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普盖尼·奥涅金》在中国大陆的译介与传播

合集下载

《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的鼻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屠格列夫说他不但创造了俄罗斯语言,还创造了俄罗斯文学,而这两项重大工程在其他民族需要几代人用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普希金不仅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还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俄罗斯文学之父。

一、生平与创作普希金1799年5月26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其童年是在充满着诗歌和文学的氛围中度过的。

除了爱好文学的父辈们对普希金产生影响外,其出身农奴的奶妈不仅用乳汁哺育了他,而且用民间文学和人民的语言的养料培育了普希金。

1811年普希金进入皇村学校学习。

这是一所培养自由思想的学校。

学校的进步教授与附近近卫骑兵团的进步军官们启发了他反抗专制制度的思想。

他的无神论和唯物论的观点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普希金在童年时代就开始写诗,自进入皇村学校后,便正式开始了他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活动。

1816年,他被选为文学团体的社员。

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

1819年,普希金参加了由十二月党人直接领导的“绿灯社”。

十二月党人社团促进了他民主主义思想的成长。

在此期间,他写了一些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和《乡村》(1819)等,表现了诗人反对专制暴政,呼唤自由的思想。

其中《自由颂》开创了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他的政治抒情诗在当时的进步贵族青年中广泛流传。

1820年,他的第一部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出版,使他的声望日增。

由于普希金在公开场合指责统治者的暴行,在诗歌中歌颂自由,宣扬反对暴政的思想,沙皇下令放逐他。

多亏朋友们的帮助,他才没到西伯利亚而1820年到了南俄敖德萨他父母的领地。

在南俄的四年时间里,他创作了著名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3)、《茨冈》(1824)、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大部分篇章和大量的抒情诗、童话诗、评论、随笔等。

“奥涅金”中译本六十年

“奥涅金”中译本六十年
“奥涅金”中译本六十年
元尚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这个故事曾 经感动过许许多多的中国读者,而《奥涅金》中文完全版在中国已有六十几年的历史。
1982年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冯春翻译的《奥涅金》,冯译本中包括奥涅 金正文的8章,奥涅金旅游片断以及“第十章”。此书据莫斯科1949年俄文版译出。冯译本的特 点是采用自由方式来翻译这部格律长诗,对于怎样翻译外国诗,冯春采取的方法是“比较自由 的方式,适当注意节奏和音韵,主要求通顺流畅,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不追求形式上的严 格”。当然这样翻译出来的奥涅金和普希金的原诗格律“相去甚远”。
1996年7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丁鲁的译本,其所翻译的内容和冯译本相同。在 这个译本中丁鲁试着用汉语白话格律诗来翻译奥涅金,为此丁鲁还在书前的《“叶甫盖尼·奥 涅金”与诗歌翻译》一文中做了很是详细的论述。
奥涅金在我国台湾省也有译本出版,由台湾作家郑清文翻译的此书,中译名 为《永恒的恋人》,1977年6月志文出版社出版。中译本书名的过分本土化有时往往会与原书意 趣相去甚远。这个中译本采用的是散文体,所依据的本子,据译者说是三种日文译本。郑清文 的译本仅译出了奥涅金正文8章,其余未译。
在这个校改本中,吕荧对于书中的注也进行了校改,1947年吕荧去台湾师范 学院任教,途经上海时,还从戈宝权那里借了美国《现代丛书》版巴贝特·多伊奇的英译本及 俄文版的布罗德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详解》一书,对其初译本进行校改。后来他用来校 改书中注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详解》已是1950年莫斯科版了。
吕荧的校改本,出版于1954年12月。这个校改本依据前苏联国家出版局1949 年版《叶甫盖尼·奥涅金》单行本,并参照了前苏联科学院编辑的《普希金全集》(1950年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十卷本)。译本中的附录部分,据译者说因为找不到新的版本,所以仍然依据1887年彼得堡 苏伏林版。译本改动最大的地方是文字,吕荧自己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使它更接近口语,更 接近原诗”。经过这次校改,吕荧这个译本,成为公认的最好版本,译本优美典雅,当属外国 文学译作中的典范之作。

爱的坚守与背弃— —简评《叶甫盖尼·奥涅金》

爱的坚守与背弃— —简评《叶甫盖尼·奥涅金》

爱的坚守与背弃——简评《叶甫盖尼·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塑造的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也开创也俄罗斯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形象,在文学史上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爱是人性中最基本也是最柔软的部分,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的理解和追求。

一、爱的坚守者达吉亚娜是文中较为着重刻画的女性形象。

从小在富裕的家庭中成长,却没有一般富家小姐那种娇生惯养的气质,相反她总是习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众不同。

并且深受外国小说影响,厌恶周围的庸俗生活,渴望自由和幸福。

对于幸福和自由,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不受缚于传统世俗的世界。

达吉亚娜“整天孤单单一个人,默默坐在窗前”,她不习惯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情世界,也不习惯被别人闯进自己的感情世界。

她喜欢大自然富有生机的景物,喜欢从外界的生物中找到思维的灵感,那是她对于自己感受中的自然最原始的爱,还有对阅读的执着的爱。

以至于最后她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建议,踏上繁华的城市嫁给一个年老的将军时,她的内心是不舍的,她对家乡深情的告别,也是对自己内心的肯定和坚定。

即使身体被迫离开她心中的净土,但是灵魂深处还是坚守着对阅读的爱,即对思想自由的坚守。

达吉亚娜对于爱情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

她是属于内向性格的人,外界的人看似与她格格不入,因为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她第一眼看到奥涅金的时候,他身上孤傲和忧郁气质令她一见如故,似乎在奥涅金的身上找到了共同的接触点,并且使她坚信,当她与他的共同接触点相互点燃时,必然会燃亮彼此的生活。

于是她在犹豫了几个夜晚时,终于鼓起勇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会找到个称心的伴侣,会成为一个忠实的贤妻,也会成为一个善良的母亲。

别人!……不,我的这颗心,不会再向世界上任何人奉献!我是你的:这是命中注定,这是老天爷他的意愿……我现在所以还需要活着,就是为了保证能和你相逢;我知道,是上帝把你派来给我,做个保护人,直到坟墓之中……你的身影曾在我的梦中显露,我虽没看清你,已感到你的可亲,你奇妙的目光让我心神不宁,你的声音早已响彻我灵魂深处……”大胆而饱含深情的话充分展示了她对奥涅金的一往情深,少女的单纯而干净的情感展露无疑。

《叶甫盖尼·奥涅金》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叶甫盖尼·奥涅金》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叶甫盖尼·奥涅金》简析介绍赏析鉴赏《叶甫盖尼·奥涅金》外国文学作品简析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的诗体小说。

作品描写贵族青年奥涅金的生活。

他厌倦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浮华空虚的生活,来到乡间继承叔父的遗产。

经朋友连斯基介绍,结识了当地地主拉林一家。

该家长女达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写信倾吐衷情,奥涅金却因对人生失望而拒绝了她纯真的爱。

达吉雅娜命名日晚会上,奥涅金出于对连斯基一再相邀的报复,故意向其未婚妻大献殷勤,导致这对朋友决斗,结果连斯基被打死。

奥涅金满怀悔恨,外出漫游。

3年后在彼得堡与达吉雅娜相遇,这时她已是将军夫人、京都社交界的王后。

奥涅金转而狂热地追求她,表示炽烈的爱情。

达吉雅娜虽然爱他,但身不由己,无奈地拒绝了他的追求。

奥涅金是俄国社会当时的进步贵族知识分子典型。

他的性格充满着矛盾:生活于上流社会又厌恶上流社会;不满空虚无聊的社交生活又远离朴实的劳动人民;聪明有才华却又没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渴望自由、斗争却又没有目标、缺乏勇气;思索整个社会却又陷入个人感情的天地。

结果是想干一番事业却一事无成,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奥涅金性格的矛盾,是当时矛盾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当时的进步贵族青年不满现实,要求改革,但脱离人民,必然失败。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证明了这一点。

作品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对十二月党人失败的一经验教训作了艺术的总结。

达吉雅娜是俄国文学中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

她出生在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长,朴素纯真,温柔敦厚,诚实善良,即使成了显赫的贵妇,仍然向往自然和睦的乡村生活。

作品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时代问题作了艺术探求,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京城上流社会、外省乡村生活、贵族沙龙、京都市容,以及俄国的经济制度、文艺流派、历史人物、社会风貌等都得到表现。

别林斯基誉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放逐至溃败的边缘——读《叶甫盖尼·奥涅金》

放逐至溃败的边缘——读《叶甫盖尼·奥涅金》

外国文学放逐至溃败的边缘——读《叶甫盖尼•奥涅金》郭逸飞河南大学文学院对于贵族年轻的描述,世间有太多的词汇,精致、慵懒、多姿多彩、繁丽、舒适、金玉其表,但这每种锋芒的共同出发点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人,他静静地站立在耀眼的角落,时刻牵动着读者的心肠,像是一位久久不通信也挥之不去的老朋友,而每次邂逅,他还是会像初见时深情款款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叶甫盖尼•奥涅金。

关于这本书的记忆,最浓墨重彩的部分来自一首诗,“有时候,我们像溃败的兵,逃到理性的旗下,寻求平静,当热情的火焰已成灰烬,而我得看着以往的任性或热情的冲动,都变为可笑,并过迟的节制着自我反应——这时,别人的爱情的波涛,我们往往喜欢拾起来聆听他的故事,他那激动的言语,会轻轻地煽动我们的心,我们会像一个被人遗忘的、住在陋室里的残废的老兵,渴望听听小伙子的经历,好回忆一下自己的成绩。

”再没有一个时代可以孕育出有这样情绪的年轻人,露骨的自私,冷漠、挣扎与矛盾两种密度的水不可溶,还带着高傲地、处处讲究的不可一世,自鸣得意,奥理金看透了上流社会的喧闹、虚伪与浮夸,但又无法从中脱身,精致地享受这自幼生活的环境,像是一地发了霉的温水,对他的污秽恶心心知肚明,但还是因为舒服在里面泡着不肯出来,何况这温暖的热汤里曾滋养了他高贵的仪表,不俗的谈吐和过人的智慧,又注定了奥理金无法轻易地割断这“爬满虱子的孢去追逐远大前程和社会理想”他很早就学会了虚情假意,会隐瞒希望,也会嫉妒,会让你相信,也会让你猜疑,会装的憔悴,显得愁苦,有时不可一世,有时言听计从,有时全神贯注,有时无动于衷。

这种矛盾在奥里金的性格行为,做派中普遍存在,好像化成一种病态,可以推测的是在当时的俄国的这种病态也不是没有蔓延范围的颓靡,浮饰的世风侵袭了质朴的角落,这种格调高雅的文明就像抽屉里的尘封的老物件,不经意发现阔别已久的精致,可上面沾满了拭不去的灰尘。

十二月党人失败的原因同样可以在奥理金身上看出,找不到的定位,空有些不成熟意识,既无法彻底破茧成蝶,又不能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阵营里想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区域开战。

极端的理智演绎无限的诗意——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极端的理智演绎无限的诗意——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182019/10
两两成双的欧式乳白色圆柱。

在圆柱的间隙,分站着四个人,两男两女,男的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手持文明棍,女的穿着束腰礼服裙。

这四位从头到脚通体雪白,界限分明的椭圆形追光定格在每个人身上,仿佛雕塑一般,舞台氛围静谧如一座年代久远的博物馆,而在舞台左后侧的一个简约山花门洞,
开放舞台充满戏剧意味的绝对静态,让喧闹的剧场观众席安静下来。

随后由静到动,在柴可夫斯基充满优美抒情旋律又隐含着悲情意味的序曲中,观众的思绪随着音乐的流淌慢慢走进戏剧当中。

序曲中,四位“雕塑人”始终站在那里没有动,仿佛在聆听,又好像在回忆。

这四位是舞蹈演员,在人
“塔季扬娜”“连斯基”“奥。

随着戏剧的发展,四位“雕塑人”也会游离于戏剧边缘时进时出,具有一种戏剧的象征和隐喻。

全剧音乐充满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作曲家娴熟的技术技巧,将凸显的民族性以富有个性的戏剧性音乐语言表达,抒情性和富有张力的戏剧性交互实现,让音乐与戏剧完美融合在一起。

导演用诗意解读戏剧,舞台有很多借代和象征。

比如八根圆柱可以旋转,也可以略微倾斜。

旋转的柱子呈白色时,代表白桦林;旋转180度成黑色时,则代表室内或宴会厅的廊柱。

人们熟知的俄罗斯风光,如秋天满地金黄的落叶,冬天四野皑皑的白雪,自始至终没有全方位展现。

开场秋天丰收的景象,几位农家妇女打扮的演员,挎着篮子边跑边撒着树叶,不时还会“哈哈”地大笑,这笑声,可以理解成秋天丰收后人们的欢愉,也可以理解成落叶的沙沙声响;雪景的制造也是同样的手法,几个妇人上台边走边撒,只是不再有笑声。

雪景出现在连斯基被杀前后,这一小片雪的作用,
2019
2019/10
2019。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剧情赏析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剧情赏析

科书 中有所反 映 ,其 中最突 出的一本是 《指南和研究 》(1871 涅金惊讶地 认出 了其中塔蒂扬娜 。堂兄 对奥涅金说 。他 的妻 子
年 )。
是他生命 中的礼物 。奥涅金到现在 才明白 。这个第一次 求爱而
歌剧 《叶甫盖 尼·奥涅金 》。使柴 可夫斯基在俄 罗斯 音乐史 被他拒 绝的女孩 .现在被 另一个人 的爱笼罩 着 .他决定 与她会
纯 洁 和 男 主 角 的 轻佻 虚 伪 与玩 世 不恭 淋 漓 展 现 ,-LI:,A.3p' 的未婚夫 弗拉基米 尔·伦斯基介绍他 的朋 友 一一奥涅金 ,一个
象深刻 。
最近从 圣彼得堡 到来 一个年轻 男子。这晚使塔 蒂亚娜 为奥 涅
【关键词 】 柴可夫斯基 ;歌剧 ;奥涅金 ;塔季扬娜 金对大家 出言不逊态 度感到不安 。
场景 :塔季 扬娜 的卧室。塔季扬娜脑 海中出现有一些令人
歌剧(n-I-甫盖尼 -奥涅金 》的作者 ,伟大的俄 罗斯作 曲家柴 不安的思绪 。她不 能入 睡 .要求看护 陪她 聊天 ,可是 ,这并不分
可夫斯基于 1840年 4月 25日出生在 维亚特卡省 。他 的父亲 散兴奋塔 蒂亚娜 的注意 力。她被 裹在一个新 的未知 的她感 情
上拥有 了的传奇般 的伟大 价值 。作品的 出现被 认为是 俄罗斯 面 。
音 乐艺 术历史 中的重要事 件。通过 普希金 的小说《叶 甫盖尼 ·
奥涅 金兴奋 的看 到在客厅读信 的塔季扬 娜 .他知 道她仍
奥涅金 》,作 曲家 仿佛看到 了真实 的人物形象 、真 实 的生 活 ,和 然爱他 。突然 ,奥涅金跪 下向塔季扬娜认罪 、忏悔 。塔蒂亚娜述
斯基音 乐学 院。在莫斯科 .柴 可夫斯基拥 有众多学 生 ,据他 自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价值探析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价值探析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价值探析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价值如下:
普希金是从当时代先进的立场去感受、观察现实的,其对象已不是历史和异国而是当时俄国生活。

诗人表现它时,没有任何怪异或主观的成分,而是具体的真实。

这就决定了作品的思想性与现实主义艺术性的一致。

诗人在小说中提出了当时最根本的问题之一: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问题。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创作的顶峰,它不仅在全面反映运动着的俄国现实社会生活上而且在表现诗人自己的情感、见解、理想的深广上,也异于以前的创作。

《叶甫盖尼·奥涅金》人文主义论文

《叶甫盖尼·奥涅金》人文主义论文

《叶甫盖尼·奥涅金》人文主义论文摘要: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既是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沙皇专制统治和政治高压的必然结果。

多余人形象既是俄国新旧文化撞击交融的产物,又是当时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既然是从俄国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弄潮儿,又是俄国作家精神上的派生子。

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多余人的形象在俄国文学中构成一个系列,从这个系列可以清晰地看到俄国贵族革命性消亡的历史进程。

一、什么是“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条件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并不仅仅在俄国文学中才有,当时欧洲文学中那些“世纪病”患者形象,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中“迷惘一代”的形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人”形象。

都是他们自己时代和环境的多余人。

二、奥涅金的个性作为一部诗体小说,《奥涅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功,奥涅金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可以一展作为的地方,因此终日游荡,寻事,成为一个“多余的人”。

他因现实的无聊而无聊.然而又无力改变现实和自己的命运,因而“多余”。

他的遭遇,实际是他那一时代俄国贵族青年之命运的缩影。

奥涅金的形象,似乎含有普希金很多的同情.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游手好闲、游戏爱情的花花公子,但在将他与所谓的“进步”青年连斯基作比较时,作者却流露出了自己的偏爱。

连斯基从德国留学归来,生活认真、忠于爱情.但这样的青年实际上是思想的懒惰者,现实中的一切似乎都不会对他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这是一个时代的庸人;而奥涅金的“多余”,恰在于他因失望现实而仿惶,而绝望,他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抗议,而他的个性的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代表当时社会进步力量的十二月党人.出身贵族阶层的十二月党人,大多有过奥涅金式的绝望和求索。

外国文学第22章《叶甫盖尼·奥涅金》

外国文学第22章《叶甫盖尼·奥涅金》
4
二、评论文章 《〈叶甫盖尼·奥涅金〉注释》节选
尼古拉·布洛茨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注释》初版于1932年,该书对这部作品作了逐 节的详尽注释,通过考索普希金同时代的文学、历 史和其他相关文献,深入阐释《叶甫盖尼·奥涅金 》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意义,体现了社会历史批评方 法的风貌。下面节选的文字是对《叶甫盖尼·奥涅 金》第一章第38节前5句的注释。
第二十二章 《叶甫盖尼·奥涅金》
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 799—1837),俄国诗人、作家、剧作家, 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 者。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毕业于皇村中学。因发 表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的诗歌《致恰达耶夫》 (К Чаадаеву,1818)、《自由颂》(Вольность ,1817),被沙皇政府流放。
1
流放期间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 加 索 的 俘 虏 》(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1820—1821 )、《强 盗 兄 弟 》(Братьяразбойники,1821— 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 Бахчисарайскийфонтан,1821—1823)、《茨 冈》Цыганы,1824)等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1 825年完成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БорисГодунов)。
刘亚丁.三种《叶甫盖尼·奥涅金》注释本解 读[J]//中国外国文学学会.2010.外国 文学研究60年.杭州:淅江大学出版社.
8
牛光辉.1991.浅析《叶甫盖尼·奥涅金 》中的隐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
彭甄.2000.《叶甫盖尼·奥涅金》:叙 事者形象分析[J].国外文学(2).
宋德发.2003.《叶甫盖尼·奥涅金》中 的道德疑难[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

《叶甫盖尼奥涅金》查良铮译

《叶甫盖尼奥涅金》查良铮译

《叶甫盖尼奥涅金》查良铮译1.引言1.1 概述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创作的小说《罪与罚》中的主角。

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贫困的年轻学生,因经济拮据而不得不在一个老妓院租住房间。

但尽管他生活贫困,他却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和理性。

叶甫盖尼奥涅金苦苦思索着人性的本质和罪恶的意义,他坚信自己有着特殊使命,要为人类的罪恶行为负责并进行救赎。

这个概念,即个体的痛苦与罪恶行为的关系,是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个角色的核心。

小说通过描述他对自己贫困生活的痛苦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极具现实主义的形象,他身上的内心挣扎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他成为了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形象。

除了对人性的思考,叶甫盖尼奥涅金也通过他的行为和决定,揭示了人性充满了复杂性和伦理困境。

他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矛盾,同时也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极端行为。

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叶甫盖尼奥涅金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度和多层次的人物形象。

总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备受争议和讨论的文学形象,他所体现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人们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得以展开。

通过对他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本质以及人们在面对罪恶和困境时的选择和行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安排、章节分割和逻辑关系等方面的描述。

下面是关于文章结构的内容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内容:引言部分将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概述,介绍该作品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分别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背景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形象。

在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背景章节中,将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详细探讨。

【赏析】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赏析】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赏析】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生长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里。

他过的是花花公子的浪荡生活,整天周旋于酒宴、舞会和剧场,追逐女性、逢场作戏构成了他生活的主题。

然而,“他的性格和爱幻想的天性,与众不同的怪癖,辛辣而冷淡的才气”,又使他对上流社会的花花世界感到厌倦,终日郁郁寡欢,陷入“忧郁病”状态中。

他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不满现实,怀疑一切,他也不满自己,想寻求一条出路。

为此,他曾从事创作,又尝试农事改革,但由于他缺乏恒心和毅力,以及明确的生活目标,干什么都半途而废。

为了继承叔父的财产,奥涅金来到了乡下。

在那里,他与连斯基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并结识了女地主拉林娜一家。

拉林娜的大女儿达吉亚娜是一个温柔敦厚、感情丰富而纯真的姑娘。

她受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影响,热爱大自然,喜欢沉思冥想,爱读理查生和卢梭的小说,追求个性解放。

这样一个可爱的姑娘爱上了奥涅金,并向他大胆地表露爱情,但早已对爱情厌倦和怀疑的奥涅金以不愿受家庭束缚为名拒绝了达吉亚娜的求爱。

不久,奥涅金出于恶作剧,在舞会上向达吉亚娜的妹妹、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加大献殷勤。

连斯基一气之下要与奥涅金决斗,奥涅金竟然接受了战书,并在决斗中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发生了这样的惨剧之后,奥涅金只好离开地主庄园。

在过了一段漂泊生活之后,他又回到了彼得堡。

在一次舞会上,他与达吉亚娜重逢。

此时的达吉亚娜已嫁给一个年老的将军,成为上流社会里最受欢迎的女皇。

奥涅金被达吉亚娜在社交界的地位和高雅的气质所倾倒,自以为深深爱上了她,并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但达吉亚娜却反应冷淡。

最后,奥涅金不顾一切来到了公爵府,在那里,达吉亚娜回绝了奥涅金的求爱,并深刻地指出:奥涅金追求她只是为了满足可鄙的虚荣心,他从来没有认清爱情的位置,他追求的只是幻影式的虚荣。

此外,她虽然爱她,但现在她已嫁了别人,便要一辈子对丈夫忠诚。

研究综述《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

“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诗意舞台

“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诗意舞台

“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诗意舞台作者:来源:《财富生活》2019年第04期俄罗斯戏剧家协会最佳剧目奖、金面具奖、意大利斯帕莱多戏剧节特别奖、201 7年乌镇戏剧节一票难求的“年度神剧”……这部首演于2013年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究竟有何魅力?今年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这部已在剧场里惊艳过无数观众的盛誉之作将于5月来华,登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在诸位加入购票大军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是什么成就了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诗意舞台——“整出剧壮丽、忧伤、深沉、怪诞,诗意流淌,想象飞扬。

演出每晚都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持久地谢幕。

”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令人惊艳的改编,在三个多小时里将充满诗意的舞台表达一气呵成,所到之处无不掀起话题高潮。

话剧改编自“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的同名长篇诗体小说,原作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俄罗斯十九世纪日常生活的场景,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情绪和习惯,都通过普希金笔下的故事一一展现出来。

作为一部世界顶级名著,这部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俄国作家以及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也无疑是这版话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说描写了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厌倦了上流礼会生活,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俄国的乡村。

在那里他结识了地主拉林家的长女塔季扬娜。

塔季扬娜对奥涅金一见钟情。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深表爱慕之情的信。

而奥涅金却根本不能理解塔季扬娜的真挚情意,竟轻浮地当面表示拒绝,说什么自己不宜享受家庭幸福等等。

后来,奥涅金在决斗中杀死了自己的好友连斯基,便离开了乡村。

几年之后,奥涅金在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一次交际活动上又遇见塔季扬娜。

此时的塔季扬娜已从一个纯朴的农家少女出落成上流社会“女神”般的贵妇人。

奥涅金为虚荣心所驱使,为她神魂颠倒,拼命追求塔季扬娜。

而塔季扬娜则真诚地告诉他:此刻她仍然爱他,却不能属于他,因为她要忠于自己的丈夫。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我”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我”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我”
李红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3)002
【摘要】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运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事、抒情,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我”就是普希金自己。

实际上,从叙事学角度来看,这个“我”并非真实作者,而是隐含作者,或者称之为“第二自我”,“我”作为叙述者成为作品中的一个独特角色。

“我”的叙述话语分为叙性话语和非叙述性话语,产生了独特的叙述效果。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李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2.074
【相关文献】
1.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叶甫盖尼·奥涅金音乐形象分析 [J], 朱飞晔
2.梦境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功能——以《叶甫盖尼·奥涅金》与《三三》中的梦
境为例 [J], 田紫卉
3.《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性格成因 [J], 杨姝蕾;
4.信中情:《叶甫盖尼·奥涅金》三个歌剧版本中的写信场景 [J], 孟淼
5.《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先例现象探究 [J], 王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后记

《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后记

作者: 智量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91-94页
主题词: 奥涅金;现实主义文学;俄国文学;普希金;浪漫主义;达吉雅娜;作品;别林斯基;创作道路;人与人
摘要: <正> 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

它是俄国文学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第一流作品。

这部作品标志着普希金创作道路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发展,也标志着俄国文学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发展。

它广阔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前三十年俄国现实的真实情况,被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性是这部作品最主要的特点。

它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图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绘。

它在利用风景描写、心理刻划和对话、书信等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时,做到了高度的简洁凝练,同时又深刻具体,有时甚至是细致入微。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称得上是一部相当完美的现实主义艺术精品。

而它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奥涅金和。

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翻译看外诗格律的传达问题

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翻译看外诗格律的传达问题

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翻译看外诗格律的传达问题常谢枫【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年(卷),期】1987()1【摘要】一研究诗的人常把格律比作诗的肌肉和骨骼。

如果承认这个比喻是确当的,在译诗的时候,就应该把原诗的格律看作是必须传达的东西。

我国诗译界向有两派说法,都是不大看重传达外诗格律的。

一派可称“神韵派”,另一派可称“民族习惯派”。

“神韵派”主张,译诗的宗旨全在于领悟和传达外诗的“神韵”,为了“神韵”,译文怎样处理格律问题,原则上都是可以的。

“民族习惯派”则认为,不管外诗具有何种本民族的格律形式,在译文中都须转换成中国人所习惯的结构类型,译者无须在探究和传达外诗格律上煞费苦心。

其实,这些都是莫大的误会。

“神韵派”之所谓“神韵”,大约主要是指诗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内涵。

这些东西除直接凝聚在词语和形象体系内部,也同时寓含在诗歌的特定节奏和语调之中。

而特定的节奏和语调又总是发源于特定的格律形式。

因此,怎么能把诗的“【总页数】5页(P63-66)【关键词】奥涅金;诗节;译文;形象体系;普希金学;韵脚;比喻;民族习惯;诗行;神韵派【作者】常谢枫【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相关文献】1.论辨识话语主体在小说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为例[J], 赵红2.论诗体小说长句和短句的翻译——以《叶甫盖尼·奥涅金》为例 [J], 赵红3.戏内戏外世事纷扰,《叶甫盖尼·奥涅金》终开演出季序幕 [J], 谢朝宗;4.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和《狄康卡进乡夜话》看19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过渡[J], 刘竞帆5.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看"诗剧"的创作 [J], 管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俄联袂演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中俄联袂演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出版物刊名: 人民音乐
页码: F0003-F000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国;俄罗斯
摘要:2009年是中国俄语年。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九届音乐节闭幕式大戏,由该院歌剧中心联袂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组成两国最高音乐学府的优秀编、导、演及舞美团队,用原文排演的柴科夫斯基的经典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于12月20至22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该剧根据普希金1830年发表的同名长篇诗文小说改编,自1879年由莫斯科音乐学院首演以来,久演不衰。

此次演出恰逢其首演130周年,。

普希金在中国

普希金在中国

普希金在中国
李明滨
【期刊名称】《岱宗学刊》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1999年6月6日是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他的作品在中国流传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回顾一下这个历程,就是对他很好的纪念.中国人知道普希金的名字始于1900年,由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俄国政俗通考》首次提及.1903年《上尉的女儿》译成中文,是中国首次出版普希金的名作.1907年作家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一文在中国第一次评介了普希金的作品,涉及《高加索的俘虏》、《茨冈》和《叶甫盖尼·奥涅金》三名篇和一些短诗.此后,尤其从“五四”前后便不断有人译介普氏.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李明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2.064
【相关文献】
1.对世界普希金学的重要贡献——评张铁夫教授的《普希金与中国》 [J], 胡强
2.“普希金是我们的一切”——“有机批评”视野中的普希金 [J], 季明举
3.作为艺术家型思想家的普希金——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 [J], 查晓燕
4.普希金"初临中土"的向导——戢翼翚与普希金 [J], 张铁夫
5.进入多元对话的普希金——读《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 [J], 梁觉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 恰尔 德 ・ 哈洛尔德 游记》 之 间的继承关 系 ,推 崇 浪漫 主 义诗 歌 对社 会 的积极 作 用 ,鼓 舞 中国知 识 分 子将 文学作 为武器 来反对 封建专 制 。鲁 迅的 《 摩 罗诗力 说》 受 《 奥涅金 》 的影 响相 当深 远 。
基 金项 目:2 0 1 2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重大招标 项 目 《 外 国文 学经典生成 与传 播研究》 (1 0 & Z D1 3 5 )的阶段 性成果 。
1 l 0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第2 2卷
由于译诗 的 困难 和 “ 小说 界革命 ” 的影 响 ,普 希金 的小 说作 品首先 在 中国 流传 开来 ,他 的 著名 小
说篇 目在 2 0世纪初 的前 2 0年都 已经有 了 中文译 本 , ① 而普 希金 的诗歌 ,特别 是诗体 小说 《 奥 涅金 》 的
中图分类号 :1 5 1 2 . 0 7 文献 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 6 5 5 2( 2 0 1 5)0 卜0 1 0 9 — 0 8
《 叶普 盖尼 ・ 奥涅 金》 是 俄罗斯 著名作 家普希 金 ( A n e x c a H  ̄ p C e p r e e B H q 1 - [ y I I I K H H , 1 7 9 9 - 1 8 3 7 )最重
遵 宪等人 为先 导 ,学 界拉开 了 国 民启 蒙 运 动 的序 幕 ,而 文 学 ,特 别 是 翻译 文 学 则 成 为 了 “ 开 民智 ”、
“ 立新 民” 的手 段 。俄 国文学 也 同美 、欧 、 日等其 他 国家 的文学 一道 ,被 介绍进 中国社会 。
1 8 9 7年 《 时务报 》 所刊发 的一篇 译文—— 《 论俄人 之性质 》 最早 提及 《 奥 涅金 》 :“ 夫俄 人之好 凭
空论事 ,而少 忍耐之 力 。诗 人伯是 斤所夙 称 也 。其 言 云 ,昔有 埃 务 剧 尼者 ,本 多 才 之士 ,平 生好 为 大 言 ,耸 动人耳 目,崇 论 闳议 ,冲 口而 出 ,然 未 尝实 行 其 万 一 ,居 常 蠢 尔无 为 了此 一 生 。是 为 俄人 之 情 状也 。 ” … 此处 的 “ 伯是 斤” 即普 希金 ,而 “ 埃务 剧 尼 ” 即为 《 奥 涅金 》 同名 主人 公 叶甫 盖 尼 ・ 奥 涅
F e b r u a r y 2 01 5
《 叶普 盖 尼 ・ 奥涅 金 》 在 中 国大 陆 的译 介 与传播
林 辰
摘 要 :《 叶普盖尼 ・ 奥涅金》 是俄 罗斯著名作 家普 希金 最重 要 的作 品之 一。 晚清 至五 四时期 ,通 过 介 绍性 的文章及 文学评论 ,其主 要 内容被 介 绍进 中国社会 ;到 2 0世 纪 三 四十年代 ,片段节 译和译 著 开始 出现 :建 国后 。在政治 因素 的影 响下 ,其译 介经历 了高潮和低 谷期 ;改革开放 后 , 日益 开放 的接受视 角使
要 的作 品之 一 。有 趣的是 ,这部被 别林 斯基 誉 为最 富有 “ 民族 性 ” ¨ 的作 品对 于有 着浓 厚 “ 俄罗 斯情
结 ” 的 中国人来说 具有 超越 民族界 限的独 特魅 力 。从 1 8 9 7年 《 时务报 》 的译 文首先 提 及 了 《 奥 涅金 》

书 ,到 1 9 4 1 年第 一个全 译本 问世 ,再 到 已有十多 种 中文译 本 的今 1 3,这部 巨 著 的译介 与传 播也 随 着
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士燮译的奥涅金这一译本是新时期的第一个译相对比于之前的吕荧查良铮的译本该译本主要追求同原作之间的近似关系译者在译序中表自己从形式上包括诗体以四顿为主韵脚每节一韵到底二四六分明和语言上庄严浅白明白流畅都追求与原作达到近似在翻译时相隔一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冯春译本神似?译者在译后记中说自己在本书中采取主要统计有关集中介绍普希金的文论传记
金 。这篇文 章 的主 旨是介 绍俄 民族 特征 ,虽 非 文学 评论 ,但 其 中所 点 明 的奥 涅金 的个性 特 点 ,如 “ 本 多才 之士 ” 、“ 然 未尝实 行其万 一”、“居 常蠢 尔无 为 了 此一 生 ” 等 ,概 括 了 主人公 “ 多余 人 ”的性 格 , 展示 了这部 诗体小 说反 映俄 民族特征 的现实 主义手 法 。而 第一 个 以 文学 的眼光 来 看待 《 奥涅 金》 的 是 1 9 0 7年 鲁迅 的 《 摩罗 诗力说 》 ,他肯 定 了普希 金 在 俄 国文学 史 上 的 地位 : “ 俄 自有 普 式庚 ,文 界 始 独
中国百余年 的历史 变迁 而跌宕 起伏 。《 奥涅金 》 在 我 国的译 介与传 播可 分 为三个 时 期 ,即建 国前 、建 国
初 至文革 时期 、改革开 放至今 。


建 子 为救亡 图存 ,企 图利 用西方 先进文 明拯救 风雨飘 摇 的中 国。故 以梁启超 、谭嗣 同 、黄
其译介 进入 了多元化 时代 。 随着 中国历 史的百年 沉浮 ,《叶普盖 尼 ・奥涅金 》 最终 构筑 了其 在 中国 的经典
地位 。 关 键 词 : 叶 普 盖 尼 ・奥 涅 金 ; 译 介 ;传 播
作者 简介 :林辰 ,女,文学博 士在读 。( 华 东师范大 学 中文系 ,上 海,2 0 0 2 4 1 )
第2 2卷
第 1 期




学 院 学

Vo 1 . 22 No .1
2 0 1 5年 2月
J o u na r l o f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a a n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立” ,并从 内容 和语 言 形式 上 对 《 奥涅 金 》 做 了概 括性 介 绍 : “ 尔 后 巨制 ,日 《 阿 内庚 》 ( 即 《 奥 涅
金》 ) ,诗材至 简 ,而文 特 富丽 ,尔 时俄之社 会 ,情状 略具 于斯 。 ” [ 2 继 而探讨 了 《 奥 涅金 》 与拜 伦 诗
译 介则稍显 滞后 。到 了 2 0世 纪 2 0年代 中后 期 3 0年 代 初 一 些 文 学评 论 著 作 和介 绍 性 文章 出现 了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