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经历了极端的高峰和低谷,常伴有认知功能的受损。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和需求进行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认知训练。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抑郁期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问题。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认知训练方案,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护士可以使用游戏和绘画等方式,让患者积极参与学习和记忆,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供情绪管理的支持。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绪高涨期常常表现出冲动、易怒等行为,这将严重干扰他们的认知功能。

护士可以通过情绪管理的方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功能。

护士可以教导患者使用深呼吸和放松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培养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以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针对性护理干预还可以提供信息和教育支持。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对治疗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也不了解。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护士可以向患者解释他们的病情特点和治疗目标,介绍相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理解。

针对性护理干预还可以提供生活技能的培训。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绪波动期常常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生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护士可以通过生活技能的培训,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认知功能。

护士可以教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提供饮食和睡眠的指导等方面的帮助。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认知训练、情绪管理支持、信息和教育支持,以及生活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疗效评价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进行探讨。

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心理教育、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增加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调整情绪和增强应对能力。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给予患者支持和安慰,缓解其情绪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可以通过病情观察来评估患者的症状变化。

观察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波动情况,以及躁狂期和抑郁期的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

若患者的情绪波动范围减小,情绪稳定度增加,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可以通过使用心理量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常用的量表包括躁狂抑郁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等。

干预前后,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量表评估,比较评估结果的差异,可以客观地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

可以通过进行定性研究来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采用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患者与心理护理干预师的互动过程、患者对心理护理干预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评估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可以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长期疗效。

通过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可以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评估手段来进行。

这些评估手段包括病情观察、心理量表评估、定性研究和随访研究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评估手段,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理疾病,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周期性的情感障碍,其治疗难度高,且易复发。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手段,但忽视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干预协同药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协助个体解决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改善心理和情绪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起到帮助作用:1. 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往往对自身的病情存在认知偏差,且容易忽视情感状态的波动,此时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让他们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从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帮助患者管理情感波动的情绪状态。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极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进而出现情绪混乱,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自我调节技巧和策略,帮助患者管理情感的波动,从而减少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交能力一般较差,给患者带来的负担也会加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1. 对症状的改善方面: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波动,减少情感极端,使患者情绪更加平稳,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症状的效果非常显著。

另外,在治疗期间,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有所提高,掌握了一些自我调节技巧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从而减少情绪波动。

2. 对心理影响方面: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在心理上帮助患者减轻来自疾病的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自我调节,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享受到更加愉快的生活。

RAM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及社会功能影响观察

RAM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及社会功能影响观察

RAM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及社会功能影响观察发布时间:2022-12-06T08:31:23.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3期作者:许兵桑艳云刘英霞[导读] 目的:分析对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实施RAM(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获得的实际效果。

方法许兵桑艳云刘英霞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252000摘要:目的:分析对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实施RAM(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获得的实际效果。

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并且配合护理干预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成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RAM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自包含35例患者。

对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社会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总疗效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同时,在护理之前,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在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此外,在社会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的各个指标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来说,实施RAM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保障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社会功能。

关键词:RAM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功能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发病后常伴有行为和思维上的障碍。

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该病症反复发作的特点非常突出,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临床上除了常规的给药治疗外,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以达到巩固治疗、保障患者安全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是对70例接受护理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了研究和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具体如下。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方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方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方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互动达标理论(Interac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方式,它着重于通过互动和观察来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会经历交替的极端状态,分别是情绪高涨期和情绪低落期。

在情绪高涨期,患者可能会变得极端兴奋,甚至失去理智;而在情绪低落期,患者则可能会感到极度沮丧和无助。

这种情感轮回的变化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关重要。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方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互动和观察来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

在实践中,护理人员会与患者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倾听患者的诉求并观察其行为和情绪的变化,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

互动达标理论认为,通过与患者的积极互动,可以有效地引导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情绪,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效果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采用互动达标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具体来说,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和幅度。

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避免患者陷入极端情绪的状态。

这些积极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会出现快速的波动和变化,这对护理人员的互动和观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患者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抵触和排斥情绪,这需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来化解患者的抵触情绪,使其能够理解和接受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在情感上经历着极端的波动,既有抑郁的时期,也有兴奋的时期。

这种情感的波动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干预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护理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深入分析。

1. 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种护理手段。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解决问题的疗法等。

通过这些干预手段,患者可以逐渐认识和控制自己情感上的波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2. 护理效果分析(1)改善情感稳定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的情感稳定性上。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可以学会认识自己的情感波动模式,学会应对情绪上的困扰,逐渐实现情感的稳定。

研究表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情感稳定性,减少情感波动的频率和幅度。

(2)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容易在情感波动中失控。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可以学会通过正向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来调节负面情绪,提高情感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3)改善日常功能双相情感障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影响其日常功能的发挥。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因情感波动而产生的日常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日常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其社会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4)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情感稳定性,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日常功能,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特征为患者忽视自己的疾病和不规律的情绪波动。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通过提供直接的、个性化的护理和支持来帮助患者管理和应对疾病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护士可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信息给患者,以帮助他们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选项。

护士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患者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这种教育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学会识别并应对可能的情感触发因素。

针对性护理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和管理日常生活中的目标。

护士可以与患者一起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目标导向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习惯,并提高他们的认知功能。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面临睡眠问题,包括失眠和过度睡眠。

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护士可以提供相关的睡眠教育和睡眠管理技巧,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可以有效地恢复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包括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

通过与患者进行积极的对话,护士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处理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也可以应用于针对性护理干预中,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应对能力。

针对性护理干预还可以包括药物治疗的监测和支持。

护士可以监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并提供相关的药物教育和管理建议。

这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提高他们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供相关的教育和信息、制定和管理目标、解决睡眠问题、处理情绪困扰以及监测药物治疗,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他们的康复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15T11:39:41.0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7期作者:张影[导读]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张影(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二区;江苏淮安223200)摘要:目的: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与其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展开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负性心态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相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实现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激增,各类精神疾病在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从而对我国国民健康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1]。

其中,作为精神科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双相情感障碍往往会对患者情感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致病因素的角度考虑,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遗传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均是该病的常见诱因[2]。

在临床过程中,该病患者可出现躁狂、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抑郁、睡眠障碍以及乏力等一系列问题,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3]。

在患者康复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情绪的合理控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针对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与其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

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

·26·精神科常见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Bipolarmania)是一种心境障碍型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系统性护理具有综合性,在详细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后,给予其基础的药物治疗,制定并实施全方面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对患者的躁狂状态进行有效的改善,能促进其恢复认知功能[1]。

本次研究使用系统性护理获得极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24-63岁之间,平均年龄(46.38±2.17)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5.85±1.97)岁。

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中制定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标准。

(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躁狂发作是其他疾病以及酒精引起的。

(2)患有严重的心脑肾疾病。

1.2…方法两组患者统一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进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确定药物的服用剂量.1.2.1…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体征、宣传规范用药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1)从心理方面干预: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并给予解决,加强交流,有针对性的了解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

(2)从环境方面干预:帮助患者消除对新环境的恐惧。

(3)给予患者健康教育。

(4)选择合适的时间让家属探视患者,与家属做好患者病情发展的介绍并指导家属与患者交流的技巧。

(5)引导患者渐进的参与日常活动,把患者的注意力进行逐步的转移。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将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的WMS指标评分和WAIS-RC指标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对比患者的言语智商和智商等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患者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等WMS评分进行对比,可以明确两组患者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对其应用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并改善其短时记忆和言语智商等评分情况,甚至还可以让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增强,对其疾病的恢复十分有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系统护理;护理干预最近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很多人因为受到性格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患病后,会表现出易冲动、妄想和抑郁等情况,通常情况下具有此疾病的患者其认知能力一般较差,很多患者会表现出情感和思维等方面不协调以及出现障碍等情况。

不但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使其日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此情况下针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症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目标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这些患者全部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7月,为研究结果显著,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两组中各有33例患者,分别将不同的护理措施实施于两组患者进行干预。

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0例和2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平均为(44.55±2.74)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7.79±0.42)年,平均发作频次为(4.80±0.22)次。

双相情感障碍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优质护理;心理状态;自尊水平;依从性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指有狂躁及抑郁发作相关情感障碍[1]。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易激惹、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心境低落、悲痛欲绝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2]。

对双相情感障碍疾病患者通常采用个体化、长期及综合治疗,同时,还需要重视患者临床护理水平[3]。

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观察其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32.32±9.52)岁,病程(17.95±5.32)d;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31.85±9.46)岁,病程(18.12±5.58)d。

两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者。

排除标准:其他精神心理疾病;资料不完整者;肝肾功能障碍者;血液免疫疾病者。

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所有患者行常规检查与对症干预。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

第一,成立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优质护理理念、临床操作技能等培训,保障患者服务质量,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并制订优质护理计划;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掌握患者病情、性格、病史、异常行为、社会关系等资料,为患者提供舒适温度、湿度、通风环境;定期与家属交流沟通,为患者讲解疾病、药物治疗等健康知识,态度要耐心且温和,对于有自残及自杀倾向者,注意实时关注,防止发生意外,及时引导患者,培养积极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暗示、心理支持治疗等干预,及时解除患者、家属疑惑,建立健康积极思维习惯;护理人员应以真诚、支持、理解、和善的态度帮助和指导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济南市天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济南25003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MMSE评分及MOAS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认知和减轻外显攻击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护理效果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抑郁症状又有轻度躁狂症状的慢性精神疾病。

由于患者在躁狂发作早期伴有轻度、一过性抑郁症状,在诊疗中易误诊为单纯性抑郁症,漏诊率高,则治疗效果不明显,本病易反复发作,增加躁狂发作的概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行为和思维障碍。

据研究,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率很高,患者的临床症状为焦虑、抑郁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负担,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2]。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护理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

本研究探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

每组例数50。

其中实验组年龄21-45岁,平均(32.21±2.67)岁,男29:女11。

对照组年龄21-50岁,平均(32.78±2.84)岁,男27:女13。

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①根据护理评价,环境因素包括慢性心理社会刺激、应激性社会生活事件、个性等。

有必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以获得完整的患者一般资料。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会出现极端的波动,既有极度的兴奋和冲动,也有严重的抑郁和消沉。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地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心理护理干预的角度,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一、心理护理干预的基本原理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等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解决心理冲突,以及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达到减轻症状、改善情绪状态的目的。

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病情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练、情绪调节训练、关系治疗等,以期达到对患者有效的干预效果。

1. 减轻症状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调节情绪、认知错误、改善不良行为习惯等方式,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是一种疾病,并通过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减轻情绪波动的程度。

在情感调节训练中,可以帮助患者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2. 改善生活质量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常常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生活质量极低。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缓解生活中的困扰。

通过情感调节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更好地调节情绪,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

3. 预防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易于复发。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增加对疾病的认知,从而预防病情的复发。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可以学会预防式的心理应对方法,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避免情绪波动的加剧。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对个体生活有严重影响的心境障碍,在其发病期间,患者会经历周期性的情绪波动,包括极度的欣快(Mania)和忧郁(Depression)。

临床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在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思维速度和执行功能等。

因此,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是指一个人的大脑在接收、处理和应用信息方面的能力。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表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部分患者表现为记忆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变慢、决策困难等问题。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转换期(Mania和Depression之间的转换期)可能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认知功能下降。

由于认知功能下降或缺陷可能会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下降、关系疏远、社会交往不良、工作能力降低等问题,因此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以稳定患者情绪为主,而心理治疗则是通过创造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改变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其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认知重建认知重建是通过训练和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过程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的手段。

此法主要包括注意力练习、思维训练、判断和决策改进、情绪管理和放松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扩大思维范围,改进问题解决能力,并提高自我意识和情商水平。

2. 行为训练行为训练是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而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的方法。

此法主要包括规律化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控制力等,可帮助患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放纵和消极抵抗自己。

3. 社交支持不同于单纯情感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社交交往和家庭生活上可能会出现困难和紧张。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减轻焦虑和抑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节、认知疗法等方式,引导患者深入探讨自己的内心感受,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通过放松训练、呼吸练习等方法,使患者身心得到放松,从而缓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2)改善患者的社交能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因过度自我中心、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社交能力较差,难以融入社会。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适应性,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社交网络。

(3)增强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波动剧烈,常常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疗法、自我管理技巧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有效减轻情绪波动,从而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1)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帮助患者正常思考、理性分析问题。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中,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调整错误的认知方式,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症状。

(2)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有效预防情绪波动。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中,情绪调节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情绪波动,防止患者出现情感崩溃、危机行为等问题。

(3)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通过指导患者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来促进康复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中,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掌握自我控制技巧,减少不良习惯和行为习惯。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患者正确理解疾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护理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参与课题研究,并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

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MMSE、HAMD评分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护理后的MMSE、HAMD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其抑郁程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和预后。

关键词: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护理效果;认知功能前言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具有高致残率、高自杀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属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基于此,本研究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纳入研究课题,重点探究了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临床护理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参与课题研究,并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男患22例,女患12例;年龄最大58岁,年龄最小24岁,平均年龄(34.67±3.45)岁;病程最长5年,病程最短1年,平均病程(3.82±0.45)年。

实验组,男患23例,女患11例;年龄最大60岁,年龄最小23岁,平均年龄(34.72±3.39)岁;病程最长6年,病程最短1年,平均病程(3.79±0.48)年。

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1.方法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例如严格进行用药指导、患者病情监测、基础环境护理等;实验组患者配合开展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患者评估: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家族病史等内容,确认患者在发病前是否遭受过刺激或存在厌食、自闭、自言自语等异常行为。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 ①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在患者入院后 ,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
与患者进行 交谈 , 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 尽量 消除患 者 的陌生
感, 取得患者 的信任 。了解患者 的实际情况 , 依据其不 同情况制
心理 护 理 干 预对 双 相 障碍 患者 冲动 行 为 的 临床 效 果观 察
学意义 。 2 结 果
在我 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 8 6 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
照组 ,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 试 验组 患者在 常规 护理 的基 础上加 以心理 护理 干预 ,比较 2组 患者 的冲动行 为发 生情况。
结果 经过 护理后 , 试验 组患者的外显冲动行 为量表 ( MOAS )
响。 多数双相情感 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可 以得 到有 效的控 制, 冲动行 为减少或 消失。有研Biblioteka 显示 , 给予合理 的护理方式 ,
可 以显著减少患者 冲动行 为的发生【 引 。本文试验组患者进行 常 规护理 的基 础上 , 维持 良好 的护 患关 系 , 并 对患者进 行心理 支
【 3 】 朱玉华 , 龚智婧 腰 椎间盘突 出症针刀治疗后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内蒙古 中医药 , 2 0 1 3 , 3 2 ( 3 4 ) : 4 — 5 .
【 4 】 程萍 , 莫锐芳.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康复护理观察 f J 1 . 湖北
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1 3 , 1 5 ( 2 ) : 6 2 — 6 3 .
或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 障碍 的病 因 尚未 明确 , 临
双相情感 障碍是一种精神科 常见的疾病 , 临床症状 复杂 多
变, 躁 狂及抑郁交 替出现 , 给患 者及家 属的生 活带来 严重 的影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以情感波动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包括情感高涨期和情感低落期。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认知和行为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表现为情感高涨期和情感低落期两种状态。

情感高涨期时,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激动、话多、行为冲动、睡眠减少等症状;情感低落期时,则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思维、自我放弃等症状。

这些情感状态的快速转换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心理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作用心理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感波动模式,学会识别情感波动的预警信号,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消极情绪,建立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减轻情感波动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因情感波动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增强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特点和需要,心理护理干预应包括以下内容:(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感波动模式,并进行相应的认知重塑和行为调整;(2)情绪调节训练:通过情感识别、情绪调节技巧的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情绪调节能力;(3)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帮助患者增强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因情感波动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4)心理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情感高涨期和情感低落期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复发率上表现更好。

心理护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效果方婷

心理护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效果方婷

心理护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效果方婷发布时间:2023-05-17T03:09:06.189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8期作者:方婷[导读] 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将其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护理工作中,验证其有效性。

方法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60人,均为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例,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30人,比对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经统计分析后,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统计中,各项指标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0.05,存在对比性。

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护理效果双相情感障碍是典型的心理障碍疾病,该疾病反复性较高,同时伴有狂躁、抑郁两种情感障碍的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引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因素、情感因素、生活因素、遗传因素等,会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增加了患者及家人的心理负担【1】。

在临床上多采取药物治疗,为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加以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60人,均为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例,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占比为18/12,平均年龄[38.25±2.12]岁,观察组:男女占比17/13,平均年龄[38.92±2.18岁],基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心理护理,1.心理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前,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该疾病产生的契机,并对患者心理状态分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其制定心理护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2T14:44:40.29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作者:曾媛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效果及价值。

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效果及价值。

方法:在我院选取6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抑郁评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外显冲动行为量表(MOAS)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MOAS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状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并有效的抑制了其冲动行为,提高了认知能力水平,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为患者兼有抑郁及轻度躁狂症状的慢性精神疾病,因患者在躁狂发作前期伴有轻微、短暂的抑郁症状发作,在诊断及治疗中极易被误诊为单项抑郁症,漏诊率较高,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显著,疾病易反复性发作,增加了诱发躁狂症发作几率。

对此本文主要就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汇总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段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在我院开展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患者64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标准(第三版)制定的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中抑郁及躁狂发作相关诊断标准;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或者贝拉-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后总分高于18分;均经外显冲动行为量表评分后结果高于4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了有严重自杀倾向患者;躯体疾病患者;药物依赖或者过敏患者。

以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25-50岁,平均年龄为(37.5±3.4)岁,病程为0.5-3年,平均病程为(1.8±2.1)年;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为23-50岁,平均年龄为(36.5±3.1)岁,病程为0.5-5年,平均病程为(2.8±1.8)年。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一)护理评估,环境因素有慢性心理社会刺激、应激性社会生活事件、性格等,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获取完整的患者一般资料,并对患者发病前可能存在的刺激性因素进行收集和了解,并了解患者的异常行为、发病时症状表现。

(二)环境护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周围环境因素极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变化,由此应重视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统一的暖色调风格,室内设备应简单,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中,保持较好的采光及通风。

实施患者的集中管理,避免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因极端情绪发生生命危险;对于躁狂发作患者应单独安排病房进行看护。

叮嘱患者家属看望时,将身上携带的危险物品放置护士站管理处,并检查其携带的随身物品,在患者家属看望完毕后对病房实施检查,以免有危险物品如道具、绳索等在室内遗留[1]。

(三)心理护理,护理工作开展应以患者为中心,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因及诱发疾病产生的不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

在患者有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情绪低落并有自责自罪感表现时,护理人员应站立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进行思考,避免在护理中为患者带来精神及躯体上的痛苦。

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存在自杀动机的患者,并全程进行陪同。

在护理工作中培养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充分的鼓励、支持、表扬激励患者,让其更加自愿的作出相关的改变,鼓励患者说出心里的痛苦感受,并指导其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抑郁(SDS)评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外显冲动行为量表(MOAS)评分,SDS评分及MOAS评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及冲动行为越低;MMSE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属性为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DS评分、MMSE评分及MOAS评分),采用t检验,并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MOA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SDS评分、MOAS评分及MMSE评分(分)
3 讨论
情绪障碍作为精神疾病的一种类型,在病情程度严重时会引发患者发生自残、自杀等行为,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时,患者因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会有不良行为的发生,情绪方面多表现出焦虑、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强迫等问题。

临床表现有持
续性的高涨或者低落的情绪体现,患者无法实现对自身情绪的控制。

一般采用多采用常规药物控制及情感支持。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DS评分及MO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心理护理干预较之普通护理,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通过在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

并在护理工作中考虑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极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以环境护理、安全护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护理,确保了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注重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通过与家属配合给予充分的鼓励、赞扬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实现情绪的稳定,并减少治疗期间对患者带来的躯体及精神方面的刺激,有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化,进而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随时调整护理工作计划,有效的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3]。

综合上述,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获取理想的护理成效,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冲动行为,并在提升认知功能方面有意义的作用,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参考文献:
[1]叶晓娟,严伟,刘德琼,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149-151.
[2]张莉,杨波,杨玉冰,等.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712-715.
[3]韩娜.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74-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