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物理大二物理清华大学沈克教授课件.
大学物理第6章相对论精品PPT课件
经典力学
高速领域 微观领域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今天来介绍相对论
第相十对八章论-教--学关基于本时要空求观及时空与物质关系的理论。 (所谓经典力学遇到障碍就是经典力学的 时空观出现了问题,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 了经典的时空观。) 相对论有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之分:
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 关于惯性系时空观的理论;
对于任何惯性参照系 , 牛顿力学的规律都具有 相同的形式 . 这就是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
第十八章 教学基本要求
伽利略变换
当 tt'0时
o 与 o'重合
位置坐标变换公式
x'x v t
y' y
z'z t't
s
y
y s'
y'
y'
v
P(x, y, z)
*
(x', y', z')
vt
x'
o
z z
o' z' z'
x'
x
z z'
第十八章 教学基本要求
试计算球被投出前后的瞬间,球所发出的光波达 到观察者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伽利略变换)
球 投
c
出
d
前
t1
d c
球 投
v cv
出 后
t2
c
d
v
t1 t2
结果:观察者先看到投出后的球,后看到投出前的球.
第十八章 教学基本要求
900 多年前(公元1054年5月)一次著名的超新星 爆发, 这次爆发的残骸形成了著名的金牛星座的蟹状 星云。北宋天文学家记载从公元 1054年 ~ 1056年均能 用肉眼观察, 特别是开始的 23 天, 白天也能看见 .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公开课精品课件
在地球附近有mg=
Mm G R2
,化
简得gR2=GM。此式通常叫做
黄金代换式,适用于任何天体,
主要用于天体的质量M未知的
情况下,用该天体的半径R和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代换
M。
高 中 物 理 ppt
高中物理 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1节 曲线运动
题3 [2019•广东仲元中学高一检测]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轨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万 有引力定律,可算出地球的质量为( A )
位有效数字)
高 中 物 理 ppt
高中物理 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1节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
M太 a2
m
又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 a3 ,
=ma
4 2 T2
,
由上两式得:k=
GM 太 4 2
T2
(2)对地月系统
:G
M
地m月 r2
=
m月
4 T
2
2
r
,
得:M地= 4 2r3 ≈6×1024 kg。
黄金替换
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星体)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
其重力,即G=mg。可以得到:GM=gR2
由于G和M(地球质量)这两个参数往往不易记住,而g和 R容易记住。所以粗略计算时,一般都采用上述代换, 这就避开了万有引力常量G值和地球的质量M值
高 中 物 理 ppt
高中物理 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GT 2
地球的密度ρ= M地 = M地 ≈5×103 kg/m3。
V 4 R3 3
【点评】
大学物理(绪论,第一章)2012 ppt课件
基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 波尔、等人
创立的量子力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纳米技术、基因工程、超导体应用......
基础: 现代物理学理论 ......
四、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在当前最引人注目 的高技术如下:
1.核能技术:可控热核聚变能的研究,将为解
大学物理(绪论,第一章)2012 ppt课件
一.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基 本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物质世界 空间尺度约150亿光年(宇宙)~ 10-20 m(夸克)
时间尺度150亿年(宇宙年龄)~10-27s( 射线周期)
速率范围0(静止) ~ 3108 m/s(光速)
为生命科学提供现代化的实验手段。
物理学与哲学:物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物理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哲学的进步。
三、物理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的机械化-----瓦特的蒸汽机
基础: 牛顿力学和波尔兹曼等创立的热力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的电气化-----发电机、电动机。。。
基础: 法拉第与麦克斯韦等建立的电磁学
机械能守恒
势能
x
功能定理
转动定理
质能定理
v
F= d (mv)
质速关系
dt
角动量定理
a
能量动量关系
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
长度收缩 时间延缓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1参考系 坐标系 质点 1.1.1参考系和坐标系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地心学说被日心 说取代,让人们明白,判断物体运动与否,首先要 选择统一的物体作参考。即使是太阳,在银河系中 其它恒星系统观察,仍然运动着的。
大学物理《功和能》课件
L A L B
L
L
B
L
B
A
B f dr f dr 0
L
A
§4.3 保守力与势能
2.势能
A引 Gm 1 m 2 rB Gm 1 m 2 rA
A弹 1 2 ks
2 A
1 2
ks B
2
A引
Gm 1 m 2 r B r rA
B f dr k (r
A
r k ( r r0 ) A r 1 1 2 2 k ( r A r0 ) k ( rB r0 ) 2 2
O rA r r0 ) d r r r d r k ( r r0 ) d r r
第4章 功 和 能
Work and Energy
第4章
功和能
质点受力的作用时,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质点的动量会 改变;如果质点由空间位置的变化,则力对位移的累积(功) 会使质点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发生变化。对功和能的研究, 是经典力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机械运动相联系的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般引力势能的零点取质点相距无穷远,E
r
一般弹性势能的零点取弹簧无伸缩状态,Ep
0 , 0 C
s 0
A点势能可表为 E p ( A )
Ep 0 A
f保 dr
§4.4 引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2.势能曲线
Ep
Ep
Gm1m2 r
Gm1m2 r0
引力势能曲线
引力势能是空间变量
动量动量角动量角动量能量能量守恒量对称性时空性质空间平移空间平移空间转动空间转动时间平移时间平移空间均匀性空间均匀性空间各向同性空间各向同性时间均匀性时间均匀性守称守恒守恒空间反演对称性空间反演对称性安保是指为了达到安全的目的而进行的对人或物的保护活动安保工作是指为集体或个人的安全而进行保卫的各种活动
大学物理上册课件:第6章 狭义相对论
例题6-8 带电π介子静止时的平均寿命为2.6×10 – 8 s,某加 速器射出的带电π介子的速率为2.4×10 8 m/s,试求1)在实验室 中测得这种粒子的平均寿命;2)这种π介子衰变前飞行的平均 距离。
解 1) 由于u = 2.4×10 8m/s=0.8c,故在实验室中测得
这种π介子的平均寿命为:
1 2
Δx Δx uΔt
1 2
Δt uΔx / c 2 Δt
1 2
1、不同地事件的同时性是相对的。
Δx Δx uΔt
1 2
Δt Δt uΔx / c2
1 2
Δx uΔt Δx
1 2
Δt uΔx / c2 Δt
1 2
即x 0, t 0时 ,t ux / c2
二、洛仑兹变换
惯性系S、S ′,在 t = t ′= 0时,原点重合,S ′以u 相对 S 系沿
x 轴正向匀速运动。某事件P,在 S 和S ′系中的时空坐标分别为:
y
y
S : P(x , y , z ,t ) S : P( x', y', z', t' )
S
S
u •P(x, y, z, t)
(x, y, z, t)
解 取速度为- 0.9c 的飞船
为S 系,地面为S ′系。
u = 0.9 c v′ x = 0.9 c
y S
y 0.9c
Sx
O
0.9c x
vx
vx u 1 uvx / c2
0.9c 0.9c 1 0.9 0.9
0.994c
说明 洛仑兹变换中 vx 0.994c,这和伽利略变换的结果
vx v'x u是不1同.8的c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总复习课件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总复习课件一、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2.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做的功。
3. 势能: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的势能等于其重力势能;物体在弹性力场中具有的势能等于其弹性势能。
4. 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系统总动量守恒。
5. 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系统总角动量守恒。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体现,即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对外做功之和。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即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直到达到最大值。
3.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时,系统的熵为零。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参量(压强、体积、温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即 PV=nRT。
5. 热容:描述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包括比热容和摩尔热容。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描述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即F=kq1q2/r^2。
2. 高斯定理:描述静电场中电荷分布与电场强度关系的定律,即∮E·dA=Q/ε0。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磁场变化引起电场变化的规律,即ε=dΦ/dt。
4. 安培环路定理:描述电流与磁场之间关系的定律,即∮B·dl=μ0I。
5.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电磁场基本规律的方程组,包括高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伦兹力定律。
四、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定律:描述光线在光滑表面上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的规律。
2. 光的折射定律:描述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关系的规律。
3. 双缝干涉:描述光波在双缝实验中产生的干涉现象,即明暗相间的条纹。
4. 单缝衍射:描述光波通过单缝时产生的衍射现象,即中央亮条纹和两侧暗条纹。
近代物理 02高等物理大二物理清华大学沈克教授课件
DNA的X光衍射照片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创新需要多学科交叉
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1962年 诺贝尔奖。上世纪,研究 DNA结构的弗兰克林、威尔金斯、鲍林都是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所以, 有人说:是物理学“剑走偏锋”,助产了现代生物学。
光栅公式与布拉格方程的区别: 对应一个光栅,只有一个光栅公式;对应同一种晶体却 有多个布拉格方程。另公式中角度的含义不同。
5、 X 射线衍射 布喇格公式
威廉 . 伦琴 Wilhelm C.RÖntgen
1845 — 1923 德国人
由于发现X射线获1901 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奖
X 射线
冷却液
金属靶
克鲁斯克管
1885年伦琴发现,受高速电子撞击的金属会发射一种穿透 性很强的射线称X射线.
(1) X 射线产生机制 • 一种是由于高能电子打到靶上后,电子受原子核电场的 作用而速度骤减,电子的动能转换成辐射能----轫制辐射,
§4 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
1、经典物理学中的波与粒子
理想粒子:原则上可精确地确定它的质量、动量和电荷,且 在一定条件下可视为质点。对于质点,只要初始 的位移、速度及受力状态已知,原则上可用牛顿 力学描述它未来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波:其特征量为和,对一给定波源来说,其发出的 波原则上,频率和波长都可被精确测定。
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
借助布拉格方程:
2d sin k, k 1,2,3,
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3年康普顿实验既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最好证明 1924年德布罗意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3、德布罗意物质波
1924年提出:任何物体都伴随以波,而且不可能 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引力问题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教学指导课件
人造卫星的常用轨道
• 1.圆轨道(侦查、气象、地球资源勘测、测 地、导航、通信等) 2.椭圆轨道(常用于科学探测卫星) • 3.地球同步轨道(零倾角,高度为35 800km, 最适合地面远距离通话、电视转播等通信卫星 和导弹预警卫星) • 4.极地轨道(优点是覆盖全球,侦查、导航、 气象、测地、地球资源勘测等应用大倾角的轨 道和极地轨道)
• 基本参数——描述 轨道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 椭圆轨道在轨道平面中的取向(长轴指向) 椭圆轨道的形状和大小。
• 1.轨道倾角 i——赤道平面与卫星轨道平面 间的夹角 • 2.升交点赤经Ω——从春分点到卫星升交 点的经度。 • 3.近地点幅角ω——地心与升交点连线 和 地心与近地点连线 间的夹角 • 4.椭圆半长轴a • 5.椭圆偏心率e • 6.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t
• 已知地球半径为 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 推到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 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 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 的球形天体表面的 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 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 体自转周期为
• 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进程中,涉及 到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 牛顿不但善于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 以他高度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批判的继承 了前人的科学思想,发展并完善了科学研 究的途径和方法。
• 1. 研究方向:牛顿关心的不是引力的“为 什么”而是“如何作用”——寻求规律,提 出准确的数学描述
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对行星运动的大量观测 开普勒定律 猜想行星运动是由太阳引力作用造成的 提出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设想 牛顿:使物体下落的力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 向心力应该具有相同性质 月地检验,证实平方反比关系 根据引力是普适的观点,合理推广, 最终得到万有引力定律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高等物理大二物理清华大学沈克教授课件
dA Udq
外力克服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
A dA Udq
静电力是保守力,所以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带电体所具有 的静电能。 Q
0
Q
W A Udq
0
赵言诚
二 电容器的静电能 两极板A和B分别带有+Q和-Q,电势差为UAB 电容器的电容为C,当两极板上已 分别带有电荷+q和-q,如果再将dq 从B板移到A板,外力克服电场力 所做的功为:
设: r
1 e 0 r
电位移矢量
赵言诚
D 0 r E E (均匀各相同性介质) D P 0 E (任何介质)
电位移线:方向与大小。
电位移线与电力线的区别
电位移线:起始于正自由电荷终止于负自由电荷。与束缚 电荷无关。
电 力 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包括自由电荷和与 束缚电荷。
r
R2
R1
( R1 r R2 ) E 2π 0 r r dr R2 ln 2π 0 r R1 2π 0 r r
真空圆柱形电 容器电容
(2)由(1)可知
R2 U E dr
R1
赵言诚
R2 Q r C0 C 2π 0 r l ln U R1 C R2 单位长度电容 2π 0 r ln R1 l
R 3
4 R 15
2
5
赵言诚
例4 (1)计算:带电量为Q,半径为R的导 体球的静电能.(球外真空) (2)在多大半径的球面内所储存的能量 为总能量的一半?
解(1)由高斯定理得
0 1 Q E 40 r 2
2
rR rR
大学物理课件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d(yv) yg v2 yg 2 g (ly) d t
d(yv)yg2g(ly) dt
Ngl d(yv)
dt
N 3 g (ly)
例 :一 圆 锥 摆 ,已 知 绳 长 为 l,匀 角 速 度 为 ,不 记 绳 的 质 量 ,求 摆 角 .
解:设摆锤质量m为 ,则
y
T
•
n
mg
n: Tsinmanmr2 mlsin2
ar
m1 m2 m1 m2
g
o
将ar代入上面任一式T,得到:
T 2m1m2 g m1 m2
m1g
ar
m1
m2g
ar
m2
(2)电梯以加速度a上升时,A对地的加速度a-ar,B
的对地的加速度为a+a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和
B分别得到:
T
T
T m 1 g m 1 ( a a r )y
T m 2 g m 2 ( a a r ) a 1 m1 a 2 m2
dt
dt
N gl d ( yv)
dt
d(yv)ydvvdy dt dt dt
vdy gdv
dt
dt
d(yv) ygv2 dt
vdydydvgdy dt dv dt dv
vdydydvgdy dt dv dt dv
分离变量: vdvgdy
v
y
两边积分: vdv gdy
0
l
v2 2g(ly)
maz
m
dvz dt
m
d 2z dt2
F
m a
m
dv dt
F
n
m an
m
v2
三.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或质点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 成对出现,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讲义PPT课件
31
“ 怒 发 冲. 冠 ”
32
二. 电通量e
定义:
Φe
Eds
S
1.Фe是对面而言,不是点函数。
S
2.Фe 是代数量,有正、负。
ds
Φ e 的几何 意义:
d Φ e E d s E co d s s
EdsdN
cos ds=ds E 线 对Φ 闭e合曲N ( 面,Φe穿 S的 E E线 过 ds 条
.
24
几种电荷的 E线分布
带正电的 点电荷
电偶极子
.
均匀带电 的直线段
25
几种电荷的 E线分布的实验现象
单个点. 电 极
26
正 负 点. 电 极
27
两 个 同 号 的. 点 电 极
28
单 个 带 电. 平 板 电 极
29
正 负 带 电 平. 行 平 板 电 极
30
正 点 电 极 和 .负 平 板 电 极
.
6
二. 点电荷的场强(intensity of point charge)
·
E p ×场点
r
q “源”点电荷 (相对观测者静止)
由库仑定律和电场 强度定义给出:
E
q
4
er
or2
点电E荷 分布 . 特E点 r1: 2 7
三.
······ q1
点q2 电rEi 荷× p系Ei的场电由强荷叠q加i E的原 场理强,i:总4E场qi i强eor:ri4i2qieorri i2
已知:均匀带电环面, ,R1,R2
R2
求:轴线上的场强 E
P
解:─
0 R1
x x(1)划分电荷元
dqds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2章第2讲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课件
2021/12/9
第十页,共四十三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4.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E= mc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 核子的质量和要小 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 ΔE= Δmc2 。
知识点七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核反应方程 1.重核裂变
4.光谱分析:利用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 组成成分,且灵敏度很高。在发现和鉴别化学元素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2021/12/9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知识点三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1.玻尔理论
(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 稳定(wě的ndìn,g) 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1)定义:质量数 较大的原于核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而 分裂(fēn成liè)几个质量数较小的原 子核的过程。 (2)特点: ①裂变过程中释放出 巨大(jùdà)的能量; ②裂变的同时能够释放出 2~3(或更多)个 中子 ; ③裂变的产物不是唯一的。对于铀核裂变有二分裂、三分裂和四分裂形式,但三分裂 和四分裂概率比较小。
答案:AC
2021/12/9
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考点(kǎo diǎn)一 氢原子的能级及能级跃迁
3.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 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 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 到内层轨道时 ( ) A.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增大 C.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氢原子的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减小
解析: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 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总能 量减小;根据 ker22=mvr2,可知 半径越小,动能越大,故 B、C、 D 错误,A 正确。 答案:A
《大学物理2》课件-第二章
第二讲 光的粒子性_20140220 XCH
量子物理基础 - 大学物理
一个静止的电子和一能量为h0的光子碰撞后 它获得的最大能量是多少?
电子获得的能量 E mc2 m0c2 h 0 h
波长位移
0
2h m0c
sin2
2
c c 2h sin2 0 m0c 2
第二讲 光的粒子性_20140220 XCH
量子物理基础 - 大学物理
例1、在康普顿散射中,入射光的波长为0.030Å,反冲电子速 度为c×60%.求:散射光子的波长及散射角。
解:由已知,入射光的能量 的能量
,散射光子
因光子与电子碰撞时能量守恒,所以电子获得的动能 为
而由相对论:
0
hc (
0
hc)
量子物理基础 - 大学物理
1) 电子先整体吸收光子 —— 尔后放出散射光子
—— 每一步光子和电子遵循动量守恒__能量不守恒 如果在第一步过程体系都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
Uc
h e
(
A) h
0
A h
K
h e
对比实验结果
Uc K ( 0 )Fra bibliotekA h
h 0
Ke
— 普朗克常数
逸出功 A h0 —— 电子脱离金属表面所需最小能量
第二讲 光的粒子性_20140220 XCH
10 / 51
A h0 不同的金属逸出功不同
1916年密立根实验 得出不同金属的K是相同的
h Ke h 6.56 1034 J s
量子物理基础 - 大学物理
K Uc
( 0 )
金属
钨
锌
钙
钠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gR
M
6 ×10 24 kg
G
重力加速度法(g、R)
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加一点猜
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 ——马克·吐温
还
有
其
他
方
法
吗
?
03.
环绕法称地球质量(T、r法)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已知月球绕地球周期T=27.3天,月地平均距离r=3.84×108m,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七章:第3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CONTENT
“ 称量” 地球的质量
目录
算天体质量和密度
发现未知天体
预言哈雷彗星回归
01.
新课引入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疑惑:地球质量约为6×1024kg,
设杠杆支点距离地球1m,阿基
米德在另一端能产生的作用力
为600N,根据杠杆原理可知杠
王星轨道外面还有
一 颗 未 发现 的 行 星?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03.
笔尖下的行星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
的天文学家勒维耶相信未知行星的存在。
他们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各自独立
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这颗“新”
行星的轨道。1846 年 9 月 23 日晚,
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
计算天体的密度
基本思路:
g、R法
4 3
球体体积:V
R
3
M
密度:
V
M
3g
大 学物理课件详细各章节(系列)
先求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 qx (方向x) E 2 2 3/ 2 4 0 ( R x ) R 圆盘由 r:0~R 的圆环组成 E dE, q dq, R r xdq dE 2 2 3/ 2 4 0 (r x ) q 2rdr dq ds 2 R qx 2 rdr E dE R 2 4 0 (r 2 x 2 )3 / 2
S
S
r
q
S
0
5、 包含任意电荷的闭合面: Q E dS qi Q
S
任意带电体
S
0
6、不含电荷闭合面 E dS 1 2
S
1 2
穿入为负cosq <0 穿出为正cosq >0 穿入=穿出
穿入 穿出 E dS E dS =0
侧面有通量
Qr R l
l 2
思考:x >> l 和 l 很长时如何
补充题 半径为R的圆形带电导线, 其带电线密度为 0 sin q 求圆心O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及方向。
dq
q
提示:dq= dl
11-5 电力线和电通量
一、电力线: 电场的形象描述法
+
假想的力线
+
+ +
电荷在电场中受力
去掉电荷电场中存在虚构的线条 1、切线沿电场方向 2、源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 3、只在电荷处相交 有源场 4、密度正比于场强
9 2 2
描 述 相 互 作 用
r
Q2
r r ˆ r
单位 矢量
ˆ r 12
k
1 40
真空介电常数 0 有理化因子4
0 8.851012 C 2 / N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 L L dt
(4)自感的应用 稳流 , LC 谐振电路, 滤波电路, 感应圈等 .
赵言诚
自感现象的应用(日光灯)
C
K L
赵言诚
练习1 有两个同轴圆筒形导体 , 其半径分别为R1和R2, 通过 它 们的电流均为I,但电流的流向相反.设在两圆筒间均匀磁介 质的磁导率为 , 求: 其单位长度的自感L0 . 解 两圆筒之间 B
解 先设某一线圈中通以 电流 I 求出另一线圈的 磁通量 Φ M 设半径为r1的线圈中通有 电流I1 , 则
N1 B1 0 I1 0 n1 I1 l
赵言诚
N1 B1 0 I1 0 n1 I1 l
则穿过半径为r2的线圈的磁 通匝数为
N2Φ21 N2 B1 (π r12 )
解 设长直导线通电流I
I
b
d o x dx
赵言诚
l
x
2π x 0 I dΦ B ds ldx 2π x
B
0 I
Φ
d b
0 I
2π x
d
l dx
I
b
Φ
d b
0 I
2π x
d
l dx
d o x dx
I
b 2 b 2
赵言诚
l
0 Il b d ln( ) 2π d
n2lB1 (πr12 )
代入 B1 计算得:
N2Φ21 0n1n2l (π r12 ) I1
N 2Φ21 则: M 12 0 n1n2l (π r12 ) I1
赵言诚
例 2 在真空中, 一无限长直导线与一宽长分别为b和l 矩 形线圈共面,直导线与矩形线圈的一侧平行,且相距为d . 求二者 的互感系数.
(2) 互感电动势
dI 2 12 M dt
互感系数 M
赵言诚
dI1 21 M dt
21
dI1 dt
12
dI 2 dt
例1 两同轴长直密绕螺线管的互感.
有两个长度均为l,半径分别为r1和r2( r1<r2 ),匝数分别为N1 和N2的同轴长直密绕螺线管.求它们的互感M.
I1在I2电流回路中所 产生的磁通量
Φ21 M 21I1
I2在I1电流回路 中所产 生的磁通量
B1
I1 I2
B2
Φ 12 M12 I 2
赵言诚
(1) 互感系数
(理论可证明)
Φ21 Φ12 M12 M 21 M I1 I2
注意
互感仅与两个线圈形状、大小、匝数、相对位 置以及周围的磁介质有关(无铁磁质时为常量).
Φ LI
定义:
L Φ I
I
B
若线圈有 N 匝, 磁通匝数 注意
NΦ自感系数 L I
无铁磁质时, 自感仅与线圈形状、磁介质及 N 有关.
赵言诚
(2) 自感电动势
dΦ dI dL L ( L I ) dt dt dt
dI dL 0 时, L L 当 dt dt
§7. 5 自感与互感
一、自感现象 1.自感现象的实验 R L S2 S1 K 2.自感现象的规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线圈中流过变化的 电流时, 线圈磁通随之变化,因而存在涡旋电场,线圈自 身出现了感生电动势,这就是自感现象。
赵言诚
S
L K
(1) 自感系数 穿过闭合电流回路的磁通量
自感系数: L L
dI dt
单位:1 亨利 ( H )= 1 韦伯 / 安培 (1 Wb / A)
1mH 103 H , 1μ H 106 H
赵言诚
(3) 自感系数的计算方法 例1 如图的长直密绕螺线管,已知 l , S , N , 0 ,
求其自感系数 L. (忽略边缘效应)
单位长度的自感为
R2 L0 ln 2π R1
赵言诚
练习2 两根平行长直导线横截面半径都是 a ,中心相距为 d , 属于同一回路,设两导线内部的磁通量不计,求: 这样 一对导线长为 l 的自感 。 a
a
I
l I
赵言诚
a
a
解:如图所示选面元,则
dΦ B dS 0 I 0 I [ ]ldr 2r 2 (d r )
x
Φ 0l bd M ln( ) I 2π d
若导线如左图放置, 根据对 称性可知:
l
Φ 0
M 0
三、两个线圈串联的自感系数
(a)
(b)
(c)
串联顺接:1尾与2头接 L =L1+L2 +2M ,如图(b)所示 串联反接:1尾与2尾接 L =L1+L2 -2M ,如图(c)所示 特例:1、一个线圈的磁通量不通过另一线圈 2、两线圈无漏磁 M L1L2
I
2 πr
如图在两圆筒间取一长为l的面 ABCD, 并将其分成许多小面元. 则
dΦ B dS Bl dr
Φ dΦ
R2 R1
I ldr 2πr
赵言诚
Φ dΦ
R2
I
2πr
ldr
R1
R2 即 Φ ln 2π R1
由自感定义可求出
Il
Φ l R2 L ln I 2π R1
解 先设电流 I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求得 B
Φ
L
nN l
S
0
B 0nI
l
赵言诚
E
NΦ NBS
N N 0 IS l
N N 0 IS l
N L 0 S I l
S
0
2
l
E
n N l V lS
(一般情况可用下式测 量自感系数)
L 0 n V
赵言诚
§7. 5 磁场的能量
电场具有能量 ,磁场也 具有能量。现在我们通过对 R-L电路的分析加以说明。如 图,当K未闭合时,I = 0,线 圈中没有磁场;而当K闭合时, 线圈中电流由零逐渐增大, i 直到某一稳定值。此时在线 圈中建立了稳定的磁场。可 见,在R-L电路中,电源供给 的能量分两个部分,一部分 转换成热能;另一部分转换 成线圈中磁场的能量。
Φ dΦ
d a
I
l
I r
o
赵言诚
d
x
2 πr 2 π(d - r ) 0 Il d a ln π a 0l d a L ln I π a
a
[
0 I
0 I
]ldr
二、互感现象 自感现象描述的是一个线圈自身电流变化在自身回路 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若空间存在多个回路时,其中一个 线圈(回路)的电流变化会引起其它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 将在其上产生感生电动势。这种电磁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 象,由此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