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伴我行导学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我们与法律同行》,学生将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恪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导学内容:一、法律的定义和作用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行为准则。
2. 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珍爱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干系的工具。
二、法律的基本原则1. 法律面前人人对等:无论贫富、高下,法律都是面向所有人的。
2. 法律面前人人皆有权:每个人都有依法享有权利的权利。
3. 法律面前人人必须恪守:每个人都必须恪守法律,不得违法。
三、如何恪守法律1. 了解法律:进修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恪守法律:恪守法律规定,不违法乱纪。
3. 维护法律: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公理。
四、法律的典型案例1. 交通法规:恪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超速。
2. 知识产权法: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盗版、不抄袭。
3. 劳动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不剥削、不歧视。
导学活动:一、小组讨论1. 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每组选择一个法律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原则和规定。
二、案例分析1. 请学生阅读《我们与法律同行》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身边发生的法律问题和解决过程。
三、角色扮演1. 设定不同的角色,如法官、状师、被告等,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庭审。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和法庭规则。
四、写作练习1. 要求学生就一个自己曾经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包括问题的起因、解决过程和自己的感悟。
2. 鼓励学生结合案例和法律知识,写出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文章。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法律的恪守和维护认识。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关注法律问题,做一个守法公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导语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了解法律、尊重法律、恪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本次进修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做一个守法公民。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3. 培养尊重法律、恪守法律的认识;4. 提高学生的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并实施的强制性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珍爱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2. 法律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珍爱公民权益;- 规范人们的行为,增进社会和谐发展;- 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 如何做一个守法公民?- 尊重法律,恪守法律;- 积极进修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认识;-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进修方法1. 听讲解:老师讲解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互动讨论:同砚们就法律常识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法官、状师等角色,深入了解法律实践。
五、进修评判1. 参与度评判:积极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的同砚将获得更高评判;2. 知识掌握评判:对法律的定义、作用等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评判;3. 态度评判:对法律的尊重、恪守态度进行评判。
六、课外拓展1. 参与法律知识竞争,提高法律知识水平;2. 参观法庭,了解法律实践过程;3. 阅读法律类书籍,深入了解法律知识。
七、进修反思通过本次进修,同砚们对法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恪守法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尊重法律、恪守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旨在引导同砚通过阅读《我们与法律同行》一书,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作用以及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书的进修,期望同砚能够深度沉思法律与社会、法律与个人之间的干系,提高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二、课前筹办1. 拟订进修目标:通过进修,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2. 资源筹办:《我们与法律同行》一书、电子设备、笔记本等。
3. 进修规划:将进修内容分配到每个进修时间段,合理打算进修进度。
三、进修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阅读《我们与法律同行》一书,进修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 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公平公理、民众权益的重要性。
2.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 分析法律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详尽体现,例如合同签订、交通规则、劳动权益保卫等。
- 探讨法律如何保卫我们的合法权益,援助我们解决冲突纠纷。
3. 法律与社会进步- 探究法律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影响。
- 分析法律对于经济、文化、政治进步的增进作用。
四、进修方法1. 阅读分析:通过阅读《我们与法律同行》一书,深度理解书中所描述的法律观点和案例,沉思其中的道理和启迪。
2. 谈论沟通:在进修过程中,与同砚、老师进行谈论,分享自己对于法律的理解和看法,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3. 实践演练: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平时问题,提高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五、进修评估通过问答、小组谈论、个人总结等形式进行进修评估,检验同砚对于法律观点和作用的理解水平,评估同砚对于法律与生活、法律与社会干系的沉思能力。
六、进修总结通过本次进修,同砚应该对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有了更深度的了解,熟识到法律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期望同砚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更加重视法律知识的进修和运用,自觉恪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具有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第二课时一、导学背景:《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一部介绍法律知识与普及法治观念的教育片,旨在援助同砚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5.1《法律伴我行》教学设计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5.1《法律伴我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行》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保护公民权益的保障。
通过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材料。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向学生讲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师提供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情景模拟的过程和成果。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掌握法律的体系和分类;3. 了解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意义;4. 培养法治认识和法律观念;5. 提高法律认识,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导学内容:一、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珍爱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干系的工具。
2.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社会有序运行;- 珍爱公民权益: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理;- 调整社会干系:法律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干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法律的体系和分类1. 法律体系包括哪些?-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规,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法律:国家制定的具体规范,包括行政法、刑法、民法等;- 行政法规:由政府制定的规范,具有局部约束力;- 司法诠释:最高法院根据法律诠释具体案件。
2. 法律的分类有哪些?- 公法:调整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干系,包括宪法、行政法等;- 民法:调整公民之间的干系,包括合同法、物权法等;-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珍爱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三、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意义1. 法律适用的对象是谁?法律适用于所有在国家境内的人员、组织和单位,无论其国籍、种族、崇奉等。
2. 法律的意义是什么?法律是社会的保障和支持,是公平公理的体现,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和规范。
四、培养法治认识和法律观念1. 什么是法治认识?法治认识是尊重和恪守法律的认识,是依法行事、维护法律权益的自觉。
2. 如何培养法治认识和法律观念?- 进修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规范;- 恪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法律权益;- 守法守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五、提高法律认识,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 如何提高法律认识?- 进修法律知识,了解自身权益和义务;-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法律规范和司法诠释;- 参与法律实践,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伴我行教案
法律伴我行教案教案标题:法律伴我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法律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认为法律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 提供简洁明了的定义: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套规则和制度,它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知识讲解:1. 介绍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法律的种类(宪法、刑法、民法等)。
2. 解释法律的功能和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等。
3.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原则,如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公正原则等。
案例分析:1. 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交通事故、盗窃案等。
2.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相关法律条文。
3.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违法行为以及可能的法律后果。
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特定的法律问题,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产权等,然后进行小组展示。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法庭审判过程,加深对法律程序的理解。
3. 制定法律守则:学生自行制定一份校园法律守则,包括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知识,以提醒大家遵守法律。
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法律知识和观念,并对自己的法律素养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邀请法律专家或警察前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2. 组织参观法院或警察局等相关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展示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展示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延伸:1. 在其他学科中融入法律教育元素,如语文课上学习法律文书写作、社会学课上学习法律与社会等。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掌握法律的种类和体系;
3. 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 培养恪守法律的认识和能力。
导学内容:
一、法律的基本观点
1. 什么是法律?
2. 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3. 法律的来源和形式有哪些?
二、法律的种类和体系
1. 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等法律的分类;
2. 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层级;
3. 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权威性。
三、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 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珍爱;
2. 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3. 法律对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
四、恪守法律的认识和能力
1. 恪守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如何进修和了解法律知识;
3. 如何做到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行为。
导学活动:
1. 小组讨论: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法律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 观看视频:了解不同类型的法律及其适用范围,分析案例,讨论法律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3. 法律知识竞争:分组比赛,测试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4. 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判过程,体验法律的公正和权威,培养恪守法律的认识和能力。
5. 法律宣传活动:设计海报、口号、演讲等形式,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和重视水平。
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对法律的基本观点、种类和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了恪守法律的认识和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恪守法律,增强法律认识,做一个守法公民,与法律同行,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 第十课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学生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节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了解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的法治方式,学会依法办事。
2.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和意义。
3.理解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树立法律信仰。
自主预习1.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①法律保障人们的。
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
2.我们应如何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
3.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人民既是法治的,又是法治的。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和。
③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发挥其应有的。
4.如何树立法律信仰?①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信赖法律、和。
②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的形成。
合作探究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
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拘留10日的处罚。
某地一中学生剐蹭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
事后,这位中学生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未要求赔偿。
思考:(1)从道德角度看,上述“剐蹭”事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说明了什么?(2)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的行为启示我们怎样依法办事?课堂检测一、单选1.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句话强调的是【】A.加强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二、多选2.关于依法办事,叙述正确的有【】A.遵守各种法律法规B.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C.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D.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做任何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2015秋鄂教版品社六上《法律伴我行》word导学案
满十八岁的公民,法律和社会称我们为未成年人,给予我们专门权益,并加以爱护。
我们先来分析一条新闻,也许能关心吴聪聪找到最好的方法。
12、新闻分析:读“十岁青年抚养受困,‘法律援助’热情申手”。
(1)请学生回答后面的咨询题,读课本中列举的法律依据》。
(2)谈体会,重点颂扬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给法律取一个名字(如武器、爱护神、护身符等)。
13、小结: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法律爱护我们,为我们撑腰。
法律对我们未成年人各方面的权益都能爱护吗?14、教师总结;法律是武器,有了法律就有了依靠。
只是,武器要靠人使用权用才能发挥作用。
愿大伙儿都能正确而充分地运用法律那个武器爱护自己成长。
第二课时1、活动引入:你讲我答。
(1)将学生分成两组。
(2)一组同学讲未成年人权益受侵犯的具体事例,询咨询法律中有没有有关的爱护条款。
另一组同学快速翻阅法律读本并回答。
(3)两组交换提咨询和回答。
2、过渡:法律是依据,法律条文在书本中,那我们到底如何运用法律来爱护自己?3、讨论:看课本39页图,再讨论:用事例讲讲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或其他成年人朋友是如何样爱护自己的。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一样如何办?读友情提示。
4、活动:“请你支招”。
请大伙儿再为权益受到侵犯的吴聪提建议。
5、过渡:法律爱护我们,是不是讲未成年人所有的行为法律都支持呢?6、读课本40页内容后,翻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一讲法律以无们有哪些限制,你对法律限制我们“自由”是如何样想的,我们该如何做。
7、过渡:我们最期望的因此是社会能够文明幸福美好,而社会要实现文明幸福美好就要有差不多的社会秩序。
为了规范社会秩序,你能针对全社会的人制定几条治理制度吗?8、活动:小组商定“社会治理制度”,再集休交流,并讲讲什么缘故制定社会治理制度。
9、过渡:事实上,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们,也代表全国人民制定了我们国家各方面的规范制度,这确实是法律。
我国的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益,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道法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 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
探究二树立法律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写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法律必须被信仰。
”他在书中指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并呐喊“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1)为什么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信仰法律,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概括归纳总结提升】请画出本课思维导图。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只有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法律才会得到公民的珍惜和信仰。
这要求我们做到( )①认同法律②信赖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 )A.把法律铭刻在大理石上B.把法律铭刻在铜表上C.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D.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3.法律的权威源自( )A.国家强制力B.普遍约束力C.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4.为了要回被建筑老板陈某拖欠的工程款,农民工王某将自制的“炸药包”挂在胸前,来到陈某新建的楼房上,扬言如要不回工程款便引爆炸药跳楼,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处罚。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②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采取合法的方式③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泸州一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时,不慎从高楼上摔下受伤,花了医疗费20余万元。
在维权时,伤者找到其雇主却被推诿。
2016年11月8日,伤者找到了泸州纳溪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了解到伤者雇主属于非法层层转包,遂启动援助程序在当地法院直接起诉,最终让案件得到圆满解决,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①农民工维权难②要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要学会依法办事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法律信仰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法律是我们共同恪守的规范,也是我们珍爱自己权益的工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与法律同行呢?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大家深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进修如何正确恪守法律,珍爱自己的权益。
二、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法律知识,如合同法、刑法等;3. 学会如何正确恪守法律,珍爱自己的权益。
三、导学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并公布的,用于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珍爱公民权益的规则和准则的总称。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恪守的行为准则,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珍爱公民权益: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珍爱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规范行为: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行为,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
3. 常见的法律知识- 合同法:合同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确定民事权利义务干系的协议。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扶植、履行、变更、解除等内容。
- 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的法律,主要包括犯罪类型、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种类等内容。
-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规定。
四、实践1. 请结合平时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合同签订、履行及解除的过程,加深对合同法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争,稳固所学的法律知识。
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深入了解了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了常见的法律知识,并学会了如何正确恪守法律,珍爱自己的权益。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恪守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其作用;2.掌握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3.认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4.培养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法律?1.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性规则,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法律的内容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二、法律的作用1.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2.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三、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1.对个人:法律规范了个人的行为,保障了个人的合法权益;2.对社会:法律维护了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贵贱,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2.宪法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法律责任制度:依法追究责任,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4.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1.尊重法律:法律是公正客观的规范,应当尊重和遵守法律;2.遵守法律:个人要自觉遵守法律,不得违法乱纪。
导学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就个人和社会对法律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2.实例分析: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原则和制度。
3.角色扮演: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违法行为和合法维权过程,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4.作业布置:要求同学们撰写一篇感悟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作文,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法律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培养了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始终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良民,用法律的力量建设美好社会。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3. 认识与法律相关的日常生活案例;4. 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年级法制教育导学案-法律伴我成长 全国通用
六年级法制教育导学案-法律伴我成长一、前言法律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法律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档是针对六年级的法制教育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感受法律的温度,认识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制意识,从而成为更好的公民。
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法律,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常见违法案例,知道如何避免违法行为;3.培养法制意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助力社会进步;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指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宣布或确认的、对社会行为具有普遍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
不主张、不推行、不实施法律的国家不是法治国家。
在国家制度中,法律既是最高的规范,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2. 法律的基本概念(1) 法的内容法的内容包括行为标准、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三个方面。
(2) 法的性质法律是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准则。
凭借法律,人们可以合理地预期他人将如何行事。
(3) 法的作用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3. 常见违法案例及避免方法(1) 盗窃偷别人的东西是违法行为,不仅会损害别人的财产利益,还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因此,我们应该遵守道德、遵守法律,不做盗窃的违法行为。
(2) 交通违法交通违法行为包括超速、不按交规行驶等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包括车祸、人员伤亡等。
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3) 地球环境破坏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不随意扔垃圾,不污染环境。
4. 培养法制意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法制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权威的承认和敬畏,是行使自由、权利、义务时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的思想准备和行为习惯。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行动证明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同时也是践行法律规定的具体体现。
四、学习方法1. 体验法治要想更好地认识法律,就要在生活中体验法治。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法律伴我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法律伴我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术语和表达法律意见。
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律是什么?(1)法律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和总结法律的定义。
(2)法律的特征教师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法律的特征,如普遍性、有强制力、公正性、完备性等。
(3)法律的种类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法律种类,如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家庭教育法等,及其作用和适用范围。
2. 学习法律常识和知识(1)法律术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法律术语,如法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
(2)法律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知识,如法律适用、合同法、劳动法等。
3. 学习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1)法律实践教师以生活实例为例子,让学生学习和思考如何遵守和应对法律问题。
(2)法律宣传教师介绍法律宣传工作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事例、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2. 主体内容讲解(1)法律概念的讲解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法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2)法律种类及其特点的讲解教师介绍常见的法律种类以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3)法律术语和知识的讲解教师针对不同的法律术语和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其定义和用法。
(4)生活实例的讲解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解释和展现法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5)法律宣传及遵守法律意识的培养教师介绍法律宣传工作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方法,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和维护法律权益。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结合课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法律是什么?2.法律有哪些特征和种类?3.法律术语和知识点有哪些?4.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律?5.如何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四、课后作业1.结合身边生活,查找一个与法律有关的话题,写一篇文章,说明这个话题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和意义。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法律伴我行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法律伴我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常见的法律概念和底线;•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学校、社区等个人情况,合理掌握法律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避免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增强安全责任感和义务感。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法律概念、法律底线,以及常见的法律知识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法律,并在生活中掌握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义务。
主要内容包括:1.什么是法律?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3.常见的法律概念和底线4.常见的侵犯法律的行为5.案例分析:小学生遇到的几种法律问题和应对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知道的法律、观点和想法。
2.演示一个生动的故事或情景,帮助学生建立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二、展开教学1. 什么是法律?•通过课件展示法律的定义、类型等基本概念。
2.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通过案例、视频和讨论等方式,阐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违法的后果和影响。
3. 常见的法律概念和底线•引入相关法律概念,如公民的权利、义务、合同、民主法制、保密制度等,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法律底线和范围。
4. 常见的侵犯法律的行为•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常见的侵犯法律的行为,并阐述这些行为的危害和影响。
5. 案例分析:小学生遇到的几种法律问题和应对方式•通过讲解和讨论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学生遇到的几种法律问题,了解应对方式和措施,如虐待他人、滋扰他人、妨碍交通、取得身份证等。
三、归纳总结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法律知识。
教学评价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简短的回顾和复习。
通过访谈、测验、自评、互评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
审视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2022年精品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局部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21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那么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顶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决保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案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时间:6月一、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2、学习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三、学习过程(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 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 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法治时代,并不否认________ 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时抓住学生的已有认知,挖掘有利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努力让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一个初步了解。
基本权利知多少
1.师:每个人有多方面的权利,人们共同希望拥有的权利。因为是共同愿望,所以国家就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根据人民的意愿,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宪法根本大法)
2.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页)请大家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找出宪法中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的部分,结合课前自己的准备,讨论交流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3.师:下面请六名学生依次宣讲公民的基本权利。一人讲一条你最感兴趣的基本权利,并给该条基本权利取一个相应的名字(要简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就叫“人身自由权”,再把这个权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辩一辩
1.师:有一个同学由于每天不能完成各科作业,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未改正,于是老师让他利用电脑课和体育课的时间来补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由于该生十分想上电脑课和体育课,慢慢地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毛病。你觉得班主任这样做合适吗?先分组争论,再分正方和反方辩论。
2.小结:人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本身就应该有的,是法律规定的。人因为有了法定的基本权利,才有了生存保障与人的尊严。我们在学会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尊重别人的基本权利。
辨别说理
通过“辩一辩”活动,力求帮助学生强化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
板
书
设
计
法律伴我行
我们的基本权利宪法根本大法
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
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
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社《6、法律伴我行》导学案
课题
法律保护我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崇尚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
教学难点: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我们,但法律有时又会限制我们的“自由”,让学生知道该怎样遵守法律,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文,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文,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
学生准备:课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查找公民的基本权利,收集违法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例和遵守法律的人物故事,白纸和彩笔。
学习时间
1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案例导入
3.师:看来我们的学生都认为周媚娟同学应该争取上学的权利。那么她最后争取到了上学的权利了吗?听完故事后,你又想说些什么?(播放录音《你本来就有读书的权利》的后半部分。)
4.师:刚才这为同学说得很好,受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们的基本权利》。(板书课题)
5.师:从故事中了解到受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那么大家可以猜一猜,公民除了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之外,还可以享有那些基本权利?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3.小结:看来,同学们能较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宪法知识对生活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现象进行判断。老师也希望在生活中同学们能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
争当小法官,来帮助判断案例中水的什么权利被侵犯。
通过做“小法官”活动,帮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中有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法官说法
1.师:请同学们都来做一名小法官,结合黑板上公民的基本权利,判断以下事例中的人物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武汉某中学初三(三)班班主任姚老师私自检查学生抽屉收缴小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各大城市陆续出现刘翔代言的广告被毁事件。)
2.师:请同学对照黑板上板书的公民权利,讲一件生活中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事例,请大家以法官的身份判断,该事例涉及到公民的什么基本权利。
(录音播放案例:1994年春,13岁的中学生小峰自创一首歌词,参加当年的“全国少儿歌词征集活动”。这首歌词由于新颖、富有情感而被评为特别奖。然而,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过调查发现,是复评中某小学教师李某和他的学生张某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10月八一至诉状交到人民法院,状告李某和张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师:猜猜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的?为什么?
能力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知识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法律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我们,但法律有时又会限制我们的“自由”,让学生知道该怎样遵守法律,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4.小结:现在大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了充分的了解,希望大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自己阅读宪法第三章,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分组讨论: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以及自己对各种权利的理解。
集体交流: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通过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页,帮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六年级品社《6、法律伴我行》导学案
课题
我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权利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崇尚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
能力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知识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法律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学生准备:课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查找公民的基本权利,收集违法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例和遵守法律的人物故事,白纸和彩笔。
学习时间
1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案例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2.师:(播放录音《你本来就有读书的权利》的前半部分)听到这个故事,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