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18—19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17c9f0a8114431b80dd803.png)
长郡中学2018—2019—2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玄学的出现反映了A。
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B。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C。
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D。
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魏晋时期道家和佛教在中国快速发展和壮大,对儒学正统地位构成严峻挑战,在此情形下玄学应运而生,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说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故答案为B项。
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反映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排除C 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名师点睛】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研究儒家经典)思潮的思想主流。
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玄学的出现,表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A。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D.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把每个人按照智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而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指的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也是各司其职,故D为正确答案.A、B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礼”的表现,一定要遵守等级关系,排除。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f0927fc76a20029bd642db3.png)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试题高二历史答题要求: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终了只交答题卡。
5.考试时长8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8分)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A.巩固专制统治B.和谐人际关系C.维护社会秩序D.确立儒学独尊2.中国先秦某位思想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保障;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上述主张的核心是A.为政以德B.人性本善C.推行“仁政”D.克己复礼4.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
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5.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
学校18—19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学校18—19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0791d43323968011c92d6.png)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2.“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d8ea283d049649b665886.png)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总分48分)1.在王位世袭制下,世袭可以有兄终弟及、长子继承、幼子继承、壮子继承、择子继承、双系继承、女儿继承等多种方式。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A.在血缘集团内部传承权力B.最高统治者无力控制局面C.王子依据其实力继承王位D.王子在王族内部地位平等2.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
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A.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3.秦代的李斯、汉代的晁错、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王夫之、清初的顾炎武等人几乎一致认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不是哪一个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力量所致,而是一种社会“时势”使然。
这表明郡县制的推行A.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B.导致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C.得到了后人一致认同D.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
这表明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5.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这说明了军机处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C.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D.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6.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
新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新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8a36dbe23482fb4da4cc2.png)
新疆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们一般会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工业结构B.通讯工具C.交通手段D.动力来源2.“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如果这个比喻用来形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贴切的应是A.倡导重商主义经济思想B.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实行凯恩斯主义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3.唐代贡士如果通过科举考试,仅取得进士及第或者明经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
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
出现了“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A.选拔标准客观公正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C.世族权门仍占优势D.摒除门第间的差距4.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主要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D.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5.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这种做法A.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B.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C.以打破地域隔绝来划分行政区域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6.《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A. 官僚政治确立B.井田制度出现C.宗法制度形成D.分封制度加强7.著名学者工学泰指出,“士大夫”的含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f8b7b5d4d8d15abf234e2a.png)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
)1.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
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
所谓六艺,即礼(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基础文化知识)。
从以上教育内容可知西周的教育A.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B.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C.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D.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2.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2018-2019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最新精品版]
![2018-2019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最新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9b745f69eae009581becb5.png)
人教版2017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3.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如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 西周B.秦朝C. 汉朝D. 唐朝4.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曾发生过宦官弄权的祸害,但论其程度的深重,要以明代为最甚。
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A.人主昏庸,广置后宫B.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C.皇权加强,废置宰相D.儒生见识鄙陋,奴颜婢膝5.《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6.谏官是中国古代历朝所设的评议朝政的官员。
宋代以前,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如唐代谏官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宋代以后,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就将宰相置于言谏监督之中。
宋代前后谏官职权的变化说明了A.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B.宋代谏官的地位和职权下降C.宋代皇权专制超过前代D.宋代注重对宰相职权的监督7.“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8.法国学者皮埃尔·拉斯洛在《盐:生命的食粮》一书中说到,“盐税相当于王权”。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aded0c4b8f67c1cfad6b867.png)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1.在韩非子看来,道德本身是无形的,对它的评价更多地来自众人之口,因而对众人的“毁誉”一向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他主张“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
这表明韩非子的用人观( )A. 突出以“才”用人B. 重用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商人C. 赞成“德”的价值D. 强调以法用人原则2.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无为而治B礼法并用C礼乐仁政D严刑峻法3.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4.《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C.人应该无私无欲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5.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7.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试卷 Word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试卷 Word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e70d2f31b765ce04081449.png)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考古资料表明,在夏商王朝存在的同时,山东境内的岳石文化自成一系,成都平原上的古蜀文化特色鲜明,北方的夏家店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等各具特点。
这反映出当时A. 尚未形成统一的政治体系B. 生产力水平限制文化交流C. 中原的经济发展程度最高D. 政治认同扩展了华夏文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成都平原上的古蜀文化特色鲜明,北方的夏家店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等各具特点”可知夏商王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与文化交流无关,故B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各地区的文化呈现不同的特色,C选项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政治认同,故D项排除。
2.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
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
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
由此可以推论A.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 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C.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D. 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国”相互朝见意味着分封制度的瓦解即周王室衰徽,礼崩乐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分封制度瓦解促进相互朝见,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表格反映的是分封制度瓦解而非井田制瓦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诸侯国相互朝见和远交近攻无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14fb61804d2b160b4ec07e.png)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
2.用2B铅笔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意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规定区域作答,否则将影响扫描,无法评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制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答案】B【解析】从题干“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没有体现鲜明的血缘宗法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对象除了姬姓王族,还有功臣和旧代贵族,故A错误。
从“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复杂多样,分封的地域广,周的统治疆域由一个个诸侯国拼接而成。
说明分封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故B正确。
题干只是说明分封对象不只是有姬姓贵族,并不能说明这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故C错误。
题干表明分封的地域较广,并不能得出分封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故D错误。
2. 唐朝初年,门下省的副长官门下侍郎专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帝的违误)之职,中唐以后则是给事中(门下省的官员)“驳正违失,分判省亊"。
这反映出A. 三省体制日益趋向完善B.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 门下省最终成为决策者D. 监察体制受到破坏【答案】B【解析】唐初负责封驳的是门下省副长官门下侍郎,中唐以后则是门下省官员给事中,这说明负责封驳的官员品级越来越低,实质上反映出相权的削弱、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门下省,没有涉及三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门下省负责审核,故C项错误;门下省不负责监察,故D项错误。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30075f90c69ec3d5bb75ed.png)
城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制度形成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2.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设置节度使3.“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材料所述的唐代政治制度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朝议制D.内阁制4.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5.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6.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
这份公告应发布于()A.南昌起义时B.九一八事变前C.秋收起义中D.七七事变后7.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而打响了()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该法律的进步性是()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9.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本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4cde6233cc17552707220852.png)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 废除分封制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皇帝制度D. 开创统一格局2.“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
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A. 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 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 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3.1686年初,萨布素奏准清廷:“罗刹复来雅克萨,筑城盘踞,臣请于冰消时,督修船舰,亲率官兵,相机进剿灭。
”奏折中提及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4.孔子说:“为政先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材料表明“礼”A. 体现为宽以待人B. 是处理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最高准则C. 是治国立身的基础D. 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5.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A. 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 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 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6.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出现了拿破仑称帝。
这主要是由于A.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B. 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C.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D. 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7.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2.“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4.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地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
该思想:A.动摇了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B.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C.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发展了传统“民贵君轻”思想5.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
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
这说明: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6.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北方文学则与南方文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列能够体现先秦时期北方文学特点的是:A.《离骚》B.《诗经》C.《庄子》D.《二京赋》7.“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
”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A.图1 战国《人物龙凤图》 B.图2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C.图3 明朝《本草纲目》插图 D.图4 清代《墨兰图》(局部)8.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9.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C.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10.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
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
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11.孙中山曾指出:“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
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
……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这一言论的主要含义是:A.“平均地权”B.“节制资本”C.“耕者有其田”D.“扶助农工”12.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
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13.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这是我国当时: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4.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15.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16.“当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
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A.苏格拉底B.马丁·路德C.康德D.卢梭17.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18.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C.追求民主、平等D.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9.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而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两人思想分歧认识正确的是:A.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B.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C.分歧主要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D.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20.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
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
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A.催生了启蒙运动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普及了无神论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21.“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22.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23.“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与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美术作品是:24.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25.《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
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
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
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第Ⅱ卷二、材料题(本题共2小题,合计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当我作为一个自然学者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的环球远航时,在南美洲看到某些事实,有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古代与现存生物的地质关系,我深深地被这些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