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会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文化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2分)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缥(piāo)缈、缥(piǎo)碧。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斟(shèn)酌、映(yìng)衬。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泻气”应为“泄气”,“儒养”应为“濡养”。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迫不及待”不要写成“迫不急待”。
2、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中国的文化①,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源远流长,这一特有的文化可谓是②了。
成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意义深远,比如一些成语故事的③,带给人们深深的思索。
A.①地大物博②熟视无睹③言外之意B.①地大物博②家喻户晓③不言而喻C.①博大精深②家喻户晓③言外之意D.①博大精深②熟视无睹③不言而喻3、读完《中国古代园林》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因为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是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B.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具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
C.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
D.颐和园原来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是中国规模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也就是在此不久”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2分)春秋而后便到了战国和两汉,“甲”在这个时间段,诸侯国基本都完成了封建制度的完善。
“乙”此时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进步爆发时期,不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都开始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
千百年来,“家园”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
它是老兵归乡途中的急切:“(1)______ ,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它是秋瑾远在东南的牵挂:“四面歌残终破楚,(2)______ ”(秋瑾《满江红》);它是戍边战士因战事未了不能返回家园的矛盾“(3)______ ,(4)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它是李商隐把思念化为重逢的希冀:“(5)______ ,(6)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它是一捧菊的闲适隐居生活:“(7)______ ,(8)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它也是文人志士胸怀家国天下的具体表现:“(9)______ ,(10)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9.0分)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叶圣陶①住在上海“弄堂房子”里的人对于月亮的圆缺隐现是不甚关心的。
②所谓“天井”,不到一丈见方的面。
至少十六支光(编者注:16瓦)的电灯每间里总得挂一盏。
环境限定,不容你有关心到月亮的便利。
走到路上,还没“断黑”,已经一连串地亮了街灯。
有月亮吧,就像多了一盏灯。
没有月亮吧,犹如一盏街灯损坏了,没有亮起来。
谁留意这些呢?③去年夏天,我曾经说过不大听到蝉声,现在说起月亮,我又觉得许久未看见月亮了。
只记得某夜夜半醒来,对窗的收音机已经沉寂,隔壁的“麻将”也歇了手,各家的电灯都已熄灭,一道象牙色的光从南窗透进来,把窗棂印在我的被袱上。
④我略微感到惊异,随即想到原来是月亮光。
好奇地要看看月亮本身,我向窗外望。
但是,一会儿月亮就被云遮没了。
⑤从北平来的人往往说在上海这地方怎么待得住。
一切都这样紧张,走出去很难得看见树木,诸如此类,他们可以举出一大堆。
⑥我想,月亮仿佛失掉了这一点,也该列入他们在上海待不住的理由吧。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全通用模拟训练卷)(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guī)宝,是中华文化的灿.(càn)烂之花。
B.人生应该潇洒地活着,不要被生活的琐屑.(xiāo)缠绕;当你面对别人无端的诘责时,我们的内心应该做到坦荡如砥.(zhǐ)。
C.你瞧,在那绿树成荫的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瀑布,急驰飞奔的水流直泄.(xiè)而下,像奔腾咆哮.(xiào)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D.节目会场内,观众欢呼鹊跃,人声鼎沸.(fèi);面对如此精彩的节目,面对观众的热情,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没有丝毫的倦.(juàn)怠。
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近年来,展现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创作不断扩大,创作手法不断丰富,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愈加清晰完善。
纪录片这一国际通行的传播方式,积极向世界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A.领域借助讲述日新月异B.区域借助描述与日俱增C.领域借用描述日新月异D.区域借用讲述与日俱增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比赛中折桂,将首金东京奥运会记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名下。
B.通过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活动,使学校营造了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C.夏季的云南温度适宜,天高云淡,还有很多独有的秀美景观,这真是十分适合全国各地游客旅游的好地方。
D.“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大约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4.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山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总分值:150 分〕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6 页,共150 分。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需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0 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4分〕A.广袤.〔mào〕摇曳.〔yè〕拮据.〔jū〕顿开茅塞.〔sāi〕B.恪.守〔ɡè〕娉.婷〔pīnɡ〕桑梓.〔zǐ〕奄.奄一息〔yǎn〕C.骸.骨〔hái〕狡黠.〔xié〕灰烬.〔jìn〕呱.呱坠地〔ɡū〕D.阔绰.〔chuò〕恣.睢〔zì〕抚慰.〔jiè〕自吹自擂.〔léi〕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4分〕项〔A.蓬蒿身份证心无旁鹜断章取义B.恻隐满堂彩通宵达旦融会贯穿C.嬉闹渡假村断壁残垣形销骨立D.端祥攻坚战如雷贯耳走投无路3.以下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入初中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转瞬已是初三。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C.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用鲜血分散成了宏大战斗友情。
D.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困难奋斗。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加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绢本(juàn)狩猎(shòu)惆怅(cóu)B.倔强(juè)畸形(jī)狭隘(ài)C.翩然(piān)栈桥(zhàn)鲜妍(yán)D.缄默(jiān)呜咽(yàn)皎洁(j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木三分、见异思迁、望眼欲川B.怪涎不经、与日俱增、专心致志C.挑拨离间、神采弈弈、锋芒毕露D.栩栩如生、不言而喻、断壁残垣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长时间盯着荧屏时,容易诱发近视眼、角膜炎等疾病。
去掉“当”和“时”。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把“要求”改为“素养”。
C.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
在“肥胖”的后面加上“的原因”。
D.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
把“长于斯”和“生于斯”调换位置。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B.李清照——清代婉约派女词人C.林冲——棒打洪教头D.铭——刻在器物上的文字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李先生正读七年级的儿子在全市科技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邻居祝贺他时,对李先生说:A.令郎争气,这次能拿到这个奖项,够你吹一阵子的了!B.犬子真是有出息,全市第一名啊!真厉害!C.祝贺你儿子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小家伙又聪明又努力,将来一定有出息。
D.令爱能拿到奖项,作为邻居,我感到骄傲,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
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的远近。
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与“明亮”意思最相近的一组是()。
A. 黑暗B. 模糊C. 光明D. 阴暗2.下面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 B. 红 C. 绿 D. 蓝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飏阳 B. 碎因 C. 早晨 D. 爱人4.“炙手可热”是下列哪个成语的正确读音()。
A. 刻骨铭心 B. 深思熟虑 C. 张牙舞爪 D. 手头不宽5.下列不属于三维几何图形的一项是()。
A. 球 B. 锥 C. 柱 D. 铅笔…二、填空题(共20分)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清代作家()创作的。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家。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文学家()的名篇《行路难》。
4.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是(),它的分泌物能帮助消化。
5.我国现行政区划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包括()、市、县、乡镇和村五级。
三、判断题(共10分)请根据所给句子判断其正误,正确的请写“对”,错误的请写“错”。
1.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2.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3.一加一等于三。
()4.《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整理的。
()5.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四、问答题(共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 阅读理解题: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请问,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答案:《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 文字表达题: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重要性。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成就。
这四部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全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国家有难时,英勇的中华儿女从不①。
即使代价是粉身碎骨,他们也一往无前。
犹记得,黄海上,邓世昌驾驶“致远号”勇撞敌舰,壮烈牺牲;狼牙山头,八路军五壮士,纵身一跃,慷②而去,在我们民族的午夜,溅起了一缕绚丽的霞光。
他们悲壮的身姿,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让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1、文中加点字“萦”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yánB.yínC.yìnɡD.yínɡ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概B.慨C.凯D.恺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袖手旁观B.一意孤行C.高谈阔论D.正襟危坐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百年来,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使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B.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C.为了祖国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百年来,让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D.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百年来,使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看到的“真相”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相则藏在深海里。
②而且,多个或换个角度看事物,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③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乐趣。
④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看清事物的全部面貌,才算得上“眼见为实”。
⑤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A.⑤④①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③⑤①④②6、某班围绕“文明上网”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2分)()A.甲:我认为“文明上网”应该浏览健康的信息,绝对不能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班级开展以“爱我中华,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文稿创作1、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宣传文稿,请你帮他们进一步完善内容。
(16分)①祖国风光绮丽。
“大漠孤烟直,①”“②,风正一帆悬”,大河穿山破壁,雄浑澎湃,引得远行人浮想联翩;“③”(作者甲《天净沙秋思》),村落深suì宁静,小桥流水,惹得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②中华英才bèi出。
诸葛亮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来告诫其子“④,⑤”,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诠释了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家国情怀……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③青年向上,国家向前。
我辈青年应学前人“⑦,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出处乙)的乐观豪迈,以鲲鹏“水击三千里,⑧(《北冥有鱼》)”之姿,踔厉奋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1)给文中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出作者和出处。
(2分)(3)根据语境用正楷补写文中空缺的诗文。
(8分)(4)同学们根据文稿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为下联正确排序。
(2分)上联:绘祖国美景缅怀先贤志士①大志②民族③立④实现⑤宏图⑥复兴下联排序(填序号):(5)同学们准备在活动主会场张贴宣传标语,经讨论决定选择隶书作品,请你从下面的书法作品中帮他们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2分)诗歌朗诵2、班委会组织“爱我中华,强国有我”诗歌朗诵会,有位同学准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和他谈谈你的理解。
(2分)榜样引领3、名著阅读。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内心的最强音。
时代虽然不同,但爱国的精神一脉相承。
请阅读《傅雷家书》,感受榜样的力量。
(1)下列关于这部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傅聪远在海外,傅雷用书信在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引导儿子成长,真可谓“家书抵万金”!B.从《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的慈父,从不打骂孩子。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本卷共21小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0分)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①”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③,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④,⑤,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
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⑥?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⑦,燕然未勒归无计”;《木兰诗》中,木兰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的诗句是:⑧,⑨,⑩。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0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zhǔ①目。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绽放鸟巢,从敞开“中国门”“中国窗”到主火炬“微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②间,中国与世界同行、传统与现代激荡、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幕式甲的创意、直抵人心的情怀、胸怀天下的格局,跨越国界、传遍世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开幕当天乙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
丙。
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脚穿虎头鞋,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A. 瞩 B.嘱)②________(A. sùn B. shùn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A.与众不同 B. 匠心独运)乙________(A. 恰逢 B.适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分)(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②冰立方渐渐碎裂、幻化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③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意蕴④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文字通用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分)诸葛亮坚持北伐的第一个原因:。
蜀国只剩下益州,但“益州疲弊”而魏国富ráo(),如果闭关自守,日积月累.()之下,蜀国丧.()失进取之心,而魏国越发强大,这时蜀国只能坐以待bì()。
如果主动出击,就有通过不断蚕食魏国土地,最终逆转形势的可能。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富ráo()坐以待bì()日积月累.()丧.()失(2)“益州疲弊”中“疲弊”意思是。
(1分)(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楚人怜.之(哀怜,怜悯)形貌昳丽..(光艳美丽)B.为天下唱.(通“倡”,倡导)牺牲..玉帛(舍弃生命)C.刑.其长吏(惩罚)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D.引喻失义..(流泪,落泪)..(不合道理)川临表涕零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吾妻之美.我者B.君美.甚C.吾孰与徐公美.D.皆以美.于徐公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古诗文默写。
(7分)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当我们要表达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时,常常会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6.名著阅读。
(2分)她虽然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人格独立,心灵强大,是现代女性美的象征。
在桑菲尔德庄园,她爱上了男主人,虽然地位悬殊,她却敢于追求爱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浙江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一)及答案
浙江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一)一、积累运用(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冰墩墩的人气一路飙升,众星捧月下,一墩难求。
冰墩墩既有大熊猫自带的温和与呆萌,又被(fùyǔ)更灵动时尚的特质。
既有冰雪宇航服、五彩冰丝带这种科技感的风格,又十分符合当下“萌文化”审美,这为其奠定了受欢迎的基础。
此外,冰墩墩化身为单板滑雪、雪橇、冰壶等项目运动员,以各种不同角度、姿态的形象呈现,在呆萌之外更多了英姿飒爽,这也很好地对冬奥项目进行了科普。
总之,(无论/只有)是宣传片中的动画形象,(还是/才是)现场吉祥物玩偶的表演,(都/也)为冬奥增添了许多乐趣,更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梗”,引发网友(②(xìng zhìbób ó)地分享传播。
1.根据文段的意思,为括号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fùyǔ②xìngzhìbóbó2.横线上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还是都B.只有才是也C.只有还是都D.无论才是也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段中打点的短语“众星捧月”“一墩难求”都是主谓短语。
B.文段中画线句“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冰墩墩的人气一路飙升”是一个复句。
C.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呆萌之外更多了英姿飒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文段中加点字“梗”是一个网络词汇,在此处的意思是有趣的“笑点”。
4.请根据对话中的相关信息,按要求完成题目。
某小组同学在语文探究课上对于古典乐器进行了梳理,请你帮忙把内容填完整。
(组长):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古典乐器也一直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
大家在语文学习生活中知道了哪些独特的乐器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哦!(小樱):羌笛——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主要在中国西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独奏。
边塞诗中常见,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①。
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戛然而止(jiá)B. 荫庇(yìn)污秽(huì)干涸(gù)锲而不舍(qiè)C. 悲怆(chuàng)羸弱(yíng)炽热(zhì)戛然而止(gá)D. 慰藉(jí)狡黠(xiá)伫立(zhù)吹毛求疵(cī)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烦躁深邃义愤填膺迫不及待。
B. 筹划疏密因地治宜长途跋涉。
C. 诓骗恻隐月明风青微不足道。
D. 取缔琐屑险象叠生一泄千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C.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三)综合性学习(7分)7. 某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小说人物我来猜】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猜出这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1分)【小说情节我来讲】请从你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一个精彩的情节,简要讲述一下。
(3分)【小说感悟我来谈】阅读小说能让我们获得很多启示,请你结合自己读过的一部小说,谈谈你的感悟。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20分)(共2题;共20分)1.综合性学习。
完成1至2题。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
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字左右)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⑦妇姑荷箪食,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⑧李煜《相见欢》中面对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残叶,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的句子是“________”。
(2)默写范仲淹《渔家做·秋思》的下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54分)(共6题;共54分)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答案
202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4分)(1)①异彩纷呈②源远流长(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2)①jīnɡsuǐ②rónɡzhù(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2.(5分)(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胡琴琵琶与羌笛(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给分)3.(5分)(1)(3分)把“成功”改为“成败”(把“的”改成“是否”也给满分)(2)(2分)即使也4.(6分)(1)纟(绞丝旁)八(8)(2)D(3)保护生物多样性(每小题2分,第三小题意思对即可)第二部分一、(5分)5.(2分)凄凉悲伤(意思对即可)6.(3分)破败荒凉(意思对即可)二、(13分)7.(3分)C8.(4分)(1)有人埋葬母亲,想要向他借车却不敢说。
(2)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回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
(每句2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整句话意思对即可)9.(3分)阮光禄焚车。
(意思对即可)10.(3分)重友情,讲信用。
(意思对即可)三、(9分)11.(3分)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意思对即可)12.(3分)个人层面;国家层面;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13.(3分)作为道理论据,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答出“作为道理论据”给1分,答出“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给2分,意思对即可)四、(15分)14.(3分)助人为乐的美德永远传递,正如爱的暖流涓涓流淌一样。
(意思对即可)15.(3分)春山小时候因生活困难在集市上卖兔子,一位穿制服人的帮助了他,好心人的这次帮助改变了春山的人生命运。
(意思对即可)16.(3分)找到那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意思对即可)17.(3分)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深化了文章主题。
(意思对即可)18.(3分)示例: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一次不经意的善举,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们的生活中,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肇庆市四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肇庆市四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5题;共21分)1. (11分) (2019七上·黑龙江月考) 默写填空。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
(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6)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9) 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4分)(2016·河源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①他又转过脸来dīng zhǔ________我:“明天要早起,可不能迟到!”②惊涛péng pài________ ,掀起万丈狂澜。
③这是荒园,rén jì hán zhì________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④但我却选了另一条路,它huāng cǎo qī qī________ ,十分幽寂。
3. (2分)(2016·河源模拟)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_______: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_______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 . 谦卑谦和谦让谦恭B . 谦让谦恭谦卑谦和C . 谦卑谦和谦恭谦让D . 谦恭谦让谦和谦卑。
4. (2分) (2016·河源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措配不当,应将“枪声”改为“猎枪”)B . 用这个办法烧开水,由十分钟烧开一锅,变为五分钟烧开一锅,时间缩短了一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斡.旋(wò)粗犷.(kuàng)振聋发聩.(kuì)B.校.对(jiào)遏.制(è)花团锦簇.(cù)C.憎.恶(zēng)绰.号(chuò)喃.喃自语(nán)D.褴.褛(lán)褶.皱(zhě)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坻,你几乎忘记了是在高原上行走。
C.我们不应该讨厌它那暄嚣的歌声,它掘土四年,才能在阳光下歌唱。
D.我正在谈木材的事情,这畜生无缘无故跳出来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从容自信的中国。
开幕式上,拂动舒展的绿色春苗,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令人叹为观止....;奥运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赢得了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冬奥志愿者们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助力奥运,那些感人的瞬间仍然历历在目....,....;同时,众多科技元素也融入了冬奥,中国科技与冬奥相辅相成科技让冬奥更节能低碳,冬奥让科技更普惠亲民。
A.叹为观止B.振聋发聩C.历历在目D.相辅相成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心灵手巧的盆景师,把植物、山石、工艺品等加工整合,创作出构思精巧的微型景观。
B.校园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原因,是学校有序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及家长支持配合的结果。
C.走进图书馆,当我们触目那些或发黄或崭新的书籍时,会将眼睛和心灵都映照得明亮。
D.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播出就激起全球热议与赞扬。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B.介胄..之士不拜介胄:披甲戴盔C.天下苦.秦久矣苦:苦于D.又间.令吴广间:间杂(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百姓多闻其.贤其.此之谓乎B.已而之.细柳军辍耕之.垄上C.佣者笑而.应日舍生而.取义者D.固以.怪之矣以.君为长者(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A.陈胜吴广竟然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B.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C.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都不是更好吗?”D.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4)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两文皆塑造了鲜明的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乙文中陈涉是出身卑微却心怀大志的英雄。
B.两文均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甲文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塑造周亚夫;乙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陈胜。
C.两文皆流露了司马迁的情感:乙文列入“世家”暗含作者称道之意;甲文以“称善者久之”结尾隐含赞赏之情。
D.两文选材均详略合宜:甲文详写细柳军营兵士严守军纪表现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乙文详写陈胜的谋划彰显其洞察时局,才能卓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①山水之乐,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
(辛弃疾《破阵子》)(2)请在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最浪漫”的二十四节气①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的创意,巧妙而独特。
②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将文字与影像相结合,用古诗词对应节气。
将“意象”作为影像表达的核心,创作出了兼顾诗词原始意思和中国新风貌的画面,将中国人独有的含蓄、浪漫,传达给全世界。
③例如,短片中“清明”节气的画面,选用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画面中滑雪者在雪山之上搭建了一个帐篷,随着镜头缓慢移动,观众会发现地上还放着一个滑板,因为透视的关系滑板显得很大,当雪花飘落时,眼前的滑板与帐篷仿若是烟雨紫紫中的江南乌篷船。
虽然字幕没有打上“江南”二字,但此景却是观众心目中清明影像的映射。
④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短片,将二十四节气及其诗文同当代冰雪运动完美融合与呈现,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投射与缩影。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乙]如何让古老智慧在当代绽放生机①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应在适应不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
②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
还要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
立夏之际,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的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如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
③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应在各地中小学中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青少年可以通过学习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体验民俗活动,来品韵节气文化。
例如,在清明节期间,青少年一边诵读苏轼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想象古人在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美好画面,一边亲自去踏青、扫墓、亲手制作青团,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传承中华文明的意识。
④在当代,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二十四节气,让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1)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怎样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3分)(2)甲乙两文第③段都举了与清明节气有关的例子,两处是否可以互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分)(3)下列材料也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它适合放入甲乙哪篇文章?请做出选择再简述理由。
(4分)近年来,我国还通过多元的文艺形式,拓展了传播渠道,激活了二十四节气内蕴的文化生命力。
如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具象化。
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
五、作文(60分)8.作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中谈到: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
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校园,这个班级,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
请以《驿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浪淘沙(其五)刘禹锡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选自《尊前集》)9.这首诗前后两句各自描写了什么场景?请概括作答。
(2分)10.诗中写到“晚霞”,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筹边楼记陆游淳熙三年八月既望,成都子城之西南,新作筹边楼。
四川制置使、知府事范公①,举酒属其客陆游曰:“君为我记”。
按史及地志,唐李卫公②节度剑南实始作筹边楼。
后废,无能识其处者。
今此楼望犍为僰道、黔中诸郡,山川方域皆略可知,卫公故址其诚在是乎?比楼成,公复按卫公之旧图,处处新志之。
边城地势险要及异同者,皆考信不疑。
虽然,公于边境,岂真待图而后知哉?方公在朝,以洽闻强记擅名,一时天子有所顾问,近臣皆推公对,莫敢先者。
其使北而归也,尽能道其国城邑、制度云云。
且朔方古今,战守离合,得失是非,一皆究见本末,口讲手画,委曲周悉,如言其国内事,虽彼耄老大人,知之不如是备也。
而况区区西南彝距成都或不过数百里,一登是楼尽在目中矣。
则所谓图者,直按故事为记而已。
范公慨然曰:“君之言过矣!予何敢望卫公?然窃有幸焉。
卫公守蜀,丞相牛奇章每排沮之,维州之战既成而败。
今予会清明宽大之朝,论事荐吏,奏朝入而夕报可使。
使卫公在蜀,适得此时,其功烈壮伟,岂止取一维州而已哉?”游曰:“请并书范公言,以诏后世,可乎?”公曰:“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