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地理真题
华中师范835考研18年真题

2018年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数学交流数学交流,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方法、问题、思想的语言与情感的过程.也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从广义上看,数学交流就是探索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2.同化数学认知结构是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其中同化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是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对新知识进行加工。
当新知识能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相联系,那么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之中,从而扩大了它的内容,这一方式称为同化。
3.数学观数学教育中的数学观,就是指从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出发来认识和理解数学的特点。
这里既要注意凡是科学都具备的共同特点,如:观察、实验、想象、直觉、猜测、反驳、验证等,又要注意数学与其他科学共同点之间存在差异的方面,比如:凡是科学都有抽象性、严谨性、应用性特点,而数学在这些方面又有其特殊性。
4.数学抽象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在抽象性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理论的抽象性、数学方法的抽象性等方面。
数学抽象还具有理想化、形式化等特点。
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6.数学素养数学素养又称数学素质,数学能力等,不同的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界定有所差别。
一般地,数学素养是指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数学方面的品格和能力,是数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
中学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为: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一、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你认为数学兴趣和能力哪个更重要?简要说明理由。
(1)想要学好数学,兴趣和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最新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学考研近18年真题

本帖最后由DanielFengs 于2013-6-7 15:36 编辑小弟刚刚考完,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写下真题的回忆版。
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地理科学导论一、简答题1、杜能学说的意义是什么?2、地球系统演化特征是什么?二、分析题1、简析月球对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2、试分析非地带性形成机制,并分析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3、何谓生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区有哪些4、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综合论述题1、论述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谈谈地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作用3、阅读以下材料(关于宁波镇海PX项目),论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国地理一、简答题1、简述“胡焕庸人口线”的自然地理意义,并说明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2、简述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分区差异特征以及其原因3、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以及地域分布特征4、简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区和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以及治理对策5、简析内蒙古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二、综述题1、海洋资源分为哪些类型,论述下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其战略意义2、结合我国化石能源分布以及区域经济特点,阐述我国跨区域能源调配基本格局以及意义3、某人说,中国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纪进程的重大事件,你如何理解这个关于我国城市化的观点呢4、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对于我国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地理科学导论一、概念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地质大循环2.(想不起来了,什么时候想起来随时补充)3.区位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及其意义2.共生理论的含义3.格尔德的“客观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区别?4.自然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及其成因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地理科学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2.地球表层的含义、范围、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3.阅读下面的专栏,请结合材料分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及为什么既要保护传统文化又要发扬现代文化?(所谓专栏是一段材料,约1000多字,主要内容是传统节日的消亡、现代文化的兴起、屏幕时代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高科技节日,比如“第一块电脑屏幕纪念日”,“第一封电子邮件发送纪念日”等,比较有深度,不过不影响答题)中国地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中国的大地构造的特点及其对地貌格局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特征?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4.新疆绿洲农业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办法?二、综合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请结合我国风沙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结合我国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的分布规律,分析我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以前的年份,专业课《中国地理》的考试,每年区域部分都是考试重点。
2003一201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2003一201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200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一、论述题:每小题20分1、运用地理课程理论,说明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当前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谈谈你的认识;2、以一节中学地理教材为例,说明编制中学地理教材应坚持的基本原则;3、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生地理课堂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并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4、自选一段中学地理教材内容,设计3种或3种以上的教学策略,并说明设计思想(理由)。
二、专业外语(英译汉): 满分20分Water PollutionEverybody needs fresh water. Without water people, animals and plants cannot live. Although a few plants and animals can make do with saltwater, all humans need a constant supply of fresh water if they are to stay fit and healthy. Of the total supply of water on the Earth, only about 3 percent of it is fresh, and most of that is stored as ice and snow at the poles, or is so deep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at we cannot get to it. Despite so much of the water being out of reach, we still have a million cubic miles of it that we can use. That's about 4,300,000 cubic kilometers of fresh water to share out between most of the plants, animals and people on the planet.Whether water is clean enough to use, or too polluted depends on many things such as where it is, whether there is enough for everyone to use, what we do with it, and how we deal with the water we have used before we let it run back to join the rivers and lakes.The Developing World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shortage of water and the lack of clean supplies. When water is very scarce people have to make good use of it. That might mean using the same source of water for drinking and cooking, a place to wash, a place to clean clothing, pots and pans and a place to let the farm animals drink as well.The same water is used by many people for many different purposes, and each time the water becomes a little more polluted.Imagine a river that is the only source of water for a series of farming villages along its banks.The people in the first village might be very careful and always get their drinking water from above the village, do all their washing a little further down stream, and let their animals drink in the river as it leaves their village. By being very careful and aware of basic hygiene they can try to stay healthy. They can do very little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dead animals decaying in the river further upstream, or from germs and parasites introduced to the water by wild animals. As the river leaves their village the water will have been polluted by washed bodies, food scraps from washed pots and pans, and body waste from the farm animals and village dwellers. The people in the next village will have to drink this polluted water, and will suffer from the diseases that accompany dirty water.If an animal dies and falls into the only water supply for miles around, the people still have to drink the water. If the water is thick with mud and snails, but is the only water within reach, people have to drink it. Whether the water source is a river, a lake or a well, the problems are similar throughout the developing world; little piped and sterilized water, and not enough water to go round means that the same source has to be used for everything, and the risk of pollution and disease is very high .201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地理科学导论:一、简答题1、杜能学说的意义是什么?2、地球系统演化特征是什么?二、分析题1、简析月球对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2、试分析非地带性形成机制,并分析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3、何谓生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区有哪些4、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综合论述题1、论述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谈谈地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作用3、阅读以下材料(关于宁波镇海PX项目),论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018考研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地理真题

华师2018考研(初试+复试真题回忆版)333
学制
产婆术
稷下学宫
学习策略
五育并举
孔子的教师观
人文主义的特点
教育的政治功能
赫尔巴特的教育形式阶段轮
直观性教学
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
创造性的内涵及其培养措施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849
一、简答
1.区域认知的含义
2.实验教育的步骤
3.
4.
5
二、论述
1.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固体地球的分层(分类依据、圈层特点)
三、画图
1.夏至日的光照图及用该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2.水循环及教学步骤
四、教案
工业区位的选择
1.思维导图表示知识结构及重难点
2.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复试题目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性质
2.三板的教学意义
3.地理教室的知识结构
4.注重实践性活动教学方法的类型
5.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以及教学过程
6.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
7.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8.气团,锋面系统的教学过程,运用方法,优缺点,改进建议
面试
1.英语
自我介绍,听短文,给一个关键词进行阐述
作弊cheat,实习internship
2.综合
自我介绍,闲聊,想到什么问什么,主要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进行的习近平的四有教师
综合思维
什么是一节失败的地理课
实习
冰川。
最新华中师大历年人文地理全国考研真题,包括中国地理打印版.doc

一、华师城环院2012年专业课真题及解析(一)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1、简答(每题10分)(1)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
解析:教材内容,在P47,难度低。
演化过程分4个阶段,即天文时代、地质时代、生物时代和人类时代。
(2)何谓“土地承载力”?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26,难度中。
属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内容,教材中有提到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详细论述。
回答本问题只需对“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做出详细解释即可。
2、简析(每题15分)(1)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解析:教材内容,在P24,难度低。
主要回答太阳活动对气温、降水、地磁场等的影响。
(2)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解析:教材内容,在P2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可按原文作答。
(3)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解析:教材内容,在P3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趋势,可按原文作答。
(4)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NO.62解析:教材内容,在P211,难度低。
3、综合论述(1)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25分)解析:教材内容,在P41,难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
(2)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
(20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92,在哈特向区域思想中提到“方塞插入圆孔”之说。
本题难度为高。
要想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哈特向思想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发展及影响熟悉。
回答本题,首先要阐述一下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要表达的意义,即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
然后要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
我个人认为此观点有道理,可以从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和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实践来证明。
(3)结合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分析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防止移入地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25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168,区域发展理论中有专门论述梯度推移理论。
考研学科地理试题及答案

考研学科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自然环境B. 人口分布C. 经济发展D. 政治制度答案:D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 城市规划B. 交通管理C. 气象预测D. 音乐制作答案:D4.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5. 以下哪个是气候类型?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冰川气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千米。
答案:40,0002.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______层。
答案:5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4. 地理坐标系中,经度和纬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度5. 地理学中,海拔高度是指某点相对于______的高度。
答案:海平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而公转则导致季节变化和气候差异。
3. 阐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GIS在环境保护中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环境变化,评估环境影响,以及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
4. 说明地理坐标系中经度和纬度的作用。
答案: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中的两个基本参数,用于确定地球上任何点的位置。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然资源的分布直接影响了工业布局和农业发展。
其次,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城市规划。
此外,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口分布和社会结构的形成。
2018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答案

2018 华师833真题1.阅读两篇(和我们以往做的不一样)第一篇有四五个选择题+五六个T or F + 五个单词替换的选择题第二篇有五个选择题+差不多快十个T or F2.完型填空(15个都是有选项的)3.改错(有关教育方面的)4.判断正误(主要是有关教育学的知识)5.名词解释(给你三四行话让你写出这个名词解释,教育学语言学知识都有大概有:sound assimilation, ellipsis, hedging, fossilization, cohesion, gerund, discourse, coarticulation (协同发音,不知道有没有分为具体的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和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 explosive(失去爆破),linguistics, intralingual,behaviourism, capitalization, derivation 因为不同的学姐对题目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所以这些术语可能不完全是考试题,但是都有涉及)6.简答题a. What's the purpose of pre-reading activities? List at least three types of activities in pre-reading.b.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有必要用交际型活动?列举出至少三个在教词汇的过程中注重meaning的交际活动.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在senior high lexical teaching里是否重要,并举出至少三个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不同学妹给的回忆版说法不太一样,大概就是在教词汇的过程中有没有必要用交际活动来教学?如果有必要的话有哪些meaningfu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可以使用,试举例说明)7.论述题材料是一个不在课堂上教写作而是依靠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写作为背景的一些步骤:让学生写完后第二天及时上交,教师批改,打分,发给学生后教师会在班上指出学生们的strong point and weak point.针对上述这个材料中的写作教学步骤给出你的comments.。
2018届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右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处时,北京时间为A.6月23日2120 B.6月23日21:24C.6月22日2120 D.6月22日21:24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A.12小时 B.24小时C.36小时 D.48小时3.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4.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年-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能力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①C.甲—②、乙—③ D.甲—③、乙—②6.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位置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辽宁省冻土深度总体分布特征是A.随纬度升高而增大B.沿海向内陆增大C.由东向西增大D.半干旱向半湿润区增大8.冬季冻土冻胀变形,影响地表建筑的安全。
下列因素中对冻土冻胀程度影响不大的是A.低温持续时间B.冻结前的土壤含水量C.地下水位高度D.近地面气压高低左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下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9-11题。
9.该岛甲、乙两地A.甲处1月牧草枯黄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D.气温年较差(较)小10.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与东南季风有关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11.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气压较高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12.影响2011年衢州6月份降水特征的事物是①夏季风②准静止锋③地形雨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13.下列对资料解读正确的是A.6、8月份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角B.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包括直射点移动与天气状况C.进入春季后降水量保持增长趋势D.该年份的第一季度旱情最为严重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

重要考点: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地域分异规律、气候特征、人口、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城镇化、土地退化、灾害、胡焕庸线、海洋、能源、地理格局、植物土壤、土地利用、空气污染重点区域:青藏高原、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中部、新疆、内蒙古、黄土高原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第一节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1.大地构造格局显著特点一是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二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2.中国地势基本特征:地势高,高差巨大,地表起伏度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地势高大的地理意义①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呈反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的走向;便于东西航运②地形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热障碍③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
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第二节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1.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大陆性季风显著①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2.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面积大、高度大、中低纬度。
3.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 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

1.地球在宇宙中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天体都有联系,为什么说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10分)?
2.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空间,试述地球表面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2分)?
3.简述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
4.简述洪水及按洪水来源的洪水的基本类型(6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一.论述人地关系在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20分)
二.论述人本主义思想给人文地理学发展带来的影响(20分)
三.从文化地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20分)
四.从历史地理角度举例说明环境变迁中的人为影响(20分)
五.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学术界存在着“梯度论”和“反梯度论”两种观点,请在评述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谈谈你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的看法(20分)
五,解释下列名词的定义及其特征、(9题,共30分)
现代农业(3分)民族(3分)民俗(3分)语言(3分)宗教(3分)旅游资源(3分)地理物象(3分)
国家核心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6分)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0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 .
全国名校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1.中山大学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881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6年中山大学872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7年中山大学864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8年中山大学863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9年中山大学869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897地理学科基础考研真题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884地理学科基础考研真题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875地理学科基础考研真题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874地理学科基础考研真题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871地理学科基础考研真题3.山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830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832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832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1.中山大学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881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中山大学二0—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81科目名称:地理学基础考试时何:12月28日下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鹿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答要写清JS号,不必抄J8.(1)成土因素⑵趋同适应(3)饱和水汽压(4)总矿化度(5)凤化作用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70分)(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2)简述土壤的缓冲性及其原因和意义(3)简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4)简述国土整治的主要内容(5)简述影响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6)简述河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7)筒述泥石流形成的必备条件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60分)CD试论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2)试举例说明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对陆地海岸过渡带产生哪些影响?(3)试举例说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考试完毕,试题随答飓纸一起交回,第】页共】页2016年中山大学872地理学基础考研真题中山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72科目名称:地理学基础考试时间:2015年12月27日下午考生领知全部答塞一律写在答翘舐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答题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鹿.~、名词解释(6个小理,每个S分,共疝分)!.层状冰硕:%水悻自净作用, 3.越流补始;4・耐受性定律;5,越异进北* 6.土蜩,二、填斐鹿(每个空格1分,共2。
华师学科地理真题答案解析

华师学科地理真题答案解析华师学科地理真题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真题答案的解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理解程度,更能够从中发现解题思路和技巧。
本文将针对华师学科地理真题进行深入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部分1. 解析图表题在真题中,图表题通常都涵盖了考察的内容。
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图表,揣摩出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而回答相应的问题。
例如,一道有关气候图的题目,图中标明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考生可以通过观察图表发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地理知识判断各个地区的气候类型。
2. 运用案例分析在自然地理部分的真题中,经常会出现案例分析题。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案例,将地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和思考。
例如,一道关于城市化现象的题目,通过分析某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考生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等。
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并应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逐步解决问题。
二、人文地理部分1. 提取关键词人文地理部分的真题中,常常涉及到地域文化、人口流动、城市规划等问题。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提取关键词,理解问题的要点,并联系地理知识进行回答。
例如,一道关于华师附近城镇规划的题目,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情况、交通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
2. 运用比较分析在人文地理部分的真题中,常常会出现比较题。
考生需要将不同地区或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背后的地理原因。
例如,一道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地区特点的题目,考生可以通过对城市化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的比较,找出地理条件的差异,然后解释不同地区城市化特点背后的原因。
三、综合题部分综合题通常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并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道关于某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综合题,考生需要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分析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经济发展对该地区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部分复试题目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部分复试题目★初试:●2006——2012 中国地理▼2006年中国地理一、简答题:(共30分)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二、论述题:(共120分)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 中国地理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 中国地理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15’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15’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15’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15’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30’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2009 中国地理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20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汇总

20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汇总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MTI ) 基础科目英汉互译部分真题1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 ILO 国际劳工组织3 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4 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5 UNCTAD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6 the Union of Myanmar 缅甸联邦7 Indian Rupee 印度卢比8 the BRIC Countries 金砖国家9 Good Year 丰收年10 Business Week 商业周刊11 The Woman Warrior 《女勇士》12 Hewlett-Packard惠普科技,惠普公司13 The Other Guys《别的家伙》(美国动作喜剧片)14 Secretary of State 国务卿15 Group 20 20国集团(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汉译英1 新华社 Xin Hua News Agency2 发改委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the PRC3 审计署 National Audit Office of the PRC4 东航 China Eastern Airlines5 国家馆日 National Pavilion Day6 上海世博会 Shanghai World Expo7 环幕电影 circular-screen movie8 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9 节能减排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10 商品房 commercial residential building11 市场营销 marketing management12 节约能源法 energy-saving act13 原生态 ecosystem14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ational program o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15 全球财富论坛 fortune global forum华中师范333教育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制2.修养3.产婆术4.稷下学宫5.五育并举6.学习策略二、简答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2.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4.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内容三、论述1.论述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2.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3.举例论证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原则及要求4.论创造性的内涵及培养途径2018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真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40分)1、危机(指危机干预模式里的危机)2、剩余性福利或残补性社会福利3、简单随机抽样4、社会互动5、社会流动6、叙事治疗模式7、操作化8、封闭小组二、简答(60分)1、简述社会行政的功能2、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3、女性主义对社会工作的意义4、简述小组治疗模式5、行为治疗模式的主要治疗方法三、论述(60分)1、试说明“解释者”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特点,包括主要理论,对人和社会关系的看法和社会工作过程理论,结合实务经验进行说明。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中国地理》(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
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
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
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规律、特征等内容。
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
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体上的认识。
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华中师范城环院考研资料大全(系列四)--《地理科学导论》大纲、教案和试卷A

华师城环院考研资料大全(系列四)《地理科学导论》大纲、教案和试卷1、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大纲 (1)2、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教案 (5)3、《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地理科学导论Geography学分:2 总学时:54实验(观察与实习)学时:8开课专业:地理科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位课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科学的性质、方法论、科学和实践意义、基本理论、学习方法,为地理专业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指导后续专业学习。
培养目标:掌握地理科学科学方法论,培养从环境和空间二个视角观察人地关系的地理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预修课程本课程为大学一年级入门课、基础课和向导课,在大学期间不需要预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地球系统8学时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学时认识宇宙,宇宙大爆炸,宇宙的构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1学时太阳活动,潮汐,其他宇宙活动的地理效应第三节地球的整体性质2学时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理化性质、运动、地理坐标第四节地球系统过程2学时地球演化与特征实习1 宇宙星空观察2学时第二章地球表层5学时第一节地球表层构造1学时第二节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1学时第三节人类活动的地理效应2学时人类活动对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专题讨论1:人类与地理环境1学时第三章地理空间16学时第一节环境空间3学时纬度地带性、海陆梯度地带性、垂直带性、非地带性第二节区位空间3学时产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扩散、行为空间第三节区域空间2学时区域发展、区域演化、城市空间结构第四节地缘空间1学时专题讨论2:知识经济时代的区位空间1学时实习2 城市空间结构与郊区土地利用观察6学时第四章地理生态11学时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2学时文明与环境关系论,进化与环境关系论,发展与环境关系论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1学时第三节景观生态1学时第四节文化生态3学时文化起源、文化扩散与环境、地域文化、文化整合、文化圈实习3 江南水乡文化观察4学时第五章现代地理科学13学时第一节现代地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简史、现代地理学的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生态思潮、地理科学思潮、信息革命第二节地理学思想流派2学时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生态学派、空间学派第三节现代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与科学体系1学时第四节现代地理科学方法3学时地理科学方法论现代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专题讨论3:三S技术与现代地理科学发展1学时第五节地理科学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地理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社会经济意义、文化意义2学时第六节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展望1学时复习总结1学时四、实验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实习1 宇宙星空观察2学时实习2 城市空间结构与郊区土地利用观察6学时实习3 江南水乡文化观察4学时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白光润著:《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参考书:1白光润著,《地理学引论》,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2白光润著,《地理学导论》,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3白光润著,《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約翰思顿著,唐晓峰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商务印书馆,1999;5王铮等著,《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重新发现地理学》,学苑出版社,2002;7潘玉君,《地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1;8钱学森,《论地理科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9西川治等,《全球时代の地理思想》,古今书院,1990;10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王建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胡序威,《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14胡兆亮,《地理环境概述》,科学出版社,1998;六、课外学习要求1、以节为单位课后上网查阅相关网上资料和最新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2018考研(初试+复试真题回忆版)333
学制
产婆术
稷下学宫
学习策略
五育并举
孔子的教师观
人文主义的特点
教育的政治功能
赫尔巴特的教育形式阶段轮
直观性教学
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
创造性的内涵及其培养措施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849
一、简答
1.区域认知的含义
2.实验教育的步骤
3.
4.
5
二、论述
1.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固体地球的分层(分类依据、圈层特点)
三、画图
1.夏至日的光照图及用该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2.水循环及教学步骤
四、教案
工业区位的选择
1.思维导图表示知识结构及重难点
2.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复试题目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性质
2.三板的教学意义
3.地理教室的知识结构
4.注重实践性活动教学方法的类型
5.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以及教学过程
6.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
7.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8.气团,锋面系统的教学过程,运用方法,优缺点,改进建议
面试
1.英语
自我介绍,听短文,给一个关键词进行阐述
作弊cheat,实习internship
2.综合
自我介绍,闲聊,想到什么问什么,主要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进行的习近平的四有教师
综合思维
什么是一节失败的地理课
实习
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