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_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

合集下载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往往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会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

这种影响通常被称为参照群体的影响,即一个人在决策时参照其所在的群体的意见和行为。

参照群体的影响对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本文将对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市场营销和消费者心理的启示。

一、参照群体的影响机制1. 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会比较自己与他人,尤其是与自己所在的群体。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即参照群体主要是与自己相似的人。

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消费者会在意识层面上与自己的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

2. 信息传递和社会认同参照群体的影响还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和社会认同来实现。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朋友、家人或同事选择某种商品或服务时,自己也会受到影响并倾向于做出类似的选择。

这种影响是通过信息传递和社会认同来实现的,人们相信自己所在的群体的选择是正确的,并且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接纳,因此会追随群体的选择。

3.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参照群体的影响还与社会认同和社会规范有关。

人们倾向于与自己所在的群体保持一致,因为与群体保持一致可以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们也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即在准则和规范之下,人们倾向于遵循群体中的主流意见和行为。

1. 购买决策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购买决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一个人面临购买决策时,他会首先考虑自己所在的群体是如何选择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参照群体更倾向于某种选择,那么他也会更有可能做出类似的选择。

这种影响可能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所在的群体做出的选择更为明智和正确,也可能是因为他希望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

2. 消费习惯参照群体还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影响。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平迪克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平迪克版)

微观经济学(平迪克版)1、无差异曲线vs等产量线vs生产可能性边界(1)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用来表示能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市场篮子的组合或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如图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和2的数量,图中的曲线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

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是效用函数为U=无差异曲线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对应的生产函数为:与无差异曲线类似,三个特征:但与无差异曲线不同的是每条等产量线对应着特定的产出水平,而无差异曲线只是排序意义上的。

(3)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条件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假设一个社会把全部资源用于X、Y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所示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内的点表示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生产,边界外的点是不可能实现的。

-是向下倾斜的,是因为当全部的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必须以牺牲其他产品为代价。

2、边际替代率vs边际技术替代率vs边际转换率(1)边际替代率MRS:即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的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消费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方式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方式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方式
参照群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
1. 社会认同: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消费偏好等形成了一种社会认同。

消费者希望被自己认同的群体接受和肯定,因此会倾向于模仿和追随群体中的消费行为。

2. 信息传递:参照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交流各种消费信息,包括产品推荐、购买经验等。

这些信息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

消费者会从参照群体中获取有关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进行购买决策。

3. 社会压力:参照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消费者施加一定程度的社会压力。

消费者希望被群体接受和认同,因此会受到群体的期望和压力,并据此进行消费选择。

例如,某些社交圈子中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群体中其他人的消费行为而感到压力,从而加大自己的消费。

4. 社会规范和期望:参照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观念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会规范和期望。

消费者可能会希望符合这种社会规范,以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

相反,违背参照群体的消费行为会导致消费者感到孤立和排斥。

5. 影响力和引导:参照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员可能会对其他成员的消费选择产生引导作用。

这些具有影响力的成员可以通过推荐、推销、示范等方式,影响其他成员的购买行为和消费偏好。

综上所述,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社会认同、信息传递、社会压力、社会规范和期望以及影响力和引导等方面。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会考虑这些参照群体的影响因素,以择优选择。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在现代社会,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众多商家和营销人员都在努力寻找能够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方法。

而参照群体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参照群体指的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参考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以确定自己的行为。

在消费领域,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将围绕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探讨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

一、认知层面在认知层面上,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信息获取和认知评价。

首先是信息获取。

参照群体会影响消费者的信息获取行为。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式增长,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

而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信息获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参照群体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做出积极评价时,消费者会更加倾向于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以确认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相反,如果参照群体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持负面评价,消费者则会避免获取相关信息,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

其次是认知评价。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认知评价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当参照群体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持积极评价时,消费者更容易对其进行积极的认知评价,认为它是优质产品或服务,从而增加购买的可能性。

而当参照群体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持负面评价时,消费者则更容易产生负面的认知评价,从而削弱购买的可能性。

二、情感层面在情感层面上,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情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情感影响主要表现在情感倾向和情感感染两个方面。

其次是情感感染。

参照群体还会通过情感感染的方式影响消费者的情感。

当消费者置身于一个积极的参照群体中时,他们往往会受到这种积极情感的感染,从而增加购买的可能性。

而当消费者置身于一个消极的参照群体中时,他们也会受到这种消极情感的感染,削弱购买的可能性。

三、行为层面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深刻的。

在认知层面上,参照群体会影响消费者的信息获取和认知评价;在情感层面上,参照群体会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倾向和情感感染;在行为层面上,参照群体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模仿和行为选择。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即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参照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标准和价值观。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其影响程度和方式多种多样。

本文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这种影响对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的启示。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他们认同的群体保持一致,以获得认同感和社会认可。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受到所在社会群体的影响,从而选择符合群体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当一个人身处一个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群体中,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符合这一潮流的产品,以获得社会认同感。

2. 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感受到的压力和影响,从而导致其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当参照群体中的成员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有共同的偏好时,个体可能会受到群体压力,从而更倾向于选择符合群体标准的消费行为。

当一个人所在的群体对某家品牌的产品持有高度评价时,他可能会受到群体影响而选择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即使他本人并不是该产品的忠实粉丝。

3. 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参照他人的行为和状况,以评价自己的情况和行为。

在消费行为中,社会比较会促使个体参照他人的消费水平和方式,从而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当一个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购买豪华品牌的产品时,他可能会被社会比较所驱使,从而增加自己的消费以保持和他人的一致性。

参照群体对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的启示1. 定位目标群体了解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对市场营销来说十分重要。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群体,并了解其所在的参照群体,以便更好地针对其需求和偏好进行营销。

当企业明确了所要吸引的目标群体倾向于追求潮流,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潮流相关的广告和产品,以更好地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力和购买欲望。

2. 塑造群体认同感企业可以通过塑造群体认同感来影响消费者行为。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1、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他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2、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他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

第二章3、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

4、弹性:弹性度量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

具体来讲,就是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百分比变化。

5、供给: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厂商以一定的商品价格信号为指导,决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多少要素生产多少的商品。

6、需求: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人们以商品价格为信号来指导自己的购买行为,决定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7、市场出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意味着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是指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不存在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过剩现象,也不存在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短缺现象。

第三章8、偏好:偏好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偏爱和喜好程度。

偏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生活中人们的偏好总存在差异,并且一个人的偏好也是可以改变的。

偏好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了行为的改变。

9、效用:效用是一个人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效用是反映个人偏好的一种数字指标。

10、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某种商品或劳务一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受到其个人需求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通过与其社交交往而形成互动和依赖关系的人群,如朋友、家人、同事等。

参照群体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社会压力和信息获取。

一方面,参照群体的期望和标准会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使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符合其群体期望的选择。

例如,当一位消费者在购置家用电器时,如果其周围的同事或朋友都购买了某一品牌的电器,那么他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该品牌,以符合周围群体的偏好。

另一方面,参照群体也可以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一些热门产品往往会引起群体关注,并在群体之间迅速传播。

由此,消费者可以通过交流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也能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和潮流,预测其未来需求和决策。

其次,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行为上看,参照群体会对消费者形成某种社交规范,即社交心理学中常提到的规范强制性。

研究表明,在一个群体中,人们经常会从其他人身上吸取一些行为和态度的特征,通过经验和互动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而与周围的人形成某种行为或生活方式的合理性认知。

同时,在消费决策中,参照群体也能对消费者的风险态度和促销策略产生影响。

例如,群体中某些人购买同类产品时偏爱高价品牌,那么其他人可能也会依照这种消费方式,从而产生价格定位的影响。

此外,消费者在处理购买决策时,也会受到群体对促销策略和营销手段的影响,例如群体中某些人爱购物优惠或有购物欲望等,也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和诱惑。

这种促进行为可能会产生替代效应或品牌涨价效应,即使消费者不需要某种产品,看见别的人在购买某种产品时,也会受到影响,而增加它的消费诉求。

综上所述,参照群体在消费者行为中有着显著的影响和作用。

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观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但周围群体期望和标准也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学术型经济管理学院初试专业课:820经济学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微观部分:(一)绪论:最优权衡取舍、价格决定机制、市场的关键角色、理论模型的作用:经济学的预测和解释功能。

(二)供求理论:影响需求与供给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的因素、无差异曲线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角点解、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图形表述;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的叠加过程、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对市场需求曲线的影响。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定量语言对风险的描述;风险的偏好和降低风险的途径;各类生活成本指数。

(四)生产: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等产量线;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比较;长期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

(五)成本:成本的测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区别;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

(六)竞争性供给及其市场分析:短期市场供给弹性对市场供给的影响、竞争性市场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最低限价、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进口配额与关税、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七)市场势力:垄断、垄断势力、垄断势力的来源;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买方垄断、买方垄断势力及其来源。

(八)有市场势力的定价:攫取消费者剩余;价格歧视、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价格、两部收费制、捆绑销售。

(九)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分析;寡头垄断各种模型,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伯特兰模型、主导厂商定价模型、卡特尔定价模型、囚徒困境分析。

(十)要素投入品市场:竞争性要素市场;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十一)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一般均衡分析;三个效率分析;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十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柠檬”市场;市场信号的传递;存在逆向选择的保险市场、信贷市场及其他市场的解决办法;道德风险的含义及解决对策;私人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行为财务学的心理学基础

行为财务学的心理学基础

行为财务学的心理学基础引言行为财务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将经济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相结合,旨在深入探讨人们在财务决策中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人和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行为财务学的心理学基础,包括认知偏差、风险态度、情绪影响等。

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主观认知和思考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错误判断或决策失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1.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已有信息或参考点的影响,往往过分依赖于这些信息或参考点。

2.确认偏差:人们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已有观点一致的证据,并忽视与之相悖的证据。

3.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即使损失和收益的数额相等。

4.过度自信: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决策的正确性。

了解这些认知偏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在财务决策中的行为,并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和干预。

风险态度风险态度是指个体对于风险的感知和反应方式。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态度,主要可以分为保守型、中立型和冒险型三种。

1.保守型:保守型个体偏好避免风险,更愿意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方式。

他们更注重资本保值和稳定性。

2.中立型:中立型个体在面临风险时能够保持相对客观、理性,并根据具体情境做出相应决策。

3.冒险型:冒险型个体喜欢追求高回报,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

他们更关注投资回报率和增长潜力。

了解个体的风险态度有助于我们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投资建议,以提高财务决策的效果。

情绪影响情绪是人们在财务决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它可以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绪影响:1.损失厌恶:人们对于损失的恐惧感比获得同等数额的收益带来的喜悦感更强烈,这会导致他们做出保守型决策。

2.乐观情绪:当人们处于乐观情绪时,他们更容易接受风险,做出冒险型决策。

3.恐惧情绪:当人们处于恐惧情绪时,他们往往会采取回避风险的态度,做出保守型决策。

了解并应对不同情绪对财务决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个体做出理性和有效的投资选择。

公平感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

公平感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

摘要员工的公平感取决于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分析参照对象选择的规律是理解公平感形成机制的核心问题。

首先对公平感社会比较参照对象的种类和特征、参照对象选择的稳定性等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影响参照对象选择的动机、个人、环境和认知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采用问卷无法揭示员工参照对象选择真实的心理过程,并且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组织员工群体化参照对象等新思路。

关键词公平感;社会比较;参照对象分类号b849:c911 公平理论与参照对象关于参照对象对公平感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判断不仅取决于自己得到的分配结果是否有利,同时也决定于参照对象得到的分配结果,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参照对象不仅对分配公平感有影响,甚至会对程序公平感产生影响。

例如,fox和dayan(2004)以股票交易为研究背景,发现投资者的不公平感不仅仅取决于其个人投资的成功或失败,同时也受到参照对象投资结果的影响,是社会比较的结果。

lee和shin(2000)以韩国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参照对象不同时人们的分配公平感会产生变化,甚至会影响程序公平感。

在研究中,私立研究机构和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者设定的参照对象来填答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的问卷,结果表明,以自己同事为参照对象时,私立与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以大学科研人员为参照对象时,两者的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则存在显著差异(在韩国,私立研究机构收入水平最高,公立研究机构最低,大学居中)。

collie,bradley和sparks(2002)研究了服务补救(service recovery)情境中参照对象的效应,结果发现被试的公平感和满意度受到参照对象的显著影响:遭遇同样的服务失败(未吃完的套餐被服务员收走),当参照对象得到的服务补救优于自己时,被试的分配公平感和满意度很低;当自己得到的服务补救优于参照对象时,公平感和满意度则大幅提高。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与问答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与问答

一、后发优势在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决策中,当决策变量为价格,且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时,后进行价格决策的厂商就会获得后发优势。

后决策的厂商可以制定比第一个决策的厂商稍低的价格,就可以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一种优势地位.二、生活成本指数1.理想生活成本指数:为了达到相同的效用水平,当期所需要的成本与基期所需要的成本的比值.缺点:效用难以量化和衡量.2.拉式生活成本指数:以基期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为准,当期购买这个商品篮子所需要的成本与基期所需要的成本的比值。

缺点:放高估了生活成本指数。

没有考虑到由于价格变化导致的替代效应,因为价格变化,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便宜的商品和服务,减少昂贵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因而实际的生活成本更低。

3.帕氏生活成本指数:以当期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为准,当期购买这个商品篮子所需要的成本与基期所需要的成本的比值.缺点:低估了生活成本指数。

因为在基期人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达到同样的效用水平。

4.连锁权重指数:一揽子商品与服务随时间而调整的生活成本指数,该指数对一揽子商品与服务逐年进行调整,可以减少部分拉式指数和帕氏指数引起的偏差,但不能完全消除偏差,因为在实际中,消费者根据价格的变化在随时调整自己的一揽子商品与服务,而连锁权重指数的一揽子商品与服务只是定期进行调整.三、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商品与服务货币价值的总和,而CPI只衡量了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2.GDP平减指数只衡量一国国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并不包括进口品,而CPI中包括进口品.3.GDP平减指数在计算时使用的商品与服务篮子是现实中生产的,因而不断地在变化,而CPI使用的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

前者是帕氏指数,后者是拉氏指数。

四、为什么古诺均衡时两个厂商都没有改变现状的激励1.古诺均衡指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各厂商根据自己产量的反映曲线制定产量决策,两个厂商反应曲线的交点处即为古诺均衡.2.达到古诺均衡意味着每个生产者都准确地预测了对方的产量,并在既定的情况下最大化了自己的利润,因此在古诺均衡时,没有厂商可以在不使其他厂商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获益。

社会心理学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对资源分配的影响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学科。

资源分配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议题,而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

一、公平原则和不公平感知社会心理学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公平和不公平的感知上。

公平原则是指人们认为资源应当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配,而不公平感知则反映了人们对不公平分配的不满和厌恶。

研究表明,当人们感知到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愤怒、不满和不信任等。

这种不公平感知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冲突,因此公平原则在资源分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合作与竞争之间的权衡在资源分配中,人们常常需要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进行权衡。

合作是指人们共同努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竞争则是指人们争夺有限资源以获得个人利益。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们对资源的分配方式会受到合作和竞争的影响,从而对资源进行不同的分配决策。

在合作环境下,人们倾向于采取更为公平的分配策略,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和信任。

而在竞争环境下,人们更可能采取更为自利和不公平的分配策略,以争夺更多的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

三、心理操纵与资源分配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也会对分配决策产生影响。

心理操纵是指通过操纵他人的情绪、信任或期望来影响资源的分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些心理操纵的技巧和影响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公平的分配决策;而当人们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他们更可能采取自利和不公平的分配策略。

此外,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和期望也会影响资源的分配。

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信任值得的,他们更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同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有能力或有价值的,他们也可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四、文化差异与资源分配社会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们对资源的分配观念和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差异。

不同文化对公平和不公平的定义、合作和竞争的态度以及心理操纵的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判断的影响

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判断的影响

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判断的影响①周浩,龙立荣(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摘要采用4×2×2完全随机设计的模拟情境实验,以328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参照对象信息影响分配公平感判断的基本规律。

该研究将参照对象信息分为三类: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特定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信息、特定参照对象低于自己的信息。

研究结果表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判断的影响力最大;分配公平感判断中存在攀比效应:当某个特定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信息呈现时,分配公平感显著低于该信息缺失时的情况;分配公平感判断中存在虚荣效应,且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最显著:当某个特定参照对象低于自己的信息呈现时,分配公平感显著高于该信息缺失时的情况。

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参照对象;分配公平感;攀比效应;虚荣效应0 引言组织公平感是目前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科学规范的研究是以1965年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为起点的。

公平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分配公平感(distributive justice)的问题,指出人们对于分配结果公平性的判断是基于与参照对象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的[1]。

显而易见,参照对象(referent)是公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Kulik、Ambrose(1992)以及O'Neill、Mone(2005)的研究都表明,只要具备相似性(relevance)与可获得性(availability)两个基本特征,都可以作为公平比较的参照对象[2][3]。

可见,分配公平感判断的参照对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

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回避了这一点,比如van den Bos,Lind等人的研究,通常在所设置的实验情境中,参照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4][5][6]。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研究的复杂程度,但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在形成分配公平感判断时,得到的信息不是如此简单(不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1046)通讯作者:龙立荣,E-mail: lrlong@会只有一个参照对象),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

攀比效应的名词解释

攀比效应的名词解释

攀比效应的名词解释攀比效应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与他人相比而不断追求物质或社会地位上的超越,并以此为驱动力。

这种效应在现代社会中愈益显著,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构建着社会的行为模式和风气。

1. 攀比的起因和机制攀比效应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早期,当时个体们通过攀爬、竞技等方式争夺有限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攀比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生存资源,而是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如物质财富、社会地位、外貌等。

一方面,攀比效应的存在与人类天生的群体心理和竞争本能有关。

人们希望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和尊重,通过攀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另一方面,现代媒体的普及也加剧了攀比效应的发生。

广告、综艺节目等传媒形态常常以明星、名车、豪宅等奢华生活为榜样,给人们营造了追求虚荣的心理。

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更容易进行比较,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成就来获取集体的认同。

2. 攀比效应的表现方式攀比效应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追求和目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现方式:物质攀比:个体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购买昂贵的物品、名牌服饰等,以显示自身的财富和身份。

社会地位攀比:个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不断争夺荣誉头衔、职位晋升等,以显示自身的社会价值。

外貌攀比:个体为了追求更好的外貌,进行整容手术、购买奢侈品牌时尚服装等,以提升自身的魅力和自信。

教育攀比:个体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给子女报名进名校,参加各类培训班等,以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

3. 攀比效应的心理影响攀比效应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影响,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个体而言,攀比效应可能导致焦虑、不安和自卑感。

在不断追求超越的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距,长期以来,这也可能让个体感到自己无法满足和达到社会标准,从而陷入心理困境。

对社会而言,攀比效应可能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和不平等的加剧。

一些人在攀比中不断积累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另一些人则因为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而被边缘化。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效应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效应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效应人际关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存在着许多心理学效应,这些效应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效应,并探讨它们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来谈谈“镜像效应”。

镜像效应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倾向于以对方的行为作为参照,并以相似的方式回应。

这种效应源自人类的模仿本能,我们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言谈举止和情绪表达,以获得更好的交流体验。

镜像效应使得人们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因为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和共鸣。

我们来探讨“社会认同效应”。

社会认同效应是指人们在群体中倾向于追求认同感和一致性的心理倾向。

当我们与某个群体产生认同感时,我们会更加愿意与该群体保持亲密关系,并愿意为该群体做出贡献。

这种效应在社交媒体上尤为明显,人们往往会加入各种兴趣群体,以满足自身的社会认同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亲和力效应”。

亲和力效应是指人们对外貌、性格或其他特征相似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和亲近感。

这种效应与“相似性原则”有关,人们往往更愿意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友谊或恋爱关系。

亲和力效应在择偶和朋友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更容易与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还有“互惠效应”。

互惠效应是指当我们受到他人的帮助或好意时,我们会倾向于回报这种善意。

这种效应源自于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我们希望与他人建立公平的互动关系。

互惠效应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使人们相互支持和合作,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我们来谈谈“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

这种效应源自于人们对他人看法和社会认同的追求,我们常常会因为担心被排斥而选择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羊群效应在群体行为和舆论引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人际关系中存在着许多心理学效应,它们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

几个基础的心理学效应

几个基础的心理学效应

几个基础的心理学效应1、攀比效应喜欢比较是人的天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攀比。

攀比的严重程度与地位和经济收入等条件相关,条件相差越大,可比性越差,攀比程度就会越弱;反之,越是旗鼓相当,越容易产生攀比效应。

攀比效应在职场上同样存在,普遍来说,员工攀比的对象,一般都是跟自己职位、能力等方面旗鼓相当的人。

而攀比的内容,一般就是晋升速度和薪酬待遇。

2、自我服务偏见“我成功是因为我优秀,你成功只是运气好”。

就是面对成绩,如果是别人取得的,就会归结为偶然的幸运;如果是自己取得的,就会归结为自己优秀的能力。

所以,插上翅膀的猪在大风中飞了起来,它会觉得自己和雄鹰一样有翱翔蓝天的能力。

在职场中,看到竞争对手取得成绩,会很自然地认为对方只是运气好,跟能力、素质是否优秀没有关系;而自己取得了成绩正相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自己能力、素质优秀的体现。

3、基本归因错误“我犯错是外部因素导致的不得已,而别人犯错则是内在的低素质”。

基本归因错误与自我服务偏见是正好反向对应,面对错误,如果是别人犯下的,那一定是因为对方能力差、没有责任心等内在的低素质导致的;如果是自己犯下的,那一定是因为外部因素干扰导致的。

比如领导配备的资源不够,或者领导制定的目标不合理,亦或是其他部门的人从中作梗等等,反正跟自己的素质没关系。

4、感情效应感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而感情的亲疏程度会影响一个人对他人评价的公正性,这就是感情效应,并且无处不在。

职场中,我们常说的本位主义(也称本位效应),就是感情效应的一种体现形式。

当员工对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整体或领导进行对比评价时,普遍会带有强烈的“抬高自我、贬低别人”的感情效应。

特别说明:效应与定律不是绝对,但具有普遍性所有心理学的效应与定律,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总结出来的,虽不是绝对,但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从应用的角度,抛开特例看比例才有意义。

如果只强调特例,则会导致一切不可知、不可为,所有的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都会毫无意义。

揭秘人类决策心理

揭秘人类决策心理

揭秘人类决策心理人类决策心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人们在面对各种选择时,往往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

本文将揭秘人类决策心理,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认知偏差人类在做决策时,常常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处理信息时,由于主观认知的限制,产生了一系列的错误判断。

其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1. 确认偏差: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已有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2. 选择支持偏差:人们更容易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反对观点的证据。

3. 顺应性偏差:人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做出与他人一致的决策。

4. 稀缺效应:人们对稀缺资源的价值更高估,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策。

5. 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已有信息的影响,而无法独立思考。

二、情绪影响情绪对人类决策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情绪高涨或低落时,往往会做出与理性思考不符的决策。

其中最常见的情绪影响包括:1.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大于对同等价值的收益的喜好程度,从而在决策中更加谨慎。

2. 逆向选择:人们在情绪低落时,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策,追求即时的快乐。

3. 情绪传染:人们的情绪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影响,从而在决策中受到他人的情绪偏向。

三、风险态度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根据风险态度的不同,人们的决策也会有所差异。

常见的风险态度包括:1. 风险规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风险较小的选项,而回避风险较大的选项。

2. 风险中立:人们对风险的态度相对中立,不会过分追求高风险或低风险的选择。

3. 风险偏好: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选项,追求高回报。

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人类决策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评价和社会期望的影响。

常见的社会因素包括:1. 社会认同:人们更倾向于做出与他人一致的决策,以获得社会认同感。

2. 社会压力:人们在面对社会压力时,往往会做出与自己真实意愿不符的决策。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

一、选择1、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会形成潜在的消费需求?(ACD)A、需求意识不明确B、购买欲望不强烈C、购买能力不足D、缺乏有关的商品信息2、消费者行为学在学科性质上的特点有(ACD)A、综合性B、宏观性C、应用性D、发展性3、首先提出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的是(A)A、斯科特B、卢因C、科特勒D、法约尔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A、消费者的购买行为B、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C、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D、市场营销与消费者心理5、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A、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心理学科分会B、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出版《广告心理学》一书C、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D、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泰勒制”二、判断1、缺乏有关的商品信息是形成潜在消费需求的原因之一。

(√)2、消费者心理是其行为的基础,而行为是其心理的表现。

(√)3、市场营销既是适应消费者心理的过程,同时又是对消费者心理加以引导哦,促成其行为实现的过程。

(√)三、填空1、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2、一般来说,消费者心理是行为的(基础)。

而行为是心理的(表现)。

3、消费者行为学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为研究对象。

4、《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特点有(综合性)、(微观性)、(发展性)和(应用性)。

5、1901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

四、名词解释。

1、现实消费者是指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需要,并实际从事商品购买或使用活动的消费者。

2、潜在消费者是指当前尚未购买或使用某种商品,但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有可能转变为现实消费者的人。

3、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相关产品或服务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

4、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过程,以及事先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五、问答题1、如何理解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心理是一种纯粹的内部心理活动,是不可见的;消费者行为是一种外部表现,是可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No.2,2015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10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周 浩1 龙立荣2(1.四川大学商学院,成都610064;2.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将影响分配公平感的参照对象信息分为三类: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有利信息。

采用4×2×2模拟情境实验分析了三类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影响力最大;分配公平判断中存在攀比效应,当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呈现时,分配公平感显著降低;分配公平判断中存在虚荣效应,且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效应最强。

关键词:分配公平感;参照对象;攀比效应;虚荣效应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129,71002047);四川省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xq15B04)。

一、导论分配公平问题是目前学界的热门议题(Stouten,Kuppens &Decoster,2013;Harcourt,Hannay&Lam,2013),学界对分配公平感科学规范的研究是以1965年Adams提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为标志的。

公平理论指出,人们判断分配结果公平与否不仅仅是看收入的绝对值,更重要的是与参照对象比较的相对值。

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判断是基于与参照对象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的(Adams,1965)。

因此,参照对象(referent)是公平理论以及研究分配公平感的核心内容之一。

已有的研究表明,只要具备相似性(relevance)与信息可得性(availability)两个基本特征,都可以作为公平比较的参照对象(O'Neill &Mone,2005;周浩,龙立荣,2010)。

可见,分配公平判断的参照对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存在各种各样有关参照对象的信息。

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回避了这一点,将问题简化为单个参照对象情境下的分配公平感,比如van den Bos(1997,1998,2003)的系列研究,Ambrose、Hadand和Kulik(1991)以及Grienberger、Rutte和Van Knippen-berg(1997)的研究。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研究设计,但忽略了一个事实:人们在形成分配公平感时,不会只有一个参照对象,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

在这种复杂的信息情境中,人们如何判断自己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这正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类有了解和评价自己能力、表现、观点的需要,这种评价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实现。

社会比较有三种基本类型:平行比较、上行比较、下行比较(Yip &Kelly,2013;Tsai,Yang&Cheng,2014)。

与此相对应,本研究将参照对象的信息分为三类: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

下面逐一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

07周 浩等: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首先是平行比较(parallel comparison),即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较。

要找到与自己各方面都很相似的某个具体的参照对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

人们通常会以参照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平行比较的参照对象。

公平理论认为,在投入相当的情况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所得等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会产生公平感,高于或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会产生不公平感。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所得高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做合理化的解释,称之为高人一等效应(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比如认为自己较之平均水平能力更强、付出努力更多(刘得明,龙立荣,2008)。

结合公平理论和高人一等效应,人们对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反应可能呈现这样的模式:当所得高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分配公平感最高;当所得与参照对象水平相等时,分配公平感其次;当所得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分配公平感最低。

综上所述,得到以下假设:假设1: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显著影响。

其次是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即人们有与比自己等级高的人进行比较的倾向(Wheeler,2002)。

在判断分配结果是否公平时,同样可能存在这种现象,即对于收入高于自己的不利信息特别关注和敏感。

在经济学领域有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的概念,指的是对于别人已经拥有而自己缺乏的东西有一种追逐的欲望。

分配公平感形成过程中,同样可能存在攀比效应:特定的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信息意味着别人已经拥有比自己更有利的分配结果,这会使人们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一种追逐更有利分配结果的欲望,表现之一就是分配公平感降低。

也就是说,当人们获得对自己而言不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显著地下降。

综合得到以下假设:假设2: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显著影响。

当获得分配结果不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显著降低。

人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也存在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特别是在自尊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于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社会比较(Gibbons,2002)。

收入是员工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员工地位、身份的象征,关系个人的自尊。

因此在分配结果的社会比较中,同样会存在下行比较。

在经济学领域有虚荣效应(snob effect)的概念,指的是对于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商品的欲望。

分配公平感形成过程中,同样可能存在虚荣效应:特定的参照对象低于自己的信息意味着自己拥有更有利的分配结果,这种欲望得到满足的表现之一就是分配公平感得到提高。

也就是说,当人们获得对自己而言有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显著提高。

综合得到以下假设:假设3: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显著影响。

当获得分配结果有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显著提高。

如假设1所述,参照对象的平均水平是人们判断公平与否的重要信息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获得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准确信息往往是很困难的,更多的是单个参照对象的具体信息。

当人们无法得到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时,将更多地依赖特定参照对象高于或低于自己的信息。

如假设2所述,当人们获得不利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下降(攀比效应);如假设3所述,当人们获得有利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提高(虚荣效应)。

这种变化的趋势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的条件下会更强,所以得到以下假设:假设4: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交互影响。

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更强的影响。

假设5: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交互影响。

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更强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即跟有的参照对象相比自己处于有利的情境,而与别的参照对象相比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境。

在这样的复杂情境下,人们的分配公平判断有何规律?是攀比效应还是虚荣效应更占优势呢?Kahneman所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回避损失,指的是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比对收益的感受更强烈(Por &7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2期Budescu,2013;Ganegoda &Folger,2015)。

据此可以推论人们对不利信息更敏感,因为这意味着自己遭受了损失(相对剥夺);对于有利信息,人们往往会做各种合理化的解释。

所以,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与有利信息有可能存在如下交互效应:当不利信息呈现时,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很小;当不利信息缺失时,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才得以体现。

由此得到如下假设:假设6: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与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交互影响。

当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人们形成分配公平感会更多依靠特定参照对象的信息,从而使得不利信息和有利信息的交互效应更强,所以得到以下假设:假设7: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不利信息、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三向交互影响。

二、研究方法(一)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4×2×2模拟情境实验设计。

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第一个自变量是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分为高于/等于/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以及信息缺失四个水平;第二个自变量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分为呈现与缺失两个水平;第三个自变量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同样分为呈现与缺失两个水平。

因变量是被试在各种情境下的分配公平感。

(二)被试本研究以某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共施测395人,回收346份,其中有效样本328份,有效回收率83.04%。

被试中男性146人(44.51%),女性174人(53.05%),另有8人性别数据缺失。

被试平均年龄20.73岁(SD=0.96)。

之所以选择大学生作为被试,一方面因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对于经济结果公平性判断的基本规律与组织员工不会有本质的差别;另一方面,大学生背景单纯,容易实施实验控制。

(三)实验程序与材料本实验在课堂上实施。

首先宣读指导语,告诉被试每人会读到一则小故事,请他们仔细阅读故事,把自己设想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根据自己在故事中的真实感受回答问题。

然后给每名被试分配实验材料,包括一则随机分配的情境故事以及测量题目。

被试独立阅读情境故事并回答测量题目。

最后回收实验材料,并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

针对被试是大学生,本研究专门设计了大学生周末在超市兼职的情境故事,总共16则(4×2×2)。

在故事中,首先描述基本的情境:“我”是一名大学生,周末在学校附近的超市兼职,工作一天得到了50元的报酬。

然后,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操作为:“我”无意中得知兼职大学生的平均报酬是30/50/70元,或者信息缺失;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操作为:“我”无意中得知兼职大学生的最高报酬是90元,或信息缺失;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操作为:“我”无意中得知兼职大学生的最低报酬是10元,或信息缺失。

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即每名被试随机接受一种刺激情境。

16则情境故事随机发放,每个情境的被试人数平均为21人。

(四)测量在实验情境中,被试对于测量题目会很快感到厌倦(Cremer,2005),所以本研究只采用一个项目对分配公平感进行测量(相比之下,我得到的报酬是公平的),采用Likert 7点记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