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与临床】赵进喜: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证心悟

合集下载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床新用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床新用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床新用作者:本刊编辑部整理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8期功用散风解表,祛湿清热。

方药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l两(炙),薏苡仁0.5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服法与禁忌上刳麻豆大,每服4钱匕,水盏半,煮8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经方方论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易薏苡仁,麻黄减量所组成。

麻黄量轻,无桂枝相助,发汗之力微也。

得甘草可微发其汗,薏苡仁配杏仁,利气宣肺,气化湿亦化。

《神农本草经》记载:“苡米味甘,微寒,主风湿痹,筋脉拘挛不可屈伸。

”所以四药合用,变辛温发散而成辛凉祛湿之方,治疗风湿热痹,效佳。

经方新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苍术15g,防己10g,晚蚕砂15g,秦艽15g,川芎12g,桑枝30g,治疗风湿热痹;血沉快加生地30g,元参15g;红肿热痛加生石膏30g,忍冬花、藤各30g,络石藤30g。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配苇茎30g,桃仁10g,冬瓜子40g,鱼腥草30g,治疗肺化脓证。

若脓痰较多加皂荚9g,桔梗15g,葶苈子10g;若阴虚潮热加青蒿15g,鳖甲18g,丹皮15g,生地30g,知母12g,天、麦冬各15g。

●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加石膏30g,黄芩12g,瓜蒌30g,胆南星10g,治疗肺热痰嗽。

若大便干,苔黄褐,加大黄10g,通肠泻肺。

医案举例例1 患者,女,43岁。

患风湿热痹,曾一度住院治疗,服用激素和水杨酸钠,体温有所控制,关节肿痛也略有好转。

停药反弹,血沉80 mm/小时,持续不降,后来要求出院治疗。

刻诊:面虚胖,圆月脸,肌肤嫩软,气短疲乏无力,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日晡发热,体温37.8℃,周身肌肉酸痛,翻转不利。

血检:15.8×109/L,抗链“O”(+),类风湿因子(+)。

舌红苔黄腻,脉虚大略数,重按无力。

辨证:风湿热痹,郁阻经络。

治法:祛湿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味。

组成:麻黄5g,杏仁10g,薏苡仁30g,甘草10g,秦艽20g,忍冬花、藤各30g,桑枝30g,赤芍15g,威灵仙30g,苍、白术各l 5g,防己8g,晚蚕砂15g,络石藤30g,生地20g。

经方日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

经方日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

经方日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方,凡两见于《伤寒论》。

一是“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方中之麻黄辛温开泄肺气,杏仁苦降,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寒,直清里热,甘草以和诸药,四味配合,具有清肺定喘的作用。

凡具有咳喘、发热、烦躁口渴、咯痰色黄等肺内郁热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之。

一、有汗与无汗均可用麻黄。

临床验证,应用麻杏石甘汤的目的主要在于清泄肺热,不在于发汗。

用麻黄一味,不等于用麻黄汤。

本方中麻黄配石膏,目的清肺经之热。

故只要肺有热者,不论有汗与无汗均可用麻黄。

二、有无大热均可用石膏。

仲景在原文中论述“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主要是指邪热在肺,虽体表无大热,并非不热也。

应用石膏配麻黄,仍为泄其肺热。

果有大热而喘者,应适当加大石膏用量,方可除其热。

故无论体表有无大热,只要肺内部郁热即可应用石膏。

三、麻杏石甘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病。

凡临床表现有肺热证者:咳嗽、喘息、发热、烦躁、口渴、痰色黄、咯之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等,均可应用。

临床上不必拘泥于汗后或下后,当师古而不泥古。

四、我们临床上的咳嗽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鼻后滴漏综合征(上气道综合征),即鼻涕时常浸润咽喉部,导致咽喉部异物,以咳嗽方式排异。

这个必须接除比流鼻涕后,咳嗽自然好。

2、另外一个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个不管是积食引起咳嗽(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三黄泻心汤);还是少阳病以“呕”为主证的咳;还有是咽痒确实有少量白痰,平躺或者夜间咳嗽加重,以咽痒为主要症状,这就是半夏厚朴汤,这就是中医里的降气化痰。

3、因为气管痉挛人体需要改善这种情况而自发咳嗽排除气管里异物的一种保护性条件反射,这就是中医里的宣肺止咳,这段时间不断有这类情况,无痰干咳,阵发性咳嗽。

这又不像喘,这个时候用麻杏石膏汤效果很好!4、有太阳表证需要解表咳才会止住,有少阳证必须和解少阳,咳才会止住,阳明病时主要就是考虑麻杏石甘汤证的这种情况。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

外台秘要方:麻黄四两(去节,汤泡)甘草二两(炙)薏苡仁半斤杏仁二两(炒)陈修园:(风湿之证.前既详言.犹未言其致此风湿之因也.)病者(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其)发热.(每在于申酉戌之)日晡所剧者.(以阳明旺于申酉戌.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增也.)此名风湿.(然所以致)此(风湿之)病(乃)伤于汗出当风.(汗随风复入皮腠.而为风湿也.)或久伤取冷(亦)所(以)致(此风湿)也.(致风湿者以此.而所以致寒湿.亦可类推矣.)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又为风湿无汗者而出其方也.寒湿亦可用之.上节麻黄加术汤为大剂.此方为小剂.亦随其证之微甚而择用之.亦随其证之上下.而取亲上亲下之理也.曹颖甫:申至戌时为太阴湿土当令,阳衰而阴盛之时,为地上蒸汽上蒸之时,所以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从人体而言,日晡所剧者,为湿与湿相感而剧。

胡希恕:此条为急性偏热证的风湿关节炎,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汤与麻黄加术汤的区别:去掉偏温的桂枝、白术,而以寒性解痹利尿药薏苡仁代替。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病因为:汗出当风,久伤取冷。

导致汗不出而陷湿热于肌肉导致风湿痹。

主要症状为:发热,气喘急迫、但无气上冲头疼不明显。

以上两条举例偏寒、偏热的两种急性风湿痹病发作而发汗的两个方剂。

因为没有出现阴寒证,所以没有加附子。

另外指出风湿痹病慎用火攻,越攻湿越陷于里。

关于急性风湿痹病的治疗,胡希恕认为需灵活应用:一是有麻黄汤证的风湿痹病,用麻黄加术汤;二是若有桂枝汤证,就用桂枝汤加术;三是若有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微细而欲寐、血弱气尽等)的风湿痹病,就用小柴胡汤加术;四是如有项背强几几的葛根汤证,就用葛根汤加术。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用法]麻黄10~30g、杏仁10~15g、石膏20~100g、甘草5~10g。

上四味,水煎,分2~3次温服。

[方证]1.发热、汗出,舌红唇燥、喘咳急迫而烦渴者。

2.发热而口鼻干燥,痰唾粘稠,欲饮水者。

3.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上逆,烦闷,脉浮数或洪滑,舌苔白干或根黄。

[现代应用]1.发热和咳喘性疾病多见本方证。

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麻疹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肺脓肿、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药物热等。

2.五官科疾病。

如化脓性鼻窦炎、鼻衄、酒渣鼻、化脓性中耳炎、急性舌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角膜炎、暴发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

3.皮肤科疾病。

如泛发性牛皮癣、银屑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4.其他疾病,如急性尿道炎、痔疮、睾丸炎、术后尿潴留、遗尿等也有运用本方的时候。

[经验参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此处之“喘”乃呼吸系统疾病,“汗出”是点睛之笔,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故次序排在喘之前。

《名医类案》载张友樵先生曾治疗一酒客,夏月痰喘气喘,夜不得卧。

服凉药及开气药不效。

有议用《金匮》麦门冬汤者。

张诊之,右寸数实,此肺实非肺虚也,投以人参则立毙矣。

遂用葶苈五钱,焙研,滑石五钱,煎服立愈。

明年复感客邪,壅塞肺气,喘咳复作。

医以葶苈进,不效,反烦闷汗泄。

张诊其右寸浮数,口渴恶热,冷汗自出,喘急烦闷,曰:此热邪内壅,肺气郁极,是以逼汗外越,非气虚自汗也。

服葶苈反烦闷者,肺热极盛,与苦寒相格拒也。

夫肺苦气上逆,本宜苦以泄之,而肺欲散,又当急食辛以散之。

与麻杏甘石汤,一剂肺气得通,喘止汗敛,诸证悉平。

《经方传真》载胡希恕先生曾治一男,恶寒身痛,咳喘咽干,自服解热止痛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十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黄12g 杏仁9g 炙甘草6g 生石膏24g 上四味,以水1400ml ,煮麻黄,减400ml ,去上沫,再下余药,煮取400ml ,去滓,温服200ml 。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主证:汗出而喘,无大热,口渴,咳嗽,气喘,痰黏色黄,舌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副证:恶风,头痛,鼻塞,胸胁疼痛,烦躁,或无汗。

(临证加减)1.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

药用麻黄1.5-5g ,杏仁4 —8g ,石膏15〜25g ,甘草1-4g ,桔梗4 一lOg ,黄苓、银花各6-IOg,淡竹叶10-15g,陈皮5 一10g,茯苓8-10g。

痰热闭肺去陈皮、茯苓;风热犯肺去石膏、黄苓、陈皮、茯苓;痰湿阻肺去石膏、银花。

若并发水气凌心者用真武汤加减;厥脱者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加减。

[四川中医,1989 ,cu ,:93 2。

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用生石膏15 —30g ,麻黄、生甘草各6g ,杏仁log。

热毒重加银花、连翘、黄苓;咳嗽加桔梗;腹泻加黄连。

服12 小时热退者为有效。

[湖北中医杂志,1987 ,(1) :153 3.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瓜蒌皮。

如胸痛者,加元胡,枳壳;发热较重者,加重生石膏至20g ,加柴胡;咳喘胸满较甚者,加重炙麻黄用至12g ,加桔梗、苏子;体质虚弱偏于气虚者,加生黄芪、党参;偏重于阴虚者,酌加生地、太子参,丹皮;痰涎壅盛者,加桔梗、半夏,贝母、胆南星.[陕西中医函授,1997 ,(6) :19~20]4。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百日咳:本方用麻黄、杏仁、生膏、百部、葶苈子、大枣、甘草、饴糖。

[江西中医,1960 ,clO ,:2s]5。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炎:以麻杏石甘汤加地龙、夜交藤、半夏、葶苈子、篇蓄。

[天津医学,1975 ,c12 ,:626]6.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用麻黄9g,杏仁12g,生石膏20g,炙甘草6g,葶苈子、桑白皮各IOg,大枣7枚,地龙5g。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原条文记载: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此汤主之。

此证:发汗后,反而出现了汗出而喘,说明不是麻黄汤证或者桂枝汤证,而且汗出而喘,说明阳胜于内,热邪迫汗而出,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温病,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温病,温病在《伤寒论》记载:太阳病,发热而喝,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与《伤寒论》的伤风病和伤寒病明显的区别就是不恶寒,也不恶风,说直白点就是不怕风,也不怕冷。

而且,温病多一个口渴的症状。

此方由麻黄汤减去桂枝,加上石膏组成,去掉桂枝,发汗开毛孔的的能力减弱,由此麻黄可以治疗咳喘,加石膏清肺胃热,对治内热,阳热于内。

用这个方子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能有恶寒恶风的症状。

如果有恶寒恶风,应该考虑的是伤风病或者伤寒病,选用麻黄汤等其他方剂。

很多不明医理的人用此方治疗一切发热咳嗽,此乃一知半解,如果是恶寒用此方,会导致患者手脚发凉,扼杀身体阳气。

这里简单说下温病:温病,也叫温热病,《内经》有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而且温病也是伤寒之一,在《难经》记载,伤寒有五种,有伤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

此时温病组方,此方构成有二,其一是宣发,麻黄之功效,其二,清热,石膏之功效。

明清的温病学也是依次立方,只是药物温和很多。

例如:《温病条辨》的银翘散,方中荆芥淡豆豉薄荷,牛蒡子发汗解表,连翘、金银花清热。

桑菊饮同理。

#中医##黄帝内经#。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张仲景《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12 炒杏仁10个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原文:“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要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扁平疣、脚气、剖腹产后肚子大并脸有雀斑者、浮肿、浑身疼和湿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1、剖腹产后肚子大、脸有雀斑、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

这个是生产时受寒导致太阳经受寒闭塞,导致体内湿气郁于体内,郁久成痰,造成阳气不舒,气血瘀滞,导致雀斑和子宫肌瘤。

方法:用麻黄杏仁薏苡汤合并葛根汤加减方。

麻黄6 炙甘草5薏苡仁12 炒杏仁10个生石膏15 葛根汤15 桂枝6生姜12 白芍6大枣4枚。

同时配合桂枝茯苓丸。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2、冬天犯脚气病的: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12 炒杏仁10个苍术15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3、儿童手上长瘊子(扁平疣):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12 炒杏仁8个马齿苋20 (12岁儿童剂量)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4、被风雨寒侵造成的关节炎: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20 炒杏仁10个川牛膝20 海桐皮2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课后小福利:儿童抽动症柴胡1.5 甘草1.5 川芎2.5 当归3 白术(炒)3 茯苓3 钩藤3厚朴2 白芍2.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剂名】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本方又名“麻杏苡甘汤”。

【组成】麻黄半两(6克)、杏仁1个(6克)、薏苡仁半两(12克)、甘草一两(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发汗解表,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症见一身尽疼,午后发热加剧,脉浮数,舌苔薄腻。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扁平疣及风湿热等病症。

1.咳嗽:以本方结合酮替芬、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或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60例。

1个疗程为2周,2~4个疗程后停药统计疗效。

疗效评定以咳嗽1周内消失,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无复发即为治愈。

结果:治愈5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

(《河北中医》2002年第7期)2.扁平疣:以本方加大青叶、马齿苋治疗72例。

偏肝气郁结加香附,偏热加大大青叶、马齿苋用量,扁平疣发病时间较长且坚硬者加牡蛎。

疗程为14日。

疗效评定以皮疹消退、无新出皮疹为治愈。

结果:治愈51例,好转12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7.5%。

(《广西中医药》2001年第6期)3.风湿热:以本方加生石膏、秦艽等治疗。

每日1剂,早、晚分服。

6剂后复诊,踝关节疼痛减轻,又以前方6剂;三诊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复以前方6剂,巩固疗效。

(《中医学报》2013年第1期) 【方解】此方即为麻黄汤以薏苡仁易桂枝而成,变辛温解表为辛平解表,且剂量上较麻黄汤原方为轻,故发汗力较弱,以有微汗出为宜。

主要适用于汗出当风,或久居潮湿之地所致风湿在表之证。

方中麻黄疏风散邪,除湿温经;杏仁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使水湿得以下输;薏苡仁除湿祛风,兼能运脾化湿,使湿从前阴而去;甘草和诸药、建中州,四药合用有除风、祛湿、解表、通阳的作用。

临床应用以一身尽疼、午后发热加重、脉浮带数为辨证要点。

若湿邪偏胜且从热化,加防己、桑枝、忍冬藤;风邪偏胜,加僵蚕、蝉蜕等。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亦见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头痛、哮喘、鼻窦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黄褐斑、湿疹、皮肤瘙痒症、嗜睡等病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来源】张仲景·《伤寒论》【组成】麻黄(去节)四两(9g)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 甘草炙二两(6g) 石膏(碎,绵裹)半斤(18g)【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

【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方解】本方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

风热袭表,表邪不解而入里,或风寒之邪郁而化热入里,邪热充斥内外,故身热不解、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

若表邪未尽,可因卫气被郁,毛窍闭塞而无汗;苔薄白,脉浮亦是表证未尽之征。

治当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方中麻黄辛温,开宜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

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散肺中风热为主,一以清解肺国郁热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

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悖辛凉之旨。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

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复与石膏相合既能生津止渴,又能防石膏寒凉伤中,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本方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学时应用心体会。

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俱用麻黄、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

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故以麻黄配石膏,清热宣肺为主,兼以解表祛邪;后方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义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义

(五)预后
【原文】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 名曰痉,为难治。(3) 痉病有灸疮,难治。(10)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 反伏弦者,痉。(8)
二、湿 病
(一)证候
【原文】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15)
(二)治则
1.发汗
【原文】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 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 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 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 者,風濕俱去也。(18)

例(张琪)
1986年,某女,16岁,因病毒性脑炎, 高热40度以上,神昏,谵语,频繁抽搐, 躁动不宁,牙关紧闭,遗尿不知,经用抗 生素(氨苄、先锋)、安宫、甘露醇等治 疗一月无效,请求会诊。启齿见舌红绛, 苔黄燥,每日鼻饲奶粉,大便两周未行, 触其腹部硬满,昏迷中尚知以手拒之,脉 沉数有力。
处方:大黄25g、厚朴20g、枳实20g、 芒硝15g。 第一付药后,患者体温降至38度,抽 搐停,但大便仍未见;第二付药后,躁 动不安停,体温降至38度以下,见少量 大便;第三付药后,大量秽浊大便排出, 之后见正常黄便,至晚间病人苏醒,后 经月余调理养阴,病愈。惟遗留反应迟 钝。 Nhomakorabea

陈某某,男,56岁,患肌肉萎缩,反映在 后背与项下肌肉明显塌陷不起,汗出口渴, 肩背作痛,两臂拘急,手臂只能贴紧两胁, 不能张开,亦不能抬起,若强行手臂外展活 动,则筋骨疼痛难忍,切其脉弦细如丝,视 其舌质红如草莓,几无舌苔。 脉细,舌红无苔,口渴为阴伤津少之象, 肩背作痛,肌肉萎缩,筋脉拘急不利,为太 阳经脉感受风邪,日久不解,风阳化热伤及 阴血所致。 疏方:桂枝15g 白芍15g 生姜10g 炙甘草12g 大枣12枚 栝楼根30g

赵进喜精讲临床用药经验——麻黄

赵进喜精讲临床用药经验——麻黄

赵进喜精讲临床用药经验——麻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茎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生物碱,儿茶鞣质和挥发油如l-α-松油醇等。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抗疲劳作用,抑菌、抗病毒以及解痉平喘、利尿作用等。

性味辛苦,温,归肺、膀胱经,功用:发汗,平喘,利水,主治伤寒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等。

一般用量:入煎剂6-12g。

表虚多汗者,或高血压,心动过速者,慎用。

临床应用,麻黄性温辛散,可发汗散寒而解表,常与桂枝相须配伍,如《伤寒论》麻黄汤,适用于太阳卫阳充实体质,常见于青壮年身体壮者,感受风寒后,常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投用麻黄汤常可一汗而解。

若外感风寒表实证,寒闭其热,同时表现为烦躁者,则可用大青龙汤治疗。

至于用麻黄如用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则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或迳用麻杏石甘汤加薄荷、蝉衣、牛蒡子等药。

麻黄宣肺平喘,最著名的配伍就麻黄配杏仁。

《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就可用于风热外犯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肺热壅盛咳嗽气喘者。

临床或加用连翘、黄芩、鱼腥草、石韦、车前子、蝉蜕、地龙等,用治肺炎等,每有良效。

临床也常用该方加黄芩、辛夷花等治疗寒包火感冒,或急性鼻炎,鼻塞流涕者,常有应手之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院制剂曾有所谓宣肺利鼻颗粒,就是以此为基本方。

《滇南本草》论麻黄功效,指出:“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实际上,麻黄不仅可用治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取麻黄配合师祖祝谌予教授过敏煎,或更加辛夷花、白芷、鹅不食草等,也常可取效。

而针对慢性咳喘,麻黄、杏仁药对则是最常用的配伍。

焦树德教授有所谓麻杏二三汤,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再加麻黄、杏仁药对,适用于痰阻肺气,咳喘痰多,胸脘满闷,舌苔腻,脉弦滑者。

若针对外有寒邪,内有寒饮的咳喘,表现为胸脘满闷,痰白清稀,舌苔白水滑者,则可用《伤寒论》小青龙汤,药用麻黄、桂枝,配合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外散风寒,内化水饮,多用于外寒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或慢阻肺咳喘急性发作,肺病感染不突出,痰不黄粘稠,舌不红,舌苔不黄者。

伤寒论演义:19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

伤寒论演义:19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

伤寒论演义:19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大家晚上好。

我们接着来讲伤寒经方故事。

上一次我们讲到仲景先生用五苓散,把小虎子二叔的消渴,大渴饮水,喝水不停给治好了。

他这个二叔,是一个粗人,什么事都不在乎,能张罗,能吃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是个穷苦人家,也有自己三五个好友。

二叔呢有一个忘年交,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是有点愣头愣脑的,不怕苦不怕累,这么一个小伙子。

根本闲不住,每天不干活,就身上痒痒。

小伙子平时就跟二叔走得比较近,两人经常干活上互相帮个忙,也给大家帮忙,很乐于助人。

能者多劳,两人经常干好多活。

农村干活,劳动力很吃香,因为干活干得很出色,在当地村民当中,这两个人都算是名人。

这个季节,刚好快收小麦了。

小麦快成熟又还没成熟。

在古代这叫青黄不接,就的陈粮吃完了,新的粮食还没下来,是最容易发生饥荒的时候。

那时候为了能让小麦丰收,能让它长得更好一些,有条件的人家,就会在小麦颗粒饱满之前,特意再浇点水,让它长得更好一些,长得更饱满一些,可以多打点粮食,多产点粮食。

穷苦人家也没有什么钱,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些现代化水利设备,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有一天呢,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地里本来就干了一段时间了,小麦的长势不太行,突然来一场雨,村民们高兴坏了。

这一场雨,能多收不少粮食,能解决很多问题呀。

这个很能干的这个小伙子,一看下雨了,太好了,庄稼就能丰收啊。

这个晚上雨下个不停,小伙子也高兴得睡不着觉。

他就到地里去,不光是他自己的地,包括邻居家的地,就把田地的边,都拿这个铁锨,把土给铲起来,做成一个小小的围堰,防止这个雨水流出田地去,做了一圈小小的围墙一样,不是很高,浅浅的。

因为地不是平的,要是没有围堰,雨水下得多了就流走了,用土挡上了,雨水流不出去,肥水不流外人田呀。

小伙子也能干,也不在乎这点雨,很高兴,忙活了一晚上。

热心肠,又能干。

大家的地,自己的地,他能干的,把地都给包了个边,把这雨水都给留住,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收成。

虽然这个小伙子年轻力壮,身体又很结实,但是毕竟是忙活了一晚上,下了一晚上雨,他也是仗着自己年轻,也没当回事,也没带什么避雨的这个工具,淋了一晚上的雨,淋着雨,马不停蹄忙了一晚上。

【金匮名医验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名医验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名医验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药】麻黄半两(去节)(1.5克) 甘草一两(炙)(3克) 薏苡仁半两(9克)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6克)【用法】上坐0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痉湿喝脉证治第二·二十一)【解说】本文主治风湿表实证而有化热之势,临床以身疼难以屈伸,日晡所发热为特征。

本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而成,以麻黄发汗解表,杏仁宣肺利气,苡仁化湿除痹,甘草甘缓,以制麻黄之辛散。

共奏轻清宣化、解表祛湿之功,俾使在表之风湿恰得微汗而解。

本方为清化之剂,药轻力缓,适于湿邪在上在表之证。

【运用】一、风湿热痹赵守真医案:农人汤瑞生,40岁。

夙患风湿关节病,每届严冬辄发,今冬重伤风寒,复发尤剧。

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下肢沉重疼痛,腓肌不时抽掣,日晡增剧,卧床不能起,舌苔白厚而燥,《内经》所谓“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之证。

但自病情观察,则以风湿之成分居多,且内郁既久,渐有化热趋向,而不应以严冬视为寒重也。

法当解表宣肺,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以遏止转化之势。

窃思《金匮》之麻黄加术汤原为寒湿表实证而设,意在辛燥发散,颇与本证风湿而兼热者不合,又不若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为对证。

再加苍术、黄柏、忍冬藤、木通以清热燥湿疏络则比较清和,且效力大而更全面矣。

上方服3剂,汗出热清痛减。

再于原方去麻黄加牛膝、丹参、络石藤之属,并加重其剂量,专力祛湿通络。

日服2剂,3日痛全止,能起床行动,食增神旺。

继进行血益气药,1个月遂得平复。

(《治验回忆录》1962:18)按语:本案久患风湿痹证,邪郁既久,渐有化热之象,其辨证眼目是发热恶寒无汗、下肢沉重疼痛于日晡增剧,舌苔白厚而燥。

当以清热燥湿为治,.故投本方合二妙散加减而愈。

二、颈项肿大张汉符医案:黄某某,男,14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配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配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配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汉·《伤寒论》。

本方又称“麻杏石甘汤”,首见于《伤寒论》。

原书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本方证之于临床,既有汗出而喘者,又有无汗而喘者。

于此,应用中主张不论有汗或无汗,皆可投之。

【组成】麻黄三钱(9克)、杏仁三钱(9克)、甘草两钱(6克)、石膏(先煎)一两(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内蕴,发热咳嗽,喘息急迫,口渴,脉浮滑而数,苔薄白或黄。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流行性感冒、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小儿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病症。

1.社区获得性肺炎:将76例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甘石汤化裁治疗,疗程20日。

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听诊哕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病灶吸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 74%,对照组78. 95%。

(《吉林医学》2013年第4期)2.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选取门诊及住院患儿240例,治疗组120例头孢噻肟钠针剂和口服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120例应用头孢噻肟钠针剂和病毒唑针剂治疗,疗程1周。

以1周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等症状消失,白细胞恢复正常,X线胸片示炎症性改变大部分吸收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 3%,对照组78. 3%。

(《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第4期)3.流行性感冒:应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38例,与金刚烷胺、阿司匹林、抗生素等西药治疗38例作对照,2周为1个疗程。

以体温正常、全身中毒症状消失、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恢复正常、无复发为痊愈标准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86. 8%。

经方百案研读案012:中暑案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百案研读案012:中暑案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百案研读案012:中暑案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金梅吕旭升中暑【原文】廖某,男,年三十一岁,四川会理县人,住云南省昆明市海潮巷八号。

1928年5月16日出外郊游,值酷暑炎热,畏热贪凉,返家时临风脱衣,当晚觉闷热而思饮,全身倦怠违和,次日则有微寒而发热,头昏痛,肢体酸困疼痛。

因平素体质较健,向少生病,对此小病不以为然。

不日则热势突增,发为壮热烦渴饮冷之证,小便短赤,食思不进,经西法针药施治未效,延余诊视。

斯时病已三日,脉来浮弦而数,面赤唇红而焦,舌红苔燥,肌肤皆热,但不见有汗,气息喘促,呻吟不已。

【研读】从医案描述中看出,盛夏贪凉受风为患者发病的起因,贪凉受风后起初表现为微寒而发热,头昏痛,肢体酸困疼痛,这时应当考虑用桂枝汤或麻黄汤等,比如:发热恶寒有汗者为桂枝汤证;发热恶寒无汗者为麻黄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若患者起初发病表现为发热,头昏痛,肢体酸困疼痛,并伴有口渴、不恶寒,则为太阳温病,治疗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但因患者并未在意,没有及时治疗,病情演变为壮热烦渴饮冷之证。

若此时患者还伴有微寒发热之症状,为太阳病之热多寒少之证,治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此时患者无微寒发热,只是壮热烦渴饮冷,若再伴有自汗出,则为阳明实热之证,治疗宜白虎加人参汤。

我们再看看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壮热烦渴饮冷,小便短赤,脉来浮弦而数,面赤唇红而焦,舌红苔燥,肌肤皆热,但不见有汗,气息喘促,呻吟不已。

其中壮热烦渴饮冷,小便短赤,面赤唇红而焦,舌红苔燥,肌肤皆热,均提示病在阳明。

燥热在阳明,当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然而“但不见有汗及脉来浮弦而数”否定了这个治疗方案,这也是病机所在,也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鉴别治疗要点。

《伤寒论》第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段话说出了两个治疗要点:一为太阳病与阳明病的治疗要点。

脉浮,发热无汗为眼目,不论出现了什么热证,只要有脉浮,发热无汗等表证,治疗应先解表;二为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的治疗要点。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条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医案】(胡希恕医案)白某,男,45 岁,病案号 48239。

初诊日期 1967 年 9 月 3 日:腰膝酸疼、右臀酸胀、背拘急一年多,经检查为“胸腰椎骨质增生”,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近一月来身热身重,午后加重,双下肢轻度浮肿。

舌苔白腻,脉弦滑细。

胡老辨证为太阳表实热挟湿,为麻杏薏甘汤方证,方药用:麻黄三钱杏仁二钱薏苡仁六钱炙甘草二钱结果:上药服三剂,身热身重减轻,又服三剂,身热已,腰膝酸疼减。

又经检查确诊有“肾盂肾炎”。

改服猪苓汤加防己、苍术等加减,治疗一月余,诸症皆消黄某,女性,37 岁,某厂门诊病历号1971。

1966 年 4 月 1 日初诊。

关节疼痛已五年,经多处检查诊断为“慢性关节炎”、“腰骶关节韧带劳损”。

近症: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屈则酸痛,腰以下发胀,且白带多,下肢微肿,苔白腻,脉沉弦滑。

此风寒湿痹而湿重者,治以温化寒湿,与麻杏苡甘汤加味:麻黄 10 克杏仁 10 克生苡仁 30 克炙甘草 6 克茯苓 12 克苍术12 克制附片 10克结果:上药服四剂,关节痛减,白带也减。

因天气变化症状有反复,但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5 月6日复诊,关节痛已。

服丸药以巩固。

【名家论述】(李冠杰讲述)麻杏苡甘汤麻杏苡甘汤呢,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热还有水证。

我有这么一个医案,有的同学看了以后觉得不理解。

小伙子,30多岁,挺壮实的,是个修车的,他说腰痛,痛的往车下边去修车时痛的挺厉害,他有水证,有里热,也不怎么出汗。

我就给他这个方子,他就吃了一次,效果非常好。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原方组成]麻黄去节,四两(12克),杏仁去皮尖,五十个(8.5克),甘草炙,二两(6克),石膏碎,绵裹,半斤(24克)。

[服用方法]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淬,温服一升。

[治则方解]病机:外邪化热,邪热迫肺,肺气壅遏。

治则:清宣肺热,降逆平喘。

方义: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其中麻黄增一两,甘草增一两,杏仁减二十个。

麻黄汤去桂是减其发汗之力,杏仁清肃肺气,石膏内清肺热,制约麻黄之温性而不助热,甘草补益肺气,且调和诸药。

[辨证要点]麻杏甘石汤原治汗下后,邪热壅肺之喘,其有清热宣肺平喘之功。

凡见发热、咳喘、鼻煽、口干渴、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即可应用本方。

肺与大肠为表里,邪热壅肺,势必影响及大肠传导之功,因此肠疾、痔疮等证见肺热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使用本方要注意掌握石膏与麻黄的用量比例,原方二药用量为2:1,如肺热较重,可加大石膏用量,用至5:1~10:1之间。

若表证未解不汗出者,麻黄、石膏用量之比可为1:2~1:3。

若热盛津伤而无汗者,可用1:10,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亦可再酌加天花粉、生地等具有生津作用的中药。

小儿体弱者,石膏用量不宜过大,可加淮山药以益气健脾。

[仲景方论条文]《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家方论]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

2.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盖伤寒当发汗,不当用桂枝。

桂枝固卫,寒不得泄,而气转上逆,所以喘益甚也。

无大热者,郁伏而不显见也。

以伤寒之表犹在,故用麻黄以发之。

杏仁下气定喘,甘草退热和中,本麻黄正治之佐使也。

石膏有彻热之功,尤能助下喘之用,故易桂枝以石膏,为麻黄汤之变制,而太阳伤寒,误汗转喘之主治,所以必四物者而后可行也。

《庸胜堂中医》每日一记中药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庸胜堂中医》每日一记中药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庸胜堂中医》每日一记中药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药汤头每日一记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常用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组方:麻黄9 杏仁9 甘草6 石膏18趣记:麻杏石甘方歌: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方义:方中麻黄辛甘而温,宣肺平喘,解表散邪。

《本草正义》曰:“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

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

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变无不赖之以宣通。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

二药相伍,一以宣肺为主,合而用之,既宣散肺中风热,又清宣肺中郁热,共为君药。

石膏倍于麻黄,相制为用,全方主以辛凉。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

杏仁苦温,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

炙甘草既能能益气和中,又防石膏寒凉伤中,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共奏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

热烈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国际中医传承机构~庸胜堂,这里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摇篮!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顺时势,中医在经历了百年屈辱历史之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时代属于中国人的,也属于我们中医人的!2016年举行第一届收徒仪式2017年举行第二届收徒仪式2018年举行第三届收徒仪式2019年定在8月举行第四届收徒仪式——虚位以待,医度有缘人古今成大事业者,不仅要有旷世之才,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编辑:庸胜堂李燕编审:庸胜堂李拙远刘国峰束新飚监制:庸胜堂创始人张胜兵出品:庸胜堂国际中医传承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与临床】赵进喜: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
杏仁薏苡甘草汤临证心悟
麻黄汤临证心悟
麻黄汤由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七十枚组成,是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代表方。

煎服法要求“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主治太阳病伤寒,临床常表现为恶寒身热、无汗而喘、身疼痛、脉浮紧,多为体质壮实、太阳卫阳亢实之人,感受风寒,寒邪束表,营卫郁闭,肺失宣降所致,所以治当以麻黄汤辛温解表、发汗平喘。

服药后要求温覆,意在通过温服以助药力取汗。

当然阳明胃热体质者,感受风寒之邪,也可以表现为风寒表实证,也可以用麻黄汤治疗。

此“脉浮紧”之“紧”,本身就有“紧急””数”的意思,所以临床表现为脉浮数有力者,只要是风寒表实证,也可以用麻黄汤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麻黄汤临床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等中医辨证属风寒表实证者,常可一汗而解。

时人畏惧其性烈,舍弃不用,实为可惜。

其实,其与用西药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之类发汗退热一样,实在不必过分担心。

另外,麻黄汤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肺失宣降的咳喘,以及部分内伤杂病,如风寒湿痹的身体肢节疼痛、鼻炎、荨麻疹等,也常有卓效。

日本人更有用麻黄汤治疗神经性遗尿者,值得学习。

对遗尿一症,俗医多责之肾虚,不知实际多为心阳不振,肺失宣肃,所以睡眠深沉而入夜排尿不自知。

麻黄汤可以通心阳,宣降肺气,故而有效。

军中名医陈树森教授,也有类似经验,屡试不爽。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临证心悟
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即麻杏甘石汤,是由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生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组成。

在《伤寒论》中原用于治疗太阳
病失治,或误用汗下,风热犯肺,或风寒表邪入里化热,壅遏肺气所致的咳喘、身热、汗出等症。

《伤寒论》所谓“无大热”,应该是相对于无汗身疼痛的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的“发热”而言。

临床体会,用本方治疗高热者,有疗效。

该方用麻黄配石膏,清宣肺巾郁热;重用生石膏半斤,倍麻黄用量,重在清热;配杏仁宣肺平喘止咳;炙甘草扶正以和诸药。

共成宣肺清热平喘之用。

临床用于邪热壅肺所致的气喘身热、咳痰不多者,可用于治疗西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患。

其辛凉发散,被吴鞠通称为“辛凉平剂”,可以认为是《伤寒论》治疗风温外感之方。

而治疗肺炎,随方可加地龙、蝉蜕、僵蚕等,以疏风散邪、解痉平喘,加车前子、石韦、黄芩、鱼腥草等清肺止咳。

治疗热哮,也可用麻杏甘石汤加清热化痰、息风解痉之药。

兼口苦、咽干、目眩,或心烦喜呕,胸脘满闷者,可配合小柴胡汤清解郁热。

咳喘痰黄,大便不爽者,可配合千金苇茎散,开下行之路。

因为该方能宣通肺气,而鼻为肺之窍,用该方加黄芩、辛夷等,治疗鼻炎等病也常有良效。

另外,根据麻杏甘石汤清宣肺热的作用特点,以及麻黄宣通肺气、通调水道、通阳化气的药性,应用该方加白果、石菖蒲等治疗小儿神经性遗尿,也有较好疗效。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证心悟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即麻杏薏甘汤,由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炙)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十个组成,煎服法要求“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

可以发汗解表、祛湿通痹,所以在《金匮要略》中主要用于治疗汗出当风,外受风湿之邪,内有生冷所伤,引起湿邪郁热,痹阻经络气血所致的周身疼痛、发热日哺加重者。

现代临床除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周身困重,或兼发热以外,还用于风湿所致的感冒、咳嗽、哮喘、鼻渊、扁平疣及妇科带下等病。

临床上,常用该方
并借助于麻黄通心阳、宣肺、醒神、化湿的作用,治疗发作性睡病、神经性遗尿,或用于减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