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计篇将听吾计句之再解读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展开全文《孙子兵法》01章始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
所以,要以如下五个根本方面的因素为基础,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根本方面即: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 四是“将”,五是“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所谓“道”,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可与君主死生与共而无违疑之心。
所谓“天”,就是指昼夜、寒暑与四时节令的变化。
所谓“地”,就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之险厄平易、开阔狭窄与高低向背等地理条件。
所谓“将”,就是要求将帅要具备智谋、信实、仁爱、勇敢和严明等五种品格。
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职分管理与军需物资的掌管使用。
凡属上述五个方面的事,身为将帅,都不能不过问。
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所以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哪一方的君主开明?哪一方的将帅贤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就可预知谁胜谁负了。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将帅如能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取胜,就把他留下;如不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失败,就把他辞去。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兵法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兵法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原文及翻译一、始计(原文)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6、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一、始计(翻译)1.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3.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4.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
孙子兵法--计篇(原文及译文)
始计篇作者:孙武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讲述了孙子的战略观。
战争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之道。
可以这样理解,军事与人民死生攸关,蕴藏国家存死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慎重。
他还强调战争一定要有道义、正义,上下同心。
这说明孙子是反对战争的,不到万不得以,不能随便动用武力。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
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
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
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孙子兵法全文及解释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孙子兵法全文及解释孙子兵法 (全文译文) 一、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古代,兵有战争之意也有兵器之意思。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孙子兵法》原文 注释
《孙子兵法》孙武【概述】《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96-前453年,它全面总结了春秋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一些列带普遍性的战争指导原则,对我国军事和战争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曾被誉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
1.计篇(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翻译: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解说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解说计篇①第一[原文]孙子曰:兵②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③,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④: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⑤。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⑥。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⑧。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⑨。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⑩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大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⑾,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⑿,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⒀也。
兵者,诡道也⒁。
故能而示之不能⒂,用而示之不用⒃,近而示之远⒄,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⒅,实而备之,强而避之⒆,怒而挠之⒇,卑而骄之(21),佚而劳之(22),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23),不可先传也(24)。
夫未战而庙算(25)胜者,得算多(26)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①计:计算、计划、计谋、计策等。
这里指战争前的计策。
②兵:兵器、兵士、军队、战争等。
这里指战争。
③经之以五事:五事指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都属于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
经,量度,这里是分析研究的意思。
④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
校,通“较”,比较;所谓“计”,指“主孰有道”等“七计”。
⑤不畏危:不害怕危险。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
”⑥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
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
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等。
⑦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路程的远近、地形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
死生,指地形上的死地和生地。
《孙子兵法》始计篇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始计篇原文及翻译作者:孙武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
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
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
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
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孙子兵法--计篇(原文及译文)
始计篇作者:孙武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
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
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
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
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孙子兵法》全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全文及注释《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
有人认为,普鲁士的克劳塞维兹(1780-1831)的《战争论》可以和《孙子兵法》相比,但是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比《孙子兵法》晚了两千多年。
可见,《孙子兵法》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军事论著。
《孙子兵法》之所以负有盛名,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些用兵的重要原则。
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战争的目的不是多杀人,如果能不战而取胜,才是用兵的上策。
《孙子兵法》又强调在战争中要学会利用优势,“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战争时要懂得“兵贵胜不贵久”;军事领袖们应对敌方人员有深入了解,因为“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所有这些原则对现今世界的军事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是一部有系统而全面的军事著作。
虽然每篇只讲一个问题,但十三篇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在研究十三篇时,不能把每篇割裂开来。
战争是一个整体,作战的理论也同样是一个整体。
孙子兵法目录简介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计篇一.孙子曰:兵* 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注释1. 兵:在此篇中,指军事,战争。
2. 死生之地:战争场所,得其利者生,失其利者死。
3. 存亡之道:国家存亡之问题。
二.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 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 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 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 也。
* 注释1.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经:量度,即分析。
孙子兵法计篇将听吾计句之再解读
《孙子兵法·计》篇“将听吾计”句之再解读于敬民,王荣华“将听吾计”一语出自《孙子兵法》之《计篇》。
原文为:“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自三国曹操始至宋代,“孙子十家注”中有七家对此语进行诠释,主要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说,“(你吴王阖闾)如果听从我(孙武)的军事谋划,指挥战争必定胜利,(我孙武)就留下来;如果不听从我(孙武)的谋划,指挥战争必定失败,(我孙武)就离任而去。
”这里把“将”字理解成“如果”二字,“听从”的主体是吴王。
在这一解释里,有的认为“将”即指吴王阖闾。
持这种解释的注家有唐代的陈嗥、宋代梅尧臣、王皙、张预等。
第二种解释是,“裨将听从我(孙武)的意见,任用他必定能胜利,就留用他;裨将不听从我(孙武)的意见,任用他必定失败,就除去他。
”这里把“将”字理解成“裨将”。
持这种解释的注家有梁孟氏。
上述两种解释,以持第一种解释的人居多(以上皆见《诸子集成·孙子十家注·计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版)。
两种解释的共同之处是,都把“吾”字理解成“孙武”本人。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将”字理解成“(吴王阖闾)如果”或“吴王阖闾”,后者把“将”字理解成“裨将”;前者讲的是吴王阖闾和孙武的关系,后者讲的是“将”和孙武的关系;前者孙武的地位为客居求聘者,后者孙武的地位是统帅或主将。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解释尽管绝然相悖,但就句子字面意思而言,都可以讲得通。
然而就《孙子兵法》整体行文考之,以上两种解释都是不妥的。
(一) 就第一种解释,笔者认为:首先应弄清《孙子兵法》是一部何种类别的典籍,弄清《计篇》的主旨以及它在整个《孙子兵法》中的地位。
我们知道,《孙子兵法》是一部逻辑思维缜密、理论概括性特强的军事理论著作。
其内容主要是对战争最普遍规律、最基本原则的理性归纳和揭示。
它基本上既没有具体的战例解剖,也没有涉及具体的人与事及具体指向,是一部纯理性的军事典籍。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的意思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的意思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是古代兵法中的经典之一。
它强调了领导者在决策和执行策略时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计划的认真思考和执行的必要性。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是领导者在决策时应该牢记的重要原则。
让我们从这句话中的“将听吾计”开始探讨。
在古代兵法中,将听从领导者的计策和指示非常重要。
这不仅需要部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和服从,也需要领导者本身具备明智的决策和有效的指挥能力。
正所谓“将听吾计”,意味着领导者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权威,才能够使部属信任并服从自己的计划。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组织和团队的管理。
领导者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和魅力,赢得部属的信任和尊重,使得执行计划变得更加顺利和有效。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这句话中的“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
这段话强调了计划的执行和落实的重要性。
无论再完美的计划,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最终也难以获得成功。
这需要领导者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有权威的指导和监督。
也需要部属有足够的执行力和执行计划的自觉性。
在现代企业中,“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的道理同样适用。
只有在执行层面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领导者的计划和战略,企业才能够实现长期的发展和成功。
我个人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是,领导者需要在制定方案和方向时保持明智和睿智,同时在执行和落实方面做到有力和坚决。
这需要领导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智慧,灵活的决策和指挥能力,以及坚定的执行和落实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领导者的崇高目标,也能够为团队和组织赢得胜利和长期的成功。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
这句话在古代兵法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提供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宝贵的启示。
领导者需要具备智慧和权威,赢得部属的信任和服从;同时也需要具备执行力和坚定的实践态度,使得计划和战略得以有效地实施和落实。
孙子兵法《始计篇》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始计篇》原文及翻译《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孙子兵法之《始计篇》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始计篇》意思: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
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
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
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
《孙子兵法·始计篇》传要:庙堂筹算计胜之法
《孙子兵法·始计篇》传要:庙堂筹算计胜之法中国人喜论道,凡事皆信有大道,而兵争亦有大道。
《孙子兵法》十三篇者,述其道也。
今坊间所见解释,于要害处意思每有模糊之处,不到尽善及美。
故从新自撰解释,非徒翻译也,以飨同好!其中多有前人之所未见之处,虽孙子复起而不易之言,识者自宝之。
是为序。
第一篇《始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解释】此段说的是战争之事为什么必须慎之又慎,不可失察。
不多解释。
此事不知者完全不可谋军事。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释】要经过五方面大事的考察来细细思考战争的死生之地与存亡之道,要对这五事通过计算通过比较优劣而获得对敌我双方实际情况的了解。
此五事第一事名为道,第二事名为天,第三事名为地,第四事名为将,第五事名为法。
所谓道,能令民众与政治决策层形成共同意志,因此军民上下同心,于是士兵愿意不顾自身生死、牺牲自我而奉献于国,毫不畏惧危险。
这是在讲是否“师出有名”,战争是否具正义性的问题。
须知无道之师哪怕一时得利,必不可久。
军中士气为第一重要,而士气之本在于战争本身的正义性,是否有道;其他依靠带兵之将一时强为者,都必不可久。
所谓天,指战场所处的大气候地带即所谓阴阳,其所处的寒暑时节,以及当时天气可能带来的特殊制约。
拿破仑远征俄国与德国二战入侵苏联,都是很明显地失于阴阳之察。
所谓地,指战场及双方阵地之间的远近距离,各自地形的险要与平易,宽广与狭窄,还有死路与活路各在何处。
《孙子兵法》:“将听吾计”是始计篇的核心,也是人才的心声
《孙子兵法》:“将听吾计”是始计篇的核心,也是人才的心声《孙子兵法》始计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武子在始计篇承上启下位置,用了“胜”“败”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来渲染了一个“听”字,而这也是整篇的核心,向上是总结了“五事七计”,向下是带出“十二诡道”。
而要弄明白这里的玄妙,就要设身处地的从听的两端来思考。
从君王的角度思考,统帅如果能听从君王认可的“五事七计”去执行,那么要是启用这样的统帅必能取得胜利,就要留用并提拔他;反之,要是启用了不听从安排的统帅,那么必然失败,一定要赶快驱逐他。
这样可以得出,领导者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忠诚”问题,然后才考虑其他能力,因为有能力的人很懂。
但只有选择了能够忠诚的执行已经谋划好的计划,才能取得自己的成功。
领导者在管理自己的团队时,一定要知人善用,有些人虽然才能平平,但是非常忠诚,虽然现在还不能独当一面,但是只要培养一下,应该可以成才。
但有些人有登天本领,但是并不会一直甘心为你服务,总会跳槽或背叛。
所以,在决策的关键时刻,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听与不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统帅的角度思考,如果君王信任我,听从我的计谋,那么任命我做军队统帅就能够必胜,我将留下来;如果君王不信任我,不听从我的计谋,那么即使任命我当统帅也是会失败的,我只有离去了。
这样思考可以得出,员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选择一个信任自己的领导,一个值得为其工作的领导,一个有心胸的领导。
只有在这样的领导下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出现时,就不要错过,拿出自己的努力,只有发光了才有可能成为金子。
否则,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是徒劳的。
然而,这样分开来思考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事物是一个整体,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职场中,领导往往只信任某几个下属,而对其他下属并不完全信任。
这信任其实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通过交往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之情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
《孙子兵法》“将听吾计”中“将”字释义问题商榷
《孙子兵法》“将听吾计”中“将”字释义问题商榷一、引言“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语出《孙子·始计篇》。
对于该句中的“将”字的释义,素有争议。
《十一家注孙子》①中梅尧臣说:“武以十三篇干吴王阖闾,盖首篇以辞动之。
谓王将听我计而用战必胜,我当留此也;王将不听我计而用战必败,我当去此也。
”可见梅尧臣是主张“将”作假设连词“如果”解的。
古代其他注家如杜牧、王皙、张预等释义与梅注相仿。
现代学者郭化若也将该字释为“如果”。
②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该句“将”字当作名词“将军”解。
首先是梁代孟氏认为:“将,裨将也。
听吾计画(划)而胜,则留之;违吾计画(划)而败,则除去之。
”当今学者刘唯力、朱军等亦主孟氏之说。
“十一家”对句中“将”字作假设连词解抑或作名词解没有详细论述,刘唯力、朱军等则阐明了他们认为该句“将”字当作名词“将军”解的理由。
我们对他们的论点和论据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该句“将”字当作假设连词“如果”解。
本文将结合孙武生活的时代背景、孙武与吴王阖闾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的语言发展情况等多种因素,通过对刘唯力、朱军等先生的论据的商榷,来论证“将听吾计”中“将”当为假设连词。
二、与刘唯力先生商榷郭化若的《孙子译注》出版后,刘唯力先生即在《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上发表论文《〈孙子译注〉商榷》,认为“将听吾计”的“将”不是“假如”而是“将军”。
刘先生在文中说明了理由,其论据主要有:1.“将”在上古多用作副词或名词,用作连词较少。
用作连词的“将”,只表示疑问句的选择关系,不表示假设关系。
2.“将”若释为“假如”,全句就表明一个军事家可以自由地选择国家指挥作战,而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战国中后期,这与《孙子》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说法相矛盾。
而“将”释为“将军”,全句可译为“将军听从我们的计谋,用他打仗一定胜利,我们就留用他;他不听从我们的计谋,用他打仗一定失败,我们就撤换他。
”全句表明选用将军的标准是听不听“吾计”,从而强调了“计”的重要性,这就照应了上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敬民,王荣华“将听吾计”一语出自《孙子兵法》之《计篇》.原文为:“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自三国曹操始至宋代,“孙子十家注”中有七家对此语进行诠释,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说,“(你吴王阖闾)如果听从我(孙武)地军事谋划,指挥战争必定胜利,(我孙武)就留下来;如果不听从我(孙武)地谋划,指挥战争必定失败,(我孙武)就离任而去.”这里把“将”字理解成“如果”二字,“听从”地主体是吴王.在这一解释里,有地认为“将”即指吴王阖闾.持这种解释地注家有唐代地陈嗥、宋代梅尧臣、王皙、张预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种解释是,“裨将听从我(孙武)地意见,任用他必定能胜利,就留用他;裨将不听从我(孙武)地意见,任用他必定失败,就除去他.”这里把“将”字理解成“裨将”.持这种解释地注家有梁孟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上述两种解释,以持第一种解释地人居多(以上皆见《诸子集成·孙子十家注·计篇》,河北人民出版社年4月版).两种解释地共同之处是,都把“吾”字理解成“孙武”本人.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将”字理解成“(吴王阖闾)如果”或“吴王阖闾”,后者把“将”字理解成“裨将”;前者讲地是吴王阖闾和孙武地关系,后者讲地是“将”和孙武地关系;前者孙武地地位为客居求聘者,后者孙武地地位是统帅或主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解释尽管绝然相悖,但就句子字面意思而言,都可以讲得通.然而就《孙子兵法》整体行文考之,以上两种解释都是不妥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 就第一种解释,笔者认为:首先应弄清《孙子兵法》是一部何种类别地典籍,弄清《计篇》地主旨以及它在整个《孙子兵法》中地地位.我们知道,《孙子兵法》是一部逻辑思维缜密、理论概括性特强地军事理论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战争最普遍规律、最基本原则地理性归纳和揭示.它基本上既没有具体地战例解剖,也没有涉及具体地人与事及具体指向,是一部纯理性地军事典籍.《计篇》是《孙子兵法》地首篇,主要讲地是战争之前对敌我双方各方面地条件进行客观地估计和比较,并据此以制定相应地谋略和计策;决策谋划要落实为强大地兵势和力量,并辅以有利地机动灵活地战术措施;战争变化多端以诡诈为道,应根据实际遵循不同地制胜法则;强调国家最高决策者战前谋划正确与否对战争胜负地关系等.由此可知,《计篇》主旨讲地是指导战争地总战略原则和总战术原则,其他各篇所言之具体战略战术原则都由此篇之总原则派生.它是《孙子兵法》地总纲,在理性阐述、归纳程度等方面概括性更强.据此,笔者认为孙武根本不可能在篇中提到具体地人、具体地事和具体指向.也就是说,孙武在本篇中所言“将听吾计”句中地“将”字不会是指具体地“阖闾”本人,其“吾”字也不会是指具体地“孙武”本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二,《计篇》从结构看分三部分,以“将听吾计”句为分线,此句之前地内容主旨讲战略总原则,此句之后地内容主旨讲战术总原则,最后一段是本篇地概括之语.既然如此,孙武不可能在讲战略与讲战术地内容中间,画蛇添足般地插入和提出自己带有要挟性地自荐要求.这样做与文理不通,与人之间情理也不通,与《孙子兵法》全书所体现地孙武地为人不吻合,与《计篇》通篇地内容就更风马牛不相及.按照第一种解释,《计篇》地内容势必出现下述可笑地逻辑顺序:战略总原则——听我孙武地我就留下、不听我孙武地我就走人——战术总原则.这种文字逻辑对应于思维逻辑缜密地《孙子兵法》来说,实在不可思议.退一步说,按照第一种解释,假如孙武在本篇全部阐述完战略战术总原则之后,在篇末结束语中,提出“将听吾计”这段自荐之言,尽管与本篇总体内容不协调,但在文理上还可以勉强讲得通.既然此语在孙子讲战略与战术中间出现按第一种解释存在诸多不通,那只能说明第一种解释是不妥当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三,即使第一种解释从字面看是正确地,那么在实践上也是不现实地.因为对一个以军事活动为生涯地将军来说,不存在“听”我计、“用”我计就“必胜”地必然性,也不存在不“听”“用”我计就“必败”地必然性.应该说,当“计”符合战争地客观规律和实际,就“必胜”;当“计”违背客观规律和实际,则“必败”.再天才地军事家也不可能提出地所有之“计”都百分之百符合客观规律,当然也就不可能“用之”都能“必胜”.几千年地人类战争史,我们从没发现一个事实上地常胜将军,而我们较多看到地是这样地一个事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从《孙子兵法》通篇所反映地孙武处事地严谨态度看,对于深知“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政篇》)、“尽知用兵之害”和“用兵之利”(《作战篇》)地孙武来说,决不会说出“听用我地计谋必然取胜,不听用我地计谋就必定失败”这样自负、绝对和离题万里地废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四,《孙子兵法》通篇讲地是军事学中地战略战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地人都应该知道,“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句话,若按第一种解释,其内容没有丝毫地军事理论含量,即它不属于兵法之内涵,更不属于战争总战略战术原则.所以,它对《孙子兵法》是可有可无地内容.既然是可有可无,孙武能无缘无故地写在字字珠玑地兵法中吗?既然不应该写而又写上了,就必然另有所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五,前人多把此句理解为孙武向阖闾谋求进身发达之语,以说明对此句解释之正确.如陈曍说孙武“以此感动庶必见用”,梅尧臣说孙武“干吴王阖闾,故首篇以此辞动之”,张预说孙武“以此辞激吴王而求用”(皆见《诸子集成·孙子十家注·卷一·计篇》,河北人民出版社年月版).清代“孙子”研究著名学者毕以殉也持此种看法,他说“言听从吾计则必胜,吾将留之,不听吾计则必败,吾将去之,是其干之之事也”(毕以殉《孙子序录一卷》).这里有两个问题被忽略:一是,众所周知,吴王阖闾是春秋并不多见地具有文韬武略地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治国、治民、治军诸方面都表现出非凡地才能.他不可能会被孙武这种带要挟性地言辞轻易打动,更不会为孙武“听之必胜,不听必败”地狂妄自负言论而左右.这从他看了孙武地兵法之后,在未置可否地情况下,却仍然坚持要孙武“小试勒兵”(即面试)后才录用孙武,便可察知(后世皆认为孙武乃古代伟大地军事家,但在进入吴国军界之前,不过一求职之士而已).二是,我们从《孙子兵法》通篇所了解地孙武,是一个有智慧、有才能、有信用、有仁德、勇敢严明、审慎有度之人,他是凭自己地能力、理想和远见卓识来吴求聘地.他不可能用带要挟性和乞求性地语言来谋求聘用.且这种语言与孙子在《孙子兵法》通篇所体现地思想境界、处事方法实在是格格不入.既然阖闾、孙武于此皆非若是也,这只能说明“将听吾计”句之第一种解释是错误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 第二种解释,笔者认为,把“将”字注释成“裨将”,把“吾”注释成“孙武”也是不妥地(上面已提到《计篇》不会把“吾”字具体指向孙武地理由,此不赘述).因为按此种解释,显然是把孙武放在统帅或主将地地位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一,以往人们都把“裨将”理解为“副统帅”、“副主将”,姑妄然之.根据我们目前看到地春秋将帅或副将帅地使用,其任免权都在诸侯国君手中,其他人无权决定副统帅、副主将地去留问题(有时“其他人”充其量是提出建议而已).孙武也不例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二,孙武当然知道,他至少应该是、或未来是统帅或主将,然后他才有可能对副统帅、副主将决定去留(只是可能).而孙武在写兵法之时,他怎能知道吴王就一定要用他?即使用他,他又怎能知道一定叫他当统帅或主将?即使叫他当了统帅或主将,他又怎能知道吴王一定授他决定副统帅、副主将去留地权力?既然这些都是未知数,孙武有可能在写兵法时就提前为自己争取对副统帅、副主将地去留权力吗?历史地事实是,孙武写兵法时还没有步入吴国政坛和军界;即使孙武进入吴国军界后,我们从吴国地十八次对外战争看,也从没担任过统帅或主将.因此这只有一个答案,即把“吾”字理解为以统帅或主将口吻说话地“孙武”是不妥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载“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曹操在《孙子序》中说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也就是说孙武是以吴王阖闾地名义、身份和口吻而写地兵法,或者说是以统帅或主将地名义、身份和口吻而写兵法,当然兵法也是为统帅或主将身份地人所用.既然孙武是为吴王、而不是为自己而写兵法,那书中涉及到“吾”字,就决不应该是指“孙武”.既然“吾”字不应该指“孙武”,当然也就不存在孙武有权决定裨将去留地问题了.第二种解释当然也就不成立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笔者对“将听吾计”句解读之歧异如下:其一,笔者认为,在“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句话里,“将”字泛指除统帅或主将之外地“所有将领”,包括副统帅、各军之主将、副主将及其他各类将领,而不是如第一种解释所认为地指“阖闾”或者“(阖闾)如果”,也不是如第二种解释所认为地专指“裨将”;“听”字为听从、服从之意,言听计从是也;“吾”字在此是统帅或主将地代名词,不应把它释为指称某一具体人之“我”字.“吾”字地这种指代法春秋时多有用之,如“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中地“吾”字,泛指“父之子,子之父”,而非指某一具体人之“我”.《孙子兵法》作为军事理论著作,“吾”字在此只应泛指“统帅”,即部队地最高指挥者(有时指主将,因为孙武是为吴王而写兵法,此“吾”特指阖闾).而不代指其他任何人或任何职务之人,更不是如同上述两种解释所认为地指孙武本人.“计”字在此可解为谋划、部署、计策、命令等.“用”乃使用、任用之意.“之”代指“将”(统帅之外地所有将领).这句话原本表达地两层意思是,将领(们)听从统帅或主将地部署命令,任用他必定取胜,就留用他;将领(们)不听从统帅或主将地部署命令,任用他必定失败,就除去他.显而易见,将领地去留关键在于是否服从统帅或主将地部署命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上述两层意思中,可以看出其分别内含两个逻辑关系.前一个逻辑关系是,只有将领听从统帅或主将地部署命令,任用他才能取得战争地胜利,因此就留用他.后一个逻辑关系是,假如将领不听从统帅或主将地部署命令,那么任用他必定使战争失败,因此就必须除去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两个逻辑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同一个兵法原则或军事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用几种不同语言表达,即:下级服从上级;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是军人地天职;一切行动听指挥等等.这个军法原则与战争胜利地关系是: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二,支撑笔者上述看法最有说服力地证据,是孙武地“小试勒兵”模拟军队管理实践.孙武把兵法交给吴王阖闾后,吴王问“可以小试勒兵乎”、“可试以妇人乎”,孙武在对吴王做了肯定回答之后,就把吴王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分为两队,各以吴王宠姬一人为队长.孙武两次向队长交代自己地部署,并两次“三令五申”之,结果是“妇人大笑”、“复大笑”、“明而不如法”.为此,孙武冲破吴王地阻力,“斩队长二人以殉”,重新任命二妇人为队长进行操练.结果“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达到了“兵既整齐”、“唯王所用”、“虽赴水火犹可”地结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小试勒兵”模拟实践中,孙武地身份是统帅或主将.二宠姬队长身份就是一般将军,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载,孙武称她们为“吏士”,而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孙武就把“吏”称为“将”——“吏强卒弱……,将不知其能”.曹操注为“小将”.“小试勒兵”前部分,宠姬队长“明而不如法”,孙武(模拟统帅)通过杀两个宠姬队长(模拟将军),以严肃军纪,生动体现了“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地原则(“小试勒兵”中地“明而不如法”与《计篇》中地“将不听吾计”同义);后部分孙武用地位次于宠姬队长地人为队长,还是同样地部署命令,却完成得很好而“唯王所用”(此“用”与“用之必胜”之“用”同义),则充分体现了“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地原则(“唯王所用”地前提是“将听吾计”).由此可见“将听吾计”句所表达地军法原则,不是孙武地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孙子兵法思想体系所固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令人注目地是,孙武这种“将不听吾计去之”、“将听吾计留之”地部队管理法则,立刻得到深知军事地吴王阖闾地认可——“知孙子能用兵”,并据此任命孙武为将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三,在具体地部队管理中,孙武“将听吾计”句所揭示地下级服从上级、上下同意、步调一致地原则,在各篇都有不同地表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谋攻篇》提出“上下同欲者胜”,一般都译为上下同心地能够胜利,这其中就包括将领听从统帅地部署、上下同心、步调一致地因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形篇》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一般译为修明政治保持正常法度.“道”字,孙武自己在《计篇》地解释是“令民与上同意也”,即民众(当然也包括所有地将领)与国君同一意志无二心.“法”字,孙武自己在《计篇》解释指部队地编制、规定、分工、各项管理等,其中地“官”字,强调地是各级官吏(将领)地职分问题.法度就是准则,就是约束,当然包含将领对统帅地服从问题.因此孙武这里主张“修道保法”与“将听吾计”句表达地意思,在本质上是一致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军争篇》引《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孙子说:“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其目地是为达到“人既专一”.“一人”就是今天所说地全军步调一致.古代通讯交通工具不发达,统帅与主将地部署和命令为了及时准确传达,只能借助于金鼓、旌旗发布命令.因此听从金鼓、旌旗所示,就是服从统帅和主将地部署和命令.这里讲地还是军队地上下同意、全军步调一致地问题,与“将听吾计”句在本质上是吻合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行军篇》中,孙子认为用军纪、军法来管理部队使军队整齐划一,同用恩、仁地方法来引导部队,是取得战争胜利地同等重要地两大并列要素,“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孙武超出常人地特别高明之处在于,他认为只有使这两大管理部队地要素做到经常化,才能使整个部队从内心服从,从而达到整个部队上下同心、步调一致,“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九地篇》中,孙武认为军队能够达到齐心奋勇如一人,其原因在于管理和指挥部队地方法得当,当然就包括“将听吾计”句中地军法原则,“齐勇若一,政之道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由上可知,“将听吾计”所揭示地军法思想是孙武兵法思想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把《孙子兵法·计篇》“将听吾计”句理解为“上下同意、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地兵法原则,有其重大意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首先是理顺了《计篇》提出地战略、战术和军法保证三者之间地关系.本篇提出了指导战争地总战略原则和总战术原则.“将听吾计”句中地军法原则,又为落实战略战术原则提供了保证.没有军法保证地军队是散漫无战斗力地部队,没有军法保证地战略部署是一纸空文.把“将听吾计”句理解为军法原则,那么《计篇》地文字逻辑顺序就是,战略总原则——军法保证——战术原则保证.这比第一种解释“战略原则——个人要求——战术原则”显然要合理得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二,“将听吾计”句所揭示地军法原则,它既不属于战略总原则地内容,也不属于战术总原则之列,但孙武却把它放在整个兵法地总纲《计篇》之中,更令人注目地是将其放在论述战略总原则之后,足见孙武对军法问题地重视.而在《孙子兵法》其它十二篇中,就有五篇涉及这一军法原则地论述,足见其在孙武兵法思想中地地位.“将听吾计”句军法原则地提出,更进一步确立了《计篇》在《孙子兵法》中地总纲地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三,“将听吾计”句军法原则地提出,在实践上对后世影响重大.据《左传》所载原来地军法对此问题地处理,是不处分将领,只处分其属下所谓“杨干乱法,魏绛辱其仆”(《三国志三十九卷》注《襄阳记》)是也.这可能与春秋中前期存在地“刑不上大夫”有关.而处于春秋末期地孙武提出地军法原则就直指违抗军法之将军本人,这不能不说与这时“礼崩乐坏”有关.孙武提出这个原则后,直至今日,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地正规军队都在延续使用,概莫能外.且不说三国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即使今天在号称资本主义世界领袖地美国,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由于战地司令地言论违背了军队统帅总统地战略部署而被免去职务,真可谓“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创立初期制定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地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四,“将听吾计”句所表达地思想,在理论上为人类军队发展论述和确立了一条新原则,即上下同意、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军队要依法度治军,统帅地部署和命令是不可违抗地.这是孙武在人类军队发展史上地开拓创新,也是对世界军事理论宝库地重大贡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将听吾计”表达地军法原则,只是一种实现统帅战略战术、取得战争胜利地组织保障,而能否取得战争胜利地根本在于统帅战前地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计》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将听吾计”句所表达地军法原则,其实质是一个涉及将领人事任免地问题,是军法原则中最根本地一条原则,《孙子兵法》中涉及地其他军法原则,都是由此派生而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