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1前言:文化繁荣不仅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教案教学设计是教育的基础。
在“华夏文化魅力展示”这一主题中,教案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文章中,本人将结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来谈一下这个主题下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2. 了解几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3. 掌握中国尚方宝剑的历史渊源,认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二、教学重点:1.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2. 几种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3. 尚方宝剑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和重要地位。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2.如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3.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尚方宝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步骤:1.课前热身:学生自行制作中国传统文化海报。
2.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展示制作的海报并进行讲解。
3.教师讲授:通过PPT、图文等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特点。
4.个案讨论:学生对几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并创意设计相关作品。
5.团组讨论:学生分小组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并整理出班级的合作作品。
6.以尚方宝剑为例,讲授中国古代钢铁冶铸技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观念。
7.学生收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交流感想,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
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前热身环节能够自主设计海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能够比较精准地捕捉到教师的重点,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
3.学生在完成个案研究和团组讨论环节中,充分发挥合作和创新潜力,表现出比较完整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4.学生在学习尚方宝剑这一话题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古代传统钢铁冶铸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能够有较为系统性的认识和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掌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参观博物馆或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和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内容:第1课:《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对中国文化的基本了解。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和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
3. 课文理解:(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第2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当前文化多元的大环境下,探究和传承中华文明和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和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文化课程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塑造学生丰富人文素质、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
在语文教育中,课程设置不仅应当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更要肩负起培养国民精神的使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的同时,汲取其中优秀品质,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属于苏教版七年级必修内容,旨在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介绍和体验,让学生了解并敬仰多彩的中华文明。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中华文化悠久历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②熟悉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色,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精髓;③掌握中华文化的一些基础知识,如“中国四大发明”、“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信自主的人格;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①积极传递正能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②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意识,发扬中华文化光荣传统;③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基础概念2. 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及其主要发展阶段3.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历史渊源和应用现状4.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5. 中国的传统习俗与礼仪(如古代婚礼、礼节会馈、餐桌礼仪)6. 中华经典文化表现形式(如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等)安排:第一课时: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开学典礼观看节目、点燃纪念日、展示校园文化等活动,为课程铺垫。
七年级语文下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第一章:汉字——中华文化的瑰宝1. 学习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范,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2.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特点、书写规范。
3. 教学活动: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示范书写规范,进行书写练习。
第二章:词语——绚丽多彩的中华语言1. 学习目标:掌握词语的构成规律,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词汇量。
2. 教学内容:词语的构成规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教学活动:分析词语的构成规律,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进行词语练习。
第三章:成语——传统文化的瑰宝1. 学习目标: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培养语感。
2. 教学内容:成语的来源、特点、含义和用法。
3. 教学活动:讲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进行成语练习。
第四章:诗词——抒发情感的艺术1. 学习目标:欣赏诗词的美,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学会创作简单的诗词。
2. 教学内容:诗词的分类、意境、情感表达。
3. 教学活动:讲解诗词的分类和意境,分析诗词的情感表达,进行诗词创作练习。
第五章:散文——抒发心灵的窗口1. 学习目标:理解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掌握散文的表达手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散文的主题、结构、表达手法。
3. 教学活动:讲解散文的主题和结构,分析散文的表达手法,进行散文阅读和写作练习。
第六章:小说——人生百态的画卷1. 学习目标: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内容:小说的基本特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3. 教学活动:讲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第七章:戏剧——舞台上的艺术1. 学习目标:认识戏剧的基本元素,理解戏剧的主题和情节,学会欣赏戏剧。
2. 教学内容:戏剧的基本元素、主题、情节。
3. 教学活动:讲解戏剧的基本元素,分析戏剧的主题和情节,进行戏剧欣赏和分析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学习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感悟、学习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学习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感受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步骤:一、课前学习学生搜集资料,积累一些国家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并且能用一两句话加以评价。
二、导入新课考考你:你知道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是什么吗?建筑大师贝聿铭、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大家想不想一睹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风采?那么就请大家通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来认识他吧。
三、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由贝聿铭的建筑图片展示,引入对贝聿铭的介绍。
(或由《梵天寺木塔》古建筑的成就,导入新时代中也有杰出的人物,引入对贝聿铭的介绍。
)出示贝聿铭的图片和简介。
2.同桌交流字词积累情况,教师随机抽查。
(1)出示本课字词,正确朗读下列字词:魅.力榀剔..透贝聿.铭犊.遗孀.遴.选轩.然摩.天萦.系华厦玮..水榭跻..身赋.予抉.择勘.察(2)出示重要词语:晶莹剔透相得益彰变幻莫测别具匠心轩然大波力排众议当之无愧声誉卓著3、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可让学生概述课文内容,教师指导概述方法:A、明确文中的人物;B、人物主要经历;C、人物主要经历中所经历的主要事件;D、人物成就;E、叙述顺序。
学生分小组准备后,派代表概述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1、生动介绍:学生再读课文,具体说出贝聿铭在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
每组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其他同学作评价。
讲述时既要有面上的介绍,更要有突出的典型事例的介绍。
2、各抒己见:(1)三个小标题的内容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三个小标题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明确:这三个小标题先讲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在国内的建筑成就。
讲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华夏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使学生掌握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汉字、诗词、书法、绘画等;(3)培养学生对华夏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华夏文化的魅力;(2)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华夏文化;(3)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华夏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提高学生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华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介绍华夏文化的起源,如古代文明、神话传说等;(2)讲述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3)分析华夏文化发展的原因,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
2. 第二课时:华夏文化的核心元素(1)汉字: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2)诗词:选取代表性的古代诗词,让学生欣赏和品味;(3)书法与绘画:介绍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程,欣赏经典作品。
3. 第三课时:华夏文化的艺术瑰宝(1)音乐:介绍古代音乐的形式和特点,欣赏经典曲目;(2)舞蹈:讲解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欣赏舞蹈表演;(3)戏曲:介绍戏曲的种类和特点,欣赏戏曲片段。
4. 第四课时:华夏文化的民俗风情(1)传统节日: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2)饮食文化:讲解华夏饮食的特点和地域差异;(3)民俗工艺:介绍剪纸、泥塑、刺绣等民俗工艺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5. 第五课时:华夏文化的智慧与思想(1)儒家思想:介绍儒家的创始人、代表作品和思想观念;(2)道家思想:讲解道家的起源、代表作品和思想观念;(3)佛教文化:介绍佛教的传入、发展及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华夏文化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建筑、艺术品等;2. 视频:华夏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传统技艺表演、节日庆祝等;3. 教材:选择适合的华夏文化教材或辅助材料,如《中国文化史》等;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课文所介绍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所介绍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的内容。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描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讲解课文所介绍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4. 实践环节:(1)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的传统文化案例,分析其内涵和价值,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优秀13篇)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优秀13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篇一[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课的训练要点定为:(一)速读练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二)复述训练,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分别按课文安排的顺序或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复述。
惦文课程标准》提出速读的要求,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阅读较长篇幅的文章,尤其是内容浅易的记叙文,可从训练默读入手,提高阅读速度。
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课标》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把握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也有一定的要求。
复述训练则重在考查学生能否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导语设计。
1.网上搜集贝聿铭在世界各地设计的优秀的建筑作品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然后,师生共同以尊敬的心情,走近世界建筑大师,了解他不平凡的一生。
2.在北京长安街,有一座雄伟的建筑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它显示出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令世人瞠口不已,这建筑便是出自贝聿铭之手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建筑大师在设计方面还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抒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中,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
1985年,他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
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这样一位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却有着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三个导语的设计侧重点不同:第一个是从感官的刺激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个和第三个导语都是以先“声”夺人的方法,引发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本文。
)二、速读全文,归纳出各小标题的主要内容。
做快速阅读的指导,即:不指读,不出声,不回视,眼光沿书的中轴线左右移动,视幅要宽……三、速读全文后,复述每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提出复述课文的要求。
可以大胆地剪裁,复述不是概括大意,也不是背诵课文,是把原有的材料取舍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出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苏教版
(4)课文思想感情的深入挖掘。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背后的深层意义。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听取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了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树立了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对美的感知能力。
⑥总结:华夏文化魅力无穷,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同时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了古诗词的基本韵律知识,如平仄、对仗等,能熟练地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
-学会了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言文篇章,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了解了我国自然景观和园林艺术的文化特点,增强了对华夏文化的认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古诗词和文言文进行鉴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古诗词韵律、文言文阅读技巧、华夏文化知识点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测试题目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
4.课后作业与课外阅读: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同时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情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提高素养。
七年级语文教案《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课文内容,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特点和魅力。
2. 生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 句型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词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生跟读并模仿,巩固记忆。
4. 句型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学生互相练习,提高口语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华文化的小短文。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继续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课文内容,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
2. 生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新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 句型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掌握。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新词语,学生跟读并模仿,巩固记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展现华夏文化魅力》学案(新版)苏教版
《展现华夏文化魅力》设计者:班级:姓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背景简介】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是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
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选为研究院院士。
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榀()剔透()贝聿铭()轩然大波()聘用()跻身()牛犊()摩天大楼()遗孀()遴选()萦系()勘察()水榭()抉择()谐调()二、解释下列词语晶莹剔透:相得益彰:轩然大波:遴选:别具匠心: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人物通讯。
全文除开头语以外,用小标题分为了三个部分。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开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开头语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
对贝聿铭先生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房地产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思考:“惯例”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思考:贝聿铭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在1963年授予了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2、学习文中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展现华夏文化魅力》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展现华夏文化魅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展现华夏文化魅力》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1近年来,国学教育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而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则成为了当务之急。
苏教版七年级的《语文》教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点充实,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来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
在课程中,介绍了“典故”的知识点,将富有文化内涵的个个典故串连成了一个个熟悉的故事。
首先,教师可以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典故讲解给学生。
学生通过这个典故,可以增进对四字格的理解,学会用精炼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接着,可以带领学生探讨《论语》中关于家教、内心修养的话题,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做一个不仅“有德行”的人,还要有“善言”,“有容”,“有爱”。
其次,老师可以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典故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解读这个典故,学生会学会一种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持续进化、不断变化的态度。
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将体验到新知识的认知,也会学到新方法、新思维和新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此外,具体地将古诗词、古典戏剧等文化元素作为教学内容落地,也是展现华夏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红楼梦》就是一部非常好的范本。
通过学习这个名著,学生将体验到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了解到封建家庭制度的生态体系。
又如唐诗宋词,课以学习《诗经》中的《关雎》,让学生赏析、感受文化气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安排课外活动来更好地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
例如,举行古诗朗诵比赛、曲艺展演、传统乐器演奏等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文化的机会。
同时,可以在外出旅行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参观、古迹观看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文化的底蕴。
“展现华夏文化魅力”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任务,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如何将传统文化战“疫”时代推向前方还需要我们更多思考和努力,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在华夏传统文化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归宿”,也望在那里,他们能将华夏文化的真正内核和精华走向世界,成就更加灿烂的文化贡献展现华夏文化魅力是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语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七年级语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华夏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2)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华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华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之心。
二、教学重点1. 华夏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2.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华夏文化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卡片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华夏文化的图片,如长城、故宫、京剧等,引导学生对华夏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词汇和句型练习(10分钟)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华夏文化的魅力所在,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 展示和总结(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华夏文化的的重要性和魅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华夏文化元素,进行研究并写一篇短文,下节课进行分享。
7. 板书设计课文《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华夏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教学难点:对华夏文化深层含义的理解教学准备:课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卡片或黑板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华夏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华夏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词汇和句型练习: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学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学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内容预览:《展现华夏文化魅力》学案教学目的1、研讨求索,激活思维,主动探知。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探究,明白贝聿铭建筑艺术的要紧成就,并初步认识贝聿铭建筑艺术的要紧特点和艺术性。
2、拈精,学习语言,洞尽心灵。
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就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拈出一些精要的东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及语言运动的独到功夫,东西贝聿铭的拳拳之心。
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榀()剔透()大厦()遗孀()贝聿铭()跻身()给予()谐调()遴选()摩天()萦绕()水榭()茨()魅力()2.辨字组词。
3.说明词语。
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莹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生牛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幻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轩然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名远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他________了一个在故宫邻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
A.拒绝B.谢绝(2)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技术________于一炉,从而制造出自己专门的风格。
A.融B.溶C.熔(3)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________探究一条新的道路。
A.妄图B.试图C.妄图(4)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________。
A.选择B.选择C.选择5、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三个表现贝聿铭“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依旧萦系于怀”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题1.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成效。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目标:(1)掌握书下生字词。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质疑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对文字的概括、加工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书写在了大师的行列,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建筑大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贝聿铭简介)二、解题华夏顾名思义指中国,谁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中国什么文化的魅力?三、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解释词语:剔透轩然大波遴选萦系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出:(1)在美国的建筑界,贝聿铭(1)是怎样一步一步初露头角的?(2)在人们的非议中,贝聿铭设计的哪些建筑受到了人们的称赞?(3)你对贝聿铭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四、研读课文〈一〉感悟贝聿铭的杰出艺术成就。
1、(1)、出示快速阅读方法,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快速阅读方法:即不出声,不四视,眼光沿中轴线左右移动,视幅要宽⋯⋯(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体现贝聿铭杰出建筑艺术成就的句子。
(3)、学生交流所找到的句子,教师及时评析。
2、(1)教师展示所收集到的图片,学生直观地感受贝聿铭的杰出成就。
(2)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导游,如何带领游客游览贝聿铭所设计的建筑。
(3)学生上台表演。
〈二〉感受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现贝聿铭的爱国之心的句子。
2、交流体会。
3、情景感悟。
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在歌曲中再次感悟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五、迁移:1、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
2、学生谈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
六、总结: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国之情,我们只要立足现实,打好基础,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必能像贝聿铭那样拥有高超的技艺,定会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内容预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教学目的1、研讨求索,激活思维,主动探知。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探索,知道贝聿铭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并初步认识贝聿铭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和艺术性。
2、拈精,学习语言,洞悉心灵。
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就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拈出一些精要的东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及语言运动的独到功夫,东西贝聿铭的拳拳之心。
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榀()剔透()大厦()遗孀()贝聿铭()跻身()赋予()谐调()遴选()摩天()萦绕()水榭()茨()魅力()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
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莹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生牛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幻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轩然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名远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________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
A.拒绝B.谢绝(2)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技术________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A.融B.溶C.熔(3)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________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A.妄图B.试图C.企图(4)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________。
A.抉择B.选择C.挑选5、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三个表现贝聿铭“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能力题1.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夕阳映照下,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显出惊人的气势和高贵的气质。
(2)好一个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3)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2.下列句子中“根”的含义有什么不同?(1)我的根在中国。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3)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3.阅读理解。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
其设计别具匠心,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这座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建筑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的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罗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了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
“既毁了罗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同年,贝聿铭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
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
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
(1)划线的“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其中“不料”说明了什么?(3)选文赞扬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是当时“最辉煌的建筑”,是“最伟大的奇迹”,是“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引用玻璃金字塔建成前后的不同议论有何作用?(5)选文末说“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指文中哪句话?4 点击进入初中学习小组4、阅读下面的语段,认真思考并回答文后问题。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
有人曾问他:“贝老,您相信风水吗?”“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不是迷信的风水,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风水。
我觉得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风水要是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
”他这样坦诚地亮明个人的观点。
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1978年,他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
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作风一贯认真、细致,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10倍。
”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1.文中两个加粗的“风水”含义有什么不同呢?第一个“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从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汲取了哪些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他作风一贯认真、细致……”中“一贯”为什么不能去掉?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创新题8.说说你所知道的世界上一座伟大的建筑物及其特征。
(50字左右)参考答案基础题1.pǐn tī shā shuāng yùjī fù xié lín móyíng xiè cí mèi2.3.互相获益而赢得更大发展。
晶莹明澈。
刚出生的小牛,现比喻行业中的高手。
变化很大,无法预知。
比喻大的纠纷。
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多指好的)。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1)B (2)C (3)C (4)A5、课文中类似的句子很多,任选三处即可能力题1.(1)“高贵”写出其尊贵,突出其地位。
(2)“充满激情”赋予建筑物以人的情感,拟人化。
(3)“内秀”突出其性格,表现香山饭店值得人欣赏,可见其与众不同的设计。
2.(1)“根”是生命之根,出生地,故乡。
(2)“根”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3)“根”是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3.(1)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2)说明了贝聿铭的设计出人意料,他的设计许多人不能接受。
(3)说明贝聿铭创造了建筑业的奇迹,他的设计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
(4)说明贝聿铭的设计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他的设计确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5)指“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
4. 1.第一个“风水”是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
其中包含迷信因素。
第二个“风水”指的是建筑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不包含迷信因素。
2.香山饭店和它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光影美学的恰当运用,也使得香山饭店和它周围的水光山色融为一体。
3.因为“一贯”是一向如此,从未改变的意思,它在句中突出强调了贝聿铭工作作风一向认真、细致,不独在设计香山饭店时如此,所以不能去掉。
贝聿铭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表现为多次勘察地形,走访考察其他城市的建筑和园林,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创新题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