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1
八年级地理上册2_1地形和地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形和地形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序号 6 教学时间教具教内学容目要标求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学生阅读课文独立自主学习,采用知识迁移、读图分析、比较法学习,小组合作研讨疑难问题后,展示研讨结果。
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重难点结合地图学习我国的地形分布状况。
读图分析的方法。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复习(5分钟)导言(2分钟)预习(15分钟)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
你知道都有哪些地形类型吗?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问题1、读图中国地形的分布,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结合25页活动1、2题找出我国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山脉)问题2、我国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
问题3、我国地形类型多样,每种地形类型是不是复检设问,激发探究兴趣,引入情境自主学习:读课文第一框题概述完成预习问题依据本节目标、圈画重点,加强记忆。
预习中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平均的呢?读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你能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呢?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大致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读书观察图学习,让学生明确我国地形特点及其分布。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展示(13分钟)活动(5分钟)检测反馈(5分钟)问题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如此广阔的山区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展示:1.我国的地形:山地—主要走向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2.网格内的地形: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3.地形类型比例:4.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特点:阅读材料:地形与民俗1.我国的地形:山地—主要走向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2.网格内的地形:结合图和书中文字进行学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形和地势,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形的分类、特点以及分布情况,地势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的地势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各种类型和特点,以及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等。
但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以及分布情况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2.掌握我国的地势特点,并能够运用地形和地势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2.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形和地势的知识。
2.使用多媒体教学,如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图片、地图和视频等。
2.教学课件和教案。
3.学生分组,准备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山脉的形态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使用地图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各种类型和特点,以及地势的概念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每组选择一种地形或地势,展示其特点和分布情况,并解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山区面积广大
带领学生通过识图分析我国山脉的大致走向
引导学生识别我国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引导学生分析山区发展农业的利与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 2页内容,并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
教师选定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页活动题,归纳山脉走向 分布规律。
巡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学生完成学案情况。
地形和地势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课型
普通型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解读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2、初步 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数据说出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2、使学生能够结合地形图归纳我国山脉的 走向的分布规律并能够说明为什么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3、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
学过的内容比较久,学生会遗忘部分内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说 明。
研习
1、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 地、三大平原分别指哪些地方?
2、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山脉的走向。
4、我国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5、分析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带领学生了解地形类型,分析我国地形特点 :
重点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 点及山脉走向分布
难点
山脉走向的分布规律及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策略
复习
地形划分为几种类型?如何判断一地区的地形类型?
2.1 地形和地势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学生回答)
讲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特点特征。
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引入山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提问: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展示中国地形图,请同学们说说我国山脉有何走向?
2.利用多媒体演示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重点
结合中国地形图明确主要山脉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地势基本特征的学习,真正理解地势特征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总结本课学习重难点
小组爱学完成及课堂表现
教学改进
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那么我们今天一起走入巍峨的群山,来了解我国众多的群山。
学生观看图片。
通过展示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知识。
展示我国地形图。
提问:1、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
2、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
3、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
(让学生找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3、填写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加深学生的印象。
新课讲授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提问:我国河流为什么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学生回答)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势和地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
3.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提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1.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熟记较多的地形区名称。
教学准备学生地图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引入:幻灯片投影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一)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设疑导读(1)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2)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他们呈现出什么特点?①类型齐全。
②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
③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看图学新知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2)。
(1)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
)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
山巔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彩。
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与地势教案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要求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结构分析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
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
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陆地环境”的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势和地形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学会运用地势和地形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难点:地势和地形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地形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列举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势和地形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地势和地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准备: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势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势和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十、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和思路。例如,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通过批改,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地形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地理其他章节奠定了基础。
(5)地形地势与建筑风格:介绍地形地势如何影响建筑风格,如山区多采用石头、木头等天然材料,沿海地区多采用防水、抗风的建筑材料等。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家乡的地形地势如何影响农业、交通等。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区的农业种植、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等。
2.点评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对于正确理解地形地势概念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解答错误的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答方法。通过点评和反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形和地势,属于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地形的分类、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地势的特点及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概念的讲解和实例的呈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的分类,掌握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理解地势的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地形和地势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及特点。
2.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3.地势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地形和地势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实例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实例,呈现地形的分类和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和地势的区别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势的特点及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总结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2.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3.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4.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5.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重点与难点】1.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
2.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
教学方法】自主研究、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通过引用诗句,引导学生思考地势对水流的影响,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课研究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形类型多样:我国地形类型繁多,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
2.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介绍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包括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秦岭、南岭,东北到西南走向的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西北到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以及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3.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通过观察地图,体会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以及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貌特征。
拓展延伸:通过填表的方式,加深对山脉名称、分布和走向的记忆。
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三级阶梯。
2.各级阶梯的特征:介绍各级阶梯的特征,包括第一级阶梯的高原、第二级阶梯的盆地和第三级阶梯的平原。
3.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介绍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包括祁连山、秦岭和太行山等。
4.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高原的气候、盆地的水资源和平原的农业生产等。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主要内容包括:
1. 地形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 地势的概念: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3. 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 利用多媒体资源: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这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今后,我会继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理解不深。
2.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我会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会寻求同事的建议和帮助,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 加强学生反馈:我会更注重学生的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网络资源:提前查询并准备相关网络资源,如地形地势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6. 教学软件:准备好教学所需的软件,如PPT、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用于展示地形地势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及进行地形地势模拟实验。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共同归纳出——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
教师: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环节时间
5′
10′
15′
5′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复杂多样
和生活的影响
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依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具
教学地球仪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地理教育
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通过景观图片的认读,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知道了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地理位置;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一组:看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第二组:看图片、录像、欣赏名曲、赏析《敕勒歌》,讨论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 地形与地势》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 地形与地势》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形与地势》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外部形态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地球内部结构、气候、水文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掌握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形和地势的实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形和地势的模型或道具,以便进行实物演示。
3.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地形和地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表面形态。
提问: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认识?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地形和地势?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
利用模型或道具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4.巩固(10分钟)针对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课堂提问。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
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的省区范围。
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教师:可见,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二、讲授新课教师: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的认知,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知道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基本特征。
2.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了解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从中领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
4.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5.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二、教材分析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包括“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3部分内容。
三、教学提纲一、山脉纵横交织1.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2.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3.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山脉二、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单元2.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地势西高东低1.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2.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水能资源分布等的影响四、教学过程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涉及中国宏观地形分布,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经验积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好相关地图和景观照片,让学生在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形特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新课导入:古诗导入: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你到过黄山吗?你知道“五岳”吗?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感悟我们国家的地形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2.指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如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一定的发展。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反思活动的结果,教师应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可以考虑增加相关的教学资源,或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可以考虑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或者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四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此外,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地学习地理。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实践教学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实践教学法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以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引入: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
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
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
结构解析:首先请大家明确,组成自然环境有很多自然要素,类比一下,组成我们的班集体的要素有学生和老师,那请同学们思考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都有哪些呢?对,有前面提到的山山水水,请同学们看这X自然环境的示意图,从地理的角度讲就是有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生物、土壤等。
简称“地、气、水、生、土”,那再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如何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由此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本章主要学习前三个要素。
了解我国地形、气候、河湖的主要特点,简单分析它们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体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承转过渡:好,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节,了解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温故知新: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种?共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承转过渡:对于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要来测试一下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
节
三
互动(三)
1、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图,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请生在台前指出。)
课中作业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课后作业设计:
1)知识梳理(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题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程标准
P14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
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达标测评——练习册
(修改人:)
板书设计: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海拔:6000米
水能丰富
教学反思: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一江春水向东流”、“百 川东到海”等诗句及谚语“水往低处流”可以比较好的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先是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主要地形区的海拔,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利用橡皮泥制作立体地势阶梯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二、互动
互动(一)
1、教师引导学生读地形景观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2、生分组讨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利与弊。
请生展示,对手号补充、质疑。
课中作业
学生展示
环
节
二
互动(二)
阅读图 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走向。请生归纳,并反复记忆。
不足之处:在制作立体图时,比较浪费时间。
3.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 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能源、交通 等的影响。
教学方法
归纳总结、读图找规律、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
中国立体地形图或课件
课前作业
1、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地形类型?
2、我国主要有哪些地形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