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清单一、物质的分类1.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分别是什么?游离态(单质)、化合态(化合物)2.从熔沸点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何差别?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没有3.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不一定;如氧气与臭氧、石墨与金刚石组成的都是混合物4.从与酸或碱反应的情况看,氧化物是如何分类的。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O3、P2O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CO、NO)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不一定,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是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Al2O3、Mn2O76.酸碱盐是如何定义和再分类的?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
酸可以分为强酸与弱酸;或含氧酸与无氧酸;或一元酸与多元酸;或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等;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
碱可以分为强碱与弱碱;或一元碱与多元碱等。
盐的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可以分为正盐与酸式盐;或可溶性盐与难容性盐等盐的溶解性:钾钠硝铵全都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难容钡和铅,碳酸只溶钾钠铵;钙银硫酸盐微溶;亚硫酸盐似碳酸。
7. 常见物质俗名和化学式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CaCO3碱石灰:CaO+NaOH烧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8.分散系如何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类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其中小于1-100nm属于溶液,1-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大于100nm的属于浊液。
9.常见的胶体有哪些?云、烟、雾、牛奶、豆浆、河水、血液、有色玻璃等10.胶体有哪些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渗析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哪些?加热、搅拌、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2023年广东省中考专题复习精选化学试题(二)
2023年广东省中考专题复习精选化学试题(二)(内容:物质的化学变化)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H-1 N-14 C1-35.5 Ba-137 Hg-2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
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B.活性炭吸附异味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酒精可以作燃料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一化学性质B.浓硫酸是一种稠状的液体—物理性质C.NaOH 固体溶于水显碱性一物理性质D.NaOH 固体在空气中易变质一化学性质4.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还有 ( )A.分子数目B.原子数目C.物质种类D.分子种类5.关于2CO+O 2======C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2g 一氧化碳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56g 的一氧化碳和32g 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88g 的二氧化碳 6.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 3)与食盐很像,但有毒,亚硝酸钠分解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 A.NH 3 B.SO 2 C.N 2 D.NO 2 7.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分解后固体质量变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只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均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10g 白糖完全溶于70g 水可得到80g 糖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引燃密闭容器中的ag 氢气和bg 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8.已知某纯净物23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2.7g 水。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物质的变化与物质间的转化
(填化
跟踪集训 栏目索引
(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
。蒸发Ⅰ产生的蒸汽中含有少量NaNO2等有毒
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
(填操作名称)最
合理。
(3)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
。
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Ⅰ操作
104 mol,由Na原子守恒可知,n(Na2CO3)= 12[n(NaNO2)+n(NaNO3)]=1.50×
104 mol,所以m(Na2CO3)=1.50×104 mol×106 g·mol-1 =1.59×106 g=1.59 t。
跟踪集训 栏目索引
13.以绿矾(FeSO4·7H2O)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下:
跟踪集训 栏目索引
2.下列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CF ) A.Al2O3 Al(OH)3 Al3+ B.Cu CuO CuSO4 C.Na NaOH Na2CO3 D.Fe(OH)3 Fe2O3 Fe3+
跟踪集训 栏目索引
答案 A项,氧化铝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酸反应生成Al3+, 不能实现;B项,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铜,能实现;C项,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碳酸钠,能实现;D项,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氧化铁和强酸反 应生成Fe3+,能实现。
跟踪集训 栏目索引
9.(2018盐城期末)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 的是 ( ACF )
A.NaCl(熔融) Na Na2O2
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CO+H 有 相 同 特 点 的 化 学 反 应 是 具 () 在 高 温 下 与 二 氧 化 碳 反 应 3碳
( )
A. Cl H +H2 = 0
B. HCO3 Ca =
Na + O Cl H
Ca CO3+H 0+Co
B. L可 能 是 氯 化 物
C这 是 一 个 复 分 解 反 应 . D.这 是 一 个 是 置 换 反 应
是 反 应 物 只 有 一 种 : 换 反 应 的 特 征 是 反 应 物 置
和生 成 物 中都是 只 有一 种单 质 和一 种 化合 物 :
维普资讯
是
2( 州 市 ) 列 变 化 过 程 中 有 新 物 质 生 成 的 .福 下
( )
进 行 简 单 的 判 断 . 能 解 释 日常 生 活 中 的 一 些 并
现 象 6初 步 认 识 常 见 的 化 合 反 应 、 解 反 应 、 . 分 置 换 反 应 和 复 分 解 反 应 . 用 于 解 释 与 日常 生 能 活相 关 的一些 现象
( 过 氧 化 氢溶 液 中加 入少 量 二 氧 化锰 2)
,
(
) 应 ; 反
( ) 小 苏 打 治 疗 胃 酸 过 多 3用
.
二
一 l(
) 反应 。
9( 云 港 市 ) 按 要 求 写 出 下 列 反 应 的 化 .连
学 方 程 式 . 并 注 明 有 关 反 应 所 属 的 基 本 类 型 ( 化 合 反 应 、 解 反 应 、 换 反 应 、 分 解 反 指 分 置 复
中学 课 程 辅
4( 台 市 ) 、 两 国的 三位 科 学 家 荣获 .烟 法 美 20 年度 诺 贝 尔 化学 奖 .获奖 原 因是 他们 弄 05
专题2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2021-2022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加 NaOH
产生白色沉淀,NaOH 过量时
MgCl2+2NaOH
溶液
沉淀不溶解
===Mg(OH)2↓+2NaCl
观察溶液颜色
蓝色
—
加 NaOH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 Cu(OH)2↓+Na2SO4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OH-
石蕊试剂 酚酞试剂
现象 溶液变蓝 溶液变红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溶液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提示:①产生气泡较慢 常温能分解,但较慢 ②产生气泡较快 升高温度,
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 ③两支试管内都有气泡,6%的双氧水中气泡较多 相同 温度条件下,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
[问题探讨] 1.试以金属铝为例,归纳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
提示:
2.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 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做到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方法简单、试剂用量少,解答物 质检验有关题目时,应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顺序进行描述。具体应 做到: (1)要“先取样,后操作”。若是固体样品,则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 验。 (2)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中检验。 (3)要“先现象,后结论”。例如,向 Na2CO3 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 应记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 出二氧化碳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检测,想检验废水中含有 哪些离子。取来样品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该小组只准备了以下实验用品:试
管、酒精灯、pH 试纸、红色石蕊试纸、BaCl2 溶液、Ba(NO3)2 溶液、NaOH 溶液、稀盐酸。
(1)用 pH 试纸检验废水的 pH,结果测得 pH 为 3,说明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_______(填离子)。 (2)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加入浓的 NaOH 溶液,看到有少量蓝色沉淀,继续 滴加 NaOH 溶液,稍加热试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结果 试纸变蓝色。可知溶液中存在________(填离子)。 (3)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
考点0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通用版) (原卷版)
考点0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宏观角度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微观角度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而没有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3)二者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
(4)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①图示2.化学反应的分类一轮回顾:强基固本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化学用语考点导航1.辨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的“三误区”(1)同位素原子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3)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物理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等属于化学变化。
2.牢记常见化学术语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①蒸馏②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十九化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⑤升华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④风化⑤炭化⑥钝化⑦催化⑧皂化⑨歧化⑩硝化⑪酯化⑫裂化⑬卤化⑭油脂的硬化3.常考易错的几种物质的变化与转化(1)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
(3)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蛋白质的变性、脱水、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蛋白质的盐析、焰色反应、升华、萃取、分液、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电离、易错点聚焦渗析均属于物理变化。
(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物质间转化的几个常见误区①S 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 3而是生成SO 2。
②Al 2O 3、SiO 2、Fe 2O 3与H 2O 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Al(OH)3、H 2SiO 3、Fe(OH)3。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内部结构重新排列,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并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不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的特征:
1. 产生新物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物质的化学键断裂并重新形成,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物质。
2. 能量变化
大多数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这些能量通常以热能的形式存在。
3. 不可逆性
化学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过程,很难将产物还原为原来的物质。
4. 物质性质改变
化学变化后,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反应等。
化学变化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食物的腐烂、金属的锈蚀、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例子。
化学变化不仅在自然界中无处
不在,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
初三化学预科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二、知识讲解考点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实验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实验2[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观察胆矾发生的变化。
研磨后【思考】实验1、2(1实验3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得到硫酸铜溶液。
【现象】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实验4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思考】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1)化学变化的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思考】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讨论:(1?(2分析:不一定。
化3、4中,胆矾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③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2015·四川雅安)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煤气中毒C.冰山融化D.酸雨侵蚀2.(2015·贵州安顺)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泥土烧成瓷器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3.(2015·宁夏)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铁铸成锅B.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C.瓷碗破碎、钢铁生锈D.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4.(2015·重庆B卷)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5.(2015·湖南株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B.②③C.④⑤D.②⑤6.(2015·江苏苏州)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7.(2015·甘肃兰州)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①2H2+O22H2O ②H2CO3H2O+CO2↑③H2+CuO Cu+H2O ④SO2+2NaOH Na2SO3+H2OA.①是化合反应B.②是分解反应C.③是置换反应D.④是复分解反应8.(2015·福建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9.(2015·黑龙江大庆)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化合反应C.高炉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复分解反应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10.(2015·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 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2HgO2Hg+O2分解反应C.用天然气作燃料CH4+O2CO2+2H2O 氧化反应D.验证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3Cu+Al2(SO4)33CuSO4+2Al 置换反应11.(2015·广东佛山)已知:2Al+Fe 2O 32Fe+Al 2O 3;2Na+2H 2O 2NaOH+H 2↑。
中考一轮复习主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一)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一)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考点梳理】考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表现为发光、放热或吸热、产生沉淀、放出气体。
(只可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依据)2.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如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新的粒子,而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不发生改变,只是微粒之间间隔以及速率发生改变。
考点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脱水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考点3: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1)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成热能)①燃烧:如:C+02点燃CO;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02点燃CO2+2H20;②生石灰与水反应:Ca0+H2O=Ca(OH)2③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I=MgCI2+H2↑。
★缓慢氧化:如:呼吸、铁生锈、农家肥料的腐熟、酒和醋的酿造等。
(2〉吸热反应:(热能转化成化学能)例如:CO2+C高温2C02.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1)水通电分解:(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方程式:2H2O通电2H2↑+02↑(2)光合作用:(太阳能能转化成化学能)方程式:6CO2+6H2O光照C6H1206+602(3)呼吸作用:(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方程式:C6H126+60酶6CO2+6H2O考点4:催化剂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
2.证明某物质是某反应的催化剂,设计角度:①改变反应速率;②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证明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可以待前次实验停止时再重复实验,也可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入手进行实验设计。
(07-12)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二)
(07-12)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二)
(二)质量守恒定律
19.据报道,某研究小组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按1∶4比例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混合并以铑—镁为催化剂可生成X,其反应为:CO2十4H2 === X +2H2O,则X为 B 0.81 07年A.CO B.CH4 C.H2D.C2H4
【点评】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组成的能力”。
1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0.68 11年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11%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9%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10%【点评】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考生对“反应过程物质以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与以一定的粒子数比进行反应”的认识。
1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B 0.5812年A.SO2 10%B.NO2C.NH3 27%D.N2
【点评】考查“对分解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之元素种类不变的认识”。
专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1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 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1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1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二)认识几种化学变化
知识回顾
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比较 反应类型 概 念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形式归纳,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1 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 ○ 2 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 3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 ○ 4 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 5 其它。 如: ○ (2)分解反应 1 氧化物的分解 例如: ○ 2 酸的分解(含氧酸) 例如: ○ 3 某些盐的分解 例如: ○ (3)置换反应 1 活泼金属(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与酸(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反 ○ 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 2 金属(一般不选 K、Na、Ca)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金属和另一种盐。 ○ 例如: 3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例如:H2+CuO△ Cu+H2O ○ 4 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例如: ○ (4)复分解反应 1 碱性氧化物 + 酸反应 → 盐 + 水 例如: ○ 2 碱 + 酸 → 盐 + 水(中和反应) 例如: ○ 3 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例如: ○ 4 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例如: ○ 5 盐 + 盐 → 两种新盐 例如 ○ 注意: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例如:2NaOH+CO2 = Na2CO3 + H2O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交叉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中,不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如分解反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KClO3 MnO2 2KCl+3O2↑(氧化还原反应); H2CO3 = H2O + CO2↑(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样化合反 △ 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 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到高中学习) , 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全日制课程—北京中考-专题二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中考化学
专题二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专题导语: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在北京中考试卷中涉及的题比较多,但最为典型的是考2-3道选择题和填空题多出现在生活现象解释、生产实际分析题中,共约占4分;总分值为7分左右。
(在化学方程式专题中也会涉及质量守恒定律,这里只做简单介绍,分值不计算在内)题型的特点是:选择题通常考分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题,这两道题属于基本概念考查题(简单题)。
填空题通常在生产现象解释和生产实际分析中考查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反应,均属于中档题。
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只要概念理解到位即可。
解题策略:注重审题,将关键词画圈,特别是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类型的确定,一定和之前学过的方程式作对比,然后再答题。
另外,一定要注意区分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
专题教学策略: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整体难度不大且题型模式变化不大,只要细心、仔细就能拿满分。
专题复习流程:第一步,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块,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
第二步,指导学生填写必备知识模块,可以是学生填写老师纠错,也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知识,一定要做到先复习再练习。
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出高分。
第三步,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标识,总结易错点、重难点等记录在我的记录空间,以备课后复习。
第四步,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
特别是简单题,一定要提高正确率。
第五步,回顾总结,可以是没有掌握好的概念、也可以是做错的题目。
例如,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概念要明确;质量守恒定律中到底是谁发生了变化等等。
最后留出课后作业,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留30分钟到40分钟的题目。
学习目标:1.能说出化学研究的对象以及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三者的关系。
2.会判断一些典型的易分辩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专题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专题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氯化钾、碳酸钾、偏铝酸钾、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氯化钡6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H2SO4B.(NH4)2SO4C.NH3·H2OD.NH4HSO4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 32-+H2O HCO3-+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3.下列对反应3NO2+H2O===2HNO3+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4.根据下列分类依据,对各组物质归纳合理的是()A.根据化学键: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碳酸氢钠B.根据元素化合价: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二氧化氯(ClO2)、二氧化锰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聚氯乙烯、蛋白质、油脂、糖类D.根据在空气中稳定性:氢氧化亚铁、氢硫酸、亚硫酸钠、碳酸钙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Ca2++HCO+OH-===CaCO3↓+H2OB.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H++2Cl-Cl2↑+H2↑C.AlCl3溶液和过量氨水反应:Al3++3OH-===Al(OH)3↓D.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蓝:4H++4I-+O2===2I2+2H2O6.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A.检验试液中的SO: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B.检验试液中的SO:试液气体褪色C.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棕黄色溶液蓝色溶液D.检验试液中的CO: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7.若将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
人教版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pdf版)
疑难解析:在化学方程中,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 分析图表可以发现:M 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说明 M 是催化剂;N 的质量增大,说 明 N 是生成物; X 的质量减小, 说明 X 是反应物; Y 的质量减小, 说明 Y 是反应物. 总 上分析,X 和 Y 生成 N,M 在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 答案:B 点评:学会判断哪些是生成物,哪些是反应物;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例题 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 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12、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 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 2.4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 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 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疑难探查:
【例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M、N、X、Y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M 8 8 N 11 33 X 18 4 Y 10 2 D.X+Y+M=N
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 A.X+Y=M+N B.X+Y=N C.N=M+X+Y 化剂.
(2)M 与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 量该溶液 34.0g 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 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 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 33.7g。 (1)、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0.5g,则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13.临沂)小童将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时观察到 的现象形象地画了一幅卡通画(如右图) , 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 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如图所示: (1)写出一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现象分析,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小童又用其它方法验证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硝酸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高一化学
第八页,共三十页。
[教师点拨区]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拆”,要“拆”得合理。
第九页,共三十页。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时的“六看”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 Fe 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2+===2Fe3++3Cu(错) 错因:Fe 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 FeSO4 正确:Fe+Cu2+===Fe2++Cu (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 如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 CO23-+2H+===CO2↑+H2O(错) 错因:CaCO3 是难溶盐,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 正确:CaCO3+2H+===Ca2++CO2↑+H2O
知识点 离子反应 [学生预习区]
1.离子反应
(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 □1 离子 之
间的反应。
第三页,共三十页。
(2)实验探究
第四页,共三十页。
第五页,共三十页。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1 离子符号 来表示反
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
第六页,共三十页。
(3)意义 ①表示出了反应的实质。 例如:2NaOH+H2SO4===Na2SO4+2H2O 可以表示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iànhu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fāshēng)的条件
第一页,共三十页。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4.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第二页,共三十页。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
本课归纳总结 1.溶液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生成难溶物、气体(挥 发性物质)或水(难电离的物质);而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发 生的具体体现和表达。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中,“拆”是关键,“查” 是保证。必须明确哪些物质可拆,怎么拆,哪些物质不能拆。
中考化学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试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创作单位:*XXX创作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作编者:聂明景(一)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及类型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2.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以下表达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是被消化了B.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是后结成冰D.人体吸收氨基酸后,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以下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燃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4.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描绘错误的选项是( )A.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亮堂的蓝紫色火焰C.淀粉遇到碘水变蓝色D.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5.在一定条件下,以下物质问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MnO4→MnO2 B.CO→H2CO3C.Cu(OH)2→Cu2O D.S→SO26.碳及其化合物、金属、酸、碱、盐等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核心知识。
右图是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响条件均略),其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响实现的转化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响,当他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别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响,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8.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参加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
那么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A.Ca(OH)2 B.CuSO4 C.HCl D.NaCl9.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
物理的化学变化
专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考点1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及其基本特征知识点的把握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5.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6.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7.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命题方向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每年中考必考,而且部分试题经常出现在卷首。
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近年来出现简答题,不仅新信息题的数量增多,而且内容更丰富,更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更贴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
预计中考化学相关命题趋向如下:1.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列举一些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等,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或成语、古诗词,联系典型的现代科技,新闻热点判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及相互联系和区别,考查学生应用所学概念、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出某些物质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归纳其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概括能力,体现了试题的教育功能,成为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近年来,从宏观、微观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决的简答题增多,预计将成为中考的新热点。
2.化学反应类型在中考题中独立命题一般较少,多在综合题中出现。
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主要考查方式有:(1)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2)通过联系酸、碱、盐、氧化物、单质的相互转化关系考查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概念的理解和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程度。
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考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验分析、归纳燃烧的条件,总结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创设具体的情境,考查安全防火、灭火、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是中考命题的又一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 己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练习2: 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 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下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 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酶起催化作用 C.是化学变化
B.是物理变化 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练习3: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 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 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练习3、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某课外活动 小组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 以单质形式全部回收.请你参与他们的设计活动: 总体设想:第一步:加入比银_活泼 _ _的金属单质 ; 第二步 除去混合物中的_ 杂质 _。 __ 细节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 混合物中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 混合物中含有银和铁。 过量的Fe可以 • 你认为 乙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用稀硫酸除去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3=2Ag+Fe(NO3)2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稍过量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稀硫酸,加入的量为_ _ _ (填“少量”、“适量”、“稍过量”),待反应完后过 滤得到金属银。
练习1、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 反应生成C(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 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 量数之比( C ) A、1:1:1 B、2:2:1 C、2:1:2 D、1:2:3
练习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 B2 C 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的 质 A、9g B、11g 量 m C、12g D、14g
实验步骤
(3)丙同学认为要得到活动性Al﹥Fe ﹥(H)﹥ Cu的结论,不必补做 实验,只需将甲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调整后的金属 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①先将铜丝插入盐酸中; ②再将铁丝插入①所得溶液即盐酸中; 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把铝丝插入②所得溶液及FeCl2溶液中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五个 “不 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化学 反应 过程
微观
两个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数
2、化学方程式
①书写步骤②配平方法③涵义④读法⑤书写原则 2H2+O2===2H2O读法: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点燃
(3)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两个水分子。
例1、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 的关系是: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 A、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 B、若甲为碳水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 为氧化反应 C、若将10g甲和15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 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 D、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 是复分解反应
5、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 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 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例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夜幕降临,霓虹灯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 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例1:下面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的记录,请仔细阅读有关信息
后回答下列问题: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 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 变暗,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 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逐渐缩小,最 后完全消失 ,同时产生一种无色可燃性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2滴 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与水发生的反应为 2Na+2H2O=2NaOH+H2↑. (1)金属钠具有哪些性质? 是一种固体金属,质软,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解:设混合物中K2CO3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KCl的质量为 y. 根据题意,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18.9 g+149 g+36.5 g200 g=4.4 g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149 44 x y 4.4 g y=14.9 g 解得: x=13.8 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100%=10%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置换 (2)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属于_ _ _ _反应 (填“分解、化合、置换、复 分解”) (3)反应的溶液pH _ _ _ 7(填“﹥”、“﹤”或“=”),原因是反 ﹥ 应生成了_ _ _ 。 NaOH 不 (4)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金属钠与煤油_ _ _ 反应,同时说 明金属钠易于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发生反应。 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水 (5)小明同学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结合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推断出金属 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他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专题(Ⅱ)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 硬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
3、化学变化与能量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 、_和 _的放出或吸收。 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或_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 目的。
小森同学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起催化作用的 ______________ 不是Cl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起催化作用的 ______________ 是Fe3+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 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 管中.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 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 ______________ 产生,带火星的 ______________ 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Fe(NO3)3溶液 木条复燃 ________ ______________,然后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例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 的是(A)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例3、科学研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 (1)【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l3溶液时,不小心将滴加 FeCl3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有过氧化氢(H2O2)的试剂瓶中,发现有 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二氧化锰可做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他想FeCl3溶液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做了以下 探究。 (2)【猜想与假设】 FeCl3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3)【设计与实验】
钠能与水反应,而铁不能,说明钠比铁活泼; 或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例2:甲同学为了探究铝、铁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用铜丝、铁丝、铝
丝和稀盐酸四种物质,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只用一支试 管,只取一次盐酸。 请你帮助甲同学完善下表中的探究方案。
观察到的现象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 __ _ _ _ _ _ _ _ _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充分反应 ________ 铜丝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_ _ _, 无明显现象 充分反应 铝丝 铝丝表面有固体生成,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插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充分反应 ________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1)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______ 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 用砂纸打磨铝丝 _ _ _ ______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方案后,认为只要补充一个实验,还能得 出活动性: Al﹥Fe ﹥(H)﹥ Cu的结论,乙同学要补充的实验是 _ __ _ _ __ _ _ _ _ _ 将铜丝插入盐酸中,观察现象
4、化学反应的控制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能否发生化学 变化的根本原因。外界条件影响物质的变化。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可以 控制化学反应朝着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进行。点燃、通电、加热、 高温、催化剂等条件主要是改变化学变化的速率。 催化剂应注意:①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②对某一反 应来说,其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如除二氧化锰外,碎沸石、氧化铁等 都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③对某一反应来说,没有催化剂,并不 意味着该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较慢。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氨气极易溶于水 (1)物理性质①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_ ② _ _ _ _ _ _____ 碱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 _性.
二、认识几种化学变化
1、化学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