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强化练(有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讲 自然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讲 自然
(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 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 故 A 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 貌对土壤的影响,故 B 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 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 壤的影响,故 C 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 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 D 错误。第(2)题, 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 貌的影响。
[答案] (1)A (2)D
[一站归纳] (一)图示地理环境 5 大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二)表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2 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
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
(2018·淮 安 调 研 ) 人 类 活 动 会 导 致
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
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
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右图,回答
4~5 题。
4.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
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概念 有的合成有机物 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是自然 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 性质 而非单个地理要 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素的功能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中__纬__度__地 区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 条件发生变化而形 成的。 (2)变化规律: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 度向 高纬 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
带着问题>>> 进课堂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表现怎样?受哪些因素 影响?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3.说出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第 二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No.1 No.2 No.3 No.4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研透难点——这是增分之“利器”
课时跟踪检测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抓住要点>点 1.成因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类型 由赤道到两 极的地域分 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 陆的地域分 异规律
表现
典型地区
自然带沿着_纬__度__变化的方向作有 规律的更替,每个自然带与_纬__线__ 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_低__纬__度__和 高纬度地 区
自然带沿着_经__度__变化的方向作有 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_经__线__大体 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贯通知识]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地域分异规律
影 主导因素 响 因 成因总结 素
分 延伸方向 布 特 更替方向 征
典型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 律)
热量(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 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冰原带
南北
东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温带荒漠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温带草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专题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专题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考向1 结合景观图考查地域分异规律 (2018· 天津高考)结合图Ⅰ和图Ⅱ中的信息,完成6~7题。
6.最有可能观察到图Ⅰ中景观的地点,是图Ⅱ中的( A.甲地 C.丙地 B.乙地 D.丁地
)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Ⅱ可知,该地位于新 疆天山山脉附近地区,该地区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山 地北坡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使山地北坡相对湿润,存在森林景观。景观图 中该山地存在着云杉林,说明其位于山地北坡,再结合地形图可以判定能观 察到图Ⅰ景观的地点应是甲地,甲地地形向西开口,有利于水汽上升形成山 地降水, A项正确;乙地虽也位于山地北坡,但受山脉走向的影响,该地水汽 难以进入,降水较少, B项错误;丙地和丁地均位于山地南坡,处于西风的背 风坡,降水少,多为荒漠景观,C、 D两项错误。 答案 A
1.自然带的形成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1)自然带的形成
(2)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 为例):
地球表面的各个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总是由这一自然带逐 渐地转变为另一自然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例如, 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的森林草原带,由草原带向荒漠带过渡的半荒漠带 等。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9.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2.青藏高原东南部形成红黄壤的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充足 B.较低纬度谷地,水热充足 C.海拔低,光照充足 D.河流谷地,水源条件好
)
解析 根据示意图判断红壤、黄壤发育在我国东南地区,这里水热状况 较好。青藏高原东南部纬度低、海拔低,热量较高,而且位于西南季风迎风 坡,降水多,因此水热条件较好,能发育成红黄壤。 答案 B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1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1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三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4个微专题
微专题1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基础自查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等,它 们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主要有生产功能和平衡 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__一__发__而__动__ _全__身_”。 3.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的基础因素是 热量 ;导致自然带从 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基础因素是 水分 。 4.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与当地 水平自然带 基本一致。山地雪线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气温和 降水 。
5.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有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和 洋流 等。 6.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判定南、北半 南坡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

北半球
判定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Hale Waihona Puke 判断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判断阴坡、阳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数量多于阴坡自然带
解析 答案
右图为“我国某山地典型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 A.Ⅲ带植树造林用以防治土壤盐碱化
√B.与Ⅵ带相比,Ⅴ带的水热条件更好
C.Ⅵ带风力小,气温低,太阳辐射弱 D.与Ⅳ带比,Ⅱ带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与Ⅵ带相比,Ⅴ带 海拔较低,其水热条件更好。
解析 答案
解析 Ⅱ、Ⅲ带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
种植茶树既可取得经济效益,又可防止水
土流失,获得环境效益。
解析 答案

数量
判断迎风坡、
考前押题
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发挥着
平衡功能。据此回答1~2题。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4.实践与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反思。通过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环境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情感。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我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自然环境情境。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环境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具体的自然环境案例,如:“请分析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我还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此外,我还将通过讲述地理人物故事、展示地理现象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现代人。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加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 关系研究,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 环境的影响和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反馈作用。
THANKS
谢谢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性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应用 • 结论
01
CHAPTER
引言
主题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和差异 性特点。
05
CHAPTER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 性的应用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实现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经 济发展策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06
CHAPTER
结论
研究总结
01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组 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0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和结构上,还表现在地理环境的演变 和发展过程中。
纬度地带性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太阳辐 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 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热量和水分 条件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
带分布。
经度地带性
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 响,水分条件在地球表面不同经 度地区也存在差异,形成从沿海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0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教学案)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0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教学案)

【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本讲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特殊区域非地带性表现及成因。

从考查方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而且近年综合题有增多趋势。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

(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如下图)(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特别提醒】非地带性现象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布图的判读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考纲原文呈现]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全国卷近5年3考)[理·主干知识]1.基本原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大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2017·天津文综,13(4),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

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该区域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问题。

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矿泉水资源、地下水、地表径流、湿地、植被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1.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答题思路该类型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类型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确定该自然地理要素的种类,如地形等→分析该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分析该要素的形成原因2.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分析角度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

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整体性与差异性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16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J聚焦考点•打造能力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17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重要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实战演练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3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4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5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Y引领思维•创立模板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6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5讲 第31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地理
构筑网络
引领思维
聚焦考点
演绎考题
实战演练
(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甲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 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 中。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听课手册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听课手册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搭建体系■ 核心提炼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及非地带性分异。

3.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

命题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014·全国卷Ⅱ] 图5­1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1)~(2)题。

图5­1(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考点透析1.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要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

如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要结合其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其相关地区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 新题预测也门索科特拉岛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动植物物种。

在该岛800多种植物物种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

岛上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

龙血树形态奇特,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选题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盐碱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

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的关系示意3.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4.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大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5.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新疆(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罗布泊地区分布成群红柳沙包。

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

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停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 C.秋季、冬季 D.冬季、春季7.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A.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 B.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土层深厚红柳的特性 D.土层深厚地形阻挡8.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A.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小,沙层厚B.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大,沙层薄C.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大,沙层厚D.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

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海岛A.原始森林茂密 B.属珊瑚岛 C.河流短小 D.土壤肥沃10.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A.防泥石流 B.防大风 C.防沙尘暴 D.防地震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

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该湖泊沼泽地(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12.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北美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图材料二 M、N两地的气候资料(l)图中等温线P的数值________℃,井简述判断的理由。

(2)与N地比较M地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海洋或大陆)性,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沿岸洋流对Q地气候及沿岸渔业资源的影响。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

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植被景观的原因。

参考答案1.D2.D【解析】1.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结合图示引水渠道穿越山区,采用隧洞的形式可分段施工,减小工程量,且利于保持工程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可自流,而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减少蒸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该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洛水上游。

故D项正确。

2.结合渭河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脉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故D项正确。

3.C4.A5.D【解析】3.根据图示曲线,森林土壤C0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枯枝落叶季节变化较小。

武夷山森林土壤C0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7~8月,此时是夏季,气温高,土壤温度高。

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C对。

其它时段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小,A、B、D错。

4.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对。

蒸发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

两坡的气温、枯枝落叶差异不大,C、D错。

5.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的枯枝落叶量较多,人工林有人工管理,落叶量少,D对。

天然林与人工林在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方面差异小,不是主要因素,A、B、C错。

6.C7.A8.D【解析】6.根据题目,11月落叶,北半球是秋冬季节。

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秋季、冬季,C对。

A、B、D错。

7.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中,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阻挡沙尘,形成沙堆,又不断生长,A对。

是红柳阻挡形成沙堆,不是地形影响, B、C、D错。

8.沙包中的沙层厚度、沙粒粒径与形成时的风速、空气湿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风力弱,空气湿度较大,沙粒粒径小,沙层薄,D对。

风力强,空气湿度较小,沙粒粒径大,沙层厚,A、B、C错。

9.C10.B【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综合分析能力。

(1)该海岛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森林多为次生林;该海岛多花岗岩和火山岩,因此不属于珊瑚岛;该海岛位于东南沿海,降水较多,有短小河流发育。

(2)由材料可知,该海岛多大风,“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可以有效抵御大风天气。

9.该海岛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森林多为次生林;该海岛多花岗岩和火山岩,因此不属于珊瑚岛;该海岛位于东南沿海,降水较多,有短小河流发育。

10.由材料可知,“风沙满地跑”说明该海岛多大风,“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可以有效抵御大风天气。

11. C 12. A【解析】11.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等值线向外弯曲,则其厚度为2.0~2.5,乙处等值线向内弯曲,其厚度为2.5~3.0,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

12.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据此,湿度、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选A正确。

13.(1)20 P等值线为相邻等值线(20℃~24℃)之间的闭合等温线;P等值线以内为河流的发源地,海拔高,气温低。

(2)大陆 M地夏季气温高或冬季气温低(M地气温年较差大);M地年降水量少;并且M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季节差异大)。

(3)对气候: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形成了当地干旱的气候;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寒流降温的影响,易形成多雾的天气。

对渔业:受(东北信风)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1)读图,P等值线的相邻等值线为20℃或24℃,所以P闭合等温线可能是20℃或24℃;图中P 等值线以内为河流的发源地,海拔高,气温低。

所以图中等温线P的数值20℃。

 (2)根据材料二,M地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

N地气温年较差小。

M地年降水量少,且M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季节差异大。

N地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与N地比较M地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

(3)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Q地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沿岸地区降水少,形成了当地干旱的气候。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寒流降温的影响,沿海海面易形成多雾的天气。

Q地位于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是离岸风,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渔业资源丰富。

14.(1)长白山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拔高,夏季凉爽,常年气温低;降水丰沛,全年湿度大;成土时问短,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较为贫瘠(2)植株矮小,贴地生长;植物根系浅而发达;植物花期短(3)长白山面积大,物种丰寓;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山地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长白山开发较晚,植被受人类破坏程度小【解析】(1)山地苔原带形成于寒冷但但不致过冷、水分充裕、土壤有但不能很肥沃的区域。

长白山之巅纬度高,海拔高,常年气温低;降水丰沛,全年湿度大;成土时间短,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较为贫瘠,这就为这里发育苔原带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长白山之巅因为常年气温低,植物生长慢,苔原带植被植株矮小,贴地生长;因湿度大,植物根系浅而发达;夏季短促凉爽,故植物花期短。

(3) 垂直自然带保存完整一般考虑山体海拔高、水热组合变化多、受人类影响小。

长白山山地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面积大,物种丰寓;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长白山开发较晚,植被受人类破坏程度小,这些使得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植被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