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三第一节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副族)金属元素之一。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根据教参安排,“铁及其化合物”需要三个课时。
其中铁的化合物安排两个课时。
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拓展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氧化还原及离子反应的视角,提升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强化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还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运用来自生产或生活的素材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钠和氯属于典型的主族元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思路。
而铁属于副族元素,学生既可以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把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元素观”的发展。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并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质,形成证据意识。
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 通过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 结合应用实例,将铁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评价目标】1.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信息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第1节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同分异构体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同分异构体
学习目标
1.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碳 3.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
原子的成键特点,共价键的类型 象,能辨识有机化合物的碳架结
与极性。
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2.能初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分子 4、通过特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
延伸分析
由于羟基中氧原子电负性较大,乙醇分子中碳氧键 极性也较强,所以可以和HX反应(碳氧键断裂)
断键位置
重点讲解
共价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且有机化合
物中共价键断裂的位置存在多种可能。相对
无机反应,有机反应一般反应速率较小,副
反应较多,产物比较复杂,所以有机反应一
般用“
”连接。
思考讨论
请从化学键和官能团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 有机化合物的变化。
1、写出符合C5H10的同分异构体 2、写出符合C4H10O的同分异构体 3、完成课时作业
友情提示:注意官能团异构
谢谢
27
B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与
B.HC≡C—(CH2)3CH3与
C.CH3CH2OCH2CH3 与
D.
与
跟踪训练
(四)、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步骤
1.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及步骤
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一般可采用“降碳对称法”进行书写,
以C6H14为例说明: (1)确定碳链 ①先写最长碳链:
C—C—C—C—C—C 。
②减少一个碳原子,将其作为支链并移动位置:
③减少2个碳原子,将其作为一个或两个支链并移动位置:
从主链上取下来的碳原子数,不能多于主链所剩部分。 (2)补写氢原子:根据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补写各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 子数。 (3)C6H14共有 5 种同分异构体。
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二课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4张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2课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有机合成在创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了解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方法。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儿男童儿有 不无展抱同负云,志这,无空关负紧天要生,八可尺成躯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
(2)若要通过上述反应制备
,试写出可选用
的氯代烃和醛或酮可能的结构简式。
提示:CH3CH2Cl和
或CH3Cl和
。
作业
1。合成正丁醇? 2.课本121页练习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理解某些烃、烃的衍 并不对生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体会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绿色化学”思想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意 义,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
(1)合成路线是否符合___化__学__原__理。 (2)合成操作是否__安__全__可__靠_。 (3)绿色合成 绿色合成主要出发点是有机合成中的_原__子__经__济__性__;原 料的_绿__色__化__;试剂与催化 剂的_无__公__害__性__。
二、用逆推法设计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 1.观察目标分子的结构:
学酸酸做步任 骤何多步事、得成骤按本部高多就,且班C、l,2的急使成不用得不。本利于高环境,保且护。 Cl2的使用不利于环境保护。(3)的步
【典例】(2020·大庆高二检测)从溴乙烷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制备方案中最好的是
()
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小试牛刀:
庚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答案:9种
四 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
2.等效氢原子法(位置异构--一元取代)
例2:下列分子中分别有几个等效氢原子?他们的一
氯代物分别有几种?
CH3
新戊烷、
CH3 CH CH CH CH3 CH3 CH3
CH3
四 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
3.基团连接法:(位置异构--一元取代) 将有机物看作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 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符合通式的有机物
醇、醚
醛、酮、烯醇、 环醇、 环醚 羧酸、酯、 羟基醛、羟基酮
酚、芳醇、芳醚
CnH2n+1NO2
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练习:
1、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完全
氢化后的环烷烃的一氯代物有( C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1
CH3
2
3 4
氢化
1
CH3
23
4 5
练习:
2、立体异构
(1)顺反异构 (2)、减碳法(碳架异构)
主链由长到短; 支链由整到散; 位置由心到边; 排布由邻到间。
例1:己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5 )种。
正己烷 :CH3(CH2)4CH3 异己烷 (2-甲基戊烷): (CH3)2CH(CH2)2CH3 3-甲基戊烷 :CH3CH2CH(CH3)CH2CH3 2,3-二甲基丁烷: CH3CH(CH3)CH(CH3)CH3 2,2-二甲基丁烷: CH3C(CH3)2CH2CH3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一 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键参数 等电子体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CO分子和N2分子的某些性质
等电子原理:
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结构相似, 物理性质相近。具有等电子特征的微粒互称为 等电子体。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等电子体
1 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和分子构型,物理性质相似,但化学性质差别较大。 2 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可以是分子和分子,分子和离子,离子和离子。 3 等电子体的价电子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型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离子型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加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如:NO2=5+6+6+1=18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1)结构式为 PMR谱上
的有机物,在
观察峰给出的强度之比为 ; ( 2 )某含氧 有机物,它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46.0,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 13.0%,PMR中只有一个信号,请写出其结构简 式 。 (3)实践中可根据P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 出的峰值情况,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如分子式为 C3H6O2 的链状有机物,有 PMR 谱上峰给出的稳 定强度仅有四种,其对应的全部结构, ④ 2∶2∶1∶1,请分别推断出结构简式: ① ② ③ ④ 。
形成2 mo1HCl释放能量:2×431.8 kJ -436.0kJ+242.7kJ) = 184.9 kJ 形成2 mo1HBr释放能量:2×366kJ -(436.0kJ+193.7kJ)= 102.97kJ HCl释放能量比HBr释放能量多,因而生成的HCl更稳定,即HBr更容 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某些共价键的键能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1-1-2 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提示】 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分 布,不代表电子的运动轨迹,小黑点也并不代表电子。
【解析】 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出现的概率密度 分布,故 A 项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出现概率为 90%的电子云 空间,这只是表明电子在这一空间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大,在此空 间区域外出现的机会少,故 B 项错误;无论能层序数 n 如何变化, 每个 p 能级都有 3 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故 C 项错误;电子 的能量越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机会越大,电子云将 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半径会逐渐增大。
2.一般规律 (1)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下一般规律:第ⅠA、ⅢA、ⅦA 族 三个主族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存在着 1 个未成对电子,第ⅣA、 ⅥA 族两个主族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存在着 2 个未成对电子, 第ⅤA 族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存在着 3 个未成对的 p 电子,而 第ⅡA 和 0 族元素都不存在未成对电子。 (2)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可通过核外电子排布式进行判断,其 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铬和铜两种元素,铬的基态原子存在着 6 个 未成对电子,而不是 4 个。铜的基态原子存在着 1 个未成对 s 电子而不是 d 电子。
一、电子云 1.概念 一定时间间隔内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 2.电子云轮廓图的制作
概率 的分布图。
3 . 电 子 云 图 中 黑 点 不 代 表 一个电子 , 每 个 黑 点 表 示 电子出现过一次 。
4.黑点疏密的程度表示了电子 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 的 大小。点疏的地方表示电子 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小 ,点密集的 地方表示电子 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大 。
三、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1.泡利原理 在任何一个原子里,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 子。一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 两 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 相反 。
1.1.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BC
B
AC
A C
B
C B
“定二动一”
【知识延伸】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等效氢法——一元取代物的数目判断
①同一C上连的H是等效的; 如:CH4只有一种氢 ②同一C上连的甲基(-CH3)上的H是等效的; 如:C(CH3)4只有一种氢 ③对称C上的H是等效的; 如:CH3-CH3只有一种氢 【练习】试判断下列有机物中H的种数。
一般按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
【知识延伸】不饱和度
(1)不饱和度:相对于链状烷烃每少2个氢,为一个不饱和度,用符号Ω表示。 (2)判断方法:
基团
不饱和度
基团
不饱和度
一个碳碳双键( C=C )
1
一个碳碳三键(-C≡C-) 2
O
一个羧基( -C-OH )
=
1
一个苯环( )
4
1
2
一个脂环( )
“饱和度相同”
知识精讲
①烯烃、环烷烃异构:Ω=1
如 C4H8: CH2=CH-CH2-CH3 CH3-CH=CH-CH3 CH2=C-CH3
1-丁烯
2-丁烯
②炔烃、二烯烃、环烯烃异构:Ω=2
CH3
异丁烯
环丁烷
甲基环 丙烷
如 C4H6: CH≡C-CH2-CH2 CH3-C ≡ C-CH3
1-丁炔
2-丁炔
A
① A型:
② AB型:
A B
A
A
(3种)
B
“定一动一”
B
③ AAB型: A A A A A B A
A
(6种) “定二动一”
BB
A B AB
A
A B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原子结构》选自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属于物质结构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原子结构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原子结构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本节知识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化学2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不再重复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的概念,给出每一个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课本直接把构造原理看做一个经验规律,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顺序,体现了很大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直接会用。
三、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四、学情分析课后反思1410621062622能级最多电子数74f54d 34p 53d 1813s M 812s L 322能层最多电子数1331原子轨道数4s 3p 2p 1s 能级符号NK 能层各能层、能级中最多电子数:最多电子数=原子轨道数×21s<2s<3s<4s<5s …能量:ns<np<nd<nf …能量:2p<3p<4p<5p<6p …各能层最多电子数=2(能层序数)2[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板书]三、构造原理[投影]图1-2构造原理:[讲]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布顺序: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
-
平衡移
n(H+)
影响因素
动方向
升温
右
增大
c(H+) c(CH3COO-) 电离度
增大
增大
温度: 升温向吸热方向即电离方向移动
增大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新课探究
思考:CH3COOH⇌CH3COO-+H+ 完成下表中外界条件改变对各参数的影响
影响因素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c(CH3COO-) 电离度
分析:查阅资料知25℃时,1 mol/L的 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中c(H+)不同,
原因?
次氯酸
氢氟酸
c(H+)
1.73×10-4
1.87×102
电离平衡常数究
表达式:
CH3COOH⇌CH3COO- +H+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2)NH3·H2O的电离常数Kb=
H2CO3⇋H +
+
HCO
0.1 mol·L-1CH3COOH溶液 中 ,经测定溶液中c(CH3COO-)为1.4×10-3
mol·L-1,求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a
+
−
CH3COOH
H + CH3COO
−1
起始(mol·L ): 0.1 mol·L-1
0
0
−1
转化(mol·L ):
−1
平衡(mol·L ):
x
0.1 −x
酸(碱)性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 第一步 电离。
电离平衡常数
应 用 2 : 回顾84消毒液的作用原理,(即少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练习:专题2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含解析
专题二 第一节 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2019·天津新华中学月考)下图所示为基因型为AaBb 的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过程,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D )A .由于是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故培养基中无须加入碳源B .过程①②③分别为脱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C .试管苗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AABb 、aaBB 、aabbD .过程①②③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分别为等于1、大于1和小于1[[解析]]在形成试管苗之前,培养过程中植物细胞不具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碳源,A 错误;过程①②③分别为脱分化、再分化和继续分化的过程,B 错误;由于基因型为AaBb ,故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 、Ab 、aB 、ab ,因此获得试管苗的基因型是AB 、Ab 、aB 、ab ,C 错误;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大于1时,可以促进芽的分化,当该比值小于1时,可以促进根的分化,比值适中是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因此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不断调整该比值,D 正确。
2.下面是将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四倍体兰花叶片――→①愈伤组织――→②胚状体――→③植株A .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B .①阶段需要生长素而③阶段需要细胞分裂素C .此过程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 .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解析]] ②阶段形成胚状体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不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①③阶段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参与,但不同阶段需要的比例不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此过程是由离体的结构发育成完整植株,因此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2019·泰安检测)下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A细胞和B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振动、电激或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C.A细胞和B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细胞融合前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时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
烷烃的命名-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CH3—C≡C—CH2—CH3
2-戊炔
官能团位置
32 1
CH3— C=CH—CH3
4 CH2
5 CH2 6 CH3
3–甲基-2-己烯
CH≡C— CH—CH3 CH2 CH2 CH3
3–甲基-1-己炔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3—CH CH—CH2—CH3
CH3 CH3
2,3—二甲基戊—烷2—戊烯
(1)选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 “某炔”。 (2)编号数。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要标明双键或三键
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CH2=CH—CH2—CH3
CH3 CH3-CH2-CH-CH2-CH3
CH3 CH3-CH-CH2-CH2-CH3
名称 己烷
3-甲基戊烷
2-甲基戊烷
③主链碳原子由5个减为4 (CH3)3CCH2CH3
个,两个甲基有两种可能 的位置分布
CH3 CH3
CH3-CH-CH-CH3
2,2-二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课烷
堂
烃 的
课堂练习1: 写出戊基(—C5H11)的结构简式
CH3CH2CH2CH2CH3
①CH3CH2CH2CH2CH2— ②CH3CH2CH2CH— ③CH3CH2CH—CH3
CH2CH3 CH3
④CH3CH2CHCH2—
CH3 CH3
⑥CH3CHCH—
CH3
CH3 ⑤CH3CH2C—
CH3
⑦CH3CHCH2CH2— CH3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和内容简介本说课稿是针对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的教材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的教学设计和说课。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闭合电路中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和数学表达式,能够根据欧姆定律解答与电流、电阻、电压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和数学计算,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点和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如何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欧姆定律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欧姆定律的应用2. 学法学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2个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通过引入问题、展示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并引入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教学步骤第一节: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1.引入问题:老师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和电池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电路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是闭合电路。
2.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电路概念的理解和闭合电路的要素。
3.概念解释:教师对闭合电路的定义进行解释,并介绍电流、电阻和电压的概念。
第二节:欧姆定律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1.引入实验: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演示(例如,通过改变电阻或电压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3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其分类和作用方式。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应能够:1. 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并能够解释其服务功能的内涵;2. 掌握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分类方法,包括资源供给、环境调节、生命支持和文化休闲等类型;3. 学会分析具体案例,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其分类,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材料:1. 多媒体课件,包括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 案例材料,如本地或国内外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典型案例;3. 课堂互动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用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通过好的,我为您续写内容如下:通过以上提到的能的典型案例以及课堂互动工具,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能的案例来阐述某一科学原理或商业策略的实用性和价值。
如一个成功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清洁能源的概念和优点,还能直观展示能的实际应用。
在分析这一案例时,白板和投影仪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展示相关数据、图表和图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案例细节。
同时,通过投影仪,学生可以共同观看视频资料或演示,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这些工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 情境创设:老师以故事开场,介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它的服务功能。
如可引用发生在身边的一个真实的环境事件或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
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晶体密度的计算
ρ= N·M g/cm3 NA·V
练习: 1.某晶体X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该晶体的摩尔质
量为M g·mol-1,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 伏加德罗 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之间的距 离为________cm。
分析:晶胞中含有X的数目为0.5。 设晶胞的边长为acm。则
ρ= 0.5·M NA·a3
a= 3 M
2N A
距离最近的X之间的距离
M
2 3 2N A cm
例2、金属铜的晶胞结构如图为面心立方。设Cu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64,Cu原子的半径为r cm。则金属铜 的密度为多少?
分析:一个晶胞中
含有的Cu原子数目 为4
面心立方中,面对角线为4个半径。 则晶胞的边长为2 2 r cm
NM 4 64 g / cm3 8 2 g / cm3
3.1.3晶体密度的计算
• 高二化学组
晶体密度计算
例1:金属钋(Po)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Po原子的半 径为r c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金属Po的密度 为多少?
分析:ρ= m V
m=nM= N M= 1 M g
NA
NA
V=a3=(2r cm)3=8r3 cm3
密度计算公式
所以: ρ= M g/cm3 8NAr3
NM 4 M g / cm3 a 3 4M
N AV a3 N A
N A
1.如图所示是晶体结构中的一部分,图中 其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B)
2.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 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原子不能画出),
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 A.1∶3∶1 B.2∶3∶1 C.2∶2∶1 D.1∶3∶3
高中生物选3教案
高中生物选3教案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够描述细胞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细胞器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段细胞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器的结构,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器的形态,并讨论它们的功能。
四、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细胞器的作用,让学生自我总结各细胞器的功能。
五、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反馈: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讨论,检测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情况。
教案二:遗传与进化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理解进化的原理。
教学重点:基因、染色体、遗传规律、进化理论。
教学难点:理解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遗传特征,引导学生对遗传和进化的兴趣。
二、讲解:介绍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讲解遗传规律和进化理论的原理。
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遗传实验,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遗传特征,并做出推测。
四、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进化的机制。
五、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反馈:通过课堂讨论或作业检查,检测学生对遗传和进化的理解情况。
教案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认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倡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讲解食物链以及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原 子
1s22s22p63s23p63d64s2
铁离 子
1s22s22p63s23p63d5
3种不同化学用语所能反映的粒子结构信息?
判断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否正确;如不 正确,说明它违反了什么原理? (1)Al:1s22s22p63s13p2 (2)Cl:1s22s22p63s23p5 (3)S:1s22s22p63s33p3 (4)K:1s22s22p63s23p63d1 (5)24Cr:1s22s22p63s23p63d44s2
微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9.11×10-31 千克; 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很小(相对于 宏观物体而言); 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大; 测不准
1、电子云
图中
表示原子核,一个小黑点代表 电子在这里出现过一次
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1s电子在原子核外 出现的概率分布图
C
D
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 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 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5、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 原子。 (2)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 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变成激发态 原子。 (3)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
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 ( 1) N 。 (2)Ne 。 ( 3) S 。 (4)Ca 。 (5)29Cu 。 (6)32Ge 。
写出第四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注意
1.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 能的价态是( ) A +1 B +2 C +3 D -1
上节课重点
• 原子概念和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史 • 构造原理要求:能正确写出1-36号 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注意:能级交错﹚
1、电子排布式:
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的排 布的电子数。
氢 H
1s1
钠 Na
钾 K
1s22s22p63s1
1s22s22p63s23p64s1
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 钠 Na的简化电子排布: [Ne]3s1
★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自旋方向 相反 的电子。 个
3.洪特规则
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优先单 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补充规则
全充满(p6,d10,f14) 半充满(p3,d5,f7)
相对稳定的状态 全空时(p0,d0,f0)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6s
B、2d
C、3f
D、7p
2、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A.
N
B.
M
C.
L
D.
K
3、原子核外P能层和p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 数分别为 A 、32和2
C 、72和6
B 、50和6
D、86和10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 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 子的________ 光谱,总称 吸收 光谱或__________ 发射 原子 光谱。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 _______ 的。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 光谱分析。 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________
吸收能量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释放能量
吸收能量
1s22s22p63s2
(4)原子光谱:
释放能量
1s22s22p63s13p1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 或释放不同频率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 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为原 子光谱。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2.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 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 E 表示某能级的能量, 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E(3s)>E(2s)>E(1s) B.E(3s)>E(3p)>E(3d) C.E(4f)>E(4s)>E(3d) D.E(5s)>E(4s)>E(4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O2- 1s22s22p6 C、Na+ 1s22s22p6 D、 Si 1s22s22p2 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 甲烷的电子式 B C D 氟化钠的电子式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碳-12原子 126C 1s22s22p63s23p4
下列图象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
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其 中图_____________是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 时的光谱,图____________是原子由激发态转 化为基态时的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 特征谱线不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 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连接。
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在同一电子层上,可 有s、p、d、f、g、h……等亚层,各亚层分别 有1、3、5、……个轨道。试根据电子填入轨 道的顺序预测: (1)第8周期共有 种元素; (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6f电子的元素的原 子序数是 ; (3)根据“稳定岛”假说,第114号元素是一 种稳定同位素,半衰期很长,可能在自然界都 可以找到。试推测第114号元素属于 周 期, 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是
例:
24
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2 6 2 6 5 1 1s 2s 2p 3s 3p 3d 4s 4 2 不是3d 4s
注意
4、轨道表示式
写出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写出Fe、Fe2+、Fe3+的电子排布式
以下是表示铁原子和铁离子的3种不同化学用语。
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图(轨 道表示式)
★量子力学中将
这种电子云轮廓 图称为
“原子轨道”
概率分布图 (电子云)
电子云轮廓图的制作过程 原子轨道
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ns能级的各有1个轨道,呈球形
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np能级的各有3个轨道,呈哑铃型形, 3个轨道相互垂直。
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 2. 原子轨道
d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 该元素前一个周期的惰性气体电子排布结构 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 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
O:[He]2s22p4 Si:[Ne]3s23p2 Fe:[Ar]3d64s2
构造原理中排布顺序的实质
-----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相同能层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 ns<np<nd<nf 2)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s<2s<3s<4s;2p<3p<4p; 3d<4d 3) 不同层不同能级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 ns < (n-2)f < (n-1)d < np (n为能层序数) 4)同一能层同一能级的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 : 2Px=2Py=2Pz
(5)光谱分析: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 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6) 光谱分析的应用: ①通过原子光谱发现许多元素。 如:铯(1860年)和铷(1861年),其光谱中 有特征的篮光和红光。 又如:1868年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 现了稀有气体氦。 ②化学研究中利用光谱分析检测一些物质的存 在与含量等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 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基态原子的4s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 有 A.1种 B.2种 C.3种 D.8种
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 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即电子排布 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 动状态的是
A
B
2、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 (1)电子云 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 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 (2)原子轨道 电子云的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思考: 宏观物体与微观物体(电子) 的运动有什么区别?
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 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 所处的位置及运行的速度; •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
• 2. 原子轨道
f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能层,然 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能层。 ② 每个能层最多只能容纳2n2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氦原子是2个);
④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
⑤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 跃迁到较高能级 ______________,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 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 基态时,将_________ 释放 能量。光(辐射)是电 子___________ 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