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新人教版第48讲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doc
高中政治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fd8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6.png)
高中政治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维的概念和类型及其特征。
2.认识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3.掌握思维奥妙的实际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思维奥妙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思维?2.思维的类型和特征。
3.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4.思维奥妙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思维的概念、类型、特征、规律和方法,以及思维奥妙的实际运用。
Step 2:思维创新集中学生的头脑,以如下问题为例子,自由讨论。
问题: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思维方法可以有哪些分类?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哪些?思考时间:10分钟Step 3:思维技巧掌握通过小组讨论,掌握不同的思维技巧和方法,如: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推理思维、概念思维、创新思维等。
Step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例子,深入理解思维奥妙的实际运用。
案例一:哲学思维的实际运用案例二:科学思维的实际运用案例三: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比较分析Step 5:归纳总结总结思维的概念、类型、特征、规律和方法,以及思维奥妙的实际运用。
六、作业以“做一个聪明人需具备哪些思维能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七、教学反思思维是帮助人们理解事物、解决问题、创新发现的重要能力,教学中应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应得到充分的发扬,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d3d19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7.png)
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2)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体系,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知识理解】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意识从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其对象和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3)意识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们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是人们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4)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存在,因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5)总之,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案:2.5《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必修4)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案:2.5《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fd97a442b84ae45c3b358ca8.png)
2013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2.5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4)【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意识的起源、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生理基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生理机制: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1)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_________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2)表现: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基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___________。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_________________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①充分发挥___________,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把发挥____________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__________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____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热点难点全析】一、物质与意识问题引导: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诗喜欢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他的诗是凝练艺术的范例,很少有人能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让作品在瞬间激发出巨大的能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把握思维的奥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把握思维的奥妙》](https://img.taocdn.com/s3/m/3ba81c5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b.png)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的是我们做事情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 19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 20 规律性,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发挥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21解放思想与时俱
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 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 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 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 的胜利。
命题领悟,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 式。结合诗词漫画、社会热点等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 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主观题常综 合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 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 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
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 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人的意识决定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①排 除;意识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指导作用,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正确;人的意识不同,结果就 会不同,仍就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且材料也未体现“实践结果 的性质”,故排除④。故选A。
答案:A
3.(2013·新课标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 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 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高中政治重点《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高中政治重点《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8af2d84254b35effd34f6.png)
高中政治重点《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高中政治重点《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神六飞行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飞行任务,又一次让载人航天精神"从地面升到天空,从天空安全返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下面和本文库一起看看有关高中政治重点《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2、理解目标(1)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运用目标(1)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得出世界是可知的结论。
(3)结合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4)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要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无限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高中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中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ff18a03af45b307e87197b9.png)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理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深刻领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方法论2、过程与方法• 结合社会现实中的方针政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事例,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结合实际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安于现状,又要避免主观主义的错误。
二、教学重点• 意识的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教学难点• 既要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四、教学过程(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探究活动1】课本第38页●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2)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反作用【探究活动2】课本第39页●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探究活动3】课本第40页(上)●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3、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的思想【探究活动4】课本第40页(下)●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你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的理由吗?【探究活动5】课本第41页●该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四、教后感。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word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word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17cb572b160b4e767fcf66.png)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考点展示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并改正)1.意识的概念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意识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
4.意识的作用就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5.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6.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7.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8.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9.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10.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四、热点链接热点一: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热点二:2010年2月16日,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夺得金牌,同时也是中国花样滑冰选手所夺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热点三: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认为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考察哪些知识点?五、应用指南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经常用来分析(或说明)人们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理解,或用来分析人们对意识的理解与把握,也可用来分析人们是否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如: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的意识与动物的本能,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对过去与未来事物的认识,艺术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型事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所弘扬的精神……等。
高三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基础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三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基础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e492b5e08762caaedd33d484.png)
⑤需要注意的地方:A.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B. 要辩证把握客观实际,注重客观实际的整体性、全面性、 变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正确对待别 人的经验(间接经验)。E.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F.要反对主观主义(从主观出发)。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ppt课件
基础知识检索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 自然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 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 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前提 。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 人脑 对 外界刺激 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 客观存在 , 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 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 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 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意识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 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 发挥主 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 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 作用的 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 ,安 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ppt课件
考点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 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c6f02c31b765ce04081429.png)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考点展示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意识的能动作用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更重要的还是的产物。
* 和促进了意识的产生结论: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的产物。
考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的机能。
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存在。
例1.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不管是还是,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的主观映象。
简言之,意识的内容是,形式是。
考点四.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性和性。
(2)意识活动具有和自觉选择性。
例2.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
意识对于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实事求是是指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而不是,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不断解放思想,。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和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结合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优秀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784de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e.png)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微妙【课标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根底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培养具有分辩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特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教学难点】意识的特点【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意识的本质导入:图片展示“水滴石穿〞、“岩石风化〞、“植物向阳〞、“动物的反射〞提问:这些反响与人的意识有什么关系?——人的意识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响。
不仅是人,所有的物质、所有的生物体都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
人的意识是由这些反响进化开展而来。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从起源看〕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意识产生的物质根底: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响特性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响形式〔刺激反映、感觉和心理〕图片展示:狼孩提问:狼孩有没有人的意识?为什么?——狼孩没有人的意识,因为其长期脱离人类社会。
2、意识是社会开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图片展示:大猩猩做算术、狗看电视、鹦鹉唱歌提问:他们有人的意识吗?事例讲解: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翻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提问:这说明黑猩猩有意识吗?图片展示: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物质器官和生理根底看〕1、人脑是高度兴旺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和产生意识的生理根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奥妙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奥妙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7d015e0767f5acfa0c7cd71.png)
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
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
D 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
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 奥妙ppt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 奥妙ppt 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 奥妙ppt 课件1
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
要区分以下几种错误观点: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 ⑤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把握思维的 奥妙ppt 课件1
考法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
3.要求:(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 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法1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的分析判断 一.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 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 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 产生的前提。 2.概括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https://img.taocdn.com/s3/m/95b7929da98271fe900ef9b6.png)
把握思维的奥妙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二政治必修四第课时一意识的本质一、【教学目标】:◇识记:意识的含义◇理解: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三、【辅助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课堂探究: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探究提示: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或者化学的反应;生命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动物还具有感觉的能力,-但这些反应都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别。
但人的意识活动也要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
因此,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人类意识与非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反应的历史联系,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课堂探究:(1)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
(2)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探究提示:(1)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
关于这一点,教材中也有不少事例。
(2)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缺少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一中学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8讲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8讲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f51a90e518964bcf847cf1.png)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8讲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8讲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8讲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48讲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分解考纲细化以背诵案、教材为载体,以学生问题反馈为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落实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特别是后者往往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相对较大。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面对经济新常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来自什么以及其重要性可结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
②结合“抗战精神”、“航天精神"及理想、信念等分析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③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问题探究问题一: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1.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c8f52cc1755270722085f.png)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一、考纲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核心线索:一个概念:意识一个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两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能动性三、命题规律:1、从内容看,意识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物质决定意识考查较少。
2、从形式看,往年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选择题往往以漫画、古诗文、名人名言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非选择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点梳理:考点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的反应特性___生物的反应形式__动物心理__人的意识。
(2)意识更严重的是_____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产物,社会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的机能。
注意问题:A、大脑不等于人脑B、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C、有了人脑就有意识D、电脑有意识,可以取代人脑E、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3、意识的内容(1)意识是_________(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_________的反映。
注意问题: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能独立存在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例外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和知识构成等例外,意识例外D、意识的形成过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是本原的,_____是派生的,物质_____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b7e500066f5335b812117.png)
学案48 把握思维的奥妙本课考点: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查重点: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
关注热点:1.关注我国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关注“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
2.关注我国“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物质决定意识1.原理(1)从意识的________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____________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________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事求是。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2.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1)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________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bff94524de518974b7d4d.png)
⎪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目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意识是由纯粹的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
(×)辨析: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与物质同时产生。
(×)辨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2)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总之,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所以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典例应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③,本题答案选A。
[高考精品资料]人教A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教案.doc
![[高考精品资料]人教A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4c73f833186bceb19e8bb5d.png)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分析
2、意识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温故:通过选择题练习温故第四节课的考 做一做:复习相关知识,物质、运动、静止、规律
会神,进入课堂学习。
础。
②物质和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运动与规律
改造而成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不能 停留时间学生背知识点。 帮助学生弄清容易混淆、容易忽
说意识是客观的。
略的知识点。
小结:如何正确把握意识: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探究活动一:易错易混修改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 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
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 雷锋活动(6 分)
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 思考和回答。
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
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精神可 梳理知识框架。
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小结: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和方法论:
加深对考点的理解。 梳理知识点。
更好消化知识点。 加深理解 整理知识点。
原理:一是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对人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二是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回忆和回答。
适时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帮
动作用于对象的观察、实践而自觉反映对象。
2)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 记一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的飞跃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③
6. 漫画《腾不出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④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
C .①④
D.①③
统一
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D.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 主观符合客观 归纳总结:
附: 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一带
一路”建设。
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
三、问题探究
问题一: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
1.国画的“写意 ”,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
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的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知识拓展】 ①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
物质
的决定作用是前提, 是第一性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意
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决定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②反射、反应、反映的区别
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
是神经活动的最基本形式。 通常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第 48 讲 把握思维的奥妙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客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 以认识和掌握的事 例,印证人们在尊 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上,能够发挥主观 能动性,自觉地把 握客观规律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 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 意 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 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 表现 3. 客观规律与意识 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 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问题三: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 5.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 国务院决定 2015 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 支持薄弱环节。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 及时促成质变, 实现事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
区
能动的反映和能动
“想”“做”“精
表现 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
别
的反作用
神状态”
客观事物的发展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
动性
的表现
“神悟”
A. 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 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主观反映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 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归纳总结:
问题二: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3.现 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 辰”悠然转动运行; 现在的地面, 人工湖、 人工林已不罕见, 可谓莽原缠玉带, 高峡出平湖, 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 4.2014 年 8 月 28 日,李克强总理在看望青奥会志愿者代表时, 勉励大家更好地弘扬“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汇 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 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 是因为 A.意识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B.人的情绪是无目的的本能的心理活动 C.意识对人们改造 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D.高昂的精神能够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归纳总结:
以背诵 案、教材 为载体, 以学生 问 题反馈为 重点,通 过学生展 示落实基 础知识、 解决疑 难 问题。
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有 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特别是后者 往往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相对较 大。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面对经济 新常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信心来自什么以及其重要性可结 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分 析。②结合“抗战精神”、“航天 精神”及理想、信念等分析精神状 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的关系。③用规律客观
行动。
2.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
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
又叫自觉能动
区
造世界的过程中, 具有
内含 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
性,是人类特有
别
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
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
的能力和活动
映
变化
A.①④
B.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 辛弃疾的 《木兰花慢》 是一首 “送月” 诗词 , 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 “是
别有人间 , 那边才见 , 光景东头 ?”大意是 : 当这边月儿西落时 , 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
东升 ?对此王国维评论说 :“词人想象 , 直悟月轮绕地之理 , 与科学家密合 , 可谓神悟。 ”这里的
属于生理学范畴的概念。
反应是指有机体对刺激的回答, 反应是刺激所产生的结果, 是与“刺激” 相对应的概念。
各种刺激引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 也包括言语在内, 均是反应。 它是典型的心理学范畴的概
念。
反映是物与物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 其中人的心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 人的心理的
最高层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 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且能指导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