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知识点整理
病理学归纳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第四章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指某个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循环异常,其表现为①局部循环血量的异常(充血和缺血);②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血栓形成、栓塞,其后果可引起梗死);③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的改变(水肿、积液和出血)。
充血(hyperemia):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
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
一般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表现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加。
常见充血类型:①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加需要而发生的充血;如进食后的胃肠道粘膜、运动时的骨骼肌和妊娠时的子宫充血等;②病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各种疾病状态下的充血;见于局部炎症反应的早期,由于致炎因子的作用引起的轴索反射使血管舒张神经兴奋,以及组织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使细动脉扩张充血;③减压后充血:长期受压的器官或组织压力突然解除时,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引起的充血;如局部器官或组织长期受压,见于绷带包扎的肢体或大量腹水压迫腹腔内器官后,组织内的血管张力降低,若突然解除压力,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导致局部充血。
充血的病变及后果:器官和组织的体积轻度增大;局部温度增高,镜下见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常对机体无不良后果。
在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基础上,可导致脑血管充血、破裂,后果严重。
淤血(congestion):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又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
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淤血。
病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腔阻塞③心力衰竭病变:发绀(cyanosis):淤血发生在体表,由于局部微循环灌注量减少,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减少,皮肤呈紫蓝色。
病理学实习镜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精品)
VS
详细描述
微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在血管内聚集形成的。微血栓形成后,会 逐渐增大并阻塞血管,导致血流中断。当 重要器官的血管被阻塞时,会导致器官功 能衰竭甚至死亡。
血管扩张与充血
总结词
血管扩张与充血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表现之一,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
详细描述
血管扩张与充血通常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的。血管扩张会导致血液淤积在血管内,增加血管内压力,导 致血液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和炎症反应。同时,血管扩张还可能影响组织的营养供应,导致组织缺血 和缺氧。
红细胞聚集
总结词
红细胞聚集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表现之一,可能导致 血流不畅和组织缺氧。
详细描述
红细胞聚集通常是由于血流缓慢或停滞引起的,聚集的红细 胞会阻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当红细胞聚集过多时,会导 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组织功能。
微血栓形成
总结词
微血栓形成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严重 病理表现,可导致血管闭塞和组织坏死 。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化验,了解血液流变 学指标、凝血功能等变化,为
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凝剂 、溶栓剂等,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 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如动脉狭 窄、血栓形成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康复治疗
在治疗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康 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促进血液循环的恢复。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局部血液循环 障碍可分为动脉性血液循环障碍和静 脉性血液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动脉性血液循环障碍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栓塞等原因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使组织器 官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
《病理学》第七版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出血过程迅速,在短时间内丧失循环血量20%~25%f.j iJ发生卅血性休克。漏出性出血,
若出血广泛时,如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发生广泛牲胃肠道黏膜出血,亦可导致出血性休
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j弋町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心脏破裂引起心
反应。所形成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表面,使叭小板连同免疫复合物被巨噬
细胞吞噬:细菌的内毒素及外毒素也有破坏血小板的作用。在血小板数少于5×10’/L时,
即有出血1顷向。
3.凝血因子缺乏 如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Ⅸ(血友病B)、von willebr.and因子
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Ⅳ、V、Ⅶ、X、Ⅺ等因子的先天性缺乏;肝实质疾患如肝
该蛋白是位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与血液中凝血酶结合后激活蛋白c(肝脏合
成的一种血浆蛋白),后者与由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作用,灭活凝血因千V和Ⅷ;
②合成膜相关肝素样分子(membl-ane一:tSS~)ciated heparin—like 1nolecEtles),该分f伊予内皮细
基质形成不足,致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过敏性紫癜时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引
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等均
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ini—
nated intravasctliar¨L)a“dation,DIc)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某些药物在体内诱发免疫
炎、肝硬化、肝癌时,凝血因子Ⅶ、Ⅸ、X合成减少;DIc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
病理学图谱 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造成空气栓塞的主要途径有:
(1)动脉管路连接不紧或有裂缝,空气随之进入血液 (2)输液走空未及时发现 (3)回血操作时失误或血泵失控,气体进入体内 (4)空气监测器失灵,有气体时未报警
空气栓塞的处理要点:
(1)解除进气的因素 (2)立即给氧 (3)让病人取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当血循环到 右心室,气泡会随氧气溶解到血液中 (4)空气较多时,影响到心脏排血,要行右心室穿刺 (5)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 (6)对症处理
6、 慢性肝淤血
肝血窦高度淤血、出血,肝细胞变性萎缩。
6、 慢性肝淤血
高倍镜下示扩张充血的中央静脉
6、 慢性肝淤血
淤血区周边的肝细胞有轻重不等的脂肪变性
7 、混合血栓
低倍镜下示混合血栓由血小板小梁和大量红细胞 组成
血栓形成示意图
7、 混合血栓
箭头示白色血栓,其他区域为红色血栓
7、 混合血栓
5、肺淤血水肿
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血管扩张充血,肺泡间隔及肺泡 腔内见心衰细胞
5、 肺淤血水肿
箭头示心力衰竭细胞,胞浆内含大量棕黄色的含铁血 黄素颗构
箭头示中央静脉
6、 慢性肝淤血
切面呈红黄相间,如槟榔条纹,故称槟榔肝
6、 慢性肝淤血
低倍镜下示:肝小叶结构模糊,中央静脉和血窦高 度扩张,充血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内容
一 理论复习 充血,淤血,出血,血栓,栓塞,梗死.
二 镜下标本 肺淤血水肿(5号切片) 慢性肝淤血(6号切片) 混合血栓 (7号切片)
三 大体标本
四 空气栓塞实验
5、肺淤血水肿
正常肺组织结构
5、肺淤血水肿
肺泡间隔增宽,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见淡红色水肿液 及心衰细胞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因包括血管损伤、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活性物质释放等多种因素。
发病机制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物质等多个方面,最终导致局部组织或器 官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过程
01 02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血液循环障碍时,局部组织或器官的缺血会导致细胞损伤和代谢紊乱 。当血流重新恢复时,会引发再灌注损伤,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功能 障碍。
全身反应
栓子的形成和移动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炎症反 应等。
01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机体 的影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器官功能减退
由于血液供应减少,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可能会受到 影响,导致器官功能减退。
器官衰竭
严重的情况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如肾衰竭、肝衰竭等。
03
生理性充血
由于生理刺激引起的充血 ,如进食后胃肠道的充血 。
炎症性充血
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充血 ,如组织损伤后局部的红 肿现象。
减压后充血
由于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 充血,如长期受压的肢体 突然解除压力后的充血。
静脉性充血
静脉受压性充血
由于静脉受到外部压迫而引起的充血,如肿瘤压迫静脉引起 的充血。
静脉回流受阻性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充血,如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 受阻。
充血的病理生理意义
静脉回流受阻性充血
可以引起局部组织的淤血和水肿,导致组 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生理性充血
在生理过程中,充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 象,可以帮助器官和组织维持正常的功能 。
炎症性充血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充血和淤血(一)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充血。
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动脉血输入量过多,使局部含血量增多——动脉性充血——主动过程。
(1)生理性充血。
(2)病理性充血——最常见:炎症反应早期——局部组织变红、肿胀。
(二)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血或静脉性充血——被动过程。
原因:(1)静脉受压。
(2)静脉腔阻塞:血栓或瘤栓形成。
(3)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肝、肾和下肢等器官淤血)。
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右——————体循环淤血肝、肾、下肢淤血)。
3.淤血的病理变化(1)静脉回流受阻——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2)淤血脏器呈暗红色;(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淤血性水肿,甚至淤血性出血。
4.举例——重要!(1)肺淤血——左心衰竭引起。
切面流出泡沫状、血性液体。
1)急性肺淤血。
2)慢性肺淤血:见大量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长期可致肺脏褐色硬化。
(2)肝淤血——右心衰竭引起。
1)急性肝淤血: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坏死;周围——肝细胞脂肪变性。
2)慢性肝淤血:肝小叶中央严重淤血——暗红色;肝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黄色。
——致使肝脏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如同槟榔的切面——槟榔肝。
长期慢性肝淤血——肝脏淤血性硬化。
重要小结——两种淤血对比TANG肺淤血肝淤血原因左心衰竭右心衰竭肉眼切面泡沫状、血性液体急性:肝脏增大,暗红色;慢性:槟榔肝、淤血性肝硬化镜下急性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及出血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慢性心力衰竭细胞、肺脏褐色硬化中央淤血,周围脂肪变性5.淤血对机体的影响(1)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
(2)脏器萎缩、变性和坏死。
(3)长期慢性淤血——脏器硬化。
二、血栓形成(一)概念——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互相凝集成块的过程。
《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3
后果(肺淤血、肝淤血)
小V和cap内压↑─→血浆外渗─→淤血性水肿 缺O2─→cap通透性↑─→RBC外渗─→淤血性出
血(漏出性出血) 缺O2─→代谢障碍,中间代谢产物堆积─→实质
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缺O2─→细胞崩解产物刺激,结缔组织增生,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thrombus) 血小板的活化+凝血因子被激活
37
Thrombus in coronary artery 38
正常血液凝固过程
凝血酶原
凝血活素 + Ca2+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39
血液凝固系统(内源性)
血管内皮损伤→内皮下胶原及微纤维暴露→激活血小板
凝血因子 XII→XIIa →XIIf
第三章 局部血液 循环障碍
1
前
言
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 过血液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CO2 和代谢废物,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则将引起各器官 代谢紊乱,功能失调和形态改变。
与其它各种病理过程(如变性、坏死、炎 症等)关系十分密切,引起死亡的重要原 因之一(心梗,脑梗,脑出血,栓塞等)
漏出性出血
(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 静脉通透性↑) •血管壁损害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缺乏
28
•病变:
内出血:人体腔或组织 积血(hematocele) 血肿(hematoma)
外出血:体外
鼻衄;咯血;呕血;便血;尿血 皮下:淤点(petechia,直径1-2 mm)
淤斑(echymosis,直径1-2cm) 紫癜(purpura,范围较大 )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淤血是静脉性充血,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动脉性充血:大体:色鲜红,体积增大肿胀,温度增高;镜下: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淤血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重要而常见的为肺和肝淤血。
静脉性充血(瘀血):重要器官瘀血:(1)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
长期肺淤血时,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并见巨噬细胞。
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的心力衰竭细胞。
(2)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
长期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淤血坏死.肝细胞缺氧、受压而变性、萎缩或消失。
小叶外围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在肝切面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如肝淤血长时间存在可形成淤血性肝硬化,镜下可见:静脉、毛细血管扩张第三节血栓形成一、概念: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析出、黏集、凝固成为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血栓形成后可溶解或脱落。
脱落后形成血栓栓子,可引起栓塞和梗死。
可机化和再通。
二、形成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1) 血流缓慢: (2) 涡流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下肢比上肢多3倍。
管壁之间出现裂隙,这些裂隙与原有的血管腔沟通,并由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覆盖,形成新的血管腔,这种使已被阻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的过程称为再通。
第三节栓塞一、栓塞与栓子的概念循环血液中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形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二、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是各种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9%以上。
1.肺动脉栓塞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栓子常栓塞于肺动脉。
由于肺组织有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故较小血管的栓塞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如栓子较大,栓塞于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或栓子数目多,造成肺动脉分支广泛栓塞,则可导致急性肺、心功能衰竭,甚至发生猝死。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学基础)
血管病理学变化
1
动脉硬化
2
血栓形成
3
血管炎症 ️
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
某些病理情况下,血管壁
动脉壁可以发生硬化,形
子在病理条件下容易聚集
可以发生炎症反应,导致
成斑块,进而导致血管狭
形成血栓,阻塞了正常的
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窄,影响血液流动。
血流通道。
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
病理因素
外界因素
遗传因素
特定疾病或病理状态,如动脉
外部因素,如寒冷、损伤、化
某些人的遗传背景可能使他们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可导致
学物质等,可以对血管产生直
更容易发展出局部血液循环障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接或间接的影响。
碍。
分类和病因分析
1
动脉性
由于动脉硬化、血栓等原因导致局部供
解症状、预防并管理这种现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静脉性
2
血不足。
由于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局部充血和血
液淤积。
3
炎症性
由于血管炎症等因素导ຫໍສະໝຸດ 的局部血流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疼痛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疼痛,疼痛的性质、位置和强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肿胀
障碍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充血,引起肿胀和红肿。
影像学检查 〰️
经常使用超声、CT扫描、MRI等技术来评估血管状态和局部循环。
治疗和预防措施
规律锻炼
健康饮食
减压技巧
通过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
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
病理学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二、淤血又称静脉性充血 (Congestion)
• (一) 概念: • 器官或组织V回流受阻、血
液淤积在小V和毛细血管内 • 称淤血。
(二)原因
• 1. 内塞—— V内血栓形成、栓子 栓塞。(不能代偿的情况下)。
• 2. 外压—— V受肿瘤压迫、肝硬化导致 的胃肠道淤血(不能代偿的情况下)。
二、出血的类型
• 1. 按有否疾病 1) 生理性出血
类•
2) 病理性出血
型 2. 按血液逸出机制 1) 破裂性出血
2) 漏出性出血
3. 按出血部位 1) 内出血
2) 外出血
(一)破裂性出血
• 概念: 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 • 原因: 1. 血管机械性损伤:割、弹、
刺伤 2. 血管壁或心脏病变:
2.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5×109/L)
•
3. 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肝疾病,
DIC)
三、病理变化
•
• 1. 血液积聚于体腔内
心包积血 胸腔积血
腹腔积血
(一)• 内• 出 血•
2. 血液积聚于组织内称血肿 3. 镜下出血 — 组织内镜下有红细胞
及含铁血黄素 4. 眼底出血 — 高血压、糖尿病时
(二) 慢性肝淤血 (Chronic Congestion of Liver)
• 1. 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心衰竭, 如 肺心病等
• 2. 机制: 右心衰→上下腔V回流受阻
→ 肝淤血
• 3. 病变: • 肉眼: 体积增大, 重量增加, 被膜紧
张,
• 镜下:小叶中央V,肝窦淤血。
肝C受压萎缩甚至坏死消失。
•
小叶周边带肝C脂肪变性。
• 4. 临床表现: 肝大、肝区压疼、肝功
病理学局部循环障碍章节总结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出血出血: 血液(主要为红细胞)自心血管腔逸出的过程称为出血。
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者,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出血按血液逸出机制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达到全血总量的20%~25%时,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内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为体腔积血,如心包积血、胸腔积血等;组织内血肿,如硬脑膜下血肿、皮下血肿,。
外出血时血液经常自然管道排出体外,如鼻衄、咯血(肺出血)、呕血、便血、血尿、血崩(子宫)、淤点、瘀斑、紫癜。
第二节充血和淤血充血和淤血都是指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
一、充血充血: 因动脉血量流入过多,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又称为主动性充血。
充血的发生是主动的,发生快,消退也快。
(一)分类: 1.生理性充血: 妊娠时的子宫充血;进食后,胃肠道充血;运动时骨骼肌充血;情绪激动,头面颈部充血。
2.病理性充血: ①炎症性充血;②减压后充血;③侧支性充血。
(二)病理变化充血的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局部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三)后果充血是短暂的动脉血管反应,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利。
可给局部带来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促进物质代谢,增强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热透疗法的治疗作用即在于此。
但在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疾病基础上,如果因情绪激动引起脑动脉充血,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只记黑体字)二、淤血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淤血。
淤血是被动的,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通常为病理性的。
(一)原因1.静脉堵塞;2.静脉受压:门静脉回流变阻时,可引起脾淤血;3.静脉血液坠积;4.心力衰竭:右心衰时淤血的主要器官是肝、脾、肾。
(二)病理变化淤血局部的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血液淤积,温度降低。
由于淤血部位的血液灌流量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局部呈青紫色,如发生在皮肤黏膜称为发绀。
兽医病理学笔记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内容过多充血---->1、动脉性充血2、静脉性充血●血管内循环血量的异常过少缺血---->动脉血流断绝---->梗死血栓形成●血管内容物及血液性状异常栓塞---->破裂性出血●血管壁完整性与通透性的变化出血---->渗出性出血第一节充血一、动脉性充血在某些生理或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扩张,输入血量增多的现象,又称主动性充血( 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
(一)原因:物理、化学、生物性因素等(二)发病机理1、神经反射:缩血管神经兴奋性降低,舒血管神经兴奋性升高2、体液因素(三) 充血的类型1、生理性充血:运动时肌肉充血、采食后胃肠充血等。
2、病理性充血(1)是最常见的病炎性充血理性充血。
炎症早期、急性炎症表现明显。
(2)刺激性充血:磨擦、温热、酸碱等(3)侧枝性充血:当某一动脉受阻后,其邻近的吻合枝发生反射性扩张充血。
有益的反应(4)贫血后充血:又称减压后充血,如瘤胃臌气。
(四)病理变化1、肉眼观:大、红、热2、镜下: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五)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利:增强组织抵抗力,促进恢复。
如红外线理疗弊:水肿、淤血、出血二、静脉性充血组织或器官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静脉性充血。
简称淤血。
(一)原因和机理1、外压2、内塞:血栓形成,栓塞3、心力衰竭4、胸腔和肺脏的疾病注:.上述病因在不能代偿的情况下发生淤血(二)病理变化1、肉眼:大、紫、凉2、镜下: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增多。
毛细血管( capillary)腔扩大。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1、轻度,解除病因,可以恢复2、长时间淤血可引起下列病变: .●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甚至坏死●淤血性硬化(四)重要器官的淤血1、慢性肺淤血(1)原因:左心衰竭(2)机制:左心腔内压升高弓|起肺静脉回流受阻(3)病变:●肉眼:肺体积增大,暗红色,切面有泡沫样液体流出。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渗出性出血 主要见于严重淤血、缺氧、中毒和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一、原因和类型
破裂性出血 外伤 血管受到侵蚀 血管自身的病变
第二节 出 血
二、病理变化(如图) 1、内出血 2、外出血 积血 呕血 淤点 咯血 淤斑 血尿 血肿 血便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结局 (1)、出血量少,完全吸收 (2)、出血量较大时,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 (3)、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形成血肿
4、其他栓塞
血栓性栓塞 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栓子运行的途径 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如图)
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称为缺血。由于动脉血液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血管的闭塞 动脉受压、动脉阻塞、动脉痉挛 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三、水肿的病理变化
1、心性水肿
(1)、水、钠滞留
(2)、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3)、其他
2、肾性水肿 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称为肾性水肿,以机体组织疏松部位表现明显
肝性水肿 指肝功能不全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常表现为腹水生成增多。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肝静脉回流受阻
肺水肿 在肺泡腔及肺泡间隔内蓄积多量体液时称为肺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钠滞留 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 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第三节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过程(如图)
血栓的类型(如图)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混合血栓 微血栓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三、血栓的结局
2、阻塞血管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小板(白色)在轴流外层
轴流消失血小板靠近内膜
静脉血栓比动脉血栓多4倍 原因:
静脉内有静脉瓣
静脉内血流缓慢、停滞
静脉壁薄易受压
静脉内血液粘性大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条件 (魏尔啸)
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流状态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条件 (魏尔啸)
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流状态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流状态改变
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
○ 血液层流状态改变增加血小板与内 皮的接触机会和粘附的可能性 ○ 局部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凝血酶浓 度增加,有利于启动内、外源性凝 血系统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形态
血栓的结局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
(thrombosis)
概念: 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 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 份凝集成固体团块的过程为血 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团块叫血栓
(thrombus)
发绀;局部温度下降、代谢功能低下
镜下: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可有
组织瘀血性水肿或瘀血性出血、出现含 铁血黄素细胞
肠扭转引起的肠淤血
瘀血的后果:
瘀血性水肿/瘀血性出血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组织内网状纤维
胶原化,器官硬化(瘀血性硬化)
重要脏器的瘀血
肺瘀血
肝瘀血
动脉性充血为暂时性血管反应, 一般对机体无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充血和淤血1.定义1)充血和淤血都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2.(一)充血1)定义●局部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血输入量过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或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病理+生理性)2)原因●凡能引起细、小动脉扩张的原因,均可引起局部器官、组织充血。
细、小动脉扩张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降低,加上体液因素作用,使微循环动脉血流加快,灌注量增多所致3)机制●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称为生理性充血●如体力活动时骨骼肌充血、进食之后胃肠道黏膜充血●病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最常见)●减压后充血(压力突然降低或解除,局部细、小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而形成局部充血)●侧支性充血4)病理变化●肉眼观●动脉性充血的局部器官,组织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颜色鲜红●由于血流速度加快,物质代谢增强,温度升高,腺体功能亢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光镜下●局部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切片后血管内充满红细胞5)影响和结局●有利:动脉性充血是一种暂时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恢复正常·,由于动脉血富含氧和营养物质,因此充血对改善局部代谢、增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如临床的热透疗法、拔火罐●有弊:但对于已病变的动脉(比较脆),充血可引起血管破裂3.(二)淤血1)定义●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或被动性充血,又称淤血(仅病理性)2)原因●凡能引起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均可引起静脉性充血3)机制●静脉受压(最常见炎症、肿瘤压迫):●静脉受压可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器官或组织淤血,如妊娠后期子宫压迫髂静脉引起下肢淤血水肿,或骨折时绷带扎太紧●静脉管腔狭窄或阻塞●血栓侵入静脉可阻塞静脉引起淤血,由于静脉有较多分支不易淤血,只有较大的静脉干受压、阻塞或多条静脉受压,侧支循环不能有效建立情况下,静脉腔阻塞才会引起淤血●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阻碍静脉回流,造成淤血●左心衰竭:二尖瓣、高血压病使左心衰竭,血液滞留在左心腔,影响肺静脉的回流而引起肺淤血●右心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使右心衰竭时,血液滞留在右心腔,引起体循环淤血4)病理变化●肉眼观●淤血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被膜紧张、重量增加、颜色暗红。
●因为血流淤滞,代谢功能下降,产热减少,导致局部温度降低●全身淤血时,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和黏膜呈紫蓝色,称发绀●光镜下●可见局部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满血液,有时伴有水肿5)影响和结局●淤血性水肿●淤血时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以及局部组织代谢产物作用,是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淤血性出血●严重淤血时,缺氧造成血管壁通透性进一步增高,红细胞漏出●实质细胞损伤●长期淤血,局部组织缺氧加重可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形甚至坏死●淤血性硬化6)重要器官的淤血●慢性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肉眼观●肺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颜色暗红、质地坚实●光镜下●小静脉及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淡红色水肿液、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肺切片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
肺泡腔或肺间质的红细胞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含铁血黄素颗粒,HE染色呈棕黄色,这种吞噬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之为”心衰细胞“。
●长期慢性肺淤血●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加上肺缩小本身颜色变深,肺组织呈现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慢性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偶见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肉眼观●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表面暗红,切面呈现红(淤血区:小叶中央静脉、肝窦扩张充血)、黄(脂肪变区)相间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为”槟榔肝“●光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小静脉)及附近肝窦(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满红细胞●色红:淤血区,肝细胞因为缺氧和受压变性、萎缩,乃至消失●色黄:周边部,肝小叶周边部的肝血窦淤血、缺氧较轻,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由于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消失,导致网状纤维塌陷后胶原化,胶原纤维合成增多,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肝脏质地变硬,导致”淤血性肝硬化“,亦称之为心源性肝硬化,无细胞性肝硬化●第二节出血1.定义1)血液从心腔或血管内溢出的现象2.类型(按血液溢出机制)1)破裂性出血●定义●由于心脏或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出血量大、快●原因●可以是血管本身疾病、局部组织病变或是机械损伤引起2)漏出性出血●定义●缺氧、中毒、感染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基膜漏出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淤血性出血●原因●多为缺氧、中毒、感染、过敏、Vc缺乏引起的血管壁损害,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因子缺乏等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可加重出血倾向3.病理变化1)略4.后果1)出血后果与出血量、速度、部位有关●出血少、慢: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漏出性出血和小伤口出血●小量持续或慢性反复:导致缺铁性贫血●较大动脉或静脉破裂急性出血:引发失血性休克●发展在重要器官:即使出血不多也引起严重后果,如心脏破裂和脑出血●第三节血栓形成1.定义1)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之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质块称之为“血栓”2.辨析1)血栓: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状态下形成的2)血凝块:心血管外或死亡后静止的血液凝固而形成3.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因素)●心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心血管内膜损伤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在以在胶原暴露局部形成持久性血小板凝集堆开始的●内皮细胞作用(可不记)●正常情况下,完整的心血管内皮组成一层屏障,把血小板、凝血因子和内皮下细胞外基质隔开●合成抗血小板黏集物质,如前列环素、NO●合成ADP酶,组织血小板彼此黏集●生成纤溶酶原活化因子,促进纤溶蛋白溶解作用●内皮细胞表面有肝素样分子●能分泌凝血酶调节蛋白●生成蛋白s,协同活化蛋白c,抑制凝血因子Va、VIIIa●发病机制●内皮细胞损伤时的促凝作用●血小板活化●黏附反应●释放反应●黏集反应●临床原因●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反复静脉穿刺、手术损伤●缺氧、休克、败血症引起广泛内皮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正常●在正常流速和正常流向的血液内,这种分层可防止血小板与内皮细胞接触和激活●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流中轴(轴流)●外层是血小板,流动较红、白细胞慢●最外围是一层血浆带(边流)●异常●当血流缓慢或流经不规则的扩张或狭窄血管腔产生漩涡时●血小板进入边流,血小板黏附于内皮细胞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局部存在少量凝血活性物质不能被正常血流稀释、运走,在局部堆积达到一定浓度并活化●血流缓慢、严重缺氧时损伤的内皮细胞空泡变性,甚至坏死脱落,失去抗凝功能●临床上●静脉发生血栓约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静脉血流满、管壁薄、易受压)●下肢静脉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下肢静脉血流缓慢)3)血液凝固性增加●定义●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数量增多、活性增强,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等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分类●遗传性高凝状态●很少见,主要为第V因子基因突变,患者常由反复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为抗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III、蛋白S和蛋白C先天缺乏●获得性高凝状态●大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妊娠和分娩前后●DIC●抗磷脂抗体综合征4)3条件关系●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但常以某个条件为主,其中任一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可导致血栓形成4.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1)血栓形成过程●注意●无论是心脏还是动、静脉内的血栓都是从内膜表面的血小板堆开始●过程●血小板堆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小梁形成●类型●白色血栓(析出性血栓)(不易脱落)●肉眼观●血栓呈灰白色,表面粗超,质地厚实,于瓣膜或血管壁精密相连●光镜下●呈无结构淡红色,主要由珊瑚状血小板小梁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可见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和动脉内或静脉性血栓的起始部,即血栓头部●混合血栓(层状血栓)(不易脱落)●肉眼观●血栓呈粗糙、干燥的圆柱状。
血小板小梁为灰白色,血流凝固形成的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为红褐色,二者层状相间排列,又称层状血栓●光镜下●混合血栓主要由淡红色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小梁边缘黏附着一些中性粒细胞,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中含红细胞●可见于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红色血栓(易脱落)●肉眼观●呈暗红色,主要为红细胞,新鲜时较湿润有一定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燥、质脆易碎,失去弹性,并易脱落形成栓塞●光镜下●在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主要为红细胞和均匀分布的少量白细胞●随着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血流极度缓慢甚至停止,血液发生凝固形成红色血栓,见于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光镜下●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血栓呈均匀红染半透明状●仅能在显微镜下见到,常见于DIC5.三、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和吸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以及蛋白水解酶均可使血栓软化并逐渐溶解●新鲜的较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吸收●较大的血栓多为部分软化,被血流冲击成碎片脱落称为血栓栓子2)机化与再通●若血栓存在较久不能脱落或软化吸收,在其附着处的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并逐渐取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血栓机化●被阻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的过程,称为再通3)钙化●长久形成的血栓既未被溶解又未被充分机化时,可发生钙盐沉积,称为钙化,形成静脉石或动脉石6.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1)血栓形成的防御作用●血栓形成能对破裂的血管起封闭伤口和阻止出血的作用,有利于创伤愈合,防止感染扩散,减少毒物吸收●如十二指肠慢性溃疡的底部和肺结核性空洞壁,避免了大出血的可能性2)对机体的不利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在血管软化、碎裂过程中,可能部分或全部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栓塞●心瓣膜变形●心瓣膜上血栓机化而引起瓣膜粘连、增厚、纤维化和变性,导致慢性瓣膜病●出血●感染、缺氧引起内皮细胞损伤或严重创伤、癌肿,大量凝血因子的消耗,导致出现广泛性出血●第四节栓塞1.定义1)随循环血液流动的不溶性异常物质阻塞血管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子2.栓子运行的途径(一般与正常血流方向一致)1)来自体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栓塞在肺动脉主干极其分支,某些体积小而富有弹性的栓子可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系统,回流至左心进入体循环2)来自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栓子●栓塞在体循环口径与其相当的小动脉分支内,常见于脑、脾、肾及四肢3)来自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系统的栓子●栓塞在肝内门静脉各级分支4)交叉性栓塞●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右心或腔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缺损进入左心5)逆行性栓塞●罕见,指在胸、腹腔内压骤然急剧升高等特定条件下栓子逆向运行3.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1)血栓栓塞●定义●由脱落的血栓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是栓塞最常见的类型,其主要危害是形成肺动脉栓塞和动脉系统栓塞●危害●肺动脉栓塞●来源●95%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很少来自下肢或浅表静脉●后果(取决于栓子大小、数量、栓塞部位以及心肺功能)●肺具有双重血液供应,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一般情况下少量较小的栓子多栓塞肺动脉小分支,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若栓塞前已有左心衰竭和严重肺淤血,肺静脉压明显增高,单一支气管动脉不能克服阻力供血,会发生出血性梗死●较大栓子栓塞在肺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或肺动脉分支有小而多的栓子,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及窒息,病人可出现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猝死●体循环动脉栓塞●来源●栓子多来自左心,少数来自动脉●后果●动脉栓塞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以脑、脾、肾、下肢等处为常见(别写肝脏,其栓子一般来自胃肠道静脉)2)脂肪栓塞●定义●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滴并阻塞血管,称为脂肪栓塞●来源●脂肪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烧伤、脂肪组织严重挫伤破裂等释放出的脂滴,从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流●近年来发现血脂过高,由于血脂不能保持稳定的悬乳液状态而游离并互相融合形成脂肪滴所致●肝脏脂肪变性严重者在外界暴力作用下易破裂大出血,血脂浓度升高,造成脂肪栓塞●后果●肺栓塞常见于脑、肺和肾等器官●肺内少量脂肪栓塞,可由巨噬细胞或被酯酶分解,对机体没有影响;若短时间进入肺的脂滴量较多,肺部血管广泛受阻或痉挛,患者可发生急性右心衰竭而猝死3)气体栓塞●空气栓塞●原理·●多因静脉破裂后空气经缺损处进入血流所致,静脉破裂而血管壁不塌陷,空气在吸气时进入血液循环●后果●少量空气进入可被吸收或溶解,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迅速进入静脉空气超过100ml,空气到达右心,空气和血液经搅拌而形成具有压缩性和弹性的泡沫血,随心脏收缩、舒张而缩小、膨大,阻塞右心和肺动脉出口,造成严重血液循环障碍●氮气栓塞●原理●多见于潜水或沉箱作业者从深海迅速浮出水面或航空者由地面迅速升入高空发生●当气压骤减时,原来溶解在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中的O2、CO2和N2迅速游离形成气泡,前两者易在溶于体液,但N2溶解慢,在血液中融合为较大的气泡形成气体栓塞4)羊水栓塞●定义●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造成的栓塞,多发生于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原理●分娩过程中,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升高,羊水可被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角化上皮、胎毛、胎脂、胎粪等羊水成分引起羊水栓塞,羊水中的凝血致活酶样物质或前列腺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引起血管反应造成过敏性休克、DIC5)其他类型栓塞●第五节梗死1.定义1)局部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2.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任何引起血管阻塞而导致组织缺血血氧的因素)●血栓形成●引起梗死最常见的原因,如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可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动脉栓塞●也是引起梗死常见原因,如肺、脾和肾的梗死常由动脉栓塞引起●动脉持续性痉挛●正常血管痉挛不引起梗死,如在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可发生强烈和持续性痉挛致血流中断引起梗死●血管受压闭塞2)条件(血管阻塞后是否发生梗死因素)●供血血管的类型●特殊供血方式,通常不易梗死●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平行动脉供血●吻合支丰富的供血●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血流阻断缓慢发生,可为吻合支扩张、建立侧支循环提供时间,不易梗死●病变发展较快或急速血流阻断,来不及建立,易梗死●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大脑神经细胞耐受性最低,缺血3-4min梗死●心肌细胞缺血20-30min梗死●骨骼肌、纤维结缔组织耐受性强,较少梗死●血液的含氧量3.梗死的病理变化1)肉眼观●动脉阻塞后梗死灶的形态变化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显露,边缘可出现充血、出血带2)梗死灶形状●注意●梗死灶的形状及范围于该器官的血流分布方式一致●脾、肾、肺●因器官动脉呈锥心分支,因此梗死灶呈锥形●尖端指向器官门部●底部为器官表面●切面呈扇形●心冠状动脉●因分支呈不规则分布,因此梗死灶呈不规则地图状●肠系膜动脉●呈扇形分布,肠梗死呈节段性3)梗死的类型(按梗死灶含血量)●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发生条件●常发生在侧支循环不丰富且组织结构较致密的器官,如心、脾、肾、脑等●肉眼观●器官动脉阻断后,动脉分支发生反射性痉挛,组织崩解,渗透压增高,局部组织肿胀而挤压间质小血管,使该区保持贫血状态,颜色灰白或灰黄色,故称为“白色梗死”,可呈现明显的出血带●光镜下●轮廓可见,精细结构消失,细胞核溶解(相当于凝固性坏死)●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定义●梗死区有明显的弥漫性出血,因此又称为“红色梗死”,出血带不明显●发生条件●常发生于组织疏松且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的器官,如肺、肠等●严重静脉淤血●是出血性梗死形成的重要先决条件,妨碍了侧支循环的建立,坏死后淤积在静脉的血液经坏死的血管壁漏出至坏死组织中,造成弥漫性出血,梗死后局部压力下降,外周血通过吻合支进入梗死区,加重出血●组织疏松●可容纳更多血液,不会将漏出的血液挤出梗死灶外●常见类型●肺出血性梗死●原因●在肺淤血前提下,出现肺动脉分支阻塞造成肺出血性梗死●形状●梗死灶多位于肺下叶,呈锥形,尖指向肺门锥形病灶,底靠肺膜,暗红色,出血带不明显●光镜下●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可见肺泡轮廓,精细结构消失,肺泡腔充满红细胞●表现●因梗死灶的肺膜发生纤维素性胸膜炎,患者可有胸痛、咳嗽和咯血等表现●肠出血性梗死●原因●肠梗死多在肠扭转、肠套叠、嵌顿性疝、肿瘤压迫或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基础上,肠系膜静脉首先受压而发生淤血,继之动脉受压发生阻塞,结果肠壁出血性梗死●肉眼观●肠梗死多见于小肠段,坏死灶呈节段性暗红色,肠腔充满暗红色浑浊液体●光镜下●肠壁结构不清,组织内充满红细胞●败血性梗死●定义●梗死区伴有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由于含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所致4.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结局1)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与梗死发生的部位、梗死灶的大小及有无细菌感染等有关●肾梗死:出现血尿和腰痛●心、脑器官梗死:轻者功能障碍,重者危及生命●肺梗死:出现胸痛、咯血及并发肺炎●肠梗死:出现剧烈腹痛、血便和弥漫性腹膜炎●四肢、肺、肠梗死:会继发腐败菌感染而造成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