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究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低碳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低碳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从2011 年中国开展地方碳交易试点开始,截至2014年5 月23 日,碳交易累计成交385 万余吨,总成交额12501 万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表明我国与世界各国逐鹿碳交易具有一定竞争力。
中国作为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简称CDM) 的主要参与方,已签发的项目数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碳交易量,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在低碳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作为碳金融体系的主体,应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在助推我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同时,为自身发展带来更大的商机。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包括绿色信贷、CDM 项目融资与碳金融中间产品与业务等方面。
( 一) 绿色信贷规模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扩大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领域的信贷规模,绿色信贷规模不断增长。
《中国绿色信贷年度报告2012》显示,兴业银行绿色信贷额位居榜首。
据统计,兴业银行从2006-2013 年11 月末,已经累计为我国上千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3331 亿元,融资余额1746亿元。
位居第二的是浦发银行,从2008-2013 年 6 月末,累计投放绿色信贷3000 多亿元。
此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也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信贷额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 二) 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逐步实施除了绿色信贷以外,我国商业银行更多参与的是依托清洁发展机制( CDM) 的金融业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DM 项目核证减排量( 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CER) 供应方,据统计,截至2014 年5 月27 日,中国已获CDM 执行理事会( CDM EB) 签发的CDM 项目有1391 项,占世界CER的50% 以上。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律 风 险可 以通 过聘 请 资深 的律 师 顾 问
团 队 ,来 避 免 在法 律 适 用 及管 辖 上 出 现 失误 。对 于项 目风 险 ,商业 银行 可 以 选 择那 些 效 益好 、外 部担 保 强 的项 目 ,并 且 在 提 供贷 款 的过 程 中. 可以 采 取 银 团 贷 款 、分 期 投 入 资 金 等 方 式 降 低风 险 。 此外 ,可 以在 与 国 际金 融 机 构合 作 中 学 习到 更 多风 险 管 理方
( )实 施 风 险 规 避 措 施 。 就 政 三
参 考文献 【】 元 龙 . 1王 田野 . 金 融 的 发 展 与 碳 商 业 银 行 的应 对 U】中 国 科 技 投 资 , .
20 , ( ) 09 7
行 募集等
方 式 , 其 中 最 可 取
的 要 数 政
府 通 过 征
关 注 围 际气 候 变化 制 度谈 判 的最 新进
展 和 国 家 出台 的相 关 政策 ;另一 方 面 可 以通 过 金 融 创新 将 风 险转 移 。针对 汇 率 和价 格 风 险 ,商 业银 行 可 以 利 用 碳 期 货 或 碳 期 权 等 工 具 来 规 避 。 法
[ 安 围俊 . 和. 金融 市场 发展 3 】 王风 碳
( )C 三 DM项 目开 发时 间长 ,风 险 因素 多 。 由于 碳 金 融业 务 整个 项 目
事 国 内外碳 金 融 项 目的拓 展 。商 业银 行 此举 必 将提 升 其 社 会形 象 及 罔 际 竞 争 力从 而 在项 目的 议 价能 力上 有 所提 升 ,达 到更好 的收益 水 平。 ( )研 发创新型 碳金 融产 品 二 ( )碳 金融 期货 产 品 。首先 , } 1 j 1 于 CEK 的 交 易多是 以英 镑 、美元 等作 1s 为 结算 货 币 ,因此 人 民 币 与外 币之 间 的 汇率 变 动会 给 我 国 商业 银 行 及 相 关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CDM项目融资、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和低碳的信用卡方面。
在融资项目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2010年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节能减排贷款571笔,金额333.81亿元。
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1501.1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4067.37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67.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6373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367.7万吨,年节水量2254.26万吨。
民生银行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创新推出以CDM项目下的CERs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于2008年率先推出国内首个针对低碳经济的综合服务方案——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形成了覆盖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产品体系。
截至2009年6月末,浦发银行投入节能环保行业贷款156.96亿元。
2010年初, 浦发银行-IFC能效融资获得重大突破。
该行西安分行向陕西社会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发放贷款2200万元,IFC以50%的比例提供损失风险分担。
该项目每年节约标准煤8225吨,减排二氧化碳2.17万吨。
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首先推出CDM顾问业务,它可以为企业提供从CDM初期项目评估到最终交易、收款的一站式服务。
截至2010年8月,在农业银行管理下的CDM项目预计减排量已达到60万吨/年。
2010年,中国银行为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办理了金额为298万美元的CDM项目碳交易融资业务,并落实不低于298万美元的掉期协议,不仅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还为企业规避了美元远期汇率风险。
在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方面,中国银行和中国深圳发展银行则捷足先登,目前,两家银行均已经发行了挂钩碳排放交易的理财产品。
在以低碳为主题的信用卡方面,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则最先涉足。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不仅是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积极参与碳金融活动,但是在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商业银行完善应对措施。
加强碳金融体系建设,促进我国碳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碳金融;CDM;商业银行;低碳经济碳金融是与碳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旨在服务于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涉及的各种金融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它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有CDM融资、绿色信贷、中介服务及理财产品。
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基于《京都议定书》公约框架下的三大履约发展机制之一。
CDM 是一种碳减排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交易的项目级合作机制。
通过CDM项目,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量增加自身的排放量指标。
由此,发达国家不但可以顺利完成减排任务,还可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针对CDM项目的融资则是中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最常见的方式。
兴业银行是我国开展CDM融资业务较早的银行,相关CDM项目开发单位可以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需求,兴业银行审核后,以CDM项下的碳减排指标销售收入作为融资的重要考量因素,设计融资方案、提供融资服务。
在绿色信贷方面,2008年10月,兴业银行公开承诺采用赤道原则,即对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查义务,由此兴业银行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开展了大量低碳项目贷款业务,涉及火电、水电、风能改造等多个领域。
截至2011年12月末,兴业银行累计发放绿色金融贷款2325笔,金额884.16亿元。
绿色金融信贷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231.0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397.48万吨,年节水量9563.56万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摘要】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进行了浅析。
在介绍了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进行探讨的目的。
在背景介绍部分,介绍了碳金融业务的定义和起源。
接着在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概述部分,详细描述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的业务范围和特点。
在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部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领域的发展情况。
然后在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作用部分,探讨了商业银行在碳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最后在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部分,总结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和障碍。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得出了结论部分对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1. 引言1.1 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碳金融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积极参与到碳金融业务中,为企业提供碳信用、碳配额交易等服务,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具有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风控能力,可以为碳市场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的碳核算、碳配额交易、碳信用交易等需求。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拓展碳金融业务的范围和深度,加大对碳交易市场的支持和推动力度。
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如风险管理、监管合规等方面的压力,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确保碳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碳金融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创新业务,旨在推动企业实现减排和节能减排目标,同时为企业提供环保融资支持。
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之前,已经在环保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绿色信贷等。
碳金融趋势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碳金融趋势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策一、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全球碳金融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一是碳交易,欧洲一些活跃的银行建立碳交易柜台,提供买卖经纪、风险管理和代理交易操作等服务;二是基于碳排放额度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机构开发碳排放额度的远期、互换、期权、额度抵押贷款等产品,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及融资服务;三是碳排放额度保管服务一些银行为客户提供碳排放额度保管、账户登记和交易清算服务;四是碳基金,包括从现有减排项目中购买排放额度或直接投资于新项目,主要有括国际多边援助机构受各国或地区委托所设立的碳基金、金融机构设立的盈利性投资碳基金政府双边合作碳基金及一些自愿进行减排的基金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有关碳金融的具体实践(一)兴业银行。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兴业银行开始与国际金融公司积极接触,希望共同开拓中国的节能减排金融服务市场。
截至2008年6月底,兴业银行已累计在全国14个省和直辖市开办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业务,共支持了69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累计21.53亿元。
相比传统贷款项目,节能减排项目融资更关注企业现金流状况、偿债覆盖率等指标,节能减排融资更新了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丰富了风险评估技术。
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正式宣布接受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二)交通银行。
2008年3月,交行正式启动“绿色信贷工程”,确定了绿色信贷的具体标准,将“绿色信贷”政策融入授信准入、客户选择投向管理、授信评审、授后管理等各个关节,树立“绿色信贷”在信贷工作领域的核心地位。
通过“绿色信贷”的实施,信贷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可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09年9月末,交行已完成“绿色信贷”环保标识分类的授信余额达总余额的99.9%,已分类授信户数达授信总户数的99.8%。
在已分类的授信总余额中,绿色类占99%以上。
(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问题研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发挥自身在金融领域的优势,支持碳减排。
目前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员,其主要职能是资金的储备、放贷以及风险的规避与管理。
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兴起,商业银行也开始逐渐介入碳减排领域,通过金融手段支持碳减排项目的发展。
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
它们通过发行碳排放权债券、提供碳金融衍生品等多种方式,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
一些商业银行还通过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为企业提供碳交易撮合服务,提高了碳减排项目的流动性和有效性。
在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也开始意识到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了碳金融债券,用于支持碳减排项目的融资需求;中国银行则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产品,帮助企业利用碳排放权进行贷款融资。
这些举措有助于应对碳减排所面临的资金不足、成本过高等问题,推动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尽管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市场主要推出了碳金融债券、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产品,但种类较少,难以满足碳减排项目的不同需求。
碳金融市场是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需要更多创新性产品和服务的支持。
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力相对薄弱。
碳减排项目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市场性和技术性风险,商业银行在参与碳金融市场时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力。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比较有限,导致了碳金融市场中风险的积聚和传导。
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市场中的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碳金融市场是一个相对专业化、复杂化的金融市场,需要商业银行拥有一批懂得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对策研究

3 、目前我 国也缺乏 专业 、系统 、权威 的技术 咨询评估 体 系来帮 助 金融机构较为准确的分析 、评估 出碳金融项 目的风险和收益 ,因而 这对 于碳金融产 品在如何降低项 目和投资以及交易风险等问题上是一个 很大 的掣肘 。 三 、对 我 国商 业 银 行 发 展 碳 金 融 的 建 议 ( 一 )积极 开展 低 碳 银 行 服 务 支持 首先 ,涉及到碳金融 产品相 关 的各个 部 门和行业 之 间应该 协 商一 致, 建立一个基 于环境和市场分析的信息数据库 ,并且对于相应 的贷款 项 目、面临的风 险等划分不同的等级分类 ,加强信贷业务抗击 环境风险 的能力,同时做好信贷项 目的风险评估 、项 目选择和贷款后风 险的跟进 和动态的监控 , 确保信贷款项 的回笼 。同时要与 国际接轨 ,积极利用 国 际社会的相 应资源 来借力发展 ,如 :可 以提通过世荷兰银行旗 下的两个 关于绿色银行和基 金的机构 ,加大对低碳绿色项 目的贷款 。 其次 ,要基积极的参 与到碳排放权及其衍生 品交易市 场中去 。通过 利用外部信息和中介的优势 , 借鉴带头行业 的发展经验 ,利用资金的优势 , 努力为碳交易买方双方搭建一个基 于公平 、 公正 、 公开原则 的一个交易平 台 ,提供中间代理业务和做好 自身的自营业务 ,合法获取到相关收益。 ( 二 ) 积极 进 行 低 碳 银 行 产 品 与 业 务 的 金 融 创 新 积极响应绿色信贷政策 ,大力推 出节能减排项 目贷款。 同时要 注重 在低碳银行产品和业务上做出金 融服务 的创新 ,犹如 :马云推 出并逐 渐 为大众接受和追捧的余额宝 ,因而不是 市场 的发展空 间小 ,关键是 看能 不能创新性 的推 出相应的金融 产品。在低碳银 行产 品的金融服务 上 ,国 内 的兴 业 银 行 是 做 得 较 为 突 出 的 。 ( 三 ) 商 业银 行 要做 好碳 金 融 风 险 管理 碳金融在我 国商业银行业务领域还处在 起步阶段 ,发展还处 于刚刚 兴起 的阶段 ,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因此要 想起健 康有序发展 ,我们 就要未雨绸缪 ,做好相关 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碳金融交 易的时 候 尤其需要注意 的是交易风险 ,因为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 完整 的交易监 管机 制和碳金融管理机制 ,因而作为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产 品业 务 中 面临最突出的风 险交易风 险的时候尤其需要重视。 碳金融衍生产 品的交易风险往往都高于传统的金融产 品;不 过商业 银 行可以可以通过分期投入资金 的方式来降低绿色贷款 的信 用风险。对 于涉及外汇 的 C D M 项 目而言 ,商 业银行应该 实行 必要的套期保 值 以防 范汇率风险。其 中值得一提 的是我们尤其该重视金融衍生 品在给我们代 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 的巨大风险 。从来都是收益 和风险是呈 正相关的 ,收益高的往往需要面 临更大 的风险 ,这一点想必 才过去没 多 久的 2 0 0 8年 由美 国次贷危机 引发的全球 金融性危 机最后 引发起 波及世 界各国的经济危机 ,仍 让大家 噤若寒蝉 。 我们在采取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应该在碳金融交易部 门实行相对分 离的机构 ,独立而灵活的处理 随时来 的风险 冲击 。将交易 机构的高薪 绩 效和风险责任挂钩 ,进一步加大对金融产 品行业 的监 管力度 ,注 重预 警 机制的构建 ,逐步完善预警、监 管、危机处理为一体 的完整体系 ,将 风 险降低到最小 ,在策略上 的重 视 ,有利 于相应 的观念形成 ,居 安思 危 , 防范于未然 ,为碳金融产 品行业 的发展做 出进一步努 力。 ( 作者 单位 :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 考文 献 【 1 ] 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 融发展现状 [ J ] .企业导报 , 2 0 0 9( 1 1 ) [ 2] 王玉海 ,潘绍明.金 融危机 背景 下 中国碳 交易市 场现状 及趋 势 1 J 1 . 经 济理 论 与 经济 �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1. 不成熟的市场体系:我国碳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市场规则制定
还不完善,商业碳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足。
2. 缺乏市场参与者:碳市场需要众多参与者,但目前我国还没
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碳市场,参与者缺乏。
3. 国际压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在国际
气候变化议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同时也承受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 完善市场体系:在制度建设和市场规则方面,应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碳市场法律制度标准,逐步实现碳市场的多元化和规模化
发展,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进入碳市场。
2. 积极推动参与者进入: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性资金引导更多的
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进入碳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提高碳市场的参与率。
3.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碳
金融协议和交易规则,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碳减排。
总之,要发展碳金融市场,需要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企业的
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手段完善碳金融市场的市场体系和规则,吸引
更多参与者进入碳市场,建立健全的碳市场机制,从而推动全国碳
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

建立健全碳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市 场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市场 风险的发生。
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大对碳金融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 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碳金融领域的技 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我国在碳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发展速度
随着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速度逐渐 加快。未来,随着碳市场交易的逐步完善和碳价格的提高,商业银行碳金融业 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03
CATALOGUE
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碳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
碳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统一的碳金 融市场规则和标准,导致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不高,市场 流动性不足。
加强营销推广
加大碳金融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提高公众 对碳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扩大碳金 融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
05
CATALOGUE
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前景展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01
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提高自身
在国际碳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开展跨国合作
缺乏有效的碳价格形成机制
碳价格的形成是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全球范 围内的碳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缺乏一个权威的、具有 公信力的碳价格标准。
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现有的碳金融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不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限制了碳金融市场的发 展。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0-05-16 11:41:13摘要: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界定了“碳金融”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及其与绿色金融、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识别与防范,进而结合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碳金融;商业银行;碳信用一、“碳金融”概念界定及碳交易运行机制分析(一)碳金融、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绿色金融”,也被称为“环境金融”。
《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2000)对其的定义为: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绿色金融是对传统金融在价值观与哲学理念上的挑战。
以商业银行为例,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目标,最终落脚点是利润最大化,对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经济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一般不列入决策变量。
而绿色金融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金融在这方面的空白,其经营理念不再以眼前利润最大化为最终归宿,而是把有关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绿色利润”作为其经营的决策目标,将“绿色利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变量进行考核。
“碳金融”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金融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
碳金融的出现使得“碳”素首次用于金融领域的交易、监管、度量、风险控制。
(二)碳交易运行机制2005年《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灵活的减排机制帮助附件I国家尽量降低履行减排义务的成本,即国际排放贸易(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在国际排放交易机制下,超过许可排放量的附件I国家可以从拥有富余排放量的附件I国家那里购买AAUs(分配数量单位)。
除了国际排放交易机制,《京都议定书》还确立了基于项目合作的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部分,依靠金融资本,通过碳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交易和流通,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具有更为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而商业银行作为碳金融产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或中介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碳金融业务,对于实现自身业务转型、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主要方式(一)采纳“赤道原则”“赤道原则”是目前全球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遵循的行业标准。
在实际运用中,加入“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通过对融资项目进行评估、决策与监督,最终实现规避项目融资中可能出现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目的,并且发展成为行业惯例。
“赤道原则”最初是在2002年由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等9家银行提出,并在2003年6月正式实行。
截至2016年4月,全球共有83家金融机构加入、遵守“赤道原则”,遵照“赤道原则”发放的项目融资贷款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额度达到了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项目融资总额的80%。
(二)建立专门的碳交易平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国外的碳交易业务发展较早,商业银行最初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时,只是承担着中间人的角色,为碳产品交易提供登记、托管、结算、清算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专业的咨询顾问、信用评估等,从中收取手续费。
如最早发起并遵守“赤道原则”的荷兰银行创立了碳产品的交易平台,提供碳产品的交易代理、融资担保和相关的咨询服务;比利时的富通银行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建立后,直接托管卖家的碳排放权;法国储蓄与信贷银行与Powernext交易所合作,在碳现货交易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注册及管理银行账户服务,并保证产品的正常交付。
浅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

浅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减排和碳中和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应积极响应全球的碳减排要求,推动碳金融的发展,为实现低碳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推出了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如碳信贷、碳债券等,这些产品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给那些致力于碳减排和碳中和的企业和项目。
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能够将金融与碳减排结合起来,推动更多的企业和项目投身到碳减排行动中。
2.碳金融服务的拓展3.国际合作的深化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发展中还加强了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
如加入国际碳减排合作组织、参与国际碳市场等。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商业银行能够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碳金融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策略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发展中应采取以下策略:1.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碳金融市场的研究,实现金融产品与碳减排的有机结合。
可以通过了解和把握碳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金融优势,推出更多创新的碳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和项目的金融需求。
2.加强碳金融人才培养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碳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
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合作,提高员工对碳金融的了解和认识,提高碳金融业务的专业素质。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创设碳金融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碳金融人才。
3.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商业银行应与碳减排和碳中和的企业和政府加强合作,形成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碳金融生态圈。
与企业合作,推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政府合作,共享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推动碳金融的发展。
4.引领碳金融标准和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商业银行应引领碳金融标准和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推动碳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究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究
刘雯雯
【期刊名称】《商业文化》
【年(卷),期】2022()10
【摘要】商业银行碳金融相关理论概述商业银行碳金融的特征商业银行碳金融是与减少和限制碳排放以及温室气体产生相关的金融业务及活动,包括绿色信贷以及相关中间活动。
商业银行碳金融具有降低碳排放以及影响气体环境的温室效应的产生,是新时代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部分。
影响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我国碳金融业务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影响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刘雯雯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究
2.低碳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思考
3.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4.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究
5.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

穷 , 期 产 品 、 货 产 品 、 权 产 品及 掉 期 产 品 不 断 涌 现 。目前 , 远 期 期 全 球 已建立 2 O多 个 碳 交 易 平 台 , 布 欧 洲 、 美 、 美 和亚 洲 市 场 。 遍 北 南 20 0 8年 全 球 碳 排 放 市 场 规 模 达 16 2 3亿 美 元 . 2 0 较 0 5年 增 加 了 近 l 倍 f 表 l。据 英 国新 能 源 财 务 公 司 6月 1 日发 布 的 预 测 报 1 见 1 9
鳓
1
I l…一 r t 目n ^ ^ { 嘲 *} …
I嘲: l } 】
.
0
传统金融在 价值观与哲学 理念上 的挑 战。以商业银行 为例 , 传统商 业 银 行 的金 融 业 务 以 “ 利 性 、 全 性 、 动 性 ” 经 营 目标 , 终 盈 安 流 为 最 落 脚 点 是 利 润 最 大 化 . 于 资 源 利 用 、 态 平 衡 、 境 污 染 、 济 与 对 生 环 经 人类什 会可持续 发展等 问题一般 不列入决 策变量 丽绿色 金融 的 出现 弥补 了传 统金融在 这方面 的空 白。其 经营理念 不再 以眼前利 润最 大化为最 终归宿 .而是把有关 人类社会 生存环 境的 “ 色利 绿 润 ” 为 其 经 营 的 决 策 目标 . “ 色 利 润 ” 为 经 济 发 展 的 内 生 性 作 将 绿 作
AAU ( s分配 数 量 单 位 )除 了 国际 排 放交 易 机 制 ,京 都 议 定 书》 确立 。 《 还 了 基 于 项 目合作 的 联合 履 行 机 制 和清 洁 发 展 机 制 。通 过 项 目合 作 机
商业银行参与“低碳金融”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对策:
1、创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碳金融产品,如低碳信用卡、碳足迹贷款 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优化服务:商业银行应提高碳金融业务的服务水平,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风险管理等服务,增强客户的黏性。
3、拓展市场: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参与国际碳金融交易,提高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碳排放权成为世界各国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上 最大的碳排放大国,开展碳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次 演示将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前景,旨在为商业银 行在碳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意义被广泛。一方面,碳 金融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绿色转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碳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和盈利空间。然而,商业银行 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 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
一、背景介绍
1、政策环境: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养老金融市场的投入。例如,中国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 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金融体系。
2、市场规模:养老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5年, 全球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数万亿美元。
4、风险管理与数据安全: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 术,在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充分保护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低碳金融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 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我国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领域也 逐步实施战略布局,旨在助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商业 银行低碳金融战略的实施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探析作者:董婕妍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1期摘要气候变化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金融体系应对其问题,碳金融应运而生,对于我国而言,碳交易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着巨大的商机。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商业银行也将低碳作为其转型的重要契机,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及在业务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碳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也将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碳金融商业银行 CDM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人类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而如今,低碳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将会产生,从而减缓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和气候变暖的步伐。
我国是全球碳排放量第一大国,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碳金融业务的开展仍处于粗放阶段,但已不断取得进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参与并发展碳金融业务是必然的趋势。
开展碳金融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就目前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相对较少,因此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双赢甚至是多赢的机遇。
碳金融也是对金融业的一次创新,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也可以为我国碳交易定价权采取主动的局面。
1碳金融的概述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作为支持技术的经济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低碳经济。
碳金融就是与碳有关的金融活动,是与环境保护相关项目的投资融资,也可以称为碳融资。
全球气候变暖,碳金融应运而生,并由此得到延伸和发展,而“碳”元素也首次用于金融领域,来进行交易、管理、度量和风险控制。
我国经济也因此向低碳经济转型,商业银行进行碳金融业务将不容小觑。
李克强总理指出,通过调节增效和生态环保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现实和长远需要,而且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陆焱平,刘凯(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随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低碳经济理念不断加强与深入。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比较严重,伴随着银行业进入壁垒的降低和外资银行的强势进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银行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
碳金融业务的开展为提高银行业的竞争能力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SWOT 方法对我国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下进一步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碳金融;SWOT;建议[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18-021引言碳金融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重要议程,发展低碳经济的提出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碳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银行开展碳金融这一创新业务是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又存在挑战。
2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2.1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优势(strengths)2.1.1拥有优质客户资源银行拥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优质的客户资源,具备完善的销售渠道和体系。
对于碳金融这一创新产品具有良好的推销能力,能大大减少客户搜寻成本,带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优势。
2.1.2我国碳金融市场广阔中国CDM项目市场的占比注册项目数(个)全球CDM项目4067中国CDM项目1956中国CDM项目占比(%)48.09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基于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交易,我国可以将境内减排量按照CDM转换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常 态 与商 业银 行碳金 融 业务
1 . 1 新 常态下商业银行碳金 融业务 的发展 契机 2 0 1 4年 1 2月 9日至 1 1日在北京召 开的中央经济工
作 会 议 首 次 提 到 经 济 发 展 新 常 态 的 9大 特 征 ,指 出 过 去 能 源 资 源 和 生 态 环境 空 间 相 对 较 大 ,现 在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作 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 国 ,碳交 易市场 为我国带来
巨大商机 ,同时 ,新常态下 的碳金 融业 务 的发展 也具有 极 为广阔的空间 。而作为碳金融市 场重要 中介 机构 的商
国际商业银行提供 的碳金融业务 服务 主要模式 有 以
下三种 :
( 1 ) 直接提供绿 色信贷 。商业银行 碳金融 业务 最基
当前各 国的共识 ,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碳金 融业务促进 绿
就 ,但与此 同时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对 我 国的环 境也造
成 了极 大的破坏。 目前 ,发展低碳经济 已经成 为世界各 国的共识 ,我国的经济发展面 临着 巨大 的能 源和环境 压 力 ,必须大力发展低 碳经 济 ,形 成 “ 低 能 耗 、低 污染 、
环 境 与 可持 续 发展
2 0 1 5年 第 4期
EN VI RONME NT AND S US T AI NAB L E D EVE L OP MEN T No . 4,2 01 5
新 常 态 下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碳 金 融 业 务 发 展 对 策 探 究
高 清霞 王 谦
( 1 ) 促进我 国经济转 型及健康 发展 。通 过促 进低碳 经济的发展 以带 动实体经济发展并逐渐摆脱 危机 已成 为
作者简介 :高清霞,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金 融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 究方向为投 资、公 司金 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用文献格式 :高清 霞 等.新常 态下我 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 究 [ J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 0 1 5 ,4 0 ( 4 ) :7 — 9
一
些 建议 。 文章 编 号 :1 6 7 3—2 8 8 X( 2 0 1 5 ) 0 4— 0 0 0 7— 0 3
【 关键词】新常 态;碳金融 ;商业银行 中 图分 类 号 :X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改 革 开放 以 来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取 得 了 世 人 瞩 目 的成
1 0 0 0 2 9 ) (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 ,北京
【 摘要l新常 态下发展低碳 经济 已经成 为主要趋 势,碳金 融将 进入快速发展 阶段 ,因此作 为重要 中介机 构的商业银 行 面临着 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把握 契机 开拓碳金 融业务发展新进程迫在眉 睫。通过 对我 国商业银 行碳金 融业务发展 现 况及存在 的 系统性、机构性和业务性 障碍 的分析 ,结合新常 态的经济背景 ,为我 国商业银 行发 展碳金 融业务提供 了
色低碳 经济的发展 ,能够引导我 国实体企业从 “ 黑 色经
济” 向 “ 绿 色经 济”转 变 ,实现 可持续的增长。
( 2 ) 推动商业银 行 自身经营 战略转型 。商 业银 行通
过向相关企业提供现金管理业务 、碳交 易帐户管 理业务
低排放” 的经济模式 。而要发 展低 碳经济 ,推动传统 经 济发展方式 的转 型 ,就需 要 对 其发 展 给予 更 多资 金 支
( 3 ) 提升我 国商业 银行 的国际竞 争力 。因为清洁 发
展 机 制 项 目( C D M) 往 往需 要两 个甚 至 多个 国家 的金融
机构之 间合作 ,所 以我国商业银行可 以借此 加强与 国际
金融 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 ,积累 国际化 经营 的经验 ,提
已经达 到或 接近上限 ,必须顺应人 民群 众对 良好 生态环 境 的期待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新方式 。这是对 之前在 十八 大报告 中提出 “ 着力推进绿 色发展 、循环发 展 、低碳发 展” 的发展 目标的进一步肯 定 ,是 目前转型 时期 的经济 发 展 战略 ,也 是 我 国未 来 中长 期 的发 展方
・
8・
环 境 与可持 续 发展
2 0 1 5年 第 4期
且大多数 商业银 行采用的都是第一种形式 。
业银行 ,在迎接新市场带来 的机遇 的同时 ,也应 该为碳
金 融市场的发展 和完善提供 动力支 撑 。
1 . 2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发 展 碳 金 融 业 务 的 意 义
本的运作 模式就是 向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 和绿色产 业提 供信贷支持 。一般有两种运作形式 :一是 向直接计 划减 排的企业提供贷款 ,确保其实现减排 目的 ;二是针 对 已 经实现 的减排 目标发 放抵 押 贷款 ,实 现减排 量 的货 币 化 。绿色信贷是我 国商 业银行 碳金 融业 务 的主要模 式 ,
持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 的重要 组成部份 ,其碳金 融 业务的发展对我 国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 非常重要 的
意义。
和担保服务等各类 中间业务 拓宽收入来源 ,可 以优化 自 身利润结构 。并且碳金融作 为一 项全新 的业务 ,客观要
求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 、金 融产品服务 和风险管 理方式 ,因而可 以促进 其创 新能力的提升 ,有 利于商业 银行 的可持续发展 。我 国商 业银 行开展碳金融 业务 ,在 获取利润 的 同时 ,也实 现 了专 业人 才 的储 备和 经验 积 累 ,为未来其 在巨大的碳金融市场 中扮演 重要 角色奠定
向。
升 自身的议 价能力 ;此外 ,我 国商业银行碳 金融业务起
步较 晚 ,如果 不 能尽 快顺 应 这种 趋 势 ,将 错失 重 大机 遇 ,这 即促使 我国商业银行及时改变 经营战略 、积极参
与 国 际碳 金 融 业 务 ,提 升 国 际竞 争 力 。 1 . 3 商 业 银 行 碳 金 融 业 务 主 要 可 行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