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用)
《烛之武退秦师》实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困难。这 时,我们需要像烛之武一样,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去分析问 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问题。
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课堂 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 握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
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 文艺作品中,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 的活力。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传统文化将越来越 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 平的提高,传统文化将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化将更加融合
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 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应 该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方式和 途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 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建议加强传统文化 教育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 化,建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 觉性。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 传统文化传承人才,为传统文 化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秦穆公撤兵
在听取烛之武的分析后,秦穆公果断决定撤兵,并与郑国结盟。这一决策过程充分展现了 秦穆公的审时度势和注重利益的特点。
郑文公悔过
在危机解除后,郑文公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勇于承认和改正。这一情节展现 了郑文公的知人善任和勇于改过的品质。
03 实用价值与启示意义
智慧谋略: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学会了冷静应对危机
面对秦国的进攻,烛之武并没有 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分析形势, 制定出了有效的退敌策略。这也 启示我们在面对危机时,应该保 持冷静,理智应对。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①而:今急而求子。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
②是:是寡人之过也。是,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为本句是个判断句,所以译
为“这是我的过错”。
③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于,介词,对于。
(三)一词多义
1.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如,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 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 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若:假如。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⑧陪:增加 ⑨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5.因:依靠 16:敝:损害 17:知:通智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 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 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翻译重点实词
一、《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fàn yì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zhuì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jué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qǐpáng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shù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翻译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翻译《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是高中语文要学习的重要文言文篇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翻译1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烛之武退秦师的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的词类活用摘要:一、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介绍1.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2.晋国和秦国之间的恩怨情仇3.烛之武的生平简介二、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分析1.烛之武的说服策略2.烛之武如何运用词类活用技巧3.秦国退兵的原因分析三、烛之武退秦师的意义探讨1.反映出春秋时期外交手段的高超2.体现出语言艺术的魅力3.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正文: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一次著名的外交事件,发生于晋国和秦国之间。
当时,秦国欲借道晋国攻打其他国家,但遭到晋国的拒绝。
于是,秦军便驻扎在晋国边境,形势十分紧张。
此时,晋国大夫烛之武主动请缨,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军退兵,化解了一场危机。
在退秦师的过程中,烛之武运用了一系列的说服策略,其中包括巧妙地运用词类活用技巧。
首先,烛之武用到了名词的意动用法,如“晋军实至名归”,这里的“实至名归”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实际上已经到了,名义上也得到了”。
通过这种用法,烛之武向秦军展示了晋军的实力和合法性,使秦军对晋军产生敬畏之心。
其次,烛之武运用了使动用法。
如“秦军为之辟易”,这里的“为之辟易”是使动用法,表示“使秦军感到容易”。
通过这种用法,烛之武传达出晋军强大的信息,使秦军认为自己不是晋军的对手,从而产生了退兵的念头。
此外,烛之武还运用了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语法现象。
如“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争”原本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争斗”。
通过这种用法,烛之武强调了晋军的强大,使秦军更加坚定了退兵的决心。
总之,烛之武在退秦师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词类活用技巧,成功地达到了说服秦军退兵的目的。
这一事件反映出春秋时期外交手段的高超,体现出语言艺术的魅力。
烛之武退秦师的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的词类活用【实用版】目录1.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2.烛之武的词类活用3.烛之武的词类活用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烛之武则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才子,以善于辞令著称。
公元前 627 年,秦穆公派兵攻打郑国,烛之武受郑文公之命,前往秦军营地说服秦穆公退兵。
在历经艰险,烛之武终于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使得秦军撤离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成为古代外交手腕和口才较量的典范。
二、烛之武的词类活用烛之武在退秦师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词类的活用,展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首先,烛之武对秦穆公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他将郑国比喻成一块骨头,而秦国和晋国则是两块争夺骨头的狗。
通过这个比喻,烛之武形象地表达了郑国在秦晋之间的尴尬地位,使秦穆公意识到继续攻打郑国并无益处。
其次,烛之武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他提到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文公回国继位,从而暗指秦穆公应该继续支持晋国,而不是攻打郑国。
这种借代的手法,使得烛之武在表达观点时更加含蓄委婉,易于被对方接受。
最后,烛之武还巧妙地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在整段说辞中,烛之武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句子,使得语言更加优美、流畅。
这种语言艺术使得烛之武的说辞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打动秦穆公。
三、烛之武的词类活用对后世的影响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和词类活用的运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烛之武的说辞成为了古代外交辞令的典范,为后世外交家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其次,烛之武的词类活用对后世文学和修辞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词类活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
总之,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
一般“军”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驻军
【越国以鄙远】
一般“远”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名词:远地、远方
【且贰于楚也】
一般“贰”是数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若不阙秦】
一般“阙”是动词,在此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减
【夜缒而出】
一般“缒”是名词,作动词谓语“缒”的状语:“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一般“济”“夕”是名词,在此分别作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
【烛之武退秦师】
一般“退”是动词。
在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既东封郑】
一般“封”是名词,在此是名词的使用动用法:使……成
为边界
【阙秦以利晋】
一般“利”是名词,在此是名词的使用动用法:使……得利
【唯君图之】
一般“图”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计划,考虑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一般“东”“西”是名词,在此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在西边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一般“赐”是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恩惠,好处
【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于的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于的用法“之”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多种用法。
其基本用法如作助词“的”,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这里“佚之狐”可理解为佚这个家族的狐。
还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就好像在说“我那时强壮的时候啊,都比不上别人”,把“臣壮”这个主谓结构变成了一个句子成分。
固定搭配方面,“烛之武”里的“之”可视为一种人名的特殊结构,类似“介之推”。
双语例句如下:你看那烛之武,他就像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了郑国的安全之门。
他对秦伯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这里“之”的用法就像一条小路,连接着不同的语法意义,难道不是吗?郑伯对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在“佚之狐”中,“之”仿佛是一种神秘的符号,赋予了名字独特的韵味,你能体会到吗?烛之武回应道:“臣之壮也,未能为君效力,今老矣,愿一试。
”此句中“之”就像一个隐藏的魔法,让主谓结构变得柔和,这多奇妙啊!当烛之武见到秦伯,他说:“晋,何厌之有?”这“之”字如同一个疑问的号角,吹响在秦晋之间,你可感受到那紧张的气氛?秦伯听后,心中思忖:“晋君之野心,吾岂不知?”这里“晋君之野心”的“之”好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晋君内心的想法,不是吗?佚之狐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消息,他想:“烛之武之能,定可解郑国之危。
”其中两个“之”字,一个像稳定的基石,一个像希望的灯塔,你觉得呢?郑伯的臣子们围坐一起,一人说:“烛之武此行,犹如孤胆英雄之冒险。
”这里“之”字就像冒险路上的标记,指引着句子的方向,对不对?秦伯的谋士对他说:“郑之土地,虽小却有其价值,君不可轻弃。
”这“郑之土地”的“之”仿佛是土地的守护者,默默地诉说着归属,你能理解吗?烛之武在谈判中又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这“夫人之力”的“之”像一条纽带,连接着人和力量,是不是很形象?郑伯对烛之武感激地说:“君之功绩,郑国上下将铭记于心。
”此“之”如感恩的旋律,奏响在君臣之间,你听到了吗?秦伯最终决定退兵,他叹道:“烛之武之言,如晨钟暮鼓,惊醒吾之迷梦。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烛之武退秦师》里有趣的词类活用。
比如说“晋军函陵”里的“军”字,它本来是“军队”的意思,在这里呀,就变成了动词,是“驻军”的意思。
就好像咱们平时说“爸爸上班”,“上班”本来是个名词,在这里就成了爸爸做的动作。
是不是很神奇呀?再比如“与郑人盟”中的“盟”,本来是“盟约”,现在变成了“结盟”。
这就好像咱们一起玩游戏,本来“游戏”是个东西,现在咱们说“玩游戏”,“游戏”就成了咱们做的事啦。
二、名词作状语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聊聊《烛之武退秦师》里词类活用的有趣事儿。
在“夜缒而出”这个句子中,“夜”这个字可有意思啦,它本来是指“夜晚”,是个名词,但是在这里呢,它变成了状语,意思是“在夜里”。
就好像咱们说“在早上跑步”,“早上”本来是个时间名词,现在就变成了描述跑步时间的状语啦。
还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朝”和“夕”,本来是“早上”和“晚上”,现在变成了“在早上”和“在晚上”。
是不是感觉汉字很神奇呀?三、动词作名词小朋友们,咱们继续探索《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词类活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里的“赐”,本来是“赏赐”这个动作,在这里变成了“恩赐”,也就是名词啦。
就像咱们说“我给你一个惊喜”,“惊喜”本来是让人惊喜的事儿,现在就成了一个东西。
还有“共其乏困”中的“乏困”,本来是“缺少、困乏”,现在变成了“缺少的东西、困乏的情况”。
是不是很有趣呀?四、形容词作名词小朋友们,《烛之武退秦师》里还有更神奇的词类活用哦。
“越国以鄙远”中的“远”,本来是“遥远”,是个形容词,在这里变成了“远方的国家”,成了名词。
就好像咱们说“那个高个子”,“高”本来是形容个子的,现在“高个子”就成了一个人啦。
还有“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的“乏困”,本来是“缺乏、困难”,现在变成了“缺乏的物资、困难的情况”。
是不是觉得语文特别有意思?五、形容词作动词小朋友们,咱们来看看《烛之武退秦师》里这种特别的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讲课用)
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讲解第一段
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出兵伐郑的原因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郑围得解
烛之武
烛之武形象分析
烛之武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从正面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尤其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 此外,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 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词类活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具有指导意义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34年的秦国征伐赵国期间。
当时,秦国的统治者秦始皇决心一统天下,他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目标是消灭赵国。
秦军凶猛而强大,侵略势头几乎无人能挡。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赵国显得力不从心,国力渐渐衰弱。
赵国的一位将领烛之武身为国家的卫青部队长,责任重大。
他在经历多次战败之后,深感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损害,同时也看到了秦国的残暴与野心。
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家国与人民,最终选择退避三舍。
烛之武退秦师的活用方法是,他以自己的精神风貌启发民众,告诫他们面对强敌时不要盲目顽抗,而应采取灵活策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他以自己的榜样教育人民,勇气和智慧同样重要。
这个故事生动地描绘了烛之武的军事才能和智慧。
他在战争中屡战屡败,但他并不气馁。
相反,他深思熟虑,善于观察敌人的弱点,并利用他的智慧来保护国家。
他明白,退避并不是失败,而是保护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故事的指导意义在于,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盲目顽抗。
我们应该学会用智慧来应对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灵活的行动。
有时候,退避也是一种保护,它可以保护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比如生命、家庭、友谊、自由等等。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诫我们要善于观察敌人的弱点和局势的变化。
只有深入了解对手,并能准确把握形势,我们才能制定出明智的战略,并在关键时刻胜利脱险。
总的来说,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词类活用是一段有指导意义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头脑冷静,运用智慧和策略,不要盲目顽抗。
通过研究敌人的弱点和观察形势的变化,我们能够制定出更恰当的战略,保护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词语考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虚词意义)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词语考点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夜: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朝:表时间,在早上)③既东封郑(东:表处所,在东边)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西:在西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二、一词多义1、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二”的大写,指两个国君。
《左传·隐公元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其内任卿贰以上。
副职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那些在朝中担任正副部长以上的。
贰则疑惑。
不专一《荀子·解蔽》一心二用就会学不明白。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离心,背叛《左传》诸侯的财物,都聚集在晋国,那么诸侯就会叛离。
不迁怒,不贰过。
再,重复。
《论语·雍也》心中有怒气不要迁怒他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烛之武退秦师》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2、鄙蜀之鄙有二僧。
边邑,边远的地方《为学》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
1烛之武退秦师上课用
又欲肆其西封(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词类活用 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词类活用 形容词→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词类活用 形容词→动词
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本课验收
6、本文选自《
左传
》。它是我
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
编年
谷梁传
体史 》
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公羊传
》《
合称为“春秋三传”。
本课验收
7、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① ② ③
秦晋围郑
; ; ;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特殊句式 省略句
(烛之武)许之(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翻译
易整,不武。吾其还
也。”亦去之。
叙事结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三 点 说退秦师 存郑利秦 理 晋师撤离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由
亡郑利晋而阙秦
临危受命: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 急而求子,是寡人 之过也。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
说退秦师:
事 件
郑危
晋国扩张 过河拆桥 舍郑有益 亡郑陪邻 飞地难治 郑知亡 说秦 秦退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烛之武退秦师》默写解析
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本课验收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
一组是( D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三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重在论议
经
《周礼》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礼记》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论语》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孝经》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返回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 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 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 扎在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特殊句式 固定句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何必…)
夫晋,何厌之有? (…,怎么…。)
君之所知也 (所+动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晋
军
秦
军
秦晋围郑形势图
课文串讲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 曰:“国危矣,若使 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退。”公从之。辞
《烛之武退秦师》言语智慧的语用学诠释
《烛之武退秦师》言语智慧的语用学诠释《烛之武退秦师》是一部古典文学作品,由佚名作者于春秋时期创作。
故事描述武子拒绝秦国的蚕食,用一支蜡烛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帮助秦国摆脱这种窘境,最终令大梁太令被俘而回家,促成大梁国与秦国的和平,引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激起了人们的语言智慧的思考。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烛之武退秦师》中出现的语言特征,表明古代社会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语言智慧,以及在语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
以武子之语为例:“来来,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在我们吃完饭之前,我准备用蜡烛来演示一个概念:(蜡烛首先会慢慢烧掉),秦国也一样,如果继续这样蚕食大梁国,终究会把自己烧掉。
”此句话中出现的普通概念“蜡烛的烧会慢慢烧掉”,经过武子的语用智慧,被改造成了社会语境中的比喻,暗示秦国应当放弃蚕食大梁国以防止自毁,以此作为退秦师的理由。
此外,武子在表达过程中也融入了自然因果观,强调了因果性所带来的好处。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未完善,贵族的生活方式略显古板,但像武子这样的辩论家和政客,利用比喻、拟人化的手段进行说服,果断地将复杂的情景联想和比喻,转化成一句简洁的语言,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证明古人在言语智慧上的素养超出当代想象。
《烛之武退秦师》这样一部古典文学作品,从语用学角度讲,主要体现了一些重要概念:首先,语用智慧是古人在言语中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其次,比喻、拟人化是运用语言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即把复杂的情景联想和比喻,转化成一句简洁的语言,以最有效的方式去表达思想;最后,自然因果观,也是古人获取智慧其中一种方式,强调自然因果观带来的好处,让说话者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描写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语言智慧,以及在语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
该作品不仅把言语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激发了人们探究古人的语言智慧的兴趣,其中也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如今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自身的言语智慧水平。
最新《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
最新《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了楚国将领烛之武在抵抗秦国入侵时的英勇事迹。
本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其中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下面将从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词汇1.烛之武:本文的主人公,楚国将领,勇猛善战。
2.退秦师:指楚国将领烛之武成功抵抗秦国入侵,使秦国军队撤退。
3.楚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与秦国为敌对关系。
4.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企图征服楚国。
5.番禺:地名,指楚国的一座城市。
6.终南山:地名,指秦国的一座山。
7.穷寇勿追:典故中的一句名言,意为不追击已经陷入困境的敌人。
二、句式1.并列句:本文中大量使用了并列句,以展示烛之武奋勇抵抗秦军的过程。
例如:“烛之武督兵于番禺,与秦师相持,日则交战,夜则布阵。
”这种句式使句子结构简洁明了,同时也能够形象地展示出历史事件的发展。
2.插入语:本文中还有许多插入语的运用,以进一步丰富句子的表达。
例如:“烛之武掷盔而起,大呼曰:‘吾愿以身殉国!’”插入语的使用能够突出烛之武的决心和英勇,使句子更有感染力。
3.反问句:文中还有一些反问句的使用,用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和思考。
例如:“烛之武又惊曰:‘吾岂有求于秦乎?’”反问句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修辞手法1.夸张修辞:本文中使用了一些夸张修辞的手法,以突出烛之武的英勇。
例如:“烛之武所向披靡,犹风暴之至,翻江倒海。
”夸张修辞的使用使文中的形容更加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仗句:本文中还有一些对仗句的运用,以增强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例如:“烛之武手持钺,蹴然而起,奋勇杀敌;秦师见之,如临大敌,胆寒心惊。
”对仗句的使用使句子更加优美,读起来更加流畅。
3.比喻修辞:文中还使用了一些比喻修辞的手法,以形象地描述烛之武的英勇事迹。
例如:“烛之武如同骁骑,乘风破浪;秦师如同溺水之鱼,束手待援。
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用”
关于“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用”静恩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焉用亡郑以陪邻?”课下注释对“用”的解释是“用,介词,表原因”,我觉得这个注释还有待商榷。
课本对这句话的是这样解说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意思是说出来了,但是“用”却没有翻译出来,而“用”确实应该有实际意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用”的义项一共有6个,第5个就是“用,介词,由于,因为”。
这个义项也是常见的。
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3广用善骑射杀首虏,为汉中郎。
《史记李广传》这三个句子有课内的有课外的,其中的“用”都是“因为、由于”的意思,第三个句子在2002年的高考题当中也出现了,但是课文中是不是这个用法呢?首先看句子结构,句子中的“以”应为连词,前后是两个短语。
如果“用”为介词,后面应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一个介宾短语,修饰谓语动词。
但是现在“用”后面连结的是“亡郑”,“用”后又不存在省略现象,因此,可以断定“用”在这里肯定不是介词。
那么它是一个什么词呢?查阅相关资料,说法不一。
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对“焉用”作了解释,意为“哪里用得着”。
朱东润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您何苦为了邻国增加地盘而把郑国灭掉呢?”,好像是把“用”解释成了表目的的“为了”。
其它教学资料在解释“用”的用法和意思时都是“言之不详”。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用”在这个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呢?参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用”的其它几个义项:1使用;2任用;3用处;4资财;5介词,以。
我个人认为它在这里取第一个义项好一些,可根据语境解释为“采用”,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为什么采用灭亡郑国的作法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简介
《左传》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 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
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
《左传》简介
《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 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 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 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 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十三经 之一。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
•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孙子兵法· 谋攻》说:“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 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 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 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 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 法的办法。
请用简洁的语言(或
受命
临危受命
退秦
说退秦师
撤围
迫晋撤围
1、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2、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3、勇士闯虎穴,巧言退秦师。 4、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示例:
1.佚之狐眼明举辩士, 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2.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 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 • • • •
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 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 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 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 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积累成语
•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 代互相婚嫁。今泛指两家联姻。 • 贪得无厌: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 胜之不武:以强凌弱,即使赢了也不 光彩。比喻以大欺小。 • 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晋 公 子 重 耳 流 亡 路 线 图
前632年
故事背景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
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 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 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 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 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 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 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 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 的了。
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
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 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 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 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 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 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 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 战争。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 书体裁。如《春秋》、《左传》、 《资治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 表、史论的综合。本纪:述帝王本人事迹。 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各 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关于典章制度和 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有世表、 年表、月表、世系表、人表等多种名称,是用来 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 传的众多人物。史论:包括卷首序和卷后论, 大量的是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或交 代所叙内容的由来与宗旨,而于本纪后论特注重 于政治上得失成败、盛衰兴亡的评论,尤能反映 史家的历史见解。
春秋时期形势图
晋
秦
晋 军
新郑
公元前630年
郑
秦 军
四、课文配乐朗读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五、字词注音
秦军氾( fán)南
无能为( wéi )也矣 共( gōng )其乏困 若不阙( quē)秦 夜缒( zhuì )而出 使杞( qǐ)子、逢( páng )孙戍之
夫( fú )晋,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 秦伯说( yuè),与郑人盟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3.三寸巧舌 力挽狂澜纾国难, 一番善辩 情荡衷肠罢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