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 (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地形图的判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判读地形图,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如等高线、地形符号等,并能运用这些要素判断地形特点和地貌类型。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形图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图表有初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判读地形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等高线、地形符号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地形图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地形图的基本要素,了解等高线、地形符号的表示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要素判断地形特点和地貌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服务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如等高线、地形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难点:对地形图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在地形图上判断地形特点和地貌类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地形图的判读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形图实物标本、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直观展示地形图的特点和判读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真实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兴趣。

2.地形图的基本要素:介绍等高线、地形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地形图的图例和注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技能目标:能在地图上是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绘制地形剖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坡度陡缓难点: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种类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准备:等高线地形图、世界地形图、地形剖面模型、水彩、小刀等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1、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习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要点,巩固所学知识。

2、课件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习题,再练一练:(2013•某某)如图1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其最有可能与图2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是()A、AB、BC、CD、D二、教学新课:师:每个小组分发一X等高线示意图,指导学生用水彩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生:分工合作,参照课本第27页图1.42,在等高线图上绘上不同的颜色。

师提问:比较一下你们所绘的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这幅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师讲解:没错,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板书: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师:指导学生看图1.42,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着色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一般规律是: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200~500M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M用浅黄色,表示丘陵2000~3000M用深黄色,表示高原3000~5000M用棕黄色,表示山地雪线以上的部分用白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

人教版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形图上的符号表示和标注含义。

2. 掌握使用比例尺测量地形图上的距离。

3. 能够根据地形图上的信息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学准备:1. 人教版地理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教材内容和相关教辅资料。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地形图示例材料和实际地形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一张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符号和标注,并提问学生对地形图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地形图符号和标注的含义。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介绍地形图上的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学生一起计算地形图上的距离。

2. 解读地形图上的符号表示,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并解释其含义。

3. 分析地形图上的标注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图所代表的地理现象和特征。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册或提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标注回答相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地形图的测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比例尺测量地形图上的距离。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地形图,提出地理问题,并根据地形图上的信息进行解答。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地形图的判读和测量方法。

2. 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地形图上的信息进行地理实地考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2.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图上的符号表示和标注含义,并掌握使用比例尺测量地形图上的距离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地形图,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地考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对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形图的判读2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形图的判读2
处理习题
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这种地形图,那么通过预习你还知道哪种地形图呢?
板书: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学:那么我们首先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
2、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难点:绘制地形剖面图。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讨论法、引导法、谈话法
课前准备
教师
课本、地图
学生课本Βιβλιοθήκη 练习册、地理图册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导入
复习: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和坡度陡缓的关系、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特点(板书画图)。
3、绘制地形剖面图
当堂练习
预习下一节;
1阅读课本找到答案;
2绘制地形剖面图(完成课本活动题)。




板书:第四节 地图的阅读
1.分层设色地形图 2、地形剖面图
定义、五种基本地形 定义、作用、绘制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对学生来说很难,需要用PPT演示。
山地
500米以上
山峰耸立、山坡陡峭
高原
500米以上
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丘陵
500米以下
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
200米以下
宽广平坦
盆地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2.清晰的理解 地形剖面图的 作用以及绘制 过程。
3.五种基本地 形类型的区别 及地形的海拔 高度。
课堂练习
例题1
例题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 色一般表示的地形类型为( A)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下列地图中,更直观的表示地面 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
陡缓。( C)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交通路线图


无一定标准 四周高, 中间低

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 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 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 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剖面图。 2、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 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 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重难点总结
1.根据分层设 色地形图和五 种基本地形的 特征来判断地 形。
重点:等高线形态
学 与地势高低、坡度

陡缓的关系
重 难
难点:在地形图上
点 识别山地不同部位
的等高线形态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大家 会有疑惑,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等高线地形图一目了然的观看 呢?是不是可以让黑白色的等高线地形图变得色彩井然呢?
分层设色地形图
1、含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 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 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 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2、设色的原则:(1):平原用 绿色
表示
(2):丘陵、高原、山地用 深浅不同的黄色 表示
(3):高山用 褐色 表示;高山中被冰雪覆盖用 白色 表

【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新知探究
小结
平原一般用 ___绿____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__黄__褐___ 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___蓝____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___白____ 色表示。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2.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每一种地形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 形之间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差异。
高原
山地
盆地Βιβλιοθήκη 丘陵平原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活动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青 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 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 脉等地形区。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新知探究
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新知探究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新知探究
对比说明
1. 平原和高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
平原 高原
地面平坦 起伏较小
不同点 海拔较低 (200 米以下)
海拔较高 (500 米以上)
新知探究
2. 山地和丘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
不同点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新人教版) (2)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新人教版) (2)

科考报告Array科考任务:一.在模拟科考中,选择适合驻扎露营的地方,并完成观赏瀑布、漫步河沿、极限攀岩、勇登高峰、建设规划这几项科考任务。

二.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断坡度的陡缓。

1分队:驻扎露营 4分队:极限攀岩1.为整个科考队选择适合驻扎露营的地方 1.选择适合攀岩运动的地方2.用黄色彩笔在图中标出位置 2.用黑色彩笔在图中圈出适合攀岩运动的地方3.说明你们选址的原因 3.说说你们选取此位置的原因参考资料:攀岩运动属于极限2分队:观赏瀑布运动,攀登对象主要是陡峭的...1.找出可能发育河流的地方,判别哪处可能会有瀑布岩壁..或人造岩墙。

2.用紫色彩笔在图中圈出瀑布的位置以及观赏瀑布的位置3.分析你们选取位置的原因参考资料:瀑布,又称跌水,是指5分队:勇登高峰河流.. 1.攀登最高峰,选择登山路线..经过河床纵断面的显著..或溪水陡坡..或悬崖..处成垂直或近乎垂直地 2.用绿色彩笔在图中画出登山路线倾泻而下。

3.阐述选择此条登山路线的原因3分队:漫步河沿 6分队:建设规划1.找出可能发育成河流的地方 1.在甲乙两地之间建一条公路,选择(一)还是(二)2.选择适合沿整条河从下游到源头考察的路线,用蓝色彩笔在图中画出 2.用粉色彩笔在图中勾出这条公路13.说明你们选择的原因 3.分析你们选择此路线的原因备注:下图为科考地图,其中①②为山谷,③④为山脊23理论知识:在方框里填出山体部位名称,并将图片与文字描述进行连线。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多条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4科考心得:课外拓展:1.容易暴发山洪的是 (山脊/山谷),山洪暴发时应选择的逃生路线 (路线abcd )。

资料: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4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4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附图:
地表起伏状况
顶面宽平,外围陡峭 起伏大 坡度陡 起伏小 坡度缓 四周高 中间低 开阔平坦,起伏不大 三、练习巩固结纲要
在前面涂好色的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东西方向选取A 、B 两点,连接成一条直线,可以画成
另一种地图——地形剖面图。

①绘制剖面图 ②说出沿AB 剖面线地形的起伏状况。

绘制剖面图的要点一找剖面线,二数相交点,三引垂直线,四连落点线。

教师略讲注意事项,指导绘图,展示优秀作品,点出绘图的要领,尤其是山峰和鞍部处的处理。

四、反馈拓展步步高 教材28页活动题——绘制地形剖面图
把图1.43中未完成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并描述沿直线AB 地形起伏状况。

五、课上作业 课时练
绘图
参与作品评价
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绘图中的问题,并改正
完成活动题
板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 平原
高原
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山地 五种基本地形
丘陵 地形剖面图 盆地 教学反思。

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学课件

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学课件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A
B
C
D
E
F
G
H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
.
.
.
.
.
.
.
新知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高线
等深线
最高处>300m
最低处<-300m
地形剖面图
新知讲解
重要的地形剖面图
课堂小结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学习了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了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另外两种地形图,分别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盆地黄褐色——代表高原、丘陵、山地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上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相连,即得到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和等深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地形图的判读(2)

地形图的判读(2)

分层设色地形图优 势:形象直观,便 于理解,适合用于 表示大范围的地形 起伏。
地形剖面图优势: 能够准确表示地形 起伏程度,适合用 于表示小范围的地 形特征。
应用范围比较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方向,可以 反映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和垂直差异,可以反映 某一地区的地形起伏、地势变化以及坡度陡缓等情况。
优势:更加直观地展示地形起伏和分布情况,便于识别和记忆
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区别:分层设色地形图更加注重色彩的变化,而等高线地形图则更加注重 线条的疏密和形状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地图、导航、城市规划等领域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
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地形剖面图是沿着某一方向(通常是垂直方向)剖切地形表面后所得到的投影图,它能够直观地表示地 形起伏和地势变化。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
0
注意事项: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需要结合图
例和注记,注意不同颜色和线条所代表的地形要素;同时,
1
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分布规律。
0
常见问题解答:对于分层设色地形图,需要注意颜色的深浅
和分布范围与地形高度的关系;对于地形剖面图,需要理解
2
剖面线的方向和位置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同时,需要注意地
分层设色的概念:将不同地形部位按高度和起伏状况分层,并采用不同的 颜色表示。
分层设色的目的:使地形图更加直观,便于读图和分析。
分层设色的方法:根据等高线将地形部位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采用不同的 颜色表示。
分层设色的特点:颜色丰富、层次分明、易于区分不同地形部位。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过程

梁_地形图的判读 2

梁_地形图的判读 2

陡坡 B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稀疏。
坡陡的地方, 等高线密集。
练习


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 高形态判读
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
地形部位?
山峰
山峰
山谷
山脊
山山 脊谷
怎样区分 山脊和山 谷呢?
80
40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1) ( 海拔 )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
)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高度的测量
甲山的海拔为 1000+500=1500 米, 丁山的海拔为 1000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1500-1000=500米
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 (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 (等高线地形图),把海洋中深 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 等深线 )。 (2)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 ( 密集 ) 。 ;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 稀疏 )。 (3)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地形部位是( 陡崖 ) 。
等高线的绘制
人们是样把立 体的高低起伏的 地形绘制到平面
地图上的呢?
等高线的 绘制: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练习
N
M
1、图中的等高距是 100 米,
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 400 米。
3、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 相对高度是 300-100=200 米。
缓坡 A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图3-3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6_0_0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鞍__部___。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 该是____③____(填数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小试牛刀


甲的海拔为 1500 米。乙的海拔为 500 丙的海拔为 0 米。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1000 米。 乙、丁两地,谁的海拔高? 一样高
米。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
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山顶
陡坡 缓坡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密集
小组讨论:
1、在山的立体图形中,山峰、山脊、山谷、 陡崖它们有什么特征?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又应该怎样来判断?
山脊
山谷
山峰
陡崖
山 峰 山 山 谷 脊
陡 崖
峰山 陡 崖 山 脊 山 谷
100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200
150 200 200
150
100 200 200 150
100 100
150 100
200 150 100 150 100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示意图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秋游爬山。请 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 上山最好?为什么?
A
B
安第斯山脉
昆仑山
九华山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丘陵
盆地
喜马拉雅山
请你评判
N年前,西藏自治区某中学到我国东部某 中学进行友好访问。可是在关于珠穆朗玛 峰的高度上两方的学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 争吵: 东部某中学的学生认为珠穆朗玛峰 “高”8844.43米, 而西藏的学生去说珠峰 “高”4000多米。 谁对谁错,请你们来做评判!
B高
山脊
山峰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BF低山谷来自陡崖山峰 山谷 陡坡
山脊
缓坡
能力展示
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D )
300 20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100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
等高线重叠。
小试牛刀

300 A C 250 200 150 100 50 250 B


图中A-F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D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250
平原一般用 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 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 表示, 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蓝色 表示,水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白色表示。
小结: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4.不同的山体部位: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