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分析

合集下载

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蛋白检测在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程度判断的作用

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蛋白检测在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程度判断的作用
为乙肝 病毒 感染 是 造 成 肝纤 维化 的重 要 原 因 , 能 可 干扰本 次实 验 , 以随机 选 取 HB A 所 s g阴性 的 日本 血
早期肝纤维化患 者 3 9例 、 晚期 肝纤维 化 患者 2 9例 , 测患 检
者血清 H A与 L 水平 。 结 果 日本 血 吸 虫 性 晚 期 肝 纤 维 化 N 患 者血 清 HA 与 L 水 平 分 别 为 ( 7 .2 ±2 6 5 g L N 2 34 1 .4) / 、
染者进 行肝 纤维 化 的程 度进 行 评 估 , 对 早 期 和 晚 并 期肝 纤维 化患 者血 清 中透 明质 酸 ( A) 层粘 蛋 白 H 和 ( N) L 的水 平进 行检测 , 讨其 对 患者 的诊 断 价值 及 探
临 床意 义 。
1 材料 与方 法
12 标本 采 集 .
取 患 者清晨 空腹 外 周静 脉血 5ml ,
在 日本 血 吸 虫 性 肝 纤 维 化 患 者 中 , 清 H 血 A与 L N水 平 不
吸虫性 肝纤 维 化 6 8例 测 定 血 清 细胞 因子 水 平 。其
中早 期肝纤 维 化 3 9例 , 7例 , 3 男 女 2例 , 龄 1 年 3~ 6 ( 0±1 ) ; 84 0 岁 晚期 肝纤 维化 2 9例 , 1 例 , 1 男 1 女 8 例, 年龄 3 7 ( 8±1 ) 。血 吸虫 性 肝纤 维 化超 5~ 4 5 1岁 声诊 断标 准 参 照 有 关 标 准 j 早 期 肝 纤 维 化 , 实 : 肝 质 呈细 小 网状 改 变 ; 晚期 肝纤维 化 , 肝实 质呈 明显 地 图样或 团块 样 改 变 。对 照 组 为本 院 2 0例 来 自非 疫
处理模 式 进行 数据 处理 。 1 5 统计 学 处理 . 数 据 以 ± s表示 , 用 t 采 检验 ,

肝达康对DMN致肝损伤大鼠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

肝达康对DMN致肝损伤大鼠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

肝达康对DMN致肝损伤大鼠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柳成刚;王晓丽;姜德友;张硕辛;耿乃志;解颖;乔羽;常佳怡【摘要】目的:观察肝达康对肝损伤大鼠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55只Wistar大鼠,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45只用1% DMN腹腔注射建立肝损伤大鼠模型,并同时分别给予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于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留取血清.观察肝达康对DMN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HA、PCⅢ、LN和肝组织Hy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HA、PCⅢ、LN和肝组织Hyp含量均明显升高.经肝达康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肝达康能降低DMN致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DK on Contents of HA, PCIH, LN and HYP in hepatic injury rats in-duced by DMN. Methods: Fifty - five Wistar rats excluding ten rats in blank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rats were injec-ted DMN to establish hepatic injury model rats. At the same time,all rats were given drugs or distilled water.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at the end of the 41 week. The contents of HA,PCⅢ,LN in serum and HYP in liver were deter-mined. Results:Contents of HA,PCIII,LN in serum and HYP in liver of model rats were increased markedly as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After the therapy of GDK, contents of HA,PCⅢ,LN and HYP in GDK group decreased. Conclusion; GDK can decrease the contents of HA, PCⅢ, LN in serum and HYP in liver of hepatic injury rats Induced by DMN.【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2(040)004【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肝达康;肝损伤;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羟脯氨酸【作者】柳成刚;王晓丽;姜德友;张硕辛;耿乃志;解颖;乔羽;常佳怡【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早期阶段,也是其必经阶段。

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四项标志结果探讨

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四项标志结果探讨

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四项标志结果探讨摘要】目的本文对应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法对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中的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

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慢性重肝患者40例,乙型肝炎硬化患者40例,正常对照50例。

将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肝纤维硬化中的四项指标在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测定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采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化学发光法【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021-02肝组织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的肝脏硬化前的病理变化,肝纤维化程度是衡量肝硬化的重要依据。

干细胞的损伤或坏死对肝细胞的刺激促使细胞外的细胞基质代谢发生异常,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肝病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不同阶段人体血清中的肝纤维化指标会发生升高,升高的幅度不同检测出的阳性率也不相同。

我院针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等四项肝纤维化指标[1]。

现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2±9.2)岁,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8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慢性重肝患者40例,乙型肝炎硬化患者40例,正常对照50例。

200例患者根据医生详细诊断均与我国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标准一致。

1.2仪器、试剂与参考值仪器:安图生物化学发光仪ADC CLIA400 型。

肝纤维化五项

肝纤维化五项

2. PIIINP(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正常参考值] 血清 <120 μg/L III型前胶原肽对应英文Procollagen III peptide缩写为PIIIP。是指III型前胶原被氨
基端肽酶切掉进入血液循环的部分。由于这部分位于III型前胶原的氨基端,也称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对应英文Procollagen III N-terminal peptide缩写PIIINP 所以III型前胶原(PCIII)≠III型胶原(CIII)≠III型前胶原肽(PIIIP、PIIINP) III型前胶原肽(PIIIP)==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 肝纤维化时血清PCIII和PIIINP(PIIIP)均升高。都反映PCIII的合成情况;都和纤 维化有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但它们都是间接反映肝纤维的分化情况,都是相对 值。所以国内外不同的实验室报道的正常或病理参考值都有较大的出入。因此, 不同的试剂盒切不可类比。应以所购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和参考值并结合临床做 为判断的依据。 作者认为,最恰当的名称应统一为III型胶原(CIII)放免诊断试剂盒。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中的CIV含量依次升高。
2.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较敏感的血清指标。
3.动态检测用于监测肝硬化的预后。
4.用于判断抗纤维化药物疗效。
5.且于酒精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
G(甘胆酸)
[正常参考值] 空腹 (注意:餐后测定值大大升高!) 血清参考值:<2.7μg/ml。
以上提供的正常值范围,均为我所自身实验室使用 本所药盒设定的正常人范围。
因检测分析方法、检测分析体系、实验条件、技术 水平以及受检人群、受检时间之间存在差异,所测 的正常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正常值仅作参 考,各实验室最好能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

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程艳洁;王鹏飞;李峻【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24(27)3【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A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AH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或复方蛋氨酸胆碱联合水飞蓟素治疗6个月。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和Ⅳ型胶原(Ⅳ-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瘦素(LEP)、脂联素(APN)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1.8±4.9)IU/L和(42.5±4.9)I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5.3±6.8)IU/L和(62.7±5.8)IU/L,P<0.05】;观察组血清HA、PCⅢ和Ⅳ-C水平分别为(103.6±13.5)μg/L、(94.2±9.8)μg/L和(75.2±8.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6.2±15.3)μg/L、(125.8±13.3)μg/L和(112.3±14.5)μg/L,P<0.05】;观察组血清PPARγ、LEP和IL-18水平分别为(231.7±26.8)pg/mL、(5.4±0.7)μg/L和(92.5±11.7)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5.3±29.4)pg/mL、(8.3±0.9)μg/L和(118.5±12.4)ng/mL,P<0.05】,而血清APN水平为(15.4±1.7)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1.3±1.9)ng/L,P<0.05】。

鼻咽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

鼻咽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
龄 2 ~5 岁 , l 3 平均 3 6 5岁。 l 2 标本采集
3 讨 论
与治疗前 比较 , P(0 0
鼻咽 癌组 和 对 照组 均抽 取 外 周静 脉 血 3ml分 离 血 清 . ,

HA是 不含硫 酸根 的氪基 多糖 , 其降 解产物 为 3 0个 寡 ~1 糖单 位 , 在肿瘤血管形 成过程中可刺激血管形成 , 寡糖 HA体外
透明质酸( ylrneai. 为细胞外基质 成分 , h a o i c HA) u d 在肿瘤 生长 、 肿增血管形成及 转移过程 中有重要作用 。层粘连蛋 白
( mii L 为细胞 外问质成分 之一 ; 胞外间 质成分的破坏 1 nn,N) a 细
是恶性肿瘤浸 润、 转移 的机制 之一。鉴 于恶 性肿瘤 的生长 、 浸
存在于基膜透明层 . 与Ⅳ型胶原 、 琉酸肝素等共同维持基膜的网 状结构和发挥其生理功 能。恶性 肿瘤的重要特点是细胞外 间质 成分的破坏 有 人提出首先是 L N介导 癌细胞对 基质 的附着 , 而后是癌细胞分泌 蛋 白溶解 酶降解 L 最后癌 细胞才 得 以继 N, 续浸润生长- 。因此 , N与恶性肿瘤 的生长代谢有 密切关 系。 1 L
润、 转移与 HA 和 L 等细胞 外 间质成 分 有密切 关 系, N 捷们对
* 与非 转移组 比较 , <0 0 P .
4 6例鼻咽癌患者血清 H I A、, N的 含量进行 了测 定 . 以探 讨其 临
床意义
2 3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HA和 I . N水平的 比较 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 2个 月后 . 血清 HA和 L N水 平均非 常显著地低 于治疗前( P<0 O ) 见表 3 1. 。
章诗 富、 向阳)5 4 0 陈 , 0 1广东医学院病理教研 室( 2 廖新波j

肺结核患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临床意义

肺结核患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临床意义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00 ) 见表 4 P .5 。 。
表 4 结 核 菌 阳性 和 阴 性 患者 血 清 H L ⅣC A、 N、 含 量 比较 ( ±s / L ,g/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 肺 结 核 不 同 年 龄 组 间 血 清 H L ⅣC含 量 的 比 较 . A、 N、 中 年组 (1 9岁 ) 3 ~5 和老 年 组 ( 0岁 ) 清 H 含 量 显 著 高 >6 血 A 于青 年 组 ( 0岁 ) P 均 <0 0 ) 中 年 组 与 老 年 组 比 较 无 显 <3 ( .5 , 著 性差 异 ( 均 >0 0 )不 同 年 龄 组 的 L Ⅳ C含 量 亦 均 无 P .5 ; N、 显 著 性 差异 ( P均 >0 0 ) .5 。见 表 2 。
岁 。均 为我 院传 染 科 住 院 , 中 痰 涂 片 阳 性 1 其 7例 , P R — 痰 C 23 肺 结 核 不 同性 别 间 血 清 H L Ⅳ C含 量 的 比 较 男 . A、 N、 女 间血 清 H L Ⅳ C 含 量 也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 A、 N、 P
.4 5 . 3
肺 结核 患者 检 测血 清透 明质 酸 、 粘连 蛋 白、 层 Ⅳ型 胶原 的临床 意义
王 秀珍 , 张 长 , 呜鹤 颜
( 江省温岭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 江 温岭 3 7 0 ) 浙 浙 1 5 0
[ 要 ] 目的 探 讨 肺 结 核 患 者 检 测 血 清 透 明 质 酸 ( A)层 粘 连蛋 白(N)Ⅳ型胶 原 ( ) 临床 意义 。方 法 摘 H 、 L 、 ⅣC 的 采
变 范 围 局 限者 ( P<0 0 )而 L .5 ; N和 ⅣC 2组 间均 无 显 著 性 差

不同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不同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不同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刘晓灵;高世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4-10至2017-10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93例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Tp-Te间期情况、治疗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间心电图ST-T变化及Tp-Te间期情况及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前Ⅲ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并统计分析心电图ST-T变化及Tp-Te间期与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间相关性及血清LN、PCⅢ、HA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间相关性.结果治疗组Tp-Te(100.23±19.07)ms及Tp-Te/√RR(3.71±0.69)ms均大于对照组,RR(785.67±123.34)ms小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间心电图ST-T改变程度、Tp-Te及RR、Tp-Te/√RR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Ⅱ级患者与Ⅲ级患者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Ⅳ级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程度高于Ⅱ级、Ⅲ级患者,Tp-Te及Tp-Te/√RR大于Ⅱ级、Ⅲ级患者,RR小于Ⅱ级、Ⅲ级患者(P<0.05);单因素方差检验可知,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清LN、PCⅢ、HA水平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Ⅲ级患者血清LN、PCⅢ、HA水平高于Ⅱ级患者,Ⅳ级患者血清LN、PCⅢ、HA水平高于Ⅲ级患者(P<0.05);心电图ST-T 变化、Tp-Te及Tp-Te/√RR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RR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LN、PCⅢ、HA水平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HF患者心电图ST-T明显改变,T波峰末间期增大,心肌纤维化水平异常增高.【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8(029)011【总页数】5页(P1028-1031,1035)【关键词】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作者】刘晓灵;高世定【作者单位】330001 南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心电图室;330001 南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为心肌损伤致使心脏排血功能异常、难以满足基本代谢需求所致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可对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威胁[1-3]。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后果,在肝细胞性功能障碍和门静脉性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直接作用。

同时,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具有可逆性已成为共识。

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对于肝穿刺,利用血清学指标评价肝纤维化具有无创、无风险、可多次测定降低偶然误差等优点。

目前血清学指标包括间接指标,如临床最常应用的血常规、肝功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直接指标,如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及其裂解物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等。

综合多项有价值的无创指标构建诊断模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本节主要介绍直接指标的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直接指标检测法均是基于免疫学技术,包括单抗原抗体包被和酶标记抗体的三步法、双表位抗体酶免一步法、时间分辨和放免法等方法。

由于环境的污染和辐射损伤,放免法基本被淘汰;时间分辨方法需专门的仪器;酶免多步法由于采用单表位抗体包被与标记,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双抗原表位抗体的一步法没有优势,并且操作步骤复杂,故本文只介绍酶免一步法。

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一)原理用纯化的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制备抗血清,包被反应板,在加入样本后,样本中PCⅢ与抗血清结合,洗板后加入指示酶,通过与标准品比对显色深浅程度,测定血清中PCⅢ浓度。

(二)试剂组成PCⅢ包被板;PCⅢ标准品(2000ng/ml)及其稀释液;PCⅢ酶结合物;洗涤缓冲液10ml,使用前用蒸馏水20倍稀释;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缓冲液;反应终止液。

(三)操作步骤1.试剂准备按样本数量需求,提前半小时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平衡至室温使用。

2.标准品在酶标板孔中按A1~A8或A1~H1的顺序加入标准品稀释液100μl,取100μl标准品,按照酶标仪定量格式要求自高到低依次进行倍比稀释。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4种胶原成分变化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4种胶原成分变化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4种胶原成分变化的临床意义王晓非;吴春玲;张榕;郭韵;张晓莉【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032)003【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4种胶原成分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1例活动期SLE患者及其中伴有肺间质改变、肾脏改变、雷诺征或三者共存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进行测定.结果:4种胶原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4种胶原成分的变化在SLE的诊断、治疗、病情判定、评估预后中,特别是肝、肾、肺病变的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总页数】2页(P244-245)【作者】王晓非;吴春玲;张榕;郭韵;张晓莉【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相关文献】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V型胶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娜;彭学标;曾抗2.肺癌骨转移患者化疗前后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刘美;尤玮;郑成丽;高扬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罗春华; 李鹏; 李乾元; 赵武; 汪作新4.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卫霞5.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刘振国;王晶;刘伟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康卫国;刘久山;朱建军;蔡绍曦;翁介月【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06(23)11【摘要】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9例肺癌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以下简称基质四项),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结果肺癌患者血清基质四项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肺癌胸外转移患者的血清PCⅢ和CⅣ比肺癌胸内转移者显著升高(P<0.05),肺癌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血清基质四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清细胞外基质指标有明显异常,这对于肺癌的诊断、转移程度的观察、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转移机理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总页数】2页(P1317-1318)【作者】康卫国;刘久山;朱建军;蔡绍曦;翁介月【作者单位】148医院,山东,淄博,25530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R446.112【相关文献】1.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王会芳;于彩霞;王家坡;王国增;张硕;王丽丽;李丽霞;高倩;匡铁吉2.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李家娅3.肺癌患者凝血功能4项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朱萍娅;吴白平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浆miR相关指标和创伤应激指标变化比较 [J], 金澄宇;杨勇伟5.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J], 方美群;孙雅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酶联免疫试验与放射免疫检测比较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酶联免疫试验与放射免疫检测比较

【 关键词 】 子宫 瘢痕 妊娠 ; 阴道超声 ; 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 1. 7 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 - 0 7 0 6 4 6 0 (0 2 1 0 4 - 2 0
Chn s n o eg d c l s a c 1 0 No1 p ,0 2 ie ea d F r inMe ia Re e r hVo. , . A r 1 1 0 2
② 中国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医学部 )
— —
4 — 6—
《 外 学 究》 0 中 医 研 第1卷第1期( 第1 期)0 年4 医技与临床 Yi ui h a g 0 总 6 21 月 2 2 j lc Fra bibliotek n i n y
连蛋 白 (N 、]型前胶 原 (cl ) V L) l I P I 、I 型胶原 ( c,比较两种 l Ⅳ )
所 有患者均 清晨 空腹 采肘 静 脉血 5ml 0 0r n ,4 0 / ,离心 mi 1 ,分离血清,置零下 2 5m 0℃待测 。所 有试 剂盒均从 上海海
军 医学院研究所购置,试剂盒于 2℃ 一 8℃保存 ,按说 明书操作 。 1 统计学处理 . 3
肝纤 维化是指肝 细胞受 到刺激发 生坏死 时出现肝 内纤维组
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其中
慢性轻度肝炎 3 8例,慢性中度肝炎 5 ,慢性 重度肝炎 2 , 9例 2例 急性 肝炎 l ,肝硬化 4 2例 9例。
1 方法 . 2
织异常增生的过程,轻者为纤维化,重者为硬化 ] ,是慢性活动 性肝 病转化 为肝 硬化 的必经病 理过 程,对肝纤 维化早期 发现并 治疗,能够 控制病 情,甚至可能逆 转病 情,因此 血清肝纤维化指 标监 测有重要意义 嘲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检测 的肝病患者采用 酶联免疫试 ( LS ) E IA 与放射免疫检测 ( I ) R A 透明质酸 ( ) HA 、层粘

血清层粘连蛋白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临床意义

血清层粘连蛋白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临床意义

血清层粘连蛋白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了解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含量水平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分析ln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0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n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血清ln水平在慢性肝炎患者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4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测定血清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 肝纤维化; 诊断【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68-01层粘连蛋白主要存在于基膜(basal lamina)结构中,是基膜所特有的非胶原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820kda, 含13-15%的糖,有三个亚单位, 即重链(α链, 400kda)和β1(215kda)、β2(205kda)两条轻链。

层粘连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1-3]。

我们对120例肝病患者和110例正常人血清ln进行了检测,目的在于探讨血清ln在诊断肝病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肝病组为2005年5月-2010年5月间于305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8. 7岁。

按2001年1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肝炎(轻度) 35例,慢性肝炎(中度) 27例,慢性肝炎(重度) 30例,肝硬化28例。

正常对照组110例,为健康体检人员。

1.2 测定方法: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备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仪器使用北京核仪器厂ft-646 a 测量仪。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胶原蛋白测定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胶原蛋白测定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胶原蛋白测定对特发性肺
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作者:
夏熙郑
作者单位:ຫໍສະໝຸດ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450003
刊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年,卷(期):
2003,23(2)
被引用次数:
% 结果 两组 ?*、@A 和! $ D 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
表 ! 两组血清中 ?*、@A 和! $ D 含量的比较(!" # $ )
组别 例数 ?*("C K @)
@A("C K @) ! $ D("C K @)
观察组 ’! !GFEGF I (ME&M!) !!’E%F I (ME"&%) M’E’% I ’FE!#()
参考文献
’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试行方案)( 中华 结核 和呼 吸杂
志,’))*,’(+ ’):, - ./01 2",!3445467/89 :.( #346 54;</==/>5?4 /41 ;5@0?A5A( "= B
C9AD50 &05> &/09 E91,’)),,’F+:A ’-G % ’-) G 马跃文,王宏达,李振华,等 (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透明质酸和氧
10次
参考文献(3条) 1.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与治疗方案 1994(01) 2.Ward PA;Hunninghake GW Lung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外文期刊] 1998 3.马跃文;王宏达;李振华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透明质酸和氧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 1995(01)

慢性肾病患者血清及尿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肾病患者血清及尿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摘 要】目的 探讨 慢 性 肾病患 者血 清及 尿 透 明质酸 ( HA) 、 层粘 连 蛋 白 ( L N) 的表 达 及 临床 意义 。 方法 选择 2 0 1 0 年 3月~ 2 0 1 2年 9月慢性 肾病 患 者 6 0例 为病 例组 , 根据 肾脏 功 能情 况将 病例 组分 为慢 性 肾病 肾功 能正 常 组 (I 组, n=2 7 ) , 慢性 肾病 肾功 能不 全组 ( Ⅱ组 , n=1 8 ) , 慢 性 肾病 肾 衰竭 组 ( Ⅲ组 , n=1 3 ) , 选 择 同 期健 康 体 检者 4 0
f 关键 词】 | 陉性 肾病 ; 透明质 酸 ; 层 粘连 蛋 白 ; 临床 检 测
冲 图分类号】 R 6 9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8 ( c ) 一 0 0 6 2 — 0 3
Ex pr e s s i o n a nd c l i ni c a l s i g ni ic f a n e o f hy a l ur o n i c a c i d a n d l a mi n i n i n
例 为对 照组 。采 用放 射免 疫法 测定 各 组调查 对 象血 清及 尿 中 的 HA及 L N水 平 , 比较 对 照组 与慢 性 肾病 患 者 的
血 清及 尿 HA、 L N含 量 水平 差 异 ,同 时 比较 不 同 肾脏 功 能 状 况 的慢 性 肾病 患 者 间血 清 及 尿 H A、 L N含 量 的差 异 。 结 果 I组 、 Ⅱ组 、 Ⅲ组 及对 照组 血 清 HA平 均 值 分 别 为 ( 8 0 . 1 6 + 1 1 . 4 9 ) 、 ( 1 1 4 . 5 5  ̄ 1 0 . 7 4 ) 、 ( 2 0 6 . 7 8  ̄ 2 6 . 8 4 ) 、 ( 4 0 . 6 9  ̄ 8 . 1 6 ) g , L, L N平 均值 分 别 为 ( 1 3 6 . 4 3  ̄ 2 0 . 4 5 ) 、 ( 1 9 6 . 6 8  ̄ 3 9 . 1 5 ) 、 ( 2 3 4 . 1 2  ̄ 3 3 . 9 6 ) 、 ( 1 0 2 . 3 6  ̄ 1 0 . 9 4 ) g / L, HA、 L N水 平在 4组 间差 异 有 高度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1 ) ;尿 中 I组 、 Ⅱ组 、Ⅲ组 及 对 照 组 的 HA平 均 值 分 别 为 ( 9 0 . 7 0  ̄ 1 1 . 9 4 ) 、 ( 7 3 . 1 9  ̄ 2 4 . 6 7 ) 、 ( 4 0 . 3 1  ̄ 3 3 . 8 4 ) 、 ( 1 0 2 . 5 4  ̄ 2 2 . 6 4 ) L, L N平均值 分别为 ( 2 1 . 4 8  ̄ 1 3 . 6 4 ) 、 ( 2 9 . 4 ̄ 6 1 8 . 6 7 ) 、 ( 5 3 . 1 6  ̄ 3 5 . 1 6 ) 、 ( 2 0 . 3 4  ̄ 6 . 4 8 ) g , L, HA、 L N水平 在 4组 间 的差 异有 高 度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1 ) 。 结 论 血 清及 尿 H A、 L N水平 能够 反 映慢性 肾病 患 者 的肾功 能情 况 , 可 以 为慢性 肾病 的诊 断提供 依据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在各种表型慢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放射免疫性测定152例不同患者血清学ha、pc—ⅲ、ⅳ—c、ln水平。

并以健康人体标本62例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ha最为敏感并与病程发展呈正相关性且联合应用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

结论:血清ha、pc—ⅲ、ⅳ—c、ln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判断肝纤维化形成的程度及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维化;慢性肝病;血清学指标大部分慢性肝病都会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部分会导致肝癌。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肝硬化前期表现。

如果能早期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可预防肝病进一步发展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临床上对能够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至今主要依靠肝活检,但因其为损伤性检查,患者多不愿接受。

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血清学受到关注。

本文对152例不同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4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探讨与各型慢性肝病的关系以及肝纤维化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病人组共152例,为2001年1月~2010年2月送检的各型慢性肝病患者、年龄28—72岁,男87例、女65例,期中慢性乙肝52例,慢性丙肝15例,脂肪肝13例,肝硬化72例。

正常组健康人体血清标本62例。

1.2检测方法:受试者均为空腹采血,不能当日测定的标本及时分离血清,-20℃保存,3天内测定,应用elisa法,试剂使用上海贝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酶标仪是芬兰雷勃公司的mvltiscanⅲ(mk3)型酶标。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1.5统计软件,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分期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

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分期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

·10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AUG. 2023, Vol.21, No.08 Total No.166【通讯作者】麦盛始,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放射诊断学。

E-mail:*******************of Quantitative Magnetic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8月 第21卷 第08期 总第166期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定量成像:采用西门子VIDA3.0T 磁共振仪扫描,受试者检查时仰卧于扫描床上,扫描范围隔顶至肝下缘。

常规扫描序列包括轴位双回波脂肪抑制T1WI、T2WI序列,T1WI+抑脂动态增强扫描,冠状位FIESTA序列;DWI采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扫描参数:TR/TE1200ms/76.9ms,层厚/层间距8mm/2mm,FOV35cm×35cm,矩阵128×128,b值为600、800s/mm2,Nex4次,采用呼吸触发,单次屏气,扫描时间为13-16s。

在FATSTA去除化学位移伪影,通过加饱和带消除肺部气体、胃肠道气体及心脏搏动、胃肠道气体及心脏搏动、胃肠道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饱和带主要加在肝脏上、下方。

1.3 观察指标(1)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使用西门子工作站Function软件图像后处理器对DWI图像ADC进行测量。

观察肝实质信号强度(SI),设置感兴趣(ROI)选择三个层面,感兴趣主要避开肝脏局灶性病灶(如囊肿,小血管瘤等)及可见大血管、胆管分支和伪影等,ROI 为直径约10mm的左右的圆形,ADC为ROI平均值,计算公式:ADC=In(S0/S1)/(b1-b2),b0=0s/mm2,b1=600s/mm2,S0及S1分别代表b0值及b1值对应的DWI信号强度。

(2)肝纤维化血清四项:在肝脏穿刺活检前,抽取研究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10mL,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HEMCLIN600)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北京科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IV型胶原检测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IV型胶原检测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 IV型胶原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iv型胶原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period;透明质酸&period;iv型胶原检测目的:深入探讨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接合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领域放射免疫法(ria)测量115基准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接合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肝功能指标(alt、a/g、bil)。

结果:各种肝病时ln、ha、iv-c三者皆存有相同程度的升高,其值在肝硬化时超过最高峰。

同时将其三者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指标(alt、a/g、bil)搞直线有关分析,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无明显相关性;在慢性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bil呈正有关(p<0.05);与a/g比值呈圆形负相关(p>0.05)。

结论:各种肝病患者,当血清胆红素增高,a/g比值低落,应当及早行血清ln、ha、iv-c的检测,当二者少于正常值时即应抗纤维化化疗。

关键词肝病;肝纤维化;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iv型胶原肝纤维化就是肝硬化的病理基础。

目前,临床常规的肝功能试验难以确诊肝纤维化,即使肝造影剂的常规染色技术亦难以恰当推论何时展开抗肝纤维化的化疗。

找寻一条非受损性确诊途径为早期抗炎纤维化化疗提供更多依据就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十分活跃的课题之一。

本文对近几年文献报导可以充分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几项脆弱指标分散检测,深入探讨其在早期抗肝纤维化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各种肝病115基准,均Lizier1995年12月~1997年6月在本院传染科住院和门诊的患者。

确诊合乎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改的确诊分型标准,其中部分病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男88基准,女27基准。

确诊为急性肝炎25基准,慢性肝炎轻度22基准,中度25基准,重度15基准,肝硬化28基准。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胶原及相关血清指标的观察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胶原及相关血清指标的观察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胶原及相关血清指标的观察潘丽萍;许祥贵;唐韵【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7(024)004【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Ⅳ)和相关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血浆醛固酮(ALD)的变化,探讨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血PCⅢ、PⅣ、LN、HA和ALD的浓度,将ALD与PCⅢ、PⅣ、LN、H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心肌病血PCⅢ、PⅣ、LN、HA以及ALD浓度明显升高,ALD与PCⅢ、PⅣ、LN、HA呈正相关.[结论] PCⅢ、PⅣ、LN、HA 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心肌纤维化生物检测的指标.【总页数】2页(P576-577)【作者】潘丽萍;许祥贵;唐韵【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40;上海市宝山区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40;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相关文献】1.喹那普利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胶原含量的影响 [J], 王秀艳;董天崴;王立波;石光跃2.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胶原重构及心肌损伤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J], 马战胜3.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心肌Ⅰ、Ⅲ型胶原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 [J], 武利军;刘维永;晏培松;黄岚4.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胶原含量测定及喹那普利干预作用 [J], 王立波;石光跃;李艳美;陆春风5.不同病因心脏病患者心肌纤维化间质胶原及血清指标变化对心功能的影响 [J], 武利军;赵连友;郑强荪;徐焰;马福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2期1996年5月同 位 素Jou rnal of Iso topesV o l.9 N o.2M ay1996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分析尹石华(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东营257055)采用R I A法对134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LN和HA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血清中LN和H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且与肝功其它指标和肝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提示对血清进行LN和HA的R I A联合测定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肝病患者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放射免疫测定层粘连蛋白(L am in in,LN)和透明质酸(H yalu ron ic A cid,HA)分别属于肝脏细胞外间质成分(Ex tracellu lar M atrix,EC M)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

在肝硬化时血清LN和HA含量显著增加[1-3]。

对37例健康人(对照组)和134例肝病患者血清进行LN、HA及常规肝功能的联合测定,以探讨与慢性肝病患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1)对照组: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16-58岁,经检查无心、肝、肾等其他疾病。

(2)肝病组:134例,其中男81例,女53例,年龄11-65岁,均为我院传染科和消化内科1994年2-5月的住院及门诊病人。

其中急性黄胆性肝炎(A H)2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 3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 H)38例,肝硬化(L C)35例。

134例肝病患者均经临床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确诊,诊断符合199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

1.2 方 法(1)受检者均早晨取空腹静脉血2-3m l,分离血清,-20℃分装保存,一部分用于LN、HA测定,一部分用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 T)、Χ2谷丙转肽酶(GGT)、白蛋白(A)、球蛋白(G)测定。

(2)血清AL T、GGT、A、G应用美国I L公司生产的M onarch66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由长征公司提供。

血清LN、HA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 I A),试剂由上海海军生物收稿日期:1994206214 修改稿收到日期:1994208230医学研究所供给,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

用西安262厂生产的FJ 22008P 型全自动Χ免疫计数仪测定LN 的灵敏度为24.7Λg l ,可测范围为50-800Λg l ,非特异结合率为4.8%,批内变异系数为8.4%;HA 的灵敏度为23.7Λg l ,可测范围为50-640Λg l ,非特异结合率为4.1%,批内变异系数为7.2%,数据由微机自动处理。

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

本文数据的统计学方法为方差分析,其数据采用CA S I O fx 23600P 计算器处理。

2 结 果(1)各组肝病患者血清LN 和HA 的含量测定结果列于表1。

由表1可知,A H 组血清LN 、HA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CPH 、CA H 、L C 三组慢性肝病血清LN 、H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 H 组(P <0.01或P <0.001),并且经统计学方差分析LN 、HA 在各肝病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 <0.05)。

表1 肝病患者血清L N 、HA 含量的结果比较(x θ±s )组 别例数Θ(LN ) Λg ・l -1Θ(HA ) Λg ・l -1对照组37284.2±71.354.7±27.9A H 28306.7±86.172.8±49.3CPH 33359.1±89.91)97.7±41.11)CA H 38436.6±127.81)281.3±113.21)L C35592.4±186.41)478.4±230.91) 注:1)与对照组比较P <0.01或P <0.001(2)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功指标AL T 、GGT 、A 、G 含量测定结果列于表2。

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各组肝病血清AL T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GGT除CPH 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外,其他三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CA H 、L C 两组GGT 显著高于A H 和CPH 组;L C 组中的A 、G 与对照组及其他肝病组均有显著差异(P <0.05)。

表2 肝病患者血清AL T 、GGT 、A 、G 含量测定的结果比较(x θ±s )组 别例数AL T 含量 I U ・l -1GGT I U ・l -1Θ(A ) g ・l -1Θ(G ) g ・l -1对照组3726.2±7.418.7±6.451.7±4.222.1±4.3A H 2880.2±29.31)24.8±9.21)51.1±5.422.4±4.1CPH 3366.5±59.71)21.8±8.950.3±6.128.0±8.31)CA H 3889.1±34.41)68.9±42.31),2)47.1±8.91),2)28.4±4.71)L C3582.2±65.61)79.7±60.21),2)35.2±10.41),2)35.9±9.71),2) 注:1)与对照组比较P <0.01;2)与其它组比较P <0.05 (3)以x θ+s <LN 、HA 、AL T 、GGT 、G 含量及xθ-s >A 含量为阳性,表3给出各项指标在不同肝病组的阳性率。

由表3可知,LN 、HA 在L C 组的阳性率最高达91%以上,且与CA H 、CPH 组有显著差异(P <0.05),而A 、G 的阳性率只有40%,AL T 在L C 组的阳性率虽然较99 第2期 尹石华: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分析001同 位 素 第9卷 高,但与CA H组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血清L N、HA、AL T、GGT、A、G在不同肝病组的阳性率% 组别例数LN HA AL T GGT A GA H2810.7(3)14.3(4)92.8(26)39.2(11)10.7(3)10.7(3)CPH3318.2(6)21.2(7)63.6(21)21.2(7)12.1(4)12.1(4) CA H3860.5(23)71.0(27)86.8(33)71.0(27)26.3(10)28.9(11) L C3594.3(33)91.4(32)82.8(29)60.0(21)40.0(14)40.0(14) 注:括号内值为例数 (4)肝病患者血清LN、HA水平与肝功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列于表4。

肝病患者血清LN和HA的变化与AL T、GGT、G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与A呈负相关。

另外,LN与HA间的相关系数为0.954。

表4 肝病患者血清L N、HA与AL T、GGT、A、G间的相关系数项目AL T GGT A GLN0.6150.515-0.8220.847HA0.6380.527-0.8790.9013 讨 论慢性肝病发展下去多数转化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变。

肝纤维化或肝硬变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的EC M大量增生和沉积,最后发展为肝实质被结缔组织所取代。

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胶原外,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成分在肝脏发生纤维化时也明显增多[4,5]。

LN是近几年来发现的EC M中的一种重要的非胶原性糖蛋白,分布在各基底膜的透明层中,维持基底膜的功能。

正常肝脏内LN含量很少,主要分布于血管壁、胆管壁及淋巴壁等部位。

肝窦壁正常时不存在LN,但当肝脏发生慢性损伤时,LN含量增加,肝窦壁上出现大量LN 与I V型胶原等共同构成肝窦毛细血管化改变[6]。

HA是发现已久的蛋白多糖成分,属于糖胺多糖。

文献[3]报道肝硬变及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明显升高,可能与HA合成增加及肝硬变损伤了肝内皮细胞进而阻碍了HA的摄取和分解代谢[7]有关。

高锋等[5]在对肝间质成分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肝病及肝硬变时肝脏异常,合成LN、HA增多。

本文134例肝病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时LN和HA合成显著增加这一观点。

增多的LN和HA一方面加重肝脏的损伤,另一方面可能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对肝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

本文血清LN和HA在不同肝病中的上升幅度和阳性率依次为A H、CPH、CA H、L C,并且与常规肝功能的指标密切相关。

另外,本文35例L C中有7例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血清LN含量均在760Λg l以上,说明血清LN是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的特异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34例肝病患者血清LN和HA以及肝功常规指标的含量测定结果(表1-4)可以证明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时LN和HA的水平显著升高,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6-8]。

联合测定血清LN和HA对判断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阳性判断率也明显优于常规肝功能指标,因此LN 和HA 是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或肝硬变较理想的非损伤性特异指标。

本文得到宋世云和陈光连主任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1 P leban iM ,Bu rline A .B i ochem icalM arkers of H epatic F ib ro sis .C lin B i ochem ,1991,24(3):59.2 王杰军,孔宪涛,李 石.血清层粘连蛋白放免检测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中国免疫学杂志,1992,8(1):59.3 李伟道,林 宁,刘兴明,等.血清HA 测定诊断肝病的初步评价.中华内科杂志,1992,31(2):92.4 F riedm an SL .Cellu lar Sou rces of Co llagen and R egu lati on of Co llagen P roducti on in L iver .Sem in L iver D is ,1990,10(1):20.5 高 锋,孔宪涛,谢映华,等.肝间质成分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3,14(5):457.6 H ahn E ,W ick G ,Pencev D ,et al .D istribu ti on of Basem en t M em b rane P ro tein s in N o rm al and F ib ro tic H um an L iver ,Co llagen T ype I V ,L am in in and F ib ronectin .Gu t ,1980,21(1):63.7 张鲁榕,孔宪涛,张国治.血清HA 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价值.中华消化杂志,1991,11(2):67.8 K ropf J ,Gressner AM ,N egw er A .Efficacy of Serum L am in in M easu rem en t fo r D iagno sis of F ib ro tic L iv 2er D iseases.C lin Chem ,1988,34(10):2026.SERU M RAD I O I M M UNOASSAY OFLAM IN IN AND HYAL URON I C AC I DY in Sh ihua(S heng li H osp ita l ,S heng li P etroleum A dm in istra tion B u reau ,D ongy ing 257055)AB STRA CTT he assay of serum LN and HA by R I A in 134hep atop athadic p atien ts reveals thatthese p atien ts have m uch h igher LN and HA levels than healthy con tro ls (P <0.001);in addi 2ti on ,these h igher levels are clo sely related to the o ther indices of liver functi on and to the degree of hep atic in ju ry .T he resu lts suggest that the level of LN and LA as a sp ecific index can be u sed to diagno se early liver fib ro sis and ch ron ic diseases ,esp ecially cirrho sis.Key words lam in in hyalu ron ic acid radi o i m m unoassay101 第2期 尹石华: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