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画灯笼课件教案
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红的灯笼》

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红的灯笼》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和绘制红红的灯笼的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和色彩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美术修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具:纸、彩色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2. 画面:红红的灯笼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红红的灯笼的图片或实物,问学生灯笼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 线条练习:让学生用彩色铅笔画出红红的灯笼的形状和线条。
3. 色彩填充:让学生用彩色纸剪出红红的灯笼的图形,再用胶水粘贴在纸上,填充颜色。
4. 制作灯笼吊饰:让学生用彩纸剪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案,再用线或胶水将它们串联起来,制作成灯笼的吊饰。
5. 清理和展示:请学生整理教室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认识和绘制红红的灯笼的形状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和色彩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美术修养。
2. 教学过程完整性: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完整,从导入到线条练习、色彩填充和制作吊饰,循序渐进,有层次地进行。
3. 教学方法选择: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讨论、练习和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参与课堂,并学以致用。
4.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积极,参与度高,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美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获得了有益的美术修养和发展。
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灯笼美术第二课时教案

灯笼美术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灯笼,并能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自己的灯笼作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介绍不同种类的灯笼并进行制作。
2. 难点,如何设计出独特的灯笼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灯笼,并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历史和用途。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灯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习(25分钟)。
a. 灯笼种类的介绍。
教师详细介绍各种不同种类的灯笼,如红灯笼、花灯、蜡灯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灯笼有更深入的了解。
b. 制作灯笼。
教师向学生介绍灯笼的制作方法,并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独特的灯笼作品,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灯笼制作。
3. 指导(15分钟)。
教师在学生制作灯笼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灯笼作品。
4. 展示和总结(10分钟)。
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不同种类的灯笼,还通过动手制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展示和总结环节,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了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美术绘画红红的灯笼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绘画红红的灯笼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绘画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红红的灯笼”。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灯笼的文化背景,掌握红色等基本颜色的使用,以及简单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形状、颜色及寓意,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灯笼的形状和线条描绘,红色的调配和使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色颜料、画笔、调色板、水桶、灯笼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红色颜料、画笔、绘画纸、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红色灯笼,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灯笼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灯笼,激发他们对灯笼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灯笼的形状、线条和颜色特点,引导幼儿注意红色等基本颜色的使用。
演示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笔和红色颜料在绘画纸上描绘灯笼。
在绘画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画法,给予鼓励和指导。
4. 互动交流(5分钟)让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绘画作品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红红的灯笼2. 板书内容:灯笼的形状、线条、颜色特点绘画步骤及技巧红色等基本颜色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为家人画一幅红红的灯笼。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灯笼的绘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红色的调配和使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灯笼的形状和线条描绘,红色的调配和使用。
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红的灯笼》

《红红的灯笼》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了解灯笼的基本结构和制作过程。
2.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制作简单的灯笼。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灯笼。
三、教学准备1.教具:红色卡纸、剪刀、胶棒、绳子、LED灯泡、电池等。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只红红的灯笼,引导幼儿观察灯笼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灯笼,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灯笼的基本结构,如:灯笼的顶部、底部、四壁等。
2.教师示范制作灯笼的步骤,边讲解边操作,让幼儿了解制作过程。
(三)分组制作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教师发放制作材料,指导幼儿按步骤制作灯笼。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灯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教师邀请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灯笼作品。
2.邀请其他组的幼儿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活动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灯笼更加美观?2.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更加精美的灯笼。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通过出示红红的灯笼,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灯笼的兴趣。
2.讲解与示范环节:讲解清晰,示范到位,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
3.分组制作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制作,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灯笼。
但在制作过程中,个别幼儿出现了操作不当的现象,需要教师及时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评价,给予他人鼓励和建议。
但部分幼儿对评价标准不够明确,需要教师在评价时给予具体指导。
5.活动延伸环节: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更加精美的灯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家庭亲子关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掌握灯笼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幼儿园中班《灯笼》美术教案

幼儿园中班《灯笼》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幼儿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了解灯笼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二、教学准备1.《灯笼》绘本或图片。
2.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3.色彩丰富的油画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灯笼》绘本或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灯笼的外观、颜色、用途等。
2. 介绍灯笼的制作过程(15分钟)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灯笼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择材料、剪纸、粘贴等步骤。
可以用图示或实物展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
3. 制作灯笼(30分钟)教师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按照制作过程进行操作。
可以提供不同颜色、形状的彩纸以增加幼儿的选择和创作空间。
4. 涂饰灯笼(20分钟)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提供色彩丰富的油画笔,引导幼儿在灯笼上涂饰图案、花纹等。
可以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设计独特的图案。
5. 展示和分享(15分钟)教师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灯笼挂在教室或走廊的窗边,展示给其他幼儿和家长看。
同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这次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和材料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灯笼,以展示出多样性。
2.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幼儿共同制作一幅大型的灯笼展,以增强集体协作能力。
3.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传统灯笼,并与中国传统灯笼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五、教学心得总结通过《灯笼》美术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此外,还能够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技巧和美学价值,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展示和分享,幼儿还能够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是多维度的,涵盖了艺术创作、文化传承、团队合作等方面,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园美术《灯笼》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幼⼉园美术《灯笼》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在平时的活动中,孩⼦们对于折纸的兴趣也⽐较⼤,能够认真折纸,但是对于看图⽰折纸还存在⼀定的难度。
动⼿能⼒较弱的孩⼦他们的灵活度不够,还有待于进⼀步的提⾼。
活动⽬标 1、引导幼⼉继续学习看图⽰折纸,先折“双三⾓”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空间辨别能⼒和空间想象⼒。
活动准备 1、⼈⼿⼀张彩⾊⽅形纸;颜⾊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灯笼》折纸图⽰1份,半成品1份,未吹⽓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只。
3、彩⾊长纸条、剪⼑、浆糊、棉签、颜料。
活动流程 导⼊活动—幼⼉学习折叠⽅法—幼⼉操作—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导⼊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朋友们在⼤街上看到挂在店门⼝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学习灯笼的折叠⽅法。
(1)出⽰折纸图⽰,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按操作卡⽚图1、图2、图3折好:图1把正⽅形纸对⾓折成三⾓形;图2、图3把两只尖⾓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形。
(3)教师出⽰半成品讲解并演⽰图4“双三⾓”的折法:⼀只⼿插⼊中间,另⼀只⼿对捏两道边后,⽤⼿抹平就成图4下⾯继续图5、图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的灯笼⽰范吹⽓的⽅法。
3、交代要求,幼⼉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家开始折双三⾓,折好再按图5、图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个步骤都要⽤⼿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剪⼑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吹好⽓以后再把上⾯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朋友⽤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操作,教师辅导。
画灯笼教案完整版中班

画灯笼教案完整版中班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和节日习俗;(2)学习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简单的绘画;(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3)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和节日习俗;(2)教授幼儿简单的绘画技巧;(3)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灯笼。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幼儿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和节日习俗;(2)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和节日习俗;(2)准备相关的图片、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和颜料;(4)准备制作灯笼的材料。
2.幼儿准备。
(1)保持好心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2)准备好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与灯笼有关的视频或图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和节日习俗。
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灯笼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引起幼儿的兴趣。
2.学习绘画。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简单的绘画,例如画圆形、线条等。
然后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练习,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3.手工制作。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制作灯笼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简单的制作方式,例如折纸灯笼或彩纸灯笼。
同时,可以让幼儿在灯笼上进行绘画,增加趣味性和创造性。
4.展示成果。
让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灯笼,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一起合作制作更大型的灯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制作和节日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中班绘画灯笼教案

中班绘画灯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手册》中班绘画灯笼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第二章“有趣的形状”,第三节“灯笼的绘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基本线条和图形组合来绘制灯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灯笼的基本结构,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灯笼绘画作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灯笼的细节描绘,如线条、图案等。
教学重点:灯笼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结构,以及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灯笼、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灯笼,引导幼儿说出灯笼的特点。
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如何用基本线条和图形来表现灯笼。
2. 讲解范例灯笼(5分钟)展示不同风格的灯笼,让幼儿观察、分析其线条、图案等特点。
讲解绘画灯笼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幼儿按照讲解的步骤,独立完成一个灯笼绘画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指导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5分钟)播放轻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绘画灯笼。
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评价、学习。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灯笼的基本结构,标注线条、图案等要素。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绘画步骤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具有创意的灯笼。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运用基本线条和图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个独特的灯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寻找更多关于灯笼的元素,将其融入绘画创作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中班绘画小灯笼教案

中班绘画小灯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绘画启蒙》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制作小灯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巧,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灯笼的构造和特点,知道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小灯笼。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灯笼的立体感和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灯笼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画教材、小灯笼样品、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灯笼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灯笼的特点和寓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制作方法(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步骤,包括画图、剪裁、折叠、粘贴等,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小灯笼为例,讲解如何进行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使作品更具美感。
4. 幼儿动手制作(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自行设计并制作小灯笼,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多种颜色和图案的卡纸,让幼儿进行自由搭配,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小灯笼。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制作小灯笼步骤:a. 画图b. 剪裁c. 折叠d. 粘贴2. 色彩搭配与线条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灯笼。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行设计并制作小灯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幼儿在绘画和手工方面的指导作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技巧运用到生活中,如制作节日装饰品、礼物等,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灯笼》美术教案

幼儿园中班《灯笼》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艺品》,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认识灯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灯笼的起源、种类、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灯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灯笼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重点:了解灯笼的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灯笼实物、图片、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灯笼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灯笼的特点和用途。
2. 讲解灯笼文化背景(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灯笼的起源、种类及民间传说,让幼儿了解灯笼的文化内涵。
3. 示范制作灯笼(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灯笼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
4. 幼儿动手制作(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分组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灯笼半成品,让幼儿观察并补全缺失部分,巩固制作方法。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灯笼的起源、种类、民间传说。
2. 灯笼制作方法及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灯笼。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一个灯笼。
2. 作业题目:介绍自己制作的灯笼。
答案:从灯笼的形状、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灯笼的制作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合作意识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更多关于灯笼的文化资料,加深对灯笼的了解。
画灯笼中班教案5篇

画灯笼中班教案5篇画灯笼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并组合拼搭成三角面灯笼的技能。
2、学习简单地装饰技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本领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本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范例、大小相同的圆形纸片若干、胶水,串绳、珠子等操作料子。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2、提问:(1)这是什么?(灯笼)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2)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圆形)一共用了几个圆形纸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种样式)圆形中心是什么形状?你会把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后老师再重点讲解)(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面灯笼,提问:为什么两个灯笼会不一样大小?(圆形纸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灯笼大小也不同,一只球体所需要的圆形纸片大小应当是一样的)二、示范讲解。
1、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
重点要求幼儿做到:要折叠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贴。
(1)每一张圆形纸片的三处折叠部分要和另外三个圆形纸片的折叠部分粘贴起来就成球体。
(2)涂胶水粘合时要对整齐。
(3)用串绳、珠子进行装饰,制作成灯笼。
三、幼儿操作,老师巡回引导。
1、提示幼儿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圆形纸片进行制作。
2、先将圆形全部折叠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贴。
3、帮忙个别本领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讲评。
1、幼儿欣赏灯笼,体验成功的欢快。
2、请个别幼儿叙述制作过程,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活动反思:1、虽然本班幼儿入园至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圆形折叠粘贴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之间本领存在着差别,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为孩子们供应了多种范例,它们分别是用12片、16片、20片圆形纸片制作的灯笼,使孩子们能依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制作。
2、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启发幼儿互帮互学,同伴之间沟通共享制作经验,共同体验成功的欢快。
创意灯笼设计绘画教案中班

创意灯笼设计绘画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灯笼的种类和制作材料。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了解灯笼的种类和制作材料。
2.学生能够用绘画表现出自己对灯笼的想象和创意。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灯笼设计。
2.如何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用绘画表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
1.灯笼的图片资料。
2.绘画工具和材料。
3.教学课件和PPT。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灯笼图片,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形状和材料。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灯笼的印象和想法。
2.学习。
教师向学生介绍灯笼的种类和制作材料,让学生了解灯笼的传统和现代设计。
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灯笼的设计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独特的灯笼。
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计图,包括灯笼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
4.绘画。
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例如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灯笼的形状和纹理。
然后,让学生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将自己的设计图表现出来。
5.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灯笼的种类和制作材料,培养了观察、分析和创造的能力,锻炼了绘画技巧和想象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灯笼绘画线描教案中班

幼儿灯笼绘画线描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灯笼的认识,了解灯笼的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线条的感知和控制能力,通过线描绘画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灯笼的形状和特点,通过线描绘画表现灯笼的形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线条表现灯笼的轮廓和纹饰,培养幼儿的线描绘画技能。
三、教学准备。
1. 纸张、铅笔、橡皮、彩色笔或蜡笔。
2. 灯笼的图片或实物。
3. 教学课件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灯笼的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灯笼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灯笼的外形和纹饰。
2. 示范(10分钟)。
教师在黑板或白纸上示范用线条描绘灯笼的形象,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线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指导练习(15分钟)。
教师指导幼儿用铅笔在纸上练习描绘简单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等,培养幼儿的线条感知和控制能力。
4. 创作实践(30分钟)。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在纸上用铅笔勾勒出灯笼的轮廓和纹饰,然后用彩色笔或蜡笔进行填色,表现灯笼的色彩和纹饰。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鼓励幼儿继续练习和探索线描绘画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灯笼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线描绘画的实践,培养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节日或主题,引导幼儿进行更多的线描绘画实践,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和表现。
中班彩色的灯笼绘画教案

中班彩色的灯笼绘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并了解其在中国传统节
日中的重要意义。
2. 引导学生用彩色的画笔和颜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灯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老师准备好彩色的画笔、颜料、画纸和其他绘画工具。
2. 准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灯笼的图片资料,以便向学生
介绍。
3. 老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彩色灯笼样本,作为学生参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让学生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意义,并展示一些关于灯笼的图片资料。
2. 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彩色灯笼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样式和颜色的灯笼,激发他们的兴趣。
3. 示范,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彩色灯笼样本,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形状和结构。
4. 绘画实践,让学生用彩色的画笔和颜料,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灯笼。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和建议,引导他们完成作品。
5.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绘画过程和心得体会。
6. 教师点评,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同时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绘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手工制作》中的第三节《小灯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灯笼的制作方法、色彩搭配以及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灯笼的制作过程,学会运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灯笼的制作方法、色彩搭配。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灯笼样品、剪刀、胶水、彩纸、蜡笔、尺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小灯笼制作材料、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小猪佩奇》中制作小灯笼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展示小灯笼样品,讲解制作方法、步骤以及色彩搭配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制作小灯笼,强调注意事项。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展示:每组展示制作成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7. 课后拓展: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制作小灯笼,并进行创意设计。
六、板书设计1. 《小灯笼》2. 内容:(1)制作方法:折纸、剪裁、粘合(2)色彩搭配:红、黄、绿等鲜艳色彩(3)创意设计:动物、植物、卡通形象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创意小灯笼。
2. 答案:(1)制作方法:参照课堂所学,进行剪裁、粘合等操作。
(2)色彩搭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鲜艳的颜色。
(3)创意设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意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制作小灯笼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色彩搭配和创意设计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作业: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创意小灯笼的制作,提高家庭亲子互动。
(2)组织展览活动:将幼儿制作的小灯笼进行展览,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小灯笼制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艺术。
中班美术灯笼教案

中班美术灯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手册》第四章“手工艺术”,主题为“制作美术灯笼”。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灯笼的历史文化、学习灯笼的制作方法、创意设计自己的灯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灯笼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2. 让学生掌握灯笼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灯笼的制作方法、创意设计。
2. 教学重点:了解灯笼文化、动手制作灯笼、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灯笼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灯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灯笼的特点,了解灯笼的历史文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示范制作步骤,强调重点和难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讲解的方法,动手制作自己的灯笼。
4. 创意设计(10分钟)学生在掌握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装饰自己的灯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制作美术灯笼2. 内容:(1)了解灯笼历史文化(2)学习灯笼制作方法(3)创意设计灯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美术灯笼。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创意,完成一个独特的美术灯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制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方法,但仍有个别学生需要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个别辅导,提高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与家人一起制作灯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灯笼的制作方法、创意设计。
中班半成品灯笼绘画教案

中班半成品灯笼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灯笼的由来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半成品的灯笼模板,可以是纸制的,也可以是塑料制的,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一份。
2.准备颜料、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讲解灯笼的由来和意义。
4.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灯笼的由来和意义,让他们对灯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制作半成品灯笼。
教师将半成品的灯笼模板发放给每个幼儿,让他们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将灯笼装饰起来。
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装饰,也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供他们参考。
3.绘画创作。
在灯笼装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颜料和画笔在灯笼上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图案或图画,也可以是一些与灯笼相关的主题内容,比如春节、元宵节等。
4.展示成果。
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想法,可以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5.总结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总结这次绘画创作的过程和体会,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也可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绘画活动,幼儿不仅对灯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要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创作想法,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美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画灯笼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画灯笼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灯笼的形状、构造和颜色,并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2.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绘制出自己设计的灯笼。
3.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个性化的灯笼,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造性能力。
教学准备1.纸张2.彩笔、水彩笔、颜料等3.切割用的剪刀4.发光体或荧光颜料(可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灯笼图片,引导幼儿对灯笼有初步的认识。
同时,让幼儿了解灯笼在春节期间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第二步:讲解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介绍灯笼的构造、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知识,并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灯笼的制作方式和风格。
第三步:绘制1.老师可以让幼儿以木棒或线圈为模板,用笔简单勾勒出灯笼的形状。
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填充和涂饰。
2.对于绘画基本功比较好的幼儿,老师也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不同种类的颜料和绘画工具,如水彩笔、油画棒等,协助幼儿设计和制作更加精美的灯笼。
3.可以鼓励幼儿在绘制灯笼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添加自己独特的特色。
第四步:装饰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发光体或荧光颜料,让幼儿为自己的灯笼增加一些特殊的效果,从而提高其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第五步:课堂展示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好的灯笼,让他们欣赏并分享彼此的艺术成果,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创作情况做出评价和指导,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和应用能力。
总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灯笼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美术水平和审美能力。
希望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的分享,可以为幼儿园教师们提供一些更多有创意和互动的教育方式。
中班美术绘画灯笼教案

中班美术绘画灯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造型”,详细内容为“制作灯笼”。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构造和特点,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灯笼制作。
2. 培养幼儿的绘画和手工技能,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灯笼的绘画和剪裁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灯笼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灯笼样品、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包括绘画、剪裁、粘贴等步骤。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灯笼,让幼儿跟随步骤学习。
4. 幼儿动手实践(3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独立完成一个灯笼的制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灯笼的构造和特点2. 灯笼制作步骤1) 绘画2) 剪裁3) 粘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灯笼。
2. 答案:灯笼制作方法见课堂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灯笼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各种灯笼的样式,尝试创新自己的灯笼作品。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灯笼制作大赛”,让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灯笼的绘画和剪裁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绘画灯笼课件教案
教案标题:中班绘画灯笼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观察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电脑和投影仪。
2. 中班绘画灯笼课件。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纸、彩色铅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等。
4.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区。
教学过程:
引入:
1. 使用投影仪展示中班绘画灯笼课件,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绘画灯笼的目的和意义,如庆祝节日等。
主体:
1. 向学生展示一些绘画灯笼的样例,并解释每个样例的特点和风格。
2. 引导学生观察灯笼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样例作为灯笼的设计参考。
4. 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开始绘制自己的灯笼设计。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
5.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纹理,让他们发挥创造力。
6. 在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组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
1. 回顾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绘画灯笼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结合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一起制作实际的绘画灯笼,可以使用彩色纸、胶水和剪刀等材料。
2. 让学生在绘画灯笼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节日装饰品,如彩色纸花、彩色纸链等。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创意和技巧。
3. 通过小组展示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绘画灯笼的理解和反馈。
教学延伸:
1. 继续探索其他绘画主题和材料,如水彩画、油画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3.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
1. 确保学生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性。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风格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