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日教案:挂灯笼
元宵节里挂彩灯教案

元宵节里挂彩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元宵节挂彩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意义。
2、指导学生掌握制作彩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元宵节挂彩灯的文化内涵。
(2)彩灯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出有创意的彩灯造型。
(2)在制作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收集元宵节挂彩灯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制作彩灯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细绳、灯泡、电池盒等。
(3)准备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2、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2)准备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元宵节挂彩灯的热闹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彩灯的形状、颜色和图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元宵节要挂彩灯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历史,让学生了解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讲解元宵节挂彩灯的传统意义,如象征着光明、团圆和吉祥等。
(3)展示不同类型的彩灯图片,如宫灯、走马灯、兔子灯等,让学生观察彩灯的结构和特点。
3、制作方法演示(10 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彩灯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介绍其用途。
(2)以一种简单的彩灯为例,如纸灯笼,逐步演示制作过程。
首先,用铅笔在彩纸上画出灯笼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出;接着,用胶水将灯笼的边缘粘起来,形成一个圆柱体;最后,在灯笼的顶部和底部打孔,穿上细绳,安装灯泡和电池盒。
(3)在演示过程中,强调安全问题,如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4、小组讨论与设计(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5 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讨论并设计彩灯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健康领域活动小班《挂灯笼》教案

健康领域活动小班《挂灯笼》教案【活动名称】挂灯笼【活动目的】通过挂灯笼的方式,让小班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对健康生活的认识。
【活动对象】小班幼儿【活动环境】活动室【活动时间】30分钟【活动准备】1.准备纸制灯笼的制作材料: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准备播放关于传统文化的音乐。
3.准备好活动室的布置,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1.导入环节老师播放关于传统文化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音乐,引导幼儿思考: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传统文化和健康生活有什么联系?2.制作灯笼老师向幼儿展示制作灯笼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幼儿完成制作。
首先,将纸折叠成圆筒状,用剪刀剪出底部的花纹,然后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各种图案,最后用胶水将两端粘合成灯笼状。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让他们体会动手的乐趣。
3.挂灯笼制作完成后,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挂灯笼。
在活动室内挂上制作好的灯笼,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加了活动室的节日氛围。
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回顾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分享制作灯笼的感受和收获。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促进健康生活?【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表现,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幼儿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健康生活的认识程度。
【活动延伸】1.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制作灯笼,增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
2.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到户外挂灯笼,增加户外活动的乐趣。
3.可以通过挂灯笼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如春节、中秋节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挂灯笼的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增强了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对健康生活的认识。
同时,通过活动,幼儿们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活动流程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1、图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5、图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5、图6、图7折成图8。
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养幼儿心灵手巧、动作协调的技巧,并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幼儿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彩色卡纸、纸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签、双面胶、毛线。
活动过程1. 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当你家里过新年的时候,你家门口会悬挂什么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制作纸杯灯笼吧!看看谁制作的最美、最好看呐!2. 老师指导幼儿制做灯笼⑴分发制作材料;⑵指导安全制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签;⑶制作方法:第一步:把彩色卡纸粘贴在纸杯的外面作装饰;第二步:把在卡纸上画好的耳朵、眼睛、鼻子、胡须和嘴巴,分别剪下来,然后贴在装饰好的纸杯上;第三步:在纸杯底部的中间用牙签钻一个小孔,穿上毛线,并在杯里将线头打好结。
将线的另一头系在竹筷的一端,灯笼就做好了。
3. 师生一起念儿歌:小纸杯,真好玩,剪好图形上面贴,在钻一个小小孔,系好绳子成灯笼。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设计的,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这次活动中,孩子都在情感互动、技能等方面都体验到了乐趣,制作了比较精美的纸杯灯笼,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
小百科: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2活动目标: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数学符号)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中华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3. 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4.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春节:春节习俗、春联制作、挂灯笼。
2. 清明节:祭祖活动、传统习俗。
3. 端午节:端午节来历、龙舟节目、包粽子。
4. 中秋节:中秋节来历、赏月、吃月饼。
5. 重阳节:重阳节来历、登高赏菊。
三、教学过程1. 春节a. 导入:老师播放春节的视频,让幼儿了解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b. 发展:(1)老师向幼儿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幼儿了解春节是什么,为什么要过春节。
(2)制作春联:让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春联,用毛笔、彩纸等将春联制作出来。
(3)挂灯笼: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灯笼,用彩笔或者贴纸装饰,再挂在教室里或者校园里。
2. 清明节a. 导入:老师询问幼儿是否知道清明节并介绍这个节日b. 发展:(1)给幼儿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引导幼儿懂得尊重传统、缅怀先人。
(2)进行祭祖活动:请家长给每位幼儿带上祭祖用品,老师陪同幼儿前往祭祖园拜祭先人。
(3)体验传统习俗:给幼儿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踏青、扫墓、放风筝等。
让幼儿体验并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3. 端午节a. 导入:老师与幼儿交流端午节的相关知识b. 发展:(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引导幼儿学习民间传说。
(2)龙舟节目:教授幼儿“龙舟”和“赛龙舟”的相关知识,引导幼儿参与制作。
(3)包粽子:教授幼儿端午节重要食品——粽子的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4. 中秋节a. 导入:老师播放有关中秋节的视频,告诉幼儿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b. 发展:(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幼儿懂得感恩和团结重要。
(2)赏月: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重要活动——赏月,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月亮并展示。
(3)吃月饼:教授幼儿中秋节的重要食品——月饼,让幼儿品尝并了解月饼的种类和起源。
大班其他教案: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班其他教案: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春节的习俗和意义。
2.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以游戏和歌曲为媒介,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大红灯笼、红色剪纸、金色剪纸、黄色剪纸、彩色软纸、粘钩子、绳子。
2.春节歌曲资源。
三、教学过程1. 春节文化传统的介绍(1)教师通过图片或物品向幼儿介绍春节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幼儿感受春节节日气氛。
(2)教师介绍中国春节的习俗,特别是对于红色元素的使用,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于红色元素的理解和感受。
2. 制作大红灯笼(1)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大红灯笼的步骤,并一步步教导幼儿完成制作过程。
(2)教师逐步展示制作灯笼的具体步骤,如:“首先将红色软纸折成长方形,在其中心画出一个圆形,然后把剪纸制成的装饰物粘在灯笼的外面。
”3. 唱春节歌曲(1)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几首春节歌曲,如《恭喜恭喜》《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2)教师拿出鼓、锣等简单的乐器,配合歌曲一起演奏,供幼儿跟唱和跳舞。
4. 游戏活动(1)设计游戏环节,如“扔红色球”、“跳舞接力”等,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2)设计智力活动,如“猜谜语”、“找相同图案”等,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教学,幼儿们初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春节习俗和红色元素的含义,制作了大红灯笼,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通过游戏和歌曲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希望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幼儿分享中国传统文化,让幼儿们逐步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一、简介《挂灯笼》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一。
与此同时,它也是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而有趣的教育方法。
通过挂灯笼的教学,幼儿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颜色、形状、大小等,锻炼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组织能力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成功认识并说出几种简单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成功认识并说出几种简单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
3.成功掌握数字概念。
4.掌握挂灯笼的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1.颜色:红、黄、蓝、绿等。
2.形状:圆形、三角形、方形等。
2. 教学方法3. 教学环节1.热身环节在热身环节中,可以用一些适当的游戏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准备开展教学。
例如:“宝藏猎人”游戏。
2.主要环节a)认知颜色老师示范一张红灯笼,然后询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这是红灯笼。
然后老师把红灯笼拿起来,告诉学生我们要挂灯笼,然后让学生跟随老师挂上自己制作的灯笼。
对于不同的颜色,《挂灯笼》的教学过程是一样的。
老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颜色的名称和鲜明的颜色界限。
b)认知形状在随后的环节中,老师会教学生关于不同形状的知识,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老师会用不同形状的灯笼以及用形状说明其特点的例如“圆形的边界没有尖,三角形是有三个角的”等等。
c)数字概念每一个灯笼都有一个编号,并放在它应该的位置上,让孩子们学会认识最基本的数字,并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数字排列的规则。
3.结束环节在《挂灯笼》的教学中,结尾环节可以通过提醒孩子们散场、回家的事项以及对最后一次做的灯笼的设计、排列进行总结。
四、实施步骤1. 准备1.准备教学备课。
2.准备好所需的教学器材:纸张、彩笔、细绳、线、灯笼样图。
2. 教学过程1.进行热身活动,例如:“宝藏猎人”游戏。
2.介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中班游戏挂灯笼反思教案

中班游戏挂灯笼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并了解春节的习俗之一——挂灯笼。
2. 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灯笼的过程,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挂灯笼的意义。
2. 引导幼儿参与制作灯笼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春节的习俗和挂灯笼的意义。
2.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灯笼的制作,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红纸、黄纸、蓝纸等各种颜色的纸张。
2. 剪刀、胶水、彩色笔等制作灯笼的工具。
3. 春节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用来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挂灯笼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教师向幼儿介绍春节的习俗和挂灯笼的意义,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和挂灯笼的相关知识。
2. 制作灯笼,教师向幼儿介绍制作灯笼的方法,并提供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灯笼。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3. 贴彩绘,幼儿完成灯笼的制作后,可以用彩色笔在灯笼上进行彩绘,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灯笼作品。
4. 展示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作品,并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制作灯笼的心得体会。
5.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对制作灯笼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让他们思考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以及制作灯笼的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挂灯笼的习俗,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一、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减一加十”的运算方法和技巧;2. 训练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减一加十”的运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安排好教室环境,保证教学秩序;2. 准备好游戏所需的材料:挂灯笼、数字牌子等。
教学过程:1. 热身:数数游戏教师引入数数游戏,让学生快速数到100,锻炼他们的数学口算能力。
2. 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将挂好数字的灯笼放在教室门口,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将一个数字牌子传递给第一个学生,学生们依次报出所拿到的数字,直到有学生报出“10”,这时挂有数字“10”的灯笼就要被拿走,接下来的学生继续报数,直到有学生报出“20”、“30”...每当一个数字被说出来时,教师要将相应数字灯笼拿走。
3. 游戏开始教师让学生按照规则开始游戏。
当一个数字被拿走时,教师问学生:“减一加十等于多少?”学生快速答道:“19!”接下来,教师将数字牌子传给下一个学生,游戏继续,直到最后只剩下一盏灯笼。
4. 游戏结束最后,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减一加十的运算方法和技巧,并奖励游戏胜利的学生。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减一加十”的运算方法。
同时,游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情境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春节挂饰灯笼手工教案中班

春节挂饰灯笼手工教案中班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红灯笼来庆祝这一喜庆的日子。
而在幼儿园中,老师们也会组织孩子们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让他们感受到春节的氛围,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春节挂饰灯笼手工教案,适合中班幼儿园的孩子们参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灯笼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二、教学准备。
1. 红色、黄色、金色、黑色等颜色的纸张。
2. 剪刀、胶水、彩色笔。
3. 细绳或丝线。
4. 装饰材料,如彩色纸花、彩带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
老师可以先给孩子们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他们了解春节的重要性。
然后,向孩子们展示一些精美的灯笼样品,让他们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氛围。
2. 制作灯笼。
(1)准备纸张和剪刀,让孩子们根据模板剪出灯笼的形状。
(2)把剪好的纸张对折,用剪刀在对折的那一边剪出一些小口,然后展开,就成了一个灯笼的形状。
(3)用彩色笔在灯笼上画上一些图案,可以是花纹、动物、数字等,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用胶水把灯笼的两端粘在一起,然后在灯笼上面和下面各粘上一根细绳或丝线,以便挂起来。
(5)最后,可以用一些装饰材料来点缀灯笼,让它更加漂亮。
3. 活动总结。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他们的灯笼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用了什么材料,觉得哪里最有趣等等。
通过这样的总结,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春节的传统习俗,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耐心和细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和同伴们的合作,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国庆节幼儿园灯笼制作教案

国庆节幼儿园灯笼制作教案国庆节幼儿园灯笼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国庆节的意义,了解国庆节的起源和相关的习俗。
2. 通过制作灯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对颜色、形状和图案的辨别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介绍国庆节的背景和相关习俗。
2. 图片资料: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灯笼。
3. 材料准备:纸板、彩纸、剪刀、胶水、铅笔、彩色笔等。
4. 课程活动安排表。
三、教学内容:1. 国庆节的介绍(通过PPT展示) a.国庆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庆祝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
b.国庆节起源于1949年10月1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一页。
c.人们庆祝国庆节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制作美丽的灯笼。
2. 灯笼的介绍 a. 灯笼作为国庆节装饰品的一种,形状各异,颜色丰富,非常漂亮。
b.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是象征着幸福和希望。
3. 制作灯笼的步骤 a. 给每个幼儿发放材料,并简单介绍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
b. 幼儿先要在纸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用剪刀剪成相应的形状。
c. 把彩纸裁剪成小条,并用胶水粘贴在纸板上,形成一个灯笼的外框。
d. 再用彩纸剪成小条状,把彩纸粘贴在灯笼外框的上下两端,用胶水固定。
e. 最后,在灯笼的两侧剪一个小口,可以插上线或绳子,方便悬挂。
4. 制作灯笼的互动环节 a.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灯笼,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独特的灯笼。
b.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帮助他们表达他们的设计理念。
四、教学过程:1. 在幼儿园操场上进行集体活动。
2. 引导幼儿观察所制作的灯笼,并向他们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灯笼。
3. 结合图片和PPT,向幼儿介绍国庆节的意义和起源。
4. 让幼儿自由发挥,设计并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灯笼。
5.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师生互动,辅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完成灯笼。
元宵节里挂彩灯美术教案

元宵节里挂彩灯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元宵节挂彩灯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彩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彩灯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骤。
设计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彩灯造型。
2、教学难点如何将创意构思转化为实际的制作,处理好彩灯的结构和细节。
合理运用色彩和装饰元素,使彩灯更具艺术效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元宵节挂彩灯的图片和视频。
制作彩灯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细绳、灯泡等。
示范作品若干。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铅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元宵节挂彩灯的热闹场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彩灯的形状、色彩和装饰。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元宵节挂彩灯的习俗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元宵节里挂彩灯。
2、知识讲解(10 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彩灯图片,如宫灯、走马灯、兔子灯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讲解彩灯的基本结构,包括骨架、灯罩、灯穗等部分。
强调制作彩灯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3、创意构思(5 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确定彩灯的主题和造型。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相互交流想法,教师巡回指导。
4、制作示范(10 分钟)教师选取一种简单的彩灯制作方法,如纸灯笼,进行现场示范。
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先将彩纸剪成合适的形状,如圆形或方形。
用胶水将彩纸边缘粘贴,形成灯笼的灯罩。
在灯罩顶部和底部打孔,穿上细绳作为提手和灯穗。
最后在内部安装灯泡或蜡烛。
5、学生实践(20 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彩灯。
小班元宵节灯笼教案(通用10篇)

小班元宵节灯笼教案(通用10篇)小班元宵节灯笼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元宵节灯笼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元宵节灯笼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灯笼的种类、形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制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龙。
2、课件(灯笼会),人手一件灯笼制作用具(废旧盒子、胶水、丝布、松紧带)3、各种自制灯笼范例活动过程1、播放课件,欣赏花灯,认识元宵节。
提问:灯会上都看到了什么灯?你能说出几种灯的名称吗?小结:正月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灯笼?2、尝试制作灯笼(1)出示各种灯笼的范例,示范一种灯笼的做法。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及灯笼形状进行制作。
3、挂灯笼装扮教室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评价制作作品。
小班元宵节灯笼教案2活动目标1、学习用服装、发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2、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3、知道华人新年,元宵节时的习俗,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知道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
用发型与服装的变化表现男、女人物。
活动准备1、彩色水笔、蜡笔、红、绿、兰、黄等水粉色。
2、在区域里,可张贴各种范例画,如:各式彩灯、节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动流程介绍元宵节——欣赏讨论——幼儿创作——引导讲评——制作教具(灯笼)活动过程:1、介绍元宵节知道华人新年中的元宵节——我们华族特有的节日,是全国华族共同欢庆的节日。
节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门前挂上彩灯,走亲访友,美丽的花灯和鲜艳夺目的各色衣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挂灯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挂灯笼》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用指定的长度测量物品;•学会分辨比较大小;•学会编制长度序列,并将资料进行记录和运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1.2 情感与态度目标•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的环境,并提高他们热爱生活的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通过亲手制作灯笼并用指定的长度测量其大小,让幼儿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2.2.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观察力和注意力。
2.2.2 教学难点•对幼儿来说,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是难点;•让幼儿保持专注并参与学习的过程不容易。
3. 教学准备•灯笼模板;•彩纸、剪刀、胶水、铅笔、橡皮等;•测量工具,尺子、直尺等。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引入本课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测量我们亲手制作的灯笼的大小,你都能想象到吗?(老师同时向幼儿展示彩纸制成的灯笼)2.互动问答:请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测量吗?”(等待幼儿回答)4.2 活动环节1.逐步制作灯笼,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指引一步步制作灯笼。
2.测量灯笼的大小。
老师引导幼儿用尺子测量灯笼的大小,让幼儿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大小的灯笼。
3.讨论发现: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比较灯笼的大小,并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4.3 巩固环节1.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灯笼的大小,其他小组成员通过提问的方式,判断其展示图片大小是否准确。
2.教师点评引导:对幼儿做出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幼儿加深对长度测量的理解。
4.4 结束环节1.结课:教师向幼儿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
2.反思:学生就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进行分享和反思。
5.教学评估评估范围包括幼儿在活动环片期间体现出来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等。
评估形式包括现场观察记录和问答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节日教案:挂灯笼
活动目标:
1、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看算式题挂灯笼,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通过挂灯笼游戏,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灯笼》PPT;
2、垫板每人一块,每个垫板上有5以内算式题一道;
3、各式灯笼每人三条。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师:“我们这个月10月1日,过了什么重要的节日啊?”
师:“在国庆节的那天我们大街上或者在屋檐上都会挂哪些东西显得喜气洋洋?表示我们在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呢?”
小结:我们在庆祝节日的时候,都会挂上表示喜庆的灯笼来表达我们的快乐。
二、看算式题挂灯笼
师:“你们瞧,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什么啊?我们今天也把这些漂亮的灯笼挂起来,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美丽,好吗?”
教师逐一演示PPT:
(1)观察5个灯笼(第一张ppt):
提问:这里有几个灯笼?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形状、大小、颜色、图案有无福字)
(2)观察算式题1+4=5和一串灯笼(第二张ppt)
提问:
A你又看到了什么?(式题和灯笼)
师小结:1+4=5就是一道算式题,中间有加号的是加法算式题。
算式题下面的一串灯笼,就是老师看着这道算术题来挂的。
数字1,我用1个大灯笼表示;数字4,我用4个小灯笼表示,数字5,就表示这串灯笼合起来一共有5个。
(3)观察算式题4+1=5和灯笼(第三张ppt)
提问:这道算式题中的4、1和5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有4只怎样的灯笼?1只怎样的灯笼?合起来是几只灯笼?
小结:原来,我们在挂灯笼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清算式题。
看到算式题中的数字4,我们在挂灯笼时就先挂4个小灯笼;看到算式题中的数字1,我们再接着挂1个大灯笼,合起来就是5个灯笼。
(4)出示算式题3+2 =5;和五个并排放的灯笼(第四张ppt);
提问:看,这是一道什么算式题?我请小朋友来试试,请你看着这道算式题来挂灯笼,你会怎么挂?有哪些不同的挂法?(幼儿说,教师演示)
教师简单小结:原来,看着算式题,我们还可以根据灯笼的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图案等来挂,可以有两种甚者更多的挂灯笼的办法。
三、幼儿操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给你们的算式题来挂灯笼。
可以根据灯笼的大小、颜色、形状来挂,看谁能用一道算式题,挂出两串、三串灯笼!
1、幼儿操作
2、交流:
(1)先互相介绍,念念式题,并说说灯笼代表的意思。
(2)发现问题:找找有没有问题?哪里有问题?(教师帮助幼儿分析)
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玩了挂灯笼的游戏,国庆节除了挂灯笼,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办法,让我们的城市更漂亮呢?
下次,我们也用这些加法算式题来挂彩灯、挂彩旗,用这些
式题表示不一样的东西,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