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预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听那冷雨》预习学案
1、容易读错的字
惊蛰.zhé裙裾.jū孺.rú慕仓颉.jié滂.滂沱.pāngtuó沱薄荷
..bò·he
蠕.rú动氤氲
..kēng
..yīnyūn 岑.cén寂肘.zhǒu关节冉.冉rǎn 铿铿
纤.xiān手晌.shǎng午湿黏黏.nián 苔.tái藓.xiǎn 挟.xié来
掀.xiān翻滂滂沛.沛pèi 忐忑
..tǎntè惊悸.jì寒濑.lài
舐舐.shì擎.qíng天啾啾.jiū屋椽.chuán潜.意识qián
2、容易写错的字
惊蛰【海蜇、蜂螫(蛰)】凭(平)空【平白无故、平添】
三番五次沉思冥想青霭
3、容易混淆的词语
【春寒料峭】形容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注意这个成语在时间上的限制。
【想入非非】有两个意义: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第二个意义是常用义,是贬义,因此要注意带有中性色彩的第一个意义。
【百读不厌】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该成语只形容诗文一类的文字读物,强调的是读物的精彩,不表示自己读的次数多,也不表示自己的喜爱程度。
【百思不解】“百思不解”强调思考次数之多,“大惑不解”强调的是疑惑之深。
【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或事出意外使人震惊。注意该成语的适用对象。
4、作家作品
余光中,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余光中文学语言繁复善变,力求在“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在其《逍遥游》散文集后记中,“在《逍遥游》,《鬼雨》一类的作品里,我倒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在这一类作品里,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
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只要看看,像林语堂和其他作家的散文,如何仍在单调而僵硬的句法中。跳怪凄凉的八佾舞,中国的现代散文家,就应猛悟散文早该革命了。”
诗歌艺术上,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他的诗风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武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余种。其中最著名有《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