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使用标准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使用标准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组成】麻黄6g(去皮,出节,汤泡)、甘草3g(炙)、杏仁6g(10个,去皮尖)、薏苡仁15g。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用法】水煎2次,分服,服后出微汗避风。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使用标准】
1.主症:①日晡潮热;②皮肤粗糙;③头皮多。
2.①四肢疼痛、僵硬、麻痹、肩痛;②口唇焦干,患处干燥。
3.腹诊:腹力中等,腹部有力。
4.舌干湿适中,苔白,脉弦稍紧。
若具备上述四条可用之;若具备1.①,2.①及3、4;或具备1.②或③,2.②及3、4、也可用(参见《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4)一42)。
【按语】
若具备1.①,2.①及3、4、条而热象较显著者,可于方中加忍冬朦、桑枝、晚蚕砂等清热通络,至于本方治疣,乃古方新用,方中以苡仁共主要作用,陆氏《金匮要略新释》对此有详细论述,可资参考。
又日人用此方治疗干燥性脚气及主妇湿疹(中医称鹅掌风),指出苡仁润燥甚佳,又能软化皮肤之僵硬,临证中可考虑选用。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床新用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临床新用作者:本刊编辑部整理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8期功用散风解表,祛湿清热。
方药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l两(炙),薏苡仁0.5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服法与禁忌上刳麻豆大,每服4钱匕,水盏半,煮8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经方方论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易薏苡仁,麻黄减量所组成。
麻黄量轻,无桂枝相助,发汗之力微也。
得甘草可微发其汗,薏苡仁配杏仁,利气宣肺,气化湿亦化。
《神农本草经》记载:“苡米味甘,微寒,主风湿痹,筋脉拘挛不可屈伸。
”所以四药合用,变辛温发散而成辛凉祛湿之方,治疗风湿热痹,效佳。
经方新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苍术15g,防己10g,晚蚕砂15g,秦艽15g,川芎12g,桑枝30g,治疗风湿热痹;血沉快加生地30g,元参15g;红肿热痛加生石膏30g,忍冬花、藤各30g,络石藤30g。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配苇茎30g,桃仁10g,冬瓜子40g,鱼腥草30g,治疗肺化脓证。
若脓痰较多加皂荚9g,桔梗15g,葶苈子10g;若阴虚潮热加青蒿15g,鳖甲18g,丹皮15g,生地30g,知母12g,天、麦冬各15g。
●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加石膏30g,黄芩12g,瓜蒌30g,胆南星10g,治疗肺热痰嗽。
若大便干,苔黄褐,加大黄10g,通肠泻肺。
医案举例例1 患者,女,43岁。
患风湿热痹,曾一度住院治疗,服用激素和水杨酸钠,体温有所控制,关节肿痛也略有好转。
停药反弹,血沉80 mm/小时,持续不降,后来要求出院治疗。
刻诊:面虚胖,圆月脸,肌肤嫩软,气短疲乏无力,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日晡发热,体温37.8℃,周身肌肉酸痛,翻转不利。
血检:15.8×109/L,抗链“O”(+),类风湿因子(+)。
舌红苔黄腻,脉虚大略数,重按无力。
辨证:风湿热痹,郁阻经络。
治法:祛湿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味。
组成:麻黄5g,杏仁10g,薏苡仁30g,甘草10g,秦艽20g,忍冬花、藤各30g,桑枝30g,赤芍15g,威灵仙30g,苍、白术各l 5g,防己8g,晚蚕砂15g,络石藤30g,生地20g。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
外台秘要方:麻黄四两(去节,汤泡)甘草二两(炙)薏苡仁半斤杏仁二两(炒)陈修园:(风湿之证.前既详言.犹未言其致此风湿之因也.)病者(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其)发热.(每在于申酉戌之)日晡所剧者.(以阳明旺于申酉戌.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增也.)此名风湿.(然所以致)此(风湿之)病(乃)伤于汗出当风.(汗随风复入皮腠.而为风湿也.)或久伤取冷(亦)所(以)致(此风湿)也.(致风湿者以此.而所以致寒湿.亦可类推矣.)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又为风湿无汗者而出其方也.寒湿亦可用之.上节麻黄加术汤为大剂.此方为小剂.亦随其证之微甚而择用之.亦随其证之上下.而取亲上亲下之理也.曹颖甫:申至戌时为太阴湿土当令,阳衰而阴盛之时,为地上蒸汽上蒸之时,所以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从人体而言,日晡所剧者,为湿与湿相感而剧。
胡希恕:此条为急性偏热证的风湿关节炎,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汤与麻黄加术汤的区别:去掉偏温的桂枝、白术,而以寒性解痹利尿药薏苡仁代替。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病因为:汗出当风,久伤取冷。
导致汗不出而陷湿热于肌肉导致风湿痹。
主要症状为:发热,气喘急迫、但无气上冲头疼不明显。
以上两条举例偏寒、偏热的两种急性风湿痹病发作而发汗的两个方剂。
因为没有出现阴寒证,所以没有加附子。
另外指出风湿痹病慎用火攻,越攻湿越陷于里。
关于急性风湿痹病的治疗,胡希恕认为需灵活应用:一是有麻黄汤证的风湿痹病,用麻黄加术汤;二是若有桂枝汤证,就用桂枝汤加术;三是若有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微细而欲寐、血弱气尽等)的风湿痹病,就用小柴胡汤加术;四是如有项背强几几的葛根汤证,就用葛根汤加术。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张仲景《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12 炒杏仁10个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原文:“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要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扁平疣、脚气、剖腹产后肚子大并脸有雀斑者、浮肿、浑身疼和湿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1、剖腹产后肚子大、脸有雀斑、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
这个是生产时受寒导致太阳经受寒闭塞,导致体内湿气郁于体内,郁久成痰,造成阳气不舒,气血瘀滞,导致雀斑和子宫肌瘤。
方法:用麻黄杏仁薏苡汤合并葛根汤加减方。
麻黄6 炙甘草5薏苡仁12 炒杏仁10个生石膏15 葛根汤15 桂枝6生姜12 白芍6大枣4枚。
同时配合桂枝茯苓丸。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2、冬天犯脚气病的: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12 炒杏仁10个苍术15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3、儿童手上长瘊子(扁平疣):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12 炒杏仁8个马齿苋20 (12岁儿童剂量)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方解决哪些问题:4、被风雨寒侵造成的关节炎:麻黄6 炙甘草3薏苡仁20 炒杏仁10个川牛膝20 海桐皮20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课后小福利:儿童抽动症柴胡1.5 甘草1.5 川芎2.5 当归3 白术(炒)3 茯苓3 钩藤3厚朴2 白芍2.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经方:麻杏薏甘汤(湿在肌肉里,干癣,疣等)
经方:麻杏薏甘汤(湿在肌肉里,干癣,疣等)麻杏薏甘汤【原文】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
【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经典回顾】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组成】麻黄甘草薏苡仁杏仁【时机】1、麻杏薏甘汤,同样在皮肤上,看到红疹,荨麻疹,很痒;2、一到阴天就痛,或者一到黄昏就痛得厉害。
【应用集锦】1、疣并不是在皮肤上长出来,是在肌肉中长出来,麻黄加术汤没有用,要开麻杏薏甘汤,一下子疣就收掉了,还有些疣生在不该生的地方,都可以用麻杏薏甘汤。
当然你烧把皮肤烧掉,以后再喝麻杏薏甘汤也是可以的。
2、荨麻疹麻黄加术汤:治寒湿性荨麻疹;重者用麻黄加术汤;痒。
麻杏薏甘汤:治风湿性荨麻疹;轻者用麻杏苡甘汤,或先用麻杏苡甘汤。
而病不愈者再用麻黄加术汤;不痒的用麻杏薏甘汤。
3、肺中风:(1)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生姜四片,大枣一枚;(2)如不治,身疼,发热,日晡所剧,麻杏薏甘汤: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3)再不治,表阳日痹,寒水陷于皮中,乃变为一身悉肿之风水,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4)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
4、麻杏薏甘汤治疗青春痘的效果也很好。
5、头皮很多就是湿,还有头皮脂漏性皮肤炎,红红的,都是麻杏薏甘汤。
尤其头皮多,效果真的很好。
粉剂就可以。
6、湿在肌肉里:当湿进入到皮肤到更深的时候,不痒,肌肉酸痛疼,日哺加重,干癣,疣,头皮多,脚皮厚,麻杏薏甘汤。
7、皮疹是皮下有湿,外干内湿用麻杏薏甘汤。
如果病人不出汗加桂枝,能出汗用荆芥即可。
会痒可加连翘、银花。
蜕皮癣加蝉蜕5分(另包)8、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过敏性疾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其特征为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不一,发得快,退得也快,并伴有痒感。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义
上七味,㕮咀,以水七升,先 煮麻黄、葛根,減二升,去沫,內 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 湯法將息及禁忌。
3.阳明痉病
【原文】
痙為病,胸滿口噤,卧不着席,脚攣急, 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13)
大承氣湯方: 大黄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 滓,內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 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分 析】
第九条:
按之紧如弦—紧弦有力,重按不减
痉脉
直上下行—寸关尺三部俱见同一脉象
反映痉病筋脉拘急的病理特点
(三)误治成痉
【原文】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4)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 必拘急。(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 出则痉。(6)
(四)证 治
1.柔痉
【原文】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 ,几几然, 脉反沉遲 ,此為痙,栝樓桂枝湯主之。 (11)
【分析】
病机: 风湿侵袭肌表,且有化热之势 主症:一身尽疼——风湿在表,病位呈游性 发热,日晡所剧——风湿化热倾向 治法:解表祛湿,轻清宣化。 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义: 麻黄、甘草——微发其汗。 杏仁、薏苡仁——利气祛湿。
麻杏薏甘汤,是麻黄汤去桂枝加 薏苡仁而成,使原辛温发散之剂, 变为辛凉清宣之法。
症状:
脉浮 ——风湿在表 身重 ——主湿、主虚 汗出恶风 ——表虚卫气不固 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化湿。
方剂:防己黄芪汤。
尤在泾:微汗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 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 地可容矣。 章虚谷: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调其 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 则其内湿随三焦气化,由小便而去,表 湿随营卫流行,化微汗而解。
解表方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解表方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3克、甘草3克、薏苡仁15克、杏仁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清宜化,解表祛湿。
【主治】:风湿在表,周身疼痛,无汗,微恶风寒,午后发热加剧,舌苔白腻,脉浮带数。
【方解】:方中麻黄、甘草微发其汗;杏仁、薏苡仁利气祛湿。
本方实为麻黄汤以薏苡易桂枝,是变辛温发散而为辛凉解表之法。
【按语】:本方以周身疼痛、午后发热加重,脉浮带数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疣、银屑病、皮痹等。
如湿邪偏胜且从热话,加防己、桑枝、忍冬藤;风邪偏胜,加防风、僵蚕、蝉蜕;热盛关节红肿剧痛等,加石膏、海桐皮、桂枝;足膝肿痛,加防己、牛膝;颈项强者,加葛根;皮肤红斑,加丹皮、赤芍。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杏薏甘汤、麻杏苡甘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杏薏甘汤、麻杏苡甘汤)【方剂名】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出处】《金匮要略》【类别】解表剂【组成】麻黄(9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温服。
有微汗,避风。
【功效】通经解表,祛寒除湿。
【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症见一身尽疼,午后发热加剧,脉浮数,舌苔薄腻。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扁平疣及风湿热等病症。
临床报道亦见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头痛、哮喘、鼻窦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黄褐斑、湿疹、皮肤瘙痒症、嗜睡等病症。
【方歌】麻黄汤方除桂枝,发汗解表也不差,再加薏仁祛湿热,风湿发热亦可祛。
【要点】①风湿一身尽疼、发热午后明显、日晡所剧者,身重,或四肢关节肿(或疼痛游走不定,四肢沉重),脉浮带数为辨证要点。
以身体酸痛,日晡发微热,兼有恶风等特,不论病程长短,都可以以本方加味治之。
②《中国现代百名中医》:麻杏苡甘汤必以风湿(水)在表,微有化热为主要病机,以身体疼痛、午后身热微恶风寒为辨证要点。
初服半小时左右加盖衣被取微汗,持续30~60分钟,必令通身汗出,且不可如水流漓。
汗后避风1日,食以糜粥为佳,忌食生冷黏滑、油腻厚味,以健脾胃运化之权,使病速愈,尤防复发。
③《胡希恕》:辨证为太阳湿热痹证:一身尽疼痛,发热,甚于日晡,四肢沉重,或头晕,或疼痛游走不定,苔薄,脉沉或迟。
此时,正确使用麻杏薏甘汤,既可治疗湿热表证以身体沉重为主,又可治疗湿热痹证以疼痛为主。
【思路】正确使用麻杏薏甘汤,既可治疗湿热表证以身体沉重为主,又可治疗湿热痹证以疼痛为主。
【病机】湿热乘机侵入营卫筋脉,气血壅滞不利,以此而演变为筋脉拘急病理病证。
【西医辨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
【方解】原著“病者一身尽痛,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这是一个由风湿邪气所导致的浑身疼痛的一个良方。
此方即为麻黄汤以薏苡仁易桂枝而成,变辛温解表为辛平解表,且剂量上较麻黄汤原方为轻,故发汗力较弱,以有微汗出为宜。
麻杏薏甘汤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杏薏⽢汤病者⼀⾝尽疼,发热,⽇晡所剧者【原⽂】病者⼀⾝尽疼,发热,⽇晡所剧者〔1〕,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黄杏仁薏苡⽢草汤。
(21)⿇黄杏仁薏苡⽢草汤⽅:⿇黄(去节)半两(汤泡),⽢草⼀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个(去⽪尖,炒)。
上剉⿇⾖⼤,每服四钱⼔,⽔盏半,煮⼋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
按:《辑义》认为,本⽅剂量⼩,⽽煎法与诸⽅异,疑是后⼈所定。
《外台》脚⽓门所载却是原⽅,为:“⿇黄四两,⽢草⼆两,薏苡仁半升,杏仁⼆两。
右四味,㕮咀,以⽔五升,煮取⼆升,分温再服,汗出即愈。
”【注脚】〔1〕⽇晡( bū逋)所剧者:即⼀⽇的申时病情加重者。
“晡所”,即晡时,为昼夜⼗⼆时⾠序的申时(慧琳《⾳义》卷⼗三:“晡时,申时也。
)即午后三时⾄五时。
另外,古汉语表⽰约数,常在数词的后⾯加上“所”“许”等词。
如第 22篇第 9条⽈:“妇⼈年五⼗所。
”【提要】论风湿在表化热的证治及成因。
【简释】⼀⾝尽疼,发热,为外感风湿,郁于肌表,正邪交争之象。
⽇晡所剧者,即⼀⽇的申时病情加重,为湿郁化热的征象。
本病成因有⼆,或因劳作时汗出受风,或因久卧湿地⽽感邪。
由于病邪在表,故可微发其汗以散邪;邪已化热,故不可只⽤⾟温,应兼⽤⾟凉,取⾟⽢轻清之⿇杏苡⽢汤治之。
本⽅薏苡仁,《本经》谓其“味⽢,微寒,⽆毒,治……风湿痹”,治湿除痹是其专长。
⽅后云:“有微汗,避风”,如此服药后护理法,应当遵守。
【验案精选】1. 风湿热痹(急性风湿热)(1)张某某,男,15岁,中学⽣。
1周前发热头痛,⿐塞流涕,咽痛咳嗽,周⾝不适,学校卫⽣科治⽤ APC、青霉素、喉⽚等药,头痛咽痛已好,但仍发热咳嗽,四肢关节游⾛疼痛,局部红肿,⼩便短⾚,经医院化验室检查:⾎沉36ml/⼩时,抗链“O”800U。
诊断为“急性风湿病”。
⾆苔黄腻,脉象滑数。
拟发表解热、除湿宣痹,⽤⿇杏苡⽢汤加减:⿇黄3g,杏仁 10g,薏苡仁15g,蚕沙12g,⾚⼩⾖15g。
伤寒论演义:19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
伤寒论演义:19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大家晚上好。
我们接着来讲伤寒经方故事。
上一次我们讲到仲景先生用五苓散,把小虎子二叔的消渴,大渴饮水,喝水不停给治好了。
他这个二叔,是一个粗人,什么事都不在乎,能张罗,能吃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是个穷苦人家,也有自己三五个好友。
二叔呢有一个忘年交,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是有点愣头愣脑的,不怕苦不怕累,这么一个小伙子。
根本闲不住,每天不干活,就身上痒痒。
小伙子平时就跟二叔走得比较近,两人经常干活上互相帮个忙,也给大家帮忙,很乐于助人。
能者多劳,两人经常干好多活。
农村干活,劳动力很吃香,因为干活干得很出色,在当地村民当中,这两个人都算是名人。
这个季节,刚好快收小麦了。
小麦快成熟又还没成熟。
在古代这叫青黄不接,就的陈粮吃完了,新的粮食还没下来,是最容易发生饥荒的时候。
那时候为了能让小麦丰收,能让它长得更好一些,有条件的人家,就会在小麦颗粒饱满之前,特意再浇点水,让它长得更好一些,长得更饱满一些,可以多打点粮食,多产点粮食。
穷苦人家也没有什么钱,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些现代化水利设备,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有一天呢,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地里本来就干了一段时间了,小麦的长势不太行,突然来一场雨,村民们高兴坏了。
这一场雨,能多收不少粮食,能解决很多问题呀。
这个很能干的这个小伙子,一看下雨了,太好了,庄稼就能丰收啊。
这个晚上雨下个不停,小伙子也高兴得睡不着觉。
他就到地里去,不光是他自己的地,包括邻居家的地,就把田地的边,都拿这个铁锨,把土给铲起来,做成一个小小的围堰,防止这个雨水流出田地去,做了一圈小小的围墙一样,不是很高,浅浅的。
因为地不是平的,要是没有围堰,雨水下得多了就流走了,用土挡上了,雨水流不出去,肥水不流外人田呀。
小伙子也能干,也不在乎这点雨,很高兴,忙活了一晚上。
热心肠,又能干。
大家的地,自己的地,他能干的,把地都给包了个边,把这雨水都给留住,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收成。
虽然这个小伙子年轻力壮,身体又很结实,但是毕竟是忙活了一晚上,下了一晚上雨,他也是仗着自己年轻,也没当回事,也没带什么避雨的这个工具,淋了一晚上的雨,淋着雨,马不停蹄忙了一晚上。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条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医案】(胡希恕医案)白某,男,45 岁,病案号 48239。
初诊日期 1967 年 9 月 3 日:腰膝酸疼、右臀酸胀、背拘急一年多,经检查为“胸腰椎骨质增生”,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近一月来身热身重,午后加重,双下肢轻度浮肿。
舌苔白腻,脉弦滑细。
胡老辨证为太阳表实热挟湿,为麻杏薏甘汤方证,方药用:麻黄三钱杏仁二钱薏苡仁六钱炙甘草二钱结果:上药服三剂,身热身重减轻,又服三剂,身热已,腰膝酸疼减。
又经检查确诊有“肾盂肾炎”。
改服猪苓汤加防己、苍术等加减,治疗一月余,诸症皆消黄某,女性,37 岁,某厂门诊病历号1971。
1966 年 4 月 1 日初诊。
关节疼痛已五年,经多处检查诊断为“慢性关节炎”、“腰骶关节韧带劳损”。
近症: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屈则酸痛,腰以下发胀,且白带多,下肢微肿,苔白腻,脉沉弦滑。
此风寒湿痹而湿重者,治以温化寒湿,与麻杏苡甘汤加味:麻黄 10 克杏仁 10 克生苡仁 30 克炙甘草 6 克茯苓 12 克苍术12 克制附片 10克结果:上药服四剂,关节痛减,白带也减。
因天气变化症状有反复,但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5 月6日复诊,关节痛已。
服丸药以巩固。
【名家论述】(李冠杰讲述)麻杏苡甘汤麻杏苡甘汤呢,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热还有水证。
我有这么一个医案,有的同学看了以后觉得不理解。
小伙子,30多岁,挺壮实的,是个修车的,他说腰痛,痛的往车下边去修车时痛的挺厉害,他有水证,有里热,也不怎么出汗。
我就给他这个方子,他就吃了一次,效果非常好。
【金匮名医验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名医验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药】麻黄半两(去节)(1.5克) 甘草一两(炙)(3克) 薏苡仁半两(9克)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6克)【用法】上坐0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
有微汗,避风(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痉湿喝脉证治第二·二十一)【解说】本文主治风湿表实证而有化热之势,临床以身疼难以屈伸,日晡所发热为特征。
本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而成,以麻黄发汗解表,杏仁宣肺利气,苡仁化湿除痹,甘草甘缓,以制麻黄之辛散。
共奏轻清宣化、解表祛湿之功,俾使在表之风湿恰得微汗而解。
本方为清化之剂,药轻力缓,适于湿邪在上在表之证。
【运用】一、风湿热痹赵守真医案:农人汤瑞生,40岁。
夙患风湿关节病,每届严冬辄发,今冬重伤风寒,复发尤剧。
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下肢沉重疼痛,腓肌不时抽掣,日晡增剧,卧床不能起,舌苔白厚而燥,《内经》所谓“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之证。
但自病情观察,则以风湿之成分居多,且内郁既久,渐有化热趋向,而不应以严冬视为寒重也。
法当解表宣肺,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以遏止转化之势。
窃思《金匮》之麻黄加术汤原为寒湿表实证而设,意在辛燥发散,颇与本证风湿而兼热者不合,又不若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为对证。
再加苍术、黄柏、忍冬藤、木通以清热燥湿疏络则比较清和,且效力大而更全面矣。
上方服3剂,汗出热清痛减。
再于原方去麻黄加牛膝、丹参、络石藤之属,并加重其剂量,专力祛湿通络。
日服2剂,3日痛全止,能起床行动,食增神旺。
继进行血益气药,1个月遂得平复。
(《治验回忆录》1962:18)按语:本案久患风湿痹证,邪郁既久,渐有化热之象,其辨证眼目是发热恶寒无汗、下肢沉重疼痛于日晡增剧,舌苔白厚而燥。
当以清热燥湿为治,.故投本方合二妙散加减而愈。
二、颈项肿大张汉符医案:黄某某,男,14岁。
中医每日经典——麻杏苡甘汤
中医每日经典——麻杏苡甘汤麻杏苡甘汤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组成: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四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
温服,有微汗,避风。
解析本条论述风湿在表的病因和证治。
“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谓风湿在表的病因,即感受风湿。
风湿在表,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日晡所甚,是风湿有化热倾向。
治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轻清宣泄,解表祛湿。
麻黄加术汤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虽然都治湿在肌表,但两者有别。
麻黄加术汤用治寒湿在表的表实湿病,故加温散之桂枝;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用治风湿在表伴有化热的湿病,故用清化淡渗的薏苡仁。
辨治要领本证的辨证要点是一身尽疼,伴有发热、日晡所剧等。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常用治风湿在表。
郁而化热之痹证、风水等,还用于急性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也有重用薏苡仁治疗皮肤病的,如扁平疣、银屑病等。
医案选录男,12岁,于2001年5月8日因前额、鼻颊部布满聚集成群扁平疣,经本院及外院皮肤科确诊1年余就诊。
经服用多种西药如聚肌胞、病毒唑、消疣灵及中药内服外洗等治疗未获显效,故来我科诊治。
详观患儿面色无华,皮疹无瘙痒及疼痛感,伴四肢酸困、食欲不振,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微腻,脉细。
中医辨证为风湿内蕴,治宜祛风行湿、解毒除疣。
方用麻杏苡甘汤加味,处方如下:麻黄6g,杏仁8g,苡仁15g,马齿苋20g,木贼10g,焦三仙各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同时用生猪板油涂搽患处,服用15天后见效,大部分扁平疣干结脱落,效不更法守方巩固治疗1周,皮疹全部消退,病告痊愈。
麻杏苡甘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麻杏苡甘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麻杏苡甘汤一、古方简介【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6g,杏仁6g,甘草3g,薏苡仁12g。
【功效】解表祛湿。
【主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二、临床新用(一)骨科疾病1.肩关节周围炎【案例】某女,58岁。
右肩臂疼痛年余,不能举高梳头,近日痛更甚,夜不能寐,肢麻,循手太阴肺经麻木感,面色微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弦,前医曾用当归四逆汤及舒筋饮等方治疗无效。
辨证属风湿痹阻经络,方用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加味治疗。
处方:麻黄(先煎)、杏仁、桃仁各10g,薏苡仁30g,炙甘草5g,日1剂,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2剂后痛减,共服10剂,痛全止,能随意抬举,活动仅轻度受限乃停药[王伯章.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活用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3):22~23]。
【按语】此方是仲景用治风湿身疼、日晡发热之风湿热痹方。
而肩凝之证,多属肩周炎(慢性闭塞性滑囊炎),临床所见是风湿滞留于手太阴、手阳明、手太阳经者多。
方中麻黄善解上部肌表之邪闭,薏苡仁利经脉之湿留,杏仁宣肺助麻黄。
本方药性平和,风湿可去,郁热自解。
按医者的临床体会来说,此方比当归四逆汤或舒筋饮有更多的适应症,此后曾用此方治疗不少肩凝之证,每有显效。
(二)外科疾病1.多囊肾、尿石症【案例】某男,61岁。
反复血尿已有4年多,曾在湛江某医院检查治疗已久,出院诊断为“多囊肾、尿石症、肾癌特排”,经治疗后血尿消失。
近半年血尿复发,迁延不愈,诸治乏效,于1987年4月18日来诊。
诊见:血尿成块,色暗红,腰痛,周身作痛,舌红边暗紫,苔白薄,右寸脉浮,左关弦脉,而两尺脉较沉。
余细审此证,瘀热郁阻于下焦,水血交阻较明显,诸治乏效者恐需开上以通下,活血解郁与清热达下兼顾,方易取效。
治法守恒,方药虽古,立意宜新。
拟麻杏苡甘汤加味,处方:麻黄、杏仁、血余炭各1g,薏苡仁30g,炙甘草8g,茅根60g,益母草15g,日1剂,水煎服。
4月21日二诊:诉服药1剂,小便时甚迫,尿出黑色血尿。
麻杏薏甘湯
麻杏薏甘湯本帖最后由言不油葱于 2013-3-14 21:36 编辑2013/1/8男,同學h。
某日qq突襲,說自己頭癢,洗了頭一天就要洗不然癢得不行。
後背長紅點癢。
此人之前來診所讓父親治療腰痛,父親說他是濕氣,喝了藥之後小便量很大,腰脹的感覺也隨之消散。
所以此人多濕為常。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處方:麻黃,杏仁,薏米,生甘草,銀花,連翹。
一包。
六碗水大火煮成二碗,空腹溫服。
解析:倪師說麻杏薏甘湯可以治療頭皮多的困擾,而且可以治療因為濕氣引起的皮膚病,所以加上銀花連翹這兩個藥去解毒,甘草也有生甘草。
藥效:後背不養了。
頭癢依舊,睡眠變好了,一睡到天亮。
睡眠變好確實意外之穫。
2013/3/5:我这个同学的手臂黑色一片的,是毛孔堵着毛囊不开。
《金匮》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所以喝药后有微汗也要避风!出大汗就跑去吹风扇的,或者跑到高处吹风的会有机会得到这样的病。
又久伤取冷所致:长久的经常的取冷所得到的病。
经常空调房坐着,经常冰水喝着,经常雪柜里面拿东西吃,在做冻肉生意的每天都要进出冷库一两次等都会引起这样的病!《金匮》又说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微汗最妙《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湿家发热蚤暮不分微甚;风湿之热,日晡所必劇,蓋以濕無來去,而風有休作,故名風濕。
《金匱發微》:一身尽疼。
为寒湿凝互肌理。
血络阻滞作痛。
若阴疽然。
前文已详言之。
发热者。
寒湿外闭。
血分之热度以阻隘而增剧也。
日晡所为地中蒸气上腾之时。
属太阴湿土。
故阳明病欲解时。
麻杏薏甘汤临床运用
麻杏薏甘汤临床运用麻杏薏甘汤出于《金匮》痉温喝病脉症治第二,本方是以风湿病而设,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为风温,其病机由于汗出当风,或久取冷所致,故设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表里双解之。
方药: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方义:方中取麻黄、杏仁解表宣肺,以疏风散邪,薏仁健脾化湿,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可疏风祛湿,蠲庳止痛,表里双解。
临床中凡属风湿,且变症各异的症候,随症加减治之。
举案如下:金某某,女,52,成都沙帽街胶鞋厂1976年6月6日,咳嗽半年,痰稀薄,背痛一年余,脉细濡,苔白辨症:风寒闭肺兼寒湿。
治宜:疏风散寒,解表兼祛寒温。
方药:麻黄10g,杏仁10g,薏仁20g,甘草10g,二付1976年6月17日,自己续二剂,咳愈,痰减少,背痛减,原方二付李某某,男,成,成都造纸二厂1976年5月11日,左胁下近少腹部痛,腰部左侧痛。
脉浮细紧,苔白辨症:风湿痹痛。
治宜:疏风散寒祛湿。
方药;麻黄10g,杏仁10g,薏仁15g,甘草10g,二付1976年5月13日,两处痛均减,原方二付[分析]风寒湿聚而成痹,痹者不通是也,不通则痛。
风寒湿三者所占的比例轻重不同,故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如风痹,风行速,故痛而不定,所谓游性疼痛,时而这里痛,时而又痛在它处,故称风痹。
寒气重者称寒痹,寒气重者,痛而不移,而且疼痛较剧,因寒气主收,气血被寒气收缩循环受阻,不通则痛,因而痛处加重。
湿气重者称湿痹,湿气重者,令肢体沉重,转侧困难是也。
第一例患者,背痛一年,始终不愈,加之咳嗽半年,因寒气阴肺,故咳嗽。
因寒气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本方宣肺散寒,故咳与痛均愈。
第二例患者两处疼痛,不咳,痛的部位不同,但病理及发病机制相同。
故同一方剂均愈。
樊某某,男,成,成都光天华食品厂1977年9月1日,左膝关节痛,足跟痛,腰胀痛,肩关节有时痛。
脉左细弦,右脉弦滑数,苔白腻。
辨症:风湿痹痛。
治宜:祛风除湿。
方药:麻黄10g,杏仁10g,薏仁12g,甘草6g,苍术10g,泽泻10g,防己10g,独活12g,牛膝10g,二付1977年10月28日,因它病来诊,并带来原处方说风湿已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剂】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条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医案】
(胡希恕医案)
白某,男,45 岁,病案号 48239。
初诊日期 1967 年 9 月 3 日:腰膝酸疼、右臀酸胀、背拘急一年多,经检查为“胸腰椎骨质增生”,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近一月来身热身重,午后加重,双下肢轻度浮肿。
舌苔白腻,脉弦滑细。
胡老辨证为太阳表实热挟湿,为麻杏薏甘汤方证,方药用:麻黄三钱杏仁二钱薏苡仁六钱炙甘草二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身热身重减轻,又服三剂,身热已,腰膝酸疼减。
又经检查确诊有“肾盂肾炎”。
改服猪苓汤加防己、苍术等加减,治疗一月余,诸症皆消
黄某,女性,37 岁,某厂门诊病历号1971。
1966 年 4 月 1 日初诊。
关节疼痛已五年,经多处检查诊断为“慢性关节炎”、“腰骶关节韧带劳损”。
近症: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屈则酸痛,腰以下发胀,且白带多,下肢微肿,苔白腻,脉沉弦滑。
此风寒湿痹而湿重者,治以温化寒湿,与麻杏苡甘汤加味:麻黄 10 克杏仁 10 克生苡仁 30 克炙甘草 6 克茯苓 12 克苍术12 克制附片 10克
结果:上药服四剂,关节痛减,白带也减。
因天气变化症状有反
复,但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5 月6日复诊,关节痛已。
服丸药以巩固。
【名家论述】
(李冠杰讲述)
麻杏苡甘汤
麻杏苡甘汤呢,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热还有水证。
我有这么一个医案,有的同学看了以后觉得不理解。
小伙子,30多岁,挺壮实的,是个修车的,他说腰痛,痛的往车下边去修车时痛的挺厉害,他有水证,有里热,也不怎么出汗。
我就给他这个方子,他就吃了一次,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