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
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服, 治疗组 6 O例患儿治疗方法包括对照组方法外 , 同时采用 口服 山 莨宕碱片( 5 — ).mg03r/g次, d 以及予 以无 乳糖 奶粉喂 6 4 2 02 一 . 【k . 2次/, rg
炎临床表现有发热 , 腹泻水样便 , 日5 1 次至 1 多次 。伴轻度呕 每 -0 O 吐, 呕吐常发生在发病头 12 , ~ d 随后 出现腹泻。 轮状病毒能侵犯小肠 上皮细胞 , 破坏其微绒毛 , 影响水和食物 的消化 和吸收 , 由于微绒 毛
关键词 : 普外科 ; 围术期 ; 生素使用情况 抗 抗菌药物的应用给医生抵抗细菌刚然带来 了极 大的方便 , 同时 也 给细菌耐药带来机会。面对超级细菌 , 抗菌药物 的合 理使 用成为 我们必须解决 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我 院围手术期抗 菌药物 的使用 情 况分析 , 现我院手术 期间抗菌药 物使用存 在的不足 , 发 以加强手 术使用抗 菌药物 的管理力度。控制过度 及不合理使用 、 滥用现象 。
在病毒性腹泻 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最 高 , 症状较重 , 中国 在 小儿腹泻病病 原构成 比中 , 轮状病 毒约 占 4 %左右 , 居小儿腹 泻 0 位
病原第一位 , 轮状病毒肠炎好 发于 6 个月~ 岁 婴幼儿 , 2 轮状病毒 肠
基层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分析

药物 与 临床
基层 医院 外科 围手 术期抗 生素预 防性 应用分析
欧 阳谨 . 熊 健
( 东省 佛 山 市南 海 区狮 山镇小 塘 医 院药 剂 科 , 东 佛 山 广 广
582) 2 22
【 摘要】目的 : 评价 佛 山市 南 海 区狮 山镇 小 塘 医 院外 科 围手 术 期抗 生 素 的应 用 现状 。 法 : 方 随机 抽 取 2 0 o 8年 1 9月 该 ~ 院外 科 手术 病 例 4 5例 , 据 《 菌 药物 临床应 用 指 导原 则 》 调 查 围手术 期 抗 生素 的 预 防性 应用 情 况 。 2 依 抗 , 结果 : 院外 该 科 围手 术 期抗 生 素 应 用 率 达 10 ; 前 05 20h应 用抗 菌 物 占 6 .3 。 后 应 用 抗 生 素 占 l 0 , 生素 平 均 应 0% 术 .~ . 35 % 术 0% 抗 用 时 间为 1 . d, 长达 2 。 用 的抗 生 素有 6类 共 2 1 最 3 6d 应 2种 , 中 口服 药 6种 , 其 注射 剂 1 。 6种 结论 : 院外 科 围手 术 该 期抗 生 素 应 用 率 偏 高 、 防性 用 药 疗 程 过 长 ; 类 手 术 预 防 用 药 指 征不 明确 , 合 用 药 比例 过 高 ; 药 目的和 针 对 预 各 联 用
( si l h H ay x a1 gHop t 1 f a h iF sa 5 8 2 , hn ) Hopt a n c, io n soi n a, ohn 2 2 2 C ia aP aoN 【 sr c】obe t e T td h ei ea v s fp0 h lci i u optl Meh d : 2 ugr ainsw r Ab ta t yat no rh s i _ to s 4 5s reyp 上 t ee V u o i c a e l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规范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规范1. 背景和目的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规范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标准,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2. 适应症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对于电刀及传统手术的开放手术,应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以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
- 对于高危患者,如免疫力低下、直肠手术等,亦应考虑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3. 抗生素选择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选择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细菌感染。
- 根据当地细菌谱情况,选择对当地常见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
- 避免过度使用强力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4. 给药时间和路线以下建议可作为给药时间和路线的参考:- 静脉给药是较常用的给药途径,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口服给药。
- 抗生素应在手术开始前适当时间内给予,以确保在手术时达到有效浓度。
- 给药时间及剂量应根据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手术持续时间进行合理调整。
5. 使用持续时间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持续时间应控制在以下范围:- 对于一般手术,使用24小时即可。
- 对于高风险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等,可以延长至48小时,但不宜超过72小时。
6. 监测和评估使用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后,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如过敏等。
- 评估手术切口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
- 在使用抗生素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7. 记录和反馈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反馈机制:- 记录每例手术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等。
- 定期进行内部评估和回顾,以改进抗生素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
- 及时将反馈结果传达给相关医务人员,以加强培训和宣传。
以上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规范的概述,请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参考本文档,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决策和调整。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合适的抗生素使用可以预防手术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考虑抗生素的选择、剂量、给药时间和疗程。重要原则包括按照指南进行选 择、减பைடு நூலகம்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和合理控制使用时机。
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是当前面临的挑战。综合应用抗生素监测、教育宣传和临床指南等方法可以 帮助克服这些问题。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 用
通过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感染并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演示将 介绍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病原分类与定位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来源,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了解病原的定位可以帮助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手术感染的危害和发生率
抗生素的种类和选择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类型和耐药性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常见的 抗生素类别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中的注意 事项
注意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等问题。务必遵循抗生素 使用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建议。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订本规定,并须严格遵照执行。
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包括: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应选择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应在病房或手术室给药。
预防用药条件包括: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药物;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不属于预防应用范畴。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包括:根据预防目的选择药物;考虑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操作流程包括:择期手术后,根据手术类型和预防目的选择抗菌药物,按照基本原则给药,定期评估疗效和药物耐受性。
在手术前一天,主管医生应开具临时医嘱,明确手术前0.5小时需要使用的药物剂量。
对于需要进行皮试的患者,病房护士应完成皮试并记录结果,并执行医嘱并签名。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手术室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追加一次药物剂量,根据药物半衰期来确定。
各科室应提前根据本科手术特点或预计手术时间,将第二剂量抗菌药物提交手术室备用,如果手术中未使用,应随病人一起带回病房。
为了避免胎儿接受抗菌药物,剖宫产手术应在钳夹脐带或断脐后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医嘱给药,皮试由病房护士完成并记录皮试结果。
在术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时,应选择与术前相同的药物。
对于I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术前用药一次即可;对于I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对于III类切口手术,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3-7天。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策略

2 n "
更换药物品种 有理论或实验室依据
的全部 病 历 ,取 实 际份 数 。下 列 手术 除 外 ,眼 科 手 术 、耳 鼻 喉 科 手 术 、阑尾 炎 手 术 、剖 宫 产 术 、 冠 状动 脉 造影 术 、会 阴侧 切缝 合 术 。将 患 者 的 基 本 信息 ( 别 、年龄 、住 院 时 间 、住 院科 室 ) 性 、手
预蒴给药时机 术前 2 h内
者无 区分 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不仅浪费医疗资 源 ,增 加 患 者 费用 ,而 且 易 导 致 细菌 耐 药 菌 株 的
增 强 和 药物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 为 了解 我 院 围手 术
术 中追加给药 手术时间≥2 h即追加 手术时间≥3 h未追加
术 后 用 药 时 间
表 1 围手 术期 抗 菌 药 物使 用合 理 性 评 价标 准
抗 生 素作 为 抗 感 染 治疗 的重 要 药 物 ,在外 科
手术 过 程 中被 广泛 应 用 ,合 理 地 预 防性 使 用 抗 生
项
适应症
目
合理
有 无
不合理
手术 2 h前或手术后
素是 在 围手 术期 预防 手术 部 位感 染 (s) 和 降 低 sI sI 生率 的重 要措 施之 一 。但事 实 上不 恰 当 的或 s发
一 一
2
术信息 ( 手术名称 、切 口类别 、手术持续 时间) 、 抗 生 素使 用情 况 ( 药 时 机 、药 物 名 称 、剂 量 、 用 给药 频 率 、用 药 时 间)、预 防用 药 效 果 ( 无 感 有 染 )等 信 息 填 入根 据 《 导原 则》 预 先 设 计 好 的 指 统 计 表 内 。进行 抗 生素 使 用 合 理性 评 价 。具 体标
心外科围手术期规范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术后 2 4 h内各 应 用 一 次 , 以头孢一 代 , 头 孢 二 代 为 抗 菌 素 选 择 范 围, 总 时 间不 超过 2 4 h 。并 自 2 0 1 1 年 用 过 度 , 会 增 加 人 体 微 生 态 的压 力 , 造 成
通过 比较 , 围 手 术 期 规 范 预 防应 用 抗 生 素 后 , 实 验 组 的术 后连续 3 d 体温 高于 3 8 . 5 ℃ 的人 数 率 , 白 细胞 计 数 、 中性 粒 细 胞 计数异常率 , 肺 部感 染 率 以及 平 均 住 院 日均 小 于 对 照 组 , 仅 有 切 口愈 合 不 良率 是 实 验组 高 于 对 照 组 2 . 5 。另 外 , 实 验 组 的 血 常规 阳性 9例 , 术后 3 d体 温 异 常 2例 , 抗 生 素 使 用 平 均 费 用
膜垫缺损 1 例 , 三房心 1 例 。年 龄 最 小 2岁 , 最大 2 7岁 , 平 均
抗 生 素 的 预 防 性 应 用 目前 尚 无 统 一 标 准 , 存 在 着 选 药 不
当、 初次用药过早或延长不必要的用药疗 程等问题l 2 ] 。我 院 心
外 科 手 术 预 防 用 抗 菌 素 的选 择 符 合 《 应 用 抗 菌 素 药 物 防 止 外 科 感染的指导意见》 及 国 内外 相 关 指 南 。药 物 不 良反 应 、 药费 、 术 后住院天数 、 治疗 用 时较 以前 下降 , 术 后体 温异 常率 , 切 口 愈 合, 血 常规 结 果 , 其 他 部 位 感 染 率 无 明 显 差 异 。患 者 满 意 度 明 显 提 高 。头 孢 一 代 抗 生 素 在 心 脏手 术 感 染 预 防 中 效 果 明 显 , 大 大减轻患者身心 、 经济 负 担 、 有 利 于 患者 康 复 , 取 得 良好 效 果 。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与规范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与规范麻醉科在围手术期的抗生素使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的指导和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对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和规范,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是基于临床实践和研究的结论制定的。
在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时,麻醉科医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手术类型和风险评估确定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对于高风险手术,如心脏手术、骨关节置换手术等,抗生素使用是必要的。
而对于低风险手术,如阑尾切除手术、皮肤切割手术等,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
2. 根据手术创面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不同手术创面可能有不同的细菌感染风险,应根据术前定向培养结果和对常见病原菌的了解,在选择抗生素时考虑其抗菌谱。
3. 注意特殊情况下的抗生素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或抗生素耐药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
4.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5. 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麻醉科医生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处理。
二、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规范为了保证抗生素的有效应用和减少抗生素滥用,麻醉科需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
以下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建议:1. 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
麻醉科应结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指南,制定适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指南。
2. 建立团队合作机制。
麻醉科、临床微生物学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应建立临床路径,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的综合性讨论和评估,共同制定抗生素使用策略。
3. 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
麻醉科医生需要接受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培训,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指南要求,提高对抗生素使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
麻醉科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系统,定期统计和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并给予及时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抗生素使用的质量。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规范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规范背景手术是医疗领域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了预防手术过程中的感染风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并增加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制定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显得十分重要。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明确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以减少抗生素滥用,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感染风险。
应用规范1.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应根据手术类型、预期感染风险、局部菌群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应优先使用窄谱抗生素,并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2. 给药时间和途径:应在手术开始前适当时间内给予抗菌药物,并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给药。
应遵循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原则,保证药物在手术期间的有效浓度。
3. 给药持续时间: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在手术后24小时内停止抗菌药物使用。
4. 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以避免药物积累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5. 监测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及时监测患者的感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6. 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以确保规范的执行。
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积极推行相应的规范,以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感染风险。
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一、目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手术切口愈合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本制度旨在规范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有效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外科系统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包括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整形外科等。
三、管理原则1. 遵循“预防为主,合理用药”的原则,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状况和细菌耐药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 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3. 遵循“严格控制使用时间”的原则,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状况,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
四、管理措施1. 建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所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经过审批。
2. 建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建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制度,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的能力。
4. 建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和反馈抗菌药物使用信息,为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提供依据。
五、责任与监督1. 外科系统的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制度的落实。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和临床实践的进展,及时调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手术切口愈合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普外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

作者单位: #$$%’’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医院感染监控室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 年 " 月 %+ 日第 % 卷第 ’ 期 2034 5 64789: 208;<:08=,>8?( !##%,@<A ( %,B<( ’
结
果
在术后使用时间上, 差距 !、 " 类手术与规范相比, 较大。 三、各种 " 类切口手术术后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情况 由表 ’ 可见, 大部分 " 类切口手术术后预防性 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 其中结直肠手术最为明显。 四、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评价 由表 $ 可见, 按评价标准 (表 %) 评定, 预防性抗 生素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 尤其体现在用药 指征、 给药时机、 术中追加、 术后用药时间等几个方 面。 五、医院感染情况 共发生医院感染 !! 例次, 其中, !"# 例病例中, 感染率 %% ( %) , 有 %% 例为手 "类切口手术 %, 例次, 术切口感染 (’ 例为深部组织感染) ; # 类切口手术 感染 + 例次, 感染率 %+ ( .) , 切口感染 ’ 例 (% 例为 深部组织感染) 。在 !! 例次感染中, 标本送检率为 $%) 。
表!
标 准 适应证 初次给药时机 术中追加 术后用药 !类切口 "类切口 #类切口 联合用药 选药 不用 用药 #% 9 内停药 用药时间"- * 有联合指征, 两种有协同作用 正确
况进行分析, 并进行合理性评价。其中手术切口按 国际 /23454647 外科手术与种类标准进行分类; 医院 感染诊断按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预防性抗生素合理 性应用评价参考上海市医疗常规及有关文献, 结合 本院实际制定 (表 !) 。用药适应征: ! 类切口手术 常规不主张使用抗生素, 但下列情况除外: 应用人造 血管; 远处有感染灶; 有易患感染的伴随疾病、 接受 激素治疗或全身情况差者 ( /8/ 评分 ’、 ; 估计 % 级) 手术时间长, 分离组织广泛, 局部组织血供不良; 脾 切除; 胃癌手术, 大肠或末端回肠 "类切口手术中, 手术, 小肠手术有肠管血供不良以及胆道手术为用 药指征; 一般认为#、 $类切口手术属治疗性使用抗 生素, 但考虑到抗生素的使用可预防感染的远处播
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7 2小 时 , 则 最 多 不 超 过 7 原 卜 2小 时 ,
延长用药并 不能 进一 步 降低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的发 生
率 J 。
中没有追加 使用 抗生 素。在术 后用 药过
程 中 , 3 是 在 用 药 7天 内停 药 , 总 有 5例 占 例 数 的 9 .2 , 1 的 术 后 用 药 时 间 72 % 有 例
苄西林 纳 钠 、 林 霉 素。在 抗 生 素 使 用 克
中 , 有 术 前 和 术 中不 用 , 在 术 后使 用 , 仍 而
没 有 把 握 用 药 最佳 时机 , 后 抗 生素 使 用 术 时 间过 长 , 本 送 检 和 药敏 监 测 还 未 受 到 标
根据手术时 问长短 选择 抗生 素亦 有
具有较 大意 义 方 法: 抽取普外科住 院手
术 惠 者 病 历 2 4份 , 1 3例 , 1 l例 , 4 男 2 女 2
平均年龄 4. 6 】岁 , 查 分析 评 价 围 手 术 调
期 抗 生素 使 用 的合 理性 。 结 果 : 主要 的抗
生素 药物 为 头 孢 关唑 钠 、 孢 硫 咪 、 头 头孢 呋辛钠 、 头孢 匹胺 、 酸 依 替 米 星 、 孢 哌 硫 头
超 过 7天 。
讨 论
随着 人类科 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生 抗 素 的种类 越来 越多 , 过度 及不 合理 使用 、
滥 用 1益 明 , 就 使 得 普 外 科 围手 术 期 ] 这 抗 生 素 使 用 可 能存 在 不 足情 况 , 仅 达 不 不
围手术 期 用 药 是指 术 前 给 药 1次/
4小 时 的 手 术 有 2例 且 在 手 术 过 程 中 没 有 追 加 使 用 抗 生 素 。在 术 后 用 药 过 程 中 , 有4 3例 是 在 用 药 7 2小 时 内 停 药 , 占总 例 数 的 2 .5 , 13例 的 术 后 用 药 时 间 94% 有 0 超 过 2小 时 , r 总例 数 的 7 . 5 。 05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结 语
观念----更新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变
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
28
给药疗程
杨志英 等, 腹部手术应用短程抗生素预防手术区感染的疗效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 2001, 39(10):770-772
21
减少毒副作用。不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不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护理工作量。
短时间预防用药的优点
22
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等。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11
3.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选用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针对革兰阴性杆菌选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给药途径
18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
普外科围手术期214例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

・
8 ・ 0
Q 生 垒 筮 鲞第 1 期 Q 1
C i J o r p l u 0 8. 12. . I h M dD u A p J n 2 0 Vo . No I n g
,
全 面评估 的重要部分 , 理人员 需 了解病人 的疼痛 史 , 护 可 供疼痛评估 的行为表现 , 包括非语言 暗示 , 为发 生 , 部表 行 面 情 , 为改变等 。 行 主要用于术后疼痛 的评估 方法包 括改 良目的疼痛评 分 ( P) MO S 标准 , 学龄前儿 童术后疼 痛评分 ( P P ) T P S 标准 , a Br - rr i 儿童 术 后 疼 痛 评 分 ( O S) 准 , 童 术 后 疼 痛 评 分 e PP 标 儿 ( L C 标准 , P A C) 新生儿术后疼痛评分 ( R E ) C L S 标准及安东 大
3 1 心理护理 . 解 除病人 的焦 虑。焦虑程 度越 重 , 痛程 疼 度也越 重 , 护理人员应尽量陪伴病人。允许鼓励 病人表达 内
心感受 , 使用治 疗 性触 摸或 其他 方法 解 除病 人身 体 的紧张 度, 帮助病人松 弛。鼓 励病人 参加 与护理 计划 , 以及 学习一 些预防及减轻 疼痛的技 巧 , 让其有 自我控制的能力。 3 2 病人 自控 止痛法 ( C 用一个计数 电子仪控制 的诊 . P A) 药泵 , 病人按动按钮就 可启 动系统 , 准备 好 的止 痛剂 经静脉
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 ( H O S 标准等 J CEP) 。 3 控制疼痛的措施 治疗疼痛的根本方 法是病 因治疗 , 同时辅 以药物 , 理疗
腿痛 。
3 8 安氟醚静脉输注用于分娩镇痛 . 3 9 中医治疗 .
3 9 1 中药 电热袋 , 当归、 . . 取 莪术 、 芍 、 花等 磨成 粉 赤 红
抗生素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探析

・
8 1 2・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 疗 2 0 1 3 A p r 2 4 ( 4 ) 参考文献 :
[ 1 ] 胡 中杰 , 苗佩 宏. 循 证 药学 与合理 使用 抗菌 药物 [ J ] . 医药 导报 , 2 0 0 8 , 2 7 ( 6 ) : 7 2 1 — 7 2 3 . [ 2] 林桂荣. 医 院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中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处 理 对 策 [ J ] . 中华 医
月 间 围手 术 期 患 者 抗 生 素 的 应用 情况 进 行 探 讨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其 进 行 对 比 3 _
1 . 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使用 S P S S统计 学 软 件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学方 法 处 理 . 对 两 组 外 科 手 术 患者 所 得 出 的 数 据 进 行 统
照儿 童体 重 确 定 给 药 剂 量 在 进 行 普 外 科 围手 术 前 l h对 患
2 - 2 两 组 术 后住 院 时 间 和住 院费 用 比较
表 1
两 组 患者 的伤 口感 染 情 况 比较 ( n )
察 组 中男 9 8 例, 女5 2 例, 年龄 8 ~ 7 5岁 , 根据《 手 术 学 全 集 总
论卷 》 中 手 术 切 口分 类 的 划 分 原 则 , 其 中 A类 ( 没 有 伤 口感
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

二线用药
1.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制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羟氨 苄青霉素/舒巴坦、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注射用美罗西林/舒 巴坦。
2.头孢菌素类:头孢克罗、头孢呋辛。
3.氨基糖甙类:乙基西梭霉素、依替米星、妥布霉素。
4.其他:甲氟哌酸、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大观霉素、氨曲南、氟康 唑、干扰素、聚肌胞、泛昔洛韦、更昔洛韦、替硝唑。
骨、关节感染旳病原治疗:①金葡菌感染:对甲氧西林敏 感者宜选用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可选头孢唑啉,头孢呋 辛,克林霉素药物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者宜选用万古霉 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磷霉素或利福平,可选用复方磺胺 甲噁唑,氨基糖苷类。②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宜选用青霉 素,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类。③肠 球菌属感染:宜选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 治疗,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④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宜选用喹诺酮类,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宜选用氟喹诺酮类或哌拉西林或抗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可选用抗铜绿假单 胞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克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 类药物。⑥拟杆菌属等厌氧菌感染:宜选用甲硝唑,可选 用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克制剂。
剂量
合适
相对合适
过高或过低
途径
正确
相对合理
不起作用
药物反 轻
中
严重
应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
(一)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原则 1.将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旳抗菌药物开
放给各科医生,依临床需要使用,为第一线药物。 2.疗效好、毒、副反应大,价格昂贵旳药物应控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A U g U S t Z U 1 3 , V O I . 1 1 , N O . Z 4盥皿哑
与 Ⅱ组 比较 , P<0 . 0 1 ,I 组 与Ⅲ组 比较 , P<O . 0 1 ,I 组 与 Ⅱ组 ,Ⅲ 组 比较存在 显著性差异 ; Ⅱ 组 与Ⅲ组 比较 , P <0 . 0 5 ,有显 明差异 。提
控制 ,使血压级别控制 在稳定范 围内,以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形
成 的危 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其他继发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确 。而对 于 中老年原发 性高血压患者 我们还是主张前期就 应进行药物
( 9 . 1 %) }Ⅱ组 :5 0  ̄ 6 9 岁患者 5 3 例 ,发生 斑块3 1 例 ( 5 8 . 5 %) ;m 组 :7 0  ̄ 7 9 岁6 4 例 ,发生 斑块4 8 例 ( 7 5 %)。 由以上 结果看 出 , I 组
准确性[ J ]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 0 0 5 , 1 1 ( 2 ) : 4 8 3 — 4 8 7 .
[ 3 ] 李凤 莉原 发性 高血压 患者 颈动脉粥 样硬化斑 块 形成 的影 响因素 分析 [ J 】 . 中国实用医药, 2 0 0 8 , 3 ( 3 3 ) : 1 1 3 — 1 1 5 . [ 4 ] 洪 华, 王鸿轩 社 区中、 老年人群 高血压 前 期对颈动脉 粥样硬 化斑 块 形成 的影响[ J ] . 中国神经精 神疾病杂 志, 2 0 0 9 , 3 5 ( 1 2 ) : 7 3 4 — 7 3 7 .
普外科150例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近年 来 , 抗生 素在普 外科 应用越 来越 广泛 , 其 治疗 效果 有 目共 睹。患者在接受 抗生素治疗时 , 也促 进 了耐药 菌种类 的增 加 , 有 的菌种更 是对 多种 药物 出现耐 药 , 同 时也增 加 了 患者 的医疗 费用 。因此 , 为 了防止 和减 少 更 多耐 药 菌 种 出 现, 医生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 素 , 反对过量 滥用抗 生素 。 我 院对 2 0 1 1 年 1 月 一2 0 1 2年 1 0月 收治 的 1 5 0例 普外 科 围 手术期患者进 行分组对 照治疗的 回顾性 调查 , 对用药 频度及
( 编辑
羽飞)
( 2 5 %) , 有效 9 例( 1 5 %) , 无效 3例 ( 5 %) , 总有效率 为 9 5 %。
普外科 1 5 0例 围 手术 期 抗 生 素 的应 用分 析
李向东 李志 国 魏红丽 河南省遂平 县人 民医院普外科 4 6 3 1 0 0 摘要 目的 : 分析普外 科围手术期如何更加合理使用 抗生 索能取得最 优效果 。方法 : 抽取 2 0 1 1 年 1月一2 0 1 2年 1 O 月我院收治 的 1 5 0例普外科 围手术期患 者资料 , 随机分为治疗组 7 0例 , 对 照组 8 O例。治 疗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 的 抗生 素 , 对 照组接受不 同的抗 生素 。结果 : 治疗组患者 中有 4例 出现 感染 , 而对 照组有 8 例 出现感染 。结论 : 普外 科 围术 期患者使用抗生素有 降低感染 的作用 。 关键词 普外科 围手术期 抗生素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目的: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胃肠外科5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50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有使用抗生素,其中使用率前三名的抗生素为硝基咪挫类(90.0%)、第三代头孢菌素类(75.0%)以及第二代头孢菌素类(40.0%)。
I类切口中单一用药22例,二联用药53例,三聯用药3例;Ⅱ类切口中单一用药130例,二联用药250例,三联用药33例;Ⅲ类切口中二联用药3例,三联用药6例。
结论: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少数患者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格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
标签:胃肠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We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500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7 and analyze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Results:500 patients had antibiotic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among which the top three antibiotics used were nitroimidazole (90.0%),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75.0%),and secon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Class (40.0%). There were 22 single-agents in group I incisions,53 in dual-agents and 3 in triples;130 in single incision in group II;250 in dual-agent and 33 in triple;and 3 in group III incisions. Triple medication in 6 cases. Conclusion:The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s basically reasonable,and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minority of patients with impractical indications for the use of medications,and managemen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surgery;Perioperative period;Antibiotics自从青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抗菌药物,这使得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李心国许正国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第20期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8年2月外科手术病例234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100%围手术期病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188例,占80.3%,治疗性用药46例,占19.7%。
术前
30min及术中无一例使用抗生素;术后100%使用抗生素,均于术后当日开始使用,术后混合用药146例,占62.4%。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硝基眯唑类、喹诺酮类等。
结论抗生素在预防术后感染、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治愈率方面作用明显,但如不能合理地使用,也会带来不良反应。
临床上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0-77-02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医疗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围手术期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但不恰当应用甚至滥用,不但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诱导和产生耐药菌株的原因,同时会产生细菌或真菌的二重感染、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的不良后果。
为规范抗菌药物在外科系统的使用,我们对2007年7月-2008年2月我院外科常见病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制订院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加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调查对象为我院2007年7月~2008年2月外科手术病例234例,其中男性168例,女性66例;年龄最大82岁,年龄最小5岁,平均年龄45.2岁。
调查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等,用药目的判断:I类切口、Ⅱ类切口手术使用者为预防用药,Ⅲ类切口手术及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使用者为治疗用药。
2结果
2.1抗生素的应用
所有被调查的病例均使用了抗生素,其中预防性用药188例,占80.3%;治疗性用药46例,占19.7%。
术前日使用抗生素55例,占23.5%,主要为肠道手术前口服庆大霉素和灭滴灵进行肠道准备;术前30min及术中无一例使用抗生素;术后100%使用抗生素,均于术后当日开始使用,术后混合用药146例,占62.4%,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且用药时间较长,大多是出院才停止用药。
2.2使用抗生素种类
使用头孢类抗生素57例,使用率24.4%;硝基眯唑类55例,使用率为23.5%;青霉素类72例,使用率为30.8%;喹诺酮类26例,使用率为11.1%;其他24例,使用率为10.2%。
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素一联70例,占29.9%;二联95例,占40.6%;三联58例,占24.8%;四联11例,占4.7%。
2.3不同切口抗生素联合应用
I类切口116例,使用抗生素一联73例,二联43例;Ⅱ类切口78例,一联4例,二联42例,三联30例,四联2例;Ⅲ类切口40例,一联0例,二联15例,三联18例,四联7例。
3讨论
近年来,各医院普遍重视和加强了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普外科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问题上与往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与卫生部2000年11月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若干规定》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说明仍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规范和控制。
3.1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过宽
抗生素对SSI的预防性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的手术都需要。
一般清洁的无菌外科手术(I类切口),其预期感染发生率
3.2药物选择不当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起点高,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3.3使用时机与术中追加把握不准
目前普遍认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手术野或切口组织受到污染前或污染时的短时间内使用,当细菌侵入组织时,组织中的抗菌药物已达到有效抗菌浓度。
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才开始给予抗菌药物将不能有效抑制或杀灭已侵入组织的细菌。
手术时间较长,超过使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术中应追加同一剂量的抗菌药物。
3.4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长
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及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且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根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评价标准》,I类手术切口和Ⅱ类手术切口病人最长应该在术后72h内停药,也有文献报道认为术后48h未感染的切口,再继续使用抗生素已属无必要的使用。
而我院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3d为65例(27.8%);术后≤7d为102例(43.6%);术后用药>7d为67例(28.6%),平均用药天数为4.6d(110h),远远超过了48h的标准。
3.5联合用药依据不足
清洁手术、清洁一污染手术预防感染原则上单一用药即可,除非涉及厌氧菌感染可能,可考虑联用硝基眯唑类。
随意联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导致抗菌疗效降低和增加不良反应,还易增加细菌耐药性和造成浪费。
本次调查显示,本院联合用药中属无指征有51例,且不合理联合用药较多,如头孢呋新+三代头孢,一代头孢+克林霉素,青霉素钠+氨苄西林等,合用药物抗菌谱基本重叠,在理论上无协同作用。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比较普遍,占67.1%,其
中37.1%的I类切口、94.9%的Ⅱ类和全部Ⅲ类切口患者采用了联合用药,还有一些治疗用药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和联合用药指征,却也联合用药。
3.6要提高根据药敏选药的意识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在术后切口感染中,内源性感染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有人报道Ⅱ、Ⅲ类切口手术中各种内源性感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胆汁42.9%,胃、十二指肠为14.3%,小肠为60%,大肠为50%,阑尾为81.8%。
24例感染的Ⅱ、Ⅲ类切口中,16例为消化道手术,其切口的脓液细菌培养种类与各自术中切开的消化道内容物细菌种类相符合。
这提示我们,若能加强术中标本的留取送检,对术后针对性的选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3.7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对策
①院领导及医疗管理人员应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作为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予以重视。
②做好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工作。
③建立健全用药质量管理制度。
④对抗生素实行分线管理。
⑤加强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监测、血药浓度监测、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⑥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对患者点名要药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Ⅱ[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552-553。
[2]杨荣丽,李兵兵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26。
[3]丁士芳,王可富,周炜,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真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1):50-51。
[4]古德曼,古尔曼,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W],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