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联合检测血清GLU、TC和CRP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联合检测血清GLU、TC和CRP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6 02 8 期
I HG M N,M rh2 1 ,V 1 8 N . ac 0 2 o. o 1 6
【] 陈春蓉 , 4 吴艳 乔 , 玉琼 . 王 孕妇产前抑郁影 响因素研
【] 张雪清. 6 护理干预对产妇抑郁症 发生率 的影响[1 J 国 .
际 医药 卫 生 导 报 ,2 1 , 1(2 8 0 2 1. 0 1 72 ) 1 — 8 1 :2
究 『. J 中国妇幼 保健 ,2 0 ,2 (5 3 5 — 5 4 1 0 9 42 ) 5 3 3 5 . : 危 陈水仙 , 妊娠妇女产 前抑 郁现 等. 【 何 淑琼 , 秀青 , 5 】
t tdwihBECKM AN ese t CX一7a t ma i i c e c l nay e . u o tcb o h mi a l z r CRPwa e e tdwihi CHROM A a e a sd t ce t — Re d r
联合检测 G U、 C L T
和C P R 水平 , 在预测糖尿病并 发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具 有重要 的临床意 义 , 冠 对
【 b t c ] o jcie T x Ir e ig o i v 1e f eunG U, T C P t da e s A s a t be t oe poet a n s a r i L C, R 0 i t r v h d 8 u os b e
S ud n t e d a n s s o h e u GL , TC, CRP t i b t s c mp i a e t o o t y o h i g o i ft e s r m U o d a e e o lc t d wih c r —

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无蛋白尿组(A组)和微量蛋白尿组(B组),各组为150例,A组UAE<25mg/L,B组UAE为25~295mg/L,另外,选取健康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Cys-C实施检测,采用生化分析仪对血肌酐(SCr)给与检测。

结果:A组SCr(95.36±16.11)?mol/L和血清Cys-C(1.12±0.25)mg/L与B组(101.16±13.42)?mol/L和(0.63±0.16)mg/L相比,其数值均明显高于后者;A组、B组Cys-C和SCr与C组(0.62±0.05)mg/L 和(54.78±10.1)?mol/L相比,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

A组患者Cys-C和SCr异常检出率(16.0%,2.7%)与B组(42.0%,8.7%)相比,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A组和B组Cys-C异常检出率与SCr异常检出率相比,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

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其Cys-C水平状况升高;检测血清Cys-C与SCr相比,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肌酐;意义糖尿病肾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如不能给与及早发现和预防,可造成患者肾功能衰竭状况,对其治疗仅能采用肾移植手术或血液透析予以维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1]。

血清胱抑素C(Cys-C)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相应抑制剂,其在肾小球内可自由通过,并且肾小管不予以分泌,上皮细胞对其不能予以重吸收和降解,所以能够对肾小球功能更好的予以反映,是内源性指标最为理想形式。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冠心病病情评估的价值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冠心病病情评估的价值

过穿刺颞角和脑室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如术中操作不熟练可在术前在腰大池留置管, 术前释放脑脊液。

但在颅内压未降低时不推荐强行暴露动脉瘤, 颅内高压会增加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本次研究患者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 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预后良好患者38例(76.0%), 重度残疾6例(12.0%), 死亡6例(12.0%)。

颅内压降低不但能够换取手术空间, 还能降低手术难度, 对动脉瘤充分暴露, 减少牵拉等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

动脉瘤发生破裂后会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 应尽量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7-10]。

术中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可有效预防动脉瘤的破裂, 一般血压控制在 60~120 mm Hg 为佳。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后分为3个阶段较为关键:分离动脉瘤前、分离动脉瘤中、夹闭动脉瘤。

术中处理动脉瘤与术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床经验有关, 操作难度较大, 遇到动脉瘤破裂情况, 应采取降低血压或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减少进行夹闭, 可减少因脑出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 颅内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时应根据不同破裂原因、破裂时期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积极抢救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1] 谢万福, 王佳, 李传坤, 等,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 11(3):181-182.[2] 毛希宏, 唐太昆, 李建辉, 等. 显微夹闭术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预防与处理.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1, 10(3): 256-259.[3] 姜斯超, 王勇.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 8(3):155-159.[4]龙霄翱, 陈兵, 陈立一, 等. 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急处理.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2): 169-174.[5] 姜兴明, 李永利. 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10):984-986.[6]官卫, 杨常春, 周建军, 等. 急诊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8(6):307-308.[7] 廖兴胜, 肖绍文, 张超元, 等. 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10):978-980.[8] 潘奇, 刘建民, 许奕, 等.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2):95-100.[9]王立君.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3(8):369-372.[10]李卫, 李宗正, 王峰, 等.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9, 25(6):545-548.[收稿日期:2018-09-28]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 对冠心病病情评估的价值庞志丽 萧素娟 王尚明【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冠心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2024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的临床意义细胞因子是一类多肽细胞调节物质,它包括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主要由外周免疫细胞合成(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λ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较多生物功能,比如调节生长、分化、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肿瘤消长等,在人体中形成了非常复杂的调节网络,对人体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和作用的复杂网络,没有任何疾病可以将细胞因子作为疾病特异性标志。

细胞因子的体内检测不适合以鉴定诊断为目的,只适合于对一些过程活动程度的检测,比如一些不应出现的免疫反应如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与感染相关的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6(IL-6)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几乎可由所有的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

IL-6水平的检测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但其缺乏疾病特异性,通过对IL-6水平的检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疗效。

检测方法IL-6的检测方法有流式荧光法、化学发光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等。

参考区间正常人血清中IL-6浓度相对较低(1~5pg∕m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如用文献或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使用前应加以验证。

临床意义1、IL-6与感染IL-6为来源广泛的正向调节因子,主要发挥促炎作用,正常机体血清IL-6 水平处于低应答状态,其表达既受机体稳态控制,又可在炎症刺激后发生上调。

IL-6是炎症反应最早升高的标志物,是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

感染后1 h开始升高,2h达峰值,升高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IL-6可以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诱导CRP和PCT分别在感染后2h和6h升高,填补PCT和CRP未升高前的空窗期口是体循环中半衰期最长的前炎症介质。

图片IL6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的敏感性比PCT和CRP高动态观察可用于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疗效及预后判断。

IL-6和PCT联合检测是感染早期诊断的'黄金搭档〃。

血清C_肽、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血清C_肽、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血清C肽、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陈丹,胡丽,王彬阶麻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麻城438300[摘要]目的探究血清C肽(C-PR)、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95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肾病划分为DM组(50例)、DN组(45例),基于相同时期选取到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均接受C-PR、mAlb、HbA1c检测,分析联合检测效果。

结果DN组C-PR水平最低,对照组最高,DN组mAlb、HbA1c水平最高,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97.78%、特异度93.33%,均显著高于C-PR、mAlb或HbA1c单一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DN患者中实施C-PR、mAlb、HbA1c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便于患者尽早得到有效治疗。

[关键词] 血清C肽;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中图分类号] R587.2;R6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6(b)-0181-04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erum C Peptide, Urine Microalbumin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Applied to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CHEN Dan, HU Li, WANG Binjie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acheng People′s Hospital, Macheng, Hubei Province, 438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serum C-peptide (C-PR), urinary microalbumin (mAlb)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 diabetes nephropathy (D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9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admitted to 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Mache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April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DM group (50 cases) and DN group (45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complicated with kidney disease or not. Based on the same period, 60 volunteers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ll of whom received C-PR, mAlb, and HbA1c tests, and the effect of the joint tes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C-PR level in the DN group was the lowes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highest, the levels of mAlb and HbA1c in the DN group were the highes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lowes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com‐bined test were 97.78% and 93.33%,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test results of C-PR, mA1b, or HbA1c,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bined C-PR, mAlb, and HbA1c assay in DN patients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and facilitate patients to get effective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Key words] Serum C peptide; Urine microalbumin; Glycated hemoglobin;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11个人里面就有1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30.2%,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患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牛文革;赵施竹【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8(003)021【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过程中血超敏C反应蛋白(us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的变化.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另选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中usCRP、IL-6、LEP水平并进行比较,与有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符组血中usCRP、IL-6、LE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usCRP、IL-6、LEP水平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血usCRP和IL-6、LEP浓度增高可能足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囚素;炎症反应强度与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总页数】2页(P24-25)【作者】牛文革;赵施竹【作者单位】458000,河南省鹤壁市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内科;458000,河南省鹤壁市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J], 叶龙英;徐韫健;吴自强;于辉月;蒋林芳;刘建文2.2型糖尿病肾病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关系的研究 [J], 于丽萍;刘惠莉;谢晓敏;李仁达;牛旭东;周海燕;张丽;李玲;史静;侯庆宁3.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细胞介素-1β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研究 [J], 王勇军;黄干4.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J], 李黎5.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 杨艳荣;姚舒蕾;张凌云;叶琳;刘新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 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 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J ] . Langenbecks Arch Chir Suppl Kongressbd , 1998 , 115 ( 2 ) :
108621087 . [ 4 ] Goldblume SE ,Cohen DA , Gillespze MN ,et al. Intelleukin ,induced
granulocytopenia and pulmonary leukoatasis in rabbit [ J ] . J Appl
Physiol ,1987 ,62 (1) :127.
[ 收稿 :2004201209 ] (本文编辑 代小菊)
·论著·
韶关地区消化性溃疡若干流行病学特点
麦力强 王梦玲
CRP 是由肝细胞产生 ,在创伤 、感染 、休克等严 重应激下可大量释放 。CRP 参与失血 、凝血 、免疫防 御和炎症等过程 ,可通过激活细胞因子网络系统而 诱发过度的 SIRS ,导致全身代谢亢进 、微血管受损 、 心肌抑制 、血流动力学改变 。目前认为 ,心 、肺 、肝 、 肾既是其生物合成的场所 ,也是其作用的靶器官 ,能 作用于上述器官的多种细胞 ,作为诱导细胞反应中 的最初物质 ,最终导致 MODF[1 ,2 ] 。
天 ,但 各 时 间 段 测 值 仍 显 著 高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 P < 0. 05) 。见表 1 。 3 讨论
危重病患者发病后 24 小时内血清 CRP 、IL26 的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 ,说明它们对致患因素产生早 期应答 ,反应较灵敏 。最近研究表明 ,感染性和非感 染性 (如严重创伤) 这两类病因可导致 SIRS ,在发生 SIRS 的基础上 ,可延伸发展为 MODS ,甚至导致多 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MODF) 的发生 。而 CRP 可诱导 发生 SIRS 或 MODS ,其血清含量的高低与 MODS 的 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我们的研究结 果显示 ,SIRS 24 小时内 CRP 、IL26 即明显升高 ,与上 述结果一致 。

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b we d s n p li da o o l o ei e cr it nwi ntn i - d ltdrd oh rp v a i t hi e st mo uae itea y y a
[】 黄曼妮, 1 李明辉, 安菊生, 官颈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调 强放疗 等.
( T 的临床 观察 [ . 进展 , 1,() 99 . I ) MR J癌症 】 2 1 1: -3 0 9 8
杨庆玲
( 山东省寿光市 中医医院,山东 寿光 220 ) 670
【 摘要】 目的 探 讨 2型糖尿病 肾病患者血 清 c反应蛋 白 (R ) C P 、肿瘤坏死 因子 -【(N -【、白细胞介素 - I-)和 白细胞介素 . 0 T F c) 6( 6 L 8
( -) 水平 的 变化 及 意义 方法 收 集 8 I 8 L O例 2型糖 尿病 患者 , 根据 尿 白蛋 白 泄率 ( A R)分 为无 白蛋 白尿 组 ( M 组 )2 例 ,早期 糖 排 U E D l
o n c lgc a cr [ . n J d t c l o P y , 0 , fr y eoo i cn e ?J It a i n o i h s 0 3 g ] R aO B l 2
【】 黄曼妮, 2 徐英杰, 吴令英,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 T 靶区设 等. I ) MR
【】 冯平柏 主译. 5 实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 .版. M】 2 南京: 江苏科学技
术 出版 社,06 2 0.
【 P r A B a yL Pic l dPa t e f a i i n o g 6 】 ee C , r W. n i e a r i da o O c l y z d r p sn cc o R tn o [ . i d p i Lp ict R v n 1 9 . M】 hl c ha ip ot a e , 8 P a : n — 9

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2-12-10T02:08:46.9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曹宇婷李小虹张远航[导读]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曹宇婷 李小虹 张远航(江苏常州武进人民医院 检验科;江苏常州213100)【摘要】目的:分析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份江苏常州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146名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146名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同时测定了各受试者的生化各项指标。

本研究采用贝克曼AU5400/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仪,严格遵守试剂盒和仪器使用说明。

取5 mL的空腹静脉血,静置离心,分离上部血清,在-20℃冷藏保存;采用5 mL的中段尿样进行尿样检查,并将其与正常受试者的相关性进行对比。

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 CysC,尿白蛋白/尿肌酐,β2- MG, RBP。

其中,CRP 、UALB 、B2-MG采用的仪器是BNII,方法是速率散射比浊法,UCr CysC RBP采用的仪器是AU5400/AU5800,CysC采用的方法是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RBP采用的方法是免疫比浊法,UCr采用的方法是酶法 。

结果: 观察组CRP、CysC、 UALB/UCr、β2- MG、 R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个生化指标的综合测定能明显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引起其它器官的损伤,其中以糖尿病肾病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会使病情恶化,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2]。

一般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但临床上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并不明显。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朱清红; 李德奎; 罗英【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16)019【总页数】4页(P2828-2831)【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胱抑素C; 尿清蛋白/肌酐比值【作者】朱清红; 李德奎; 罗英【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湖北十堰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微血管病变,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延长,微血管病变逐渐加重,进一步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1-2]。

研究显示,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3]。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与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容易误诊、漏诊,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糖尿病肾病病程延长,患者可出现水肿、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可使肾脏出现进行性损伤,若不及时诊治,甚至可能引发肾衰竭,危及患者生命[4]。

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对延缓病情进展、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尿微量清蛋白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但有研究显示,约10%的早期进行性肾脏功能衰退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正常[5]。

因此,临床应积极探寻更加敏感的指标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研究表明,在机体发生损伤或者急性感染性疾病时,该指标出现明显的升高[6],这可能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中有指导意义。

另外,血清胱抑素C(CysC)是检测肾功能损伤的灵敏指标之一,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生物标记物[7]。

CysC经肾小球滤过被清除,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的指标[8]。

随着血管的病变,机体部分生物大分子物质也随之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参与血管的病变[9]。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何清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C反应蛋
白(CRP)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

方法分别检测97例2型糖
尿病(T2DM)患者,尿蛋白阴性组51例、尿蛋白阳性组46例和4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3组尿mAlb、β2-MG和血CRP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β2-MG、血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尿蛋白阳性组较尿蛋白阴性组升高明显(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

结论尿mAlb、β2-MG和血CRP的水平与T2DM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尿mAlb、β2-MG和血CRP水平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604-605)
【作者】何清
【作者单位】丰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苏丰县22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R446.12+2
【相关文献】
1.Hcy、CysC、hs-CRP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2.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3.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4.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5.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关系探讨

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关系探讨
的关 系 。 1 临 床 资 料
注 : 与 A组 比较 , ① P<0 0 ; 与 A 组 比较 , 1② P<0 0 。 5
2 2 B组 I 6与 C P相关 性 . L R
B组 I 6和 C P之 间相 L R
关 系 数 3 0 , 率 0 0 6 具有 相 关 性 。 .0 概 .3 ,
・6 1 ・ 9
白细 胞 介 素 一6和 C 反 应 蛋 白与 2型 糖 尿 , 东 滨 州 2 6 0 ) 滨 山 5 6 0
[ 要 ] 目的 探 讨 2型 糖 尿 病 白细 胞 介 素 6 I 6 和 c反 应 蛋 白( R ) 清水 平 表 达 量 的 变 化 。方 法 选 摘 (L ) C P血
表 1 2组 I L~6 C P的 比较 结 果 ( ±S 和 R )
2型 糖 尿 病 的 病理 生 理 基 础 为 胰 岛素 抵 抗 和 胰 岛 8 胞 细 分 泌功 能 减 退 而 有 胰 岛 素 相 对 缺 乏 。近 年 来 研 究 发 现 ,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体 液 和 细 胞 免 疫 均 明 显 异 常 , 血 清 白 细 胞 介 素 其 6 I ~ )C反应 蛋 白( R ) 异 常表 达。 为进 一步 观察 I (L 6 、 C P有 L一6 和c RP在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体 内 的 水 平 , 者 对 2 笔 9例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做 了相 关 检 测 , 旨在 探讨 I L一6 C P和 2型 糖 尿 病 、R
19 9 9年 WH 糖 尿 病 诊 断 标 准 , 起 病 年 龄 大 于 3 O 2型 ① 0岁 ,
I 6是 一 种 多 功 能 的 细胞 因 子 , 有 多 种 生 物 学 效 应 , L 具

糖尿病肾病患者CRP、HbA1c、mALB、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肾病患者CRP、HbA1c、mALB、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
5 2例 ,男 3 0例 ,女 2 例 ,平 均 5 . 岁 。 白蛋 白排 泄 2 1 1 尿 率 ( A R) <3 m /4 。③ D 组 :3 U E 0 g2 h N 0例 ,男 1 例 , 8
3 讨 论
C P是~种急性时相反应蛋 白,具有免疫识别及免 R 疫调节功能,能增 强 白细胞 反应 性、补 体的固定、炎症 部位细胞碎片 的清 引 。本研究结果显示:D N组与正常 对照组 、糖尿病组 比较 ,C P均 明显增高 ,说明 C P与 R R D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有研 究[ 明 C P可 N 3 ] 表 R
女 1 ,平均 5 . 2例 1 9岁。U R 0 /4 持续 6 月, AE >3mg2 h 个 并检测 3次 以上 。所有病例经询 问病 史,体格检查 ,提 检血 、尿常规、心电图、B 超 等,均无 急慢性 肾炎 、尿 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 以及无发热、心力衰竭、高尿酸 血症 、免疫系统疾病等能 引起 肾损害的其它因素 。
探 讨糖尿 病 肾病 患者 CI 、H Al、mA B、 l P b c L
关键 词 :糖 尿病 。 ;C反应 蛋 白:糖 化血 红蛋 白:尿 微量 白蛋 白;肿瘤 坏死 因子. 肾病 a 文 章编 号 :17—79 (0 1 1-0 1 2 6 227 2 1 )-409 - 0
糖尿病肾病 ( N)是糖尿病 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属 D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其微血管病变主要为 肾损伤 ,是影 响病人健康和长寿 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也是影响糖尿病 预后 的主要因素之一 。 4 %的 1型糖尿病和 5 约 0 %~1% 0
糖 尿 病 协 会 已将 H Al b c作 为 监 测 D 血 糖 控 制 的 金标 M
采用免疫透射 比浊法 ,药盒 由日本和 采用 免疫透射 比浊法 , 2h l, 测 4 mA b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0.025血清肝素结合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于娟,张力,彭小龙,张健,孙翠平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1200[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对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为2型糖尿病感染组,选择同期控制良好的30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为2型糖尿病未感染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

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清HBP、IL-6、PCT和CRP水平,比较3组不同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4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2型糖尿病感染组血清HBP、IL-6、PCT和CRP分别为29.95(8.11,51.22)ng/mL、40.72(4.64, 52.65)pg/mL、0.24(0.03,0.08)ng/mL、40.44(1.94,46.23)mg/L,均较未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85 (95%CI=0.75~0.94);IL-6诊断AUC=0.90(95%CI=0.82~0.98);PCT诊断AUC=0.84(95%CI=0.76~0.92);CRP诊断AUC=0.71(95%CI=0.57~ 0.85);联合诊断AUC=0.97(95%CI=0.93~1.00)。

25-羟维生素D3、胱抑素C与白细胞介素-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25-羟维生素D3、胱抑素C与白细胞介素-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25-羟维生素D3、胱抑素C与白细胞介素-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付安① 周鹏① 苏小梅① 傅晓虎① 江蓝玉①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6(IL-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为糖尿病组,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30)、早期肾病组(n=30)、临床肾病组(n=30),并将在本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中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进行25-(OH)D3、Cys C、IL-6水平的检测,对比糖尿病组与对照组25-(OH)D3、Cys C、IL-6的差异,分析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25-(OH)D3、Cys C、IL-6的差异,并分析25-(OH)D3、Cys C、IL-6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早期DN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糖尿病组25-(OH)D3低于对照组,Cys C、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白蛋白尿组25-(OH)D3高于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Cys C、IL-6均低于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肾病组25-(OH)D3高于临床肾病组,Cys C、IL-6均低于临床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OH)D3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为75.00%(45/60)、特异度为81.67%(49/60);Cys C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为83.33%(50/60)、特异度为85.00%(51/60);IL-6在早期DN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5.00%(51/60)、特异度为61.67%(37/60);各指标联合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为96.67%(58/60),特异度为93.33%(56/60)。

结论:25-(OH)D3、Cys C、IL-6检测对早期DN诊断有极高的价值,可评价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有助于患者及早接受干预,控制疾病的进展以获得相对更好的临床结局。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薛维霞【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04(022)001【摘要】目的探讨尿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病情检测和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前后尿IL-6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0份正常人尿IL-6含量为(134.30±38.01)ng/L.60例患者尿IL-6含量为(159.71±45.79)ng/L,P值<0.01,有显著性的差异,尿IL-6与24h尿蛋白(ALB),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及病程呈正相关.以尿IL-6含量对早期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其IL-6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尿IL-6检测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病情检测和疗效判断的较好指标.【总页数】2页(P30,40)【作者】薛维霞【作者单位】276001,山东省临沂市市直机关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R587.1;Q692.7【相关文献】1.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意义 [J], 宋海翔;王子芬2.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白细胞介素18和肌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陈鸿伟3.糖尿病肾病早期尿板层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万福俊;王庆宇;陈有维;李桂馥4.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NGAL、Cys C和尿NAG/Cr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章瑛之5.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高迁移率族B1蛋白、尿外泌体miR-129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杜鹏举;潘春勤;刘杰;郭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邱添;赵志刚;杨震;梁志欣;陈良安【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6【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62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83例)和死亡组(79例).比较两组间PCT、CRP、IL-6、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和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差异,并比较PCT、CRP和IL-6评估预后的能力.结果162例年龄19 ~83(57.06±15.37)岁,男102例(63.0%),女60例(37.0%).死亡组并发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例数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的PCT、CRP、IL-6、SOFA、APACHEⅡ和MEDS评分数值高于生存组(P<0.05).将PCT、CRP和IL-6联合检测时用于判断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955,大于PCT(AUC=0.941)、CRP(AUC=0.780)和IL-6(AUC=0.884)单独检测时的面积.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6.5%)、特异度(96.4%)、阳性预测值(95.6%)和阴性预测值(85.1%)均大于单独检测PCT(敏感度77.2%,特异度95.2%,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81.4%)、CRP(敏感度72.2%,特异度83.1%,阳性预测值80.2%,阴性预测值75.8%)和IL-6(敏感度86.1%,特异度72.3%,阳性预测值74.7%,阴性预测值84.5%).结论 PCT、CRP和IL-6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能更有效地评估脓毒症预后.【总页数】4页(P552-555)【作者】邱添;赵志刚;杨震;梁志欣;陈良安【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 [J], 张运君;卓小岸;周小曼;戴宛娟2.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诊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李娜;余国宝;刘毅;刘电梅;易珂苇;刘翼超3.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J], 邱添;赵志刚;杨震;梁志欣;陈良安;4.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分析 [J], 蒋一诺;邹圣强;姚雅极;章晋辉5.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兰爵荣;刘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意义
宋海翔;王子芬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年(卷),期】2004(005)006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糖尿病肾病经正规的胰岛素治疗可以发生逆转,一旦出现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则难以逆转并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故早期诊断是糖尿病肾病防治的关键。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6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

糖尿病肾病时尿IL-6有何变化及其意义?目前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意义。

【总页数】2页(P340-341)
【作者】宋海翔;王子芬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临沂,276002;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临沂,27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薛维霞
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转运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J], 赵荣泽;赵中强
3.糖尿病肾病早期尿板层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万福俊;王庆宇;陈有维;李桂馥
4.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NGAL、Cys C和尿NAG/Cr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章瑛之
5.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高迁移率族B1蛋白、尿外泌体miR-129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杜鹏举;潘春勤;刘杰;郭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患者感染预后的评价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患者感染预后的评价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患者感染预后的评价谌宏军;刘丽丽;陈淼【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年(卷),期】2013(033)009【摘要】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重症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会议共识,以临床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脓毒症后24 h 内血清PCT、IL-6、CRP、WBC水平和APACHEⅡ评分,行one-way ANOVA检验并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将2010-07~2011-03 进入我院的109例患者纳入研究,PCT>0.5 ng/mL为阳性组(A组)共59例(54.13%),PCT≤0.5 ng/mL为阴性组(B组)共23例(21.10%),死亡组(C组)27例(24.77%).三组PCT与IL-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6,P=0.115>0.05),而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WBC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5,P=0.008<0.05),而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IL-6水平300 pg/mL和1000pg/mL作为截断值时,PCT对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能力最强,AUC分别为0.710和0.703;APACHEⅡ评分为0.676和0.622,预测能力次之;CRP为0.629和0.650,预测能力较差;WBC为0.549和0.610,预测能力最差.结论对比CRP和WBC、PCT、IL-6结合APACHEⅡ评分来推测SIRS和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其阳性率较高.【总页数】5页(P774-778)【作者】谌宏军;刘丽丽;陈淼【作者单位】563003,贵州遵义,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563003,贵州遵义,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外科;563003,贵州遵义,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2.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价值3.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价值4.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APACHE Ⅱ评分在ICU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5.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L A) 一 D R阳 性率 均 < 3 %。
的细胞膜 和细胞质抗原 , 分 析其表 现型 , 以了解 被测 白血病 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 分化程度 。能快速 准确 的区分急淋和 急非淋 。A P L的髓 系表现 阳性率高 , 但 因为试剂或操作 上的
原因, 有时淋 系也会 有偏高 的阳性表 现 , 所 以不 能单靠免 疫 分 型作为确诊 的依据 , 必须结 合形态 及组织 化学染色 , 核 型
N A E均 为阳性表现且不被 N a F抑制 。 2 . 2 免疫学分析结果 : 6 5例患者都进行 了免疫学分型 。其中 C D1 3 、 C D 3 3 、 MP O 阳性 率 为 1 0 0 %, C D 1 1 7阳性 率 为 6 0 %, C D1 9阳 性 率 为 7 %, C D 3 、 C D 3 4 、 C D 3 3 、人 类 白 细 胞 抗 原
e — v e n t — f r e e a n d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f a r a d u l t s wi t h a c ut e o r o my e l o — c y t i e l e u k e mi a: No r t h Ame ic r a n L e u k e mi a I n t e r g r o u p S t u d y
糖尿病 肾病患者血清 C反应蛋 白及 白细胞介素. 6 联合检测 的临床价值
湖 北 省 兴 山县 人 民 医 F  ̄( 4 4 3 7 0 0 ) 袁 选波 陈 峻
糖尿病是 以高血糖为特征 的临床 常见 、 多发 的慢性 代谢 紊乱综合征 , 起病 隐匿 , 其病 因和发病 机制至今 仍未能完 全
A P L是髓 系白血病 中的一种特殊亚型 ,发 病率约 占白血
病的5 %~ 8 %, 其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和其他类 型差异确 , 便 于临床更好地选
择 治疗 方 案 和判 断 预 后 。 参 考 文 献
[ 1 ] 张之南 , 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1 . 3 版. 北京 : 科学技
意义 。好发 于青壮年 , 多数为 白细胞数减少 , 少数 为白细胞
增高 , 贫血表现明显。
本组 6 5例 中有 4 5 例为全血细胞减少 , 1 0例为 白细胞数 增高 , l O例仅表现为贫血。所有病例外周血均可见大量异常 早幼粒细胞 , 本组 6 0例达到 8 0 %以上。 典型 的 A P L形态上有 明显的特征 : 胞质量 多 , 有 内外质表 现 , 内质有粗大 或细小颗
均 为强 阳性 表 现 。
C 9 7 1 0 0] . B l o o d ,2 0 1 0 ,1 1 6 ( 1 9 ) :3 7 5 1 — 3 7 5 7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6 — 1 2 )
免疫学 方法是利用单 克隆抗体 ( Mc A b ) 检测 白血病 细胞
粒, 多数含 有 A u e r 小体 , 呈捆 柴状 或单条状 ; 核形多不规则 , 呈扭曲 、 折叠 、 双核表现 , 核仁数个显 隐不 一。M3 v 在形 态上
不好确认 ,其核形及胞质颗粒特征 与典 型形态有 明显 区别 ,
需要结合流式和核型做出判断。 组织化学染色 P O X、 C E、 N A E

1 1 9 6・
实用医技杂志 2 0 1 5 年 1 1 月第 2 2 卷第 l 1 期
J o u na r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a 1 T e c h n i a u e s , N 【 l v e m b e r 2 0 1 5 , V o 1 . 2 2 , N o . 1 1
或融合基 因等协助诊断。
2 . 3 细胞遗传学分析结 果 : 6 5 例 中有 4 5 例进行 了染 色体核
型分析 , 其中 4 2例 ( 9 3 %) 发现有异常 , 2例( 4 %) 核型正 常 , 1 例( 2 %) 未见分裂象 。 2 . 4 分子生物学分 析结果 : 有 3 8例患者做 了 P MUR A R A融 合基因检测 , 其中3 7例( 9 7 %) 阳性 , 1 例( 3 %) 阴性 。
3 讨 论
细胞遗 传学 和分 子生 物学 检测 是 确诊 A P L的很好 方
法。 本组病例 4 5例中 9 0 %以上都有典 型的核型异常表现。 3 8 例中也有 9 0 %以上 的患者形成 P ML - R A R a 融合基 因_ 引 。有这
种标 志性基 因的患者对诱导分化治疗都有很好的疗 效。 形态 学结合细胞 化学染色是诊 断 M3的快速 简便方法 ,
术 出版 社 ,2 0 0 7 :1 7 2 .
[ 2 】 S a b a t t i n i E,B a c c i F, S a g r a mo s o C, e t a 1 . WHO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u m o u r s o f h a e m a t o p o i e t i c a n d l y mp h o i d t i s s u e s :a n o v e r v i e w [ J ] . P a t h o l o g i c a , 2 0 1 0 ,1 0 2 ( 3 ) :8 3 — 8 7 . [ 3 1 P o w e l l B L ,Mo s e r B,S t o c k W ,e t a 1 . A r s e n i c t i r o x i d e i mp r o v 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