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理护理指导: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人的心理护理

《 文编 辑 : 守 身 1 本 刘
艾 滋 病人 的心理 护 理
范津 市 塘 沽 卫 生学 校 ,04 I2 天 津 大 沽 化 工 厂 职 工 医 院 天 津 市 传 染 亩医 院 ) 1 30 5 ; 3
关键词 艾 滋 病 ; 凡心 态 : 理 护 理 病 心
维普资讯
睨 业 与 健 康 》 20 02年 3 第 1 月 8卷第 3期
O C P TO N E L H v 【1 N C U A IN A DH A T 0 8 03M盯c 02 h20
17 5
也 不 能 讲 “ 样 不 对 ” “ 来 ” “ 些 ’ 富 有 刺 激 性 的 不 良语 这 、重 、快 ’ 等 言 . 好 用 代语 或 手 势 . 免 产 妇 增 强 恐 惧 感 响 正 常分 娩 最 影 2 产 妇 分 娩 后 的 心 理 护 理 产 妇 分 娩 以 后 , 力 消 耗 大 . 分 疲 劳 加 之 思 想 上 认 为 分 体 十 娩 后 无 事 大 吉 了 , 以容 易思 想 放 松 , 少 主 诉 这 时 医 护 』 员 所 很 、 首 先 要 主 动 关 心 他 们 助 婴 儿 早 吮 吸 ; 次 要 主 动 宣 传 母 乳 喂 协 其 养 的知 识 及 好 处 ; 三 , 注意 观 察 产妇 的饮 食 便 、 第 要 宫缩 及 产 后 的 出血 情 况 , 止 发 生 意 外 ; 四 , 生 了 女孩 . 且 受 传 统 生 防 第 对 而 育 观 念 影 响 较 深 的 产 妇 , 护 』 员 更 要 做 好 产 妇 及 家庭 其 他 医 、 人 员 的思 想 教 育 工 作 以稳 定 产 妇 的 情 绪 , 使 其 体 质 尽 快 得 促 恢 复 儿 得 以健 康 成 长 。 婴 3 经 验 体 会 通 过 上 述 对 产 妇 分 娩 前 后 心 理 状 态 的分 析 以及 本 』 的 护理 、 工作 实 践 . 探深 地 体 会 到 作 为 一 名 医 护 人 员 做 好 产妇 心 理 我 要 护理 的工 作 必须 加 强 以 下 心理 品质 和个 性 的培 养 : 3 1 应 富有 同 晴心 在 思 维 上 要 学 会 换 位 思 考 , 果 我 是 产 如 妇 , 时 心 里 应 怎 样 想 需 要 的是 什 么 … 等 等 只 有做 到 这 此 最
面对艾滋病患者,应当如何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012020年 第23期得在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魏洁,林梅双,邓小燕.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7(6):805-807.[2]王菲,杨长青.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实习带教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5):246-248.[3]许聪丹.形成性评价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025(009):151-152.[4]王梅华,曹颖平,郑培烝等.检验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形成性评价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007):552-554.[5]赵馥,林新锋,陈伟焘.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09):1586-1588.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种疾病: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感染各种感染和肿瘤,导致患者死亡。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免疫细胞,在后期,会发生各种感染和肿瘤。
所以艾滋病是一种相对危险的疾病。
那么,面对艾滋病患者,应当如何护理呢?笔者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如何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小知识,希望各位能认真阅读、耐心学习。
1.医药护理(1)隔离保护性隔离应在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进行。
(2)心理护理艾滋病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自尊和尊重,需要爱和温暖,需要自我实现。
(3)密切观察情况艾滋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烧,体温高于正常水平。
当艾滋病毒袭击我们的身体时,它会通过发烧表现出来。
艾滋病毒引起的发烧通常持续很长时间,有些甚至可能持续数月。
观察患者咳嗽、大便症状,观察皮肤、口腔及生殖道黏膜病变情况。
(4)用药期间观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
观察周围神经炎症状。
例如手和脚的疼痛、刺痛或无力。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遵医行 为是指 人们 为了健 康的 目的 , 照 医护 人员 对其 按
在医疗或健康 方面的指 导( 医嘱 、 嘱) 护 而发 生的活动 , 患者 的 遵 医行为对消除和减 少危 险因素 、 制和稳定 病情 具有 重要 控
意义 1 。在 A D I S患者的治疗 中 , 尽可能地使患者对 医嘱的执 行保 持高度的依从 性 , 会对 治疗效 果 产生 良好 的影 响。由 将
旦 出现不 良反应患者就停服 、 服甚至难 以坚持 , 漏 由于患 者不
2 9 2 .
[ ] 李宏 , 6 王哲 , 崔为 国, 艾 滋病感 染者抗 病毒 治疗 的服 等. 药依从性及其相关 因素的研究[ ] 中华流行 病学杂志 , J.
2 0 ,6 7 :0 052 ()8.
[ ] 李录华 , 7 刘秀 蝉. 性化服务 对护理 质量 的影响[ ] 现 人 J.
费用支 出情况等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0 0 ) P> .5 。 12 方法 . 对 照组按 照艾 滋病 护理 常规进 行护 理及 进行 常 规出院指导 , 出院后 三个 月做 一次评 估 。干 预组 在此 基 础上 实施个性化心理 护理 干预 : ①成 立 心理 护理 干预 小组 。护士 自愿参加 , 关心同情 患者 , 热心 为患者 服 务 , 尊重 及保 护 患者 的隐私 , 有一定 的沟通 能力 并能 熟练 掌握艾 滋病 及相 关领 域
5 例, 6 医保及 合作医疗 9 例 。传播途 径 : 4 共用 针头 静脉 吸毒
1 , 5例 性传播 19例 , 0 输血 、 卖血及输 8因子 1 例 , 因不 明 8 8 原 例 。按住院 日期分组 :00年 1 一 0 1 1 8 为干预 21 月 2 1 年 月 0例
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33 预 防 感 染 病 房 工 作 人 员 必 须 身 体 健 康 , 好 个 人 卫 . 做
生 , 守 无 菌 操 作 原 则 和 隔 离 消 毒 制 度 , 切 护 理 工 作 都 必 严 一 须 细 心 从 事 , 新 生 儿 应 重 点 做 好 皮 肤 及 五 官 的 护 理 。取 侧 对
或 快 速 有 效 的拍 打 背 部 、 压 胸 部 1 2次 。 ( ) 痰 : 头 挤 ~ 3吸 取 稍高 , 侧卧位 , 右 以低 负 压 l 。 一 般 情 况 下 每 隔 2h吸 痰 一 】 j
次 , 次 操 作 不 易 超 过 1 , 间 过 长 会 造 成 不 必 要 的 损 害 。 每 5S 时 还 可 根 据 分 泌 物 的 多 少 , 定 吸 痰 的 间 隔 时 间 , 痰 前 后 应 确 吸 给 予 高 浓 度 的 氧 气 , 组 有 6例 患 儿 吸 痰 黏 稠 , 宜 吸 出 , 本 不 经
升 高 , 免 突 然 发 生 肺 内 出 血 而 死 亡 。W HO 将 3 . 。 以 6 5 C~ 3 . 。 为 新 生 儿 正 常 体 温 , 为最 佳 体 温 。 7 5 C定 称 3 病 情 的 观 察 患儿是否有兴奋 或抑 制交 替出现 , 现为烦 躁不 安 、 表 易
要 轻 拍 背 部 , 止 奶 液 吸 入 呼 吸 道 引 起 感 染 。 凡 行 气 管 插 管 防 者 均 用 抗 生 素 预 防感 染 。 3 4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与 处 理 新 生 儿 窒 息 复 苏 后 , 仅 影 响 . 不
停 止 给 氧 , 给 氧 浓 度 不 够 , 以 造 成 重 要 器 官 不 可 逆 的 损 如 可
糖 水 , 喂 奶 , 奶 后 取 右 侧 卧 位 , 止 呕 吐 物 在 进 入 呼 吸 后 喂 防 道 。对 吸 吮 能 力 缺 乏 , 纳 欠 佳 者 用 鼻 胃管 喂 养 , 持 营 养 胃 保 的供给 , 胃管 不 能 接 受 着 , 虑 静 脉 补 液 , 情 允 许 者 , 量 考 病 尽 母乳 喂养 。 32 纠 正 酸 中毒 因窒 息 常 伴 有 酸 中毒 , . 可用 5 碳 酸 氢 钠 3 / g 用 等 量 的 1 葡 萄 糖 稀 释 后 缓 慢 静 滴 , 窒 息 ~5mL k , O 因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HIV感染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他们在心理上面临的挑战却日益显著。
因此,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一、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感染初期的恐惧与焦虑艾滋病是一种仍被许多人视为“死刑判决”的疾病。
在感染初期,许多患者会感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源于对病毒传播的认识,更来自于社会偏见与歧视,患者常常感到无助和孤独。
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是这一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支持缺失带来的孤独感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往往会导致患者与家人及朋友之间关系的疏远,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
孤独感又会影响到患者的自尊心,降低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接受事实后的调整与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信息的获取,部分患者可能逐渐接受自己的感染状态,并开始寻找适应的方法。
这一阶段患者通常表现出更多的求知欲望,勤于接受医疗帮助,以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同时也希望分享经验以帮助他人。
长期无法治疗导致的抑郁症状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来说,持续的不适和对健康状况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状。
同时,伴随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副作用,也使得部分患者更加消极面对生活。
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艾滋病患者因感染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和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理清思路,克服内心困扰,为其提供情感支持与理解。
增强自我效能感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管理的信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这种信心有助于ق他们积极参与治疗,并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促进社交连接心理护理帮助艾滋病患者重新建立与他人的联系,使其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爱与支持。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不仅需要接受医学治疗,还需要得到心理护理的支持和关爱。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心理护理方法。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艾滋病患者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恐惧和焦虑艾滋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患者常常感到恐惧和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的生命会被缩短,担心自己会被社会孤立和歧视,担心自己无法继续工作和生活。
这些恐惧和焦虑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2. 自尊和自信问题艾滋病患者常常感到自尊和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疾病而感到自卑和无助,觉得自己不再有价值和意义。
这种自尊和自信问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更加消极和沮丧。
3. 社会孤立和歧视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许多人对艾滋病患者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
患者常常面临着被社会孤立、被亲友抛弃以及在工作场所遭受歧视的问题。
这种社会孤立和歧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加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以下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性:1. 缓解焦虑和恐惧艾滋病患者常常感到恐惧和焦虑,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心理护理师可以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内心痛苦,帮助他们找到应对压力的方法,减轻焦虑和恐惧的程度。
2. 提升自尊和自信艾滋病患者常常感到自尊和自信受到了打击,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尊和自信。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和认知重构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3. 促进社会融入艾滋病患者常常面临着社会孤立和歧视的问题,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改变公众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歧视态度,促进社会对患者的接纳和支持。
关于艾滋病患者护理的PPT展示

艾滋病患者的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HIV检测: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 免共用针具
艾滋病患者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注射疫苗预防其他疾病的感 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艾滋病患者的 护理原则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原则
保持良好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卫生:勤洗手、戴手套 、正确处理废弃物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原则
管理药物治疗:按时服药、遵 循医嘱、定期监测药物效果 预防感染:定期接种疫苗、避 免接触传染源、保持良好的居 住环境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原则
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需求、提供情 感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难
艾滋病患者的 身体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身体护理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 止压疮、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 口腔护理:定期刷牙、使用漱 口水、避免烟酒刺激
艾滋病患者的身体护理
尿液和排泄物管理:定期观察尿液变化 、保持通畅排尿和排便 骨骼护理:饮食摄入足够钙和维生素D 、适度锻炼、避免骨质疏松
艾滋病患者的 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需求 、理解患者感受、提供情感支 持 建立支持体系:提供社会资源 、帮助患者寻求支持群体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教授应对策略:帮助患者学习应对压力 、焦虑和抑郁的方法
艾滋病患者的 家庭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家庭清洁和卫生:保持环境整 洁、避免交叉感染 家庭成员教育:提供艾滋病知 识、培养正确的护理态度
关于艾滋病患 者护理的PPT展
示
目录 艾滋病患者的特点和需求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原则 艾滋病患者的身体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 艾滋病患者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分析 郭慧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分析郭慧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这些心理情况,找到针对这些心理特征的心理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的将这10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将这两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是存在不良的情况,针对每个不同的情况,针对性的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心理特征;护理措施艾滋病是由人体内T细胞的破坏引起的,对导致缺陷的传染病的免疫力下降。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致病性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由于艾滋病毒破坏人体免疫力,这个过程是一个慢性反应,所以疾病很长,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发展逐年上升,目前部分地区已成为威胁公共卫生,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质量的重大传染病疾病。
但是这种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病时,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增加了病人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构成很大的威胁。
所以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的将这10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30.48±5.97)岁;根据传播途径分为经性接触传播患者30例, 经血液传播患者10例,经性乱传播患者10例,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14例子,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8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31.03±6.24)岁;根据传播途径分为经性接触传播患者28例, 经血液传播患者11例,经性乱传播患者11例,文化程度:小学17例,初中13例子,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7例。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职业防护

7 4・
哈尔滨医药 2 0 0 9年第 2 9卷第 2期
膝关 节 外伤术 后 功能障 碍 的 系统康 复护理
李 萍, 李俊 红 , 淑 菊 魏 ( 山东省 莱芜市人 民 医院 , 东 莱 芜 2 10 ) 山 7 0 1
[ 中图分类号 】 R 7 . 4 36
文 章 编 码 :0 1 8 3 (0 9 0 0 7 0 10 — 11 20 )2— 0 4— l
I2 3 关节活动度训练 : 仰卧位 , .. ① 足跟贴着床 面进行 膝屈 d伸直 的动作 。②仰卧位空踩 自行车的动作。 l J
收 稿 日期 : 0 2 8—1 0 0 2— 8
艾 滋病 患者 的心 理 护理 及职业 防护
薏各 ( 哈尔滨 市传染病 院 , 龙 江 哈 尔滨 103 ) 黑 500
参考 文 献 [ ] 燕致斌. 1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 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 5 9 4: 9—68 .
屈膝 阻抗 练 习 。
[ 覃 东. 2] 孙乐蓉. 肌力训练在膝关节 创伤术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 作 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0 8 1 1. 20 , :2
失去 工作 、 亲人 、 友 以 及 被 他 人 知 道 会 遭 受 歧 视 甚 至 被 抛 朋
弃, 以及无法治 愈 的现状等 , 使他 们孤 独 、 这 不知 所措 与绝 望 。此时护士同患者交 谈时要有 耐心 , 态度要 亲切和蔼 , 建 立相互信赖关系 , 给患者提 供感情 支持 , 帮助 患者表达 内心 顾虑 、 恐惧 、 感受和期望 , 对患 者表示理 解和接 受 , 免虚假 避 的保证 , 提供患者发泄 的场 所与机 会, 鼓励患 者与家 属之间 的情感交流。对他们进行卫生宣教 ,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艾滋 病, 希望他们能给患者提 供心理支 持与帮助 , 告诉他们 这些 对 于 患 者 的重 要 性 , 此 给 患 者 一 个 宽 松 、 常 的 生 活 、 如 正 工 作、 治疗 、 修养的空间及环境 , 他们 能够 正确对待 。 使 2 3 注意为患者保密的原则: . 由于艾 滋病 的特殊性 , 患者不 愿让 朋友 、 工作单位甚至 家人知道 自己患有艾 滋病 , 因此医 护人 员有 为患者保密 的责任。护 士应具有 高度 的护理道德 观, 以便取得患者 的信任 , 使患 者能够尽快 的接受 和正视艾 滋病 所 带 来 的压 力 与 后 果 , 轻 与 缓 解 心 理 和 精 神 负担 , 减 面 对现实 , 主动乐 观的接受治疗护理 , 并保证患者 自尊。 2 4 健康教育及卫生宣教 : . 艾滋病患者入院后 , 我们都给予 热情接 待, 他们 中有 的对 自己 的病 一无 所知 , H V看不 对 I 懂, 来我科后要 经过检 查才能进 一步 确诊 。 以 , 所 我们 不当
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艾滋病是HIV感染引起人体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综合性病患,目前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治疗药物,需要通过加强日常护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例后,世界各国开展大规模防控工作。
近年来艾滋病相关死亡减少,由于早期感染住院患者增多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艾滋病是世界疑难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与血液传播,大部分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
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重点要注意清洁卫生,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
一、艾滋病患者护理的重要性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是HIV感染者数量继续增加,既往感染HIV者进入发病期,感染人群多样化。
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防治手段,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是HAART,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载量,抬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存在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病等系列不良反应。
艾滋病无法治愈等特点增加防治长期性,需要配合临床治疗提供规范的临床护理。
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要从生理心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的科学认识。
HIV感染者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发展成为病人,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肺结核等多种个感染,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感染。
目前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特效药物,感染艾滋病后开始数年无临床表现,初期症状出现普通感冒特征,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单纯疱疹等症状。
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等。
现阶段治疗目标是降低病毒载量,HIV感染者无须隔离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前期患者根据病情注意休息。
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孤独恐惧自卑等心理,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关爱护理,保证患者心理健康。
艾滋病高致死率对世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艾滋病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容易使PLWHA产生精神负担,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导致PLWHA易被歧视排斥。
艾滋病的护理

艾滋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原因不明、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肌肉关节疼痛、腹泻、3 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伴全身淋巴结和脾肿大等。
2、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头疼、癫痫、下肢瘫痪、进行性痴呆。
3、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食欲。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应卧床休息,减轻症状。
无症状感染期可以正常工作,但应避免劳累。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不能进食、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静脉补充所需营养和水分,以保证营养供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防止继发感染。
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肺部、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如有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
定期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5×109/升时,应报告医生。
5、用药护理:早期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机会性感染。
6、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护患者的隐私。
三、健康指导要点1、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及保护他人和自我健康监控的方法,定期访视或医学观察。
2、预防隔离: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接触血液或其它体液污染的物品操作者必须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防止医源性感染。
3、已感染 HIV 的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生育,以防止母婴传播;HIV 感染的哺乳期妇女应人工喂养婴儿。
四、注意事项1、艾滋病期患者应实施保护性隔离。
2、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少量多餐。
若有呕吐,在饭前 30 分钟给止吐药,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3、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警惕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出现报复、自杀等行为。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引起CD4 T淋巴细胞不断下降造成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长期腹泻是该类患者主要的指征性疾病和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
临床中,较多艾滋病患者出现长期腹泻,通过大便涂片、培养、肠镜活检的各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致病菌,无法用病原菌感染导致腹泻解释,临床治疗较棘手,无法根治,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①自责恐惧:艾滋病患者自从患病以来,始终处于自责以及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精神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的因医疗负担而产生的负担感以及愧疚感,同时,还会十分害怕死亡。
②悲观抑郁:艾滋病患者自从得知自己患病,始终会出现沉默寡言、长期呆滞、敏感抑郁,并会讨厌和其他人进行社交活动。
既害怕患者自身因为害怕患艾滋病,而受到其他人以及家人的异样眼光,同时,还需要担心艾滋病无法治愈,对自己的生命造成威胁。
此时患者的心理是格外脆弱的,容易受到其他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言语、表情的影响,加重心理负担,若患者这种感觉十分强烈,则会产生轻生想法。
③冲动偏激:艾滋病患者从潜意识下就会认为自身患病是其他人所造成的,在艾滋病的沉重治疗负担下以及严重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做好自我控制,容易产生怒骂、暴露等冲动性行为,若情况严重,则会产生某些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比如:殴打医务人员,甚至是贩毒、吸毒。
④消极应对:艾滋病患者会出现消极怠日,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愿意接受治疗,也不愿意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绝望,表示自己无需治疗,也没有治疗的必要。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以此为根据,对患者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每次复诊时,需要和患者做好沟通,尽可能的将患者遇到的生活难题以及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对患者的情绪变化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持热情的态度以及和蔼的语气和患者沟通,不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歧视,并且鼓励患者接受现实,做好积极治疗,同时需要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撑。
优质护理在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有效 的心理护 理在促进产妇康 复以及构建 和谐护患关 系上具
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不但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 、 焦虑 心理 , 减轻
全身各部分肌 肉 , 轻其疼痛 的感受强度 , 减 增加耐受力 。 经济条 件好 的患者 , 必要 时可 以使 用一次性镇痛 输液泵 , 达到术后镇
痛 的 目的 。
流, 加强双方的理解互 信。使产妇在 心理上获得满足感 与安全 感, 这样产妇情绪稳定 , 精神轻松 , 身心两方 面为主动配合手 从
术做好准备 。
41 手术结束 后 , . 麻醉药作 用消失 , 患者 逐渐恢 复记忆 , 可出现疼痛反应 。除应适 当给予一些药物镇痛治疗外 , 医务人 员可协助其克服疼痛 , 耐心倾 听、 鼓励患者表达其疼痛感受 , 以
护性 医疗措施。
4 手 术 后 的心 理 护 理
51 产 妇在术前 普遍存 在紧 张、 . 恐惧 、 焦虑等 心理反应 ,
通过术前宣教 、 术中心理护理及 术后康复保 健指导 , 使患者 能 够充分 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风险 , 能够按 照医护人员 的指
导进行术前准备和术 中、 术后配合 , 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 消 除了 因手术和 陌生环境 带来 的恐惧 、 焦虑心 理 , 加 了护 患交 增
出院后 随访 解 决 患者 心 理 问题 3 4例 。结 论 通 过 对 患 者提 供 全 面优 质 的护 理 服 务 , 化 护 理 工 作 流 程 , 优 改进 护 理 工作 模 式 ,
11 临床资料 .
21 0 1年我科 共收治艾 滋病 患者 4 例 , 8 其
中男 3 6例 , l 女 2例 , 年龄最小 1 8岁 , 最大 6 0岁 ,0岁 - 0岁 3 5
艾滋病疑难病例的护理讨论之一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入院后给予护肝抗感染对症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痰热清,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更昔洛韦等)患者体温持续高热,02.26加用(依诺沙星、氟康唑)治疗,患者一般情况欠佳,体温持续高热,03.01加用丙种球蛋白,03.03给予(比阿培南、复方新诺明)治疗,患者持续高热,03.05加用美罗培南、甲泼尼龙、胸腺五肽,停用比阿培南治疗,患者03.06体温正常,03.07晚再次出现发热,于2014.03.08加用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无明显下降,自5/3患者出现间断烦躁、精神行为异常,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会诊考虑心因性抑郁,予以百适可5mg qd、奥氮平2.5mg qn改善临床症状,患者近两日拒绝口服百适可及奥氮平;因患者反复发热,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请全院大会诊后予以加用左氧、两性霉素B、激素加量及对症支持治疗。3月13日转ICU继续治疗,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转后。3月20日从ICU转至北七。
4、餐具:煮沸30分钟。
5、环境及居室用品: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时用新配置的1%的次氯酸钠溶液擦洗,其它床栏、桌椅可每日用0.2%的次氯酸钠溶液擦洗。
6、污染物品、废物: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污染物品或可燃废物装入双层垃圾袋中送焚烧处理。如无焚烧处理条件,应先行灭菌或消毒处理后再按医用垃圾处理。报告完毕
根据患者病情,请大家提出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士1:患者口腔有白色斑疹,这是应为艾滋病病毒引起来的吗?
护士2:患者口腔有白色斑疹,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所以艾滋病患者有感染的危险,对于有感染的危险的患者,我们的护理如下:
(1)隔离:艾滋病病人应在执行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实施保护性隔离。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
艾滋病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最主要的攻击对象,使CD4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丧失,所以人体就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
艾滋病毒在人体中的潜伏期平均在8~9年,这期间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发病年龄80%集中在18~45周岁,也就是人类性生活旺盛时期。
一旦人感染了艾滋病毒通常会患一些不常见的感染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艾滋病在感染后,人体在长达数十年的潜伏期内可以无任何症状。
一旦转变为艾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感染疾病,还会出现各种疾病症状,一般症状早期如同一般感染,有流感样,患者可有乏力、疲劳、食欲减退、发热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症状逐渐增多、复杂,出现皮肤疾病,粘膜感染等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之后逐渐转向内脏器官,可出现持续性发热,长达数月,同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腹泻、咳嗽、肝脾肿大等,并发恶性肿瘤。
其症状复杂,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以上全部症状。
典型的为病毒侵犯肺部,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侵犯肠胃则出现持续腹泻、腹痛、消瘦等,还可能侵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1)抑郁、焦虑的心理。
到现目前为止,艾滋病仍然是一种没有任何办法治愈的传染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
当患者感染艾滋病毒被确诊时往往因疾病的可怕而不敢面对疾病,多数艾滋病患者会表现出抑郁、焦虑、烦躁、悲观等心理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出现焦躁不安、失眠、厌世轻生的现象,这会导致患者承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阻碍治疗的顺利进行。
(2)害怕、恐惧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复杂,一般会经历5个时期,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予以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使每位患者都能正确予以对待。
1.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1.1怀疑否认期
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艾滋病,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诊断错误或检查错误。
并会去不同医院就诊,希望误诊被证实。
1.2愤怒发泄期
度过了否认期,患者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一旦证实了艾滋病的诊断,患者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表现悲愤、烦躁、拒绝治疗,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
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怕被周围人遗弃。
表现这些心理的行为如:大声喧哗,百般抱怨,无理取闹,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1.3合作协议期
患者由愤怒期转入协议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
这时又能顺从地接受治疗并希望医务人员能替他保密,要求得到舒适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
1.4悲伤忧郁期
当患者在治疗或休养过程中,想到自已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
再加上疼痛的折磨,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1.5接受升华期
也有许多艾滋病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是无用的,而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效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
此期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不会太多,而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有限的人生价值。
2.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是一个难治性疾病,除对症治疗护理外,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
大部分患者面对死亡、社会孤立、人们的歧视做出的反应包括否认、愤怒、抑郁及自杀倾向等。
不同患者不同发病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问题。
一般的技术护理是千人一面的,而心理护理则是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境况及不同个性素质,因人而异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对心理护理接受的难易程度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
2.1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关心患者,对患者的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都要详细了解,同时还应熟悉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
2.2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
艾滋病患者一旦获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以后,生的欲望会降低,而死的欲望会增强,这时,护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患者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
护理过程中要用坚定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赖。
再以患者微小的病情改善事实,来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
状态。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还可以向患者讲解心理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
适当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移情益志,对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2.2.1病情变化时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更应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尽磨难终于占胜病魔的实例,鼓励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
2.2.2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身体功能的进一步衰竭,患者大多不愿继续治疗,应及时地向患者宣传进行这种治疗的必要性,树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有助于治疗,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3重视家庭成员和亲友在其疾病治疗中的积极影响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同时,不仅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而且要重视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态度和相互关系。
医护人员以身作则,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对于家庭关系亲密的家属,应该正确引导,不可在患者面前表现得过分难过,不要再增加患者的悲痛,使患者能在一种积极、轻松的环境中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