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商业评论二次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终稿

合集下载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然而,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正在变得日益激烈,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风险,因此推动创新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引领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不仅仅是经济转型的需求,更是一个创新的方法论。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理念和原则。

第一,注重市场导向。

市场是推动创新的最基本力量,只有充分关注市场需求才能够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耐心聆听用户的声音,建立起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及时反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和服务。

第二,鼓励跨学科合作。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各个学科间的融合对创新至关重要。

只有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创造出更具前瞻性、更具实用性的成果。

第三,注重核心技术研发。

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持。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注重自主创新,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四,鼓励试错和创业精神。

企业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开发新产品时会面临各种未知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企业需要鼓励试错和创业精神,从失敗中学习经验,快速调整策略,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机会。

第五,崇尚开放与合作。

开放与合作是推动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需要与各方面的其他企业、机构、产业链等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也需要结合国内外的优势资源,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总之,“中国创造”需要的是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和学问,摆脱成为单纯的“中国制造”的局限,注重市场导向、技术创新、跨学科合作、试错创业和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发展。

中国正在走向一个更加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向世界展示更多更好的非凡成就!。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论,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关键。

要实现技术创新,首先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研发资金投入,招聘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开展技术人才培养等方式来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推动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创新。

企业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技术创新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企业可以通过申请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方式,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还可以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技术创新合作,共同解决行业技术难题,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技术创新还需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需要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促进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

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比赛、设立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另一重要途径。

管理创新不仅包括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还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

要实现管理创新,首先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企业还可以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

管理创新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中国制造”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创新的不断追求,传统的“中国制造”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企业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寻找创新方法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首先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中国企业应积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追求创新型发展需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创新的推动力和支撑,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企业应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创造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建立激励创新的奖励体系,以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

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企业应积极与这些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也是实现“中国创造”的关键。

企业应从传统的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注重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

企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形象和品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不仅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还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作者:杨继刚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9年第05期如何培育出各个细分市场的独角兽,如何让创新与创造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成为中国制造的真正基因,这仍将是中国企业未来数十年的艰巨挑战。

曾经,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了一档名为《大国崛起》的历史纪录片,全景展现了近代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个大国的崛起历程。

人们发现,大国崛起的背后,除了客观层面的历史潮流与时代趋势,还有各国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其中,自工业革命以降,最能体现一个大国竞争实力的,往往是这个国家的制造产业。

某种程度而言,“制造强则国家强”正在成为大国竞争力的普遍共识——是否具有完备的专业制造体系、是否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实力、是否建立了可持续增长的研发创新产业链,才是大国崛起的“通关密码”。

“中国制造”进化史—; ; ; ; ; ; ;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产业变迁近几十年,有一大批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中国品牌崛起于世界:华为、海尔、格力、美的、TCL、联想、青啤、大疆、上汽、正威、萬向、吉利、潍柴、波司登、魏桥、威高、京东方、海康威视、恒瑞、歌尔、比亚迪、福耀等企业,他们在全球各个产业细分市场攻城拔寨,代表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也成为“中国制造”国际化之路的先行者。

互联网上经常有类似主题的视频——某国进行街头采访,主要问题是:你的生活,是否能离开中国制造。

结果出奇地一致:大多数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产品,那句印在商标背后的Made in China,正在成为世界名片。

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199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且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依然路漫漫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依然路漫漫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依然路漫漫作者:刘馨蔚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16年第06期自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中国的服务产业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的热潮。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新增登记注册的服务业企业就达86万家,同比增长27.4%,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81.1%,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亮点。

创新创业不是一阵风日前在“京交会”中第四届京交会中国服务创新·创业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深感双创对于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力。

东软控股副总裁李印杲表示:“整个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擎,所以这一点上我相信创新创业绝对不应该是一阵风。

”“每一次大规模创业机会爆发的背后都是科技创新,制造、汽车、航天、通信等领域都已爆发了较大的机会,下一波创业热潮将在科技领域爆发,科技创新是改变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

”创业邦CEO南立新表示。

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这样形容过去一年的创业圈:“在过去一年里,创业这件事情有点像中国的A股指数,上半年疯狂,下半年更疯狂,只不过一个是高兴的疯狂,一个是悲哀的疯狂。

经过了2014年、2015年整个大环境非常热的过山车式的循环感觉之后,2016年的创投圈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冷清,热度依然不减。

”盛景网联合伙人赵今巍表示:“从企业的成长规律来讲,从种子企业一直到最后的独角兽企业,存活率本来就比较低,几百个企业里边只有两三家是独角兽企业,这个中间有很多企业会死掉或者转型,这个并不可怕,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不因为一两家企业死掉了,就认为这个事情有问题。

从我们母基金角度看这个事情,和圈内的投资人以及创业者有很多的交流。

我们没有感觉现在是冬天,相反我们认为现在是春天而且依然春意盎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创新创业的企业依然层出不穷。

”创新之路漫长艰难“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但这条创新之路十分漫长且艰难,路途上阻碍重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之路径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之路径
势。
到研发领域逐步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变? “ 重要 的是在战略和执行之 间建立无 最
缝 的 连接 ” a Ku r 一 步 阐 释 了 ,S j ma 进
国 内机械与零部件 行业在经济 危 机期间有了很大的增长, 行业收入也有 了很大的提升 。 这是 因为在中国刺激经 济 的计划当中, 有很大的投资投 向了基 础设施 , 所以公路 、 铁路这些建设的项 目使得机械公司获得了很多的机会。
行 业和高科技行业得 以有效交融在一
要能够渗透到当地市场当中, 无论是北 美还是欧洲, 需要在当地建设非常强大 的经销商网络和服务 网络 。 另外 ,特别是对 于 电子制造业 来
说 , 品 生命 周 期 非 常 短 ,因此 推 出新 产
产品的速度必须要快。 为了能够实现在
非 常短 的 时 间当 中支持 新产 品的快 速 引
这种 新型模式必须 具有高度 的灵
敏度和灵活性 。 今天的I 基础架构要能 T 够灵活多变地支持网络状的业务流程协 作。随着业务流程的转变 , 随着关键绩 效指标要求不 同, 企业要 能够快速针对
他的观点。 在执行 当中, 企业往往 以职 能或者 应用为界限 , 分成了很多互不相
连 的孤 岛 , 使 得 企 业对 公 司运 营 透 明 这
消费者 的投资还 是企 业 的技 术投资 ,都 有 所缩减 ;外包活动 日 益增 多 ,合规带 来的 压 力越 来越大 ,在 全 球新市 场和新技术 仍 在不断涌现。 在 汽车行业 , 整体上投资也都在下 降。 新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得 以创 建, 本地品牌具备强势地位 , 本地汽车 厂商在市场当中会越来越活跃 。同时 , 出现了新的推进 系统 、新的动力 系技 术 ,比如基于 电池的动力系 , 这使汽车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一直以来以大规模生产、低成本优势和快速交付著称。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制造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由简单的“中国制造”向智能化、创新化的“中国创造”转变,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制造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和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球工业制造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创新方式、创新理念和创新技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战略。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和战略的出台,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由传统的“大而全”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变。

在这一转型中,创新成为关键驱动力,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倡导创新精神、搭建创新生态环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2 定义梳理在探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梳理。

传统上,中国制造指的是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强调的是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能。

而中国创造则是指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发展和突破,强调的是中国在创新和创意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从定义上来看,中国制造强调的是生产和制造能力,注重的是规模经济、成本效益和产品质量。

而中国创造则着重于创新和创意,注重的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而中国创造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动力。

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不仅意味着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更意味着提升中国在创新和创意领域的竞争力和实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创新,加速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营销等多个环节落地创新,让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认可。

本文将会探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一、创新思维:从跟随者到领跑者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企业常常被认为是“跟随者”。

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如何实现由“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呢?第一个要做的是转变创新思维。

企业需要摆脱惯性思维,敢于打破原有格局,不断挑战自己。

与此同时,也需要通过吸纳全球顶尖科技人才以及商业管理精英等方式,引进创新思维。

这样才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为坚定。

二、开放创新:共享合作,互惠共赢三、产品设计:以客户为中心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企业们需要时刻将目光放在客户身上。

要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创新。

而且,为了让客户满意,还必须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进行“绿色设计”和“安全设计”。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市场认可企业的产品,从而获得更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四、智能制造:智能化与物联网智能制造是创新制造的重要“进攻点”。

通过电子信息、数字技术和智能化产品加工设备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同时,物联网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通过监控与控制相关数据,对生产线进行优化调整,实现高效生产,让手工劳动最大化的转化为自动化生产,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五、品牌建设:国际化思维品牌建设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之一。

现代的国际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品牌优先”的商品经营模式,因此,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必须具备国际化思维以及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文化等条件。

此外,还应该加强广告宣传和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努力,让品牌得以稳步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在中国走向创新型经济的道路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方法论。

申论范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申论范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古语有云:“内外兼修,方得风清器正”,言外之意就是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内外兼修。

当前我国的中国制造水平不高、产品低端、质量较差。

无论是德国车冲击国产车市场,还是日本小商品引发国人抢购,亦或是瑞士表抢占了国内市场,都使得当前中国制造步履维艰。

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内外兼修;要实现“中国智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必须内外合力。

发展制造业要注重品牌建设。

目前制造业发展困境莫过于企业品牌建设问题。

当下企业品牌建设问题颇多。

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重点培育地方企业让地方品牌缺乏竞争力,这让品牌建设困难重重;品牌形象较低、存在质低价廉现象、国外品牌打压严重、国内同行竞价血拼、产品竞争非常残酷,这让品牌建设陷入困境;企业品牌意识低下、单纯依靠规模效应、存在同质化竞争、盲目抄袭模仿严重、缺乏品牌运作人才、品牌管理过于简单,这更让品牌建设无从谈起。

因此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应该从打造优势品牌、淘汰落后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开始。

发展制造业要强化企业精神。

具体来说,强化企业精神需要“精字当头、专字为本、聚字为要”.首先,“精”字当头即重视产品质量、追求工艺极致、追求精益求精、鼓励技术提升、增加设备投入、注重自主研发、提高客户满意率;其次,“专”字为本即术业有专攻;再次,“聚”字为要即成立研发中心、引进高校人才。

由此可见,强化企业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精神努力为之。

发展制造业要提倡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不止一次地说过:“当下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在于工匠精神”,对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乱象简单言之即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因为工匠精神缺失所以不重产品工艺、不求产品品质、无视产品口碑、忽略用户需求、割裂市场反馈……也正是因为这些难题让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故而要提高制造业水平、实现产业转型、摘掉“中国制造”的山寨帽子,必须从“工匠精神”开始。

有鉴于此,发展中国制造必须扎扎实实干、步步为营干、循序渐进干。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中国制造是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制造业,即以代工、加工和生产
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国家。

而中国创造则是指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致力于创新能力的提升,通
过自主创新来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采取一系列创新方法论。

下面将主要讨
论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才创新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

目前,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增加
企业的研发经费,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要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人才创新是实现“中国创造”的基础。

目前,中国在高端科技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缺口和流失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力度,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和福利待遇,打造良好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科
技人才到中国来工作和创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 . f 定和 实 施 有 效 的约 束 引导 政 策 3 20 为 了有 效 地推 动 “中国制 造 ” 向 “中 国创造 ”转 型 ,政 府 还应 当制 定和 实 施 必要 的约 束 引 导政 策 , 通过 限制 性 的政 策 措施 ,引 导企 业 进行 自主 创 新 。第 一 , 贸 易约 束 引 导政 策 。第 二 , 产业 约 束 引导 政 策 。第 三 , 强化 知 识 产 权保 护 及 其 实践 转 化 。
【 关键 词 】中 国制 造: : 机制: 创新 市场 政府 制度安 排 中 图 分 类号 :F 2 7 文献 标 识 码 :A
1 中 国制 造 所 面 临 的 困境
1 1经 济利 益 微 薄 的 “困惑 ” . 中 国 是世 界的 “制 造 大 国 ”和 “贸 易人 国 ” 已是 不争 的事 实, 中 但 国制 造业 只是 世 界 制 造业 生产 链 中 的组 装 车 间, 于 低 附加 值 、 低 处 技 术 含量 的 困境 中 。 过去 二 十 多年 中, 以低 端 为 主, 靠低 成 本 、薄 利润 发展 起 来 的 传 统制 造 业 已经 陷入 或 将 要 陷入 一 种 “悲惨 增 长 ” 的经 济 怪 圈 之 中,“中 国制 造 ”已难 以维 系 经济 持 续 健 康 的 发
2 1年 1 月 01 1
( 第12 ) 总 4期
大 众 商 务
P p l r B si e S o u a u n s
“中 国制 造 到 “中 国创 造 , ’ ’ ’
李 霖 洁, 晓 光 丁
( 西南 财 经 大 学, 川成 都 6 1 0 四 1 3 ) 1
市 场 机 制 功能 的推 动作 用 。 2 2 1 除 地 方 保 护 主 义 . .破 破 除 地方 保 护 主 义 ,可 以从 以 F三 个 方 面着 手 :一 为 构 建新 型 分权 模 式 。二 为完 善 财 政税 收 体 制 。三 为 深 化 国有 经 济 改革 。 2 2 2 打 破 行 业 垄 断 壁 垒 .. 首 先 ,破 除制 度壁 垒 ,打 破行 业 垄 断 。这 就 需要 破 除 现 行 的制度 壁 垒 , 禁止 不 合 理 的进 入 规 制 ,放 宽 准入 ,实 现投 资主 体 多元 化 。其 次 , 调整 利 益 格局 。打 破 行业 垄 断 , 必须 改 变政 府 对 垄 断企 实行 特 殊 优 惠 的利 益格 局 ,使 企业 能在 一个 良好 的 市场 环 境 中进 行 公 平 竞 争 。再 次 ,完 善法 律 制 度 。 2 优 化政 府 制 度安 排 3 由于企 业 常 常存 在 机 会 主 义行 为 , 并 不本 能 地热 衷 于 自主 创 新 , 因 而 自主创 新 会 出现 “市 场 失灵 ”现象 。实 现 “中 国制造 ” 向 “中 国 创 造 ”转 型 , 需 要优 化 政 府制 度 安 排 。 2 3 完 善 必 要 的扶 持和 支 持 政 策法 规 . .1 “中 国制 造 ”迈 向 “中国 创造 ”离 不 开硷 业 自主 创 新 , 企业 的 自主 创 新 活动 离 不 开政 府 政 策 法规 等 方 面 的支 持 。主 要 可 以提 供 财税 金 融优 惠政 策和 鼓 励 购 买 国 货政 策 。 一是 优 惠领 域 应 从 以企 业 为主 体 转 向重 大 技 术攻 关 、重 大 市场 开拓 等 重 要项 目和 环 节为 主 ,优 惠 政 策要 体 现 对 高科 技 、高 附加 值 产 品 生产 的鼓 励 ;二 是优 惠 环节 应 从 结 果优 惠 向过程 优 惠 转变 ,将 优 惠重 心 由直接 生 产 环节 向研 究开 发 和市 场 开 拓环 节 转 变 ;三 是优 惠 方式 应 从 降低 税 率 、减 免 税额 等 事 后 的 直接 优 惠方 式 为 主 向投 资 抵 免 、加 速折 旧 、亏 损结 转 等 事前 的 间接 优 惠 为 主 转变 ,使 优 惠政 策 功 能逐 步 由 “ 弱 ”转 为 “创 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和中心。

然而,纯粹依靠产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无法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利润率。

因此,我们需要加快转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探索新的创新方法论,以更为高效、灵活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竞争。

1. 投资人才的培养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一步。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在招聘流程中加强能力的评估,以确保聘请最适合的人才。

同时,公司应设立各种形式的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工作质量。

2. 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创新涉及的科学技术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增长迅速,加快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跨国合作。

通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企业可以减少内部的研发成本,同时还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和研究机构,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3. 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企业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跟进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来迅速识别市场需求变化,以快速改进和更新产品。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客户忠诚度。

4. 推广跨部门协作企业中的不同部门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往往不一,这种不协调往往阻碍了企业的创新。

因此,企业要通过定期沟通和工作协调会议,推广跨部门协作,品牌、研发和生产等人员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开发和实现新产品的目标。

5. 制定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企业中有很多制度和知识,但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对其充分掌握和利用,特别是对新员工来说。

因此,建立并完善公司的知识管理体系,使员工可以更好地利用公司自己的资源,更好地实施创新。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我们需要采用更为多元化和灵活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轻量化、智能化和升级。

以上讨论的创新方法论,提供了一种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思考模式,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迁,同时,也能够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和变革,单纯的“中国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反,“中国创造”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创新的方法论来推动这一进程。

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用户体验要实现“中国创造”,首先需要将市场需求放在首位。

市场需求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深入了解和洞察市场需求,才能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点。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重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实现真正的“中国创造”。

二、加强技术创新,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创造”的核心驱动力。

在过去,中国制造业主要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著称,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要实现“中国创造”,必须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构建,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不断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开展自主创新,积极申请专利和商标,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三、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实现“中国创造”,必须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是产品和服务的保证。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实现更高的利润和回报。

而且,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为企业打开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需要加大品牌推广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创造”品牌。

四、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要实现“中国创造”,需要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的土壤。

企业需要秉承开放、包容的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字文化历史的国家,在这座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的创新思想和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科技进步的加快,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创新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探索一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制造的现状与问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制造业仍然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导,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的压力。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严重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寻找一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三、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路径之一。

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由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创新创业者等组成的一个创新体系,通过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知识、技术和资金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创新的产生与转化。

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培养创新人才等途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共享创新资源和成果。

2. 政府支持创新政策。

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创新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3. 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培养国内创新人才,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

鼓励人才流动和知识交流,促进创新创业的繁荣发展。

四、探索开放创新模式探索开放创新模式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

开放创新模式是指通过开放合作、共享创新资源、共同创造和开放式创新等手段,实现多方共赢和高效创新的模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方法论【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方法论。

需求导向的创新是关键,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

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也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才能确保创新实力。

开放合作促进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推动中国创造的重要因素。

结论部分强调了中国创造的重要性,并呼吁全面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未来,中国创造应当着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创新、需求导向、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开放合作、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知识产权保护、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几十年来,中国制造以其规模和效率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中国制造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还需要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国内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必须转变为中国创造。

中国创造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创新模式,它不仅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更强调对技术的创新和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

中国创造要求企业不断突破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引领产业持续发展,推动经济不断增长。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创造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需要,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创造的转变不仅将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将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北大商业评论-二次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终稿)

北大商业评论-二次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终稿)

精心整理二次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吴晓波章威*1.中国制造的崛起“一千年前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当之无愧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和资源,宋朝人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

一千年前的中国工匠是各国急需的7月日那顶。

●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章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6 表2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制造企业及排名2动的进化过程。

模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模仿。

所以,这两个论点也就不攻自破。

我们可以建立新的符合逻辑的论点:第一,模仿和技术引进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始,全球化加速了它的影响;第二,从模仿可以经过消化吸收、改进等二次创新过程,最终进化到一次创新;第三,工艺创新往往被很多人忽视,二次创新却正是从这里开始;第四,正是受囿于已有技术范式的二次创新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学习,推却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进化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二次创新无处不在,直至出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和技术跨越这样的复杂现象与问题。

参见表3。

二次创新: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受囿于已有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发展的技术创新。

3),18抗菌冰箱、环保保鲜冰箱、变频冰箱等一批批创新产品,引导了国内家电市场一次又一次的升级换代,拉动了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图1)。

表4海尔创新演进过程第一,却已在专业领域中名列前茅。

例如浙江富阳飞鹰赛艇有限公司从2万元资本起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赛艇制造商。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飞鹰公司力挫世界最优秀的德、美、意等国的5家公司,一举拿下比赛用艇的全部生产订单,成为独家供应商。

相比早期的奉行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的非相关多元化和快速扩张策略,越来越多像瑞贝卡、飞鹰这样的企业已经倾向于选取特定的利基市场,通过紧跟行业领先企业,深入理解市场需求特征,把握技术演化的最新动态,通过二次创新做细、做精,进而做大、做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王晓婷
【期刊名称】《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30)2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制造”以物美价廉受到全球民众的青昧,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本文着重分析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原因、可行性和途径,指出开发先进技术、创造特色品牌、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并通过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案例分析提出制造产业升级转变的措施.
【总页数】5页(P8-11,29)
【作者】王晓婷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
【相关文献】
1.“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基于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效用研究 [J], 杨玲
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的出路 [J], 邹沛江
3.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专家"世界工厂与自主品牌"研讨会侧记 [J], 崔怡
4.由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并举迈向中国创造为主导和主体的新时期——在“两个二
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领导小组扩大会与现场办公会上的讲话 [J], 乔龙德
5.浅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实践设计 [J], 禹伟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当我们目睹着我们国家高铁速度的不断创新,享受着高铁带来的生活便利,我们可否意识到正是这些速度的创新和技术的改革,让我们中国高铁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悄然声息的完成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我们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40年才能完成的成果,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也说中国高铁值得世界学习。

我们应用了世界高速铁路人类文明的成果,同时在这个程度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创新,正是这种虚心的学习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的发展模式,迅速提升了中国铁路装备水平,大大提高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声望,并进而获得有力的话语权。

看看现在,我们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很多国家都来学习了,美国老大哥也向我们取经了,这些成功正是对我们几代铁路人努力的肯定。

同时,我们相信中国高铁的这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华丽转身,不仅仅是一个个例,他将带领和引导我么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向中国创造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吴晓波章威*1.中国制造的崛起“一千年前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当之无愧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和资源,宋朝人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

一千年前的中国工匠是各国急需的人才,是世界的珍宝。

一千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

一千年前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这篇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文章用略带伤感的笔调,依稀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被历史尘封的“制造大国”的幻影。

然而一百年前的中国,却沦落为世界经济版图中任人宰割羔羊,“洋钉、洋火、洋灰、洋油……”,这些名字的背后写满了当时中国制造的羸弱、辛酸和屈辱。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公元二十一世纪,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了30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在世界制造总额的比例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无数"MADE in CHINA"的商品正凭借其低廉的价格不断涌出国门,席卷世界。

从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除以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合)来看,中国绝大多数关键性制造业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近十余年中有了显着的提升(表1)。

2001年7月日本《产经新闻》首次提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

2004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也开始出现了中国制造企业的身影●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章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表2)。

在强劲的制造业出口拉动下,中国外贸顺差一路飙升,2007年上半年则更达1125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顺差的三分之二,其中仅对老牌制造大国美国的顺差就达739亿美元……恍惚间,从世界第一的水泥到袜子、领带,那顶“制造大国”的桂冠又在千年之后重新落在了中国头上,许多人也因此而欣喜,甚至陶醉。

然而严酷的现实是,全球产品市场因中国的“买”而价扬,因中国的“卖”而价跌。

缺了创新支撑的“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低质低价的事实却难以改观,“以低附加的衬衫换高附加值的喷气飞机”的故事妇孺皆知。

中国也许称得上是"制造大国"但绝不是“制造强国”,更谈不上“创造大国”。

但是,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何在?表1 中国部分产品进出口及贸易竞争力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6表2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制造企业及排名2.模仿与创新的悖论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制造企业的全球化显然是从“模仿秀”开始的。

低成本复制、技术合资、市场跟随……这些战略似乎总是挥之不去。

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似乎很少与中国制造企业联系在一起。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日本、韩国类似的“模仿秀”,但如今,众多的日本、韩国企业已经在制造业甚至某些高技术产业占据了优势地位。

为什么会模仿,为什么要创新,模仿与创新是否矛盾……这些问题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规律,需要审慎的思考。

模仿与创新的悖论实际上是一种迷思。

其论点是:第一,模仿会限制创新,一味模仿会丧失创新能力;第二,创新对尚未掌握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未必可取。

事实似乎在说模仿才是最快的盈利手段。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模仿和创新的分界并不是商业化的创意,而是技术,且完全对立。

在这种迷思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无论选择模仿或创新,都将面临失败。

然而事实上,这个前提并不存在。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由于同一个技术轨迹内的渐进积累性,模仿和创新过程的界限是模糊的,既定技术轨迹就注定了模仿前人的路径,模仿和创新可以在同一个技术轨迹上出现,渐进积累。

然而,由于面对新兴市场,成熟的应用也仍然需要改进。

这种改进最初仅仅是国产化工艺上的,然后是对产品本身设计的改进。

因此,模仿与创新是一个互动的进化过程。

模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模仿。

所以,这两个论点也就不攻自破。

我们可以建立新的符合逻辑的论点:第一,模仿和技术引进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始,全球化加速了它的影响;第二,从模仿可以经过消化吸收、改进等二次创新过程,最终进化到一次创新;第三,工艺创新往往被很多人忽视,二次创新却正是从这里开始;第四,正是受囿于已有技术范式的二次创新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学习,推却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进化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二次创新无处不在,直至出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和技术跨越这样的复杂现象与问题。

参见表3。

二次创新: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受囿于已有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发展的技术创新。

(资料来源:吴晓波,二次创新的理论与模式,《技术创新研究十年》,科学出版社,1999年)3.从家电巨头的二次创新看“后发优势”从后发国家和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出发,Gerschenkron(1962)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业已建立起来的知识、技术、管理和市场经验,减少“试错”成本,实现迅速的追赶。

这种后发优势的可行性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同(Mathews和Cho,1999;林毅夫,2002),也在海尔等中国家电巨头的兴起上得到了验证。

自1984年创立以来,海尔以年均营业额增长60%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发展,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2006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080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和世界排名第四的白电企业,其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覆盖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移动电话、家具集成等96大门类15100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向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差异化、高附加值、低成本的各种家电产品。

正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所说:“创新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从一开始就坚持“第一台引进,第二台国产,第三台出口,第四台境外生产”的理念,以“引进”为起点,通过开放式的二次创新,逐渐建立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先进的技术资源整合中心,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家电制造企业(表4)。

以其核心产品之一电冰箱为例,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技术之后,海尔通过消化吸收,不断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能力,相继推出亚洲第一台四星级电冰箱、国内首创的组合式冰箱、超节能无氟无霜电冰箱、抗菌冰箱、环保保鲜冰箱、变频冰箱等一批批创新产品,引导了国内家电市场一次又一次的升级换代,拉动了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图1)。

表4 海尔创新演进过程图1 海尔冰箱产品演进图谱4.不做“凤尾”做“鸡头”:利基市场中的小巨人上世纪90年代初,赫尔曼·西蒙在《谁是全球最优秀的企业:隐形冠军》一书中提出,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得益于德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却寂寂无名的中小公司。

他认为,“隐形冠军”的成长背景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一个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第二,“隐形冠军”的产业分布与该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隐形冠军的成长来自于该国贸易实力的增强。

不难发现,现阶段的中国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适宜的环境。

我们在上市公司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批这样的“隐形冠军”,例如全球最大发制品生产企业——瑞贝卡。

还有一批企业虽毫不起眼却已在专业领域中名列前茅。

例如浙江富阳飞鹰赛艇有限公司从2万元资本起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赛艇制造商。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飞鹰公司力挫世界最优秀的德、美、意等国的5家公司,一举拿下比赛用艇的全部生产订单,成为独家供应商。

相比早期的奉行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的非相关多元化和快速扩张策略,越来越多像瑞贝卡、飞鹰这样的企业已经倾向于选取特定的利基市场,通过紧跟行业领先企业,深入理解市场需求特征,把握技术演化的最新动态,通过二次创新做细、做精,进而做大、做强。

这种“宁为鸡首,不作凤尾”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

浙江的一些民营企业甚至已经悄然地杀入隐形冠军的发源地——德国,不断地收购在制造业细分领域有悠久历史和精良技术工艺的中小企业,通过网罗一批金发碧眼的小巨人充实自身实力,避免成为貌似强大而实则根基薄弱的“泥足巨人”。

显然,盯准了利基市场的中小企业们在技术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中狡黠地找到了二次创新的用武之地。

5.“后来居上”与“非线性打击”:彩电、手机行业的潮起与潮落技术生命周期的长与短意味了什么?技术范式的转变又意味了什么?客观地讲,当前的技术、市场环境给中国企业提供像海尔、飞鹰这样后来居上的机会可谓数不胜数。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范式”转变集中涌现的伟大时代。

从CRT电视到液晶、等离子电视、从光学相机到数码相机、从模拟仪表到数字仪表、从砖混结构建筑到钢结构建筑,这些范式的转变为后发国家的企业打开了一个个千载难逢的赶超领先者的“机会窗口”(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然而,严峻的现实是这些企业都真正成功地“后来居上”了吗?90年代后期,中国本土厂家在提高成本竞争力、改进质量、展开营销宣传方面加大了投入,在诸多消费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迅速扩大。

以长虹、康佳、TCL为代表的国产CRT 电视产品更是横扫洋品牌,俨然成为全球以CRT为基础的电视产业龙头。

然而,一场技术范式转变带来的非线性打击风暴已经漫卷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广告向本土厂商袭来。

进入平板时代后,国产彩电品牌在CRT时代累积的优势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

目前全球前五大的液晶面板厂商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面板上端包括玻璃基板、驱动IC、TAC 膜等上游技术都集中在康宁、NEC、TI、富士等少数的几家国外公司手中。

正是由于这些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中国厂家尽管通过从台湾及韩国采购面板也在生产平板彩电,但始终无法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2006年10月31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赛诺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发布报告称2006年1到9月份13家主要彩电企业的利润率仅仅是1.7%,国内企业是1.3%,合资企业是2.9%,特别是9月,市场上国产32至42英寸液晶电视的净利润竟都为负值。

中国有影响的彩电厂家甚至有可能发生连锁性破产。

即便是本土面板生产厂家,也在煎熬中苦苦挣扎。

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龙头——京东方2005年全年亏损15.87亿元,2006年全年亏损17.31亿元,如果今年再不能赢利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与之类似的是,在手机行业,彩屏手机几乎在一夜之间取代了黑白屏手机的地位,照相、WAP、彩信、PDA等迅速成为必备的功能。

在这一转变之中,过去在传统手机产品方面表现出较强竞争力的波导、科健、TCL、东方通信等中国厂家开始显现颓势。

每年3·15前后,媒体曝光的针对某些国产手机的投诉之多,暴露出其缺乏过硬的技术工艺而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软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