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必修二课件(语文版)第一单元精魂动天单元写作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第3课居里夫人传节选课件语文版必修2

⑧存镭( léi )
②惊悸( jì ) ③觐见( jìn ) ④箴言( zhēn) ⑤清癯( qú ) ⑥荣誉( yù )
⑨打搅( jiǎo)
⑩诞辰( dàn ) ⑪时髦( máo) ⑫一隅( yú) ⑬荆棘( jí )
(2)多音字 授予( yǔ )
①予 予取予求( yú ) 病症( zhènɡ)
(1)离群索居:离__开__同__伴__而__过__孤__独__的__生__活__。__ (2)漫不经心:随__随__便__便__,__不__放__在__心__上__。__
对点小测
判 断 下 列 加 颜 色 成 语 的 运 用 是 否 正 确 。 ( 正 确 的 打 “√” , 错 误 的 打 “×”) (1)王翔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经常看到他在教室里离群索居, 默默地独自学习。( × ) “离群索居”指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不合语境。 (2)我没大注意,只是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不就是一只猫嘛!有什么 大惊小怪的!”( √ )
美文深读
核心亮点:拟题、点题(三)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个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 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个世纪以 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 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先读佳作]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 第1课 我的回忆(节选)学案 语文版必修2

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头。
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了。
有这样一位爱国者,他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
要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必须逆封建所谓的“天道”而行。
于是,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孙中山。
翻开他的回忆录,我们就会感受到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在众多的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
与其他举世闻名的文人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杂文、小说和散文的鲁迅,何以在文学史上放出夺目的光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没有屠格涅夫那清新、优美的诗般笔调,更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他生活在一片混乱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和敏锐。
他不屈地抗争着,战斗着,以思想做剑,以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挑出亮光。
她虽然出身贫寒却视金钱如粪土,她虽然旅居国外却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她在中年时失去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最好伴侣,她经历了那么多的精神痛苦和病痛折磨却从来没有减弱对科学的探索。
风云变幻,变不了她美丽的人格;岁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为岁月的久长而熠熠生辉。
她,就是居里夫人。
今天,就让我们激情阅读《居里夫人传(节选)》,去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去感受居里夫人执着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皈.依( ) ②薪饷..( )③踝.骨( ) ④缔.造( )⑤鞑虏..( ) ⑥遣.散( )⑦募.集( ) ⑧晴天霹雳..( )⑨臭名昭.著( ) ⑩扰攘.( )(2)多音字①蒙⎩⎪⎨⎪⎧蒙.骗 蒙.蔽 ②逮⎩⎪⎨⎪⎧ 逮.捕 逮.老鼠③旋⎩⎪⎨⎪⎧凯旋. 旋.风 ④纤⎩⎪⎨⎪⎧ 纤.弱 纤.夫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缔 谛 (2)⎩⎪⎨⎪⎧ 遣 谴(3)⎩⎪⎨⎪⎧ 攘 嚷 (4)⎩⎪⎨⎪⎧ 髭 鬓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1)臭名昭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文不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厌其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必修二课件(苏教全国通用版)专题一珍爱生命文本2

文本2
鸟 啼
【学习目标】
1.了解“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它给人的启示。
2.体会劳伦斯对生和死的思考,培养勇敢面对死亡、积极生活的意识。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品读研析 多读厚积
预读先学
Ⅰ 语言知识强化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田凫( fú )
②椋鸟( liánɡ )
(2)生命像一粒种子,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
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
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命孕育需要整整一辈子。——罗曼· 罗兰
(3)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寿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卢瑟· 伯班克 (4)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 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③露
u) 露马脚( lò 露天矿( lù ) 埋葬( mái ) 埋怨( mán)
②创
④埋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啼( 鸟啼 ) (1) 缔( 缔造 ) 谛( 真谛 ) 拙( 笨拙 ) (2) 绌( 相形见绌 ) 咄( 咄咄逼人 ) (4) (3) 蛰( 蛰伏 ) 蜇( 海蜇 ) 哲( 哲理 ) 骇( 惊世骇俗 ) 赅( 言简意赅 ) 骸( 尸骸 )
Ⅰ 通读——整体感知
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
(1)文章从冬天的鸟尸遍地和春天的鸟啼渐起两个场景入手,分别写了死亡
和新生带给人的启迪,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写出启迪的具体内容。
答案 ①世界不可选择
②春天不可控制
答案
(2)文章写冬天的鸟尸遍地和春天的鸟啼渐起,从死亡和新生两个方面展 开写作,分析其运用了哪两种手法。思考并在图中③④处填写出其运用 的具体手法。
【精品】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魂动天单元写作课件语文版必修2

的论证部分。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做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
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是可以前后互换的;它们看起来
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3)阐明第一个分论点。
(4)列举政要撒切尔夫人的 例子来论证,非常恰当。 (5)阐明第二个分论点。
乡党委书记凭着过人的决心建设乡村, 他成功了;孙权凭着 “再有说者,便如此案” 的决心,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项羽凭着 破釜沉舟的决心,打败了三十万秦军 ……事 例太多,但请君细想,若没有决心,曹操可 能已一统天下,反秦势力可能烟消云散,那
(2)简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亮丽的风景线!
我以信心绘风景,绘出一轮欲揽的青天 明月。(3) 五岁的她获得歌咏比赛一等奖,校长夸 赞道:“小姑娘,能拿冠军真是你的幸运。” 她反抗道:“不,这是我应得的。”她是撒 切尔夫人,正是她的信心,使伦敦政坛多了 一道迷人却又张扬的风景。(4) 我凭决心绘风景,绘出一件已被黄沙打 穿的金甲。(5)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光说引用,既有直接完整地引用撒切尔夫人、林
清玄的话,又有部分地引用孙权的话语、古诗句,表现出作者灵活的
应变力;结尾处的顶真,韵味无穷,令人遐思悠远。
【技法总结】 并列式结构是就议论文的本论部分,也就是除开头和结尾之外的主
体部分而言的,这是我们展开论证分析时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
1.概念。并列式,也叫“横式”,也叫排比论证。它常用于议论文
技法指导
【文本借鉴】
佳作赏读 亮点评析
我以我心绘风景 穷乡僻壤,美丽乡村。党委书记是怎样使 它蜕变的?又用怎样的丹青勾勒出这如画的美
2018-2019语文创新设计同步必修二人教全国版课件:第一单元+自然-人类的精神家园+第2课

16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观点二:与作家个人气质和抑郁善感有关。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 道衰贫”,后来又经过两次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 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有悲伤压抑的性格,从而
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观点三: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 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观点四: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 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
有体会,着重于理性上的了解。 【运用】 ①一座座造型别致、象征吉祥美好的冰雕作品,将带着人们“穿越时空”, ________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 ②我们要深刻________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精髓,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行动路径。
答案 ①领略 ②领会
10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插入议论,丰富了内容,拓宽了视野,给读者全新的感受。
②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示行文思路的开阔,显示文采
的灵秀, 章法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 ③从情感主旨上看,尽管肤色、语言、地域不同,但是人们对秋的情感是相同的。 对此,中国人感情最浓,体验最深,表达最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4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二、作者连线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13年留学日 本,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2018-2019语文创新设计同步必修二人教全国版课件:第一单元+自然-人类的精神家园+第1课

14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3.词语
(1)清净· 清静 【辨析】 二者都有“安静、不喧闹”的意思。“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 ①张老将军退休以后就回到了在湖南的农村老家,过着________的日子。 ②清静 净。“清静”指安静、不嘈杂。如:环境非常清静。 【运用】
②长假来临,市民不妨避开人潮,选择一些________的出行路线。
答案 ①清净
15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2)约略· 大概 【辨析】 两词都有揣测的意思,但是“约略”意思更加丰富,除了有“大致,大体上” 的意思外,还有“仿佛,依稀”“大概,有很大可能性”“略微,轻微;不经意”等意思。 “大概”指的是“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
(4)妖童媛女: 艳丽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妖,艳丽。媛,美女。 (5)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17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每幅画面的特征。 答案 画面 月下小径 月下荷塘 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
18
画面意象 小煤屑路、许多树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月光、青雾、树影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画面特征 幽僻、寂静 幽静、淡雅 朦胧、缥缈 阴沉、模糊
拓展延伸
2.文章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泻”“浮” “洗”“画”的表达效果。 答案 ①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
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霞映澄塘,你会想 到云外仙池之美;松生空谷,你会感悟到生命姿态之美。 为心灵觅得一池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版讲义: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第3课+Word版含答案

第3课 居里夫人传(节选)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语言,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
3.仔细阅读文本,从具体事件中认识居里夫人执着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愤懑.( ) ②惊悸.( ) ③觐.见( ) ④箴.言( ) ⑤清癯.( ) ⑥荣誉.( ) ⑦偏僻.( ) ⑧存镭.( ) ⑨打搅.( ) ⑩诞.辰( ) ⑪时髦.( ) ⑫一隅.( ) ⑬荆棘.( ) 答案 ①mèn ②jì ③jìn ④zhēn ⑤qú ⑥yù ⑦pì⑧léi ⑨jiǎo ⑩dàn ⑪máo ⑫yú ⑬jí(2)多音字①予⎩⎪⎨⎪⎧ 授予.( )予.取予求( ) ②症⎩⎪⎨⎪⎧ 病症.( )症.结( ) ③稽⎩⎪⎨⎪⎧滑稽.( )稽.首( ) ④晕⎩⎪⎨⎪⎧ 眩晕.( )晕.车( ) 答案 ①yǔ/yú ②zhèn ɡ/zhēnɡ ③jī/q ǐ ④y ūn/yù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癯( )矍( ) (2)⎩⎪⎨⎪⎧ 箴( )缄( ) (3)⎩⎪⎨⎪⎧ 诞( )涎( ) (4)⎩⎪⎨⎪⎧嚣( )器( )答案(1)清癯/精神矍铄(2)箴言/缄默(3)诞辰/垂涎三尺(4)喧嚣/器重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离群索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2)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018-2019语文创新设计同步必修二人教全国版课件:第一单元+自然-人类的精神家园+第3课

②邓华德不是一位没有水平的教练,虽然有时________,但他对比赛的阅读能力毋
9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2)流连· 留恋 【辨析】 二者都有“不愿离开”的意思。“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返回,对象仅限于 自然景色、名胜佳迹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留恋”指心存依恋而不忍离去。 对象通常是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
一、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意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4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二、作者连线 大义凛然的爱国作家——陆蠡 陆蠡 (1908—1942) ,原名陆考原,字圣泉。 1931 年大学毕业后与 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 事散文创作和翻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1942年
人来写的。
14
晨读导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4.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 命名“囚绿记”?
答案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
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
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
华的外表。它没有表层的妩媚炫耀,而是透着骨子里的强硬和浩然正气!它天然去
雕饰,素面朝天,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依然执着坚定;如清水出芙蓉, 一如初装,淡雅的氤氲之气,如雾如露,一如仙尘;它不依恋繁华,也不需要衬托, 不怕抛弃和遗忘,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和理想,坚守着一生与之共存的追求。
2018-2019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魂动天单元写作课件语文版必修2

文学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三段中的排比,虽然比较抽象,却给人具体生动之感。为
什么?就因为作者的用语富有色彩,富有动感。撒切尔夫人的例子的结
论是“迷人却又张扬的风景”,概括力强,又得体恰当;乡党委书记、
孙权、项羽,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了文化的味道。
修辞手法,灵活多样。且不说第三、五、七段形成的排比段大大
(2)简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亮丽的风景线!
我以信心绘风景,绘出一轮欲揽的青天 明月。(3) 五岁的她获得歌咏比赛一等奖,校长夸 赞道:“小姑娘,能拿冠军真是你的幸运。” 她反抗道:“不,这是我应得的。”她是撒 切尔夫人,正是她的信心,使伦敦政坛多了 一道迷人却又张扬的风景。(4) 我凭决心绘风景,绘出一件已被黄沙打 穿的金甲。(5)
的论证部分。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做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
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是可以前后互换的;它们看起来
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技法指导
【文本借鉴】
佳作赏读 亮点评析
我以我心绘风景 穷乡僻壤,美丽乡村。党委书记是怎样使 它蜕变的?又用怎样的丹青勾勒出这如画的美
景? 答道:“以其信心,凭其决心,用其全心
而已。”(1)
(1)巧妙化用材料,用设问句
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顿悟,人生如画,我以我心绘风景。 (2) 绘
出个草长莺飞,绘出个青山万丈,绘出一道最
第一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学习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
【训练目标】
【教育专用】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魂动天单元写作学案语文版必修2

第一单元精魂动天学习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训练目标掌握考场必备的、也是最常用的结构模式:横向并列式结构。
思想的高度,就是写作的高度。
所以古人说:“千古文章意最高。
”如何写出思想成熟、深刻的作文呢?当务之急是向“深刻”要分数。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规定,“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议论性文章说理透彻,论点深刻。
写作议论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论点过于泛泛。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深刻”落实呢?下面针对论点空泛的通病给同学们指出行之有效的技巧,迅速抓住“深刻”之道。
首先对命题要有独到、深层的认识,就得多角度、立体式的思考命题。
思考角度越多,越有价值,就越有深度。
切入点尽量要小,切入的小,论证就透,这是发散思考的结果。
围绕作文题目的中心思考问题,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但我们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解决所有提问。
我们要做的是选取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及答案,作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或一个拓展段落的中心,然后再充实表达。
文本借鉴总评横式结构,思路分明。
开篇两段,以设问起笔,既带上了材料,又巧妙地引出下文的三个分论点:信心、决心、全心,分别绘出不同的风景。
三颗“心”又步步上升,至结尾处,首尾呼应,圆融完满。
技法总结并列式结构是就议论文的本论部分,也就是除开头和结尾之外的主体部分而言的,这是我们展开论证分析时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
1.概念。
并列式,也叫“横式”,也叫排比论证。
它常用于议论文的论证部分。
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做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是可以前后互换的;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模式。
①分论点一+论据一;②分论点二+论据二;③分论点三+论据三。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必修二课件(语文版)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第2课

品读研析
课堂导语 郁达夫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一个民族要产生自己的天才作家,不容
易;要认识他,就更难。《鲁迅新画像》有个引人注目的副题:“鲁迅
是谁?”这可是个世纪难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
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战争年代,老百姓痛恨日本鬼子,恨不得食肉寝皮。( √ ) (2)记者近日在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虽然创意十足,但制作质量差强 人意,山寨感十足。( × ) 答案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 (3)孩子又在学校惹麻烦了,家长气得面无人色,当着老师的面大声训斥 这个孩子。( × )
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了鲁迅的许多作品,你认为鲁迅是谁?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看看曹聚仁先
生笔下的鲁迅是谁。
Ⅰ 通读——整体感知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 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②《狂人日记》的写作缘起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
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文学常识
人物传记
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按照传主同作者的关系,人
物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两大类,它们都属于广义上的传记。狭义的人物 传记则专指那些传主同作者并非同一人的传记,但这种狭义的传记没有 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暂且称它为他传。 本单元中,《我的回忆(节选)》是回忆录,属于自传。另外两篇均 属他传。 人物传记在内容方面包括传主的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同时,透过 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主体精神。虽然由于传记的历史性的特殊要求,这 种主体精神可能表现得更为隐蔽。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必修二课件(语文版)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第1课

三、名言警句 课外名句 (1)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3)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4)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5)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6)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
Ⅱ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他是中国近 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华民 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 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二、背景展示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 的地位,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 人民在痛苦地哭泣着、反抗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 大大加快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带给中国人心灵上的创痛,是以往历 次对外战争的失败难以比拟的,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使全中国都为之震 动。战后,西方列强以为中国这条“破船”快要沉了,纷纷扑过来,在 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当历史进入20世纪时,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北京。 这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竟发生在短短的五六年内。亡国灭种的 阴影,笼罩在每一个热爱祖国的( qiǎn )
⑦募集( mù )
②薪饷( xīn xiǎnɡ )
③踝骨( huái )
⑧晴天霹雳( pī lì )
⑨臭名昭著( zhāo)
④缔造( dì )
⑤鞑虏(dá lǔ)
⑩扰攘( rǎnɡ )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必修二课件(粤教版)第一单元体验情感单元写作导学案

种天生的畏惧感。老实说,父亲并不高大,
一米七的个头,略有些发福的腰,微微挺
(3) 文章第一段既有描写, 又有议论。
起的肚子,以及一副金丝边眼镜,怎么看
怎么像个有学问之人,理应是温文尔雅的。 谁知在我的心中,他却像个山野村夫一样, 有些匪气。(3)
尤其(4)是他那双手,虽不似练武之人 布满老茧,威力却很惊人。他的手,厚且 大,指头极粗,张开五指,便像一块砖一 样厚重。当他的砖一样的手掌向我挥来时, 我顿时觉得我成了孙猴子,即将被“五指 山”压得无翻身之日。 事实上,我也仅仅和父亲的手掌亲密 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 第三次是头。(5) (5)总起句,也是回忆的 开始。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回忆性散文的写作
【训练目标】
掌握、运用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巧。
内容索引
知识链接 技法指导 升格研讨
实战演练
知识链接
本单元主要学习回忆性散文。老舍先生以其质朴的文笔,塑造了
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世纪老人”冰心和巴金的坦荡、
真诚的纯真友谊,成为文坛流传的佳话,影响深远。回忆性文章主要
(4)以口语为基础,语言要朴实感人。
散文的语言十分重要。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要以口语为基础;其次
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
长短相间,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法,讲究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
美等。
技法指导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 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 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 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
有愤怒,也许还有失望。(9)
我愕然了,我没有想到父亲会做出这样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语文版必修2

答案
答案
钱玄同的来访,使鲁迅又燃起了用文学作品打倒吃人礼教的火焰,
他要替先驱者助威,推动思想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 熟睡的人们 ” 用来比喻长期
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
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可怕、可悲的前途。
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
记载,食肉寝皮的卫道论。
三、名言警句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曹聚仁,毕业于杭州浙江省立一师,主编《涛声》半月刊。 1934 年协 助陈望道编辑《太白》,次年与徐懋庸创办《芒种》。 抗战爆发后, 从书室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员,采访凇沪战役、台尔庄 战役,后活跃在东南各战区。 1941 年至 1943 年在赣南主持《正气日 报》;1945年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任《前线日报》编辑; 1950年移 居香港,为《星岛日报》专栏撰稿,后改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 特约记者。 著有《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听涛室随笔》《北行小语》 《北行二语》《北行三语》。
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
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 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 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多音字 ①藉 枕藉( jiè ) 狼藉( jí ) 抹杀( mǒ ) ③拓 拓本( tà ) ⑤模 模型( mó ) 模样( mú )
开拓( tuò )
②抹 抹布( mā )
抹不开( mò )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2第一单元 第2课

第2课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一椽.( ) ②落蕊.( ) ③平仄.( ) ④廿.四桥( ) ⑤潭柘.寺( ) ⑥房檩.( ) ⑦譬.如( ) ⑧颓.废( ) ⑨鲈.鱼( ) 答案 ①chu án ②ruǐ ③zè ④ni àn ⑤zhè ⑥lǐn ⑦pì ⑧tuí ⑨lú(2)多音字①夹⎩⎪⎨⎪⎧ 夹.板( )夹.袄( )夹.肢窝( ) ②落⎩⎪⎨⎪⎧ 落.落大方( )丢三落.四( )落.枕( ) 答案 ①ji ā/ji á/ɡā ②luò/l à/l ào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槐( )魁( )瑰( )魅( )(2)⎩⎪⎨⎪⎧ 椽( )缘( )喙( ) (3)⎩⎪⎨⎪⎧ 陪( )蓓( )赔( ) (4)⎩⎪⎨⎪⎧歧( )跂( ) 答案 (1)槐树/魁梧/瑰宝/魅力 (2)房椽/缘故/置喙 (3)陪衬/蓓蕾/赔偿 (4)歧路/跂望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落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远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能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混混沌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平平仄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疏疏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冷落,寂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已一统天下,反秦势力可能烟消云散,那
历史大卷中的那些亮丽风景岂不消失殆尽?(6)
(6)列举四个例子,再假设
推理,体现了作者的高明
因此,我凭决心绘风景,定要绘出“不破楼兰
终不还”的豪情。 我用全心绘风景,绘出一派奋斗之花盛 开的图景。(7)
之处。
(7)阐明第三个分论点。
乡党委书记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建设,于 是乡村焕然一新,而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怎么 有理由不全身心地投入到勾绘精彩的人生画卷之 中去呢?但是,我看到了吊儿郎当的学生,我看 到了沉迷灯红酒绿的青年,他们的人生画卷,黯 淡无光。(8)
题。思考角度越多,越有价值,就越有深度。切入点尽量要小,切入的
小,论证就透,这是发散思考的结果。围绕作文题目的中心思考问题,
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但我们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解决所有提问。我们要做的是选取
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及答案,作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或一个拓展段
落的中心,然后再充实表达。
技法指导
(4)列举政要撒切尔夫人的 例子来论证,非常恰当。
我凭决心绘风景,绘出一件已被黄沙打
穿的金甲。(5)
(5)阐明第二个分论点。
乡党委书记凭着过人的决心建设乡村,
他成功了;孙权凭着“再有说者,便如此案”
的决心,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项羽凭着
破釜沉舟的决心,打败了三十万秦军 „„事
例太多,但请君细想,若没有决心,曹操可
并列式结构是就议论文的本论部分,也就是除开头和结尾之外的主
体部分而言的,这是我们展开论证分析时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
1.概念。并列式,也叫“横式”,也叫排比论证。它常用于议论文
的论证部分。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做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
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是可以前后互换的;它们看起来
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模式。①分论点一+论据一;②分论点二+论据二;③分论点三 +论据三。 例:对于作文“战胜挫折”,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并列式结构: (1)战胜挫折,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勾践) (2)战胜挫折,我们要有永不言弃的顽强品格。(林肯) (3)战胜挫折,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爱迪生) 点评 三个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没有交叉重叠,形成并列关系。作为 论据的事例亦可以用来论证相关的论点。
(9)用排比式的素材作为佐证
实例,详实有力。
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景,但
需要信心、决心,更重要的是全心投入。全心全
意,蓦然回首,你会发现那风景已在灯火阑珊处。
我以我心绘风景,风景迷人因我心。(10)
(10)自然总结,照应开头,再 提观点。
【总评】 横式结构,思路分明。开篇两段,以设问起笔,既带上了材 料,又巧妙地引出下文的三个分论点:信心、决心、全心,分别绘出不
(8)以材料为正,以个别青年
的表现为反,对比论证,有
林清玄曾说: “ 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
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全心全意,只此四
理有力。
字,要做到却着实不易。孔明全身心地投入到复
兴汉室的伟业中,即使失败也是一道风景;哈
兰· 山德士退休后全心研究炸鸡方法,最终在街
头巷尾绘出一片“肯德基”的风景;科比全心投 入篮球,在凌晨四点便开始训练,铸造了紫金王 朝那一抹风景。 (9) 他们,或是儒生,或是老朽, 或是“富二代”,都全心投入各自坚守的事业, 亲手绘出一段段风景绚丽的人生卷轴,而我们又 怎能轻易放弃?
升格研讨
[病文呈现]
[病因分析]
剖析微笑
人生是五彩斑斓的,我们面临的有很多很
多。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有无限的快乐
和悲伤等着我们去体验。而我们要用什么去面
对呢?——微笑。
把微笑留给自己。(1)当我们面对胜利时,
【文本借鉴】
佳作赏读 亮点评析
我以我心绘风景
穷乡僻壤,美丽乡村。党委书记是怎样使
它蜕变的?又用怎样的丹青勾勒出这如画的美
景? 答道:“以其信心,凭其决心,用其全心 而已。”(1) 顿悟,人生如画,我以我心绘风景。 (2) 绘 出个草长莺飞,绘出个青山万丈,绘出一道最 亮丽的风景线! (1)巧妙化用材料,用设问句
孙权、项羽,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了文化的味道。
修辞手法,灵活多样。且不说第三、五、七段形成的排比段大大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光说引用,既有直接完整地引用撒切尔夫人、林
清玄的话,又有部分地引用孙权的话语、古诗句,表现出作者灵活的
应变力;结尾处的顶真,韵味无穷,令人遐思悠远。
【技法总结】
同的风景。三颗 “心 ”又步步上升,至结尾处,首尾呼应,圆融完满。
文言色彩,文化气息。标题既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更体现了作者的
文学功底。第三段中的排比,虽然比较抽象,却给人具体生动之感。为
什么?就因为作者的用语富有色彩,富有动感。撒切尔夫人的例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论是“迷人却又张扬的风景”,概括力强,又得体恰当;乡党委书记、
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揭示观点的现实意
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 。议论性文章说理透彻,论点
深刻。写作议论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论点过于泛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
内将“深刻”落实呢?下面针对论点空泛的通病给同学们指出行之有效
的技巧,迅速抓住“深刻”之道。
首先对命题要有独到、深层的认识,就得多角度、立体式的思考命
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简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我以信心绘风景,绘出一轮欲揽的青天
明月。(3)
五岁的她获得歌咏比赛一等奖,校长夸
(3)阐明第一个分论点。
赞道:“小姑娘,能拿冠军真是你的幸运。”
她反抗道:“不,这是我应得的。”她是撒
切尔夫人,正是她的信心,使伦敦政坛多了
一道迷人却又张扬的风景。(4)
第一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学习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
【训练目标】 掌握考场必备的、也是最常用的结构模式:横向并列式结构。
内容索引
知识链接 技法指导 升格研讨
实战演练
知识链接
思想的高度,就是写作的高度。所以古人说:“千古文章意最高。”
如何写出思想成熟、深刻的作文呢?当务之急是向“深刻”要分数。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规定,“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