像小蝌蚪一样,用心去观察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导入环节的图片展示、朗读课文的节奏、讲解课文的过程、口语表达的引导以及写作练习的布置。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乐于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新颖的动画课件激趣下,能够主动积极的思维。
在快乐读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体现个性化阅读。
尊重差异,鼓励创新,用游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识字,注意语言积累,给学生以想像和创造的空间。
教学目标:1、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正确认读8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8个生字。
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池塘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学生发表见解。
3、在这美丽的池塘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演示课件小蝌蚪找妈妈的全过程)4、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故事。
5、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6、学生齐答。
7、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8、学生书空课题,并齐读课题。
(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
初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2、学生说识字方法。
3、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下面就请你们一句一句仔细认真地读,看谁认识的生字多。
4、学生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5、同学们课文读得真认真,一定认识了许多生字,是吗?那就把你认识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吧!6、学生逐字汇报自己认识的生字,并说识记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生字课件,并引导学生说不同的识记方法。
7、生字认识了,生字带出的词语你们认识吗?8、(出示词语)学生读生字、词语。
(让学生自主识字,会读、会认,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识字的能力。
三、课间律动。
播放歌曲《小青蛙》,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熟读课文,品评感悟。
1、把生字、词语送回到课文中,美美地读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 小蝌蚪成长过程:
- 孵化出壳
- 长出后腿
- 长
- 比喻:小蝌蚪像黑黑的逗号
- 拟人:小蝌蚪在水草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 排比:小蝌蚪游啊游,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妈妈
3. 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意义:
- 维护生态平衡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保障人类生存环境
10. 学生能够在课堂小结中,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强化重点和难点。
七、课后作业
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并说明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的原因。
2.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 请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如何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并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请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的实践活动或实验,并说明其目的和意义。
5.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小蝌蚪最终找到妈妈的情景,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
1. 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是:孵化出壳→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变成青蛙。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属于青蛙的幼体阶段,经过生长发育,最终会变成成体青蛙。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小蝌蚪找妈妈》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4、组词练习、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结合图学习: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
(可以加上动作)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⑶分角色读。
六、小结第二课时一、自读课文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蝌、蚪、找”等生字,会写“妈、妈、小、蝌、蚪”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放弃,终于找到妈妈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好奇心。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它们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妈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点。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理解课文大意。
3.讲解课文(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讲解生字,引导学生学会书写。
(3)通过讨论、分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的?5.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
(2)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6.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画。
2.家长签字请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完成家庭作业。
五、教学反思1.对部分生字的教学不够深入,学生掌握情况不佳。
2.课堂氛围较为紧张,学生表达不够自信。
3.课后作业布置较少,未能充分巩固所学内容。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3.讲解课文教师:“小蝌蚪出生的时候,它们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学生A:“它们小小的,黑黑的,像小豆豆。
”教师:“对了,那我们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描述的。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CAI课件、帖图、青蛙及蝌蚪头饰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小蝌蚪)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
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
三、学习课文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
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将一起探索蝌蚪的成长历程,了解它们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小蝌蚪找妈妈》。
这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动物之间的亲情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亲情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等教具。
学生则需要准备好课本、铅笔和橡皮。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蝌蚪找妈妈生字词:蝌蚪、妈妈、困难、挑战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铅笔和橡皮,模仿课文的书写,书写生字词。
答案:蝌蚪、妈妈、困难、挑战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描述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答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他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遇到了水流、石头等障碍。
但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地寻找,最终找到了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阅读和实践。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在书写生字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观察一些蝌蚪,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第【1】篇〗教科书分析1.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用童话的文体讲述了蝌蚪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叙述与对话相结合,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青蛙是怎么长成的。
2.本课是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一年级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文课后练习提供小蝌蚪生长成青蛙各阶段变化的,要求学生按顺序连起来后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个练习体现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对于刚刚升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
组织学生亲历这个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难点的保障。
4.本课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与一年级的相比,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忆心理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优化识字写字教学,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益。
学情分析1.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刚升上二年级学习,学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仍是一定困难,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2.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汉语拼音拼读基本过关,具有了一定的用普通话朗读、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进行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
3.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700个字和会写300个字,这些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里有不少形近字、音近字,这些形近字、音近字对学生知记会写的字的字形会带来干扰,因此,会写字教学中的字形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小蝌蚪成长的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教师口述:1.你认识上面的小动物吗?(青蛙和小蝌蚪)你知道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板书:1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它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二、介绍作者盛璐德:(1912~1985),女,上海市人。
1956年,被评为幼教一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和市先进工作者,后被选为长宁区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静安区第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2年,盛在自己班级试验"认语教学法"引导幼儿认识环境,掌握语言。
1953年,她先后开25节观摩教学课,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赞扬。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是⼈教版部编本⼩学语⽂⼆年级上册第⼀单元第1课,是⼀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字⽣动的描写了⼩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叙述了⼩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课《⼩蝌蚪找妈妈》课⽂原⽂ 池塘⾥有⼀群⼩蝌蚪,⼤⼤的脑袋,⿊灰⾊的⾝⼦,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蝌蚪游哇游,过了⼏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鲤鱼捕⾷,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蝌蚪游哇游,过了⼏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蝌蚪游哇游,过了⼏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只⼤青蛙,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肚⽪,⿎着⼀对⼤眼睛。
⼩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看,笑着说:“好孩⼦,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蹬,向前⼀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惠珍、盛璐德,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课《⼩蝌蚪找妈妈》教案1 ⼀、教学⽬标: 1、了解青蛙⽣长过程中⼏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能⼿,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字,认识“⽮”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乌龟、碧绿、肚⽪、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扩写句⼦,把句⼦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朗读课⽂,能背诵课⽂最后两个⾃然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字新词,能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懂得青蛙是捉害⾍的能⼿,懂得保护青蛙⼈⼈有责。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1小蝌蚪找妈妈》部编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学习了生字词,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生字词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蝌蚪”和“青蛙”这两个词的书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他们,通过拆字、组词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书写。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提出自己观点和想法方面稍显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会继续鼓励他们多思考、多交流,并在课堂上给予更多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的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回顾所学知识,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向别人介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有趣细节,分析故事的结构,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复述的故事。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字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书写和朗读练习。这个操作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书写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为资深的语文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选择了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进行教学。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三个章节。
第一章是阅读理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以及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第二章是生字词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第三章是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写一篇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进行书写和运用。
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学会查找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生字词的学习和阅读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同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学会查找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重点则是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教学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具包括生字词卡片和阅读理解练习题,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母爱的伟大。
3. 生字词学习: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要求学生跟读、模仿,确保正确掌握。
4. 课堂练习:布置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帮助其他人解决更多的难题。)
学生根据搜集情况进行汇报。
预设:
1.蝴蝶的成长过程。
2.蝉的成长过程。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中“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等9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交流识字。
(4)同桌互考,检查识字情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同桌之间开展自学。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2.交流课文的重要内容。
二、图文结合,自读自悟(用时:22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1)学习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
(2)小蝌蚪是通过几个小动物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和乌龟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4)找到青蛙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
2.引导学生再读全文,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是怎样变化的?
1.学生看图,按要求说图意。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来游去。
(2)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大脑袋、长尾巴。
2.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词语“一群”“快活”,明白“大大的”“长长的”比“大”“长”表现得更强烈、更突出。
3.学生用多种方式读第1自然段。
四、巩固生字,指导认读(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中“塘、脑、袋、灰”四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小蝌蚪找妈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让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这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能使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并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者、服务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1)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生字和词语,师生相机正音:“捕”读bǔ,不读pǔ;“迎、顶”是后鼻韵母,不要读成yín、dǐn。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图文结合,感悟快乐(用时:9分钟)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1)这幅图中画的是哪儿?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他们的妈妈什么样?
4.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选出最出色的一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合作探讨后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
(2)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摹。
3.指导反馈。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词。
2.(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摹。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教学反思: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1.学生对比观察图片,认识蝌蚪和青“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在读中识记、理解生字。
(1)边读课文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儿。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好吗?(板书课题)
(4)找到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2.学生回答: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四次变化,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再长出了两条前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
3.按老师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4.一组同学戴头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
三、小组合作,拓宽思路(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学习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词语。
3.把生字放回原文,在语境中识字。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
3.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复习回顾,深入学习(用时:3分钟)
1.复习生字、生词。
2.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开火车读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教”。(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难点)。
3.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的道理(难点)。增加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小蝌蚪的演变过程;搜集有关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的资料。(学生)
(2)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自由读。
(1)画出小蝌蚪的样子。
(2)交流小蝌蚪的样子。
(3)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感悟“大大的”“长长的”与“大”“长”的区别。
(2)指导朗读:强调重读“大大的”“长长的”,“游来游去”要慢点读,表现出小蝌蚪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