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化儿童心智成长的自然法则——(一)工作法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化儿童心智成长的自然法则——(一)

工作法则

一、工作的法则

1、什么是工作

成人的工作就是通过劳动力、体力、智力来获得报酬。我们也希望通过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体力,获得最大的成果。如果我们工作的话,工作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工作的报酬,同时还能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报酬。但是儿童的工作却跟成人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所有的工作就是自我建构。儿童对结果丝毫不感兴趣,蒙特梭利说:只有儿童会把他最高的激情,全部的人格的力量完全的投入到自我的建构中去。只有儿童会这样。如果儿童不能把他全部的人格力量投入到自我建构中的话,儿童的成长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什么样的事情能让儿童放弃自我成长呢?儿童最高的恐惧是什么?是怕被遗弃。儿童最怕听到父母对他说“我不要你了”“你给我走”“我把你养活这么大”等等,对我们成人来说,为什么会这样脱口而出呢?除了我们被威胁过之外,他在潜意识里知道儿童最怕什么?所以他们会重复不断地说,这样的孩子就极其的没有安全感了。

我们把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建构的过程称为工作。

2、当一个孩子从事一项活动,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能量完全通过这个活动而释放完全的话,儿童就会产生充分的满足感,儿童就会变得平静、安详。我们把这种孩子称为正常化的儿童。

正常化儿童的特征:

1、爱秩序、有秩序在行为和思维上都秩序化。

儿童就像电脑,极度的有秩序。秩序化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创造一个极度秩序化的社会。例如:有一篇文章上写的,一个中国人他到美国去以后,他的朋友的孩子,他就问“你怎么今天没去上学啊?”那个孩子说我们今天考试,然后他就说那你怎么没去啊?那个孩子说“你不知道我们学校,只要你妈妈证明你今天却实生病了,你就可以不去学校考试了,但是下次你考试的时候,补考卷子不改变”由此看出,美国人做事他绝对相信你是诚实的而不改变,而中国学生就去问别人,问完以后把那份卷子做完就不会有问题了。结果这个中国人发现,很多机构对待中国人的策略全变了,就是只要你是中国人就不按这套程序进行,换一套程序。就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诚信。而没有诚信的原因,就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孩子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秩序被破坏了。越小的孩子秩序感就越强,儿童为什么要秩序化,因为儿童最早期的智能认为,因该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定位,定位以后他才能

确定把这个事情搞清楚,这就是一个秩序。秩序化就是蒙特梭利孩子的最典型化的特点。

2、爱工作(与玩耍相比较)有明确的智力目标的活动。

一个正常化的儿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智能发展到了哪一步,他在练习和发展什么样的智能。不是正常化的儿童你就能知道他做这个事情是无聊,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一个成人,天天打麻将,你明显的就知道他的这个活动是无意义的,只不过他的心理有问题,他在用他的这个问题在做事情,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那些成功的人和那些状态比较差的人相比,你就能发现那些状态很差的人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在谈论一个毫无意义的事情可以谈论好长时间,你就感觉到:怎么会这样呢?因此,我们就发现爱工作、智力目标清楚是很重要的。

3、自发的高度集中、专注力高,并具有明显的意志特征。

蒙特梭利的孩子都比较高度集中,在我们学校你就能发现:比如说早晨在做卷子,所有的孩子都在那交头接耳的说话,老师一读题突然之间全班安安静静的,就是说从一个状态进入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可能有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就转换过来了,这种状态是很了不起的。

4、独立工作、平静、满足、喜欢寂静并能沉浸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中。

因为孩子有成功之后的喜悦感,才能在投入这个工作中找到快感。

蒙特梭利要求教具必须齐备,在我们学校有一种彩色串珠的教具,有一个架子上是10个珠子,有一个老师不知道,可能把珠子混起来了,盘子里就有11个珠子,有个孩子在操作时就不知道把这多出来的1个珠子放哪,就说“老师,没地方”“老师,没地方”因为每次他吃饭的时候老说“老师,没地方”,老师就说“待会儿吃饭的时候,老师会给你找地方的”他说“不是的,没地方啦!不是的,没地方啦!”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没地方啦,结果他把多余的那颗珠子塞鼻子里去了。他就是必须找个地方,这就是他的投入和按秩序。

5、超然于物质的拥有,拥有某一物质,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给儿童提供的发展。儿童是依靠拥有物质来发展智力的。

我们获得物质就是获得物质背后的智力,而不是物质本身。比如说有一位家长说,我特别羡慕xxx 的孩子,我的孩子拿上玩具,玩几天就扔了,要不就给你拆了。人家的孩子一样一样保存得好好的,这个家长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正常的还不够,非得把他弄的歧变了才算,那种一样一样把东西珍惜得不得了的孩子就叫歧变了,他已经开始占有那个物质了。实际长大了以后在我们的身上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而我们这种占有,实际是从童年就开始有了,表现是什

么呢?就是当孩子获得一种东西太艰难了,本来获得一种东西是为了获得这种东西背后的智力,因为获得这种东西太艰难了,把智力就忘掉了,把得到这种东西变成主要的了,这就是歧变了。而蒙特梭利正常的孩子就会超然于物质。儿童是靠拥有物质来发展智力的。

6、工作的动力来自于真实的选择,来自于对事物的探索而不仅仅出于好奇。

有的孩子回答问题或做事纯粹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这种就不叫真

实的选择,也不叫对事物的探索,这样的人,做不了主要的事情,是因为

他与真理偏离的太远了,如果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然那是在自我挣

扎中,还没有超出自我。人如果长久的不真实了,他就会把不真实看成是

真实了;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他必须有几年会高度的要求自己真实,因为

他必须发现真理存在在那里,如果他自己不真实的话,他就找不着这个东

西,因为真实在这个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

7、宁静的驯服(宁静的顺从)。

这是蒙特梭利孩子的典型特征。蒙特梭利的孩子有这

么几个过程,一

个是相结合的意愿,相服从发展到对事物、事态氛围的把握和服从,最后发展到对真理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建设性发展的顺从。就是说一个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他会顺从,因为是他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你让他做的时候他就会格外的顺从,当这个事情过去之后,这个孩子就会把握环境了。在我们学校我发现一个秘密,当一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是这个老师身上致命的问题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不会找这个老师,当你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就会说“老师的这个弱点是不可改变的”知道这是什么含义吗?就是这个孩子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必然是这样的,所以他不会出来做。一个孩子什么时候能明白这个道理呢?5岁,一个5岁的孩子就知道,在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情绝对是愚蠢的,蒙特梭利的孩子就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会想一个办法不这么做,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是不可以的,他知道对真理的顺从,对事态的顺从。所以我们说对真理的把握、对事态的把握,一个人应该有这个智慧。

8、自律,具备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能够自我约束。

有一次其他省市的朋友来我们学校参观,我们学校有两个孩子在那做数学题,是那种递加的题,有两个老师看见后对那两个孩子说“你们做错了”,然后就问我,我看了半天,我也没搞清楚,然后那两个老师又说“你们做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