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蚕丝中丝素蛋白的琥珀酰化改性研究
蚕丝蛋白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蚕丝蛋白纤维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bf79e0ab52acfc789ebc93f.png)
蚕丝蛋白纤维改性研究进展摘要: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经改性处理后,其阻燃性、吸湿性和抗皱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蚕丝纤维及其制品在穿着、洗涤过程中存在易泛黄、不耐磨、难打理、染色牢度欠佳等问题出发,综述了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其与纳米颗粒共混改性在蚕丝及其制品改性中的应用,总结了各类方法对盒丝及其制品的改性效果。
分析认为:由于采用单一的改性方法目前仍难以得到性能完美的丝绸制品,未来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的改性发展方向仍以多种方法相结合改性为主。
关键词:蚕丝纤维;改性;研究进展蚕丝(silk)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
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
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对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纤维皇后”之美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的多样性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而丝绸原料的生丝,其品质方面也自然地被提高了要求,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的改性处理,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应用【1】。
这样不仅有效地克服的蚕丝纺织品本身的缺点,而且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目前,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的改性主要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纳米技术。
1.物理改性1.1 特殊热处理蚕丝经过某种高温特殊处理后,可以大幅度改善光泽,提高强力和水洗色牢度。
为寻求对蚕丝丝素改性的新途径,周岚、邵建中等【2】应用X衍射、贝克线法、单纱强力测试和水洗色牢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以温度、张力、助剂等为主要因素的特殊热处理对蚕丝丝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湿热条件下,张力的作用能增加蚕丝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从而提高蚕丝的断裂强度和改善酸性染料染蚕丝的湿牢度。
(最新版)丝素蛋白对棉织物性能影响的研究毕业论文
![(最新版)丝素蛋白对棉织物性能影响的研究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e4b1f60975f46527d3e189.png)
丝素蛋白对棉织物性能影响的研究作者:张畅指导老师:徐阳摘要:在了解棉纤维性能的基础上,分析棉织物的特点,对其不良性能经过丝素蛋白整理工艺,使其具有天然丝绸的特点,同时保留棉织物的优点。
经研究表明丝素对棉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是浸渍液温度在60℃条件下,丝素溶液质量浓度10gL,浸渍时间为60min。
在以上条件下丝素蛋白分别与棉织物产生化学交联和物理涂覆作用,对棉织物整理前后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用此方法可为今后开发棉纤维仿真丝绸技术和新型绿色功能棉纤维开辟新的途径,提高棉纤维的利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丝素棉织物整理工艺1引言棉纤维是一种传统的纺织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合成纤维的出现,仿真丝、仿毛、仿麻等性能优异的纤维相继崭露头角,其后是Lyocell、竹纤维、大豆纤维等绿色环保纤维的问世,给棉纤维带来了冲击。
但是棉纤维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及柔软手感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经受住了考验,在纺织材料领域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进入21世纪, 合成技术,仿真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完善,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新兴学科的兴起,使得新品种、高性能、多功能的纺织纤维材料层出不穷,这在客观上对棉纤维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充分开发棉纤维潜在的功能,对棉纤维进行各种改性研究,提高棉纤维的附加值和性能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大方向。
但是,传统的棉纤维改性技术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树脂整理后会使棉织物上残留和释放出甲醛,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正在不断地探索棉纤维的绿色改性技术,开发研究绿色棉纤维产品,并已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绿色技术在处理中选用的是绿色环保整理剂和染料。
这些材料一般可自然降解,无毒性,有利于环保。
天然蚕丝是一种珍贵的纺织纤维,享有“纤维皇后”的美称,蚕丝蛋白质与人体皮肤、头发的角朊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故蚕丝也有“第二皮肤”之称。
丝素蛋白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
![丝素蛋白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46932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d.png)
丝素蛋白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作者:明津法黄晓卫宁新潘福奎左保齐来源:《丝绸》2021年第02期摘要:为深入了解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文章介绍了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等制备丝素蛋白纤维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纤维性能特点,发现湿法纺丝中纺丝液浓度普遍低于干法纺丝,且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浴对材料性能影响波动较大。
冷冻干燥法、盐析法、发泡法等制备丝素蛋白支架类材料,冷冻干燥法获得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可高达99%。
同时,对不同制备技术获得的丝素蛋白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综述了丝素蛋白材料在智能纺织品、生物医药、光电学器件等领域应用研究。
指出可通过再生制备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功能化,可提升蚕丝的附加值和拓宽其应用领域,实现蚕丝产品的多元化应用。
关键词:湿法纺丝;蚕丝;丝素蛋白;智能可穿戴;生物医用Abstract: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ilk fibroin material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f silk fibroin fibers, such as wet spinning and dry spinning and the properties of such fibers. It is fou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pinning solution in wet spinning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in dry spinning, and the coagulation bath in wet spinning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ilk fibroin scaffolds are prepared by freeze-drying, salting out and foaming etc. The porosity of silk fibroin scaffolds obtained by freeze-drying can be up to 99%.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erties of silk fibroin materials obtained by different preparation techniques are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s of silk fibroin materials in intelligent textiles, biomedicine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tc. are summari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silk by regenerative preparationtechnology can enhance the additional value of silk and broaden its application fields, so as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silk products.Key words: wet spinning; silk; silk fibroin; intelligent wearable; biomedicine蠶丝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随着材料制备、表征等技术的应用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蚕丝研究已由宏观向微观分子水平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也由单纯丝织物纺织产品向生物医药、光学、电学、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延伸。
蚕丝蛋白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蚕丝蛋白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c04bddf76eeaeaad0f33000.png)
蚕丝蛋白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主要介绍蚕丝蛋白的结构,制备已经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优势。
针对蚕丝蛋白的结构和特点,综述了蚕丝蛋白作为人工神经、皮肤、骨骼、血管、肌腱、韧带和角膜等生物医学材料的功能开发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蚕丝蛋白丝素丝胶生物相容性生物医学材料Abstract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silk protein, the preparation has application in biomedical materials. Silk protein is a natural polymer material with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chemical properties,biodegradability and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human body.It is a good biomedical material.In view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lk protein,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silk protein as artificial nerve,skin,bones,blood vessels,tendons,ligaments,cornea and other features of biomedical materials,as while discussed the prospects for their development.Key word:silk protein;fibroin ;sericin ;Biocompatibility;biomedical material引言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享有“纤维皇后”的美誉。
【CN109957848A】一种改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
![【CN109957848A】一种改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9427eaeccbff121dc36836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0360.2(22)申请日 2019.02.28(71)申请人 常州市协旺纺织品有限公司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劳动西路32号212室(72)发明人 皮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代理人 於林峰(51)Int.Cl.D01F 4/00(2006.01)D01F 1/1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改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先通过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接着利用次氯酸钠进行氧化处理,最后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酰胺、苯乙烯等进行混合,通过利用引发剂的作用,引发聚合,形成带有正电荷的嵌段式聚合物,同时由于蚕丝表面含有丰富的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有效的与聚合物进行结合,提高了蚕丝的耐水性能及韧性,另外加入的改性添加颗粒,同时颗粒表面含有丰富的活性基团,进而可以与聚合物及蚕丝进行进一步的结合,提高了蚕丝的力学性能,增强了再生蚕丝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再生蚕丝增强的方法过程中,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提高有限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9957848 A 2019.07.02C N 109957848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57848 A1.一种改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桑蚕生丝与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4~9,进行混合加热,过滤,将滤渣放入水中浸泡,每1~2h更换一次水,更换2~4次,过滤,风干,得预改性脱胶蚕丝;(2)将预改性脱胶蚕丝、甲酸溶液、添加剂按质量比6:15~20:1~2进行混合,在50~60℃静置,离心分离,收集固体物,将固体物、氢氧化钠溶液及次氯酸钠按质量比4~6:12:1进行混合,静置,过滤,洗涤,干燥,收集干燥物;(3)按重量份数计,取200~230份混合溶剂、40~50份干燥物、13~15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0~12份改性添加颗粒、7~13份丙烯酰胺、6~8份苯乙烯、1~3份引发剂、1~3份辅助剂、0.3~0.5份表面活性剂;(4)首先将混合溶剂、干燥物、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改性添加颗粒、丙烯酰胺放入反应釜中,氮气保护,在50~55℃预热,再加入苯乙烯、引发剂、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升温至120~125℃,搅拌反应,冷却,出料,收集出料物,与石油醚按质量比2:1~3进行混合,在1~3℃静置沉淀,过滤,收集沉淀物,洗涤,收集洗涤物;(5)将洗涤物、溶解液按质量比1:7~9进行混合,并且80~90℃加热,得纺丝液,将纺丝液在室温下从喷丝口挤出,在空气中固化卷绕,再浸入乙醇溶液中,拉伸,定长,取出,即得改性再生蚕丝蛋白纤维。
不同分子量丝素蛋白的制备及其对丝素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
![不同分子量丝素蛋白的制备及其对丝素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105c7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6.png)
26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5卷)第5期不同分子量丝素蛋白的制备及其对丝素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王颖,程志玲,孙笑笑,李明忠(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丝素蛋白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不同组织的再生对丝素蛋白支架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速率有不同要求,而控制丝素蛋白的分子量可调控再生丝素材料的结构和理化性能。
蚕丝的脱胶和溶解过程对制得的丝素蛋白分子量有显著影响。
综述了脱胶、溶解体系及其工艺条件与再生丝素蛋白分子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子量对再生丝素蛋白材料凝聚态结构、力学性能、体外生物降解速度等的影响。
关键词:丝素蛋白;分子量;理化性能丝胶将两根丝素单丝黏合于一体构成直径约为10〜20am的家蚕丝。
丝胶是球状蛋白,可溶于水,在真丝织物染色之前以及从蚕丝中提取丝素蛋白时,一般都需将其脱除。
丝素蛋白是纤维状蛋白,其分子量约为2286kDa,由重链(H链,350kDa)、轻链(L链,26kDa)及糖蛋白P25(30kDa)组成,三者的摩尔比为H:L:P25=6:6:何。
家蚕丝素蛋白具有:(1)优良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因为丝素蛋白分子凝聚能大,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凶;(2)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冈,丝素蛋白材料能支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⑷、血管内皮细胞旧、成纤维细胞冏等多种细胞的粘附、生长、分化和迁移;(3)生物可降解性刀,降解产物为肽和游离氨基酸,可被机体吸收;(4)低免疫原性,植入体内后无明显的炎症反应口切。
家蚕丝经脱胶、溶解和纯化后可获得丝素蛋白水溶液,再通过流延法、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等可制备多种形态的功能性再生丝素蛋白材料,如丝素膜、水凝胶、多孔支架、纳米微球、纳米纤维等,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
在组织工程领域,不同组织(如骨、肌腱、韧带、血管等)的力学性能、修复周期、组织生长速率不同,对组织工程支架的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要求有很大差异。
蚕丝丝胶蛋白及应用研究进展.pdf
![蚕丝丝胶蛋白及应用研究进展.pdf](https://img.taocdn.com/s3/m/5b5c113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6.png)
蚕丝丝胶蛋白的应用研究进展王雪云朱良均闵思佳杨明英邓连霞张海萍(浙江大学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摘要:丝胶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其回收方法正由传统的方法向非催化高温水解法,离心分离,低温结晶和超滤等方法转变。
丝胶蛋白具有易溶、吸水、凝胶化、抗氧化等特性,在生物材料、医药、化妆品、食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
丝胶蛋白的后续开发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丝胶蛋白;结构;回收利用;进展the Exploratory Development Progress on Silk SericinWANG Xueyun,ZHU Liangjun,MIN Sijiang,YANG Mingying,DENG Lianxia,ZHANG Haiping (Institute of Applied Bioresource Research,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Zhejiang,China)Abstract: Sericin is a kind of spherical protein, with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s a natural macromolecular. The way of extraction on sericin has been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non-catalytic high-temperature hydrolysis method, centrifugation (CFG), low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LTC) and ultrafiltration (UF). Sericin is characterized by soluble, hydroscopic properties, gelation action, antioxidantal,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ti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biomaterial, medicine, cosmetic, foodstuf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ricin has broad prospects.Key words: silk sericin; structure; reclaim; developments蚕丝主要由丝胶和丝素两种蛋白组成。
丝素蛋白纤维提取技术的研究
![丝素蛋白纤维提取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0953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0.png)
丝素蛋白纤维提取技术的研究作者:冯燕萍董志红张颖程丽佳唐璐归艳华来源:《丝绸》2022年第04期摘要:丝素蛋白(SF)以其优异的性能,如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机械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天然的SF需要经过脱胶处理(去除蚕丝中的丝胶)方可获得,不同的脱胶方法和工艺参数会对SF结构和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合理的高效脱胶工艺方法,为制备生物医用材料提供较高性能的SF。
本研究从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几方面论述了蚕丝脱胶的方法,包括碱性、酸性、高温高压(HTHP)、超声波、微波和酶处理等,阐述了SF纤维的提取技术,以期获得高纯度、表面光滑、可降解性好和机械性能优异的SF,制备出SF新型材料,为SF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
关键词:丝素蛋白纤维;丝胶蛋白;脱胶方法;生物医用材料;机械性能中图分类号: TS102.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22)04000907引用页码: 041102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04.002(篇序)蚕丝是天然的纤维材料。
无论何种类别的蚕丝,一般均由质量为70%左右的丝素蛋白(SF)和25%左右的丝胶所组成,剩余的5%左右则是一些杂质。
早期蚕丝常被用在纺织领域上,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蚕丝在军工、制药、生物医药材料领域上也逐渐展现出其优异的特性,尤其是蚕丝中的SF,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抗菌性等优点,同时它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也优于丝胶。
因此,人们对SF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制备方法到将其复合制备成新材料,无一不体现出它优异的特性,如将SF制成粉末[1]、凝胶[2]、薄膜状[3],通过静电纺丝制成SF纤维膜[4],也制备成SF纤维增强复合材料[5]等。
在生物医疗领域,SF可作为药物释放的载体[6]、人工骨组织支架[7]、伤口敷料[8]、人工耳膜[9]及神经导管[10]等。
一种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08872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f.png)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11600.7(22)申请日 2016.01.08C12P 21/06(2006.01)C07K 1/34(2006.01)C07K 1/12(2006.01)(71)申请人盐城工学院地址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希望大道中路1号(72)发明人孟灵灵 黄新民 毕红军(54)发明名称一种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去蛹→风选→粉碎→脱胶→水解→过滤→透析→酶解→灭酶→纳滤→干燥,其中水解是将茧片置于盛放浓度为1~1.3%的KCl 和/或MgCl 2水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在0.5~0.6Mpa、130~140℃的条件下使蚕丝丝素蛋白溶解;酶解是将未溶部分的胶状固态物用清洁水冲净,与蚕丝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加入总重量1.2~2%的蛋白酶进行酶解,PH 值为6~7,温度32~37℃,时间7~10h ;纳滤是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道尔顿的纳滤膜去除掉大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
本发明能制得纯度99%以上、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5400859 A 2016.03.16C N 105400859A1.一种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去蛹:选取优质的桑蚕丝茧,煮沸,切开将死蛹剥除;(2)风选:用风扇吹,控制风力,将密度比茧轻的杂物吹走;(3)粉碎:用粉碎机械将去蛹的茧粉碎为直径5mm以下的茧片;(4)脱胶:将茧片置于0.7~1%的弱碱溶液中煮沸35~40min,并同时用强力搅拌设备搅拌,取出茧片用水漂洗几次,烘干;水溶液的密闭容器中(5)水解:将茧片置于盛放浓度为1~1.3%的KCl和/或MgCl2升温,在0.5~0.6Mpa、130~140℃的条件下使蚕丝丝素蛋白溶解;(6)过滤: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未溶部分的胶状固态物和滤液;以及其它小分(7)透析:将滤液置于透析袋中用水透析纯化,以除去KCl和/或MgCl2子杂质,从而制得蚕丝丝素蛋白溶液;(8)酶解:将未溶部分的胶状固态物用清洁水冲净,与上一步骤制得的蚕丝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加入总重量1.2~2%的蛋白酶进行酶解,PH值为6~7,温度32~37℃,时间7~10h;(9)灭酶:酶解结束后升温到70~80℃,保温20~30min灭酶,得到纯度大于90%、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溶液;(10)纳滤: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道尔顿的纳滤膜去除掉大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得到纯度大于99%的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溶液;(11)干燥:利用喷雾干燥快速干燥,得到小分子蚕丝丝素蛋白肽。
丝素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丝素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023ba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8.png)
丝素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谷平平;李琳琳;娄小平;金歌【摘要】本文以废蚕丝为原料,通过脱胶精炼、碱性蛋白酶Alcalase2.4降解后得到丝素肽溶液,并采用超氧自由基(O2-·)体系、羟基自由基(·OH)体系、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考察了不同水解度丝素肽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丝素蛋白溶液在底物浓度5%,加酶量([E]/[S])2%,反应温度60℃,pH值8.5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获得水解度为0~23.92%的丝素肽,在此范围内丝素肽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水解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在水解度为23.92%时,丝素肽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率达73.69%,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82.49%,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的清除率为70.79%,抗氧化活性最好.【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5(027)008【总页数】5页(P1436-1440)【关键词】丝素蛋白;丝素肽;酶解;抗氧化活性【作者】谷平平;李琳琳;娄小平;金歌【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禹州46167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丝素蛋白由于其结构致密,溶解性差,导致其虽然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但难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程度较低,故通常需将丝素蛋白进行水解,降解成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的多肽类物质。
根据新天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报道,经硫酸化处理过的丝素蛋白水解产物可以被制成抗凝药剂,经抗血液凝固活性试验,发现它像肝素一样,具有抗血液凝固活性,可替代肝素广泛的应用于如尿毒症病人人工透析或体外循环时血液中的抗凝剂。
Rhee SK 等曾将丝素蛋白水解后的产物分别配成0.3%、0.6%、0.9%的浓度,加入到泡菜中,结果表明,对乳酸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证明丝素肽具有抗菌作用。
丝素蛋白文献阅读笔记20130506
![丝素蛋白文献阅读笔记20130506](https://img.taocdn.com/s3/m/13448dc6a1c7aa00b52acb40.png)
丝素蛋白一、丝素蛋白的结构基础二、丝素蛋白的特点三、丝素蛋白的获取四、丝素蛋白的应用文献一《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蚕丝中的丝素蛋白作为纯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用于医用领域已经有很长历史, 而将其用于细胞培养的基质和组织工程, 是近年来丝素蛋白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丝素蛋白完全可以用作细胞生长的表面基质, 可替代常用的胶原蛋白。
本文尝试应用丝素薄膜作为贴壁依赖型动物细胞的生长表面基质, 以研究丝素薄膜作为生物材料在细胞培养上的特性。
实验中以猪髋动脉内皮细胞(Po rcineiliac a r te ryendo the lia lce ll, 简称P IEC)为模型细胞, 同时用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F GF)对丝素薄膜进行处理, 以噻唑蓝(M T T)法的细胞计数测定方法, 通过与普通培养孔板上的对照实验, 观察此细胞株在丝素薄膜表面的粘附与生长等行为, 从而检验丝素薄膜的生物相容性, 并确定丝素薄膜经aF GF处理后对细胞吸附能力的强化。
丝素薄膜的制备: 将去蛹蚕茧放入煮沸的5g/L的N a2CO3 溶液中, 固液比为1∶15(g∶mL), 煮沸时间为40m in, 反复2次, 以脱除蚕丝中的丝胶蛋白。
煮沸后的丝素蛋白固形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净, 在真空干燥箱中20°C干燥24h。
所得的丝素蛋白固形物放入500g/L的CaC l2溶液中, 固液比为1∶10,煮沸直至丝素蛋白完全溶解(15~30m in)。
将所得丝素2CaC l2 溶液抽滤去除杂质, 其滤液在透析膜中不断用去离子水透析2~3d以完全去除CaC l2, 得纯净的丝素蛋白溶液。
经SD S2PA GE凝胶电泳实验测得, 丝素蛋白在溶液中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于43 000~331 131u的连续体系。
配制蛋白质浓度为5~15m gömL的丝素蛋白溶液, 用移液器注入24孔孔板中, 在烘箱中40°C干燥24h以形成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